§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907201622064900
DOI 10.6846/TKU.2016.00262
論文名稱(中文) 《中庸》思想之詮定──以當代儒學與西方漢學為探討核心
論文名稱(英文) A Philosoph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Zhongyong──A Discussion Focus on Contemporary Neo-Confucianism and Western Sinology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4
學期 2
出版年 105
研究生(中文) 吳文智
研究生(英文) Wen-Zhi Wu
學號 600010465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6-06-17
論文頁數 132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袁保新
委員 - 高柏園
委員 - 羅雅純
關鍵字(中) 《中庸》
天命


唐君毅
牟宗三
勞思光
杜維明
安樂哲
關鍵字(英) Zhongyong
Mandate of Heaven
Xing
Cheng
Chun-Yi Tang
Tsung-San Mou
Si-Guang Lao
Wei-Ming Tu
Roger T. Ames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文研究目的,主要以當代儒學及西方漢學對《中庸》詮釋的觀點,進行學者間詮釋立場的分析,並嘗試在反省與評議中,尋獲較適切於《中庸》思想的詮釋系統,復奠基於前人研究成果之上,力圖重詮《中庸》義理,為之建構出一概念連貫、邏輯一致、與能回應當代儒學議題的現代詮釋。
  本文研究內容,茲分三個環節進行論述。
  首先,本文以當代儒學為代表的唐君毅、牟宗三、勞思光先生對《中庸》的詮釋進行分析。而分析策略,是梳理他們各自對孔孟思想的判定,再銜接至其對《中庸》思想的觀點。復於研析三位先生的詮釋系統後,進行理論之反省,以求獲得孔孟至《中庸》思想中「天人關係」的合宜解讀。
  其次,本文以西方漢學為代表的杜維明、安樂哲(Roger T.Ames)先生對《中庸》的詮釋進行分析。在分析的過程,吾人可見兩位學者的理路,其實部分承繼當代儒學學者的觀點,延伸至有關儒家思想中「社會性」及「宗教性」的討論。接著,同樣本文亦會在分析完兩位學者的見解過後,反省其《中庸》詮釋的問題為何,希冀求得儒家「人性論」適切之義理定位。
  最後,吾人將從當代儒學及西方漢學對《中庸》的詮釋,進行重大概念間的「異」、「同」對比,欲以逼顯《中庸》思想可進一步發展的途徑。並且,藉由學者間對儒家「天命」與「性」、「誠」等核心概念的解讀,重新詮定《中庸》思想的深刻內涵。
英文摘要
The main goal of this thesis is to analyze the interpretations of the Zhongyong by scholars of contemporary Confucianism and Western Sinology and to find, through reflection and discussion, a system of interpretation that is more fitting for the ideology of the Zhongyong. Secondly, by capitalizing 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of other scholars, this thesis seeks to reinterpret the principles of Zhongyong in order to construct a modern interpretation which is coherent, logical, and can respond to issues confronting contemporary Confucianism.

The discussions in the thesis are structured into three parts.

First,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interpretations of the Zhongyong by Chun-Yi Tang(唐君毅), Tsung-San Mou(牟宗三), and Si-Guang Lao(勞思光), representatives of contemporary Confucianism. The strategy of analysis is to comb through these scholars’ appraisal of the thoughts of Confucius and Mencius and then link that appraisal to their viewpoints about the Zhongyong. After analyzing the systems of interpretation of these three scholars, we try to arrive at, through theoretical reflection, an appropriate reading of the concept of “Heaven and Human Relationship” from Confucius and Mencius down to the Zhongyong.

Secondly,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interpretations of the Zhongyongby Wei-Ming Tu(杜維明) and Roger T.Ames(安樂哲), representatives of Western Sinology. From the analysis, we can see that the approaches of these two scholars actually inherit partially the viewpoints of contemporary Confucian scholars and then extend to the discussion of the "sociality" and "religiousness" in Confucianism. Similarly, after analyzing these two scholars’ viewpoints, we will reflect on the problems in their interpretations of the Zhongyong in the hope of obtaining a proper intellectual orientation for the “the Confucian theory of human nature” of Confucianism.

