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902200908161900
DOI 10.6846/TKU.2009.00197
論文名稱(中文) 國中程式語言教學網站之設計與發展
論文名稱(英文)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a programming course website at a junior high school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7
學期 1
出版年 98
研究生(中文) 陳昱璇
研究生(英文) Yu-Hsuan Chen
學號 793100131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9-01-07
論文頁數 120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何俐安
委員 - 郭宗賢
委員 - 沈俊毅
關鍵字(中) Atutor
教學平台
國中
程式語言教學
關鍵字(英) Atutor
platform
junior high school
programming cours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在九年一貫教育實施之後,電腦課成為彈性課程,資訊教育在國中教學環境中所重視的程度變成不盡相同,各校所上的時數也就不同。然而,為了能夠完整介紹電腦的世界,在進行電腦教學時,皆會提到「程式語言」,但都僅止於介紹,對於有意多加認識並學習程式語言的國中生而言,則資源有限。

因此,本研究選擇開放資源的自由軟體-Atutor為教學平臺,設計與發展合適於國中程式語言教學活動的教學網站,讓學習能經由平臺上完整的課程規劃,以不受時間及空間限制的網路學習來進入並瞭解程式語言的學習內容;而教學者亦可藉由簡單易上手的教學平臺,完善的管理自己的教學資源,並運用平臺上的互動功能與學習者雙向溝通。

藉由專家與使用者之評鑑進行修正,以提升教材品質與學習成效,並根據在研究過程中的發現與心得提出以下研究結果,希望能作為未來相關教材發展之參考:
一、課程內容規劃方面:
注意每位學習者的起點位置,給予不同的學習內容提示;以能夠讓學習者自行操作修改程式的課程內容為主,讓學習者做中學;激發學習者的創意;在範例或練習中融入生活課題,並與一般學科的學習內容做結合。
二、教材呈現方面:
操作影片為主軸,投影片說明為輔;適時的呈現程式碼能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動畫並不是絕對需要的教材呈現方式,語音輔助說明為佳。
三、教學策略應用方面:
結合其先備知識,建立前導組織,以帶入最基礎的概念(陳述性知識)。於基礎概念建立後,程式性學習及原則學習之教學策略,則可交叉應用;而問題解決之教學策略,則用於課程最末的專案設計或程式(小遊戲)修改。
四、平台運用方面:
學習者認為平臺的操作介面清楚,易於瞭解操作方式,並不會因平臺介面的操作而影響學習。另外,教學者於課程開始之際,即詳盡介紹平台的各項功能及可運用之時機,故而當學習者對課程內容或作業方面若有問題,亦都瞭解能發表於討論區與同學討論或向老師發問。
英文摘要
After implementing the Grade 1-9 Curriculum Education, the computer instruction has been an alternative learning periods.  The importa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in various junior high schools are different, so that the period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are not the same.  Therefore, we usually talk about “Programming” to introduce the complete knowledge of computer during the instruction.  After all, we just make an introduction of programming.  It’s not enough for junior high school’s students who want to learn more knowledge about programming.

	For this reason, this study aims to apply the LCMS-Atutor technology in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a web-based instruction for a programming course in a junior high school.  During the instruction, the sample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take the full advantages of the design of the web-based course which supplies up-to-date course agenda and online tools to interact with their peers and instructors.  In addition, the study tries to maintain efficient communications with the students, as well as incorporating multi-instructional methods in their courses.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1. It is important to notice that the speed and the entry behavior of each student are somewhat different, and then in order to point out the different keys of instruction contents.  Furthermore, the sample students can modify the program is the main point of instruction contents.
2. The film of operating is the central material of instruction, and the explanation of slide is the assistance one.  In addition, the flash animation is not necessary.
3. For the application of instruction strategies, first of all, instructors should combine the sample students’ prior knowledge and build their advanced organizer to get the basic conception, the declarative knowledge. Second, the strategies for instruction leading to learning procedures and principle learning are applied by turn. Finally, the project designs or the program modifications are applied by problem-solving instruction.
4. It is considered beneficial to fully take advantages of existing online tools in helping students to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and with the instructors.  In other words, they all understand that they can discuss the questions about curriculum contents or homework on the existing online tool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次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四節 名詞解釋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網路輔助教學	8
第二節 網路輔助教學設計	22
第三節 網路教學相關教學策略與方法	30
第四節 網路輔助教學範例與研究之探討	40
第五節 系統化教學設計	49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55
第一節 研究方法	55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56
第三節 研究場域與對象	59
第四節 資料收集方法	60
第五節 研究工具	62
第六節 研究時程表	63
第四章 研究結果	64
第一節 教材發展成果	64
第二節 教材評鑑成果	9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0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00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04
參考文獻	106
附件一:專家意見表	109
附件二:專家調查問卷	111
附錄三:學習者學前調查問卷	113
附錄四:學習記錄單	116
附錄五:學習者線上學習使用心得	117

