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902201212264100
DOI 10.6846/TKU.2012.00337
論文名稱(中文) 大學生回溯遭受校園霸凌經驗、霸凌負向反應與人際親密能力之調查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College Students’ Retrospections on Their Victim Experiences and Negative Reaction of Being Campus Bullied in School and Interpersonal Intimacy.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0
學期 1
出版年 101
研究生(中文) 陳莉青
研究生(英文) Li-Chin Chen
學號 697690302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2-01-11
論文頁數 131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柯志恩(kochihen@mail.tku.edu.tw)
委員 - 李麗君(lichun@mail.tku.edu.tw)
委員 - 石雅惠(yshih1@ms27.hinet.net)
關鍵字(中) 校園霸凌經驗
霸凌負向反應
人際親密能力
關鍵字(英) campus bully experiences
bully negative reaction
interpersonal intimac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校園霸凌經驗、霸凌負向反應與人際親密能力三者之關聯。本研究以425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所使用的研究工具為「大學生校園生活經驗與人際互動經驗調查量表」,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以及多元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歸納研究結果如下:
一、大學生早年遭受校園霸凌經驗與霸凌負向反應並不嚴重。
二、性別與校園霸凌經驗以及霸凌負向反應呈現差異。
三、校園霸凌類型與霸凌負向反應、人際親密能力之間呈現差異。
四、霸凌負向經驗與人際親密能力之間呈現差異。
五、肢體霸凌與網路霸凌為預測大學生人際親密能力之最大共通預測值。

根據此結果,本研究提出對教育單位、輔導單位以及未來研究方向建議。
關鍵詞:校園霸凌經驗、霸凌負向反應、人際親密能力
英文摘要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explore and analyzes college students whose campus bully experiences, bully negative reaction and interpersonal intimacy. According to this study, 425 college students were chosen from different colleges in Taiwan. To make these aims, data was collected by college student campus life and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experience survey, and analyzed by different statistics methods -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The results of the investigation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College students in their early years do not generally have experience of being bullied nor do they have strong negative feelings toward bullying.
2.There is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Gender and campus bully experiences and bully negative reaction. 
3.The types of bullying show the difference to bullying negative reaction and interpersonal intimacy ability.
4.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bullying negative experiences and interpersonal intimacy ability.
5.Physical and cyber bullying these two types could be used to predict interpersonal intimacy ability significantly.

In the basis of the results, the study provides directions for education units, counseling units and future research as a referenc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四節    研究限制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2
第一節	校園霸凌經驗的理論基礎及相關研究	12
第二節	霸凌負向反應的理論基礎及相關研究	28
第三節    人際親密能力的理論基礎及相關研究	31
第四節    校園霸凌與人際親密能力之相關研究	3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0
第一節	研究對象	40
第二節	研究工具	42
第三節	研究架構	49
第四節	資料分析	51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2
第一節	大學生遭受校園霸凌經驗、霸凌負向反應與人際親密能力之現況分析	52
第二節	性別與大學生校園霸凌經驗、霸凌負向反應以及人際親密能力之差異分析	60
第三節	校園霸凌類型與大學生霸凌負向反應、人際親密能力之差異分析	65
第四節	霸凌負向反應與大學生人際親密能力之差異分析	71
