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707201921112400
DOI 10.6846/TKU.2019.00168
論文名稱(中文) 白冷會公東高工教堂建築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On Church Architecture in SMB Kung-Tung Technical Senior High School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土木工程學系博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7
學期 2
出版年 108
研究生(中文) 黃冠智
研究生(英文) Kuan-Chih Huang
學號 800380072
學位類別 博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9-06-17
論文頁數 342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王俊雄
委員 - 吳光庭
委員 - 黃俊銘
委員 - 宋立文
委員 - 黃奕智
關鍵字(中) 現代教堂
建築現象學
建築精神
公東高工
達興登
關鍵字(英) modern church architecture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
the spirituality of architecture
Kung-Tung Technical Senior High School
Justus Dahinde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文探討台東白冷會的公東高工教堂,以其與真實世界之間所交織而成的脈絡,呈現公東高工教堂的建築意義,以及公東高工教堂對台灣建築的意義。公東高工教堂的形成,是白冷會(業主)、達興登(建築師)與營造單位之間協力合作之下的產物,三者的建築觀在各自的世界之中成形,對建築各自懷抱著不同的意圖與想像,這些不同觀念之間從概念到實體的轉譯,成為公東高工教堂最後的實體呈現。為文首先將公東高工教堂放入台灣天主教教堂建築的發展脈絡中,以詮釋公東高工教堂對台灣建築的重要意義。其次,梳理瑞士現代教堂的發展過程、白冷會的教堂理念,以及達興登的建築觀,以現代教堂空間觀的演變作為脈絡背景,詮釋公東高工教堂的建築意義,並比較白冷會對教堂建築的想像與達興登設計意圖的異同。最後從營造單位對施工圖的調整與適應,解釋公東高工教堂最後呈現的實質樣貌。
本文的研究發現如下。首先,公東高工教堂在台東的落地生根,將歐洲在二十世紀初現代教堂發展的高峰帶到台灣,讓台東成為二戰後建築國際交流的重要場域之一。一群來自瑞士天主教的白冷會傳教士,在大時代的歷史洪流中,輾轉來到了台東,並帶來白冷會樸素務實的建築觀。其次,達興登在公東高工教堂設計中,與白冷會的教堂建築觀並不完全相同。白冷會早期的現代教堂中,接受瑞士簡約的現代建築觀,並沒有受到現代藝術動態平衡的影響,謙遜質樸是白冷會重要的物質精神。達興登則在公東高工校園設計中,實踐他在《現代建築發展與定位》這本博士論文中提出的「衍生形、動態平衡、相對的創意」等的建築原則,並以知覺性與情緒性的建築語言,顯現他對於建築精神性的追求。達興登在公東高工教堂中繼承廊香教堂的設計手法,加上他對於天主教的禮儀改革運動的認識,將瑞士中部山區的場所精神轉化到他的設計,以戲劇化的光線、質樸的噴凝土材料、動態平衡的空間配置,以及祭壇為核心的空間佈局,塑造現代教堂的神聖氛圍。達興登的建築思想受到德日進的泛心論、海德格的存在現象學、格式塔心理學與榮格精神分析的影響,而這些觀念在青年達興登的公東高工教堂中已經可以看到端倪。最後,公東高工教堂的建築實體,是二戰後初期台東現代營建技術的呈現,營造單位面對台東的氣候與環境對原始設計做了局部的調整。為了抵禦颱風的侵襲,調整了門窗的構造形式,卻在無意中影響了達興登的設計意圖。當時台東的建築匠師還在努力克服新的技術,對於構築的詮釋能力還有待提升。
達興登認為每一種類型的現代建築,都有其相應的精神性,而教堂作為現代建築的一種類型,現代教堂的精神性就是教堂的神聖性。白冷會公東高工教堂默默的矗立在台東50多年,台灣也已經逐漸脫離僅僅維持基本生存的社會狀況,有能力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在這個時候重新理解這棟教堂,將對台灣建築未來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啟示作用。公東高工教堂並不只是教堂,它是引導我們認識現代建築的精神性與空間感動力最有效的範例。
英文摘要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context of Church of Kung-Tung Technical Senior High School (KTHS) belonging to Societas Missionaria de Bethlehem (SMB) to explore the architectural significance of the church and its meaning for Taiwanese architecture. The building of  Church of KTHS is completed by SMB working with the architect Justus Dahinden and the constructor. Their different views of architecture are translated into the building entity of Church of KTHS.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significances of the church for Taiwanese architecture by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uilding of Catholic churches in Taiwan. The architectural meaning of Church of KTHS is also explored by interpreting SMB’s philosophy of the church, the architectural view of Justus Dahinde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patial view of modern church. Finally, the influences on the appearance of  Church of KTHS are explored by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s among SMB’s imagination toward church architecture,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Justus Dahinden and the constructor’s revision to the shop drawings.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First, the church building in Taitung represents the peak of the development of European modern churches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Taitung became one of the important fields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 for architecture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The priests of SMB came all the way to Taitung in hard times and introduced the ideas of minimal architecture. Second,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Justus Dahinden is not totally the same as SMB’s. The architecture views of SMB influenced by minimalism in Switzerland are not affected by the concepts of modern artistic dynamism. SMB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simplicity. The church design of Justus Dahinden is based on the concepts of “derived form, dynamic equilibrium, and relativist design principle” suggested in his doctoral thesis “Versuch Einer Standortsbestimmung Der Gegenwartsarchitektur” The architectural language of perception and emotion shows his emphasis on architectural spirituality. Influenced by the design of Church of Notre-Dame-du-Haut and the Liturgical Reform Movement, he transforms the spirit of place (GeniusLoci) of the mountain in the middle part of Switzerland into his design with dramatic light, simple sprayed concrete, the dynamically balanced spatial arrangement, and the altar-centered spatial layout space in order to create the sacred atmosphere of the modern church. The influences of the epistemology of Pierre Teilhard de Chardin, the existential phenomenology of Heidegger, Gestalt’s psychology and  Carl Jung’s psychoanalytic analysis on Justus Dahinden are shown oh his design of Church of KTHS. The final appearance of the building entity represents moder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Taitung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The constructor partially revised the design due to the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in Taitung. The structure and type of the doors and widows are modified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typhoons while the modification changes the design intention of  Justus Dahinden unintentionally. At that time, the constructors worked hard to learn new skills while they still needed to improve their ability of interpretation.
