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809201015480400
DOI 10.6846/TKU.2010.01222
論文名稱(中文) 墨西哥後殖民時代文化現象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Studies of Mexican Cultural Phenomenon in Postcolonial Age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拉丁美洲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Latin American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8
學期 2
出版年 99
研究生(中文) 洪郁雁
研究生(英文) Yu-Yen Hung
學號 693020132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0-07-05
論文頁數 128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陳小雀(lucychen@mail.tku.edu.tw)
委員 - 向駿(ahsiang1@ms39.hinet.net)
委員 - 王秀琦(elisahcw@mail.tku.edu.tw)
關鍵字(中) 墨西哥
殖民
後殖民
文化
關鍵字(英) Mexico
Colonial
Postcolonial
Cultur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墨西哥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度,其文化蘊涵至今仍深深呈現於世界潮流中,與世界各文化圈接軌。墨西哥文化可從其「三文化廣場」看出端倪,古代、殖民與現代三種文化交錯的建築,紛紛展現出古今中外互相的融合。多元文化的調劑下,把墨西哥點綴成一道絢麗奪目的耀眼光芒,遂於今天全球化浪潮中,逐漸嶄露頭角。

古代時期的墨西哥文化,印地安人扮演最古老的角色,在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前,有著根深蒂固的原住民本土文化意涵。原始的風情,保留墨西哥原汁原味的文化素養,使其文化根基鞏固。

殖民時期的墨西哥文化,新西班牙誕生最經典的時代,在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後,有了截然不同的新住民混合嶄新風貌。融合的元素,賦予墨西哥婀娜多姿的文化風情,使其文化組成獨特。

現代時期的墨西哥文化,文化議題爆發最鼎盛的時局,在眾多外在條件因素下,有了豐富多元的墨西哥文化現象產生。世界的態勢,促使墨西哥風情萬種的文化走向,使其文化氛圍瀰漫。

不同文化的撞擊,大大打開了墨西哥的文化新視野。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加入,亦引領墨國走向世界的舞台。歷經數百年的文化變遷,墨西哥文化逐漸在世界上造成影響,例如美國境內的「奇卡諾運動」,便是最佳的例子。後殖民時代的來臨,文化發展極欲找到一個適當的位置,而墨西哥亦然,為了在這波浪潮中,堅定自身文化存在的價值。
英文摘要
Mexico is a country which has long history. Its cultural implications are deeply present in the tide of the world. And it is also the best medium to connect with the other cultural circle. We can discern Mexican culture from “Plaza of the Three Cultures”. Ancient, colonial and modern buildings fully demonstrate a fusion of several different styles of cultures. With the trend of multiculturalism, Mexico makes the most dazzling ray in the wave of globalization.

Mexican culture during the ancient period, Indian played the role of the oldest inhabitants. Before the invasion of Spanish colonizers, it had a deep-rooted indigenous meaning. The original style retained authentic cultural accomplishment, made its cultural foundation well established.

Mexican culture during the colonial period, New Spain was born in this classic era. After the invasion of Spanish colonizers, it had a brand new look with the different mix of new residents. The fusion elements gave plentiful cultural folkway, made its cultural unique well formed.

Mexican culture during modern period, cultural issues were in the outbreak of the most flourishing. With many external factors, it had the diverse cultural phenomenon. The world situation promote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made cultural diversity pervading the atmosphere.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cultures, also open new cultural vision of Mexico. The initiation of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rea (NAFTA), had led Mexico to the world stage. After cultural change in hundreds of years, Mexican culture gradually has a great influence in the world. Such as the “Chicano Move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is the best example. The coming of post-colonial era,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is eager to find a suitable location. While Mexico is no exception, it also firms its own value in this wav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	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3
		
第二章	後殖民理論的探究	5
第一節	殖民與後殖民之界定	5
第二節	後殖民理論之研究	17
第三節	拉美學者對後殖民觀點之回應	28
		
第三章	墨西哥文化的轉變	39
第一節	印地安文化:墨西哥文化之母	39
第二節	文化的碰撞:血的洗禮	49
第三節	殖民地文化:新西班牙的誕生	54
		
第四章	墨西哥文化的再生	65
第一節	多元的文化環境	65
第二節	特有的文化風格	71
第三節	墨西哥的文化認同	77
		
第五章	後殖民時代的墨西哥文化	89
第一節	美國文化的入侵	89
第二節	全球化的文化	94
第三節	墨西哥文化的風潮	103
		
第六章	結論	111
		
參考書目		116

圖目錄	
	
圖2-1	殖民主義的歷史沿革	16		
圖2-2	殖民主義的歷史沿革及未來走向	16	
圖3-1	白令海峽位置圖	39		
圖3-2	中美洲主要文化區域和現代國家	40	

