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903201815025700
DOI 10.6846/TKU.2018.00267
論文名稱(中文) 淡水觀潮廣場環境行為使用調查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 survey of environment-behavior in TamSui GangChao Park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建築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6
學期 1
出版年 107
研究生(中文) 黃靖文
研究生(英文) Ching-Wen Huang
學號 600360753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8-01-18
論文頁數 105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黃瑞茂
委員 - 米復國
委員 - 賴仕堯
關鍵字(中) 綠色經驗
公園廣場
環境行為
關鍵字(英) green experience
park plaza
environment-behavior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人與生俱來的親近自然,與自然接觸是一種綠色經驗,親近自然和追求綠色經驗,對很多人來說都有很強烈的趨力,自然是本能需求的例證,它自身就是為了追求的目的而非交換其他的事物;又根據功能-演化的觀點,人類對於特定的回復性自然環境具有生物上的預備親近性,也有不少研究顯示,自然景物可能擁有回復性的力量,和某些特定自然類型接觸能紓解心理壓力、復原精神與健康等等回復性反應,說明了人們在都市工作生活之餘,依然深受自然環境吸引,在其之中,重新串聯人與自然的連結,平緩高速生活累積下的勞頓。

  現在城市中的人們既無法離開便利舒適的環境,也無法捨棄與自然的連結,那就在這之中,尋找一點點的綠色運動,如何巧妙地座落在平衡現代都市生活的位置上,從都市環境與自然環境中,找尋緩衝空間,其中彼此相互平衡、相互消長,依賴共存的微妙連結。

  在繁忙都市生活中如何親近自然,找尋受訪人心中的淡水與廣場印象,先由畫畫引導帶入,再由問答的口語論述其想法,最後分享其手機中關於淡水與廣場的照片,最後比對其中的差異與關聯。我們對人造環境、修改過的環境及自然環境的態度,似乎都反映出各類環境中正面及負面特色間的矛盾,自然經驗未必是很壯觀的,即使是普通的一棵樹或一片開放土地也能令人滿意。
英文摘要
People's intimacy with nature and contact with nature is a green experience. Being close to nature and pursuing green experience has a strong tendency for many people. Naturally, it is an example of instinctual demand. It is itself a pursuit. Instead of exchanging other things, according to the evolution of the function, humans have biologically prepared closeness to a specific resilience natural environment. There are also many studies showing that natural landscapes may have resilience, and Certain specific natural types of contact can relieve stress, restore mental and health, and other resilience responses. This shows that while people work and live in the city, they are still deeply attracted by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mong them, they reconnect with people and nature. Link, smoothing up the accrual under high-speed life.

  People in cities can neither leave a convenient and comfortable environment, nor can they abandon the link with nature. In this, looking for a little green movement, how to subtly be located in a position to balance modern urban life, from In the urban environment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buffer space is to be found, which balances each other, grows longer, and relies on the subtle connection of coexistence.

  How to get close to nature in a busy city life, find impressions of freshwater and squares in the minds of the interviewers, guide them with paintings first, then discuss their ideas in verbal quizzes, and finally share photos of freshwater and squares in their mobile phones. Compare differences and correlations. Our attitude towards the man-made environment, the modified environment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ll seem to reflect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positive and negative characteristics in various environments. Natural experience may not be spectacular, even if it is an ordinary tree or an open land. It can also be satisfactory.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前言01
第一節 研究動機02
第二節 現象與議題討論04
(一)淡水觀潮廣場初步觀察04
(二)研究議題05
第三節 相關文獻06
(一)自然環境-公園使用研究06
(二)環境行為研究07
第四節 研究設計10
(一)對象與範圍10
(二)內容與方法10
(三)研究方法11
(四)其他11

第二章 淡水觀潮廣場的介紹14
第一節 淡水觀潮廣場興建14
(一)觀潮廣場的興建與角色14
(二)觀潮廣場的規畫設計構想14
第二節 淡水觀潮廣場前與後段18
第三節 淡水觀潮廣場前期觀察25
(一)使用時間25
(二)觀潮廣場及周邊主要活動點26
(三)廣場時間28
第四節 淡水觀潮廣場分類表31

