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806200614040800
DOI 10.6846/TKU.2006.00151
論文名稱(中文) 毛奇齡《仲氏易》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Reserch on Mao Qiling’s “Zhongshi yi”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4
學期 2
出版年 95
研究生(中文) 蕭雅俐
研究生(英文) Ya-Li Hsiao
學號 691000037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6-05-30
論文頁數 200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蔣秋華
委員 - 林慶彰
委員 - 殷善培
關鍵字(中) 毛奇齡
仲氏易
清初易學
解經法
卦變
筮法
關鍵字(英) Mao Qiling
Zhongshi yi
Yi Thoughts in the Early Ching Dynasty
Rules of change between hexagrams
The Method of Exegeses of Classics
Divinatory Method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周易》為中華文化上一部重要的經典,然而歷來研究流派卻龐雜繁多,毛奇齡毅然採集各家之論,以作《仲氏易》而自成一家解《易》系統。故本論文研究以奇齡《仲氏易》為主,《推易始末》、《春秋占筮書》為輔,藉以探討奇齡《仲氏易》之內容、論點與解《易》系統,以期界定其《易》學史上的地位。
     本文凡六章,其內容分述如下:第一章「敘論」,說明本文研究動機、目標、方法與範圍,並評論前人之研究成果,以勾勒本文撰寫特色及內容。第二章「《仲氏易》概論」,分從《仲氏易》創作背景、《仲氏易》內容概要、《仲氏易》寫作特色三大題為主軸,詳論《仲氏易》一書之內容特色。第三章「《仲氏易》之治經方法探究」,旨在探討奇齡《仲氏易》中的釋經解《易》方法,包括以諸經解《易》、以史證《易》、以演易繫辭解《易》諸法。第四章「《仲氏易》推易說(上)―論推易之本質」,則延續三章「演易繫辭」之解經路線,旨在探討《仲氏易》之核心思想「推易說」,分以「不易卦」、「聚卦」、「半聚卦」、「子母易卦」、「分易卦」等內容,辨析「推易說」即為一「系統化卦變說」之本質。第五章「《仲氏易》推易說(下)―論占筮之法及其應用」,則為奇齡於「推易說」之理論應用。故本章以奇齡於各卦所舉筮法為例,探究奇齡推易說與筮法之關係。第六章「結論」,為總結本文研究之成果,並予以奇齡《仲氏易》評述,公允界定其於《易》學史上之地位。
英文摘要
‘Zhouyi’ is a very important scripture in Chinese culture. As time went by,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explanations of ‘Zhouyi’ over the several thousand years. However, Mao Qiling created his own system, ‘Zhongshi yi’, to explain ‘Zhouyi’ based on all the other explanations. Therefore, this thesis define Zhongshi yi ‘s status in the Yi’s history by treating Zhongshi yi’s contents, viewpoint, and system to explain Yi through researching on ‘Zhongshi yi’ mainly and other books such as ‘Tueiyi Shihmo’ and ‘Chunqiu Jhanshih Shu’.There are six chapters in this thesis. The first chapter is ‘introduction’ introducing the motive, target, method, and scope of this thesis. Also, it reviews other’s research results in order to outline the content of this thesis. ‘Introducing to “Zhongshi yi”’ is the second chapter. This chapter describes the feature of ‘Zhongshi yi’ in detail by three ways: the background to create ‘Zhongshi yi’, the outline of Zhongshi yi’s conten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riting style in ‘Zhongshi yi’. Then, the third chapter is ‘delving into the Zhongshi yi’s way to explain classics’. It mainly discusses the way that Mao use in the ‘Zhongshi yi’ to explain classics, including ways explaining Yi by all other classics, proofing Yi by history, and explaining Yi by ‘yanyisicih’. Continuing the discussion of ‘yanyisicih’, the way to explain ‘Yi’, in the third chapter, the forth chapter is ‘the theory of deducing Yi in “Zhongshi yi”’ (part 1) - discussing the essence of deducing Yi ’ that delve the core tought of ‘Zhongshi yi’, the theory of deducing Yi. This chapter defines the theory of deducing Yi as the essence of a theory