表目錄	
	
表3-1	墨西哥文明時間表	43		
表3-2	拉丁美洲的族群	56		
表4-1	墨西哥1786-1876年總統年表	70		
表4-2	墨西哥1786-1917年總統年表	75		
表4-3	墨西哥1917-1940年總統年表	79		
表4-4	19世紀後西班牙所主導之拉丁美洲事務機構一覽表	86
表5-1	墨西哥1940-1970年總統年表	90		
表5-2	墨西哥1970-2012年總統年表	98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	中文部份

(一)	圖書資料

王松霞、王傳龍 編著,《涅槃與新生:拉美文化的面貌與精神》,(北京市: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6年5月)。

生安鋒,《霍米巴巴》,(台北市: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1月)。

世界風物誌聯合編譯小組、世界文明史,《拉丁美洲I》,(台北市:地球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67年9月30日)。

尼科爾孫(Michael Nicholson) 著;袁鶴齡、宋義宏、梁書寧 譯,《國際關係的基礎》,(台北縣永和市:韋伯文化國際出版公司,2006年)。

朱剛,《薩伊德》,(台北市: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3月)。

朱龍華,《扣問叢林—發現馬雅文明》,(台北縣新店市:世潮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12月)。

向駿 主編,《拉丁美洲研究》,(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11月)。

自然科學文化公司編譯組 編譯,《中南美的祕境》,(台北縣新店市:錦繡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12月)。

沈正柔,《馬雅金字塔的秘密:你不知道的墨西哥》,(台北市: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11月)。

何國世 編著,《墨西哥史》,(台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7月)。

易敏子 編譯,《拉丁美洲國家》,(台北市: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民國44年)。

徐世澄 主編,《帝國霸權與拉丁美洲:戰後美國對拉美的干涉》,(北京市:世界知識出版社,2002年1月)。

索薩 著,《拉丁美洲思想史述略》,(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

陶東風,《後殖民主義》,(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2月)。

張京媛,《後殖民理論與文化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月)。

_______,《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市:麥田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7月20日)。

張家哲 著,《拉丁美洲:從印第安文明到現代化》,(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年)。

曹莉,《史碧娃克》,(台北市: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2月)。

曾萍萍,《噤啞的他者:陳映真小說與後殖民論述》,(台北市:萬卷樓圖書公司,2003年)。

畢遠月,《提奧迪華肯:西元五百年中美洲最大城市》,(台北縣新店市:大地地理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7月21日)。

楊宗元,《拉丁美洲史》,(台北市:華岡出版有限公司,民國67年6月)。

楊格(Robert J. C. Young) 著、國立編譯館 主譯,《後殖民主義:歷史的導引》,(台北市:巨流圖書有限公司與國立編譯館合作翻譯發行,2006年1月)。

葛瑞姆‧漢卡克,《天之鏡I:中南美洲與埃及祕境探奇》,(台北市:台灣先智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6月)。

衛建林,《西方全球化中的拉丁美洲—一個調查報告》,(北京市:紅旗出版社,2004年9月)。

諾曼‧哈蒙德(Hammond, N.) 著;鄭君雷 譯,《尋找瑪雅文明》,(杭州市: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2月)。

(二)	論文資料

1.	會議論文

張淑英,〈「扭斷天鵝的脖子」:異國情調與本土化-拉丁美洲「現代主義」到「後現代主義」的轉折〉,主題二:殖民性與(後)現代性,國科會外文學門86-90研究成果發表會,頁1-17。

2.	期刊論文

丁一,〈西班牙征服阿茲特克帝國之謎與天花病毒〉,《文史春秋》,2003年6期,頁54-57。

王文仙,〈殖民地時期墨西哥大莊園和印第安村社的關係〉,《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4卷第4期,2006年7月,頁440-445。

王心廣,〈「仙人掌之國」趣聞〉,《中學地理教學參考》,1995年6期,頁34。

王冬麗,〈新殖民主義語境下的民族主義研究〉,《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3期6卷,2008年12月,頁34-37。

