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707202110080700
DOI 10.6846/TKU.2021.00171
論文名稱(中文) 豐坊《詩經》學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 Research into Feng-Fang 's Studies on the Book of Song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博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9
學期 2
出版年 110
研究生(中文) 陳瑩珍
研究生(英文) Ying-Chen Chen
學號 805010062
學位類別 博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21-06-24
論文頁數 200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蔣秋華
委員 - 陳恆嵩
委員 - 張曉生
委員 - 殷善培
委員 - 許維萍
關鍵字(中) 豐坊
《魯詩世學》
明代經學
《詩經》
偽書
關鍵字(英) Feng-Fang
Lu Shi Shi Xue
Chinese Classical Studies in Ming Dynasty
The Book of Songs
Forged Scriptures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豐坊(1494─1569),明代浙江鄞縣人,其為人所熟知多在作偽一事,學者多評其為欺世之輩,多予以負面評價,鮮有肯定者。然而豐坊乃是透過「作偽」此種別闢蹊徑的行為來表達個人想法,吾人可將其行為視作另一種獨特的表現,他作偽的表現是寄託了對儒家經傳重寫的想法。本文試圖透過社會學、大眾傳播學、心理學等學科,以多元視角,跨領域的分析、研究豐坊其人其書,藉由《魯詩世學》之內容,爬梳豐坊意欲傳達給世人的《詩》學思想。
  全文結構共分七章,其重點如下:
  第一章緒論,分述「研究動機與目的」、「前人研究回顧」、「研究範圍、方法與結構」三部分,分析前人成果,在此基礎下開展,從明代《詩經》學背景論及豐坊個人的《詩經》學思想,除可了解《詩》學研究之遞嬗外,亦將進一步探討豐坊如何透過作偽以表現其經學思想。
  第二章明代《詩經》學回顧,討論「明代《詩經》學背景」、「科舉之影響」、「作偽風氣與考據學」。明代經學一直以來較受忽視,前人多以「空疏」論之,本章先分析明代《詩經》學背景,了解明人疑經、改經之舉實為解決讀經之疑問,再論科舉對明代經學的發展影響為何,而豐坊的作偽在此時代思潮下,是為了什麼而發,推敲此舉與考據學的關聯為何,希冀能勾勒出較為清晰的時代圖像。
  第三章討論豐坊之家族與學術,豐氏家族自宋以來人才輩出,在經學方面多有研究,也因此提供給子孫充足的學術養分,對豐坊的書法成就、遍偽群經之舉,實有莫大影響。在此節中,從三方面──家族、藝術、經學──談論豐坊,試圖從多面向視角認識此人,並進一步理解其遍偽群經的核心思想。
  第四章為豐坊《詩經》學作偽背景。豐坊《詩經》學的核心主要呈現在《魯詩世學》中,而《魯詩世學》前有豐坊所偽之《子貢詩傳》,後經王文祿刊刻,流行甚廣,此後王氏又刊有《申培詩說》。《詩傳》、《詩說》的內容大同小異,作者又書以不同人,自明末以來,討論其內容、作者之文章,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本文以林慶彰考辨的結果為立論基礎,探討《魯詩世學》、《子貢詩傳》與《申培詩說》三書的關係,發現豐坊之作偽,乃以復古求經之本義,而豐坊從疑經、改經到偽經,與重視漢學有所關連,以此見豐坊作偽背景。
  第五章討論豐坊《詩經》學之要旨。本章藉由分析《魯詩世學》的考據手法,發現豐坊重視的乃孔門之教、禮學之思,在《魯詩世學》中,或隱含了魯學思想──《禮》於其中。本章以豐坊經學中的考據特色出發,從《詩》、《禮》、《樂》三面向觀豐坊之《詩》學觀,可見其維護禮教之心十分強烈,並有直承孔門教化之態勢。
  第六章豐坊《詩經》研究之特徵與評價,可由以下三點觀之:(一)擺脫朱《傳》之企圖;(二)受心學影響,建立解《詩》系統;(三)與晚清今文經發展合轍。豐坊有強烈的問題意識,這些作偽行為其實都在回應當時理學界爭論不休的論題,更可見其擺脫朱《傳》的企圖心;也因為受到心學影響,豐坊逐步建立自己的解《詩》系統,以經書作為克己修身之準則,求理於心,體用合一。此舉與晚清今文經的發展合轍,經書不再只是注疏之學、不只為考訂古音、古字,通經是能致用的。
  第七章結論,陳述筆者撰寫本論文的研究成果,豐坊的作偽只是表象,其妄亂著述之舉不可取,莫怪乎後人以欺世之名冠之,然而分析其偽作內容,能發現豐坊作偽的初衷,乃是為了回歸經學本質,從中亦可見其思想之價值所在。
英文摘要
Feng-Fang (1494-1569), from Jin Prefecture, Zhejiang during Min Dynasty, was infamous for forged scriptures. Scholars considered him as a deceiver with mostly negative comments; only few would recognize his works. However, Feng-Fang in fact tried to express his own opinions by this unusual conduct of “forging.” The researcher sees it as a unique behavior, by which Feng-Fang hoped to revise the scriptures of Confucianism. This thesis intends to focus on the personalities and works of Feng-Fang on the perspective of sociology, mass communication, and psychology with diverse and cross-area analysis. Through Lu Shi Shi Xue, the researcher will also conclude Feng-Fang’s wishes to convey the thinking of poetry learning to people.
