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802201700222600
DOI 10.6846/TKU.2017.00257
論文名稱(中文) 漢字文化與生活藝術隅論-以餐具、服裝、家具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A Small Discussion About Chinese Character Culture and Art of Living-- take tabelware, apparel and furniture for example.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5
學期 1
出版年 106
研究生(中文) 蘇惠君
研究生(英文) Hui-jun Su
學號 700010142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7-01-11
論文頁數 109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崔成宗(chentson@mail.tku.edu.tw)
委員 - 郭晉銓(alston339@yahoo.com.tw)
委員 - 張炳煌(111640@mail.tku.edu.tw)
關鍵字(中) 漢字
漢字文化
書法
生活藝術
關鍵字(英) Chinese calligraphy
art in lif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中國漢字藝術歷史悠長、典雅優美,富含文學意涵與文化思想,但卻容易令人感到高深莫測,提到漢字書法就會聯想到磨墨、毛筆、永字八法、學習困難的印象。但隨著現代國際間對中國的重視,中國風開啟了流行之路,漢字書法相關展演活動陸續開展,書法印象開始具備現代感、設計感,結合文化創意產業可以有文創,有產品,有產值,對於社會大眾深具啟發意義,令筆者起心動念,以研究「漢字文化與生活藝術隅論─以餐具、服裝、家具為例」為題來開展論文。
    本論文以「漢字文化與生活藝術隅論─以餐具、服裝、家具為例」為題,在具備漢字書法各書體先備知識下,先分析漢字書法的各種字體型態在古代生活器物上的表現,有在食器上的、服飾上的、家具上的,分別於漢字文化與飲食餐具藝術、漢字文化與服裝藝術、漢字文化與家具藝術等章節概述。並且將漢字文化融入高中藝術生活課程,讓學生認識漢字藝術、感受漢字書法之美,並且發揮創意、著手設計,將中國漢字書法各書體形態轉化為產品設計的元素,截取其筆畫特色融入日常生活用品之中,開闊學生現代產品設計思維與尋找設計靈感的有效方法。漢字形態又與現代產品設計可有創造相通之處,將漢字融入現代生活,體會和探索漢字文化的美與價值所在 。
    本論文的第一章緒論,概述研究緣由及文獻探討、 研究方法。 第二章漢字文化與餐具藝術概述,探討古代陶瓷、青銅器物銘文與食器關係,並欣賞其漢字之美,加入現在漢字藝術節、好漢玩字等漢字餐具的分析,再融入高中藝術生活課程與學生一同從事漢字餐具設計。 第三章漢字文化與服裝藝術概述,先探究中國古代利用漢字為服飾紋飾的案例,了解其代表的意涵,再加入現在服裝設計師所設計的漢字書法服裝展演活動之分析,之後筆者以節令詩詞為設計元素,融入服裝設計,呈現出兼具實用美觀與文化意涵的T恤。第四章漢字文化與家具藝術概述,先概括了解中國家具發展歷程,探討明式家具與漢字之關係,分析漢字藝術節、好玩漢字等藝術家設計的漢字家具,之後將其融入高中藝術生活課程,與學生腦力激盪,從事漢字家具設計,營造具文化意涵的居家空間。
    整體而言,將漢字形態元素靈活多樣地運用到現代產品造型設計之中,將平面漢字藉由餐具設計、服裝設計、家具設計立體化,讓漢字文化更為平易近人,必將有助於我們開闊生活想像的空間,吸取傳統漢字文化的精華,提高生活藝術的品味。




關鍵字:漢字、漢字文化、書法、生活藝術
英文摘要
Chinese characters, which are elegant and beautiful, have a long history and are full of literary meanings and cultural thoughts. However, Chinese calligraphy often intimidated people with the difficulty with rub-down ink, writing brushes and Eight Principles of Yong. Recently, with the rise of China, Chinese culture has become trendy.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Chinese calligraphy exhibitions. Chinese calligraphy, now considered contemporary and fashionable, can be combined with culture and creativity to inspire the society. Thus it is worthwhile to research the combination of Chinese calligraphy and applied arts.
 
This thesis is mainly concerned with Chinese character culture and art of living-- take tableware, apparel and furniture for example. Based on knowledge about Chinese character calligraphy, different types of chirography on ancient articles for daily use like tableware, apparel and furniture are first analyzed. The following chapters introduce the immersion of Chinese character calligraphy into the high school Applied Arts course. The course first has students recognize Chinese calligraphy and experience the beauty of Chinese character calligraphy. Then students can creatively design daily commoditi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 calligraphic elements. In so doing, they apply Chinese character calligraphy patterns to modern product design and immerse themselves in the modernized beauty of Chinese character calligraphy; meanwhile, they experience and explore the beauty and value of Chinese character calligraphy.
