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709200909225700
DOI 10.6846/TKU.2009.01223
論文名稱(中文) 回首當時~一個應用「歷程性繪畫」於分手創傷之個案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 case study of applied “process-oriented painting”in breakup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 trauma.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7
學期 2
出版年 98
研究生(中文) 李永真
研究生(英文) Yung-Chen Lee
學號 695690023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9-07-27
論文頁數 105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呂旭亞
委員 - 陳美琴
委員 - 洪素珍
關鍵字(中) 藝術治療
歷程性繪畫
分手
創傷
回顧
關鍵字(英) art therapy
process-oriented painting
breakup
trauma
review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以當事人回顧療傷過程的方式,瞭解一位分手創傷者,五年前應用「歷程性繪畫」於創傷療癒的經驗,包括是否他藉由歷程性繪畫對造成分手創傷的原因有所發現,以及是否在發現之後有所改變。在研究上採用個案研究與藝術基礎研究為研究方法,以研究參與者回顧作品時的書寫與深度訪談內容為文本,進行資料蒐集與分析,期望能藉著研究中的發現,提供社會大眾認識「歷程性繪畫」在自我療癒上的協助,作為對分手創傷者心理治療的參考方向。
    經由資料分析,本研究發現分手創傷的療癒,並非僅只在治療分手的傷痛,而在創傷背後隱含的自我議題,才是最需要被療癒的部份,也是關係到分手創傷是否能夠真正被療癒的重要關鍵。研究參與者藉由歷程性繪畫所發現到的自我議題包含:對自我崩解的恐懼與憤怒、對愛情關係死亡的失落、對自己個性上的批判、對性渴望的壓抑、對被遺棄的傷痛。而他在發現、了解這些議題對他的意義之後,在態度上有了轉變,他學習接納自己並找回自己的價值。
    因為對自我的覺察,進而協助研究參與者在情緒上的整理與平復、發展了創造力與行動力、發現自我探索的方向、學習愛自己、在新的愛情關係裡重建自我、勇於認同同志身份與努力。
    此外,研究中亦發現歷程性繪畫藉由色彩的呈現,除了提供研究參與者對自己情緒與感受上的發現之外,同時亦成為他在態度、心境轉變上的滋養來源,是歷程性繪畫在分手創傷療癒上的另一重要貢獻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comprehend the “process-oriented painting” effect in the subject who had romantic relationship trauma, including whether the subject found the reason of breakup or changed by the discovery through the process.
    “Case study” and “Art- based research” is applied in this case. 
    By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data which is recorded during the conversation between the subject and his painting, and the interview with the subject, the study is to provide reference information for romantic relationship trauma therapy.
    By data analyzing, it is found that without finding and curing unconscious trauma, just easing the pain of breaking-up is not enough. The curing of unconscious trauma is the key part of the healing process.
    The issues that found by the process-oriented painting include:

◎Fear and anger of self-disintegration
◎Sense of loss of love relationship
◎Self criticism
◎Sexual drive suppress  
◎Pain of being deserted.
    After the subject found and understood the importance of these issues, he changed within. The subject learned to accept the trait of self image, admit sex drive and impulse within, and even built self-esteem from fear. 
    Due to self-awareness, the subject changed in many ways:
◎Precipitation and Recovery from emotional trauma.
◎Developed creativity from the process.
◎Learnt to be proactive from this experience.
◎Acquire a guiding principle of breakup trauma. Understood self sex drive, and how to handle it.
◎Self Loving.
◎Re-build of confidence from new romantic relationship.
◎Acceptance of homosexual preference and standing up for the group.
Furthermore, it is found that the choosing of color in painting not only provides the mental information for the subject, but also affects the mental status of the subject.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3
    第三節  相關名辭界定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分手與分手創傷	6
第二節	藝術治療與創傷	10
第三節	藝術即治療	2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取向的選擇	27
第二節	研究參與的人員	32
第三節	研究資料蒐集與工具	36
第四節	研究流程與資料分析	39
第五節	研究之檢核	44
第六節	研究倫理考量	46
第四章	研究成果
第一節  志豪的故事	48
第二節  志豪應用歷程性繪畫於分手創傷的自我覺察	52
第三節  志豪藉由歷程性繪畫在分手創傷上的改變	66
第四節  研究結論	80

第五章	研究討論、建議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討論	84
第二節  研究建議	88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份	91
     二、外文部份	96
附錄
     附錄一  作品	98
     附錄二  訪談同意書	101
     附錄三  作品同意書	102
     附錄四  訪談大綱	103
     附錄五  研究對象與作品對話書寫記錄之範例	104
     附錄六  訪談札記範例	105

表  次
表2-1  近十年國內相關藝術治療與創傷之碩博士論文	17
表3-1  訪談及書寫時間表	42
表3-2  訪談資料編碼表	42
表3-3  研究參與者與作品對話書寫編碼表	43
表3-4  訪談及書寫之意義單元的形成	43
表3-5  主題事件的形成	44

