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806201414465000
DOI 10.6846/TKU.2014.00208
論文名稱(中文) GSP動態幾何軟體融入國小中年級學童鑲嵌飾創造力課程行動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The Action Research of Tessellation Creativity Course integrated with GSP Dynamic Geometry Software for the third and fourth grader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2
學期 2
出版年 103
研究生(中文) 王藝閎
研究生(英文) Yi-Hung Wang
學號 701730045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4-05-15
論文頁數 151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張瓊穗
委員 - 賴阿福
委員 - 黃雅萍
關鍵字(中) 創造力
心像概念
視覺化
合作學習
關鍵字(英) Creativity
Concept Image
Visualization
Cooperative Learning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在多元複雜現代社會中,世界各國為強化國家競爭力,對於創造力教育重視程度日益提昇。我國創造力教育白皮書,對於創造力教育即明確宣示,教師應藉由最佳的情境條件,營造創造力課程與環境,藉此激勵學生創造表現。鑲嵌飾創造力課程在北市資優班行之有年,研究者在過去教學經驗中,深感此課程受限於教學媒材的不足,學生在操作學習上耗時費力,以致影響其認知與創造思考歷程。因此,研究者擬藉由科技媒材中可供運用的優勢資源,透過探討教師的教學歷程,助長學生創造思考的發展。
本研究之研究目的旨在透過系統化教學設計,運用科技輔助媒體,規劃符合特殊學生需求的創造力課程。研究中採行動研究法,針對台北市某國小中年級一般能力優異學生,規劃為期六個月的GSP動態幾何軟體融入鑲嵌飾創造力教學。研究工具以學生創作品、學習評量表、訪談大綱、協同教師意見回饋、研究者教學省思等相關質資料進行分析。
研究結果發現:(1)GSP融入創造力教學,引發學習者學習動機,展現正向的學習態度。(2)GSP融入創造力教學,協助學習者從視覺化學習中建立心像概念,引導其流暢力、獨創力與精進力的創造力發展。(3)運用合作學習教學策略,促進同儕間溝通與互動,使彼此之間優弱勢能力得以互補,提昇學習成效。(4)教學歷程對於教師而言,能達成專業成長的目標。
英文摘要
In order to strengthen 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n the diverse and complex modern society, countries in the world have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on creativity education.With regard to the aims of creative education, the nationalWhite Paper on Creative Educationhas stated that teachers should use optimal conditions in designing a creative curriculum and environment to motivate students’ performance and create an innovative.Tessellation creativity course have been conducted in Taipei gifted classes for years. Researcher in the past teaching experience found that course is limited by the lack of media teaching, thereby affecting their creative thinking.Therefore,researcher designs appropriate strategieswith the aid of technological media to help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reativity.
The action researchmethodology was used in thisstudy. This research aims to plan tessellation creativity course integrated with GSP dynamic geometry software for the third and fourth graders for aperiod of six months in one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 in Taipei City..The qualitative data included the creativity works, students′ worksheets and feedback and reflections on the instruction from students and subject matter expert.
The results show (1) GSP creativity activities gradually promote learner’s
motivation ,and thus show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s learning. (2) The use of GSP help learners create mental image from visualization. In the whole learning process, students can not only express a variety of ideas smoothly, but also complete the taskthroughnew and unique way .Eventually students can extend more of view increative works. (3) Through cooperative learning strategies, the ability to communicate and interact among peers ispromotedand then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capabilities are complementary each other. (4) This process ofinstruction will allow teacher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teaching growth.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五節 預期貢獻 ................................................6
第貳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心像與視覺化 ............................................7
第二節 創造力 .................................................13
第三節 鷹架理論 ...............................................20