Lastly, we compare the interpretations of the key concepts in the Zhongyong by scholars of contemporary Confucianism and Western Sinology to shed light on the paths for advancing the ideology of the Zhongyong. Furthermore, we hope to bring out, through reinterpretation, the profound meaning in the Zhongyong through a reading of these scholars’ interpretations of such core concepts as “Mandate of Heaven”, “Xing”, and “Cheng” in Confucianism.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範疇 2
  一、《中庸》作者及成書問題之定位 2
  二、以當代儒學詮釋為討論核心之緣由 7
  三、以當代西方漢學詮釋為討論核心之緣由 8
 第三節  研究問題 10
  一、當代儒學《中庸》詮釋之問題 10
  二、當代西方漢學《中庸》詮釋之問題 11
  三、由當代儒學及西方漢學對《中庸》詮釋所展開之重建路徑 12
 第四節  研究方法 13

第二章  當代儒學《中庸》之詮釋──以勞思光、牟宗三、唐君毅做為討論核心 17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當代新儒家與勞思光先生對《中庸》詮釋之分歧 17
 第二節  勞思光先生對《中庸》思想之詮釋 19
  一、儒家「心性論」之確立 20
  二、對《中庸》思想之解讀 23
  三、對勞思光先生詮釋之反省 25
 第三節  牟宗三先生對《中庸》思想之詮釋 28
  一、儒家道統之確立 29
  二、由孔孟到《中庸》義理之詮釋 31
  三、對牟宗三先生詮釋之反省 34
 第四節  唐君毅先生對《中庸》思想之詮釋 38
  一、孔孟學說中的「義命合一」38
  二、對《中庸》思想之詮釋 42
  三、對唐君毅先生詮釋之反省 45

第三章  當代西方漢學詮釋《中庸》的宗教性思維──以杜維明及安樂哲做為討論核心 48
 第一節  儒學在英美世界之概況──以杜維明及安樂哲做為討論中心 48
 第二節  杜維明對《中庸》儒學的宗教性之探討 52
  一、「君子」與「慎獨」53
  二、「仁」和「禮」展開的「信賴社群」之建立 55
  三、「誠」與「天人合一」58
  四、「儒學的宗教性」60
  五、對杜維明先生詮釋之反省 62
 第三節  安樂哲對《中庸》哲學與宗教性的詮釋 64
  一、「誠的共同創造性」64
  二、「切中倫常的日用」70
  三、「以禮為中心的宗教性」73
  四、對安樂哲先生詮釋之反省 75

第四章  論當代中西儒學對《中庸》思想之衡定 78
 第一節  論當代儒學對《中庸》詮釋之借鑑 78
  一、唐君毅、牟宗三、勞思光《中庸》詮釋之「異」、「同」78
  二、從「主體性」詮釋的轉出 81
  三、由「義命合一」詮釋的擴充 86
 第二節  論西方漢學對《中庸》詮釋之借鑑 90
  一、杜維明、安樂哲《中庸》詮釋之「異」、「同」90
  二、儒家思想的「內在性」與「超越性」91
  三、重構儒家「天道」的「超越性」思維的一項試探 96
 第三節  《中庸》義理之詮定 98
  一、「禮樂」文化中的「學習」與「教化」98
  二、「義」、「命」中「道德」與「存有」的合一 107
  三、「至誠入聖」中的「慎思」到「化育」113

第五章  結論 119
 第一節  全文研究的成果與回顧 119
 第二節  全文研究的限制與展望 122

參考書目 124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壹、古籍(依朝代先後為序)
〔周〕荀卿撰,王先謙集解:《荀子集解》(北京市:中華書局,1988年9月)。
〔漢〕司馬遷:《史記》(北京市:中華書局,1959年9月)。
〔漢〕孔鮒著,王鈞林、周海生譯注:《孔叢子‧記問》(北京市:中華書局,2012年3月)。
〔宋〕王柏:《魯齋集》,收錄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宋〕歐陽修:《歐陽修全集》(臺北市:華正書局,1975年4月)。
〔宋〕程顥、程頤:《二程集》(北京市:中華書局,1981年7月)。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市:大安出版社,2006年8月)。
〔宋〕黎靖德:《朱子語類》(北京市:中華書局,1986年3月)。
〔宋〕陸象山:《陸象山全集》(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4月)。
〔清〕王先慎撰:《韓非子集解》(北京市:中華書局,2003年4月,諸子集成18)。
〔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北京市:中華書局,1982年11月)。
〔清崔述:《洙泗考信錄》(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
〔清康有為講述、蔣貴麟校訂:《南海康先生口說》(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7 年10月)。

