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906201305313700
DOI 10.6846/TKU.2013.00244
論文名稱(中文) 新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對教師學習社群知覺情形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Teacher’s perception on learning communities in New Taipei City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olicy and Leadership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1
學期 2
出版年 102
研究生(中文) 施柏志
研究生(英文) Po-Chih Shih
學號 700720195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3-05-23
論文頁數 118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張鈿富
委員 - 黃鴻文
委員 - 楊瑩
關鍵字(中) 教師學習社群
教師知覺
模糊統計
關鍵字(英) teacher learning community
teachers’ perception
fuzzy statistics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探討新北市國中教師對於教師學習社群的重要性與可行性的知覺情形。以模糊問卷進行調查研究,共發出40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332份。選用模糊統計進行數據轉換,分析其模糊平均數、反模糊實數與模糊差異數。
本研究結論如下:
一、實務分享層面
教師以「學習新知資訊」為優先關注項目,其他依序為「增進教學經驗」、「改善班級經營 」、「提升專業知識 」、「關注學生學習 」及「促進溝通協調」。
二、情感支持層面
教師以「勇於嘗試創新理念 」為優先關注項目,其他依序為「激勵教學熱忱 」、「解決教學困難 」及「同儕省思對話 」。
三、社群願景層面
教師以「社區人力與資源挹注」為優先關注項目,其他依序為「社群成員之間互相支持」、「成員積極參與組織運作」、「社群成員之間資源分享」及「社群成員任務分工明確 」。
四、成果運用層面
教師以「建構知識分享機制」為優先關注項目,其他依序為「建立社群資料庫」、「發展學校本位教材」、「關注學校發展議題」及「營造學校共同願景 」。
依研究結果提出改善建議,供教育主管機關及學校規劃推動教師學習社群及後續研究之參考。
英文摘要
The study aims to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teacher’s learning communities and their implementing feasibility. The study designed a fuzzy questionnaire, and surveyed 400 teachers in New Taipei City. The valid questionnaires are 332. Fuzzy statistics was used to transform the interval data, including fuzzy means, defuzzification, and fuzzy difference.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I. Practice Sharing Level
“Acquiring new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is listed as the top concern by teachers. The rest concerns, in sequential order, are “promoting teaching experience,” “improving class management,” “elevating professional knowledge,” “paying attention to student learning,” and “advancing communication and coordination.”
II. Emotional Support Level
 “Being willing to try innovative concepts” is the top concern item listed by teachers. The rest concerns, in sequential order, are “stimulating devotion to teaching,” “solving difficulties in instruction,” and “reflective dialogs with colleagues.”
III. Community Vision Level
“Involvement of community manpower and resources” was the top concern of teachers. The rest concerns, in sequential order, were “mutual support among community members,” “members’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organizational operation,” “resource sharing among community members” and “definite division of tasks among community members.”
IV. Achievement Application Level
 “Constructing knowledge sharing mechanism” is the top concern item by teachers. The rest concerns, in sequential order, are “establishing community database,” “developing school-based teaching materials,” “paying attention to school development issues,” and “building school vision.”
Basis of the results, this study proposes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for related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school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 learning communitie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3
第三節 研究目的 5
第四節 名詞釋義 5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學習社群的定義與內涵 9
第二節 教師學習社群相關理論 16
第三節 教師學習社群相關研究 2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3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3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法 35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7
第四節 實施程序 42
第五節 資料處理 4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47
第一節 教師對教師學習社群之重要性知覺評估 47
第二節 教師對教師學習社群知覺之可行性評估 62
第三節 教師對教師學習社群知覺之重要性與可行性差距 7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7
第一節 結論 87
第二節 建議 91
參考文獻目錄 97
壹、中文部份 97
貳、英文部份 100
附 錄 102
附錄一 102
附錄二 107
附錄三 114

表   次
表2-1  教師學習社群之內涵	13
表2-2  學習型組織理論之意涵	17
表3-1  本研究調查問卷抽樣分配表	36
表3-2  正式問卷發放統計表	36
表3-3  專家學者人員名單	37
表3-4  教師基本資料之專家效度分析表	38
表3-5  教師學習社群知覺專家效度分析表	39