圖  次
圖4-1	55
圖4-2	55
圖4-3	56
圖4-4	56
圖4-5	56
圖4-6	59
圖4-7	59
圖4-8	60
圖4-9	60
圖4-10	61
圖4-11	61
圖4-12	63
圖4-13	63
圖4-14	66
圖4-15	68
圖4-16	80
圖4-17	80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王文科、王智弘譯(2002)。J. H. McMillan & S. Schumacher著。質的教育研究法—概念分析。臺北:師大書苑。
王秀絨(2000)。藝術治療—基本理念及課程簡述。文化視窗,23,48-55 。
王秀絨(2001年11月)。性侵害被害者問題與藝術治療之運用。論文發表於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主辦之「家庭暴力與性侵害」學術論文研討會,台灣彰化。
王秀絨(2002年7月)。亂倫受害者、母親及藝術治療之運用。論文發表於內政部兒童局主辦之「走出暴力創傷-兒童保護及家暴目睹兒童個案處遇」研討會,台灣南投。
王秀絨(2007年6月)。藝術治療之質性研究方法-以性侵害倖存者為例。載於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主辦之「2007年表達性藝術治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20-141),臺北。
王慶福、林幸台、王麗斐、王鬱茗(2002)。分手的調適與改變歷程及評量工具之發展與研究(1/2)。(國科會專案報告,計畫編號:NSC-89-2413-H-040-001)
江孟蓉譯(1998)。P. B. Allen著。彩繪心靈。臺北:生命潛能。
江學瀅譯(1998)。E. Kramer著。兒童藝術治療。臺北:心理。
江學瀅(2008年3月)。乳癌術後復建藝術治療團體之初探研究。載於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主辦之「2008年表達性藝術治療」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97-114),臺北。
汪文聖(2001)。現象學方法與理論的反思—一個質性方法的介紹。應用心理研究,12,49-76。
呂旭亞(2007年6月)。蒲公英的故事:一個婚暴婦女在歷程性繪畫之療癒經驗研究。載於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主辦之「2007年表達性藝術治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04-119),臺北。
朱侃如譯(1999)。M. Stein著。榮格心靈地圖。臺北:立緒。
李政賢譯(2006)。C. Marshall & G. B. Rossman著。質性研究:設計與計劃撰寫。臺北:五南。
李臺芳譯(1990)。M. Cassou & S. Cubley著。靈彩之旅。臺北:遠流。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 : 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臺北:五南。
吳明富譯(2006)。S. McNiff著。藝術治療研究法。臺北:五南。
吳明富(2007年5月)。兒童悲傷藝術治療。載於吳鳳技術學院主辦之「2007年兒童生死教育」研討會論文集(頁78-85),台灣嘉義。
吳明富(2008年3月)。「盾」在短期象徵主義藝術治療中的運用:探索家暴移民青少年的民族認同和自我概念。載於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主辦之「2008表達性藝術治療」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45-176),臺北。
吳宣瑩(2007)。時間是最好的良藥?!-無法從失戀中順利復原者之困頓經驗研究。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灣新竹。
吳雪如(2002)。中學生創傷與輔導策略之研究:批判性思考融入輔導之行動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余伯泉、李茂興譯(2003)。E. Aronson, T. D. Wilson & R. M. Akert著。社會心理學。臺北:弘智。
余德慧(1991)。剖析中國社會的人際苦痛。載於余德慧、林麗雲(主編),中國人的愛與苦—犧牲與求全(頁120-130)。臺北:張老師。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法(頁239-263)。高雄:麗文文化。
林秋燕(2003)。失戀歷程及復原力展現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林姿穎(2004)。成人愛情分手復原力模式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灣南投。
林德真(2007)。藝術治療介入肌肉萎縮症自傷青少女之個案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柯淑敏(1993)。分手經驗的個人意義─一種故事的觀點。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41-158)。臺北:巨流。
胡寶林著(1987)。繪畫與視覺想像力。臺北:遠流。
侯禎塘(1997)。行為導向藝術治療對國小多重障礙兒童行為問題及圖畫概念之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修慧蘭、孫頌賢(2003)。大學生愛情關係分手歷程之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5(4),71-92。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7-45)。臺北:巨流。
徐至賢(2006)。一位受虐兒童在藝術治療過程中改變之歷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灣台南。
陸雅青著(1993)。藝術治療: 繪畫詮釋: 從美術進入孩子的心靈世界。臺北:心理。
陸雅青譯(1997)。M. L. Rosal著。兒童藝術治療。臺北:五南。
許文耀(2002)。情侶分手後的心理適應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以大學生為例。(國科會專案報告,計畫編號:NSC90-2413-H004-011)
許家綾譯(2006)。青少年藝術治療。B. L. Moon著。臺北:心理。
許邏灣譯(1999)。S. McNiff著。藝術治療。臺北:新路。
陳月靜(2001)。大學生愛情關係分手的研究。通識教育年刊,3,29-42。
陳雪玉(1987)。個案法之研究。載於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主編),教育研究法之介紹(頁27-58)。臺北: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陳鳴譯(1995)。T. Dalley著。藝術治療的理論與實務。臺北:遠流。
陳學添(2001)。藝術治療介入對受虐兒童自我概念之影響-個案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麗娟(2005)。藝術治療活動深化癌末病患情緒內涵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灣嘉義。
莫淑蘭、郭育誠、邱泰源、蔡兆勳、陳慶餘、姚建安(2007)。藝術治療:透過視覺心象的療法。台灣醫學,12(2),200-208。
郭育誠(1997)。談藝術與美術治療。安寧療護雜誌,4,3-12。
張美惠譯(2003)。B. Fisher & R. E. Alberti著。重建─重塑婚姻與自我的願景。臺北:張老師。
張曉瑗(2007)。畫『療』心聲~我畫故我在。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藝術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黃才郎(主編)(1982)。西洋美術辭典。臺北:雄獅。
黃月霞譯(1990)。J. Gumaer著。兒童諮商與治療: 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
黃君瑜(2003)。意義追尋與因應對情侶分手後情緒適應之影響--以大學生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黃忠賢(2003)。藝術治療對一位九歲白血病女童身心適應的影響歷程—個案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身心障礙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黃麗蓉譯(2007)。S. Heath著。藝術的生活態度: 藝術治療活動與自我發現。臺北:五南。
曾仁美、朱惠英、高慧芬譯(2005)。K. Bradway & B. McCoard著。沙遊—非語言的心靈療法。臺北:五南。
雍順榮(2001)。漫談建築色彩的運用。工業建築,31(4),1。
葉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臺北:心理。
葉春杏(2004)。藝術治療團體對喪親兒童復原歷程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廖世德譯(2007)。J. Raff著。榮格與煉金術。臺北:人本自然。
劉惠琴(1995)。大學生“分手”行為研究-結構因素與歷程因素。(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編號:NSC84-2413-H-031-004)
鄭怡世(2002)。個案研究法之介紹—兼論其在社會工作實務研究中的運用。社區發展季刊,99,415-430。
賴念華(1994)。在成長團體中藝術媒材介入:一個成員體驗的歷程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賴念華(2002)。災後心理重建歷程之合作行動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賴念華(2003)。表達性藝術治療團體對災區婦女創傷之效果研究。高雄師大諮商輔導文粹,9,81-102。
傅佩榮譯(2001)。R. May著。創造的勇氣。臺北:立緒。
薛絢譯(2000)。A. Stevens著。夢:私我的神話。臺北:立緒。
關亦菲(2008)。視覺設計中的色彩表達。職業時空,4(10),63-64。
蘇絢慧(2006)。創傷的消失與喚醒。張老師月刊,338,114-118。
嚴平譯(2000)。詮釋學。臺北:桂冠。
龔卓軍(主編)(1997)。台灣現象學:性.身體.現象學。臺北:梅洛龐帝讀書會。
Stoll B.(2001年12月)。藝術治療是創傷治療。論文發表於國立臺北師範學院主辦之「2001國際藝術治療教育」研討會,臺北。

