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802200621321900
DOI 10.6846/TKU.2006.00148
論文名稱(中文) 《爾雅‧釋親》親屬關係之文化詮釋
論文名稱(英文) 《Er-ya‧Shi-qin》:A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of Relatives Relation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4
學期 1
出版年 95
研究生(中文) 王盈方
研究生(英文) Ying-Fang Wang
學號 691000110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5-12-21
論文頁數 130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盧國屏(088073@mail.tku.edu.tw)
指導教授 - 韓耀隆(hy166@mail.tku.edu.tw)
委員 - 孫劍秋
委員 - 陳仕華
委員 - 韓耀隆
關鍵字(中) 爾雅
釋親
漢語文化
親屬關係
關鍵字(英) Shin-qin
Erya
relatives relations
culture of Chinese character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爾雅》過去經常被作為一部辭書或甚至訓詁書籍,對於其中條列的字詞有許多深刻且嚴謹的研究。許多學者對於《爾雅》當中的字詞條例、訓詁方式及文物考究,皆有相當程度的研究及主張。但作為一部訓詁的書籍,其能夠承載的應該不只是字句上的字字斟酌,或是詞彙上音通義近的問題而已,《爾雅》代表的是一個時期人文、地理、自然、社會上所累積而成的各方文化代表。任何一個條目的排列,背後所蘊含的可能是長時間積累之後所表現出來的人文素養及當時社會的社經背景,但是當表現在文字紀錄時,卻用最精簡的文字表達將文化上深層涵義、人文背景,在文字或詞句上呈現。
    本文研究目的嘗試在《爾雅》十九卷的分類當中,將條列式的字、詞,其背後所承載的人文社會背景,或當時語言環境上所反映的文化現象勾勒出來,鋪陳出符合當時的社會現實,發現古人的生活與文化層次。以《爾雅》為中心點,承先啟後的將過去古人的生活或是語言習慣等等作一呈現。尤其是親屬稱謂,人際之間的交往,不會因為時空的改變而有所差異,由親屬稱謂看婚姻、家庭、性別的文化痕跡,是在此企圖建構之文化角度。
    本文從文化面入手,以《爾雅》記錄之時間斷限為主,〈釋親〉篇所建構之親屬關係為主要研究範疇。擬以人事類中,專門針對人物稱謂的〈釋親〉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從輩分的稱謂及在家族的排行以及非血緣的姻親名稱裡,發現當時對於男女性別地位上的不同,以及因為性別的差異所衍生出的文化現象,甚至為了傳宗接代而納「妾」的社會。將此在性別上差異而產生的文化做出詮釋,且回溯至上古時期曾經出現過的母系社會,並將兩者做比較發現對於男女性別不同的文化態度。操作方法上,先將字詞的本義、引申義逐一說明,再依〈釋親〉篇的分類,宗族、母黨、妻黨、婚姻等四類,依條例名稱之內容,表以關係圖,將親屬關係逐代釐清,彼此之稱謂以圖示來表關係之遠近,最後再將各親屬稱謂作文化詮釋。直系之血親,旁系之姻親,親屬遠近關係的親朋好友,婚姻形式產生的姻親兄弟將嘗試建構,並以較符合現今常用的稱呼做古今兩者之對照,找出其變化之痕跡。
英文摘要
Erya used to be viewed as a thesaurus.  There have been piles of studies on its words and phrases.  However, being a semantics book interpreting words and phrases of the time, it bears more than the lexical function.  In fact, Erya is an encyclopedia of its cultural contexts including humanity, geography, nature as well as society.  Its usage of words and phrases reflect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contexts of the period.     
This study, in light of culture, tries to approach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the words and phrases elaborated under the nineteen headings in Erya.  Focalizing on kinship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 this study exemplifies the cultural interpretations of Erya.
    The relationships discussed in this study are selected from the chapter “Shin Qin” in Erya.  In this study, we trace the different social statuses between man and woman, which evolve special cultural phenomena like marrying concubines for carrying on the family name.  From this perspective, we suppose the existence of the matriarchal society in the upper ancient times.              
    Specifically, this study elaborates, first, definitions of words and phrases of choice.  Then, we clarify the relations of kinships among these terms according to the four categories in Shin Qin Chapter.  And finally, we approach cultural interpretations of kinships we discussed earlier and find traces of different cultural connotation between present and then.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壹章  緒論---------------------------------------------0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01
    第二節  研究範疇與方法-------------------------------02
    第三節  前人研究概況---------------------------------03
第貳章  〈釋親〉篇之字義分析-----------------------------05
   「宗族」組織圖----------------------------------------04
    第一節  「宗族」之字義分析---------------------------06
    第二節  「母黨」之字義分析---------------------------36
    第三節  「妻黨」之字義分析---------------------------41
    第四節  「婚姻」之字義分析---------------------------56
    第五節  結論-----------------------------------------65
第叁章  從親屬稱謂看宗法制度-----------------------------67
    第一節  血親關係至宗族體系---------------------------67
    第二節  父子繼承之體系-------------------------------71
    第三節  撼動宗族制度的「妾」-------------------------74
          (一)、「妾」之來源---------------------------75
          (二)、「妾」之制度化-------------------------76
          (三)、「妾」之功能---------------------------79
          (四)、「妾」之地位---------------------------81
          (五)、「妾」之影響---------------------------83
第肆章  〈釋親〉篇婚姻關係之文化詮釋---------------------85
    第一節  《爾雅》前婚姻家庭組成之方式-----------------85
          (一)、婚姻成立之形式-------------------------86
                1、掠奪婚-------------------------------86
                2、買賣婚-------------------------------87
                3、交換婚-------------------------------87
                4、聘娶婚之確立-------------------------88
          (二)、家庭組成之型態-------------------------89
                1、血婚制家族(原始群婚)---------------90
                2、伙婚制家族---------------------------91
                3、偶婚制家族---------------------------92
                4、個體婚家庭---------------------------93
    第二節  婚姻關係下之親屬稱謂-------------------------94
    第三節  舅、姑之關鍵角色----------------------------102
第伍章  親屬稱謂之特色及文化意涵------------------------106
    第一節  反映傳統禮教之男尊女卑----------------------107
    第二節  反映道德社會之門當戶對----------------------110
    第三節  親屬稱謂之文化意涵--------------------------113
第陸章  結論--------------------------------------------118
    第一節  研究成果------------------------------------119
    第二節  議題的開展與限制----------------------------120
    第三節  未來展望------------------------------------122
參考書目------------------------------------------------124
參考文獻
一、《爾雅》相關文獻
郝懿行:《爾雅義疏》,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1985年9月。
顧廷龍、王世偉:《爾雅導讀》,巴蜀書社出版,1990年1月第1版。
朱祖延(主編):《爾雅詁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1版。
管錫華:《爾雅研究》,安徽大學出版社出版,1996年12月第1版。
郭璞(注)、邢昺(疏):《十三經注疏‧爾雅注疏》,藝文印書館出版,1997年8月初版13刷。
馬重奇:《爾雅漫談》,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1997年8月。
徐莉莉、詹鄞鑫:《爾雅:文詞的淵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97年8月第1版。
盧國屏:《爾雅語言文化學》,臺灣學生書局出版,1999年12月初版。
李學勤:《十三經注疏‧爾雅注疏》,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1999年12月第1版。
胡奇光、方環海:《爾雅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2004年12月。