There are seven chapters in this thesis with the following focuse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It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of “Motivation and Purpose,” “Previous Studies,” and “Scope, Methods, and Structure of the Study.” By analyzing previous studies, the researcher can describe the background of The Book of Songs as well as Feng-Fang’s personal ideas of The Book of Songs. In addition to further understanding the transmission of poetry learning, the researcher will also discuss how Feng-Fang expresses his thinking of scriptures through forging.
Chapter 2: Review of The Book of Songs in Ming Dynasty. This chapter discusses “Background of The Book of Songs in Ming Dynasty,” “Influence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and “Trend of Forging and Textology.” The studies of scriptures were relatively not appreciated during Ming Dynasty, and most people at the time considered them “meaningless studies on annotations.” In this chapter, the thesis firstly analyze the background of The Book of Songs in Ming Dynasty to understand why suspecting and revising scriptures were actually the solutions to studying scriptures, and then describes the influences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upon the Chinese classical studies in Ming Dynasty as well as why Feng-Fang decided to forge scriptures under the trend of this era. In doing so, the researcher can assum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his actions and the textology in the hope of identifying a clearer image of that era.
Chapter 3: Family and Skills of Feng-Fang. Many talents were born from Fong Family since Song Dynasty, especially in terms of Chinese classical studies, which in turn offered sufficient academic knowledge. Such resources had incredible effects for Feng-Fang’s achievements of calligraphy and scripture forging. In this chapter, the researcher discusses Feng-Fang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family, art, and Chinese classical studies, trying to know this person from a variety of perspectives and further understand his core ideas of forging scriptures.
Chapter 4: Discussion on Origin of Feng-Fang’s Ideas of Forging. The focuses of Feng-Fang’s forging on The Book of Songs are primarily presented in Lu Shi Shi Xue, and there was previously forged Tzu-kung Shih-chuan also by Feng-Fang. Later, it became popular due to the publication by Wang Wenlu. Afterwards, Wang also published Shen P’ei Shih-Shio. The two have similar contents and little differences with two different names of the authors. Since the end of Ming Dynasty, discussions about their contents and true maker had soon been spread. This study takes the results discovered by Lin Ching-chang as the basis, explor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u Shi Shi Xue, Tzu-kung Shih-chuan, and Shen P’ei Shih-Shio. The researcher found out that Feng-Fang’s true intention of forging was to learn and revive ancient scriptures. Feng-Fang’s suspicion of scriptures, revision of scriptures, and forging of scriptures were all connected to his appreciation of Chinese studies. That’s the origin of his forging.
Chapter 5: Textology of Feng-Fang’s Study on The Book of Songs. In this chapter, the textological methods for Lu Shi Shi Xue are analyzed, and it turns out that Confucius’ lessons as well as ideas of rites and manners appreciated by Feng-Fang were all indicated or implied in Li. Starting from the textological features in Feng-Fang’s studies, the researcher observes Feng-Fang’s perspective for the scripture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Shih, Li, and Yue, in which the researcher sees that Feng-Fang had a strong belief in maintaining the lessons of rites and manners as well as an attitude of inheriting Confucius’ philosophies.
