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807202023441200
DOI 10.6846/TKU.2020.00180
論文名稱(中文) 以國際文憑中文A語言與文學課程培養學生文化理解及批判思維之行動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ction Research Regarding the Training of Students in Cultural Understanding and Critical Thinking in the IBDP Chinese A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Course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8
學期 2
出版年 109
研究生(中文) 劉華美
研究生(英文) Hua-Mei Liu
學號 707750120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20-06-08
論文頁數 177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陳麗華
委員 - 詹寶菁
委員 - 陳劍涵
關鍵字(中) 國際文憑
中文A
語言與文學
文化理解
批判思維
行動研究
關鍵字(英) IBDP
Chinese A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Cultural Understanding
Critical Thinking
Action Research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中華語課程中,以國際文憑中文A語言與文學課程培養學生文化理解及批判思維之深化歷程、利用循序漸進的課程設計加強學生對作品分析深度的改變情形。其次,探討學生在習得文學分析技巧後,藉由對作品細緻深入的分析探討,理解故事裡的文化,以具洞察力的批判思維觀點,對作品中的議題,作出論據充分的辯證,同時展現出關懷同理心。最後,探討在課程設計實施過程中,教師教學獲得的省思與專業成長。
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以研究者所任職的懷德高中高階文學組的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三個循環的課程。課程設計以情境脈絡為基,以領域概念理解和深化為經,以學習歷程和策略為緯,以素養發展為軸的三維體系深化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知識、情意、技能,並期許學生帶著具遷移性的批判思維能力走出課堂,成為「思考深入」的人,凡事懂得反省、反思,對任何事都能作最客觀及公正的評判,成為一個懂得關懷同理的人。
本研究以觀察記錄、教學省思、學生寫作分析、學生簡報資料、學生口頭評論音檔、以及學生創作等進行質性資料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
一、分析作品的細緻度是必要條件
二、引導的技巧決定學生到達的高度
三、文化理解與批判思維的可訓練性
四、深化學習是真正知識的獲得
五、具遷移性的批判思維對生活及週遭的助益
六、對作品深度探討所產生的潛移默化之關懷同理心
七、研究者在課程發展後,獲得的反思與成長,有助與提升教學與推廣能力
  由以上結果得知,學生經由修習「國際文憑中文A語言與文學」的課程,是知識、情意、技能的培養,對人、事、物擁有一顆細緻敏銳的觀察力,並擁有客觀的批判思維之洞察力,成為一個能解決問題、面對挑戰並成為一個懂得關懷同理的人。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explore the process of deepening the cultural understanding and critical thinking of students in the IB Chinese A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course and to articulate the step-by-step course design used to strengthen students’ depth of analytical thinking. Secondly, literary analysis skills of the students are investigated through careful, in-depth analysis of their work focusing o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e within literary works, their development of insightful critical thinking points of view, their ability to make a sufficient argument for the issues in the work, and their ability to empathize with characters in literature. Finally, the thesis discusses the reflection and professional growth of teachers through the course of curriculum design implementation.  
  The thesis adopts action research and takes the researcher’s students of the Huaide Senior High School Literary Group in three cycles of cours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action research design is based on situational teaching context with focus on the understanding and deepening of domain concepts in the classics with the learning process and strategies as the means to develop literary criticism skills in order to cultivate students' knowledge, affectation, and skills. Moreover, a goal of the methodology is for students to develop and utilize transferable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ies outside of the classroom in order to become critical thinkers, who understand and reflect on their world, can make objective and fair judgments, and approach the world with care and empathy.

  In this study,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based on observation records, teaching reflection, student writing analysis, student briefing materials, student oral commentary audio files, and student creations.

Research shows:
1. Analysis of the detail of the work is a necessary condition
2. The guiding skills determine the height that students reach
3. Cultural understanding and trainability of critical thinking
4. Depth of learning is the acquisition of real knowledge
5. The transfer of critical thinking to life and surroundings
6. The empathy developed from the in-depth discussion of the work
7. The reflection and growth of the researchers after the course development help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It is known from the above results that students who take the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Chinese A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course truly cultivate knowledge, empathy, and skills. They develop keener observation of people, events, and objects, and have greater objective criticism. The insightfulness of their thinking fosters a person who can solve problems, face challenges and become a caring and empathetic person.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次
表次	vi
圖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二章 獻探討	11
第一節 國際文憑	11
第二節 中文A語言與文學	21
第三節 文化理解與批判思維之深化學習	31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57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57
第二節 教學方案設計	61
第三節 研究場域與對象及研究者	65
第四節 研究工具	66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68
第六節《臺北人》教材分析	70
第七節 研究的信度與倫理	7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77
第一節 中文A語言與文學行動研究三循環深化學習之課程設計	78
第二節 文化理解與批判思維之深化學習歷程	92
第三節 學生對社會議題的批判進而產生關懷同理心	144
第四節 教師獲得的省思與專業成長	152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5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57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62
參考文獻	171
附錄一 〈滿天裏亮晶晶的星星〉全文	174

