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906201014270000
DOI 10.6846/TKU.2010.00274
論文名稱(中文) 論中國大陸QDII制度對我國證券市場影響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Research on How the Securities Market in Taiwan Affected by the QDII System of Mainland China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國際貿易學系國際企業學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8
學期 2
出版年 99
研究生(中文) 許琬渝
研究生(英文) Wan-Yu Hsu
學號 697550902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0-05-24
論文頁數 115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林宜男
委員 - 汪渡村
委員 - 張俊惠
關鍵字(中) 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
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境外證券投資管理試行辦法
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基金
因應QDII之臺灣金管會命令
關鍵字(英) 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QDII)
Trial Measures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Overseas Securities Investment by 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QDII Trial Measures)
QDII funds
Enforcement rules toward QDII of Taiwan's Financial Supervisory Commissio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2007年6月中國大陸所頒布之「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境外證券投資管理試行辦法」,為其QDII制度開啟另一里程碑。中國大陸境內投資人不僅可合法透過日前之商業銀行投資境外金融市場,自此辦法實施後更可藉由合格之證券公司與基金管理公司進行境外證券市場之操作。2010年1月臺灣與中國大陸所簽署之MOU正式生效,允許中國大陸QDII來台投資,第一階段即以開放基金管理公司QDII來台投資台股市場為主。

本研究希望藉由「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境外證券投資管理試行辦法」之規範與其對於中國大陸證券市場之影響,及其制度實行後QDII之績效與影響績效之因素,探討中國大陸證券市場以QDII達成逐步國際化目標之議題。另整理分析中國大陸QDII來台投資之臺灣相關因應法規與措施,將陸資與外資來台規範做比較並提出客觀之論點與建議。

本研究發現「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境外證券投資管理試行辦法」存在部份爭議與不足,影響中國大陸證券市場完善程度進而延緩市場國際化腳步。而QDII績效在歷經次貸風暴之虧損後已於2009年逐漸獲正報酬,其未來仍具相當程度之投資潛力。另一方面臺灣開放中國大陸QDII來台,限制相較外資過份嚴格故對陸資吸引程度不足,導致開放後近四個月仍僅有兩家基金管理公司不足1.5億美元之資金滙入臺灣。臺灣政府若欲藉QDII來台之政策使兩岸投資人受惠進而帶動兩岸經濟之發展,則應鬆綁對於QDII陸資之限制,如此一來才能創造互利互惠的兩岸合作機制。
英文摘要
The QDII Trial Measures which headed the QDII system of China into a milestone was promulgated in Jun. 2007. Since then, China’s investors not only can officially invest foreign markets through commercial bank as before, but also through qualified securities and fund management companies. Later, the MOU between Taiwan and China took effect on Jan. 2010, China’s QDIIs, especially for fund management companies, could invest the Taiwan stock market at the first open stage.

In the beginning of this thesis, it would focus on discussing the market internationalization by China’s QDII system through investigating QDII Trial Measures and its influences, the performance of QDII, and factors that affected the achievements. On the other hand, the study continues to analyze the executive orders and policy adjustment in Taiwan for the QDII system. Finally, it compares the different restrictions of capital inflows between foreign countries and China, then to conclude objective viewpoints and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insufficiency and controversy of QDII Trial Measures, the step of market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China was postponed. But after the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the performance of QDII was getting better in 2009 and it apparently contains a high investment potential in the future. In Taiwan, government stipulates much more strict regulations for China investors and thus reduces their willingness and interests to invest in Taiwan. As a result, since this Jan. there are only two Chinese QDIIs, China AMC and the China International Fund Management Company, which invest less than 0.15 billion dollars in the Taiwan stock market. If Taiwanese government wants to make a win-win situation for Chinese investors and the local economy, it should broaden the law against Chinese investors. In doing so, the QDII system would achieve its ideal goals, improving the economic cooperation situation between Taiwan and China.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誌謝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目次	IV
表目錄	V
圖目錄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架構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	7
第四節  文獻探討	9
第二章 QDII與相關法規之研討	14
第一節 QDII試行辦法之意義與程序	14
第二節 試行辦法相關問題及對中國大陸股市之影響	27
第三章 中國大陸QDII總體表現	37
第一節 QDII海外投資數據統計	37
第二節 影響QDII總體表現之原因	49
第四章 臺灣對中國大陸QDII之因應	58
第一節  中國大陸QDII對香港之發展	58
第二節 臺灣相關法律規範與因應措施	66
第五章  結論	87
參考文獻	93
附件一  外資投資我國證券比例限制彙整表	101
附件二  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境外證券投資管理試行辦法	104
附件三  關於實施「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境外證券投資管理試行辦法」有關問題的通知	109