王承云,〈美洲大陸的文化起源及其發展〉,《北方論叢》,2003年第2期(總第178期),頁45-49。

王軍,〈墨西哥的印第安人雙語雙文化教育〉,《中國民族教育》,2001年1期,頁39-41。

王建明,〈墨西哥人眼中的仙人掌〉,《科學之友》,2009年5期,頁67。

王桂山,〈殖民主義問題研究述評〉,《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4期,2002年7月,頁95-98。

王莉榮,〈印第安傳統文化對墨西哥陶瓷裝飾藝術的影響〉,《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7卷第2期,2004年4月,頁254-257。

王萍,〈全球化對拉丁美洲經濟的影響〉,《拉丁美洲研究》,2000年第4期,頁17-23。

王寧,〈全球化時代的後殖民理論批評〉,《文藝研究》,2003年第5期,頁19-27。

_______,〈霍米‧巴巴和他的後殖民理論批評〉,《南方文壇》,6期,2002年,頁39-41。

王滿厚,〈仙人掌之國—墨西哥〉,《青少年科技博覽(中學版)》,2003年8期,頁25。

王緝慈,〈王緝慈:文化創意產業形成有其自身發展規律〉,《中國高新區》,2008年3期,頁16-17。

王優,〈英語:新殖民主義的工具〉,《雲南財貿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1卷1期,2006年2月,頁149-151。

方幼封、曹珺,〈1846-1848年美國對墨西哥的戰爭〉,《軍事歷史研究》,1997年1期,頁129-136。

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教育部,〈美洲的古代文明〉,《中國校外教育(美術)》,2007年9期,頁12-13。

毛麗,〈迪亞斯時期在墨西哥經濟近代化進程中的地位〉,《贛南師範學院學報》,2000年4期,頁89-92。

石平萍,〈西班牙文化與印第安傳統的對立與融合—《保佑我,烏爾蒂瑪》新解〉,《外語研究》,2009年4期,頁91-96。

石海軍,〈從民族主義到後殖民主義〉,《文藝研究》,2004卷3期,2004年5月,頁44-50。

史曉紅,〈從民族自決角度看威爾遜的墨西哥政策〉,《歷史教學(高校版)》,2007年第1期(總第519期),頁54-58。

池小平,〈19世紀中期墨西哥革新運動述評〉,《內蒙古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5期,頁97-102。

朱世達,〈將誕生一個「拉丁美國」嗎?—美國社會動向之二〉,《世界知識》,2000年6期,頁44-45。

朱州,〈中美洲:遠古文化棲息的地方〉,《飛碟探索》,1994年3期,頁37-39。

朱坤領,〈賽珍珠與後殖民主義〉,《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8卷3期,2006年5月,頁58-63。

朱鴻博,〈征服後的遺存:現代拉美社會結構再思考〉,《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4期,頁113-120。

江時學,〈論拉美民族主義的興衰〉,《戰略與管理》,1996年第3期,頁69-75。

吉勒蒙‧蒙托亞,〈古墨西哥的回力球遊戲〉,《體育文史》,1998年1期,頁53-55。

何平、陳國賁,〈全球化時代文化研究若干新概念簡析—「文化雜交」和「雜交文化」概念的理論內涵〉,《山東社會科學》,2005年第10期,頁23-28。

吳永恒,〈政治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大趨勢下的拉丁美洲〉,《拉丁美洲研究》,2001年第5期,頁7-18。

吳宗仁、張雅淨,〈日治時期行政統治策略之後殖民分析〉,《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第24期,民國94年12月,頁89-110。

宋國誠,〈後殖民理論在中國—理論旅行及其中國化〉,《中國大陸研究》,43卷10期,2000年10月,頁1-38。

李忠東,〈「仙人掌王國」墨西哥〉,《國土綠化》,2005年6期,頁45。

李建群、姚明今,〈中國語境中的後殖民文化理論〉,《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4期(總84期),2007年7月,頁6-11。

李峰、王波,〈美國的墨西哥移民〉,《世界知識》,2002年7期,頁46-47。

李陽,〈淺析近期墨西哥移民對墨美關係的影響〉,《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5年第3期,頁129-135。

