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識別號 | U0002-0906201322281300 |
---|---|
DOI | 10.6846/TKU.2013.00246 |
論文名稱(中文) | 全球金融危機後中共對外貿易研究 |
論文名稱(英文) | After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the China Foreign Trade |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 |
校院名稱 | 淡江大學 |
系所名稱(中文) | 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
系所名稱(英文) |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na Studies |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 |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 |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 |
學年度 | 101 |
學期 | 2 |
出版年 | 102 |
研究生(中文) | 葉青烽 |
研究生(英文) | Ching-Feng Yeh |
學號 | 799270045 |
學位類別 | 碩士 |
語言別 | 繁體中文 |
第二語言別 | |
口試日期 | 2013-05-24 |
論文頁數 | 99頁 |
口試委員 |
指導教授
-
李志強
委員 - 黃智聰 委員 - 潘錫堂 |
關鍵字(中) |
金融危機 對外貿易 貿易保護主義 產業轉型 出口 |
關鍵字(英) |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export trade trade protectionism business transformation export |
第三語言關鍵字 | |
學科別分類 | |
中文摘要 |
中共在2001年加入WTO後,大幅對外開放市場,參與並融入經濟全球化進程,自2002年以來,進出口貿易增速均維持21%以上,惟2008年爆發全球金融危機,對外貿易倍受衝擊。儘管如此,自2009年3月起,大陸外貿逐漸復甦,2010年進出口總額近3兆美元,超越金融危機前水準,成為引領大陸經濟復甦重要動力。 然金融危機後,全球經濟增長進入相對低迷期,全球消費和國際貿易市場空間相對有限,且世界各主要國家國內經濟刺激計畫中,包括諸多新貿易保護主義手段,並強力要求人民幣升值,嚴重威脅廉價「中國製造」產品出口生存空間,對中共對外貿易發展戰略造成巨大挑戰。 本研究採取文獻分析法,以中共商務部、海關總署等官方網站,所發布的對外貿易統計數據報告、新聞發布稿為主要數據來源,就關於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對中共對外貿易造成之影響,中共對外貿易產品、地區、貿易方式之轉變,以及中共因應內、外環境變化之對外貿易策略,對其外貿發展產生之效應等方面提出研究結論。 研究發現,在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大陸外貿出口企業依然缺乏核心競爭力,技術、品牌落後,倚靠政府支持力量,大幅向外投資,併購海外資產,除藉此開拓市場,並伺機吸收技術及人才,提升企業競爭力。 然對出口企業而言,金融危機後經濟完全復甦仍然漫長,尤其在歐、美經濟復甦緩慢形勢下,中共面對之貿易摩擦案件仍將持續增加,而大陸貿易順差持續增長,亦使人民幣匯率成為各國施壓依據;此外,歐洲債務危機滯後效應將逐漸呈現,此等均為短期內中共亟需面臨之困境。復以大陸企業轉型升級階段遲滯,缺乏核心技術、自主品牌,成為其長期經營重大窒礙因素,更係中共未來發展對外貿易必須重視之重要課題。 |
英文摘要 |
China has opened its market wildly to the world and actively participated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after becoming a member of the WTO in 2001. Since 2002, the growth of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have continually accelerated above 21%. But in 2008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stroke the export trade severely . However, the export trade has started to revive gradually in March of 2009 and in the following year the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totaled approximately three trillion dollars, exceeding the average before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becoming the recovery momentum of China. After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the global economic growth has gone into the downturn . Global consump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market is relatively limited. The majo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rise the domestic economic stimulation plan, including many new trade protectionism, and strongly ask China to make RMB appreciate . These serious progresses threaten the export living space of the cheap "Made in China" products . China's export trade development strategy is forced to face the enormous challenges. This study adopts literature analysis, according to Chinese Ministry of Commerce,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Customs