第五節    校園霸凌經驗與霸凌負向反應對大學生人際親密能力之預測分析	76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8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87
第二節	研究建議	91
參考文獻	96
一、中文部份  	96
二、西文部份  	100

附錄一 問卷編製	102
附錄二 預試問卷	123
附錄三 正式問卷	128
 
表次
表2-1-1 校園霸凌行為定義彙整表	13
表2-1-2 校園霸凌行為相關研究彙整表	14
表2-3-1 人際親密能力摘要表	35
表3-1-1 預試問卷發放統計表	41
表3-1-2 正式問卷發放統計表	42
表3-1-3 有效樣本人數分配表	42
表3-2-1 校園霸凌經驗量表之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	44
表3-2-2 霸凌負向反應量表之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	46
表3-2-3 人際親密能力量表之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	48
表4-1-1大學階段前遭受校園霸凌經驗統計資料	53
表4-1-2 校園霸凌經驗量表各題得分之分佈(平均數由高至低)	54
表4-1-3 校園霸凌經驗狀況摘要表	55
表4-1-4 霸凌負向反應量表各題得分之分佈(平均數由高至低)	57
表4-1-5 霸凌負向反應狀況摘要表	58
表4-1-6 人際親密能力量表各題得分之分佈(平均數由高至低)	59
表4-1-7 人際親密能力現況摘要表	60
表4-2-1不同性別大學生在校園霸凌經驗之差異分析結果	61
表4-2-2不同性別大學生在霸凌負向反應之差異分析結果	63
表4-2-3不同性別大學生在人際親密能力之差異分析結果	65
表4-3-1 校園霸凌類型分佈表	66
表4-3-2 不同校園霸凌類型大學生在霸凌負向反應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67
表4-3-3 不同校園霸凌類型在霸凌負向反應的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事後比較	68
表4-3-4 不同校園霸凌類型大學生在人際親密能力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69
表4-3-5 不同校園霸凌類型在霸凌負向反應的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事後比較	70
表4-4-1 霸凌負向反應各層面高低分組大學生在人際親密能力之差異分析結果	72
表4-5-1 校園霸凌經驗、霸凌負向反應預測人際親密能力之階層迴歸分析摘要表	78
表4-5-2 校園霸凌經驗、霸凌負向反應預測人際親密能力之主動性階層迴歸分析摘要表	79
表4-5-3 校園霸凌經驗、霸凌負向反應預測人際親密能力之負向決斷階層迴歸分析摘要表	81
表4-5-4校園霸凌經驗、霸凌負向反應預測人際親密能力之情緒支持階層迴歸分析摘要表	82
表4-5-5校園霸凌經驗、霸凌負向反應預測人際親密能力之自我揭露階層迴歸分析摘要表	83
表4-5-6校園霸凌經驗、霸凌負向反應預測人際親密能力之衝突處理階層迴歸分析摘要表	84
表4-5-7校園霸凌經驗、霸凌負向反應預測人際親密能力各層面之階層迴歸分析摘要表	86
表6-1-1 「大學階段前負向生活經驗量表」題目分佈表	    104
表6-1-2 「大學階段前校園負向生活經驗所產生的行為反應量表」題目分佈表	106
表6-1-3 「大學現階段人際互動經驗量表」題目分佈表	    108
表6-1-4 「早年遭受校園霸凌經驗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111
表6-1-5 「早年遭受校園霸凌負向反應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112
表6-1-6 「現階段人際親密能力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114
表6-1-7 「早年遭受校園霸凌經驗量表」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	    116
表6-1-8 「早年遭受校園霸凌負向反應量表」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    118
表6-1-9 「現階段人際親密能力量表」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	    120
表6-1-10 預試問卷與正式問卷之對應題號                     122

 
圖次
圖3-1研究架構圖	                                     50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慶福(1995)。大學生愛情關係徑路模式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琺大學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王慶福、王郁銘(2007)。大學生性別角色取向與人際能力、關係適應之比較。中山醫學雜誌,18(2),217-230。
杜容瑩(2008)。台北市國中學生學業無動機、社會支持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雅真(2009)。校園霸凌現況調查與介入措施之個案研究。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專班碩士論文,未初版,台中。
李淑真釋(2007)。無霸凌校園-給學校、教師和家長的指導手冊。台北:五南出版社。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04)。國小兒童校園霸凌(bully)現象調查研究報告。2011年03月20日,取自http://163.17.37.140/guide/DocLib1/%E6%A0%A1%E5%9C%92%E9%9C%B8%E5%87%8C%EF%BC%88bully/%E5%9C%8B%E5%B0%8F%E5%85%92%E7%AB%A5%E6%A0%A1%E5%9C%92%E9%9C%B8%E5%87%8C%EF%BC%88bully%EF%BC%89%E7%8F%BE%E8%B1%A1%E8%AA%BF%E6%9F%A5%E5%A0%B1%E5%91%8A.pdf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11)。要和平反霸凌--2011年台灣校園霸凌現象調查報告發表暨反霸凌行動宣示記者會。2011年03月20日,取自http://www.children.org.tw/news.php?id=2451&typeid=16&offest=0