第四節 資訊融入教學相關實徵研究................................25
第參章研究方法 ....................................................33
第一節 研究設計 ...............................................33
第二節 研究分析 ...............................................35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9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41
第肆章 研究過程與結果
第一節 課程前端分析 .......................................... 47
第二節 課程設計 .............................................. 54
第三節 課程發展 .............................................. 63
第四節 教學實施 .............................................. 64
第五節 教學評鑑 .............................................. 84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 99
第一節 結論 .................................................. 99
第二節 建議 ..................................................106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08
西文部分 .....................................................116
附錄
附錄一 對角線與內角學習單 ....................................120
附錄二 何謂鑲嵌學習單 ........................................121
附錄三 七巧板鑲嵌飾動手拼學習單 ..............................123
附錄四 旋轉與平移學習單 ......................................125
附錄五 流暢力鑲嵌飾作品 ......................................126
附錄六 變通力鑲嵌飾作品 ......................................129
附錄七 獨創力鑲嵌飾作品 ......................................132
附錄八 學習者訪談 ............................................135

表次
表2-1 Jonassen 心智工具與duval 幾何認知學習關係 .....................12
表2-2 創造力概念與定 ............................................. 13
表2-3 創造力影響因素 ............................................. 18
表2-4 GSP動態幾何軟體融入幾何教學相關研究 ........................ 26
表3-1 GSP 動態幾何軟體融入鑲嵌飾創造力課程教學計劃表 .............. 37
表3-2 研究工具與相關資料對照表 ................................... 43
表3-3 研究資料編碼一覽表 ......................................... 45
表4-1 GSP 動態幾何軟體融入鑲嵌飾創造力課程的教學目標 .............. 48
表4-2 GSP 動態幾何軟體融入鑲嵌飾創造力課程的教學內容設計內涵 ...... 50
表4-3 GSP 動態幾何軟體融入鑲嵌飾創再勵課程規劃要點 ................ 53
表4-4 GSP 動態幾何軟體融入鑲嵌飾課程教學規劃 ...................... 55
表4-5 GSP 動態幾何軟體融入鑲嵌飾創造力課程教學活動 ................ 56
表4-6 GSP 動態幾何軟體融入鑲嵌飾創造力課程學習表現評量 ............ 61
表4-7 一組多邊形鑲嵌飾創造力作品舉例 ............................. 68
表4-8 兩組多邊形鑲嵌飾創造力作品舉例 ............................. 70
表4-9 六邊形與半正則鑲嵌飾創造力作品舉例 ......................... 72
表4-10 變通力與獨創力作品舉例 ..................................... 74
表4-11 GSP 動態幾何軟體融入鑲嵌飾創造力教學協同教師評鑑 ........... 84

圖次
圖2-1 心像概念及視覺化與幾何創造力連動圖 ......................... 20
圖3-1 GSP 動態幾何軟體融入鑲嵌飾創造課程研究流程圖 ................ 35
圖4-1 GSP 動態幾何軟體與七巧板GSP 檔案 ............................. 64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于富雲、鄭守杰(2001)。「網路同儕互評與標準建構歷程對國小學生後設認知影響的實證性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7(1),197-226。
于富雲、鄭守杰、杜明璋、陳德懷(2003)。網路同儕互評與評量標準來源對批判思考能力之影響。南師學報,37,1-21。
尤冠龍 (2006)。幾何繪圖軟體GSP融入國中數學教學對學生學習成就與態度影響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數理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林幸台合著(2000)。創造力研究。台北:心理。
王文科 (1990)。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王秀菊 (2010)。國小一年級學童日常創造力教學策略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古瑞勉(譯)(1999)。L. E. Berk. & A. Winsler著。鷹架兒童的學習:維高斯基與幼兒教育。台北:心理出版社。
左台益、黃哲男 (2001)。動態幾何環境國二生心像建構研究。中華民國第十七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 
何正謀 (2005)。以GSP設計之活動進行解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補救教學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何耿旭 (2012)。教學影片融入合作學習對七年級學生整數運算學習成就的影響。國立台南大學應用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酈惠 (2002)。高雄市高職學生運用GSP軟體學習三角函數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文龍、黃萬居(2005)。自然科創意與批判思考教學對國小學生自然科學習動機、自然科批判思考及科學創造力之影響。當前教育實務問題與研究趨勢學術研討會,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