表目錄

表2-1  中國證監會認可的信用評級機構評級表	20
表2-2  中國大陸託管銀行名錄與規模	22
表2-3  中國大陸QDII相關法律規範比較表	29
表3-1  銀行系與基金系QDII產品之差異	38
表3-2  中國大陸QDII核准家數及投資額度統計	40
表3-3  中國大陸QDII投資類別	44
表3-4  中國大陸QDII產品投資區域分類	45
表3-5  中國大陸銀行系與基金系QDII產品投資區域	46
表3-6  中國大陸QDII基金表現(2008年~2009年)	47
表3-7  中國大陸對外與外國對中國大陸之證券投資項目表	56
表4-1  臺灣與香港證券市場總交易額之投資人類別交易比重表	63
表4-2  香港證券市場境外投資國比較	64
表4-3  臺灣與香港證券市場差異滙整	65
表4-4  海外企業來臺上市鬆綁及適度開放陸資投資國內股市方案	66
表4-5  「試行辦法」與臺灣海外基金相關法規之差異比較	68
表4-6  境內外僑、外資投資額度限制表	68
表4-7  中國大陸投資人投資臺灣地區產業持股限額	70
表4-8  中國大陸投資人投資我國上櫃公司證券比例限制表	71
表4-9  中國大陸投資人投資我國上市公司證券比例限制表	72
表4-10 外資與陸資投資我國上市公司證券比例限制表	76
表4-11 中國大陸QDII來臺相關投資資金申請與應用限制表	80
表4-12 外資及陸資投資類股彙總持股比率(2010年1月15至4月16日)	81
表4-13 外資與陸資買賣金額統計表	84


圖目錄

圖1-1  研究架構 6
圖2-1  中國大陸QDII相關法規依據關係圖 24
圖2-2  QDII監管機構關係圖 25
圖2-3  QDII申請流程圖 26
參考文獻
一、書籍:
1.	王耀明,我國QDII制度法律問題研究(Study on China QDII Legal System),中國廈門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4月,頁1-44。
2.	李伊松,QDII託管業務風險分析與防範,北京交通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6月,頁1-50。
3.	吳其定,滬、港、台、美四地股市指數與區域經濟成長關聯性及共整合之研究─以中、港CEPA實施前後期為例,國立中央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10月,頁1-90。
4.	吳強立,從香港經驗看臺灣股票市場未來之發展方向,國立臺灣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財務金融組,碩士論文,2008年1月,頁1-78。
5.	吳學媛,陸資來台投資兩岸配套法律大解析,秀威資訊,2009年6月1日。
6.	沈中華、王儷容、呂青樺、吳孟紋,金融機構在中國的機會與挑戰─對臺灣銀行業的策略建議與提醒,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0年1月。
7.	周苑潔,QDII制度在中國的實踐:成績、困境與對策,中國復旦大學工商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10月18日,頁1-56。
8.	金歌,金融風暴下的中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4月。
9.	邱沁宜,臺灣境外基金、海外基金與中國QDII基金之發展、評比與展望(The development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cross-border mutual funds in Taiwan and China),國立臺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7月,頁1-69。
10.	俞雯豔,我國合格的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制度發展問題研究,中國華東帥範大學商學院,碩士論文,2008年10月,頁1-48。
11.	陳萬霖,從臺灣經驗看大陸引進外資走向,國立臺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1-87。
12.	陳雯雯,QDII法律監管問題研究,華僑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6月1日,頁1-62。
13.	羅振業,QDII法律制度研究,中國西南法政大學法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4月10日,頁1-54。
14.	戴雄山,政策大鬆綁對大陸台商企業回台上市影響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高階主管管理學程碩士班,碩士論文,2009年6月,頁1-84。