According to Justus Dahinden, each type of modern architecture has its corresponding spirituality. As one type of modern architecture, the spirituality of the church is its sanctity. Church of KTHS has been standing in Taitung for more than 50 years. The social changes enable people in Taiwan to pursue a higher spiritual life in addition to fulfilling basic needs. Re-understanding this church will bring about inspiration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aiwanese architecture. Church of KTHS is not only a church but an example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spiritual and spatial dynamics of modern architectur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緒論                                                                                                           1
一、研究緣起與目的
二、相關文獻回顧
三、研究方法
四、分析觀點
五、研究架構

第一章 二戰後台灣教堂建築的發展與台東建築                                            11
第一節 台灣二戰後的建築發展
一、二戰後台灣的社會與經濟
二、台灣二戰後的現代建築
第二節 多元移植的台灣天主教現代教堂
一、二戰前的台灣天主堂
二、二戰後的仿歐洲古典教堂
三、二戰後的德法現代教堂
四、二戰後的中國化教堂
第三節 台東的現代建築
一、二戰後台東的社會與經濟
二、二戰後的台東現代建築
第四節 小結

第二章 達興登與二戰後德法教堂的空間改革                                                38
第一節 二戰後歐洲現代建築的發展
一、解決現代城市的居住問題—現代建築的理念
二、從滿足生理需求到心裡需求—二戰後初期的現代建築理念
三、二戰後挑戰現代主義的多元建築思想
第二節 二戰後歐洲現代教堂的發展
一、天主教禮儀改革運動
二、德法教堂的空間改革
第三節 承襲自德法的瑞士現代教堂
一、謹慎而務實的瑞士現代建築
二、二戰後瑞士現代教堂的發展
第四節 白冷會的傳教與現代教堂
一、白冷會的創立與傳教
二、白冷會在台東傳教
三、傳承瑞士的台東白冷會教堂
第五節 達興登的建築思想                                                                          
一、實踐與論述並重的建築生涯
二、達興登精神與物質交織的世界觀
三、從知覺建築觀到情緒建築觀—達興登的建築理念
四、現代建築的另一種傳統—達興登現代教堂精神的追尋
第六節 小結

第三章 公東高工的建築設計                                                                       161
第一節 建築計畫的制定
一、學校設立的契機
二、徵募專業教師
三、從美援經費到瑞士母國募款
四、台東近郊購置校地
五、依據瑞士二元制教學擬定的建築計畫
第二節 公東高工的設計過程
一、委託建築師的緣由
二、公東高工的手繪施工圖及模型
三、工程發包方式
四、白冷會自派監造人員
第三節 知覺性的建築語言—動態平衡與去物質性
一、知覺性的建築語言—動態平衡
二、知覺性的建築語言—去物質性
第四節 神聖與世俗空間的辯證—情緒性的觸動
一、神聖與世俗空間的隔離與轉換
二、神聖氛圍的現代性—建築的觸覺性
三、神聖空間的中心
四、神聖的象徵
第五節 小結—白冷會的建築想像與達興登的轉譯

第四章 公東高工的構築                                                                             218
第一節 二戰後台東的建築營造技術
一、台東營造技術的發展
二、二戰後初期取得不易的現代營建材料
三、前工業化的施工機具與技術
第二節 聖堂大樓的結構系統
第三節 聖堂大樓的建築構造
一、溫暖的地坪
二、素樸的平頂
三、隱藏的屋頂
四、精緻的門窗
五、粗獷的牆板
六、透空的樓梯
七、平整的立面
八、沈靜的露台
九、眺望的通道
第四節 聖堂大樓因地制宜的施工調整
一、門窗施作的差異
二、聖堂地坪施作的差異
三、聖堂彩繪玻璃施作的差異
四、聖堂座椅施作的差異
五、聖堂入口雨庇施作的差異
第五節 小結

第五章 結論與討論                                                                                   261
第一節 結論
一、白冷會與達興登對公東高工教堂的想像與異同
二、公東高工教堂建築設計與施工實踐之間的在地適應與調整

第二節 討論
一、逐漸發出鐘響的公東高工教堂
二、瑞士現代性的移植與轉化


參考書目                                                                                                  271

圖目錄                                                                                                     
圖1-1 盧毓駿的國立台灣科學館,1959。(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1-2 盧毓駿的國立台灣科學館內部,1959。(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1-3 張肇康與陳其寬的東海大學舊圖書館,1957。(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1-4 台大農業陳列館,1963 。(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1-5 王大閎的建國南路自宅,2017移地重建(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1-6 王大閎的建國南路自宅,2017移地重建(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1-7 三信家商波浪大樓,陳仁和,1963。(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1-8 三信家商波浪大樓入口雨庇,陳仁和,1963。(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1-9 高雄佛教堂,陳仁和,1955。(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1-10 高雄佛教堂大殿,陳仁和,1955。(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1-11 萬金天主堂,1869(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1-12 萬金天主堂聖堂。(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1-13 高雄玫瑰天主堂,1928-31。(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1-14 高雄玫瑰天主堂聖堂。(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1-15 旗山聖若瑟天主堂,1959。(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1-16 旗山聖若瑟天主堂聖堂。(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1-17 斗六聖玫瑰天主堂,1954(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1-18 斗六聖玫瑰天主堂聖堂(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1-19 竹北耶穌聖心堂,1957(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1-20 竹北耶穌聖心堂聖堂(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1-21 菁寮天主堂,1961。(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1-22 菁寮天主堂聖堂(資料來源,錢玲珠,2009,〈天國的倒影—菁寮十字架天主堂巡禮〉,《台灣建築雜誌》,2009第162期,頁80。)