that is systematic rules of change between hexagrams by discussing the contents of ‘buyiqua’、 ‘jyuqua’、 ‘banjyuqua’、‘zihmuyiqua’、 ‘fenyiqua’. The application of Mao’s theory of deducing Yi is the fifth chapter, ‘the theory of deducing Yi in “Zhongshi yi”’ (part 2)-delving the divinatory methods and their application’. This chapter discus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vinatory methods and the theory of deducing Yi from divinatory methods in every qua. The sixth chapter is ‘conclusion’ to conclude the result in the thesis. In addition, this chapter criticize Mao’s ‘Zhongshi yi’ and fairly give it the status in Yi’s history.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標……………………………………………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3
第三節  前人之研究成果……………………………………………4
第二章  《仲氏易》概論…………………………………………15
第一節  《仲氏易》寫作背景………………………………………15
一、奇齡與清初《易》學…………………………………………15
二、奇齡創作《仲氏易》之動機…………………………………20
第二節  《仲氏易》內容概要…………………………………………22
一、「五易說」之呈現…………………………………………23
二、宋儒「圖說」之辯駁與考證………………………………32
三、六十四卦之釋義………………………………………………40
第三節  《仲氏易》寫作特色…………………………………………47
一、打破傳統「集解」模式………………………………………48
二、「按語」之表達與應用…………………………………………51
三、註解及徴引之概況……………………………………………54
第三章  毛奇齡《仲氏易》之治經方法探究…………………61
第一節  以演易繫辭解《易》………………………………………62
一、從〈乾〉、〈坤〉八卦名、義、象、方位解《易》……………………63
二、從六爻位關係、變化解《易》…………………………………69
三、從時、氣、數解《易》…………………………………………77
第二節  以經解《易》………………………………………………81
一、引《尚書》解《易》…………………………………………81
二、引《詩經》解《易》……………………………………………83
三、引《春秋》解《易》……………………………………………85
四、引「禮經」解《易》……………………………………………86
五、引《四書》、《爾雅》解《易》……………………………………89
第三節  以史證《易》………………………………………………91
一、《易》與史之關係………………………………………………91
二、奇齡「以史證《易》」之態度與原則……………………………92
三、奇齡「以史證《易》」之內容與方法……………………………94
第四章 《仲氏易》推易說(上)―論推易之本質……………103
第一節  推易說之立論依據……………………………………104
一、推易說之立論要旨…………………………………………104
二、本於《周易》經、傳…………………………………………107
三、對諸儒不識推易之批評……………………………………111
第二節  推易說之條例析論………………………………………117
一、不易卦………………………………………………………118
二、聚卦與半聚卦………………………………………………119
三、子母聚(易)卦………………………………………………122
四、分易卦………………………………………………………128
第三節  推易說之本質辨析………………………………………143
一、奇齡對「推易」之定義………………………………………144
二、論推易之本質………………………………………………146
第五章 《仲氏易》推易說(下)―論占筮之法及其應用……157
第一節  推易與占筮之關係………………………………………158
一、奇齡對古占筮的看法………………………………………158
二、推易明而筮法見…………………………………………160
第二節  推易法於「遇卦」之應用…………………………………163
一、秦伯伐晉,筮遇〈蠱〉…………………………………………163
二、鄢陵之戰,筮遇〈復〉…………………………………………166
三、漢武伐匈奴,筮遇〈大過〉…………………………………168
第三節  推易法於「之卦」之應用…………………………………170
一、外戚亂政之筮…………………………………………………170
二、君王建業之筮…………………………………………………172
三、兩國征戰之筮…………………………………………………177
四、初生卜命之筮………………………………………………178
第六章  結論……………………………………………………183
第一節  本文論點回顧……………………………………………183
第二節  《仲氏易》評述…………………………………………187
第三節  本文尚可發展空間………………………………………192
參考書目…………………………………………………………193
參考文獻
一、專書
(一)毛奇齡專著
1.(清)毛奇齡,《仲氏易》,臺北:廣文書局,1974年9月,《易學叢書續編》本。
2.(清)毛奇齡,《推易始末》,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四庫全書珍本九集》第6冊。
3.(清)毛奇齡,《易小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四庫全書珍本九集》第6冊。
4.(清)毛奇齡,《易韻》,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7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42冊。