吳昆庭(2007)。高層次提問與同儕互評對網路學習者反思之影響。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明隆(2001)。教育行動研究導論。台北市:五南。
吳武典(1997)。教育改革與資優教育。資優教育季刊,63,1-7。
吳芝儀、廖梅花譯(2001)。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嘉義:濤石。
吳俊明(2010)。資訊科技融入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對國小學童科學創造力學習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政岡(2008)。創造思考教學策略應用於電腦動畫製作對國中學生創造力影響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吳淑敏 (1992)。創造性問題解決之心像教學方案對國小資優班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創造力、自我概念及認知風格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金燮 (2003)。創造力教學的本質與陷阱。資優教育季刊,86,1-9。
李乙明、李淑貞譯(2005)。創造力Ⅰ理論篇。臺北市:五南。
李俊儀、袁媛 (2004)。資訊科技融入數學教學模組之開發與研究-以國中平面幾何基礎課程教學為例。花蓮師範學院學報,19,119-142。
李春生 (2005)。高雄市國二學生使用 GSP 電腦輔助教學學習三角形全等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
李紋綺(2005)。鷹架國小學童英語科自我調整學習之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偵生 (2002)。發展數學科GSP教學模組之行動研究-以商高定理為例。國立高雄灣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偵生(2002)。發展數學科GSP教學模組之行動研究-以商高定理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
李御豪 (2008)。基於自然語言理解幾何論證與建構動態附圖的教材編輯系統。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慶珩 、黃信義(2006)。網路同儕互評在Moodle系統上的應用。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3,267-284。 
沈慶珩(2004)。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概念、應用與活動設計。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2,139-155。
林生傳(1998)。建構主義的教學評析。課程與教學,1,1-13。
林奇賢、黃耿鐘 (2007)。數位學習歷程檔案系統在網路學習環境中的角色與意義。理工研究學報,41,44。
林保平 (2006)。動態幾何軟體在教學上的應用。台北市立師院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俊成 (1993)。鑲嵌藝術-馬賽克。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林宥榕 (2008)。圖畫書教學對國小教師創造力教學及學童創造力表現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創造力發展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林星秀(2001)。高雄市國二函數課程GSP輔助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
林珊如、劉旨峰、袁賢銘(2001)。大學生學習策略與學習動機預測期網路同儕互評之學習成就。教育科技與媒體,57。
林致瑋、林永順(2007)。鷹架理論對技術教學的省思─以機械實習為例。中華民國品質學會第 43 屆年會暨第13 屆全國品質管理研討會。
林智皓(2007)。樂高動手做教學對國小學童科學創造力影響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林雅琪 (2010)。探索教育活動方案對國中資優生創造力、領導才能之成效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創造力發展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卓展正 (2006)。鑲嵌玻璃造形藝術創作。造形藝術學刊,71-88。
姚文仁 (2007)。國中三角形相關概念 GSP 補救教學之成效研究。國立高雄師
範大學碩士論文。
姚文仁(2006)。國中三角形相關概念GSP補救教學之成效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姚亭琇(2006)。Amabile 創造力成分模式與共識評量技術之驗證-以國小六年級寫作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姚晉雯 (2003)。高三學生平移旋轉解題表現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  蘭(譯)(1999)。Robert Sternberg 著。不同凡想:在一窩蜂的文化中開拓創造力。台北:遠流
洪秋萍 (2005)。電腦樂高對學習創造力的研究:以功能性角色探討。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
凌久原(2006)。動態多重表徵對於國中生幾何單元學習成效之影響。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夏清林(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徐庭蘭、郭靜緻 (2007)。創造性藝術教學活動對幼兒園大班幼兒創造力表現影響。藝術學報,3,165-184。
翁培津(2002)。鷹架學習輔導在網路學習之應用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翠霞、蔡崇建(2005)。智力與創造力:人類心智析論與強化。教育資料集刊,30,75-96。
張世慧 (2011)。創造力教學、學習與評量之探究。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100,1-22。
教育部 (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2)。創造力教育白皮書。台北:教育部。
曹萬春 (2004)。應用鷹架理論輔助國小分數迷思概念課程效益之探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數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莊淑琴、黃永和(2003)。心像策略教學的實施成效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期刊,26,615-641。
許容馨 (2007)。同儕互評學習對兒童論說文評量能力及寫作表現之影響。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郭昭慧(2003)。國中三角幾何GSP輔助教學之學習成效研究。義守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志遠(2009)。以GSP軟體融入探究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生面積概念進行補救教學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李綢(1992)。認知發展與輔導。台北:心理。