表次 
表 2 1國際文憑學習者培養目標	12
表 2 2語言與文學研究課程中的七大概念性理解	23
表 2 3語言與文學課程文學作品選書指標	26
表 2 4中文A語言與文學標準課程學生評量項目表	29
表 2 5問題的六個層次	51
表 3 1行動第一循環教學活動設計	62
表 3 2行動第二循環教學活動設計	63
表 3 3行動第三循環教學活動設計	64
表 3 4資料蒐集表	68
表 3 5質性資料編碼說明	69
表 3 6《臺北人》故事篇章探討的主要議題	73
表 4 1學生出題目時思考範圍的資料仲介引導	82
表 4 2學生出題目時的資料仲介引導	83
表 4 3台上學生主持討論時的注意事項	84
表 4 4《臺北人》Project報告注意事項	86
表 4 5《臺北人》個人口頭評論規表	89
表 4 6中文A語言與文學個人口頭評論評分項目表	91
表 4 7第一循環〈滿天裏亮晶晶的星星〉學生前測資料-1	93
表 4 8第一循環〈滿天裏亮晶晶的星星〉學生前測資料-2	93
表 4 9第一循環〈滿天裏亮晶晶的星星〉學生前測資料-3	94
表 4 10第一循環〈滿天裏亮晶晶的星星〉學生前測資料-4	94
表 4 11第一循環〈滿天裏亮晶晶的星星〉學生前測資料-5	95
表 4 12第一循環〈滿天裏亮晶晶的星星〉學生前測資料-6	95
表 4 13第一循環〈滿天裏亮晶晶的星星〉學生前測資料-7	96
表 4 14第一循環〈滿天裏亮晶晶的星星〉學生前測資料-8	96
表 4 15第一循環〈滿天裏亮晶晶的星星〉學生前測資料-9	97
表 4 16第一循環〈滿天裏亮晶晶的星星〉學生前測資料-10	97
表 4 17第一循環〈滿天裏亮晶晶的星星〉學生前測資料-11	98
表 4 18第一循環〈滿天裏亮晶晶的星星〉學生前測資料-12	98
表 4 19第一循環〈滿天裏亮晶晶的星星〉學生前測資料-13	99
表 4 20第一循環〈滿天裏亮晶晶的星星〉學生前測資料統計表	100
表 4 21第一循環〈滿天裏亮晶晶的星星〉學生出的題目-1	104
表 4 22第一循環〈滿天裏亮晶晶的星星〉學生出的題目-2	108
表 4 23第一循環〈滿天裏亮晶晶的星星〉學生後測資料-1	111
表 4 24第一循環〈滿天裏亮晶晶的星星〉學生後測資料-2	112
表 4 25第一循環〈滿天裏亮晶晶的星星〉學生後測資料-3	112
表 4 26第一循環〈滿天裏亮晶晶的星星〉學生後測資料-4	113
表 4 27第一循環〈滿天裏亮晶晶的星星〉學生後測資料-5	113
表 4 28第一循環〈滿天裏亮晶晶的星星〉學生後測資料-6	114
表 4 29第一循環〈滿天裏亮晶晶的星星〉學生後測資料-7	114
表 4 30第一循環〈滿天裏亮晶晶的星星〉學生後測資料-8	115
表 4 31第一循環〈滿天裏亮晶晶的星星〉學生後測資料-9	115
表 4 32第一循環〈滿天裏亮晶晶的星星〉學生後測資料-10	116
表 4 33第一循環〈滿天裏亮晶晶的星星〉學生後測資料-11	116
表 4 34第一循環〈滿天裏亮晶晶的星星〉學生後測資料-12	117
表 4 35第二循環《臺北人》Project報告分組	119
表 4 36第二循環〈秋思〉分組報告學習成果資料說明	120
表 4 37第二循環〈思舊賦〉分組報告學習成果資料說明	121
表 4 38第二循環〈花橋榮記〉分組報告學習成果資料說明	122
表 4 39第二循環〈那片血一般紅的杜鵑花〉分組報告學習成果資料說明	123
表 4 40第二循環〈金大班的最後一夜〉分組報告學習成果資料說明	124
表 4 41第三循環《臺北人》口頭評論分階段學習進度表	126
表 4 42第三循環〈秋思〉口頭評論學習成果資料說明	128
表 4 43第三循環〈思舊賦〉口頭評論學習成果資料說明	130
表 4 44第三循環〈花橋榮記〉口頭評論學習成果資料說明	132
表 4 45第三循環〈那片血一般紅的杜鵑花〉口頭評論學習成果資料說明	134
表 4 46第三循環〈金大班的最後一夜〉口頭評論學習成果資料說明	136
表 4 47《臺北人》行動研究學習前後資料比對-1	139
表 4 48《臺北人》行動研究學習前後資料比對-2	140
表 4 49《臺北人》行動研究學習前後資料比對-3	141
表 4 50《臺北人》行動研究學習前後資料比對-4	142
表 4 51《臺北人》行動研究學習前後資料比對-5	143
表 4 52《臺北人》全球議題學生創作-1	145
表 4 53《臺北人》全球議題學生創作-2	146
表 4 54《臺北人》全球議題學生創作-3	146
表 4 55《臺北人》全球議題學生創作-4	147
表 4 56《臺北人》全球議題學生創作-5	147
表 4 57《臺北人》全球議題學生創作-6	148
表 4 58《臺北人》全球議題學生創作-7	148
表 4 59《臺北人》全球議題學生創作-8	149
表 4 60《臺北人》全球議題學生創作-9	149
表 4 61《臺北人》全球議題學生創作-10	150
表 4 62《臺北人》全球議題學生創作-11	150
表 4 63《臺北人》全球議題學生創作-12	151
圖次
圖 2 1探究式學習週期	13
圖 2 2概念、技能和內容的相互關係	14
圖 2 3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圖	18
圖 2 4語言與文學研究的模式	22
圖 2 5批判思考的過程與內涵 ( Norris & Ennis, 1989, p6)	44
圖 2 6常見的提問與探詢模式	52
圖 2 7 素養導向深度學習三維架構	53
圖 3 1研究概念架構圖	58
圖 3 2研究流程圖	60
圖 3 3中文課程架構圖	65
圖 3 4檢核資料步驟	74
圖 4 1《臺北人》行動研究第一循環之課程設計	79
圖 4 2《臺北人》行動研究第二循環之課程設計	85
圖 4 3《臺北人》行動研究第三循環之課程設計	88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壹、中文文獻
王玲玲、徐浮明(2004)。最後的貴族:白先勇傳。臺北市:風雲時代。
白先勇(2002)。臺北人《典藏版》。臺北市:爾雅。