邱文彬、林美珍(1999)。大學生發展成熟的人際關係中親密性能力的發展:自我揭露與自主性之年級與性別差異的探討。教育心理學報,31(1),37-62。
邱珍琬(2002)。國小國中校園欺凌行為比較研究。彰化師大教育學報,3,99-129。
邱皓政(2009)。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五南。
邱靖惠、蕭慧琳(2009)。台灣校園霸凌現象與危機因素之解析。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15。2011年06月08日,取自http://www.children.org.tw/upload/File/researcher/Bullying%20at%20Taiwans%20schools%20risk%20factors%20for%20bullying.pdf
洪福源(2001)。國中校園欺凌行為與學校氣氛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洪福源(2003)。校園欺凌行為的本質及其防治策略。教育研究月刊,110,88-98。
韋子木、張榮皋(譯)(2000)。H. S. Sullvian著。精神病學的人際理論。台北:聯經。
柯宜呈(2008)。國中女生受欺凌經驗之探究。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柯清心(譯)(1995)。K. Zarzour著。校園暴力:別讓孩子成為沈默的受害者。台北:遠流。
胡瑋潔(2005)。國中學生社會技巧、欺凌行為與學校適應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徐振邦、梁文蓁、吳曉青、陳儒晰(譯)(2006)。L. Gohen, L.Manion, & K. Marrison著。最新教育研究法。台北:韋伯文化國際。
許永熹(1999)。學童欺凌行為的發展生態觀及其系統性防治。初等教育學刊,7,199-216。
莊素美(2010)。臺北地區國小高年學童霸凌之相關家庭因素探討。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事業創新經營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教育部(2006)。改善校園治安。2011年4月29日,取自http://www.teach.jdes.tc.edu.tw/DataSystem/files/970519_1211080105.pdf
教育部(2010)。反暴力霸凌安全學校。2011年4月29日,取自http://www.peacefulschool.org/index.aspx
陳秀菁(2002)。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人際親密能力與親密感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未出版,台北。
陳秀菁、吳麗娟、林世華(2004)。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人際親密能力與親密感之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6(2),145-164。
陳國威、陳小梅(2005)。學童欺凌—心理剖析。香港教師中心學報,4,141-149。
陳毓文(1999)。論少年暴力行為與暴力環境之相關性。臺大社工學刊,1,1-33。
張文新(2002)。學童欺凌--心理剖析。香港教師中心學報,4,141-149。
張育聞(2009)。校園霸凌造成國中生被害者負面行為之調查研究—以台北縣某國中為例。玄奘大學社會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張秀如(2007)。國中生欺凌受害經驗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張雅婷、葉國樑、楊崇銘、黃禎貞(2003)。桃園市國中生校園暴力行為極其相關因素研究。學校衛生,43,1-23。
程又強(1995)。談影響校園暴力之家庭因素。學生輔導,37,28-35。
曾文志(1996)。成年早期婚姻親密量表之編製及影響婚姻親密之因素探討。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賀欣音(2010)。學生知覺學校支持與學生霸凌行為關係之研究 ~以臺南市國中為例。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黃于娟(1996)性別、依附風格與自我坦漏、幽默、撒嬌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梅嬌(2004)。以符合對話教學精神之生命教育課程改善學生言語霸凌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貴貞(2010)。大學生回溯被霸凌經驗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黃麗花(2001)。生命教育方案對學童攻擊行為與生活適應影響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鄔佩麗、洪儷瑜(1996)。校園暴力行為之預防、診斷及處理策略模式研究。台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鄔佩麗、洪儷瑜(1997)。校園暴力行為之診斷與處理策略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9,177-214。
楊琇尊(2009)。國小高年級學童社會技巧、受霸凌經驗與其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蔡嘉玲(2009)。台南縣完全中學學生受霸凌經驗與恐懼感氣氛相關之研究--以霸凌態度為中介變項。南台科技大學技職教育與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賴美蒨(2009)。大學生背景變項、人際親密、社會支持與幸福感之差異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與諮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謝智玲、劉芳其(2009)。青少年依附風格與欺凌行為之研究,聯大學報,6(2),143-164。