 
表  次

表2-2-1:網路輔助教學功能之比較	25
表2-2-2:網路輔助教學原則之比較	36
表2-3-1:課程架構、策略一覽表	38
表2-4-1:教學網站比較一覽表	44
表3-1-1:DBR三項特性之細部分類表	55
表3-4-1:資料收集方法	61
表4-1-1:受訪教師資料	64
表4-1-2:訪談教師之內容摘要及課程修正方向	65
表4-1-3:學習者學前調查之結果	66
表4-1-4:課程說明	69
表4-1-5:課程規劃	70
表4-1-6:教學計畫	71
表4-1-7:課程架構	78
表4-1-8:學生作品成果	86
表4-1-9:學生作業歷程	89
表4-2-1:學習記錄單內容摘錄及修正方向	92
表4-2-2:專家調查問卷之結果	93
表4-2-3:線上學習使用心得之訪談內容摘要	95

 
圖  次

圖2-1-1:網路上互動學習有效面向之落點	21
圖2-4-1:國中電腦-明誠中學	41
圖2-4-2:國民中學電腦科-江翠國中	41
圖2-4-3:高中電腦科-高雄中學	42
圖2-4-4:高中電腦科-建台高中	43
圖2-4-5:ATUTOR介面	45
圖2-4-6:ATUTOR工具介面	46
圖2-4-6:ATUTOR討論區介面	46
圖3-2-2:研究流程圖	58
圖3-6-1:研究時程甘特圖	63
圖4-1-1 教學網站介面	79
圖4-1-2 靜態圖文說明	80
圖4-1-3 POWERPOINT檔案範例	81
圖4-1-4 操作影片範例	82
圖4-1-5 程式原始碼範例	82
圖4-1-6 程式執行檔案範例	83
圖4-1-7 SWF檔案範例	83
圖4-1-8 討論區之使用	84
圖4-1-9 線上測驗範例	85
圖4-1-10 線上測驗統計	85
圖4-1-9 學習者個人線上測驗結果	86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2001)。民國96 年3 月5 日,取自教育部。http://masterplan.educities.edu.tw/
尤碧玲(2004)。國中國文「六書」多媒體網路教學之設計及成效研究。佛光人文社會學院資訊學研究所,宜蘭縣。
王文科、王智弘(2005)。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
王智政(2005)。數位教學設計融入SCORM 教材開發-以學習「Macromedia Director MX」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雲林縣。
卯靜儒、李奉儒、林麗菊、洪志成、曾玉村、蔡清田譯(2003)。Jack R. Fraenkel & Norman E. Wallen 原著。教育研究法規劃與評鑑(How do design and evaluate research in education , 5th ed.)。臺北市:麥格羅希爾。
江翠國中(2001)。學習加油站國民中學電腦科。民國96 年3 月15 日,取自教育部學習加油站。http://content.edu.tw/junior/computer/tp_ct/content.htm。
吳明隆、林振欽(2005)。資訊科技與教學應用--議題、理論與實務。知城。
李勝龍(2002)。資訊呈現媒體對高職學生學習程式語言之影響。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桃園。
李進寶(1999)。網路教學概論。資策會教育訓練處。 
沈中偉(1995)。多媒體電腦輔助學習的學習理論基礎研究。視聽教育雙月刊。36卷,第6期,第12-25頁。
沈中偉(2005)。科技與學習 : 理論與實務。 臺北市 : 心理出版社公司。
明誠中學(2001)。國中電腦學習加油站。民國96 年3 月15 日,取自教育部學習加油站。http://content.edu.tw/junior/computer/ks_mc/one/one.htm。
林奇賢(1998)。網路學習環境的設計與應用。資訊與教育雜誌。第67 期,第34-50頁。
林珍瑩(2001)。科技學習網之建置與應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邱貴發(1994)。電腦輔助學習的理念與發展方向。教學科技與媒體。第13期,第15-22頁。
建台高中(2001)。高中電腦科。民國96 年3 月20 日,取自教育部學習加油站。http://content.edu.tw/senior/computer/ml_jt/content.htm。
師書恩、黃榮懷、裴純禮(1998)。計算機教育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高雄中學(2001)。高中電腦科。民國96 年3 月20 日,取自教育部學習加油站。http://content.edu.tw/senior/computer/ks_ks/content.htm。
徐照麗(2000)。教學媒體:系統化設計、製作與應用。台北:五南。
徐新逸(2003)。數位學習課程發展模式初探。教育研究月刊, 116, 15-30。
徐新逸、施郁芬譯(2003)。Lee, W. W., & Owens, D. L. 原著。多媒體教學設計:數位學習與企業訓練(Multimedia-Based Instructional Design) (初版)。台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
徐新逸、施郁芬(2004)。教育部「數位學習標竿課程內容規劃及設計研究計畫」。民國98年1月10日,取自教育部「數位學習標竿課程內容規劃及設計研究計畫」網站。http://addie.et.tku.edu.tw/index.html。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
陳年興(2003)。網路教學的課程設計與班級經營。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29(1),5-14。
陳昭秀(1994)。網路化電腦輔助合作學習之使用者介面設計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新竹市。
陳登吉(2005)。網路與教育。臺北縣蘆洲市 : 空中大學。
黃嘉雄(2005)。十項有關形成性和總結性評鑑的觀念謬誤。國民教育,46(1),68-75。
盧憲基(2003)。高中數學之網路教學研究-以雄中ET數位學園網路開課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班,高雄市。
韓善民(2001)。資訊教育的發展與前瞻。資訊與教育,81,7-12。
凃國守(2005)。九年一貫課程國民小學資訊教育網路教材之設計與評估。靜宜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台中縣。
謝俊清(1997)。『人文社會與資訊科技』專題研討。新興科技與人生價值的省思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