Chapter 6: Characteristics and Comments of Feng-Fang’s Studies on The Book of Songs. The answers can be discovered through the following three points: (1) intention of getting rid of Zhu Xi’s ideas; (2) establishment of the system of Shih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Yangmingism; and (3) conflating with New Text Confucianism in later Qing Dynasty. Feng-Fang had an intense problematic sense. His conduct of forging was actually to respond the topics that the academic community had been disputing, and the researcher can further see his intention of getting rid of Zhu Xi’s ideas.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Yangmingism, Feng-Fang gradually established his own perspectives and systems of Shih, taking the scriptures as the criteria for his own discipline, in which he shall discover the truth from his heart and put it into practice. This perfectly fitte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ext Confucianism in later Qing Dynasty. Scriptures were no longer a study of annotations or just for searching for pronunciation or characters in ancient times. Scriptures can be used now, and then in our everyday life.
Chapter 7: Conclusions. This chapter describes the results found by the researcher. Feng-Fang’s conduct of forging was a distraction. It is no wonder that most people commented him as a deceiver. However, once analyzing his work, we can realize his true intention of forging, which was to return to the nature of scripture studying. From his works, we can also see the true values of his idea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前人研究回顧---------------------------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方法與結構-------------------30

第二章  明代《詩經》學回顧-----------------33
  第一節  明代《詩經》學背景---------------------36
  第二節  科舉之影響-----------------------------49
  第三節  作偽風氣與考據學-----------------------61

第三章  豐坊之家族與學術-------------------67
  第一節  家族:四明豐氏之興衰-------------------67
  第二節  藝術:豐氏之書法與藏書-----------------71
  第三節  經學:遍偽群經-------------------------78

第四章  豐坊《詩經》學作偽背景-------------81
第一節 《魯詩世學》與《子貢詩傳》、《申培詩說》--82
  第二節  復古以求經之本義-----------------------90
  第三節  從疑經、改經到偽經---------------------99
  第四節  重視漢學------------------------------106

第五章  豐坊《詩經》學之要旨---------------117
  第一節  《魯詩世學》之考據分析-----------------119
  第二節  由《詩》、《禮》、《樂》看豐坊之《詩》學觀------146

第六章  豐坊《詩經》研究之特徵與評價-------157
  第一節  擺脫朱《傳》之企圖--------------------159
  第二節  受心學影響,建立解《詩》系統----------166
  第三節  與晚清今文經發展合轍------------------176
  
第七章  結論-------------------------------187

參考書目-----------------------------------191
參考文獻
一、古籍(依時代先後排列)
(周)左丘明傳、(晉)杜 預注、(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2001年)。
題(周)端木賜:《詩傳孔氏傳》(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百部叢書集成》影印《百陵學山》本)。
題(漢)申  培:《詩說》(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百部叢書集成》影印《百陵學山》本)。
(漢)毛  公傳、(漢)鄭  玄箋、(唐)孔穎達疏:《詩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2001年)。
(漢)司馬遷撰、(日)瀧川龜太郎考證:《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唐山出版社,2007年)。
(漢)戴  德編、高  明註譯:《大戴禮記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
(東漢)班  固撰、(唐)顏師古注、(清)錢大昕考異、王先謙補注:《漢書補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8年)。
(漢)許  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紅葉文化圖書公司,1998年)。
(漢)鄭  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2001年)。
(漢)何  休解詁、(唐)徐  彥疏:《公羊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2001年)
(漢)趙 岐注、(宋)孫 奭疏:《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2001年)。
