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906201716142500
DOI 10.6846/TKU.2017.00309
論文名稱(中文) 新中年世代老年生活的未來圖像
論文名稱(英文) Future Images on Senior Lives of the New Mid-Life Generation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未來學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Futures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5
學期 2
出版年 106
研究生(中文) 陳君虹
研究生(英文) Chun-Hung Chen
學號 604700020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7-06-05
論文頁數 62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紀舜傑
委員 - 陳瑞貴
委員 - 顏建發
關鍵字(中) 新中年世代
老年生活
未來圖像
關鍵字(英) new mid-age generation
living of the aged
future imag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人口高齡化」是近來已開發國家普遍所面臨的現象,根據聯合國定義,當老年人口更進一步超過40%時,就邁入老化型的高齡化社會,也就是超級老人社會。台灣人口老年化的速度堪稱世界第一,只剩十年就跨入超級老人社會,且隨著時代變遷,年輕一代觀念改變,家庭生活壓力加重,子女可以或願意提供的侍親費用逐漸降低,退休後經濟來源是否無虞,令人擔憂。
   「安享晚年」是每個人對老年生活的想像,正在職場打拚的年輕人及中年人,更應趁早規劃進入老年後要面對的生活開支、醫療乃至殯葬等費用以及老年生活形式,預先做好準備才有機會擁有美好的老年生活。
英文摘要
“Population Ageing” is a common phenomenon faced by developed countries in recent years. According to UN definition, when the population of seniors is over 40%, the society becomes an aged ageing society; that is, an ultra-ageing society. The speed of population ageing in Taiwan is considered No. 1 in the world, because Taiwan will become an ultra-ageing society within next ten years. With the change of time, the mentality of young generations have changed. As the pressure of heavy family burdens increase, the financial supports can be provided for seniors, capably or willingly by their children, are decreasing by the year. Whether the econimical sources of the seniors are secured or not after their retirement is a worrisome issue. 
 
   “Enjoy old age” is everyone’s image toward his or her living of the aged. Young and middle-age people working hard should plan ahead to accomandate the expenses accrued from living, medical needs, even funeray sevice as well as to choose a life style. In order to have a good life at old age, people have to prepare well in advanc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研究目的與問題 10
第三節研究方法與架構 11
第二章文獻探討 14
第一節新中年世代的定義 14
第二節老化的準備 16
第三節活躍老化 18
第三章老年生活未來圖像的建構 25
第一節晚美人生 27
第二節被捆綁的老年 30
第三節老而不廢的人生 33
第四節貧病交迫的晚年 35
第四章新中年世代老年生活之未來三角 37
第一節未來的拉力 39
第二節現在的推力	41
第三節歷史的重力	46
第五章結論 52
參考文獻	57
 