李毓中,〈西班牙殖民美洲初期經濟體系的形成與發展〉,《歷史月刊》,238期,2007年11月,頁26-32。

李福祥,〈印第安人對世界文明的貢獻〉,譯自1995年3月12日《世界新聞報》,頁22。

李穎息,〈墨西哥人與玉米結緣〉,《世界博覽》,1997年5期,頁59-61。

李權文,〈斯皮瓦克後殖民框架下的女性主義理論—解讀《三個女性文本與對帝國主義的批評》〉,《江漢論壇》,2008卷11期,2008年11月,頁172-175。

汪濤,〈廣場空間的文化寓意—以墨西哥城廣場文化的抉擇為例〉,《甘肅社會科學》,2008卷3期,2008年5月,頁54-57。

易小斌,〈當前文論界如何操持後殖民理論〉,《當代文壇》,2007年2期,頁55-57。

周定國、楊帆,〈「壁畫之都」墨西哥城地名談〉,《中國測繪》,2007年3期,頁62-69。

欣聞,〈墨西哥城「世界多元文化節」〉,《四川黨的建設(城市版)》,2007年6期,頁64。

柳嘉信,〈西班牙與拉丁美洲關係回顧與展望〉,《文藻學報》,16期,2002年5月,頁69-85。

姜書竹、殷紅蕾,〈加入NAFTA對墨西哥吸收FDI的影響及啟示〉,《當代經濟管理》,第29卷第4期,2007年8月,頁116-118。

烏同康,〈印第安語言、文學的復興〉,《世界民族》,1996年2期,頁46-54。

高岱,〈英、美學術界有關殖民主義史分期問題研究評析〉,《歷史教學》,2000年09期,頁23-27。

孫若彥,〈拉美民族主義的歷史演進和發展趨勢〉,《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55卷第1期(總第228期),頁35-39。

宮國威,〈拉丁美洲區域經濟整合之今昔〉,《輸出入金融雙月刊》,第83期,1999年7月,頁1-22。

袁運甫,〈墨西哥壁畫—20世紀藝術的輝煌成就〉,《美術觀察》,2004年1期,頁109-117。

張生珍、李文軍,〈從後殖民理論看中國民族文化發展面臨的挑戰〉,《齊魯學刊》,第4期,2008年9月,頁158-160。

張金蕾、黃漢平,〈宗教殖民:《百年孤獨》宗教意識的解讀〉,《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2期,2005年3月,頁100-102。

張家唐、喬明順,〈墨西哥獨立戰爭剖析〉,《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2期(總第108期),2002年,頁44-47。

張啟成,〈美洲古文明與中華古文明之關係—兼述美洲遠古時期的亞洲移民〉,《貴州文史叢刊》,2000年6期,頁1-8。

張順洪、孟慶龍、畢健康,〈國內外學者對新殖民主義的認識與研究〉,《史學理論研究》,第4期,1998年,頁123-133。

張誦聖,〈現代主義、台灣文學、和全球化趨勢對文學體制的衝擊〉,《中外文學》,第35卷第4期,2006年9月,頁95-106。

張鋼、趙晶,〈生長於墨西哥本土生活的景觀—解讀路易斯‧巴拉甘(Luis Barragan)〉,《廣東園林》,第31卷第2期,2009年4月,頁43-46。

理查德 E‧布蘭頓、加里 M‧費曼、史蒂芬 A‧卡瓦勒斯基、琳達 M‧尼古拉斯 著;錢益匯 譯;方輝 校,〈中美洲和前西班牙文明〉,《華夏考古》,2003年4期,頁79-91。

郭強,〈墨西哥的「玉米文化」〉,《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04年Z2期,頁120。

符捷,〈墨西哥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卡爾德隆〉,《當代世界》,2006年10期,頁37-39。