陳育琳、徐照麗 (2007)。同儕鷹架理論對國三學生數學態度影響之探究。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9,141-168。
陳勇全(2004)。視覺化幾何證明輔助系統。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電子與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陳盈帆 (2007)。動態幾何軟體GSP對國小六年級學生面積概念學習影響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數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龍安 (2006)。創造思考教學活動設計的理念與實務。教師天地,144,4-13。
陳霞鄢、王振德 (2004)。國小資優班教師創造力教學行為之研究。資優教育研究,4,29-50。
陶幼慧、李兆庭 (2007)。同儕作業評量之教學策略執行平台。電子商務與數位生活研討會,台北實踐大學。 
曾意鈞(2012)。探討GSP軟體融入數學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童學習複合圖
形面積之成效。國立台南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卉珍 (2011)。探討雙重鷹架在多重表徵的動態幾何環境中對解題過程之影響-以二元一次方程式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秀珍、賴阿福 (2005)。資訊科技融入國小低年級生活課程創造思考教學之研究。第八屆全球華人教育資訊應用研討會。
黃信義 (2005)。網路同儕互評對創造力的影響-以小五生電腦繪圖學習為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黃美瑤、薛名淳、張琬渝、黃筱卉(2012)。同儕互動回饋策略提高學生創造力與學習動機。大專體育學刊,14,15-25。
黃哲男 (2002)。於動態幾何環境下國中生動態心像建構與幾何推理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家杰、梁淑坤(2007)。小學一般智能資優資源班新生數學解題歷程之分析。台灣數學教師(電子)期刊,12,1-16。
黃榆婷(2007)。動態幾何GSP融入國小四年級數學領域角度與面積單元教學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志鴻 (2010)。國三資優班理化教學之自我觀察分析及改進計畫:以等加速度運動單元為例。資優教育季刊,114,30-36。
楊斯惠(2007)。國中生運用GSP軟體學習乘法公式之補救教學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楊善閔(2007)。國小中高年級學生幾何圖形創造力評量構念效度之探討。2007心理與教育測驗學術研討會。
楊學文 (2012)。根據鷹架理論研究兒童的創意能力:以學齡前兒童參與式設計工作坊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創意產業設計研所碩士論文。
葉連祺(2000)。中小學教師行動研究策略之探討。教育與資料研究雙月刊,35,10-15。
詹志禹(2003)。台灣地區中小學創造力教育的實況條件與政策推展。教育研究月刊,106,20-36。
詹餘靜、楊政坤(2007)。國小英語網路化學習檔案評量系統之設計與實施成效。英語教學,31,161-199。
賈馥茗(1976)。發展創造才能的教學。臺北市:商務印書館。
鄒佳蕙(2002)。網路同儕互評、楷模學習在小組合作環境下對學習績效與電腦態度影響之探討。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廖偉雄(2008)。國小特殊教育,45,48-85 。
趙均地(2009)。資訊融入教學對學生創造力之影響研究。臺北市:北市教研中心。
劉世南、郭誌光 (2003)。創造力實踐的基礎建設:評量方法的發展。資優教育季刊,86,10-20。
劉建增(2005)。資訊科技融入視覺藝術教學對國小學童創造力影響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繕榜(2000)。國中數學資優生尺規作圖表現之探討。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世南、郭誌光 (2001)。創造力的概念與定義。資優教育季刊,81,1-7頁。
劉明洲(2001)。遊戲軟體中不同程度解題者之思考類型研究。花蓮師院學報,12,201-217。
潘世尊(2002)。教學上的鷹架要怎麼搭。屏東師院學報,16,263-293。
蔡明富 (1998)。資優教育季刊,68,9-15。
蔡秉恆、溫嘉榮、黃天佑(2008)。以Big Six Skills資訊問題解決歷程培養創造力成效之研究。數位學習科技期刊,1,13-24。
蔡清田 (2000)。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市:五南。
蔡清田(1997)。以行動研究為依據的教師在職進修與專業成長。台北:師大書苑。
鄭守杰 (2003)。網路同儕互評對國小學童學習成效之影響。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博真 (2005) 。幼兒教師運用多元智能進行圖畫書教學之研究。美和幼保學刊。 (3),57-80。
鄭博真(2006)。幼兒教師多元智能與多元智能教育態度之相關研究。臺南大學教育研究學報,40,99-123。
盧台華 (2010)。新修訂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特殊教育課程綱要介紹。2010年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賴瑞鎣 (2001)。早期基督教藝術。臺北市: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鍾登宏(2004)。國小六年級學童運用G.S.P.動態幾何電腦軟體及傳統的實物操作學習放大縮小和比例尺相關概念成效之比較。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靜、房昔梅(2007)。數學教室中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溝通與討論之研究。國教學報,19,105-132。
韓承靜、洪蘭、蔡介立(2010)。心像旋轉之心智表徵特性-探討圖形複雜度與整合性的影響。教育心理學報,41,551-578。
藍友烽、黃信銘 (2009)。電腦輔助合作學習鷹架-二元樹狀結構模式。第五屆知識社群研討會。
顏龍源(2000)。主題化的電腦融入課程概念。資訊與教育雙月刊,80,32-39。
魏俊華(1995)。創造思考教學與教學策略在國小輔導活動的應用。國教之聲,29,39-56
羅成婷(2011)。運用GSP軟體融入國小幾何面積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羅豪章(2001)。鷹架理論在電腦輔助教學上之應用。視聽教育,2,20-30
蘇聖文 (2007)。國中相似形 GSP 電腦輔助教學之成效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碩士論文。

二、西文部分
Amabile, T. (1983).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Besemer, S. & Treffinger, D.J.(1981). Analysis of Creative Products: Review and. Synthesis.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 15, 158-178.