二、文化語言學類
沈錫倫:《中國傳統文化和語言》,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
濮之珍:《中國語言學史》,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87年10月第1版。
劉寧生、劉丹青、馬景侖:《語言學概論》,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1987年10月第1版。
孟世凱:《中國文字發展史》,文津出版社出版,1996年12月初版。
齊珮瑢:《訓詁學概論》,華正書局有限公司出版,1999年9月。
徐超:《中國傳統語言文字學》,山東大學出版社出版,2000年8月第2版。
常敬宇:《漢語詞彙與文化》,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2000年11月。
周有光:《漢字和文化問題》,遼寧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
姚淦銘:《漢字心理學》,廣西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年1月第1版。
程祥徽、田小琳:《現代漢語》,三聯書店出版,2002年1月第1版。
毛遠明:《訓詁學新編》,巴蜀書社出版,2002年8月第1版。
鄧文彬:《中國古代語言學史》,巴蜀書社出版,2002年9月第1版。
黃濤:《語言民俗與中國文化》,人民出版社出版,2002年10月第1版。
宋子然:《訓詁理論與應用》,巴蜀書社出版,2002年12月第1版。
吳琦幸:《文化語言新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2003年1月第1版。
劉志成:《文化文字學》,巴蜀書社出版,2003年5月第1版。
胡楚生:《訓詁學大綱》,華正書局有限公司出版,2003年9月。
竇秀艷:《中國雅學史》,齊魯出版社出版,2004年9月第1版。