二、期刊雜誌:
1.	卜文輝,「人民幣升值對QDII產品的影響及對策分析」,江西金融職工大學學報(Journal of Jiangxi Finance College),2008年4月第21卷第2期,頁35-36。
2.	王振宇、張晶澤,「QDII打造中國證券市場國際化地位」,財經縱橫,2007年第10期,頁27-29。
3.	王雪、杜征征,「QDII的發展與挑戰(Progess and challenge for QDII)」,銀行家(The Chinese Banker),2007年第8期,頁57-59。
4.	王粤、趙海燕,「從美國次債危機的全球化看中國QDII的局限與發展」,國際經濟合作(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2008年第1期,頁75-80。
5.	王輝,「QDII及其相關問題思考」,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4年第6期總第36期,頁20-23。
6.	王璐,「QDII開閘對我國證券市場的影響」,消費導刊‧經濟研究,2007年7月,頁44。
7.	毛志豪、魏曉華、王舒婷,「QDII產品成敗的關鍵:三方共贏」,中國外滙,2007年8月,頁30。
8.	毛瑞煒,「淺析全球資貸危機對我國的衝擊與我國QDII的發展」,現代商業(Modern Business),2009年第23期,頁20。
9.	史萍,「銀行系與基金系QDII的比較」,西南金融,2008年第7期,頁48-50。
10.	史萍,「個人投資商業銀行QDII產品的風險研究」,特區經濟,2008年8月,頁84-86。
11.	危紅,「我國證券投資國際化進程與改進建議」,知識經濟,2009年第16期,頁51-52。
12.	沈杰,「QDII制度的收益風險分析」,現代商業(Modern Business),2009年第18期,頁23。
13.	沈聞一,「QDII機制及其對資本市場的影響」,中國外匯管理,2004年6月總第97期,頁14-15。
14.	何自云、周杰,「從羊群效應看銀行理財產品的信任危機」,西部論叢,2008年7月,頁41-43。
15.	何雯雯、曹海軍,「QDII在中國的背景、現狀和展望」,經濟師(China Economist),2008年第7期,頁35-37。
16.	何傳剛,「QDII機制實施:粵港金融合作面臨新機遇」,南方金融,2006年第12期(總第364期),頁41-43。
17.	李俊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QDII」,財團法人國家研究基金會國政研究報告(NPF Research Report),財金(研)099-016號,2010年1月29日,http://www.npf.org.tw/post/1/7013。
18.	李斌,「QDII高調出海鎩羽歸」,新財經,2008年6月,頁106-109。
19.	李敬紅,「金磚四國QDII的未來投資價值分析」,管理(Management),2008年1-2月合刊,頁220-221。
20.	李萬鏑、金業楠,「QDII制度對中國證券市場和金融安全的影響分析」,商場現代化(Market modernization),2005年10月總第447期,頁100-101。
21.	李榮得、宋倩,「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介紹」,華控月刊,2003年第10期,頁10-13。
22.	李蔚茜,「試析我國實施QDII制度的收益與風險」,經濟金融觀察,2008年12月總第382期,頁7-9。
23.	李輝,「經濟增長與對外投資大國地位的形成」,經濟研究,2007年第2期,頁38-47。
24.	李豔梅、張潔,「解讀基金系QDII四季度報表」,卓越理財(WiseMoney),2008年3月,頁57-59。
25.	吳子陵,「關於QDII制度的研究」,金融經濟(Finance & Economy),2008年第12期,頁64-65。
26.	吳鍇,「資產配置策略與基金系QDII收益分析」,海南金融(Hainan Finance),2008年第10期總第239期,頁46-50。
27.	明小莉,「第二代QDII上市」,中國外滙,2007年7月,頁49。
28.	周良慧,「試評述我國現行金融分業經營,分業監管法律模式」,北大法律信訊網,2009年,http://big5.chinalawinfo.com/article.chinalawinfo.com/Article_
Detail.asp?ArticleId=48869。
29.	周政華,「QDII生疏試水」,經濟(Economy),2008年5月19日,頁20-21。
30.	姜波,「QDII能實現兩地雙贏嗎」,浙江金融,2002年第5期,頁34。
31.	殷慧菁,「加入WTO對中國證券業的影響及對策」,商業研究(Commercial  Research),2002年12月下半月版總第260期,頁112-114。
32.	香港交易所,「2007年香港證券及衍生產品市場大事紀要」,香港交易所市場資料,2007年,頁6-8。