 
Chapter one presents the purposes of the study, literature review and research methods. Chapter two probes into Chinese character calligraphy on ancient ceramics, bronze inscription and tableware. Then it introduces the immersion of Chinese character calligraphy into the high school Applied Arts course, which instructs students to create tablewa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 calligraphy. Chapter three concerns Chinese character calligraphy on apparel design. It first researches ancient examples of calligraphy patterns on apparel and the meaning behind the design. Then it analyzes modern designers’ applic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 calligraphy patterns to apparel. Finally it ends with the design of T-shirt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seasonal poems, which are useful, beautiful and full of cultural meanings. Chapter four discusses applying Chinese character calligraphy to furniture. It starts with the general history of Chinese furniture development. Then it narrows down to the relation between Ming-dynasty furniture and Chinese character calligraphy. Next it analyzes the furniture exhibited in The Delight of Character Festival and Chinese Character Festival. At last it closes with the immersion of such furniture design into the high school Applied Arts course, which encourages students to create Chinese calligraphy furniture.
 
In general, integrating Chinese calligraphic elements into modern product design flexibly turn calligraphy three-dimensional and approachable. It also helps us broaden our world of imagination, absorb the ess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alligraphy and enhance our artistic taste of living.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1
一、	研究動機………………………………………………1
二、	問題意識………………………………………………3
(一)	古文字與飲食餐具的結合與創意……………4
(二)	古文字與穿著或服飾的結合與創意…………5
(三)	古文字與家具用品的結合與創意……………6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文獻評述……………………………………7
一、	研究範圍………………………………………………7
二、	文獻評述………………………………………………8
(一)	漢字與飲食藝術之重要文獻評述……………8
(二)	漢字與服裝藝術之重要文獻評述……………11
(三)	漢字與居家用品藝術之重要文獻評述………12
第三節	研究方法…………………………………………………14
一、	漢字文化與生活藝術的文獻與論文評析…………14
二、	問題意識分析與解決………………………………14
第四節	結語………………………………………………………16

第二章	漢字文化與餐具藝術概述…………………17
第一節	漢字文化與餐具藝術結合………………………………18
第二節	傳統餐具的設計與漢字結合……………………………18
一、	陶器……………………………………………………19
二、	瓷器……………………………………………………20
三、	青銅器…………………………………………………26
四、	漆器與食器……………………………………………34
五、	紫砂壺…………………………………………………35
第三節	現代餐具與漢字結合……………………………………41
第四節	結語………………………………………………………46
第三章	漢字文化與服裝藝術概述…………………47
第一節	現有服裝與漢字結合……………………………………52
一、	城南藝事-漢字當代藝術展:崇華意識……………52
二、	漢字文化節……………………………………………56
三、	高雄好漢玩字節………………………………………58
四、	董陽孜「讀衣」時尚╳藝術跨界度…………………60
第二節	現代服裝與節慶詩書法結合……………………………65
一、	春節詩與服裝藝術結合………………………………66