三、古代文獻
長孫無忌:《唐律疏議》,臺灣商務印書館發行,1956年臺初版。
顏之推:《顏氏家訓》,收入《諸子薈要》,廣文編譯所(編撰),廣文書局發行,1965年8月初版。
班固:《白虎通》,收入《諸子薈要》,廣文編譯所(編撰),廣文書局發行,1965年8月初版。
班固:《前漢書》,收入《四部備要》,中華書局出版,1965年。
錢大昕:《恆言錄》,收入《叢書集成簡編》,王雲五(主編),臺灣商務印書館發行,1965年12月臺1版。
劉熙:《釋名》,收入《百部叢書集成‧小學彙函》,嚴一萍(選輯)。藝文印書館發行,1967年出版。
賈誼:《新書》,收入《中國思想名著》,楊家駱(主編),世界書局出版,1975年3月3版。
梁章鉅:《古格言》,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發行,1976年11月臺1版。梁章鉅:《稱謂錄》,中華書局出版,1996年11月第1版。
《十三經注疏‧儀禮注疏》,藝文印書館出版,1997年8月初版13刷。
《十三經注疏‧禮記正義》,藝文印書館出版,1997年8月初版13刷。
《十三經注疏‧孝經注疏》,藝文印書館出版,1997年8月初版13刷。
許慎(撰)、段玉裁(注):《新添古音說文解字注》,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發行,1998年10月初版。

四、現代專著
林惠祥:《文化人類學》,商務印書館出版,1934年第1版。
陶毅、明欣:《中國婚姻家庭制度史》,東方出版社出版,1994年7月第1版。
顧鑒塘、顧鳴塘:《中國歷代婚姻與家庭》,商務印書館出版,1996年12月第1版。
Michael C. Howard(原著),李茂興、藍美華(譯者):《文化人類學》,弘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1997年9月初版1刷。 
祝瑞開:《中國婚姻家庭史》,學林出版社出版,1999年8月第1版。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出版,1999年8月第3版。
史鳳儀:《中國古代的家族與身分》,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1999年9月第1版。
丁凌華:《中國喪服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0年1月第1版。
路易斯‧亨利‧摩爾根:《古代社會—從蒙昧、野蠻到文明》,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2000年5月。
鄧偉志、徐榕:《家庭社會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2001年1月第1版。
汪玢玲:《中國婚姻史》,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1年8月第1版。
陳其南:《家族與社會—台灣與中國社會研究的基礎理念》,聯經出版公司出版,2004年3月初版。
張敏杰:《中國古代的婚姻與家庭》,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2004年4月第1版。

五、期刊論文
林美容:〈中國親屬稱謂的語形擴展與語意延展〉,《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52期,1981年。
石磊:〈從爾雅釋親看我國古代親屬體系的演變〉,《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集刊》第71期,1991年9月。
石磊:〈中國古代親屬體系研究的回顧與檢討〉,《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第47期,1991年12月。
龔卓軍:〈文化的總譜與變奏(2)--語言學與親屬結構分析〉,《文明探索叢刊》第4期,1996年1月。
蕭淑惠:〈從文化角度看臺灣親屬稱謂之演變〉,《雲漢學刊》第3期,1996年5月。
吳世雄:〈比較文化詞源學再探--「家庭」和「婚姻」觀念在語言文字中的表達及其所反映地文化觀念探析〉,《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期,1997年。
吳世雄:〈由漢語的女部字研究看中國文化語言學存在的問題〉,《古漢語研究》第1期,1997年。
周碧香:〈漢語親屬稱謂詞的文化內涵〉,《漢語親屬稱謂詞的文化內涵》第17期,1999年1月。
沈懷興:〈婚‧娶‧妻‧丈夫〉,《漢字文化》第1期,2000年。

六、學位論文
陳芬琪:《漢代詞書與社會文化》,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陳靜芳:《漢語親屬稱謂詞的語義分析》,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