圖1-23 菁寮天主堂一樓平面配置圖(資料來源:王俊雄,2009,〈菁寮聖十字架堂設計與施工圖〉,《台灣建築雜誌》,2009第162期,頁102。)
圖1-24 聖言會林慎白神父(Friedrich Linzenbach)設計的大坪林天主堂,1964。(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1-25 聖言會林慎白神父(Friedrich Linzenbach)設計的大坪林天主堂聖堂。(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1-26 路易士、陳仁和設計的東港天主堂,1960。(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1-27 路易士、陳仁和設計的東港天主堂聖堂,1960。(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1-28 台北聖多福天主堂,1957。(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1-29 台北聖多福天主堂聖堂(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1-30 玉井吾樂之緣朝聖地天主堂,1961(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1-31 玉井吾樂之緣朝聖地天主堂聖堂(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1-32 台南中華聖母主教座堂,1964(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1-33 台南中華聖母主教座堂聖堂(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1-34 麻豆耶穌君王天主堂,1962(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1-35 聖包爾發堂,1966(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1-36 日治初期卑南街市、馬蘭社、卑南社之間的關係,由右到左依序為卑南街市、馬蘭社、卑南社,台灣堡圖(1898-1904)。(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簡稱GIS專題中心)所開發的「台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whgis.aspx)
圖1-37 1920年代的馬蘭社頭目及其家族。(資料來源:日治時期臺灣圖像寫真,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cgi?HYPAGE=image_ photo_ detail.hpg& project_id=twpt&dtd_id=10&xml_id=0000360689&subject_name=日治時期臺灣圖像寫真)
圖1-38 1930年代的馬蘭社(資料來源:日治時期臺灣圖像寫真,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 .cgi?HYPAGE=image_photo_ detail. hpg &project_id=twpt&dtd_id=10&xml_id = 00003 60596&subject_name=日治時期臺灣圖像寫真)
圖1-39 1919台東街市區改正計畫圖(資料來源:陸俊元,2012,日治時期台東市街都市發展與變遷之研究,東海大學建築所碩士論文,頁3-40)
圖1-40 1945年美軍繪製的台東市街地圖,圖右下方為台東市街,台東市街東北方為馬蘭社區,公東高工位於馬蘭社區東北方。
圖1-41 1934年的台東廳(資料來源:莊永明,1996,台灣鳥瞰圖—一九三〇年代台灣地誌繪集,台北:遠流出版事業。)
圖1-42 台東廳舍(1922-1975),門面在戰後曾經將過改建。(資料來源:林崑成等,一步一腳印:台東縣珍貴老照片專輯,台東:台東縣立文化中心,頁38)
圖1-43 東武館(1928-1981),戰後改為社教館。(資料來源:林崑成等,一步一腳印:台東縣珍貴老照片專輯,台東:台東縣立文化中心,頁51)
圖1-44 1960年代台東一般原住民住家(資料來源:白冷會介紹公東高工 SMB stellt die Handwerkerschule Taidong vor ,1967,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qdvTnSk34w)
圖1-45 1960年代未經過日治時期市區改正,保留清領時期街道景觀的台東街道。(資料來源:白冷會介紹公東高工 SMB stellt die Handwerkerschule Taidong vor ,1967,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qdvTnSk34w)
圖1-46 1942年的臺灣旅遊地圖顯示花東地區的鐵路系統,尚未併入西部縱貫鐵路,部分要靠公路接駁。(資料來源:維基百科,台灣鐵道史條目,https://zh.wikipedia.org/wiki/臺灣鐵道史#/media/File:1942_Map _of_TAIWAN_Tourism_臺灣旅遊地圖.jpg)
圖1-47 1960年代未汽車與牛車共用道路的年代。(資料來源:白冷會介紹公東高工 SMB stellt die Handwerkerschule Taidong vor ,1967,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qdvTnSk34w)
圖1-48 1960年代的台東街道。(資料來源:白冷會介紹公東高工 SMB stellt die Handwerkerschule Taidong vor ,1967,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qdvTnSk34w)
圖1-49 1960年代已經過市區改正,馬路拓寬之後的台東街景。在當時三輪車是重要的交通工具。(資料來源:白冷會介紹公東高工 SMB stellt die Handwerkerschule Taidong vor ,1967,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qdvTnSk34w)
圖1-50 台糖的台東鳳梨加工廠。(資料來源:台灣工業文化資產網,http://iht.nstm.gov.tw/industry/index-1.asp?m=99&m1=3&m2=17&gp=13&cls= 2&id=913)
圖1-51 台糖的台東鳳梨加工廠。(資料來源:台灣工業文化資產網,http://iht.nstm.gov.tw/industry/index-1.asp?m=99&m1=3&m2=17 &gp=13&id= 882)
圖1-52 呂阿玉建築師(資料來源:呂志宏)
圖1-53 舊台東縣議會大樓,1954。(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1-54 舊台東縣稅捐處(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1-55 舊卑南鄉公所(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1-56 寶桑路住宅(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1-57 舊調查局台東縣調查站(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1-58 台東建築前輩黃再成(資料來源:筆者自繪)
圖1-59 台東女中圖書館(資料來源:筆者自繪)
圖1-60 台東高中科學館(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1-61 台東大學活動中心(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1-62 臺東縣立文化中心大會堂暨圖書館及教師會館,1985(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1-63 台東縣政府,1976(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1-64  寶桑國宅,1983(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1-65 台東女中禮堂,1981(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1 遍佈於世界各地的粗獷主義建築(資料來源:http://www.sosbrutalism.org/cms/15802395#map)
圖2-2 羅馬聖彼得大教堂,320-330(資料來源:,Sir Banister Fletcher,1996,A history of architecture,Architectural Press,Oxford,p289.)