二、	端午節詩與服裝藝術結合……………………………68
三、	中秋節詩與服裝藝術結合……………………………70
四、	教師節詩與服裝藝術結合……………………………72
第三節	結語………………………………………………………74
第四章	漢字文化與家具藝術概述…………………76
第一節	 傳統家具與漢字藝術……………………………………77
第二節	 當代家具與漢字藝術……………………………………87
第三節	 漢字書法融入家具設計教學實驗………………………87
一、	甲骨文融入家具設計………………………………………88
二、	金文融入家具設計…………………………………………89
三、	篆書融入家具設計…………………………………………90
四、	隸書融入家具設計…………………………………………92
五、	草書融入家具設計…………………………………………93
六、	楷書融入家具設計…………………………………………96
七、	行書融入家具設計…………………………………………97
第四節	 結語………………………………………………………98
第五章	結論………………………………………100
一、	漢字文化與生活藝術相融之意義……………………………100
二、	漢字文化與餐具藝術相融之意義……………………………101
三、	漢字文化與服裝藝術相融之意義……………………………101
四、	漢字文化與家具藝術相融之意義……………………………102
五、	漢字造型與高級中學藝術生活課程相融之意義……………102
六、	漢字文化融入生活藝術之未來展望…………………………103
參考文獻……………………………………………105















圖 目 錄
圖1-1   《2016╱04╱05筆者自攝於林語堂故居》………………1
圖1-2   《2016╱04╱05筆者自攝於林語堂故居》………………1
圖1-3   《2016╱04╱05筆者自攝於林語堂故居》………………1
圖1-4   《2016╱04╱05筆者自攝於林語堂故居》………………1
圖1-5   《鳥蟲書》錄自《鄭軍《中國吉祥漢字設計藝術》(北京:
人民美術出版社,2009年12月),頁45-48。》………2
圖1-6    《雕蟲篆》錄自《鄭軍《中國吉祥漢字設計藝術》(北京: 
           人民美術出版社,2009年12月),頁45-48。》……2
圖1-7    《龍爪篆》錄自《鄭軍《中國吉祥漢字設計藝術》(北京: 
           人民美術出版社,2009年12月),頁45-48。》……2
圖1-8    《穗書篆》錄自《鄭軍《中國吉祥漢字設計藝術》(北京: 
           人民美術出版社,2009年12月),頁45-48。》……2
圖1-9    《龍書篆》錄自《鄭軍《中國吉祥漢字設計藝術》(北京: 
           人民美術出版社,2009年12月),頁45-48。》……2
圖1-10    《金文》錄自《鄭軍《中國吉祥漢字設計藝術》(北京: 
            人民美術出版社,2009年12月),頁45-48。》……2
圖1-11    《2016╱05╱01筆者自攝於國家圖書館》……………6
圖1-12    《2016╱05╱01筆者自攝於國家圖書館》……………7
圖1-13    《2016╱05╱01筆者自攝於國家圖書館》……………7
圖2-1    《清代 福壽簍空瓶》錄自《鄭軍:《中國吉祥漢字設計
藝術》(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9年12月),頁
58。》……………………………………………………17
圖2-2    《清代 彩漆描金壽字盒》錄自《鄭軍:《中國吉祥漢字
設計藝術》(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9年12月),
頁58。》…………………………………………………17
圖2-3    《二里頭文化 陶鬲》錄自《王丹丹:《古陶瓷鑑賞與收
藏》(臺北:品冠文化出版社,2014年2月初版)。》…20
圖2-4    《夏商時期夏家店下層文化彩陶鬲》錄自《王丹丹:《古
陶瓷鑑賞與收藏》(臺北:品冠文化出版社,2014年2
月初版)。》………………………………………………20
圖2-5    《商朝白陶壺》錄自《王丹丹:《古陶瓷鑑賞與收藏》(臺
北:品冠文化出版社,2014年2月初版)。》………20
圖2-6    《唐 白瓷茶具一套》錄自《王丹丹:《古陶瓷鑑賞與收
藏》(臺北:品冠文化出版社,2014年2月初版)。》……21
圖2-7    《唐 白釉風首皮囊壺》錄自《王丹丹:《古陶瓷鑑賞與
收藏》(臺北:品冠文化出版社,2014年2月初
版)。》……………………………………………………21
圖2-8     《唐 白釉堆花高足缽》錄自《王丹丹:《古陶瓷鑑賞與
收藏》(臺北:品冠文化出版社,2014年2月初
版)。》……………………………………………………21
圖2-9     《晚清 萬壽無疆》錄自《李飛:《中國古代瓷器紋飾
圖典》(杭州:浙江出版社,2008年1月)頁294-
295。》……………………………………………………22
圖2-10     《晚清 喜》錄自《李飛:《中國古代瓷器紋飾圖典》(杭
             州:浙江出版社,2008年1月)頁294-295。》………22
圖2-11     《晚清 壽》錄自《李飛:《中國古代瓷器紋飾圖典》(杭
             州:浙江出版社,2008年1月)頁294-295。》………22
圖2-12     《晚清 雙喜》錄自《李飛:《中國古代瓷器紋飾圖典》
(杭州:浙江出版社,2008年1月)頁294-295。》……22
圖2-13     《晚清 壽》錄自《李飛:《中國古代瓷器紋飾圖典》(杭
             州:浙江出版社,2008年1月)頁294-295。》………22
圖2-14    《晚清 喜》錄自《李飛:《中國古代瓷器紋飾圖典》(杭
             州:浙江出版社,2008年1月)頁294-295。》………22
圖2-15     《清雍正 淡黃地琺瑯彩蘭石紋碗》錄自《李飛《中國
古代瓷器紋飾圖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