闖慧英(2004)。國中校園欺凌行為之個案研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鄭喜月(2005)。高中職學生異性交往關係品質與人際親密能力、性別角色之關係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鄭如安、許傳盛、王馨、蔡素芬、葉玉如、王瑞安(2007)。96年度高雄市中小學校園霸凌現況調查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魏靖育(2009)。國中學生欺凌行為、社會支持。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魏麗敏、黃德祥(2002)。國中學校氣氛與校園欺凌行為及相關因素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敵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90-2413-H-142-002)
魏麗敏、黃德祥(2003)。高中職校園霸凌行為相關因素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劉敏珍(2000)。老年人之人際親密、依附風格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二、西文部分
Armistead, L., Forehand, R., Beach, S. R., & Brody, G. H. (1995). Predicting interpersonal competence in young adulthood: The roles of family, self, and peer systems during adolescence. Journal of Child & Family Studies,4(4),445-460.
Beale, A. V., & Scott, P, C, (2001). Bullybusters: Using drama to empower students to take a stand against bullying behavior. Professional School Counseling, 4, 300-306.
Borg, M. G. (1998). The emotional reactions of school bullies and their victims.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8(4), 433-444.
Buhrmester, D., Furman, W., Wittenberg, & Reis.(1988).Five domains of interpersonal competence in peer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5(6),991-1008.
Clarke, E., & Kiselica, M. (1997). A systematic counseling approach to the problem of bullying . Elementary School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31(4), 310-325.
Erikson, E. H. (1963). Childhood and society. New York: Norton.
Gowen, K.(2001, December 1). Middle-school girls' reports of peer victimization: Concerns, consequences, and implications The Free Library. (2001). Retrieved May 5, 2011 from http://www.thefreelibrary.com/Middle-school girls' reports of peer victimization: concerns,...-a084152034.
Grabill,C.M.& Kerns,K.A.(2000).Attachment style and intimacy in Friendship. Personal Relationships,7,363-378.
Olweus, D.(1991). Bully/victim problems among school children: basic facts and effects of a school based intervention program. In D. J. Pepler & K. H. Rubin(Eds.), The development and treatment of childhood aggression(pp.411-448). Hillsdale, 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Olweus, D.(1993). Bullying at school: 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can do. Oxford: Blackwell.
Olweus, D.(1994). Bullying at school :Basic facts and effects of a school-based intervention program.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35, 1171-1190.
Orpinas, P., & Horne, A. M. (2006). Bullying prevention: Creating a positive school climate and developing social competence.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Reis,H.T., & Shaver, P.(1988).Intimacy as an interpersonal procdss.In S.W. Duck(Ed),Handbook of personal relationships(pp.367-389). Chichester,UK:Wiley.
Smith, P. K., & Sharp, S. (1994). School bully: Insights and perspetives. London: Routledge.
Twemlow, S. W., Sacco, F. C., (1996). A clinical and interacctionist perspective on the bully- victim-bystander relationship. Bulletin of the  Menninger Clinic, 60, 296-313.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