圖2-3 沙特大教堂平面圖,1220,在當時神職的唱經間和祭台,由一個櫺壁與平信徒所在分開。(資料來源:歐文 霍普金斯著,呂奕欣譯,2014,閱讀建築的72個方式,台北:遠流出版社,p16-17)
圖2-4 普拉托監獄聖瑪莉亞教堂(Santa Maria delle Carceri, Prato)。(資料來源:歐文 霍普金斯著,呂奕欣譯,2014,閱讀建築的72個方式,台北:遠流出版社,p24)
圖2-5 羅馬的耶穌會教堂,1568-1584(資料來源:Sir Banister Fletcher,1996,A History of Architecture,Architectural Press,Oxford,p894)
圖2-6 當代歐洲宗教分布圖,藍色是天主教地區、紫色是基督新教地區、紅色是東正教地區、綠色是伊斯蘭教地區(資料來源:http://www.churchpop.com/wp-content/uploads/2014/10/traditional-religions.png)
圖2-7 使用混凝土結構教堂Note Dame du Raincy平面及立面圖,1922-1925。(資料來源:Modern church architecture,p11)
圖2-8 第一座全部使用混凝土結構教堂Note Dame du Raincy室內(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9 第一座鋼骨結構教堂 Note Dame du Travail,法國,1899-1901,Zacharie Astruc (資料來源:http://www.patrimoine-histoire.fr/Patrimoine/Paris/Paris-Notre-Dame-du-Travail-de-Plaisance.htm)
圖2-10 德國第一座鋼骨結構教堂 Stahlkirche at Cologne,1928。(資料來源:Wolfgang Jean Stock,2006, European Church Architecture 1900-1950,Prestel Verlag,Munich,p150)
圖2-11 Rudolf Schwarz設計的Corpus Christi教堂,1930,是一座完整的現代教堂建築示範。(資料來源:Wolfgang Jean Stock,2006,European Church Architecture 1900-1950,Prestel Verlag,Munich,p127)
圖2-12 Rudolf Schwarz設計的Corpus Christi教堂。(資料來源:Wolfgang Jean Stock,2006,European Church Architecture 1900-1950,Prestel Verlag,Munich,p129)
圖2-13 Rudolf Schwarz研究祭壇與平信徒座位的關係圖。(資料來源:Rudolf Schwarz,1938,The Church Incarnate:the Sacred Function of Christian Architecture,Henry Regnery Com., Chicago,p62-63)
圖2-14 在Saarbrucken 的Maria Konigin教堂,1959,以聖所為教堂的核心。(資料來源:Edwin Heathcote and Iona Spens,1997,Church Builders,Academy Editions,Great Britain,p42)
圖2-15 多明尼克・波姆在科隆設計的St.Engelbert in Köln-Riehl天主堂,1928-1932,教堂內部的採光方式為日後許多現代教堂的原型。(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16 帕拉底歐的威尼斯救主堂,1577-1592。(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17 Kinder- und Jugenddorf Bethanien附設的教堂,1962-1968。(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18 Kinder- und Jugenddorf Bethanien中的教堂,依賴人工光源從教堂背後投射在十字架上。(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19 科隆的St.Gertrud教堂(1960-1967)(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20 Nevigeser Wallfahrtsdom朝聖教堂聖堂(1968-72)(資料來源:http://mapio.net/s/45005215/)
圖2-21 Robert Maillart(1872-1940)設計的Salginatobel Bridge(1905)(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Robert Maillart條目,https://en.wikipedia.org/wiki/Robert_ Maillart#/media/File:Salginatobel_Bridge_mg_ 4080.jpg)
圖2-22 Karl Moser設計的聖安東尼教堂(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23 在里恩(Riehen)的Sandreuter住宅,1924(資料來源:https://undiaunaarquitecta. wordpress .com /2015/04/18/flora-steiger-crawford-1899-1991/walker9/)
圖2-24 Doldertal 公寓,Marcel Breuer, Alfred and Emil Roth,1935-1936(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25 在多納什城的人智學總部Goetheanum Ⅱ,1925-1928。(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26 在多納什城的人智學總部Goetheanum Ⅱ內部樓梯間,1925-1928。(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27 瑞士現代教堂的分佈網絡(資料來源:Von Robert Hess,1962,Neue Kirchliche Kunst in der Schweiz,p75)
圖2-28 St. Antonius教堂的剖面圖及平面圖,在巴塞爾的St. Antonius,1925-1927,是瑞士第一座現代教堂。(資料來源:Wolfgang Jean Stock,2006,European Church Architecture 1900-1950,Prestel Verlag,Munich,p114)
圖2-29 St. Antonius教堂。(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30 St. Antonius教堂內部。(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31 Fritz Metzger在琉森的 St. Karl教堂,1932-1934,是座著名的一殿式(one-room type)教堂設計。(資料來源:Alle Rechte vorbehalten,1956,Kirchenbauten von Hermann Baur und Fritz Metzger,NZN Buchverlag,Zurich,p35)
圖2-32 Fritz Metzger在琉森的 St. Karl教堂,1932-1934(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33 Fritz Metzger在琉森的 St. Karl教堂內部,1932-1934。(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34 Burckhardt and Egender結合鋼筋混凝土與鋼結構,在巴塞爾設計了Johanneskirche,1936。(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35 Johanneskirche配置圖,1936。(資料來源:G.E.Kidder Smith,1950,Switzerland Builds,The Architectural Press,London.p139)