年1月)。》……………………………………………24
圖2-16     《清光緒 粉彩綠地描金蝠壽紋葉式盤》錄自《李飛《中
              國古代瓷器紋飾圖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年 1月)。》……………………………………………25
圖2-17     《商晚 獸面紋扁足鼎 食器》錄自《震榮堂:《中國夏商周三代金銅器》(臺北:震榮堂出版,2011年1
月)。》…………………………………………………28
圖2-18      《西周早 獸面紋鼎 食器》錄自《震榮堂:《中國夏商周三代金銅器》(臺北:震榮堂出版,2011年1月)。》…………………………………………………28
圖2-19      《西周早 姬母鼎 食器》錄自《震榮堂:《中國夏商
              周三代金銅器》(臺北:震榮堂出版,2011年1
月)。》…………………………………………………29
圖2-20      《商晚 亞醜爵 酒器》錄自《震榮堂:《中國夏商
              周三代金銅器》(臺北:震榮堂出版,2011年1
月)。》…………………………………………………29
圖2-21      《商晚 亞醜觥 酒器》錄自《震榮堂:《中國夏商
              周三代金銅器》(臺北:震榮堂出版,2011年1
月)。》…………………………………………………30
圖2-22      《西周早 鳥紋尊 酒器》錄自《震榮堂:《中國夏商
             周三代金銅器》(臺北:震榮堂出版,2011年1
月)。》…………………………………………………30
圖2-23     《西周早 蛇紋卣 酒器》錄自《震榮堂:《中國夏商
             周三代金銅器》(臺北:震榮堂出版,2011年1
月)。》…………………………………………………31
圖2-24     《西周中 旅盤 水器》錄自《震榮堂:《中國夏商
             周三代金銅器》(臺北:震榮堂出版,2011年1
月)。》…………………………………………………32
圖2-25     《西周晚 柞鐘 樂器》錄自《震榮堂:《中國夏商
              周三代金銅器》(臺北:震榮堂出版,2011年1
月)。》…………………………………………………32
圖2-26      《西漢中期 鳳紋漆食盒》錄自《陳彥堂《炊具食器》
(臺北:貓頭鷹出版社,2003年11月)。》…………34
圖2-27      《西漢中期 木胎彩繪漆案》錄自《陳彥堂《炊具食
器》(臺北:貓頭鷹出版社,2003年11月)。》………34
圖2-28      《西漢中期 彩繪木胎漆盤》錄自《陳彥堂《炊具食
器》(臺北:貓頭鷹出版社,2003年11月)。》………34
圖2-29      《明 桃形紫砂杯》錄自《姚遷《宜興紫砂陶藝》(臺
北:唐人工藝出版社,民國八十一年元月初版),頁
34。》…………………………………………………36
圖2-30      《清嘉慶 宜興窟紫砂壺》錄自《姚遷《宜興紫砂陶藝》(臺北:唐人工藝出版社,民國八十一年元月初版),頁34。》…………………………………………37
圖2-31      《明 紫砂瓜形壺》錄自《姚遷《宜興紫砂陶藝》(臺
北:唐人工藝出版社,民國八十一年元月初版),頁
34。》…………………………………………………37
圖2-32      《書畫印壺:陳鴻壽的藝術》錄自《黃健亮《明清紫
砂藝術-宜興紫砂壺及其裝飾研究》(臺北:盈記唐
人工藝出版社,2007年8月初版),頁145。》………39
圖2-33      《美意延年系列》錄自《莊秀玲《台灣當代精緻陶瓷
餐具展》(新北市鶯歌陶瓷博物館,民國九十三年)
頁80-84。》………………………………………41
圖2-34      《鹽罐、胡椒罐、牙籤罐、油醬罐》錄自《莊秀玲《台
              灣當代精緻陶瓷餐具展》(新北市鶯歌陶瓷博物館,民國九十三年)頁80-84。》…………………………41
圖2-35      《邱建基:雙喜杯》
錄自《高雄市政府文化局2010
好漢玩字網站:http://w2.khcc.gov.tw/DCCF/》
………………………………………………………42
圖2-36      《郭令鈞:蘭亭餐具》
錄自《高雄市政府文化局2010
好漢玩字網站:http://w2.khcc.gov.tw/DCCF/》
………………………………………………………42
圖2-37      《李尉郎:墨 宴》
錄自《高雄市政府文化局2010
好漢玩字網站:http://w2.khcc.gov.tw/DCCF/》
………………………………………………………42
圖2-38    《「雨」字設計》2015年12月筆者自攝於藝術生活堂…44
圖2-39    《「心」字設計》2015年12月筆者自攝於藝術生活堂…44
圖2-40    《「老」字設計》2015年12月筆者自攝於藝術生活堂…45
圖2-41    《「扇」字設計》2015年12月筆者自攝於藝術生活堂…45
圖3-1     《十二章紋》錄自《馮盈之《漢字與服飾文化》(上海:
東華大學出版社,2012年8月),頁159。》……………47
圖3-2    《晚清(道光) 紅色緙絲八團夔龍壽字文吉服袍》錄
自《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輯《潮代-清繡的天
衣無縫:清代女性服飾展》(臺北市:史博館,中華民
國一○四年七月),頁85。》……………………………49
圖3-3     《晚清(同治) 青色雲紋暗花緞平金繡百壽字紋襯衣》
            錄自《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輯《潮代-清繡的
天衣無縫:清代女性服飾展》(臺北市:史博館,中華
民國一○四年七月),頁139。》…………………………50
圖3-4    《晚清(同治) 黃色缂絲梅竹雙喜紋大坎肩》錄自《國
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輯《潮代-清繡的天衣無縫:清代女性服飾展》(臺北市:史博館,中華民國一○四年七月),頁113。》…………………………………………50