5.(清)毛奇齡,《河圖洛書原舛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1月,《續修四庫全書》本第40冊。
6.(清)毛奇齡,《太極圖說遺議》,清嘉慶元年《西河合集》刊本。
7.(清)毛奇齡,《春秋占筮書》,臺北:廣文書局,1974年9月,《易學叢書續編》本。
8.(清)毛奇齡,《經問》,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7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91冊。
9.(清)毛奇齡,《西河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7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321冊。
10.(清)毛奇齡,《西河合集》,清嘉慶元年刊本。
(二)經部類專著
1.(魏)王  弼,《周易略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7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7冊。
2.(魏)王  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 年8月,《十三經注疏》本第1冊。
3.(唐)李鼎祚,《周易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12月。
4.(宋)程  頤,《易程傳》,臺北:世界書局,2001年6月。
5.(宋)劉  牧,《易數鉤隱圖》,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1月,《無求備齋易經集成》本第143冊。
6.(宋)朱  震,《漢上易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7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冊。
7.(宋)朱  熹,《易本義》,臺北:世界書局,2001年6月。
8.(宋)朱  熹,《易學啟蒙》,臺北:皇極出版社,1980年1月。
9.(明)來知德,《來注易經圖解》,臺北:武陵出版社,2000年10月。
10.(明)何  楷,《古周易訂詁》,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1月,《無求備齋易經集成》本第70冊。
11.(清)黃宗羲,《易學象數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7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40冊。
12.(清)黃宗炎,《圖書辨惑》,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7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41冊。
13.(清)胡  渭,《易圖明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7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44冊。
14.(清)李  塨,《周易傳注》,臺北:廣文書局,1974年9月。
15.(清)晏斯盛,《學易初津》,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7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49冊。
16.(清)晏斯盛,《易翼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7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49冊。
17.(清)王又樸,《易翼述信》,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7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50冊。
18.(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尚書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 年8月,《十三經注疏》本第1冊。
19.(漢)毛  亨傳、鄭  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十三經注疏》本第2冊。
20.(漢)鄭  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 年8月,《十三經注疏》本第3冊。
21.(漢)鄭  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 年8月,《十三經注疏》本第4冊。
22.(漢)鄭  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 年8月,《十三經注疏》本第5冊。
23.(周)左丘明傳,(晉)杜  預注,(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 年8月,《十三經注疏》本第6冊。
24.(漢)何  休注,(唐)徐  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 年8月,《十三經注疏》本第7冊。
25.(晉)范  甯集解,(唐)楊士勛疏,《春秋榖梁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 年8月,《十三經注疏》本第7冊。
26.(魏)何  晏注,(宋)邢  昺疏,《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 年8月,《十三經注疏》本第8冊。
27.(漢)趙  岐注,(宋)孫  奭疏,《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 年8月,《十三經注疏》本第8冊。
28.(晉)郭  璞注,(宋)邢  昺疏,《爾雅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 年8月,《十三經注疏》本第8冊。
29.(唐)陸德明,《經典釋文》,臺北:鼎文書局,1972年9月。