圖2-36 Werner Max Moser設計的Altstetten教堂(1936-1942)為瑞士新教現代教堂的典範。(資料來源:Arthur Ruegg and Silvio Schmed,2012,Evangelisch-Reformiertes Kirchen-Zentrum Altstetten,Evangelisch-Reformiertes Kirchgemeinde Zurich-Altstetten,p54 )
圖2-37 Altstetten教堂。(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38 Altstetten教堂,中殿的採光方式與公東高工聖堂極其相似。(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39 Hermann Baur設計的克勞斯兄弟教堂,充滿柯比意廊香教堂的語彙。(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40 Hermann Baur設計的克勞斯兄弟教堂聖堂。(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41 達興登設計的聖母皇冠教堂,1965(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42 達興登設計的聖母皇冠教堂,1965(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43 W.M.Forderer設計的聖約翰天主堂,琉森,1967-1970(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44 W.M.Forderer設計的聖約翰天主堂聖堂空間,琉森,1967-1970(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45 W.M.Forderer設計的聖尼可拉斯教堂,Heremence,1967-1971(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46 W.M.Forderer設計的聖尼可拉斯教堂,Heremence,1967-1971(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47 Franz Fueg 設計的 ST.Pius church at Meggen,1964-1966。(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48 Franz Fueg 設計的 ST.Pius church at Meggen,1964-1966,聖堂空間(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49 巴皮耶神父(資料來源:筆者翻拍自瑞士白冷會總會走廊展示板)
圖2-50 瑞士分成六個教區,白冷會屬於庫爾教區,紅點為白冷會位置。(資料來源:維基百科天主教庫爾教區條目,https://zh.wikipedia.org/wiki/天主教库尔教区)
圖2-51 白冷會辦公室前的路標,標示著到各國傳教的路程距離。(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52 白冷會牧靈地區,除歐洲的德國、瑞士外,尚擴及拉丁美洲、非洲以及亞洲的台灣、日本、菲律賓等13個國家。(資料來源:歐思定,2003,天主教白冷外方傳教會來台傳教五十週年紀念專輯,台東:天主教白冷外方傳教會,頁41)
圖2-53 白冷會瑞士總會鳥瞰(資料來源:後山傳愛:白冷會臺東60年的影像故事,頁8)
圖2-54 白冷會總會及白冷傳教中學,從左到右依序為尖塔兩側的傳教中學、紅磚立面的聖堂、總會辦公室(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55 白冷傳教中學及紅磚立面的聖堂(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56 紅磚立面的聖堂及白冷傳教中學(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57 白冷會總會聖堂(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58 白冷會總會保留建築的古典立面(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59 白冷會在齊齊哈爾總鐸區內的堂區分布圖。(資料來源:黃連生,1995,白冷會在中國傳教史料,台東:台東天主教教義中心,頁13。)
圖2-60 白冷會在中國的聖彌勒爾大教堂(1932-1933)(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齊齊哈爾聖彌勒爾大教堂辭條,https://baike.baidu.com/item/齐齐哈尔圣弥勒尔大教堂/11029292)
圖2-61 1945年白冷會會士在北京,穿的是中國的長袍。(資料來源:趙川明主編,2014,後山傳愛:白冷會臺東60年的影像故事,台東: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頁10)
圖2-62 1948年白冷會會士在北京,學毛筆字。(資料來源:Hans Holenstein,2004,Bethlehem Mission in Japan:1948-2001,Immensee,Bethlehem Mission,p32)
圖2-63 紀守常神父參與雅美傳統祭儀為達悟族祈福。(資料來源:趙川明主編,2014,後山傳愛:白冷會臺東60年的影像故事,台東: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頁275。)
圖2-64 1954年紀守常神父穿著具有蘭嶼當地圖騰的祭衣。(資料來源:趙川明主編,2014,後山傳愛:白冷會臺東60年的影像故事,台東: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頁271。)
圖2-65 1963年池作基神父穿起阿美族的傳統服裝,參加都歷的收穫祭。(資料來源:趙川明主編,2014,後山傳愛:白冷會臺東60年的影像故事,台東: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頁207。)
圖2-66 池作基拜訪阿美族教友,1957。(資料來源:趙川明主編,2014,後山傳愛:白冷會臺東60年的影像故事,台東: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頁109。)
圖2-67 無橋的地方民眾涉水過河(資料來源:趙川明主編,2014,後山傳愛:白冷會臺東60年的影像故事,台東: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頁109。)
圖2-68 部分地區只有簡易的竹橋(資料來源:趙川明主編,2014,後山傳愛:白冷會臺東60年的影像故事,台東: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頁109。)
圖2-69 天主教教區(資料來源:維基百科台灣天主教條目,https://zh.wikipedia.org/wiki/台灣天主教)
圖2-70 日治時期教堂分布圖,從圖中可以發現,在台東、花蓮在日治時期,尚沒有教堂的蹤影。(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http://thcts.sinica.edu.tw/themes/rd15-01015.php)
圖2-71 費聲遠主教被驅逐出大陸紀念照,1951。(資料來源:林保寶,2002,奉獻:從發現珍貴的老照片看半世紀前巴黎外方傳教會的傳教士在花蓮的傳教工作,臺北:天下雜誌,頁50。)
圖2-72 1968年天主教原住民傳教地區地圖(資料來源:丁立偉、詹嫦慧、孫大川,活力教會:天主教在台灣原住民世界的過去現在未來,臺北:光啟文化,頁354)
圖2-73 瑞士白冷外方傳教會會士來中國傳教路線圖(資料來源:黃連生,1995,白冷會在中國傳教史料,台東:台東天主教教義中心,頁191)
圖2-74 1957,錫質平(前右)陪同初到台東的池作基(前左)、滿海德(後右)、蘇德豐(後左)。(資料來源:趙川明主編,2014,後山傳愛:白冷會臺東60年的影像故事,台東: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頁16。)
圖2-75 白冷會在臺東傳教路線與堂區分佈(資料來源:鄭仲烜,2010,〈傳教會與區域發展—以臺東白冷會為例〉)
圖2-76 白冷會台東總鐸區堂區分布圖(資料來源:黃連生,1995,白冷會在中國傳教史料,台東:台東天主教教義中心,頁15)