表3-6  教師基本資料專家問卷結果與內容修正對照表	40
表3-7  教師學習社群知覺情形專家問卷結果與內容修正對照表	40
表3-8  教師學習社群知覺情形問卷題目	41
表3-9  正式問卷回收統計表 	42
表3-10 有效問卷之基本資料統計表	43
表4-1  新北市國中教師對教師學習社群知覺之重要性評估結果	48
表4-2  不同性別之國中教師對教師學習社群知覺之重要性評估結果	50
表4-3  不同服務年資之國中教師對教師學習社群知覺之重要性評估結果	52
表4-4  不同職務之國中教師對教師學習社群知覺之重要性評估結果	55
表4-5  不同領域之國中教師對教師學習社群知覺之重要性評估結果	58
表4-6  是否曾參與學習社群國中教師之重要性知覺評估	60
表4-7  新北市國中教師對教師學習社群知覺之可行性評估	63
表4-8  不同性別之國中教師對教師學習社群知覺之可行性評估	65
表4-9  不同服務年資之國中教師對教師學習社群知覺之可行性評估結果	67
表4-10 不同職務之國中教師對教師學習社群之可行性知覺評估	70
表4-11 不同領域之國中教師對教師學習社群知覺之可行性評估結果	73
表4-12 是否曾經參與試辦之國中教師對教師學習社群知覺之可行性評估	75
表4-13 國中教師對教師學習社群知覺之重要性與可行性看法差距評估結果	78
表4-14 國中教師對教師學習社群之重要性與可行性看法分析結果	83

圖    次
圖3-1  研究架構圖	34
圖3-2  專家問卷填答方式示意圖	38
圖3-3  正式問卷填答方式示意圖	42
圖3-4  三角模糊數	45
圖4-1  新北市國中教師對教師學習社群各面向問題之重要性評估結果	49
圖4-2  新北市國中教師對教師學習社群各面向問題之可行性評估結果	64
圖4-3  新北市國中教師對教師學習社群之重要性與可行性差距評估結果	81
圖4-4  新北市國中教師對教師學習社群之重要性與可行性看法評估結果	82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目錄
壹、中文部份 
方文智(2004)。國民小學知識社群之研究—以嘉義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嘉義。
石曉玫(2009)。運用學習社群提升偏遠地區幼稚園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以南投縣國民教育幼兒班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班,臺中。
朱芳儀(2011)。國小教師參與專業社群的態度與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科技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社會科教學碩士班,屏東。
何文純(2006)。國民小學社會資本與學習社群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吳明清(2002)。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策略。理論與政策,16(1),99-114。
吳明烈(1997)。邁向共同的願景:學習型組織。成人教育雙月刊,38,45-52。  
吳芳容(2011)。國小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教師集體效能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與職業教育研究所,雲林。
吳柏林(2005)。模糊統計導論:方法與應用。台北市:五南。 
吳筱莉(2010)。教師學習社群與教師專業發展關係之研究─以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
李式薇 (2006)。台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專業角色知覺與教師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台北。
林香君(2010)。花蓮縣國教輔導團進行專業學習社群活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花蓮。
林思伶、蔡進雄(2005)。論凝聚教師學習社群的有效途徑。教育研究,132,99-109。
林劭仁(2006)。專業學習社群運用於師資培育自我評鑑之探究。中正教育研究,5(2),79-111。
林瑞昌(2006)。以專業社群概念內涵為核心的教師專業發展策略。載於歐用生(主編),熱情卓越新典範(頁67-76)。臺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林朝隆(2007) 。台北縣國民小學學習型組織與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臺北市。
凃淳益(2011)。從教師專業成長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屏縣教育季刊,46,17-23。
武俊學(2006)。基於網路的教師學習共同體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河北大學。
施琬琳(2006)。國民中學教師知識分享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以台灣省中部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
孫志麟(2003)。教師專業成長的另類途徑: 知識管理的觀點。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6(1),229~252。
孫志麟(2004)。開啟專業學習的新視窗:教師的知識管理。教育研究月刊,126,4-18。
張新仁(主編)(2009)。中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手冊。2009 年9月6日,取自: http://140.126.30.96/upfiles/fileupload/44/downf01251257142.pdf
張德銳(2009)。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問題與解決策略。研習資訊,26(5),17-24。
張德銳、高紅瑛(主編)(2009)。同儕輔導專業成長故事集。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張德銳、王淑珍(2010)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在教學輔導教師制度中的發展與實踐。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40(1),61-90。
教育部(2009)。中小學教師專業社群手冊。取自http://teachernet.moe.edu.tw/BLOG/FileUpload/index.aspx
教育部(2010)。教育部補助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要點。取自http://140.111.34.34/docdb/files/dma7da0a07101419086.pdf
教育部(2011)。100學年度中小學教師辦理專業學習社群審查結果。取自http://teachernet.moe.edu.tw/BLOG/FileUpload/index.aspx
教育部(2011)。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手冊。取自http://www.ntnu.edu.tw/fp/teacher/0701_06.htm
陳政芳(2007)。學校促進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以資訊融入教學的教師專業成長團體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
陳素貞(2010)。高雄市國民中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組織學習與教學效能關係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
莊蕙瑛(2011)。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組成型態與運作方式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研究所,花蓮。
黃秋鑾(2010)。教師進修的另一管道-以「學習社群」提升教師專業成長。北縣教育,71,29-36。
黃郁倫(2011)。激發學習的快樂與潛能─「學習共同體」在日本教育改革中的導入及實行。教師天地, 171,39-42
黃郁倫、鍾啟泉譯(2012)。佐藤學原著。學習的革命:從教室出發的改革。台北市:親子天下。