and other official website, the published report of foreign trade statistics, press releases as the main sources of data. Concerning the impact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on export trade of China, China's export trade products, regions, the change in trade patterns, and the response of China to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changes in export trade policy, its arising effects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export trade, etc. proposed conclusions. According to the study 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China's export trade enterprises still lack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technology, and brands are still backward. The enterprises rely on government support to make the outward investment substantially ,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of overseas assets. Besid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China open up the market and recruit the foreign technology and talent at the same time. However, to export trade enterprises, the economy needs long time to recover fully after the financial crisis. Especially, China's trade frictions will increase with the slow economic recovery of Europe, and the U.S. while the China's trade surplus continued to grow, and the RMB exchange rate become a national basis pressure; Moreover, the Europe lagged effects of the debt crisis gradually emerge, these are short-term difficulties China has to face immediately. Due to the lack of core technology and independent brand, the complex business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n China development tardiness have become the major obstacles for a long time. China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se important issues while developing its export trade business in the future. |
第三語言摘要 | |
論文目次 |
目錄…………………………………………………………………………………Ⅴ 圖目錄………………………………………………………………………………Ⅵ 表目錄………………………………………………………………………………Ⅶ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途徑與研究方法………………………………………………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3 第四節 研究架構建立………………………………………………………5 第二章 現階段中共外貿發展概況………………………………………………6 第一節 全球金融危機前中共外貿發展情況………………………………6 第二節 全球金融危機後中共外貿發展情況………………………………13 第三節 全球金融危機後中共外貿政策……………………………………21 第三章 中共外貿發展面臨之內外困境…………………………………………28 第一節 內部:長期經濟發展忽視資源耗損與貿易品質…………………28 第二節 外部:國際市場競爭日益激烈……………………………………29 第三節 對外貿易發展結構失衡……………………………………………40 第四章 中共解決對外貿易困境策略及產生效益與挑戰………………………42 第一節 推進自由貿易協定簽訂……………………………………………42 第二節 開拓新興國家市場…………………………………………………56 第三節 積極應對貿易摩擦…………………………………………………62 第四節 採取出口退稅措施…………………………………………………65 第五節 產生效益及挑戰……………………………………………………67 第五章 結論………………………………………………………………………75 第一節 全球金融危機對中共外貿之影響…………………………………76 第二節 中共對外貿易產品、地區、貿易方式之轉變……………………77 第三節 中共因應內、外環境變化之對外貿易策略及產生之效應………79 參考文獻……………………………………………………………………………86 附錄…………………………………………………………………………………92 圖目錄 圖1-1 研究架構圖………………………………………………………………5 圖2-1 2001年-2012年大陸進出口貿易總體情況……………………………14 圖4-1 大陸2003-2010年對拉美投資總值……………………………………58 圖4-2 大陸2008-2010年對拉美10國直接投資存量變化……………………59 表目錄 表2-1 2001-2008年大陸進出口總體情況………………………………………8 表2-2 2001-2008年大陸出口商品結構…………………………………………9 表2-3 2001-2008年大陸進口商品結構…………………………………………10 表2-4 2001-2008年大陸出口貿易方式…………………………………………11 表2-5 2001-2008年大陸出口分國別(地區)…………………………………11 表2-6 2001-2008年大陸進口分國別(地區)…………………………………12 