圖2-77 1968年在鹿野鄉瑞和村新武呂溪修築堤防(資料來源:趙川明主編,2014,後山傳愛:白冷會臺東60年的影像故事,台東: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頁52。)
圖2-78 白冷會為大鳥村興建產業道路的橋樑。(資料來源:趙川明主編,2014,後山傳愛:白冷會臺東60年的影像故事,台東: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頁53。)
圖2-79 錫質平神父。(資料來源:資料來源:趙川明主編,2014,後山傳愛:白冷會臺東60年的影像故事,台東: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頁46)
圖2-80 錫質平葬於劉頭目墓園。(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81 1956年白冷會在台灣的第一座採用鋼筋混凝土構造的福建路天主堂。(資料來源:資料來源:趙川明主編,2014,後山傳愛:白冷會臺東60年的影像故事,台東: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頁96)
圖2-82 福建路天主堂聖堂。(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83 太麻里天主堂,1959,由瑞士建築師Tu-ban設計,白冷會早期本堂教堂中少數不由費宥諒設計的教堂。(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84 太麻里天主堂聖堂,1959。(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85 宜灣天主堂,1955,為茅草屋教堂。(資料來源:資料來源:趙川明主編,2014,後山傳愛:白冷會臺東60年的影像故事,台東: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頁217)
圖2-86 朗島天主堂,1955,為茅草屋教堂。(資料來源:資料來源:趙川明主編,2014,後山傳愛:白冷會臺東60年的影像故事,台東: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頁271)
圖2-87 鹿野和平天主堂,1954,為木造教堂,右側為聖堂入口。(資料來源:資料來源:趙川明主編,2014,後山傳愛:白冷會臺東60年的影像故事,台東: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頁125)
圖2-88 小馬天主堂,1957。(資料來源:資料來源:趙川明主編,2014,後山傳愛:白冷會臺東60年的影像故事,台東: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頁166)
圖2-89 中間為費宥諒神父(資料來源:Fabrizio Brentini,Karl Freuler Architecture for the Church — Japan 1948-1968,p124.)
圖2-90 施洗者約翰教堂,費宥諒,1956(資料來源:Fabrizio Brentini,Karl Freuler Architecture for the Church — Japan 1948-1968,p50.)
圖2-91 金崙天主堂,1956(資料來源:資料來源:趙川明主編,2014,後山傳愛:白冷會臺東60年的影像故事,台東: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頁255)
圖2-92 宜灣天主堂,1960(資料來源:資料來源:趙川明主編,2014,後山傳愛:白冷會臺東60年的影像故事,台東: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頁216)
圖2-93 新營天主堂,1958(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94 新營天主堂聖堂(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95 白冷會在福建路最初的會館。(資料來源:趙川明主編,2014,後山傳愛:白冷會臺東60年的影像故事,台東: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頁13。)
圖2-96 白冷會新會館落成之初,從鯉魚山俯視台東市, 箭頭所指為白冷會新會館。(資料來源:趙川明主編,2014,後山傳愛:白冷會臺東60年的影像故事,台東: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頁13。)
圖2-97 白冷會會院,通氣窗外加紗窗。(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98 白冷會會院吃飯時敲鑼。(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99 白冷會會院,1966。(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100 白冷會會院聖堂祭壇的佈置。(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101 白冷會院會一樓平面圖,左邊為辦公區,右下角為聖堂,右上方為生活區。(資料來源:白冷會總會)
圖2-102 Fritz Metzger的St. Mauritius教堂,1962-1963。(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103 Fritz Metzger的St. Mauritius教堂聖堂(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104 傅義退休後住在瑞士白冷會總部,依然不斷的進行繪畫創作,筆者於2013年訪談時拍攝,白冷會總會。(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105 傅義設計的第一座教堂建築Bruderklausen教堂,1964。(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106 傅義設計的第一座教堂建築Bruderklausenkirche聖堂。(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107 傅義設計的Bruderklausen教堂的平面配置圖(資料來源:白冷會)
圖2-108 傅義為金崙天主堂設計祭台,並親自進行細部施工。(資料來源:趙川明主編,2014,後山傳愛:白冷會臺東60年的影像故事,台東: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頁20)
圖2-109 傅義在施工現場監督砌磚人員施作。(資料來源:趙川明主編,2014,後山傳愛:白冷會臺東60年的影像故事,台東: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頁20)
圖2-110 傳義在工地與工人一起啃台灣甘蔗(資料來源:趙川明主編,2014,後山傳愛:白冷會臺東60年的影像故事,台東: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頁183)
圖2-111 德高天主堂(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112 德高天主堂聖堂(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113 營造者黃哲才(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114 傅義對長光天主堂的提案,但並不被神父接受。(資料來源:趙川明主編,2014,後山傳愛:白冷會臺東60年的影像故事,台東: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頁182)
圖2-115 長光天主堂外觀,鐘塔設置在大階梯旁。(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116 長光天主堂落成典禮,教堂祭壇上的壁畫由蘇得豐神父繪製,十字架耶穌像、聖母像由林仁義雕刻,建築空間顯得乾淨俐落。(資料來源:趙川明主編,2014,後山傳愛:白冷會臺東60年的影像故事,台東: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頁185)