貳、專著(依姓名筆劃為序)
丁四新:《郭店楚簡竹簡思想研究》(北京市,東方出版社,2000年10月)。
王文錦譯:《大學中庸注》(北京市:中華書局,2008年12月)。
王文錦譯:《禮記譯解》(北京市:中華書局,2005年3月)。
王慶節:《解釋學、海德格爾與儒道今釋》(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11月)。
牟宗三:《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3月)。
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義》(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9月)。
牟宗三:《現象與物自身》(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9月)。
牟宗三:《中西哲學十四講》收於《牟宗三先生全集》第30冊(臺北市:聯經出版社,2003年5月)。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一)》(臺北縣:正中書局,2009年10月)。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三)》(臺北縣:正中書局,2008年1月)。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9年12月)。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10年8月)。
牟宗三:《圓善論》(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10年3月)。
杜維明:《人性與自我修養》(臺北市:聯經出版社,1992年6月)。
杜維明:《儒家思想:以創造轉化為自我認同》(臺北市:東大圖書,1997年11月)。
杜維明著、陳靜譯:《儒教》(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03年1月)。
杜維明著、段智德譯:《中庸:論儒學的宗教性》(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2013年6月)。
宋天正註譯:《中庸今註今譯》(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11月)。
吳怡:《中庸誠的哲學》(臺北市:東大圖書,1984年3月)。
李明輝:《當代儒學之自我轉化》(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4年6月)。
李零:《上博楚簡三篇校讀記》(臺北市:萬卷樓圖書公司,2002年3月)。
李晨陽:《多元世界中的儒家》(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2006年6月)。
李瑞全:《儒家道德規範根源論》(臺北市:鵝湖出版社,2013年4月)。
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思想源試探》(臺北市:聯經出版社,2014年01月)。
何炳棣著;范毅軍、何漢威整理:《何炳棣思想制度史論》(臺北市:聯經出版社,2013年7月)。
沈清松:《物理之後──形上學的發展》(臺北市:牛頓出版,1991年11月)。
林安梧:《中國人文詮釋學》(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9年10月)。
哈佛燕京學社編:《波士頓的儒家》(南京市:江蘇教育出版社,2009年10月)。
姜新艷編:《英語世界中的中國哲學》(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12月)。
唐君毅:《中華人文與當今世界》(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75年5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壹)》(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10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貳)》(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10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10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6年11月)。
高明:《禮學新探》(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1年9月)。
袁保新:《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1年9月)。
袁保新:《從海德格、老子、孟子到當代新儒學》(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8年10月)。
高柏園:《中庸形上思想》(臺北市:東大圖書,1991年2月)。
高柏園:《孟子哲學與先秦思想》(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6年10月)。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臺中縣:東海大學,1968年2月)。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年7月)。
陳槃:《大學中庸今釋》〈臺北市:正中書局,1984年4月〉。
陳榮華:《葛達瑪詮釋學與中國哲學的詮釋》(臺北市:明文書局,1998年3月)。
陳榮華:《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11年8月)。
陳榮華:《高達美詮釋學:《真理與方法》導讀》(臺北市:三民書局,2011年9月)。
郭齊勇、鄭文龍編:《杜維明全集》(武漢市:武漢出版社,2002年4月)。
張祥龍:《海德格爾思想與中國天道──終極視域的開啟與交融》(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1月)。
張祥龍:《從現象學到孔夫子》(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11年10月)。
梁濤:《郭店竹簡與思孟學派》(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5月)。
梁濤:《孟子解讀》(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10月)。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11月)。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卷》(臺北市:三民書局,2011年1月)。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二卷》(臺北市:三民書局,1984年1月)。
勞思光:《大學及中庸譯著新編》(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9年12月)。
黃忠天:《中庸釋疑》(臺北市:萬卷樓圖書公司,2015年01月)。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一》(臺北市:東大圖書,1991年10月)。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臺北市:東大圖書,1990年7月)。
彭國翔:《儒家傳統的詮釋與思辨:從先秦儒學、宋明理學到現代新儒學》(武漢市:武漢大學出版社,2012年4月)。
楊伯峻:《論語譯注》(北京市:中華書局,2009年9月)。
楊伯峻:《孟子譯注》(北京市:中華書局《中國古典名著譯注叢書》,2011年6月)。
楊祖漢:《中庸義理疏解》(臺北市:鵝湖出版社,2002年8月)。
楊祖漢:《當代儒學思辨錄》(臺北市:鵝湖出版社,1998年11月)。
楊儒賓:《異議的意義:近世東亞的反理學思潮》(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11月)。
楊儒賓:《從《五經》到《新五經》》(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年2月)。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二)》(臺北市:東大圖書,1980年3月)。
錢穆:《先秦諸子繫年》(臺北市:聯經出版社,1986年2月)。
錢穆:《中國思想史》(臺北市:蘭臺出版社,2001年2月)。
賴錫三:《當代新道家──多音複調與視域融合》(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11年8月)。
龐樸:《竹帛《五行》篇校注及研究》(臺北市:萬卷樓圖書公司,2000年6月)。
關子尹:《語默無常 - 尋找定向中的哲學反思》(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8年10月)。