Bishop, A. J. (1980). Spatial abilities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A review.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257-269.
Bishop, A. J. (1983). Space and geometry.In R. Lesh & M. Landau (Eds.), Acquisition of mathematics concepts and processe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Bishop, A. J. (1989). Review of research on visualization in mathematics. Problems in Mathematics, 11, 7-16.
Clements, D.H. (1995). Teaching creativity with computers.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7, 141-161
Clements, D. H., & Battista, M. T. (1992). Geometry and Spatial Reasoning. In D. A. Grouws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Larning, 420-464,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Csikszentmihalyi, M. (1996). Social, culture, and person: A system view of creativity. In R. J. Sternberg (Ed.).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uval, R. (1998). Geometry from a cognitive of view. Perspectives on the Teaching of Geometry for the 21st century. An ICMI Study. Boston, MA: Kluwer Academic.
Donnelly, B. (1994). Creativity in the workplace. 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Studies,
4-8.
Gardner, H. (1993a). Creating minds: An anatomy of creativity seen through the lives of Freud, Einstein, Picasso, Stravinsky, Eliot, Graham, and Gandhi. New York: Basic Books.
Glaser, B. G. (1965). The constant comparative method of qualitative analysis. Social problem, 436-445.
Gruber, H. E. (1984). The emergence of a sense of purpose: A cognitive case study of young Darwin. In M. L. Commons, F. A. Richards, & C. Armon (Eds.), Beyond formal operations: Late adolescent and adult cognitive development. New York: Praeger.
Guilford, J. P. (1967). The nature of human intelligence. New York: McGraw-Hill. 
Hoffer, A.(1983). Geometry and visual thinking. In R. Lesh& T. R. Post (Eds.), 
Teaching mathematics in grades k-8.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Inc.
Hocevar, D. & Bachelor, P. (1989). A Taxonomy and Critique of Measurements Used in the Study of Creativity. In Glover, J. A. Ronning, R. R. & Reynolds, C.
R.(Eds).Handbook of Creativity. 53-70. NY: Plenum Press.
Jonassen, D. H. (2000). Computers as mindtools for schools : Engaging Critical thinking. Upper Saddle River, N. J. Prentice Hall.
Kosslyn, S. M. (1994). Image and Brain: The Resolution of the Imagery Debate. Cambridge: MIT .
Lean, G. & Clements, M. A. (1981). Spatial ability, visual imagery, and mathematical performance.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12, 267-299.
Maslow, A. H. (1959). Creativity in self-actualizing people in H. H. Anderson (Ed.), Creativity & Its Cultivation . New York: Harper & Row.
Palmiero, M., Belardinelli, M. O. & Cardi, V. ( 2011). The role of vividness of   visual mental imagery on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creativity.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 23, 372-375.
Palmiero, M., Nakatani, C., Raver, D., Belardinelli, M., & van Leeuwen, C. (2010). Abilities within and across visual and verbal domains: How specific is their influence on creativity?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22, 369-377.
Schwarz, B. B. & Hershkowitz, R. (1999). Prototypes: Brakes or Levers in Learning the Function Concept ? The Role of Computer Tools.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30, 362-389.  
Sternberg , R. J. (1996). Cognitive psychology. Fort Worth: 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
Sfard, Anna. (1991). On the dual nature of mathematical conception, Reflections on processes and objects as different sides of the same coin.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22, 1-36.
Stein, M. I. (1967). Creativity and culture. In R. L. Moony&T. A. Razik (Eds), Explorations in creativity. New York, NY: Harper.
Sternberg, R. J., & Lubart, T. I. (1996). Investing in creativity. American Psychologist, 
51 , 677-688.
Tall, D & Vinner, S. (1981). Concept image and concept definition in mathematics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limits and continuity.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12, 151-169.
Torrance, E. P., & Goff, K. (1989). A quiet revolution.Journal of CreativeBehavior, 23, 136-145.
Torrence, E. P. (1972). Can we teach Children to think Creativity. 
VanTassel-Baska, J & Stambugh, T. (2006). Comprehensive curriculum for gifted
learners. Boston, MA: Allyn & Bacon.
Wallas, G. (1926). The arts of thought.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Williams, F. E.(1972). Encouraging creative potential. NJ: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Yakimanskaya, I. S. (1991).The development of spatial thinking in schoolchildren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