圖2-117 身著阿美族傳統服飾的池作基神父在小馬天主堂內,舉行「收穫祭的感恩彌撒,教友奉獻農作物。」(資料來源:趙川明主編,2014,後山傳愛:白冷會臺東60年的影像故事,台東: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頁168)
圖2-118 小馬天主堂舉行收穫祭,堂前已有1977年增設的鐘塔,每天上午、中午、傍晚念「三鐘經」時,教堂的鐘都會敲響。(資料來源:趙川明主編,2014,後山傳愛:白冷會臺東60年的影像故事,台東: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頁168)
圖2-119 小馬天主堂(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120 小馬天主堂聖堂(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121 85歲的Josef Dahinden。(資料來源:http://www. tagblatt.ch/ostschweiz/stgallen/rorschach/Josef-Dahinden-zum-Geburtstag; art2889,9963)
圖2-122 圖中右側為88歲高齡的達興登,目前依然在蘇黎世執行建築師的工作。(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123 達興登瑞士中部琉森湖畔Weggis度假小屋(資料來源:Justus Dahinden,1987,Justus Dahinden-Architektur-Architecture, Karl Krämer Publ., Stuttgart,p141.)
圖2-124 達興登瑞士中部琉森湖畔Weggis度假小屋(資料來源:Justus Dahinden,1987,Justus Dahinden-Architektur-Architecture, Karl Krämer Publ., Stuttgart,p143.)
圖2-125 瑞士中部琉森湖畔山景Weggis(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126 瑞士中部湖濱小鎮(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127 從達興登父母在Rigi山的別墅眺望琉森湖(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128 Rigi山的森林與村落(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129 Bernhard Luginbühl 作品,表達動態的感受。(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130 Bernhard Luginbühl 作品,能實際產生機械性的運動狀態。(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131 達興登的博士論文(資料來源:瑞士聯邦理工大學圖書館)
圖2-132 達興登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William Dunkel(資料來源:維基百科:William Dunkel條目,取自https://de.wikipedia.org/wiki/William_Dunkel。)
圖2-133 蘇黎世勒茲格倫德球場,William Dunkel,1953。(資料來源:Arbeitsberichte der Architekturabteilung Eidgenössischer Technischer Hochschulen Zürich. A12: Die Architekturabteilung der Eidgenössischen Technischen Hochschule 1916-1956,1971,p116)
圖2-134 William Dunkel,the pavilion Egg school,Zurich(資料來源:G.E.Kidder Smith,1950,Switzerland Builds-Its native and modern architecture,London,The Architectural Press,p170)
圖2-135 William Dunkel,the pavilion Egg school,Zurich(資料來源:G.E.Kidder Smith,1950,Switzerland Builds-Its native and modern architecture,London,The Architectural Press,p171)
圖2-136 Otto Rudolf Salvisberg(資料來源:維基百科,Otto Rudolf Salvisberg條目,https://de.wikipedia.org/wiki/Otto_Rudolf_Salvisberg)
圖2-137 Verwaltungsgebaude Hofmann-La Roche ,Basel(資料來源:Arbeitsberichte der Architekturabteilung Eidgenössischer Technischer Hochschulen Zürich.,1971, A12: Die Architekturabteilung der Eidgenössischen Technischen Hochschule 1916-1956,p68)
圖2-138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建築系1949年班名單,達興登編號1136,諾伯舒茲編號1155。(資料來源:Arbeitsberichte der Architekturabteilung Eidgenössischer Technischer Hochschulen Zürich. ,1971,A12: Die Architekturabteilung der Eidgenössischen Technischen Hochschule 1916-1956,p109)
圖2-139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建築系,1949年班畢業設計代表作,圖書館設計,Julius Bachmann。(資料來源:Arbeitsberichte der Architekturabteilung Eidgenössischer Technischer Hochschulen Zürich. ,1971,A12: Die Architekturabteilung der Eidgenössischen Technischen Hochschule 1916-1956,p109)
圖2-140 瑞士聯邦理工學院建築系1924年畢業設計,Naef Hannibal(資料來源:Arbeitsberichte der Architekturabteilung Eidgenössischer Technischer Hochschulen Zürich. ,1971,A12: Die Architekturabteilung der Eidgenössischen Technischen Hochschule 1916-1956,p35)
圖2-141 瑞士聯邦理工學院建築系1920年畢業設計,Vallaster Adolf(資料來源:Arbeitsberichte der Architekturabteilung Eidgenössischer Technischer Hochschulen Zürich.,1971, A12: Die Architekturabteilung der Eidgenössischen Technischen Hochschule 1916-1956,p27)
圖2-142 Rigi山上達興登父母的小別墅。(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143 Rigi山上達興登父母的小別墅(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144 達興登建築師事務所的入口(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145 達興登建築師事務所前象徵建築師的動物圖騰(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146 達興登在蘇黎世自己設計的自宅,1973,就在建築師事務所的正對面。(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147 Bruno Weber的動物雕刻。(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148 公東高工校園全區照片(資料來源:Justus Dahinden,1967,New Trends in Church Architecture,p154)