表2-7 2009-2012年大陸進出口總體情況………………………………………13 表2-8 2009-2011年大陸出口商品結構…………………………………………15 表2-9 2009-2011年大陸進口商品結構…………………………………………17 表2-10 2009-2012年大陸出口貿易方式…………………………………………18 表2-11 2009-2011年大陸出口分國別(地區)…………………………………19 表2-12 2009-2011年大陸進口分國別(地區)…………………………………20 表2-13 2010年迄2012年大陸實施經濟新政概要表………………………… 22 表2-14 大陸「發改委」2012年10月8日公布海外投資項目………………24 表3-1 近年大陸「廣交會」成交額統計………………………………………30 表4-1 大陸洽簽自由貿易協定進展……………………………………………43 表4-2 大陸與其他國家簽署貨幣互換協定一覽表……………………………50 表4-3 大陸在拉丁美洲地區對外直接投資主要項目 (2005-2011)……………60 表4-4 2009-2011年大陸對進口產品反補貼案件統計表………………………64 表4-5 2008-2011年大陸對進口產品反傾銷案件統計表………………………64 |
參考文獻 |
一、專書 1、「中共年報」編輯委員會編,中共年報2012:2012(臺北:中共研究雜誌社,2012年)。 2、「中共年報」編輯委員會編,中共年報2011:2011(臺北:中共研究雜誌社,2011年)。 3、「中共年報」編輯委員會編,中共年報2010:2010(臺北:中共研究雜誌社,2010年)。 4、「中共年報」編輯委員會編,中共年報2009:2009(臺北:中共研究雜誌社,2009年)。 5、「中共年報」編輯委員會編,中共年報2008:2008(臺北:中共研究雜誌社,2008年)。 6、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部編,中國與社會經濟研究報告:2009(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9年)。 7、吉爾平Robert Gilpin著,楊宇光、楊炯譯,全球資本主義的挑戰-二十一世紀的世界經濟(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1月)。 8、肖勤福,中國「走出去」戰略研究報告(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4年10月)。 9、姚望,大國崛起的步伐(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年)。 10、胡鞍鋼、鄢一龍,紅色中國綠色錢潮:十二五規劃的大翻轉(臺北: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11、屠啟豪,大國策:發展中大國的戰略維度(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 12、國際能源署著,中國煤炭資訊研究院譯,面向中國煤炭未來發展:碳捕集與封存的前景與挑戰,網址:http://www.iea.org/publications/insights/FacingChinasCoalFuture_Chineseversion.pdf。 13、涼熱,破解中國經濟泡沫內幕:中國告急(臺北:大堯文創出版社,2011年)。 14、張鴻,中國對外貿易戰略的調整(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6年)。 15、黃海峰、周國梅,中國經濟創造之路(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0年)。 16、黃漢民,錢學鋒,中國對外貿易(湖北: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4月)。 17、裴長洪、高培勇,出口退稅與中國對外貿易(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 18、劉必榮,國際觀的第一本書-看世界的方法(臺北:先覺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9月)。 二、研討會論文 1、林昱君、劉美姿,「中國調整外貿發展戰略下對大陸產品銷臺之影響」,兩岸經濟發展與轉型研討會,臺北:中華經濟研究院,頁185-195。 2、曾喜炤(2009),「後金融危機時代大陸外貿形勢與展望」,國際金融危機後兩岸發展學術研討會,2009年12月5日,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兩岸政經研究中心主辦。 3、曾喜炤(2011),「大陸十二五規劃之對外經貿戰略分析」,2011年兩岸經貿發展學術研討會,2011年6月10日,臺北:中國科技大學商學院兩岸財經研究中心主辦。 三、中文論文 1、高嘉妤,「中美貿易摩擦之研究 -以輪胎特保案及鋼鐵摩擦案為例」,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2、張瓊方,「中國對外貿易法制之研究」,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3、游欣穎,「中國-歐盟 貿易糾紛之研究」,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4、楊建平,「中國對拉丁美洲國外直接投資之研究」,第四屆發展研究年會,2012年10月21日,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主辦,網址:http://www.nd.ntu.edu.tw/2012FAC/files/archive/52_c88e9d9a.pdf。 四、期刊雜誌: 1、中國國民黨政策委員會,「大陸對外經貿困局與因應對策」,大陸情勢雙週報,第1622期,2012年6月13日,頁5-8。 2、中國國民黨政策委員會,「大陸對外經貿形勢與興革展望」,大陸情勢雙週報,第1634期,2012年12月12日,頁1-4。 3、中國國民黨政策委員會,「大陸將發生資本流入停滯現象」,大陸情勢雙週報,第1631期,2012年10月30日,頁11-14。 4、中國國民黨政策委員會,「大陸製造業競爭力面臨挑戰」,大陸情勢雙週報,第1629期,2012年9月26日,頁1-3。 5、中國國民黨政策委員會,「大陸外資動向與政策變化」,大陸情勢雙週報,第1626期,2012年8月8日,頁10-12。 6、中國國民黨政策委員會,「大陸外貿面臨的考驗與變革」,大陸情勢雙週報,第1621期,2012年5月30日,頁1-3。 7、王慧,「中美貿易逆差原因分析」,價格月刊,2010年第10期,頁19。 8、何慧,「廣交會與中國的對外開放」,二十一世紀 ,總第105期,2008年2月,頁61。 9、李錚,「國際貿易摩擦及中國企業的應對」,中國經貿,2013年第3期,2013年3月,頁30-31。 10、林昱君,「中國首次提出由貿易大國向強國過渡的戰略藍圖」,經濟前瞻,第131期,2010年9月5日,頁50-55。 