30.(宋)陳彭年等重修,《宋本廣韻》,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8年8月。
31.(清)朱彝尊《經義考》,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7年6月。
32.(清)皮錫瑞,《經學通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9年10月。
33.(清)皮錫瑞,《經學歷史》,臺北:藝文印書館,2000年11月。
(三)史部類專著
1.(吳)韋  昭註,《國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56年4月,《國學基本叢書》第一集28-29。
2.(漢)劉  向撰,高  誘註,《戰國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56年4月,《國學基本叢書》第一集30-31。
3.(漢)司馬遷撰,司馬貞索隱、裴  駰集解、張守節正義,《新校本史記三家注》,臺北:鼎文書局,1987年11月。
4.(漢)班  固,《新校本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97年10月。
5.(晉)范  曄,《新校本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91年9月。
6.(唐)房玄齡等,《新校本晉書》,臺北:鼎文書局,1987年1月。
7.趙爾巽等,《新校本清史稿》,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月10月。
8.(清)紀  昀等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7月。
9.(清)周中孚,《鄭堂讀書記補逸》,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1月,《清人書目題跋叢刊》第8冊。
(四)子部類專著
1.(周)莊  周撰,(清)郭慶藩集解,《莊子集解》,臺北:華正書局,1997年11月。
2.(周)呂不韋撰,(漢)高  誘注,《呂氏春秋新校正》,臺北:世界書局,1955年11月。
3.(漢)劉  安撰,(漢)高  誘注,《淮南子》,臺北:廣文書局,1965年8月。
4.(魏)王  肅注,《孔子家語》,臺北:世界書局,1972年6月。
5.(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臺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2月。
6.(清)顧炎武,《日知錄》,臺北:明倫出版社,1970年9月。
(五)集部類
1. (宋)洪興祖,《楚辭補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9月。
2. (南朝梁)蕭  統編、(唐)李  善注,《文選注》,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11月。
3.(宋)郭茂倩,《樂府詩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7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347-1348冊。
4.(清)全祖望,《鮚埼亭集外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1月,《續修四庫全書》本第1430冊。
5.(清)阮  元,《揅經室二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1月,《續修四庫全書》本第1479冊。
(六)近代專著
1.胡樸安,《周易古史觀》,臺北:明文書局,1989年2月。
2.李鏡池,《周易探源》,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年7月。
3.尚秉和,《周易尚氏學》,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5月。
4.屈萬里,《先秦漢魏易例述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1年10月。
5.徐芹庭,《易學源流》,臺北:國立編譯館,1987年8月。
6.徐芹庭,《易圖源流》,臺北:國立編譯館,1993年4月。
7.劉瀚平,《宋象數易學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4年2月。
8.張善文,《象數與義理》,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1月。
9.劉瀚平,《周易思想探微》,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7年2月。
10.孔繁詩,《易經說卦暨卦變研究》,臺北:晴園印刷事業公司,1997年12月。
11.王新華,《周易繫辭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4月。
12.李  申,《易圖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2月。
13.林文欽,《周易時義研究》,臺北:國立編譯館,2002年10月。
14.吳懷褀,《易學與史學》,臺北:大展出版社,2004年12月。
15.朱伯崑,《易學哲學史》,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9月。
16.林忠軍,《象數易學發展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7月。
17.劉玉建,《兩漢象數易學研究》,桂林: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
18.汪學群,《清初易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11月。
19.張善文,《歷代易家與易學要籍》,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
20.楊效雷,《清人易學舉隅》,香港:香港國際學術文化公司,2003年12月。
21.張其成,《易學大辭典》,臺北:建宏出版社,1996年2月。
22.戴君仁,《閻毛古文尚書公案》,臺北:中華叢書委員會,1963年3月。
