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707202114022500
DOI 10.6846/TKU.2021.00175
論文名稱(中文) 循夢而生─與童年逆境和解歷程的自我敘說
論文名稱(英文) Self-insight through Interpreting Dreams ─The Self-narrative of the Process of Reconciliation with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9
學期 2
出版年 110
研究生(中文) 鄭蕙芬
研究生(英文) Hui-Fen Cheng
學號 607690145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21-07-02
論文頁數 152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張貴傑
委員 - 汪淑媛
委員 - 藍挹丰
關鍵字(中)
童年逆境
自我敘說
關鍵字(英) dream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
self-narrativ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透過自我敘說的方式探討童年逆境經驗對研究者成為助人工作者的影響,以及研究者如何依循自己在近十年間所做的七個夢的指引,由重新梳理研究者的父親與母親的生命故事、研究者自幼迄今和父母共同生活的經驗,還原可能形成研究者童年逆境的原因,以及在探索過程中如何藉由所學習到的專業知識與訓練,幫助研究者整合因童年逆境創傷而分裂的潛意識的自己,並發現研究者想要成為專業助人工作者的動機「成為像父親一樣的人」。
    研究者將此探索歷程分為三個階段︰一、形成童年逆境的原因,二、療癒童年逆境的創傷,三、與童年逆境和解的歷程。
    曾經知識成為我和父母間的藩籬,隔開了我真實的感受只剩認知;而今,知識幫助我認回自己並與生而為人最難能可貴的情感連結。
英文摘要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potential of researchers becoming helpers through studying their own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nd analyzing the seven dreams they've had in the past ten years. By recombing through the life stories of the researcher's father and mother and the researcher's personal experiences of living together with their parents since childhood, the researcher can deduce possible causes of childhood adversity and integrate such professional knowledge into training. This self-narrative perspective helps the researcher recognize psychological/emotional splitting in the subconscious due to adverse childhood trauma and translate such findings into motivation to become a parental-figure-like professional helper. 
    The researcher divided this exploration process into three stages: (1) The cause of childhood adversity, (2) Healing the trauma of an adverse childhood, (3) The process of reconciliation with childhood adversity. 
    Before, knowledge was a barrier between my parents and me and separated my true feelings from cognition; now, knowledge helps me recognize aspects of myself and undergo self-awareness, connecting with the valuable emotional connections of being a human being.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次

謝誌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目次	v
表次	vi
圖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5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8
  第四節  名詞釋義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夢與潛意識	10
  第二節  童年逆境經驗對個體身心的影響	13
  第三節  選擇自我敘說的緣由	2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3
  第一節  捨量取質的意義	23
  第二節  研究架構	24
  第三節  資料來源與分析	26
 

第四章 困之始	30
  第一節  迷失在荒涼廢墟中的父親	30
  第二節  漂流在無邊苦海裡的母親	51
  第三節  飄著包子饅頭與梅干菜香味的家	65
  第四節  我的侍女人生	70
第五章 朝向和解的旅程	94
  第一節  成為專業助人者的試煉一︰「心裡」學	94
  第二節  成為專業助人者的試煉二︰「實習」	100
  第三節  成為專業助人者的試煉三︰「面對自己」	106
第六章 夢省─拾芬	122
  第一節  回歸探索的初衷	122
  第二節  在敘說之後	131
  第三節  結論與建議	135
參考文獻	138
附錄	144
  附錄一  第三次被指導教授退回的文本	144
 
表次
表 2-2-1 具有四種以上童年逆境經驗的個體罹患疾病的機率	14
表 2-2-2 各大學諮商研究所具有童年逆境經驗的自我敘說論文篇數	17
表 2-2-3 具有童年逆境經驗的自我敘說論文在ACE問卷的得分情形	19
表 2-2-4 具有童年逆境經驗的自我敘說論文在ACE問卷中之各題項的篇數	19

 
圖次
圖 1-2-1 夢對我的意義的心智圖	6
圖 3-2-1  Riessman(1993)的「再次呈現」的五個層級	24
圖 3-2-2 研究架構	25
圖 4-3-1 我出生前的家─破爛房子	65
圖 4-3-2 民國59年颱風風災後的淹水景象	69
圖 4-4-1 國一時期的我與狐狸狗在住家三樓柴房旁的合照	75
圖 5-3-1 工作坊中的拼貼創作	107
圖 5-3-2 剪自聯合報民國110年1月11日之聯合副刊的風箏圖片	108
圖 5-3-3 延伸左邊後的拼貼創作	110
圖 5-3-4 超輕黏土創作─情緒小怪獸憤青	118
圖 6 隱喻療心工作坊的繪畫創作─我的生命歷程	130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孝予(2014)。穿越母女關係的迷霧︰一段相信自己值得被愛與價值的敘說之旅。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家庭諮商與輔導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金正(2019)。一位負傷助人者在學習過程中受苦經驗之自我敘說研究︰從受苦到療癒。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王瑀玲(2009)。國小老師為什麼愛生氣?一位教師/諮商工作者行動中的反映與對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朱侃如(譯)(2009)。榮格心靈地圖。(原作者:Murray, S.)。新北市:立緒。(原著出版年:1999)
朱侃如(譯)(2005)。夢境實驗室。(原作者:Montague, U.)。台北市:張老 
    師。(原著出版年:1973)
朱儀羚、康萃婷、柯禧慧、蔡欣志、吳芝儀(譯)(2004)。敘事心理與研究。(原  
    作者:Michele, L. G.)。嘉義市:濤石文化。(原著出版年:2000)
李威(2014)。大江大海・斷裂的家 ~解構自卑的意義之旅。輔仁大學心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李雅文(2006)。早年家庭暴力經驗與創傷修通對心理治療者效能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汪淑媛(譯)(2007)。讀夢團體原理與實務技巧。(原作者:Montague, U.)。新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1996)
何盈靜(2013)。換你心,為我心─躁鬱症母親與我之自我敘說。臺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思穎(2020)。房間代表我的心: 從空間洞察內在與家庭關係之自我敘說研究。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民110年1月20日)。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50001
林易璋(2020)。憂鬱症患者未婚伴侶的陪伴經驗之自我敘說。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周冠佑(2018)。母喪後助人工作者的生命實踐。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心理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洪梓修(2017)。「逃」與「藏」間的斷裂:一位男性助人工作者尋溯家族之流的自我敘說。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臺北市。
胡嘉琪 (2019年4月30日)。從了解身體壓力反應來重新認識創傷。
    https://peacebodymind.net/2019/04/30/
留佩萱 (2018年10月31日)。看見「童年創傷」深井,成為創傷知情。  
    https://counselingliu.com/2018/10/31/ 
孫名之(譯)(2019)。夢的解析。(原作者:Sigmund, F.)。新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2006)
 