圖3-5    《晚清(光緒) 白色納紗漢瓦紋便袍》錄自《國立歷
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輯《潮代-清繡的天衣無縫:清代女性服飾展》(臺北市:史博館,中華民國一○四年七月),頁145。》………………………………………51
圖3-6     《Dimension 漢字服裝 X 陳劭彥:大》
錄自《中華郵政全球資訊網:
http://www.post.gov.tw/post/internet/Group/index.jsp?ID=150101&news_no=22961&control_type=page&group_name=post&news_type=history_news》.....53
圖3-7     《Dimension 漢字服裝 X 陳劭彥:女》
            錄自《中華郵政全球資訊網:
http://www.post.gov.tw/post/internet/Group/index.jsp?ID=150101&news_no=22961&control_type=page&group_name=post&news_type=history_news》.....53
圖3-8     《漢字服裝 王九思/王庭宇:怒》
錄自《中華郵政全球資訊網:http://www.post.gov.tw/post/internet/Group/index.jsp?ID=150101&news_no=22961&control_type=page&group_name=post&news_type=history_news》..54
圖3-9    《漢字服裝 王九思/王庭宇:喜》
錄自《中華郵政全球資訊網:http://www.post.gov.tw/post/internet/Group/index.jsp?ID=150101&news_no=22961&control_type=page&group_name=post&news_type=history_news》..55
圖3-10     《第五屆漢字文化節.漢字書法禮服》
錄自《臺北市政府文化局網站資料:https://www.culture.gov.taipei/frontsite/subject/SubjectAction.do?method=doFindList&typeId=17》.......................................56
圖3-11     《第六屆漢字文化節.漢字尚潮系列》
錄自《臺北市政府文化局網站資料:https://www.culture.gov.taipei/frontsite/subject/SubjectAction.do?method=doFindList&typeId=17》.......................................57
圖3-12     《古又文:The Essence of Chinese Calligraphy》
              錄自《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網站:
              http://w2.khcc.gov.tw/DCCF/e2.html》........58
圖3-13     《趙家豪/王宗立:漢身體互動+漢音飛舞地投影》
    錄自《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網站:  
    http://w2.khcc.gov.tw/DCCF/e2.html》........58
圖3-14     《無聲之聲漢字服裝創意系列》
              錄自《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網站:  
              http://w2.khcc.gov.tw/DCCF/e2.html》........59
圖3-15     《鄭秋月:相形漢月》
              錄自《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網站:  
              http://w2.khcc.gov.tw/DCCF/e2.html》........60
圖3-16    《詹朴:分線與線的對話》錄自《2016年10月15日筆
者自攝於松山文創園區5號倉庫─董陽孜「讀衣」時尚╳藝術跨界展》……………………………………60
圖3-17    《陳姵潔:濃、彎、縈、變、皺》錄自《2016年10月
15日筆者自攝於松山文創園區5號倉庫─董陽孜「讀衣」時尚╳藝術跨界展》………………………………61
圖3-18     《陳劭彥:變態》錄自《2016年10月15日筆者自攝
於松山文創園區5號倉庫─董陽孜「讀衣」時尚╳藝術跨界展》……………………………………………61
圖3-19     《周裕穎:墨型五色》錄自《2016年10月15日筆者
自攝於松山文創園區5號倉庫─董陽孜「讀衣」時尚╳藝術跨界展》………………………………………62
圖3-20     《王舜民:虛與實》錄自《2016年10月15日筆者自
攝於松山文創園區5號倉庫─董陽孜「讀衣」時尚╳藝術跨界展》…………………………………………63
圖3-21     《張暘-銀河組曲第一首:無聲夜曲》錄自《2016年
10月15日筆者自攝於松山文創園區5號倉庫─董陽孜「讀衣」時尚╳藝術跨界展》………………………64
圖3-22      《文創商品》錄自《2016年10月15日筆者自攝
於松山文創園區5號倉庫─董陽孜「讀衣」時尚╳藝術跨界展》……………………………………………64
圖3-23    《春節詩漢字書法服裝設計》筆者設計、手繪、書寫……67
圖3-24    《端午節詩漢字書法服裝設計》筆者設計、手繪、書寫…70
圖3-25    《中秋節詩漢字書法服裝設計》筆者設計、手繪、書寫…72
圖3-26    《教師節詩漢字書法服裝設計》筆者設計、手繪、書寫…74
圖4-1     《鳳椅一》2016年04月05日筆者自攝於林語堂故居…76
圖4-2     《卡夾》2016年04月05日筆者自攝於林語堂故居…76