33.	孫杰芳、呂德宏,「QDII業務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浙江金融(Zhejiang Finance),2008年12月,頁55-56。
34.	孫靜,「淺談中國計劃經濟體制」,消費導刊,2009年第19期,頁59-60。
35.	侯受君,「QDII 投資台股ETF 為首要管道」,資產管理期刊(Pension & Assets Management),2009年2月第五期,頁48-50。
36.	徐建兵,「QDII對我國證券市場的影響」,魅力中國,2009年第10期,頁83。
37.	翁晟,「去掉QDII的妖魔化外衣」,大眾理財,2008年第11期,頁22-23。
38.	「淺析中國大陸施行雙Q制度之合宜性」,一銀產經資訊,第448期,2002年,頁84-91。
39.	康浩平,「QDII怎樣影響國內證券市場」,瞭望新聞周刊財經專訊,2002年4月15日第16期,頁37。
40.	康靜,「QDII對證券業的影響」,中國高校科技與產業化,2004年第8期,頁78-80。
41.	華士傑,「大陸情勢」,2004年10月,網址:http://www.mac.gov.tw/public/
Attachment/962917562579.pdf。
42.	張小明、魯帥,「論我國商業銀行QDII業務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現代商業(Modern Business),2009年第5期,頁25-26。
43.	張文斌、趙小寧、王文芳,「QDII境外證券投資的法律問題與其解決路徑」,商業時代(Commercial Time),2009年第34期,頁67-69。
44.	張向東,「應以市場的方法推進QDII機制」,中國外匯管理(Foreign Exchange),2002年9月,頁22。
45.	張明,「QDII運作面臨的四個關鍵問題」,中國外匯管理,2004年6月總第97期,頁17。
46.	張春波、王昊,「QDII的風險和收益淺析」,煤礦現代化(Coal Mine Modernization),2008年第5期總第86期,頁86.88。
47.	張倩,「我國QDII的相關問題研究─實證分析QDII的組合管理、行為選擇」,現代經濟信息(Modern Economic Information),2009年第20期,頁50-51。
48.	張冠華、孫本芝,「國際金融動蕩時期QDII的生存發展探討」,商業時代(Commercial Time),2008年第28期,頁71-72。
49.	張揚,「投資外股仍需謹慎─QDII理財產品現狀描述與投資分析」,中國經貿(China business update),2009年第8期,頁131。
50.	張潔,「拿什麼拯救你,我的QDII」,理財頻道,2008年12月,頁11-14。
51.	郭峰、何智華,「平衡資產配置,放眼全球─QDII投資指南」,成人高教學刊,2008年第1期,頁16-21。
52.	郭豐晨,「淺析QDII機制對中國資本項目開放的影響」,管理論壇,2008年9月,頁88-89。
53.	郭麗,「從資本和金融項目淺我國對外投資狀況」,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4月第8卷第4期,頁89-93。
54.	黃隆豐,「大陸證券投資基金法律規範的探討」,證券暨期貨月刊,2009年2月16日,第二十七卷第二期,頁23-34。
55.	黃瑞玲、黃忠平,「QDII收益與風險:資產組合國際分散化的分析框架」,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5年第5期,頁63-69。
56.	黃曉萍、梁銳、漢鐘恆,「全球化視野下中國QDII現狀分析」,證券市場導報,2008年第8期,頁6-12。
57.	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分析小組,「2008年中國國際收支報告」,中國外匯局,2009年4月24日,頁1-38。
58.	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分析小組,「2009年上半年中國國際收支報告」,中國外匯局,2009年10月15日,頁1-39。
59.	「理性選擇QDII才能無懼市場風險」,新理財(New Money Weekly),2008年10月17日,頁62。
60.	曹幼非,「從臺灣地區經驗和亞洲GDP看QDII」,大眾理財,2007年第11期,頁49。
61.	喻言,「投資QDII:銀行系or基金系」,財會通訊,2008年第2期,頁23-24。
62.	詹芬萍,「實施QDII對我國的影響」,華東經濟管理(East China Economic Management),第2002年12月第16卷第6期,頁31-32、71。
63.	董玉鵬,「論中國機構投資者制度構建與證券市場國際化」,行政與法─法學論壇,2007年10月10日,頁142-146。
64.	楊帆,「從歷史與可持續發展角度客觀評價我國計劃經濟」, 2007年,網址:http://www.ccwe.org.cn/journal/11/30.pdf。
65.	楊峰,「金融危機下QDII境外投資風險防範問題探討」,江西社會科學,2009年3月,頁18-22。