黃雙偉(2009)。國民中小學教師專業成長需求之研究-統合分析取向(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臺中。
郭進隆(譯)(1994)。Peter M.Senge著。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台北市:天下文化。 
趙金婷(2000)。學習社群理念在教學上的應用。教育資料與研究,35,60-66。
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臺北:師大書苑。
蔡培村(主編)(1996)。教師生涯與職級制度。高雄:麗文文化。
蔡培村(2004)。教師專業成長的知識管理策略。教育學苑期刊,7,1-18。
蔡進雄 (2004)。 學校領導的新思維:建立教師學習社群。技術及職業教育,
    78,42-46。
蔡進雄(2004)。學校行政領導與教師專業發展。研習資訊,21(1),55-59。
蔡進雄(2010)。論學校轉型為專業學習社群的校長領導作為。教育研究月刊,194,44-53。
賴訂旺(2002)。國小教師對學習型組織知覺與應用情形之研究:以中部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中。
賴國忠(2009)。臺北縣國民小學知識管理與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臺北。
鍾欣男(2001)。知識管理在學校本位國小教師專業成長運用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彰化。
顏明仁、李子建 (2002) 。教師對資訊科技教育的改革認同感與學校文化。優質學校教育學報,2, 27-42。
簡紅珠(2006)。以學習成就為主的教師效能研究與教師評鑑。教師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3,78。
饒見維(1996)。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出版社。
貳、英文部份	
American Federation of Teachers (1998). Mentor teacher programs in the states. Educational Issues Policy Brief, 5, 1-13. Retrieved from http://www.aft.org/edissues/downloads/Policy5.pdf
Beck, M. (1992). Learning organization:How to greaten them. Industrial & Commercial Training, 21(3), 21-28.
Blase, J., & Blase, J. (2004). Handbook of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2nd ed.).Thousand Oaks, CA: Corwin.
Chang, D. F. (2012). College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studying abroad and their readiness. Asian Pacific Education Review, 13(4), 583-591. DOI: 10.1007/s12564-012-9221-1
Chang, D. F., & Chou, W. C. (2011). Evaluating college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study abroad using fuzzy logic. Paper presented in IADIS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2011 Conference, December 8-10, Shanghai, China. 
Chang, D. F., & Chou, W. C. (2012). Managing emergent issues of potential human resource in colleges with fuzzy statistics. Paper presented in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nd Management (CAMAN 2012), March 9-11, 2012, Wuhan, China.
Collins, A., Brown J. S., & Newman ,S. E.(1989). Cognitive apprenticeship: Teaching the craft of reading, writing and mathematics. In L. B. Resnick(Ed.), Knowing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s: Essays in honor of Robert Glaser, NJ: Erlbaum.
DuFour, R. (2004). What is a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Educational Leadership, 61(8), 6-11.
Lave, J., & Wenger, E.(1991). Situated learning: 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Marc A. Smith & Peter Kollock eds.(1999). Communities in Cyberspace. London: Routledge.
Nelson, T. H., & Slavit, D. (2007). Collaborative inquiry among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teachers in the USA: Professional learning experiences through cross-grade, cross-discipline dialogue.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7(4), 787-796. 


Roberts, S. M., & Pruitt, E. Z. (2009). Schools a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Collaborative activities and strategies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2nd ed.). London, England: Corwin Press.
Secada, W. G., & Adajian, L. B. (1997). Mathematics teachers' change in the context of their professional communities. In E. Fennema & B. S. Nelson (Eds.), Mathematics teachers in transition (pp. 193-219).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Senge, P. M. (1990). 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and the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New York, NY: Doubleday Currency.
Sergiovanni, T. J. (2000). The lifeworld of leadership:Creating culturing, community, and personal meaning in our school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Shrivastava, P. (1999). Management classes as online learning communities. Journal of Management Education, 23(6), 691-702. 
Wenger, E., McDermott, R.,& Snyder, W. M.(2002). Cultivating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Boston, MS: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