圖4-3     《青花傘》2016年06月06日筆者自攝於國家圖書館…77
圖4-4    《清.紫檀崁玉寶座》錄自《張曉明:《中國家具》(北
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08年12月第一版),頁20。》…78
圖4-5     《明 黃花梨木崁楠木花紋寶座》錄自《張曉明:《中國
家具》(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08年12月第一版),頁24。》…………………………………………………80
圖4-6     《顏真卿的楷書字體》錄自《任達升:《藝術百科》(臺
北:漢湘文化出版社,2006年2月初版),頁106。》……80
圖4-7    《繹山石刻》錄自《任達升:《藝術百科》(臺北:漢湘
文化出版社,2006年2月初版),頁105。》……………80
圖4-8    《明 花梨四出頭官帽椅》錄自《張曉明:《中國家具》
(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08年12月第一版),頁83。》……………………………………………………80
圖4-9    《小篆 繹山石刻》錄自《任達升:《藝術百科》(臺北:
漢湘文化出版社,2006年2月初版),頁105。》………81
圖4-10    《隸書 乙英碑局部》錄自《教育部審定《高中美術三.
第五課文化變遷與藝術型態轉變-以中國書畫發展為例》(臺北:謳馨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中華民國98年7月),頁121。》…………………………………………81
圖4-11    《柳公權《玄秘塔碑》》錄自《任達升《藝術百科》(臺
北:漢湘文化出版社,2006年2月初版),頁105-112。》……………………………………………………82
圖4-12    《懷素《論書帖》》錄自《任達升《藝術百科》(臺北:
漢湘文化出版社,2006年2月初版),頁105-112。》…82
圖4-13    《王羲之《蘭亭序》》錄自《任達升《藝術百科》(臺北:
            漢湘文化出版社,2006年2月初版),頁105-112。》…83
圖4-14    《聯邦椅》
錄自《WECHAT中文網:http://wechat.kanfb.com/archives/39650》......83
圖4-15    《Y型椅》
錄自《MOT明日誌TIMES網站:http://www.mottimes.com/cht/article_detail.php?serial=628&type=1》.........................84
圖4-16    《明 黃花梨木圈椅》錄自《張曉明:《中國家具》(北
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08年12月第一版),頁28。》……………………………………………………84
圖4-17    《黃義雲:迎春納福-福壽椅》
錄自《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好漢玩字節http://w2.khcc.gov.tw/DCCF/e3.html》..........84
圖4-18    《李雨青、許凱雯:迎春 逢喜》
錄自《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好漢玩字節http://w2.khcc.gov.tw/DCCF/e3.html》..........85
圖4-19    《蔡騰毅:墨俱系列》
錄自《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好漢玩字節http://w2.khcc.gov.tw/DCCF/e3.html》..........85
圖4-20    《侯志慶:山川》
錄自《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好漢玩字節http://w2.khcc.gov.tw/DCCF/e3.html》..........86
圖4-21    《吳東:坐》
錄自《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好漢玩字節http://w2.khcc.gov.tw/DCCF/e3.html》..........86
圖4-22    《「鼎」字漢字甲骨文家具設計》
             2016年12月筆者自攝於高三藝術生活課程………89
圖4-23     《「龍」字漢字金文家具設計》
             2016年12月筆者自攝於高三藝術生活課程………90
圖4-24     《「行」字漢字篆書家具設計》
             2016年12月筆者自攝於高三藝術生活課程………91
圖4-25     《「多」字漢字篆書家具設計》
             2016年12月筆者自攝於高三藝術生活課程………92
圖4-26     《吳騰飛:九宮格》
             錄自《「家具在線」網站:
             http://gida15.jiagle.com/work/OTI.html》.....93
圖4-27    《皇象寫本急就章局部》錄自《教育部審定《高中美術
三.第五課文化變遷與藝術型態轉變-以中國書畫發展為例》(臺北:謳馨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中華民國98年7月),頁122。》………………………………………94
圖4-28     《王羲之 寒切帖(摹本局部)》錄自《教育部審定《高
中美術三.第五課文化變遷與藝術型態轉變-以中國書畫發展為例》(臺北:謳馨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中華民國98年7月),頁122。》………………………………94
圖4-29     《懷素 自敘帖(摹本局部)》錄自《教育部審定《高
中美術三.第五課文化變遷與藝術型態轉變-以中國書畫發展為例》(臺北:謳馨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中華民國98年7月),頁122。》………………………………95