(魏)何  晏注、(宋)邢  昺疏:《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2001年)。
(南朝宋)范  曄撰、(清)王先謙:《後漢書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唐)杜 佑:《通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5年)。
(宋)歐陽脩、宋  祁等:《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93年)。
(宋)王闢之:《澠水燕談錄》(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宋)袁 燮:《絜齋家塾書鈔》(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重印四庫全書珍本》) 。
(宋)楊 簡:《慈湖先生遺書》(濟南:山東友誼書社,1991年)。
(宋)朱 熹:《朱子文集》(臺北:財團法人德富文教基金會,2000年)。
(宋)王 柏:《詩疑》(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百部叢書集成》影印《金華叢書》本)。
(元)脫  脫、阿圖魯:《宋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7年)。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明)宋 濂等:《元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7年)。
(明)胡 廣:《詩傳大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4年,《四庫全書珍本》)。
(明)王 禕:《王忠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明)李東陽、申時行等:《大明會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明萬曆十五年司禮監刊本,1976年)。
(明)王守仁:《大學古本旁釋》(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百部叢書集成》影印《百陵學山》本)。
(明)季 本:《詩說解頤》(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明)豐  坊:《魯詩世學》(臺南:莊嚴文化圖書公司,1997年,《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本)。
(明)豐  坊:《春秋世學》(臺南:莊嚴文化圖書公司,1997年,《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本)。
(明)豐 坊:《萬卷樓遺集》(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年,《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本)。
(明)王文祿:《中庸古本旁釋》(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百部叢書集成》影印《百陵學山》本)。
(明)王文祿:《大學石經古本旁釋》(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百部叢書集成》影印《百陵學山》本)。
(明)胡應麟:《四部正譌》(臺北:世界書局,1965年)
(清)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臺北:世界書局,1961年)。
(清)顧炎武:《日知錄》(臺北:明倫出版社,1970年)。
(清)毛奇齡:《詩傳詩說駁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朱彝尊、(民國)林慶彰、蔣秋華、楊晉隆、馮曉庭主編:《經義考新校》(上海:上海世紀、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清)谷應泰:《明史記事本末》(臺北:華世出版社,1976年)。
(清)黃宗羲:《南雷文定前集》(臺北:世界書局,2016年)
(清)黃宗羲:《南雷文定三集》(臺北:世界書局,2016年)。
(清)張廷玉等:《明史》(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5年)。
(清)全祖望撰、詹海雲校注:《全祖望《鮚埼亭集》校注》(臺北:國立編譯館,2003年)。
(清) 紀  昀總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清)張伯行:《二程語錄》(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百部叢書集成》影印《正誼堂全書》本) 。
(清)皮錫瑞:《經學歷史》(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二、專書(依作者姓名筆畫排列)
卜正民:《社群‧王朝──明代國家與社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8年)。
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王葆玹:《西漢經學源流》(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8年)。
平 飛:《經典解釋與文化創新──《公羊傳》「以義解經」探微》(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何海燕:《清代《詩經》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
吳宏一:《詩經與楚辭》(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0年)
吳宏一:《詩經新繹》(臺北:遠流出版社,2018年)。
吳福助編:《國學方法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
李金銓:《大眾傳播理論》(臺北:三民書局,1987年)。
李瑞良:《中國古代圖書流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汪惠敏:《宋代經學之研究》(臺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1989年)
汪  琪:《文化與傳播》(臺北:三民書局,1999年)。
杜澤遜:《文獻學概要》(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林申清:《明清著名藏書家‧藏書印》(北京:新華書店,2000年)。
林明照:《先秦道家的禮樂觀》(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林師葉連:《中國歷代詩經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
林慶彰:《明代考據學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林慶彰:《清初的羣經辨偽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林慶彰:《明代經學研究論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林慶彰主編:《五十年來的經學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3年)。