11、林昱君,「中國外貿現況--低速增長趨平衡」,經濟前瞻,第143期,2012年9月,頁17-22。 12、林昱君,「個別國家經貿投資動態與分析-中國大陸」,東亞經貿投資研究季刊 ,第48期,2010年第2季,頁41-57。 13、洪淑芬,「199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對外貿易商品結構與優勢--國際專業化指標的觀察」,中國大陸研究,第53卷第3期,2010年9月,頁89-124。 14、高佩珊,「國際建制在美中貿易談判中扮演之角色:以WTO為例」,新竹教育大學人文社會學報,第5卷第2期,2012年7月,頁168-170。 15、張力,「走向再平衡-調整中的增長模式」,經濟導報,總第3191期,2010年10月18日,頁6-8。 16、張宏遠,「全球金融風暴下的中國角色與定位」,展望與探索,第6卷第12期,2008年12月,頁8。 17、強永昌、盧仁祥,「後危機時代中國外貿政策的發展趨勢」,臺灣經濟研究月刊,第33卷第12期,2010年12月,頁82-87。 18、梁達,「快速增長的對外經濟」,經濟導報,總第3191期,2010年10月18日,頁4-6。 19、商業週刊編輯部,「歐債危機對中國也有影響嗎?」,商業週刊,第51期,2012年2月24日,頁90-91。 20、隆國強,「後危機時代全球供應鏈調整的新趨勢與我國的對策」,中國發展評論,第12卷第3期,2010年8月,頁77-81。 21、葉華容、詹淑櫻,「中國大陸對外貿易所面臨的挑戰」,東亞經貿投資研究季刊,第54期,2011年,頁1-18。 22、傳豐誠等,「中國經濟改革30年」,經濟前瞻,第119期,2008年9月,頁5-41。 23、劉韋志,「綜析中美經貿現況與對雙邊關係影響」,中共研究,第43卷第8期,2009年8月,頁89。 24、藍晶,「大陸對外貿易摩擦特點探析--以2010年為例」,中共研究,第45卷第9期,2011年9月,頁59-74。 25、羅伯特‧羅斯(Robert S. Ross),「中國崛起、地區權力轉移與東亞安全,從1949年到21世紀」,世界經濟與政治,2009年第11期,頁36、42。 26、羅奇,「打壓中國貿易,美國將自食惡果」,天下雜誌,第449期,2010年6月,頁94-95。 五、網路資源 1、人民網,網址:http://www.people.com.cn 2、上海證券報,網址:http://www.cnstock.com/paper_new/html/2011-01/25/node_3.htm 3、中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網址:http://www.gov.cn/ 4、中央社,網址:http://www.cna.com.tw/ 5、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二司,網址:http://www.pbc.gov.cn/publish/huobizhengceersi/3135/index.html 6、中國可再生能源網,網址:http://www.cres.org.cn/ 7、中國巨集觀經濟資訊網,網址:http://www.etide.com.cn 8、中國自由貿易區服務網,網址:http://fta.mofcom.gov.cn/ 9、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網址:http://cpc.people.com.cn/ 10、中國海關總署網站,網址:http://www.customs.gov.cn/publish/portal0/ 11、中國財政部網站,網址:http://www.mof.gov.cn/ 12、中國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網址:http://tzswj.mofcom.gov.cn/ 13、中國商務部網,網址:http://www.mofcom.gov.cn/ 14、中國商務部綜合司網,網址:http://zhs.mofcom.gov.cn/ 15、中國國際電子商務網,網址:http://www.ec.com.cn/ 16、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網址:http://www.cantonfair.org.cn/cn/ 17、中國貿易救濟信息網,網址:http://www.cacs.gov.cn/ 18、中國評論新聞網,網址: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19、中國新聞網,網址:http://www.chinanews.com/ 20、中國經濟網,網址:http://www.ce.cn/ 21、中國網,網址:http://www.china.com.cn/ 22、中國對外貿易中心網站,網址:http://www.cftc.org.cn/cn/ 23、中國證券報,網址:http://202.96.140.126/idx/newspage 24、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網址:http://taiwan.wtocenter.org.tw/ 25、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網址:http://www.cepd.gov.tw/ 26、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國家溫室氣體登錄平臺,網址:http://ghgregistry.epa.gov.tw/index.aspx 27、金融界網站,網址:http://www.jrj.com.cn/ 28、奇摩新聞網,網址:http://tw.news.yahoo.com/ 29、香港貿發局,網址:http://www.hktdc.com/tc/ 30、理財中國網,網址:http://money.eastday.com/ 31、國際商報網,網址:http://www.shangbao.net.cn/ 32、國際商情網,網址:http://www.trademag.org.tw/ 33、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址:http://www.npf.org.tw/ 34、搜狐財經,網址:http://business.sohu.com/ 35、新京報,網址:http://www.bjnews.com.cn/ 36、新浪網,網址:http://news.sina.com.tw/ 37、新華網,網址:http://www.xinhua.org/ 38、經濟部全球臺商服務網,網址: http://twbusiness.nat.gov.tw/epaperList.do 39、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網址:http://www.trade.gov.tw/ 40、經濟觀察網,網址:http://www.eeo.com.cn/ 41、網易財經,網址:http://money.163.com/ 42、慧聰網,網址:http://www.hc360.com/ |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