圖4-30     《風-風鈴》錄自《林漢裕.林榮泰.薛惠月《漢字
轉換為產品造形的可行性探討》(設計學報,第十卷,第二期),  頁77-88。》………………………………95
圖4-31     《春-吊燈》錄自《林漢裕.林榮泰.薛惠月《漢字
轉換為產品造形的可行性探討》(設計學報,第十卷,第二期),  頁77-88。》………………………………95
圖4-32      《「青」字漢字楷書家具設計》
              2016年12月筆者自攝於高三藝術生活課程………97
圖4-33    《蔡騰毅:墨俱系列》
錄自《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好漢玩字節http://w2.khcc.gov.tw/DCCF/e3.html》..........98
參考文獻
一、	古籍:
1、	王雲五主編.盧辯注.孔廣森補:《大戴禮記補注.卷三.保傅》(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中華民國54年12月臺一版)。
2、	宋.洪邁:《夷堅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中華民國70年)。
3、	宋.李昉:《太平御覽》(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3年8月)。
4、	《叢書集成續編98.清.宋曹:《書法約言一卷》》(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中華民國78年)。
5、	傅璇琮、孫欽善等編:《全宋詩》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7月版),冊10。
6、	唐圭璋編:《全宋詞》(臺北:文光出版社,民國62年10月版),冊1。
7、   《續修四庫全書.金石類史部.清.孫詒讓:《契文舉例》》(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頁139。
二、	近現代之專書(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1、	王丹丹:《古陶瓷鑑賞與收藏》(臺北:品冠文化出版社,2014年2月初版)。
2、	王靜芝:《書法漫談》(中華民國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中山文庫,中華民國八十九年五月初版)。
3、	王宇清:《中國服裝史綱》(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中華民國83年9月初版)。
4、	王維堤:《中國服飾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06月1版)。
5、	任達升:《藝術百科》(臺北:漢湘文化出版社,2006年2月初版)。
6、	朱振藩:《食在凡間》(臺北:聯合文學,2005年5月)。
7、	余志慧:《中國傳統文化經典027-中國節日》(臺北:順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3年02月1版)。
8、	王邦雄.曾昭旭.楊祖漢:《論語義理疏解》(臺北:鵝湖月刊社,中華民國71年6月初版)。
9、	沈尹默:《書法藝術欣賞》(臺北:莊嚴出版社,中華民國69年9月四版)。
10、	李聰明:《鐘鼎銘文的書法藝術》(臺北:大千出版社,中華民國95年      
      05月)。
11、	李飛:《中國古代青銅器文飾圖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年01
      月)。
12、	尚秉和:《歷代社會風俗事物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6年二版)。
13、	邱燮友注釋:《新譯唐詩三百首》(臺北市:三民書局印行,中華民國91
      年6月)。
14、	故宮博物院:《故宮陶瓷館》(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9年12月)。
15、	姚遷:《宜興紫砂陶藝》(臺北:唐人工藝出版社,民國81年1月初 
      版)。
16、	袁枚:《隨園食單》(西安市:三泰出版社,2005年9月)。
17、	徐秀棠:《中國紫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18、	徐清泉:《中國服飾藝術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
19、	莊秀玲:《台灣當代精緻陶瓷餐具展》(臺北:北縣鶯歌陶瓷博物館,民
      國93年)。
20、	陳彥堂:《炊具食器》(臺北:貓頭鷹出版社,2003年11月)。
21、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輯:《潮代-清繡的天衣無縫:清代女性服 
      飾展》(臺北:史博館,中華民國104年07月)。
22、	教育部審定:《高中美術三.第五課文化變遷與藝術型態轉變-以中國書
      畫發展為例》(臺北:謳馨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中華民國98年7月)。
23、	崔詠雪:《中國家具篇》(臺北:明文書局出版,中華民國78年12月初
      版)。
24、	華梅:《服飾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08月)。
25、	馮盈之:《漢字與服飾文化》(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2012年08月)。
26、	黃健亮:《明清紫砂藝術-宜興紫砂壺及其裝飾研究》(臺北:盈記唐人
      工藝出版社,2007年8月)。