紐文英(2017)。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二版。台北市:雙葉書廊。
翁誠君(2020)。難道我只是為了賺錢? 探索生涯追尋的反思與敘說。東吳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連弘生(2020)。取回遺失的話語:寫在經歷校園暴力與校園體制壓迫後。臺北 
    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詩涓(2011)。當櫻花盛開.落下.重生~從母女依附的生命中尋找自我主體之敘說探究。玄奘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陸巧嵐(2010)。921・我・921~地震之創傷與失落經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玲(2009)。舟山撤退與台灣命運─兼談舟山籍來台老兵的悲情故事。浙江海洋學院港台僑研究所研究報告,未出版。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偉婷(2018)。從自卑到自信- 一段看見、接納到擁抱生命的自我敘說。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心理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柏寰(2019)。與我同在_一個男孩多重書寫的正念之旅。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心理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文婷(2014)。家不必是完美的避風港–一段尋回愛的旅程。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家庭諮商與輔導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金連(2007)。鬆解角色框架之結-在完形治療專業訓練後。輔仁大學心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黃惠惠(1991)。助人歷程與技巧(增訂版) 。臺北︰張老師文化出版。
黃麗玲(2019)。助人工作者的反身之路-憂鬱受苦者的自傳民俗誌研究。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黃憲宇(2018)。淨土邊境-一個佛教徒助人工作者的追尋與行動。輔仁大學心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黃榕芝(2020)。女兒因父親肝病死亡之陪病經驗自我敘說。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秀菁(2000)。打破愛情的玻璃罩----三十敢立的女子。輔仁大學心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曾昭兒(2014)。流轉在正念減壓治療的受苦與自我:一位負傷諮商師的敘說。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曾慧燕(2019)。生命的禮物— 小耳症患者母親的轉化經驗。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婉芸(2008)。死亡的禮物:一個依附、幻滅與改變的生命敘說。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漆容綺(2007)。長大-一個助人工作者自我覺察與實踐之自我敘說探究。臺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蔣韜(譯)(2009)。導讀榮格。(原作者:Robert, H. H.)。新北市:立緒。(原著出版年:1997)
蔣孟岑(2020)。漂泊的自我探索旅程-- 一位助人工作者的自我敘說。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潘震澤(譯)(2002)。睡眠的迷人世界。(原作者:Peretz Lavie)。台北市:   
遠流。(原著出版年:1996)
劉惠琴(2000)。母女關係的社會建構。應用心理研究,6,97-130。
蔡博堯(2020)。孤獨的生命意義之自我敘說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蔡佳容(2019)。喪手足經驗之自我敘說研究。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蔡仲庭(2018)。出走與回身─離家遊子反家的路。輔仁大學心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蕭翔尹(2019)。求其放心的幸福劇本—迴觀暴力歷程的敘說探究。玄奘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薛絢(譯)(2006)。大夢兩千天。(原作者:Anthony, S.)。新北市:立緒。(原  
    著出版年:1997)
魏慧珠(2018)。生命的囤積停滯與疏通流動--腸沾粘「負傷療癒者」之路。輔仁大學心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簡茂容(2009)。在品評中成長-師生一場,關係永在。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蘇畇甄(2020)。從暴風雨中長成的「我」—重構互為主體的關係。東吳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外文部分
Bessel van der Kolk (2017)。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 (劉思潔譯)。大家出版。(原著出版於2015年)  
CDC Newsroom (2019), Preventing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CEs) to improve U.S. health. https://www.cdc.gov/media/releases/2019/p1105-prevent-aces.html
Nadine Burke Harris (2018)。深井效應︰治療童年逆境傷害的長期影響 (朱崇旻譯)。究竟出版。(原著出版於2018年)  
Susan Nolen-Hoeksema, Barbara L. Fredrickson, Geoffrey R. Loftus, Christel Lutz (2015)。心理學導論 (危芷芬譯)。雙葉書廊。(原著出版於2014年)
Vincent J. F. (2002). The Relation Between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nd Adult Health: Turning Gold into Lead. The Permanente Journal,6(1),44-47.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6220625/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