參、外文譯著(依出版時間為序)
(日)武內義雄:〈子思子考〉,收錄在江俠庵編譯:《先秦經籍考》(臺北市: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5月)。
(德)馬丁‧海德格(Matin Heidegger)著;陳嘉映、王慶節譯:《存在與時間》(臺北市,桂冠圖書,2002年2月)。
(美)帕特里夏‧奧坦伯德‧約翰遜著;張祥龍、林丹、朱剛譯:《海德格爾》(北京市:中華書局,2002年3月)。
(美)赫伯特‧芬格萊特(Hebert Fingarette)著;彭國翔、張華譯:《孔子:即凡而聖》(南京市: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
(英)葛瑞漢著;張海晏譯:《論道者》(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8月)。
(美)江文思、安樂哲編;梁奚譯:《孟子心性之學》(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3月)。
(美)安樂哲、郝大維著;何金俐譯:《通過孔子而思》(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8月)。
(美)安樂哲著;彭國翔譯:《自我的圓成:中西互鏡下古典儒學與道家》(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
(美)羅思文、安樂哲著;何金俐譯:《生民之本──《孝經》的哲學詮釋及英譯》(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6月)。
(美)安樂哲、郝大維著;彭國翔譯:《切中倫常:《中庸》的新詮與新譯》(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2月)。
(美)安樂哲、郝大維著;蔣弋為、李志林譯:《孔子哲學思微》:(南京市: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年9月)。
(日)白川靜著;韓文譯:《孔子》(臺北市:聯經出版社,2013年10月)。