27、	黃佳玟:《T恤誌》(臺北:墨刻出版、城邦文化發行,1999年)。
28、	張錯:《風格定器物-張錯藝術文論》(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12年2
      月)。
29、	張曉明:《中國家具》(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08年12月)。
30、	漢寶德:《漢寶德談美》(臺北:聯經出版社,2004年初版)。
31、	蔣勳:《天地有大美》(臺北:遠流出版,2005年12月初版)。
32、	蔣勳:《漢字書法之美》(臺北:遠流出版社,2009年08月)。
33、	震榮堂:《中國夏商周三代金銅器》(臺北:震榮堂出版,2011年1月)。
34、  盧國屏、黃立楷:《當代文字學概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9月初版)。
35、	韓冷:《流行背後的秘密-中國現代服裝的文化內涵》(臺北:新銳文創,
      2015年10月BOD一版)。
36、	蘇斌.蕭洪:《唐詩百家全集.孟郊詩全集.五排》(湖南省:海南出版
      社,1992年8月)。
37、	蘇斌.許群力:《唐詩百家全集.白居易詩全集(上).七絕》(湖南省:
      海南出版社,1992年8月第一版)。
38、	釋廣元:《中國書法概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1年12月)。
三、	博碩士學位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1、	王哲馨:《華人餐飲文化餐具設計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中華民國102年6月)。
2、	江蓮碧:《中國服飾禮儀符碼表徵與文化內涵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博士論文,中華民國91年06月)。
3、	李秋:《書法型態靈感在現代產品造型設計中的應用研究》(瀋陽理工大學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12月)。
4、	李曉雲:《新時期以來中國服裝審美風尚研究》(中國南京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05月)。
5、	林漢裕.林榮泰.薛惠月:《漢字轉換為產品造形的可行性探討》(設計學報,第十卷,第二期),頁77-88。
6、	秦安慧:《古漢字圖案化之研究與設計》(嶺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 碩士論文,中華民國98年8月)。
7、	陳李明昇:《以中國龍之文化意象餐具創作論述》(東方設計學院文化創意設 計研究所,中華民國103年4月)。
8、	許家鳳:《漢字意象在產品質感上的再現》(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    中華民國97年01月)。
9、	郭旭姬:《台灣傳統漢字設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視覺藝術設計  學系碩士論文,中華民國103年7月)。
10、	黃健亮《明清紫砂藝術-宜興紫砂壺及其裝飾研究》(臺北市:盈記唐
      人工藝出版社)。
11、	楊雅鈞:《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之研究-以漢字節為例》(淡江大學漢 
      語文化暨文獻資源研究所,中華民國101年1月)。
四、	網路參考資料:
1、	城南藝事-漢字當代藝術展:崇華意識
     (時間:2014年11月1日-11月30日,地點:郵政博物館2樓郵政藝廊)   
 http://www.post.gov.tw/post/internet/Group/index.jsp?ID=150101&news_no=22961&control_type=page&group_name=post&news_type=history_news
2、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第六屆漢字文化節.漢字尚潮系列
     (時間:99年01月02日19:30~21:00,地點:孔廟大成殿)
 http://cmex.pixnet.net/blog/post/42335494-%E5%89%B5%E6%84%8F%E6%9C%8D%E8%A3%9D%E5%B1%95%E6%BC%94--%E9%AB%94%E9%A9%97%E6%BC%A2%E5%AD%97%E7%9A%84%E8%A8%AD%E8%A8%88%E7%BE%8E%E5%AD%B8
3、	中文全字庫
      http://www.cns11643.gov.tw/AIDB/welcome.do
4、	高雄好漢玩字:
      http://w2.khcc.gov.tw/DCCF/e2.html
5、	漢語字源:
  http://www.chineseetymology.org/CharacterEtymology.aspx?characterInput=%E8%BB%8A&submitButton1=Etymology
6、	家具在線:
      http://gida15.jiagle.com/work/OTI.html
7、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網站:
 https://www.culture.gov.taipei/frontsite/subject/SubjectAction.do?method=doFindList&typeId=17
8、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網站:
      http://w2.khcc.gov.tw/DCCF/e2.html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