圖目錄
圖 1臺灣人口結構變動趨勢-高、中、低推估 2
圖 2臺灣人口結構變動趨勢 2
圖 3臺灣三階段年齡人口結構變動趨勢 3
圖 4臺灣工作年齡人口變動趨勢 3
圖 5臺灣總扶養比及扶老比 4
圖 6研究流程圖 13
圖 7老年生活圖像 26
圖 8高齡整體照顧政策架構 31
圖 9高齡照顧關懷體系圖 31
圖 10新中年世代的未來三角圖像 38
圖 11多層次老年經濟保障模式 47
參考文獻
中文書目
江大樹、王子華、潘中道、梁鎧麟(2013)。<老有所用的理念與實踐:菩提長青村個案研究>。《國家與社會》,(14), 55-118。
江文慈(2009)。<不惑之惑:中年人的心理危機與轉機>。《諮商與輔導》,277,22-27。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12)。中華民國 2012年至2060年人口推計。檢索日期:105年12月15日。 http://www.ndc.gov.tw/。
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2014)。行政院消保處公布老人福利機構管理、衛生、公安及契約查核結果。檢索日期:106年4月10日。                http://www.ey.gov.tw/News_Content.aspx?n=49559B255B3B9F27&sms=9101EB18DCFCC739&s=E2016119E820406C
行政院(2015)。《高齡社會白皮書》。臺北市:行政院
李世代(2010)。<長期照護的發展與推動>。《台灣醫界雜誌》;53(1),44-50。
沈志勳(2004)。(中年男同志的老化態度與老年準備初探)。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宋玫玫(2014)。<情節分析法(Scenario analysis)>,《未來學:理論、方法與應用》(127-161)。新北市:淡江大學出版中心。
李宗派(2009)。<探討嬰兒潮之退休概念與其變遷趨勢>。《台灣老人保健學刊》,5(2),70-92。
李雅慧、魏惠娟(2015)。<活躍老化準備課程的教學成效:前瞻因應觀點的應用>。《教育研究學報》,49(2), 1-18。
吳淑瓊、張明正 (1997)。(台灣老人健康照護之現況分析)。台北:台大衛生政策中心、台灣省家庭計畫研究所.
呂寶靜(1997)。<台灣地區民眾從事老年準備之初探>。《社會工作學刊》,4, 27-53。
東方線上生活研究小組(2004)。《熟年世代-臺灣50-64 歲生活型態族群研
   究》。 臺南市:統一夢公園。
林玉茹(2010)。(台灣地區45-64歲中年人選擇養老居住方式之相關因素分
    析)(碩士論文)。
林美珍、黃世琤、柯華葳(2007)。《人類發展》。臺北:心理。
柯木興 、林建成 ( 2007 )。淺談世界銀行多層次「老年經濟保障模式」。檢索日期:取自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www.npf.org.tw/3/3488
柯木興 、林建成 ( 2010 ) 談第四支柱保障與在職老年─因應高齡化社會的社會安全角色功能調整。檢索日期:105年10月1日。取自財團法人國家政策
研究基金會。http://www.npf.org.tw/2/7426
洪潔晶(2016)。(老年人在e 時代的生活因應與調適之研究)(碩士論文)。
孫得雄(1996)。(人口老化與老人之需求)。《研考雙月刊》,20(1),60-68。
許芸綾(2009)。(台灣老年人之生活滿意度與相關因子)(碩士論文)。
陳君儀(2014)。(資產效果對於老年時期生活品質的影響-生命歷程觀點的分析)(博士論文)。
張玲慧、毛慧芬、姚開屏、趙靄儀、王劼(2010)。<社區中老年人對年老時
好命歹命的看法>。《職能治療學會雜誌》,28(2),59-76。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4)。老年經濟安全制度專刊。檢索日期:105年10月15日。http://www.ndc.gov.tw/cp.aspx?n=A76B7230ADF29736&s=78D44431464E02FA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6)。中華民國人口推計(105至150年)。臺北市:國家
發展委員會。
陳清芳、林芝安、劉惠敏(2016)。《台灣長照資源地圖長期照顧實用指南。》台北:天下文化
康健雜誌(2015)。拒當「下流老人」中年是關鍵。檢索日期:105年10月13 日。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70849&page=7
張朝琴(2012)。<活躍老化:高齡者社會產能之探討>。《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通識教育學報》,(1), 207-224。
商業周刊(2016)(翻滾吧!新中年世代) 。《商業周刊第1504期》。
陳肇男(2001)。(快意銀髮族-台灣老人的生活調查報告)。台北:張老師。
張綺鈺(2013)。(嬰兒潮世代的退休與養老想像)(碩士論文)。
曾怡萍(2010)。(失智症團體家屋本土化之研究-跨專業團隊照顧)(碩士論文)。
勞動部統計處(2016)。104年底產業及社福外籍勞工概況。檢索日期:105年12月1日。http://www.mol.gov.tw/media/
鄒琇菊、馬鳳歧、林麗嬋、江漢光(1995)。<敬老院老人健康狀況之相關研
究>。《一九九五年老人人學術研究年鑑》,103-118。
甯耀南(2015)。改變認知,享受巨大的「熟齡族人口紅利」。檢索日期:105年11月12日。http://www.chrma.net/member_4_1.php?id=846
詹火生(1989)。<台北都會地區老人福利需求與家庭結構間關係月研究>。 《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叢刊》, 25。
經濟部工業研究技術研究院(2007)。《解讀台灣熟年世代生活價值探索高齡新商機》 (初版)。台北市:經濟部
僧羽綸(2015)。(中高齡者參與合作式服務學習歷程之研究)(碩士論文)。
遠見雜誌(2014)。國人退休生活大調查。檢索日期:105年10月11日
http://store.gvm.com.tw/article_content_25838_4.html
衛生福利部(2013)。中華民國102年老人狀況調查報告。檢索日期:105年10月1日。     www.mohw.gov.tw/cht/DOS/DisplayStatisticFile.aspx?d=47398&s=1
衛生福利部(2015)。(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現況與發展)(2015年1月29日行政
院第3434次會議簡報)。臺北市:衛生福利部。
賴永和(2001)。(國民中小學退休教師生活適應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
盧羿廷(2004)。嬰兒潮世代婦女老年生活準備之研究--以台南縣為例(碩士論文)。
謝金青(2011)。《社會科學研究法-論文寫作之理論與實務》。台北:威仕曼文化。
鍾國文(1998)。<老人退休調適之研究>。《中原學報》,26(4),
謝佳蓉、楊承芳、周雨樺、郭淑芬、徐育愷(譯)(2002)。《人類發展學》。臺北:五南。Rice, F Philiip(2005)
翻轉世代的回甘人生,2014。龍吟誌創刊號。檢索日期:105年11月10日
http://www.lyccc.org.tw/2014/11/i.html
蘋果及時(2014)。安養中心屢大火,5年已奪23命。檢索日期:106年4月
21日。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70310/1073108/

英文書目
Atchley, C. R. (2000). Social Forces and Aging. California: Wadsworth 83 Publishing Company.
Butrica, A. B., Iams, H. M., & Smith K. E. (2003). It’s All Relative:Understanding The Retirement Prospects Of Baby-Boomers. Social Security Bulletin, 63, 1-66.
Gates, E. (1989). 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 English Today, 5(02), 52-54.
Hornby, A. S., & Ruse, C. (1978). Oxford student's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irkpatrick, E. M. (1980). Chambers Universal Learners 
Dictionary. Edinburgh: Chambers, 1980, edited by Kirkpatrick, EM, l.IIASA,2015。Forever young?
http://www.iiasa.ac.at/web/home/resources/publications/options/150614-forever-young.html
Inayatullah, S. (2008). Six pillars: futures thinking for transforming. Foresight, 10(1),4-21.
Rodrigues,R., …Zolyomi, E. (2013). Active ageing index 2012: Concept, methodology and final results. (UNECE Grant No: ECE/GC/2012/003). Vienna, European Centre.
Robert Holzmann and Richard Hinz (2005), Old-Age Income Support in the 21st Century: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on Pension Systems and Reform, Washington: the World Bank.
Smith, J. W. C., A. (1997). Generational marketing. Marketing Management, 4, 87-91.
The Financial Times (2005), Multi-pillar Solutions to Pension Reform, Editorial Comment, May 26 2005.
Walker, A. (2009). Commentary: The Emergence and Application of Active Aging in Europe. Journal of Aging & Social Policy, 21(1), 75-93. 
Witt, P. A., & Ellis, G. D. (1987). The leisure diagnostic battery: User's manual: Venture Pub.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2). Active ageing: A policy framework. A Contributio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to the Second United Nations World Assembly on Ageing Madrid, Spain.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