肆、單篇期刊論文(依出版時間為序)
(德)馬斯.穆勒(Max Müller)著;張康譯:〈存在哲學在當代思想界之意義〉,《現代學人》卷期4(臺北縣:現代學人社編輯委會,1962年2月)。
(美)郝大維、安樂哲:〈殊途同歸——詮釋孔子思想的三項基本預設假定〉,《大陸雜誌》第68卷第5期(臺北市:大陸雜誌社,1984年5月)。
(美)郝大維、安樂哲:〈孔子思想中「義」概念涵義的再檢討〉,《史學評論》第8期(臺北市:史學評論社1984年7月)。
(美)安樂哲:〈孔子思想中宗教觀的特色──天人合一〉,《鵝湖月刊》第108期(臺北縣:鵝湖月刊社,1984年5月)。
王邦雄:〈中庸在中國思想史上的地位〉,《鵝湖月刊》第9第9期(臺北市:鵝湖出版社,1984年3月)。
楊儒賓:〈人性、歷史契機與社會實踐——從有限的人性論看牟宗三的社會哲學〉,《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卷第4期(臺北市:臺灣社會研究雜誌社,1988年1月)。
關子尹:〈海德格論「別人獨裁」與「存活的獨我」──從現象學觀點看世界〉,《鵝湖學誌》第6期(臺北市:鵝湖出版社,1991年6月)。
蔣年豐:〈憂患意識與「天之明命」──從海德格的現象學論中國先秦儒家的天命觀〉,收錄在沈清松編:《中國人的價值觀──人文學的觀點》(臺北市:桂冠圖書,1993年6月)。
李明輝:〈儒家思想中的內在性與超越性〉,收錄在楊祖漢主編,牟宗三等著:《儒學與當今世界》(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4年12月)。
項退結:〈兩種不同超越與未來中國文化〉,收錄在沈清松編:《詮釋與創造:傳統中華文化及其未來發展》(臺北市:聯經出版,1995 年3月)。
郭沂:〈〈中庸〉成書辨證〉,《孔子研究》第4期(濟南市:孔子研究委員會,1995年)。
姜廣輝:〈郭店儒簡研究的參考座標〉,收錄在《郭店楚簡與早期儒學》(臺北市,臺灣古籍出版公司,2000年6月)。
劉又銘:〈從「蘊謂」論荀子哲學潛在的性善觀〉,收錄在《「孔學與二十一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政治大學文學院,2001年10月)。
劉昌元:〈康德、牟宗三與道德形上學〉,收錄在陳榮開、劉述先等主編《天人之際與人禽之辨—比較與多元的觀點》,《新亞學術集刊》第17期(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2001年)。
鄭宗義:〈從實踐的形上學到多元宗教觀──「天人合一」的現代重譯〉,收錄在陳榮開、劉述先等主編《天人之際與人禽之辨—比較與多元的觀點》,《新亞學術集刊》第17期(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2001年)。
劉述先:〈現代新儒學研究之省察〉,《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0期(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2002年3月)。
劉述先:〈牟宗三先生全集出版在今日的意義〉,《鵝湖月刊》第28卷第11期(臺北市:鵝湖出版社,2003年5月)。
蔡德貴:〈試論美國的儒家學派〉,《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第5期(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4年)。
柯小剛:〈睨讀《中庸》:對《中庸》的現象學解讀〉,《哲學與文化》第33卷2期(新北市:哲學與文化月刊雜誌社,2006年2月)。
林月惠:〈杜維明先生與跨文化對話〉,收錄在李明輝、葉海煙、鄭宗義合編:《儒學、文化與宗教──劉述先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6年9月)。
謝君直:〈郭店楚簡的〈窮達以時〉所蘊含的義命問題〉,《東吳哲學學報》第15期(臺北市:東吳大學哲學系,2007年2月)。 
劉昌元:〈仁的當代解釋:一個批判的回顧及新的嘗試〉,收錄在劉笑敢編:《中國哲學與文化(第一輯)﹕反向格義與全球哲學》(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5月)。
周熾成:〈從陳榮捷和杜維明看儒學研究的世界化〉2007年卷4期《現代哲學》(廣東市:現代哲學雜誌社,2007年07月)。
佐藤將之:〈掌握變化的道德──《荀子》「誠」概念的結構〉,《漢學研究》第27卷第4期(臺北市:漢學研究中心,2007年10月)。
吳宗德:〈《中庸》思想淵源及其與儒學發展的內在關係. ── 兼論《中庸》在先秦儒學思想史中的地位〉,《文學前瞻》第8期(嘉義縣: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2008年8月)。
溫海明:〈安樂哲比較哲學方法論簡論〉,《雲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8卷第1期(雲南省:雲南大學學報,2009年1月)。
盛珂:〈《中庸》對於儒學闡釋的意義──由中庸地位問題的爭論看當代新儒家的儒學闡釋〉,《文史哲》第5期(濟南市:山東大學《文史哲》出版社,2009年9月)。
袁保新:〈當代儒學詮釋的分化及其省察〉,《宗教哲學》第53期(南投縣:中華民國宗教哲學研究室,2010年9月)。
周國正:〈孔子對君子與小人的界定──從《論語》未有小人而仁者也的解讀說起〉,《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8卷第2期(北京市:北京大學,2011年3月)。
沈清松:〈五十年來中國哲學的花果飄零與海外華人生命意義構想〉,《漢學研究》第31卷第2期(臺北市:漢學研究中心,2013年6月)。
廖曉煒、朱燕玲:〈從《中庸》詮釋看當代儒學的多元開展〉,《鵝湖月刊》第38卷第12期(臺北市:鵝湖出版社,2013年6月)。
余紀元:〈英美儒家哲學研究評析〉收錄在郭齊勇主編:《儒家文化研究》(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2013年8月)。
周國正:〈人我間道德同感的參照起點-孔子的「己」與亞當斯密的旁觀者〉,《清華學報》第43卷第3期(新竹市:清華大學,2013年9月)。
林素芬:〈氣味、氣氛、氣之感通──先秦祭禮儀式中「氣」的神聖體驗、身體感與教化意涵〉,《清華學報》新43卷第3期(新竹市:清華大學,2013年9月)。
袁保新:〈中國哲學的特質在於主體性嗎?──試論儒學在後現代的語境中的自我定位〉,《鵝湖學誌》第51期(臺北市:鵝湖出版社,2013年12月)。
吳啟超:〈當代新儒家與英語哲學界對孟子之「擴充」及「端」的詮釋──以牟宗三、唐君毅與黃百銳、信廣來為例〉,《鵝湖學誌》第52期(臺北市:鵝湖月刊雜誌社,2014年6月)。
呂學遠:〈《中庸》天道性命相貫通義理之重衡〉,《孔孟學報》第93期(臺北市:中華民國孔孟學會,2015年9月)。

伍、學位論文(依時間為序)
姜達:《原始儒家的基礎倫理學——從海德格基礎存有學重塑儒學詮釋架構的一 項試探》(中壢市: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羅雅純:《朱熹與戴震孟子學之比較研究——以西方詮釋學所展開的反思》(臺北縣: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
劉家一:《〈中庸〉思想與「誠」的實踐》(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詹博婷:《《中庸》人文精神之研究》(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曾興邦:《中庸「天人合一」理論之研究》(嘉義縣:南華大學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陳郁梅:《中庸哲學思想研究》(嘉義縣:南華大學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