23.林慶彰,《清初的群經辨偽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3月。
24.林慶彰,《清代經學研究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8月。
25.馬宗霍,《中國經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0年11月。
26.吳雁南等主編,《中國經學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
27.姜廣輝等撰,《中國經學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9月。
28.龔鵬程,《晚明思潮》,臺北:里仁書局,1994年11月。
29.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8年2月。
30.支偉成,《清代樸學大師列傳》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10月。
31.徐世昌,《清儒學案》,臺北:國防研究院、中華大典編印會,1967年10月。
32.蔡可園,《清代七百名人傳》,臺北:廣文書局,1990年4月。
33.錢  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7月。
34.胡楚生,《清代學術史研究續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年12月。
35.鄭吉雄,《清儒名著述評》,臺北:大安出版社,2001年8月。
二、論文
(一)單篇論文
1.李鏡池,〈《左傳》、《國語》中易筮之研究〉,《古史辨》三上(1931年11月);《周易研究論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8月),頁96-110。
2李翊灼,〈虞氏易旁通義舉例〉,《文哲月刊》第1卷第2期(1935年11月);《周易研究論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8月),頁154-164。
3.何行之,〈周易古筮考〉,《文化批判》第3卷第1期(1935年12月);《周易研究論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8月),頁344-368。
4.尚秉和,〈《左傳》、《國語》易象解〉,《北平晨報》第31、32期(1936年3月);《周易研究論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8月),頁111-124。
5.沈瓞民,〈漢魏費氏易學考〉,《制言》第41期(1937年5月);《周易研究論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8月),頁165-181。
6.高  亨,〈《左傳》、《國語》的《周易》說通解〉,《周易雜論》(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62年);《周易研究論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8月),頁125-153。
7.楊君勱,〈《論語稽求篇》讀後〉,《孔孟月刊》第3卷第4期(1964年4月),頁19-21。
8.陳德述,〈試論毛奇齡的反宋思想〉,《社會科學輯刊》第5期(總第52期,1987年),頁22-26;《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3月),頁405-414。
9.孫元昊,〈河圖洛書管窺〉,《中華易學》第13卷第1期(總第145期,1992年3月),頁12-17。
10.林慶彰,〈毛奇齡、李塨與清初的經書辨偽活動〉,《第二屆清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系,1992年5月);《清代學術論叢》第1輯(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1年),頁337-352;《清代經學研究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8月),頁1-36。
11.金原泰介,〈毛奇齡《論語稽求篇》に關する一考察〉,《中國哲學》第21號(1992年10月),頁43-59。
12. 小島毅,〈婚礼廟見考―毛奇齡による《家礼》批判〉,《柳田節子先生古稀記念『中国の伝統社会と家族』》(東京:汲古書院,1993年5月),頁311-328。
13.林忠軍,〈論象數《易》學之正說〉,《齊魯學刊》1993年第3期,頁84-89;《中國哲學史》1994年第6期,頁51-56。
14.柯資能,〈《周易》卦、爻辭數字通釋〉,《中國文化月刊》第174期(1994年4月),頁18-31。
15.曾美雲,〈毛奇齡評朱子《詩》說論衡〉,《中國文學研究》第8期(1994年5月),頁157-196。 
16.于維杰,〈《周易》與占筮〉,《中國國學》第22期(1994年10月),頁79-88。
17.陳德述,〈毛奇齡思想初探〉,《儒學文化論》(成都:巴蜀書社,1995年1月),頁230-249。 
18.鄭吉雄,〈全祖望論「毛奇齡」〉,《臺大中文學報》第7期(1995年4月),頁281-311。 
19.潘國森,〈《周易》爻位學說新議〉,《中國文化月刊》第190期(1995年8月),頁13-27。
20.呂紹綱,〈略說卦變〉,《中國文化月刊》第192期(1995年10月),頁2-17。
21.康義勇,〈毛奇齡對朱子《論語集註》的評價〉,《第四屆清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系,1995年11月);《清代學術論叢》第1輯(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1年),頁319-336。
22.黃慶萱,〈《周易》位觀初探〉,《中華易學》第16卷第12期(總第192期,1996年2月),頁6-18。
23.高懷民,〈數往知來談《易經》哲學〉,《哲學雜誌》第16期(1996年4月),頁40-55。
24.黃愛平,〈毛奇齡與明末清初的學術〉,《清史研究》1996年第4期,頁1-10;.林慶彰、蔣秋華主編,《明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6年6月),頁543-560。
25.黃沛榮,〈論孔子與《周易》經傳〉一,《中華易學》第17卷第5期(總第197期,1996年7月),頁11-14。 