林慶彰:《偽書與禁書》(臺北:華藝學術出版社,2012年)。
林慶彰:《中國經學研究的新視野》(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4年)。
林慶彰:《豐坊與姚士粦》(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5年)。
林耀潾:《西漢三家詩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屈萬里:《書傭論學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
屈萬里:《詩經釋義》(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93年)。
洪湛侯:《中國文獻學新編》(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4年)。
洪湛侯:《詩經學史》(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姜廣輝主編:《中國經學思想史》第三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姜廣輝主編:《中國經學思想史》第四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韋政通:《中國思想傳統的創造轉化》(臺北:紅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
徐凌志:《中國歷代藏書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年)。
徐復觀:《中國經學史的基礎》(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馬宗霍:《中國經學史》(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6年)。
孫春在:《清末的公羊思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夏傳才:《詩經研究史概要》(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4年)。
張春興、楊國樞:《心理學》(臺北:三民書局,1969年)。
張華葆等:《社會心理學》(臺北:三民書局,1994年)。
郭培貴:《中國科舉制度通史‧明代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
陳文新:《明代文學與科舉文化生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
陳其泰:《清代公羊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陳奎熹:《教育社會學》(臺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2006年)。
陳桐生:《禮化詩學》(北京:學苑出版社,2009年)。
陳時龍:《明代的科舉與經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年)。
傅衣凌主編:《明史新編》(臺北:昭明出版社,1999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5年)。
馮曉庭:《宋初經學發展述論》(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1年)。
溫世頌:《心理學》(臺北:三民書局,2000年)。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論》(北京:北京出版社,2018年)。
楊向奎:《宗周社會與禮樂文明》(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楊志弘、莫季雍:《傳播模式》(臺北:正中書局,1992年)。
楊新勛:《宋代疑經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程元敏:《王柏之《詩經》學》(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68年)。
程元敏:《先秦經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3年)。
黃忠慎:《朱子《詩經》學新探》(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8年)。
黃建國、高躍新主編:《中國古代藏書樓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黃燕生:《天祿琳瑯──古代藏書和藏書樓》(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
葉國良:《宋人疑經改經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0年)
葉國良、夏長樸、李隆獻:《經學通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7年)。
趙 明:《先秦儒家政治哲學引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趙衛民:《簡明中國哲學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2年)。
熊十力:《讀經示要》(臺北:明文書局,1992年)。
熊公哲:《荀子今注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年)。
漆永祥:《乾嘉考據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20年)。
蔡佩玲:《范氏天一閣研究》(臺北:漢美圖書有限公司,1991年)。
蔡長林:《論崔適與晚清今文學》(桃園:聖環圖書公司,2002年)。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漢京事業文化有限公司,1992年)。
劉冬穎:《出土文獻與先秦儒家《詩》學研究》(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0年)。
劉清河、李銳:《先秦禮樂》(臺北:雲龍出版社,1995年)。
劉毓慶:《從經學到文學──明代《詩經》學史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
駱兆平:《天一閣叢談》(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駱兆平編:《天一閣藏書史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韓大成:《明代城市研究(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戴  維:《詩經研究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
顧頡剛:《中國史學入門》(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2020年)。