二、英文部份:
Alessi, S. M., & Trollip, S. R. (2001). Multimedia for Learning:Methods and Development. Massachusetts: Allyn and Bacon.
Khan, B. H. (1997). Web-based instruction.Englewood Cliffs, N.J.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Bonk, C. J. & Cummings, J. A. (1998). A dozen recommendations for placing the student at the centre of web-based learning. Educational Media International, 35(2), 82-89.
Bonk, C. J., Cummings, J. A., Hara, N., Fischler, R.B., Lee, S.M.(2000).A Ten Level Web Integration Continuum for Higher Education: New Resources, Partners, Courses, and Markets.Instructional and cognitive impacts of Web-based education.Hershey, PA : Idea Group Pub,p56-77.
Carvin, A. (1997).  More than just hype: The World Wide Web as a Tool for Education. [On-line].Available: http://sunsite.unc.edu/horizon/HSJ/Carvin.html
Chizmar, J. F., Walbert, M. S. & Hurd, S. (1999).  Web-based learning environment guided by principles of good teaching practice.  Journal of Economic Eudcation, 30(3), 248-264.
Cobb, G. 1993. Reconsidering statistics education:A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conference. Journal of Statistics Education 1 (1): 1–26.
Dede, C.(2005). Why design-based research is both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Educational Technology, 45(1), 5-8.
Harmon, Stephen W., Jones, Marshall G.(1999).The Five Levels of Web Use in Education: Factors To Consider in Planning Online Courses, 39(6), 28-32.
Hoadley, C. M.(2005).Design-based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ory building: A case study of research with speakeasy. Educational Technology, 45(1), 42-47. 
Reeves, T. C, & Reeves, P. M. (1997).  Effective dimensions of interactive learning on the World Wide Web. In B. H. Khan (Ed), Web-Based Instruction (pp.59-66).  Englewood Cliffs, NJ: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ions.
Richey, R. C., & Nelson, W. A.1(1996). Developmental Research. In DH Jonassen, Research Methodologies In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 1214-1245. New York: Macmillan Library Reference USA.
Ritchie, D.C.& Hoffman, B.(1997).  Using Instructional Design Principles To Amplify Learning on the World Wide Web.  (ERIC ED415835)
Rossman,A. J. 1996. Workshop statistics: Discovery with data.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Smith, P. L., & Ragan, T. J. (2005). Instructional design, 3rd edition . New York : Macmillan.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2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2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2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