章輝,〈後殖民理論與當代中國文化批評的關聯〉,《西北師大學報》,43卷6期,2006年11月,頁1-7。

許偉,〈阿茲臺克神廟的發掘〉,《飛碟探索》,2001年1期,頁4-6。

許輝,〈商周文化與中美洲文明—試論史前泛太平洋文化的傳播〉,《學術季刊》,1999年3期,頁181-190。

許曉琴,〈後殖民理論的美學分析範本:《文化與帝國主義》〉,《當代文壇》,2007卷4期,2007年7月,頁158-160。

陳顯求、陳士萍、李家治,〈前哥倫布時期中美洲古陶的研究〉,《陶瓷學報》,第17卷第1期,1996年3月,頁48-56。

畢宙嬪,〈從《羽蛇》看勞倫斯的去殖民化〉,《世界文學評論》,2008年1期,頁57-62。

畢脫茲‧德‧拉佛恩特,〈奧爾梅克紀念性藝術的同中心論〉,《新美術》,1999年1期,頁64-71。

馮敏,〈追溯文化、構造歷史—分析迭戈‧里維拉的壁畫〉,《新視覺藝術》,2009年4期,頁47-48。

景勝,〈眾神之城—特奧蒂瓦坎印第安文明遺址〉,《風景名勝》,2003年1期,頁101-103。

傅景川、柴湛涵,〈美國當代多元化文學中的一支奇葩—奇卡諾文學及其文化取向〉,《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47卷第5期,2007年9月,頁126-133。

黃牡丹,〈後殖民視角下的「雜合」:陌生化的張力〉,《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27卷第5期,2007年5月,頁68-70。

黃誌坤,〈後殖民主義對學校文化的衝擊與啟示〉,《學校行政》,13期,2001年5月,頁31-39。

黃曉梅,〈奇卡諾文學簡論〉,《世界文學評論》,2008年1期,頁137-139。

賈東榮,〈天主教會與墨西哥獨立戰爭〉,《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1期,頁50-56。

賈馳,〈死亡的問候—墨西哥亡靈節〉,《科學大觀園》,2007年14期,頁40-41。

楊清,〈薩利納斯的改革與墨西哥金融危機〉,《拉丁美洲研究》,1995年第5期,頁43-47。

愛德華多‧德維斯-巴爾德斯;里卡多‧梅爾加-鮑;韓晗,〈試析亞洲思想在拉丁美洲的影響(上)〉,《拉丁美洲研究》,第31卷第3期,2009年6月,頁65-73。

劉少才,〈墨西哥窮人也住「別墅」〉,《金融經濟》,2009卷9A期(總第327期),2009年9月,頁50-51。

劉文龍,〈拉丁美洲:文化碰撞的悲喜劇〉,《世界民族》,1998年1期,頁57-60。

劉文龍、席侃,〈全球化與拉丁美洲文化走向〉,《拉丁美洲研究》,1999年第6期,頁52-56。

劉文濤,《國內外學術界關於殖民主義史的研究》,《歷史教學》,2002年第12期,頁17-22。

劉長申,〈從富恩特斯的小說看墨西哥的民族文化意識〉,《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1997年第5期(總第89期),頁88-94。

劉勇,〈後殖民理論與文學經典〉,《當代文壇》,2008卷5期,2008年9月,頁61-64。

劉莉、夏怡,〈經濟全球化時代民族、階級和性別的三維關係—對後殖民理論的解讀和分析〉,《江西社會科學》,2007卷1期,2007年1月,頁64-67。

劉貴利,〈轉變中的世界特大城市—墨西哥城〉,《國外城市規劃》,1998年2期,頁47-51。

趙虹,〈拉丁美洲混合文化的形成原因及特點〉,《社科縱橫》,1997年3期,頁63-66。

墨西哥駐滬總領事館,〈走進墨西哥—人類遺產勝境〉,《大美術》,2007年7期,頁36-39。

錢皓,〈美國20世紀60年代「奇卡諾運動」探微〉,《世界民族》,2001年第3期,頁19-26。

韓志磊,〈後殖民主義之後〉,《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6卷第5期,2005年9月,頁124-126。

韓英,〈論20世紀初的墨西哥革命〉,《赤峰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3期,頁47-49。

韓琦,〈拉美歷史上的印第安人奴隸制〉,《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1期,頁36-40。

_______,〈墨西哥和秘魯民族整合的差異及其形成原因〉,《拉丁美洲研究》,1995年第4期,頁42-47。

_______,〈論拉丁美洲殖民制度的遺產〉,《歷史研究》,2000年6期,頁127-141。

韓琦、史建華,〈論拉美古代印第安文明及其遺產〉,《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4期,頁86-93。

戴從容,〈從批判走向自由:後殖民之後的路〉,「文化的遷徙與雜交」討論專欄,《外國文學評論》,2001年第3期,頁34-41。

蘭希秀,〈試論後現代語境下的後殖民理論的文化特徵〉,《淮北煤炭師範學院(哲學社會科學版)》,26卷5期,2005年10月,頁88-90。

(三)	網路資料

埃德加多‧貝爾梅赫,〈墨西哥的文化政策及墨中文化關係〉, 
http://ilas.cass.cn/old/foto_xsdt/20060911141425-2.pdf。

索颯,《豐饒的苦難:拉丁美洲筆記》,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0/200703/16990.html

二、	外文部份

(一)	圖書資料

Anna, Timothy; Bazant, Jan; Katz, Friedrich; Womack, John; JR.; Meyer Jean; Knight, Alan y Smith, Peter H., Historia de México (Barcelona: Crítica, 2001).