Ray Eldon Hiebert,Donald F. Ungurait,Thomas W. Bohn著,潘邦順譯:《大眾傳播媒介》(臺北:風雲論壇出版社,1995年)。
Wilfred Carr著,溫明麗譯:《新教育學》(臺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1997年)。

三、學位論文(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列)
于  浩:《明末清初詩經學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博士論文,2016年5月)。
王海丹:《元明詩經學研究》(蘇州:蘇州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5月)。
王婉琳:《晚明社會變遷背景下的《詩經說約》研究》(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碩士論文,2020年6月)。
王署霞:《徐光啟《毛詩六帖講意》的文學闡釋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5年5月)。
王  赫:《豐坊經學作偽研究》(南京:南京大學碩士論文,2019年5月)。
王嘉慧:《沈守正《詩經說通》研究》(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1月)。
王鎮宇:《家族與地域之間:宋明之際四明豐氏家族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5年3月)。
尹珍珍:《明清時期《詩經》評點「興」的研究》(漢中:陜西理工大學碩士論文,2020年6月)。
伍純嫺:《明代《詩經》專著與《詩傳大全》關係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4年6月)。
江乾益:《前漢五經齊魯學之形成及其影響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年6月)。
吳宏一:《清代詩學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73年6月)。
吳 晗;《《讀風臆評》與《讀風臆補》比較研究》(安慶:安慶師範學院碩士論文,2013年6月)。
吳 鈺:《曹學佺《詩經剖疑》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7年3月)。
李 娟:《複調變奏曲──鍾惺《詩經》評點析論》(桂林:廣西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6月)。
李清慧:《凌濛初《孔門兩弟子言詩翼》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6年4月)。
李瑞清:《陸化熙《詩通》研究》(西安:西北大學碩士論文,2019年6月)。
林師葉連:《中國歷代詩經學》(臺北: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年6月)。
林慶彰《豐坊與姚士粦》(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年5月)。
受志敏:《復社文人的《詩經》學研究》(保定:河北大學博士論文,2012年6月)。
卓玲兒:《豐坊《童學書程》楷書學習次第研究》(南京:南京藝術學院碩士論文,2013年4月)。
金美伶:《郝敬《毛詩原解》研究》(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18年8月)。
胡淑冰:《孫鑛《批評詩經》研究》(烏魯木齊:新疆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5月)。
倪瑋均:《徐光啟詩經學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年5月)。
袁  媛:《豐坊《童學書程》研究》(長春:吉林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4月)。
秦守啟:《陳組綬《詩經副墨》研究》(安慶:安慶師範學院碩士論文,2013年5月)。
秦 金:《萬時華《詩經偶箋》研究》(安慶:安慶師範學院碩士論文,2013年5月)。
張洪海:《《詩經》評點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4月)。
張亞輝:《朱善《詩解頤》研究》(廣州:暨南大學碩士論文,2014年5月)。
張俊麗:《季本《詩說解頤》析探》(南寧:廣西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5月)。
張淑惠:《鍾惺的詩經學》(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6月)。
張曉婷:《楊慎《詩經》研究》(瀋陽:遼寧大學碩士論文,2015年5月)。
張曉娟:《詩經與周代禮樂精神》(福州:福建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4月)。
陳良海《楊慎《詩經》學研究》(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19年6月)。
陳恆嵩:《明人疑經改經考》(臺北: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6月)。
曹蓮香:《賀貽孫《詩觸》研究》(南昌:江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6月)。
莫 惠:《戴君恩《讀風臆評》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4月)。
郭 煜:《豐坊書學思想研究》(西安:西安工業大學碩士論文,2019年5月)。
黃玉芳:《何楷《詩經世本古義》詩旨與世次研究》(臺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7月)。
黃忠慎:《宋代之詩經學》(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3年6月)。
黃鈺翔:《王安石經學思想的內涵暨其演變》(臺北: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11月)。
楊晉龍:《明代詩經學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年6月)。
楊  瑩:《豐坊《童學書程》範本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4年4月)。
董廣印:《明人《關雎》接受研究》(上海:上海大學碩士論文,2016年4月)。
鄭伊庭:《明代考據學家之博學風氣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      論文,2010年1月)。
魯芳冰:《錢天錫《詩牖》研究》(貴陽:貴州大學碩士論文,2019年6月)。
劉雨晗:《《詩經說通》文學闡釋研究》(安慶:安慶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7年4月)。
劉  楓:《呂柟《毛詩說序》研究》(長春:吉林大學碩士論文,2017年6月)。
劉 燕:《戴君恩《讀風臆評》研究》(廣州:暨南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5月)。