26.黃沛榮,〈論孔子與《周易》經傳〉二,《中華易學》第17卷第6期(總第198期,1996年8月),頁12-15。
27.黃沛榮,〈論孔子與《周易》經傳〉三,《中華易學》第17卷第7期(總第199期,1996年9月),頁13-16。
28.黃沛榮,〈論孔子與《周易》經傳〉四,《中華易學》第17卷第8期(總第200期,1996年10月),頁15-20。
29.黃沛榮,〈論孔子與《周易》經傳〉五,《中華易學》第17卷第9期(總第201期,1996年11月),頁8-11。
30.黃沛榮,〈論孔子與《周易》經傳〉六,《中華易學》第17卷第10期(總第202期,1996年12月),頁6-11。 
31.王二羽,〈初析〈河圖〉、〈洛書〉之謎〉上,《中華易學》第17卷第10期(總第202期,1996年12月),頁29-33。
32.王二羽,〈初析〈河圖〉、〈洛書〉之謎〉下,《中華易學》第17卷第11期(總第203期,1997年1月),頁28-33。
33.林益勝,〈《周易》六爻爻位研究〉,《空大人文學報》第9期(1997年1月),頁1-18。
34.黃石聲,〈文王作《周易》卦序之探索〉,《殷都學刊》1997年第2期,頁20-22。
35.佐佐木愛,〈毛奇齡の思想遍歷-明末の學風と清初期經學〉,《東洋史研究》第56卷第2号(1997年9月),頁1-44。
36.佐佐木愛,〈毛奇齡の『朱子家礼』批判-特に宗法を中心として〉,《上智史学》43号(1998年11月),頁59-86。
37.杜明德,〈《毛奇齡婚禮學研究》摘要〉,《高雄師大學報》第10期(1999年4月),頁187-228。
38.金弼洙,〈毛奇齡《仲氏易》的推移法研究〉,《國際儒學研究》第7輯(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6月),頁282-306。
39.林益勝,〈《易經》〈剝〉、〈復〉兩卦原始本義析議〉,《空大人文學報》第8期(1999年6月),頁1-12。 
40.黃愛平,〈毛奇齡學術研究〉,《清代學術文化史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11月),頁130-150。
41.廣瀬玲子,〈西廂記の「注疏」――王驥徳・毛奇齡による戯曲の読解〉,《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第139冊H12(2000年3月),頁85-120。
42.陳逢源,〈毛奇齡經學論著及其學思歷程〉,《東吳中文學報》第6期(2000年5月),頁105-130。
43.張意文,〈《左傳》《國語》中的《周易》筮法〉,《大陸雜誌》第101卷第2期(2000年8月),頁38-48。
44.楊自平,〈《易經》──「升降」、「反對」兩種卦變義例的考察〉,《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7期(2000年9月),頁464-492。
45.陳逢源,〈毛奇齡《四書》學中的義理內涵〉,《中華學苑》第55期(2001年2月),頁97-121。
46.陳廖安,〈論《易•坤》之「西南得朋東北喪朋」〉,賴貴三等編,《春風煦學集》(臺北:里仁書局,2001年4月),頁5-27。
47.鄭萬耕,〈毛奇齡對〈河圖〉〈洛書〉的駁斥〉,《中國哲學史》2001年第4期,頁15-21。
48.張壽安,〈毛奇齡論「傳位法」〉,《十八世紀禮學考證的思想活力――禮教論爭與禮秩重省》(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年12月),頁241-255。
49.張壽安,〈毛奇齡論「成婦重於成妻」〉,《十八世紀禮學考證的思想活力――禮教論爭與禮秩重省》(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年12月),頁410-431。
50.陳居淵,〈毛奇齡與乾嘉經學典範的重塑〉,《浙江學刊》2002年第3期,頁125-130。
51.傅璇琮,〈《毛奇齡合集》序〉,《書目季刊》第36卷第4期(2003年3月),頁123-125。
52.魏千鈞,〈毛奇齡《古文尚書冤詞》研究〉,《中國文學研究》第18期(2004年6月),頁197-215。
53.廖名春,〈二二相耦,相反為義──《周易》卦義析論〉,《哲學與文化》第31期(2004年10月),頁15-28。
54.侯美珍,〈毛奇齡「季跪小品制文引」──析論兼談「稗官野乘」的意涵〉,《臺大中文學報》第21期(2004年12月),頁185-214。
55.高齡芬,〈王弼《周易注》之主爻論述〉,《北臺國文學報》第2期(2005年6月),頁47-59。
56.黃新根,〈卦象說初探〉,《周易研究》2005年第4期,頁33-37。
57.陳德述,〈毛奇齡實學思想初探〉,《儒學文化新論》(成都:巴蜀書社,2005年10月),頁584-605。
58.閻寶明,〈毛奇齡《古文尚書冤詞》探微〉,《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6期(2005年11月),頁22-26。
59.金原泰介撰、林慶彰譯,〈毛奇齡《論語稽求篇》――清初的《集注》批判〉,《論語思想史》第三部(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2月),頁457-476。
(二)學位論文
1.陳逢源,《毛西河及其《春秋》學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6月。
2.杜明德,《毛西河及其《周禮》學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6月。
3.陳逢源,《毛西河《四書》學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年6月。
4.杜明德,《毛西河及其昏禮、喪禮學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6月。
5.康全誠,《清代《易》學八家研究》,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6月。
6.張敏容,《毛奇齡《易》學研究》,臺北: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7月。
7.賴芳暉,《毛奇齡《四書改錯》研究》,中壢: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4月。
8.呂兆歡,《毛奇齡韻學研究》,臺北: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6月。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