呂金燮,吳毓瑩譯(2018)。John Dewey著。明日學校 (Schools of Tomorrow) 臺北市:商周。 
余秋雨(2012)。何謂文化。臺北市:天下遠見。
吳木崑(民98)。杜威經驗哲學對課程與教學之啟示。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1,35-54。
吳敏而(1994)。幼兒閱讀的輔導。載於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編),國民小學國語科教材教法研究第三輯。板橋:教育部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林天祐(2002)。認識研究倫理。載於輔導諮商叢書(主編),研究論文與報告撰寫手冊(頁73-80)。臺北市: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生輔導中心。
林清山(1994)。教育心理學。臺北市:遠流。322-349。
禹慧靈(2013)國際文憑大學預科項目 中文A語言與文學課程學習指導。香港:三聯
郝永崴譯(2015)。Gary D. Borich著。有效教學面面觀 (Observation Skills for Effective Teaching)。臺北市:學富文化。
張玉燕(2002)。批判性思考教學討論。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刊,第十二期。217。
張玉燕(2004)。批判性思考與語文教學。課程與教學季刊,7(2),41-55。
張必隱(1992)。閱讀心理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張芬芬(2001)。研究者必須客觀嗎:行動研究的知事論與幾個關鍵問題。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協會(主編),行動研究與課程教學革新。臺北市:揚智文化。
陳佩英(2018)。跨領域素養導向課程設計工作坊之構思與實踐。課程研究,13(2),21-42。
國際文憑組織(2015)。語言A:語言與文學指南。2015年首次考試。國際文憑組織版權所有。
國際文憑組織(2019)。語言A:語言與文學指南。2021年首次考試。國際文憑組織版權所有。
黃政傑主編(1996)。創思與合作的教學法。臺北市:師大書苑。
游自達(2019)。素養導向教學的實踐:深化學習的開展。臺灣教與評論月刊,8(10),6-12。
甄曉蘭 主編(2013)。和平教育理念與實踐。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溫明麗(2002)。皮亞傑與批判性思考教學。臺北市:洪葉文化。
劉國平(2016)。華人的社會與文化 文化思想篇(三版)。臺北市:新學林。
蕭富元等(2008)。芬蘭教育世界第一的秘密。臺北市:天下雜誌。
龍應台(1999)。百年思索。臺北:時報文化。
賴麗珍譯(2008)。Grant Wiggins & Jay McTighe合著。重理解的課程設計 (Understanding by Design)。臺北市:心理。

 
貳、英文文獻
Erickson, H. L., Lanning, L. A. & French, R. (2017). Concept-based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for the thinking classroom (2n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Fullan, M., Quinn, J., & McEachen, J. (2018). Deep learning: Engage the world change the world.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Press. 
Haggard, Martha R.(1988)Developing Critical Thinking with the Directed Reading-Thinking Activity. The Reading Teacher. 

IBO. (2020). About the IB https://www.ibo.org/ about-the-ib/

McCarthy, T.(1997). Teaching literary elements. New York: Scholastic.

Oxman-Michelli, Wendy (Jan 1,1991) Critical Thinking as Creativity. Resource  
Publication Series 4 No.5. Montaclair Staste Coll., Upper Montclair, NJ. Inst. for Critical Thinking. 

Paul, Richard; Elder, Linda.(1999)Critical Thinking: Teaching Students to Seek the Logic of Things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Education.23(1)p34. 

Shirley, Fehl (2003) Applying Critical Thinking/Reading Skills. Readings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CS05095)。 

University of Oxford, Our World in Data Terrorism. http://ourworldindata.org/terrorism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