劉 璐:《沈守正《詩經說通》研究》(西安:西北大學碩士論文,2017年6月)。
劉 曦:《劉玉汝《詩纘緒》研究》(廣州:暨南大學碩士論文,2014年6月)。
謝妮娜:《《童學書程》中隸書教學思想研究》(南昌:江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2019年5月)。
蘇日旭:《《詩經胡傳》研究》(廣州:暨南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6月)。
嚴曉宇:《《讀風臆評》、《讀風臆補》對比研究》(哈爾濱:黑龍江大學碩士論文,2014年3月)。

四、單篇論文(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列)
丁曉山:〈一個書香世家的落敗〉,《黃河》2000年第5期,頁146-150。
王汎森:〈明代後期的造偽與思想爭論──豐坊與《大學》石經〉,《新史學》第6卷第4期(1995年12月),頁1-19。
王郡薇:〈臺灣近六十年(1956─2014)「老子學」學位論文述論〉,《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7卷第1期(2017年3月),頁141-183。
王  赫:〈偽書的誕生:明中葉文化學術氛圍與豐坊的作偽〉,《文獻》2020年第4期,頁45-69。
王學泰:〈明代詩學偽作與《魯詩世學》〉,《文學遺產》1999年第4期,頁92-99。
王澤玖:〈豐坊家世及書學淵源考──兼議天一閣藏書「元祐始」之不確定性〉,《蘭臺世界》2014年第2期,頁109-110。
向 彬:〈論豐坊的書法學習觀及其得失〉,《雲夢學刊》第25卷第1期(2004年1月),頁57-59 。
朱仙林:〈辨偽與造偽并存──《四部正譌》成書前的明代辨偽學〉,《中南大學      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4期(2014年8月),頁220-225。
李忠偉:〈豐坊生卒年新考〉,《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6卷第12期(2015年12月),頁45-46。
李忠偉:〈試論明中期學者豐坊《詩經》學考據特徵〉,《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      學版)》第32卷第5期(2019年9月),頁5-10。
李忠偉:〈從《詩經》學史看明代豐坊《詩經》著作的價值〉,《濟南大學學報(社      會科學版)》第30卷第1期(2020年1月),頁56-66。
張華林:〈《中國文學史》韓愈「繼承者和捍衛者」商榷──兼論韓愈之疑經〉,《重慶三峽學院學報》第36卷第4期(2020年7月),頁112-120。
馬 昕:〈三家《詩》研究在元明及清初的發展軌跡〉,《國學》第1集(2014年12月),頁85-119。
袁 媛:〈《童學書程》研究〉,《前沿》2010年第16期,頁168-170。
袁 媛:〈《童學書程》楷書選帖特點研究〉,《南昌教育學院學報》第25卷第4期(2010年8月),頁40-42。
袁 媛:〈《童學書程》章草、草書選帖特點研究〉,《科教文匯(中旬刊)》2010年第8期,頁61-66。
賈名黨、何晶:〈柳宗元「辨偽」論略〉,《欽州學院學報》第22卷第5期(2007年10月),頁18-21。
俞志慧:〈竹書〈孔子詩論〉的論詩特點及其詩學史地位〉,《漢學研究》第21卷第1期(2003年6月),頁23-45。
范金民:〈從《入明記》看明代嘉靖年間日本使者與浙江士人的交遊活動〉,《史林》2013年第3期,頁60-69。
郭素紅:〈明人作偽現象析論〉,《安徽史學》2008年第5期,頁113-115。
陳斐蓉:〈豐坊生卒年考〉,《中國書畫》2008年第12期,頁13。
陳斐蓉:〈豐坊交遊考述(上)〉,《中國書畫》2012年第6期,頁63-67。
陳斐蓉:〈豐坊交遊考述(下)〉,《中國書畫》2012年第7期,頁54-58。
程元敏:〈程敬叔的讀經法〉,《孔孟月刊》第8卷第5期(1970年1月),頁17-18。
隋邦平:〈清節‧藏書‧治學‧書法──豐坊家族考略〉,《才智》第16期(2009年6月),頁227。
黃文杰:〈書香世家:月湖叢樓中的豐氏、范氏〉,《寧波通訊》2015年第1期,頁58-59。
黃寬重:〈宋代四明士族人際網絡與社會文化活動──以樓氏家族為中心的觀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0本第3分(1999年9月),頁627-669。
楊晉龍:〈論《詩問略》之作者與內容〉,《傳承與創新──中研院文哲所十周年紀念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9年),頁653-697。
楊新勛:〈論宋儒疑經與文獻學發展的關係〉,《圖書與情報》2007年第5期(2007年4月),頁134-137。
曹錦清:〈宋代疑經思潮與理學的形成〉,《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5年第1期,頁37-41。
蔣師秋華:〈陳子龍《詩問略》研探〉,《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5期(1994年9月),頁97-128。
蔣師秋華:〈姚際恆對《子貢詩傳》、《申培詩說》的批評〉,《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8期(1996年3月),頁257-304。
蔣師秋華:〈顧夢麟與《詩經說約》〉,《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6卷第3期(1996年9月),頁127-135。
鄭 坤、秦靜茹:〈淺論明朝中期私人藏書家豐坊及其藏書〉,《四川圖書館學報》2009年第4期,頁57-59。
樂文華:〈劉敞及其思想述論〉,《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第28卷第5期(2007年10月),頁101-104。
劉桓武:〈15-16世紀寧波文人與日本遣明使之間的書畫交流〉,《文博》2008年第4期,頁72-80。
劉振琪:〈讀皮錫瑞《經學歷史》劄記〉,《東海大學圖書館館訊》新32期(2004年5月),頁48-53。
劉毓慶:〈季本、豐坊與明代《詩》學〉,《中國文學研究》2003年第3期,頁47-51。
劉鎮溢:〈季本及《詩說解頤》之詩學觀〉,《東吳中文研究集刊》第19期(2013年10月),頁141-174。

五、研究計畫
張圍東、周月娟:〈明代豐坊藏書之研究〉,《國家圖書館自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2018年),頁1-36。

六、電子資源
「360百科網站」(https://baike.so.com/doc/1025378-1084457.html)。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人名權威-人物傳記資料庫」(http://archive.ihp.sinica.edu.tw/ttsweb/html_name/index.php)。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史語所數位典藏資料庫整合系統—善本古籍資料庫」(https://ihparchive.ihp.sinica.edu.tw/ihpkmc/ihpkm_op?!!FUNC330)。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http://hanchi.ihp.sinica.edu.tw/ihp/hanji.htm)。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