66.	楊璇,「QDII基金出海表現回顧」,科技信息─金融之窗,2008年第23期,頁248、295。
67.	齊援軍,「服務業境外投資現狀與風險」,中國經貿導刊,2008年第23期,頁13-15。
68.	賓盛,「我國QDII發展歷程回顧」,現代商貿工業(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2008年3月第20卷第3期,頁37-38。
69.	蔣曉杰,「對我國引入QDII機制的現實思考」,黑龍江對外經貿,2004年第11期,頁22-23。
70.	黎四奇,「QDII制度與我國證券監管新問題的法律分析」,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第2008年第1期,頁115-122。
71.	劉穎,「中國QDII發展的制約因素及策略分析」,現代商貿工業(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2008年第10期,頁5-6。
72.	賴素貞,「淺談雙”Q”制度對我國證券市場的影響」,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Journal of Zhangzhou Technical Institute),2008年7月第10卷第3期,頁95-98。
73.	曉楠,「QDII何時走出低谷?」,經理人,2007年12月,頁27。
74.	鄧欣怡,「陳雲林來台對『兩岸金融合作交流』之展望」,財團法人國家研究基金會,2008年11月17日,http://www.npf.org.tw/copy/5009。
75.	魏周順、楊鈺潔,「對中國試行QDII制度的探究」,社科縱橫(Social Sciences Review),2007年4月總第22卷第4期,頁77、83。
76.	魏雅華,「中國海外投資:贖回還是困守?」,經濟導刊(Coporation Finance),2008年6月1日,頁58-60。
77.	魏曉華,「銀行系QDII業務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前景展望」,南方金融,2008年第12期,頁55-57。
78.	謝明瑞,「大陸股票市場開放與B股效應之探討」,財團法人國家研究基金會國政研究報告(NPF Research Report),財金(研)090-014號,2001年4月23日,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FM/090/FM-R-090-014.htm。
79.	謝磊、聞華,「QDII機制的實施對我國經濟的影響探析」,全國商情經濟理論研究,2009年第14期,頁54-55。
80.	戴肇洋,「中國大陸推動企業對台投資經緯及其影響評估」,臺灣經濟金融月刊,2010年第46卷第2期,頁73-84。
81.	譚云天,「QDII海外遠征失利的啟示」,現代商業(Modern Business),2009年第12期,頁15。
82.	譚慧、雷雯、孫靜,「QDII背景下基金管理公司產品設計趨勢分析」,證券市場報導,2008年8月號,頁23-27、35。

三、網站:
1.	中國人民銀行:www.pbc.gov.cn
2.	中國外滙管理局:www.safe.gov.cn
3.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www.circ.gov.cn 
4.	中國銀行監督管理委員會:www.cbrc.gov.cn
5.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www.csrc.gov.cn
6.	全國法律資料庫:law.moj.gov.tw
7.	香港立法會:www.legco.gov.hk/chinese/index.htm
8.	香港金管局:www.info.gov.hk/hkma/chi/index.htm 
9.	香港證監會:www.sfc.hk/sfc/html/TC
10.	晨星(Morningstar):tw.morningstar.com/ap/main/default.aspx
11.	銀河研究: www.chinastock.com.cn/research/ResearchIndex.shtml
12.	臺灣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www.mac.gov.tw
13.	臺灣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www.fscey.gov.tw
14.	臺灣經濟部:www.moea.gov.tw
15.	臺灣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www.moeaic.gov.tw
16.	臺灣證券交易所:www.tse.com.tw
17.	臺灣證券期貨局:www.sfb.gov.tw
18.	臺灣櫃檯買賣中心:www.otc.org.tw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