 
二、外文部份
Chodorow,  J.(1966). Jung on active imagination. Journal of Analytical Psychology, 11(2), 1-20.
DeVito, J. A.(1995). Th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book. New York: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Drigotas, S. M., & Rusbult, C. E.(1992). Should I stay or sould I go? A dependence model of breaku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62(1),  62-87.
Gillham, B.(2000). Case study research method. New York:Continuum.
Guba, E. G., & Lincoln, Y. S.(1989). Fourth generation evaluation. Newbury Park, CA:Sage.
Kelley, H. H., & Thibaut, J. W.(1978).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A theory of interdependence. New York:Wiley.
Lincoln, Y. S., & Guba, E. G.(2000). The only generalization is: There is no generalization. In R. Gomm, M. Hammersley & P. Foster(Eds.), Case study method:  Key issue,  Key texts(pp.27-44). Thousand Oaks, CA:Stage. 
Lusebrink V.(1990). Imagery and visual expression in therapy. New York:Plenum Press.
Milner M.(1957). On not being able to paint. New York: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Milner M.(1987). The suppressed madness of sane Men. New York:Routledge.
Stake, R. E.(2000). Case studies.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2n  d  ed., pp. 435-454). Thousand Oaks, CA:Stage. 
Weitzman, S. P., & Robak, R. W.(1998).The nature of grief: Loss of love relationships in young adulthood. Journal of Personal and Interpersonal Loss, 3, 205-216.
Yin, R. K.(199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 Newbury Park, CA:Sage.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不同意授權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