第三章 觀潮廣場行為空間35
第一節 環境中的自然條件與空間條件36
(一)環境-自然條件:
時間、天氣、氣候等,影響回答內容36
(二)環境-空間條件:
地點、特徵、特色等,影響回答內容39
第二節 環境認知空間經驗40
(一)喜歡淡水與廣場的原因,與受訪者
原先心中喜愛、在意的事相互連結40
(二)到達淡水的路程遠近,影響淡水印象40
(三)因使用方式、行走動線,而對淡水與廣
   場印象的不同;或因對淡水與廣場印象
   的不同,而後影響使用方式、行走動線41
第三節 淡水的人為自然環境與先天自然環境42
(一)水42
(二)淡水人流密度過高,與心中自然環境有段距離42
(三)先注意到自己與其他人,才會注意到環境42
(四)人與環境皆有自己的個性42

第四章 觀潮廣場使用經驗69
第一節 遊憩型態70
(一)同行人影響動線與活動70
(二)居住的遠近70
第二節 經營管理71
(一)過於商業同質化,缺少淡水原有的人文氣息71
(二)想像與建議71
第三節 小結71

第五章 結論與談話73
(一)談話問題74
(二)訪問計數79
(三)問答摘要筆記80

參考文獻105

圖表目錄
【圖1-01】 機械與人與自然03
【圖1-02】 廣場之點線面04
【圖2-01】 站前公園廣場示意圖19
【圖2-02】 金色海岸廣場示意圖20
【圖2-03】 老街前段示意圖21
【圖2-04】 老街後段示意圖21
【圖2-05】 榕堤示意圖23
【圖2-06】 滬尾港灣示意圖23
【圖2-07】 港灣後段示意圖24
【圖2-08】 環河步道示意圖24
【圖2-09】 廣場之點線面25
【圖2-10】 觀潮廣場示意圖26
【圖2-11】 觀潮廣場平面圖27
【圖2-12】 觀潮廣場時間表30
【圖2-13】 觀潮廣場環境分類表31
【圖2-14】 觀潮廣場行為分類表33
【圖表3-01】淡水印象圖表44
【圖表3-02】觀潮廣場印象圖表45
【圖表3-03】受訪人手機裡的淡水與廣場60
【圖表3-04】受訪人手機裡的淡水與廣場61
【圖表3-05】受訪人手機裡的淡水與廣場62
【圖表3-06】受訪人手機裡的淡水與廣場63
【圖表3-07】受訪人手機裡的淡水與廣場64
【圖表3-08】受訪人手機裡的淡水與廣場65
【圖表3-09】受訪人手機裡的淡水與廣場66
【圖表3-10】受訪人手機裡的淡水與廣場67
【圖5-01】 受訪人A淡水印象畫80
【圖5-02】 受訪人C淡水印象畫83
【圖5-03】 受訪人C觀潮廣場印象畫84
【圖5-04】 受訪人C手機裡的觀潮廣場87
【圖5-05】 受訪人DE淡水印象畫89
【圖5-06】 受訪人DE觀潮廣場印象畫90
【圖5-07】 受訪人DE手機裡的淡水與觀潮廣場91
【圖5-08】 受訪人H淡水印象畫93
【圖5-09】 受訪人H觀潮廣場印象畫94
【圖5-10】 受訪人H手機裡的淡水96
【圖5-11】 受訪人H手機裡的淡水路上96
【圖5-12】 受訪人H手機裡的淡水休憩站97
【圖5-13】 受訪人I淡水印象畫98
【圖5-14】 受訪人I觀潮廣場印象畫98
【圖5-15】 受訪人I手機裡的淡水100
【圖5-16】 受訪人J淡水印象畫101
【圖5-17】 受訪人J觀潮廣場印象畫101
【圖5-18】 受訪人J手機裡的淡水與觀潮廣場103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Zeisel, John
  1981 Inquiry by Design: tools for environment-behavior researc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lare Cooper Marcus, Carolyn Francis
  2001 《人性場所》俞孔堅等譯,北京:中國建築工業

Marcus Banks
  2010 《質性研究的視覺資料運用》林恩慧譯,台北:韋伯

Tim Rapley
  2010 《對話、論述研究法與文件分析》張可婷譯,台北:韋伯

John Zeisel
  1996 《研究與設計-環境行為研究的工具》關華山譯,台北:田園城市

Paul A. Bell, Thomas C. Greene, Jeffrey D. Fisher, Andrew Baum
  2003 《環境心理學》聶筱秋、胡中凡譯,台北:桂冠圖書

Amos Rapoport
  1996 《建築環境的意義》施植明譯,台北:田園城市

Anne Mikoleit, Moritz Purckhauer
  2012 《城市密碼》洪世民譯,台北:行人文化

黃瑞茂
  2010 《藝域書寫:生活場景與公共藝術的行動對話》台北:OURs

畢恆達
  2010 《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台北:小畢空間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