Ashcroft, Bill, key concepts in post-colonial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 1998).

Ashcroft, Bill; Griffiths, Gareth and Tiffin, Helen eds., Post-Colonial Studies: The Key Concept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Bhabha, Homi, “Between Identities”, interviewed by Paul Thompson, in Rina Benmayor and Andor Skotnes, eds., Migration and Identi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_______,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1994).

_______, Nation and Narration (London: Routledge, 1990).

Castro, Fidel, Fidel Castro Speaks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72).

Fernández Retamar, Roberto, trans. Edward Baker, Caliban and Other Essays (Minneapolis: Minnesota University Press, 1989).

Foster, Lynn V., A brief history of Mexico (New York: Facts on File, 1997).

García Canclini, Néstor, trans. by Christopher L. Chiappari and Silvia L. Lopez, Hybrid Cultures: Strategies for Entering and Leaving Modernity (Minneapolisi: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7).

_______, “The State of War and the State of Hybridization”, Without Guarrantees - In Honour of Stuart Hall (London: Verso, 2000).

Geertz, Clifford, Works and Lives: The Anthropologist as Author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88).

Hamnett, Brian R., A concise history of Mexico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Mariátegui, José Carlos, trans. Marjory Urquidi, Seven Interpretive Essays on Peruvian Reality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Austin, 1971).

_______, trans. Michael Pearlman, The Heroic and Creative Meaning of Socialism (Atlantic Highlands, NJ, Humanities Press, 1996).

Marti, José, trans. Elinor Randall, Our America: Writings on Latin America and the Struggle for Cuban Independence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1977).

Moore-Gilbert, Bart, “Spivak and Bhabha”, in Henry Schwarz and Sangeeta Ray, eds., A Companion to Postcolonial Studies (Massachusetts: Blackwell Publishers, 2000).

Said, Edward, Culture and Imperialism (London: Chatto & Windus, 1993)

Spivak, Gayatri C., The Post-Colonial Critic: Interviews, Strategies, Dialogues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1990).

_______, The Spivak Reader: selected works of 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 (New York: Routledge, 1996).

Wiarda, Howard J., The Soul of Latin America: The Cultural and Political Tradit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1).

Young, Robert J. C., Postcolonialism: an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2001). 

(二)	論文資料

期刊論文

Ang, Ien, “Representing Social Life in a Conflictive Global World: From Diaspora to 
Hybridity”, LEWI Working Paper Series, No. 12, 2003.

Bhabha, Homi, “A Global Measure”, presentation on the “Forum on Postcolonial” at 
Tsinghua University in June 2002.

_______, “The Postcolonial Critic”, Arena, 96, 1991.

Colas, Santiago, “Of Creole Symptoms, Cuban Fantasies and Other Latin American Postcolonial Ideologies”, PMLA, 1995: 1.

Hutcheon, Linda, “Colonialism and the Postcolonial Condition: Complexities Abounding”, PMLA, 1995: 1.

Papatergiadis, Nikos, “Hybridity and Ambivalence: the Places and Flows in contemporary art and culture”, unpublished article.

Spivak, Gayatri C., “Gayatri Spivak on the Politics of Subaltern”, Socialist review, vol. 23, No. 3, 1990.

(三)	網路資料

Conaculta, http://www.conaculta.gob.mx/

“Néstor García-Canclini (1939-)”, 
http://www.infoamerica.org/teoria/garcia_canclini1.htm

Néstor García Canclini, “Cultural Industries and the Globalization of Culture”,  
http://www.unesco.org/culture_and_development/discussion/cancli.html
 
Néstor García Canclini pagina oficial, “Néstor García Canclini”, 
http://nestorgarciacanclini.net/

UNESCO, World Conference on Cultural Policies, “Mexico City Declaration on Cultural Policies”, 
http://portal.unesco.org/culture/en/files/35197/11919410061mexico en.pdf/mexico en.pdf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不同意授權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