圖2-149 公東高工在2014年出版的Architecture-Form and Emotion一書中,首次被列入建築師作品案例中。(資料來源:Justus Dahinden,2014,Architecture-Form and Emotion,p106)
圖2-150 聖保羅教堂(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151 聖法蘭西斯教堂(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152 聖心教堂(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153 聖母皇冠教堂(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154 聖安東尼教堂(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155 聖安東尼教堂(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156 克勞斯兄弟教堂(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157 克勞斯兄弟教堂(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158 1967出版的現代教堂建築專書,New Trends in Church Architecture。
圖2-159 1973出版的達興登作品集,Justus Dahinden-Thinking-Feeling-Acting。
圖2-160 1974出版的城市論述,Leisure City。
圖2-161 1974年由王紀鯤翻譯的「未來的都市結構」一書。
圖2-162 1987出版的達興登作品集,Justus Dahinden-Architektur-Architecture。
圖2-163 1991出版的達興登作品輯,... anders /autrement /different。
圖2-164 2005出版的達興登作品集,Men and Space。
圖2-165 2014出版的達興登作品集,Architecture-Form and Emotion。
圖2-166 World Architecture Master雜誌,2009年12月號。
圖2-167 德日進(資料來源:https://en.wikipedia.org/wiki/Pierre_Teilhard_de_Chardin)
圖2-168 德日進參與北京周口店考古隊(資料來源:王念祖,2008,〈進化論的對話〉,http://blog.xuite.net/nientsuwang/twblog/136049565-進化論的對話。)
圖2-169 海德格在透特瑙(Todtnauberg)山上小屋,他大部分的著作皆在這裡完成。透特瑙距離蘇黎世西北方約80公里處。(資料來源:透特瑙山上的避難所/ Asyl auf Todtnauberg,http://photos1.blogger.com/blogger/5728/2068/1600/Die%20Huette.jpg)
圖2-170 達興登的故鄉,瑞士中部山區與海德格的透特瑙山上小屋的環境極為類似。圖中小屋為達興登為其父母親設計的別墅。(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171 達文西維特魯威人。(資料來源:維基百科,維特魯威人條目,https://zh.wikipedia.org/wiki/维特鲁威人)
圖2-172 人體工學的身體,Henry Dreyfuss Associates,1974(資料來源:https://collection.cooperhewitt.org/objects/51689281/)
圖2-173 彼得・尊托的聖本尼迪克特教堂,1989。(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174 彼得・尊托的聖本尼迪克特教堂(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175 彼得・尊托的瓦爾斯温泉浴場,1996。(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176 彼得・尊托的瓦爾斯温泉浴場(資料來源:Thomas Durisch Edited,2014,Peter Zumthor 1990-1997 Buildings and Projects Volume 2,Zurich,Verlag Scheidegger& Spiess AG,p30)
圖2-177 達興登的建築理論,英文版。(資料來源:Justus Dahinden,2014,Architecture-Form and Emotion, Karl Krämer Publ., Stuttgart,p13)
圖2-178 達興登的建築演化理論,由原形向衍生形方向演化。(資料來源:Justus Dahinden,1967,New Trends in Church Architecture,Universe Books Inc, New York,p129)
圖2-179 靜態平衡建築、初始的形,邁錫尼的獅子門,達興登《現代建築發展與定位》論文中的圖片。(資料來源:Justus Dahinden,1956 , Versuch Einer Standortsbestimmung Der Gegenwartsarchitektur,PH.D.,p19)
圖2-180 動態平衡建築、衍生的形,達興登《現代建築發展與定位》論文中的圖片。(資料來源:Justus Dahinden,1956,Versuch Einer   Standortsbestimmung Der Gegenwartsarchitektur,PH.D.,p20)
圖2-181 達興登的建築演化理論,在建築演化的歷史中,共分成六波演化浪潮。(資料來源:Justus Dahinden,1967,New Trends in Church Architecture,Universe Books Inc, New York,p129)
圖2-182 雅克-熱爾曼・蘇夫洛,巴黎聖熱內維也夫教堂,砌體結構中大量使用鐵筋加固。(資料來源:Kenneth Frampton,Edited by John Cava,1995,Studies in Tectonic Culture,The MIT Press,Boston,p34)
圖2-183 達興登的建築三原則(資料來源:Justus Dahinden,1987,Justus Dahinden-Architektur-Architecture,Biography, Karl Krämer Publ., Stuttgart,p129)
圖2-184 柯比意給Andreas Speiser的信。(資料來源:柯比意基金會R3 04 369,轉引自Flora Samuel,1999,Le Corbusier,Teilhard de Chardin and ‘The Planetisation of Mankind’,The Journal of Architecture,4:2,149-165.)
圖2-185 Saint-Bume提案,柯比意,1948(資料來源:W.博奧席耶編著,牛燕芳、程超譯,2005,勒・柯布西耶全集-第五卷・1946~1952年,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頁27)
圖2-186 柯比意,道明會拉圖雷修道院,1953-1959。(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187 柯比意拉圖雷修道院聖堂空間,1953-1959。(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188 柯比意設計的廊香教堂,1950-1955(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189 柯比意設計的廊香教堂,1950-1955(資料來源:Willy Boesiger/Hans Girsberger編,曾成德、林家瑞譯,2002,勒 柯比意作品全集 1910-65,台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p262)
圖2-190 廊香教堂內部,坐在平信徒的位置上,平信徒必須轉頭才能望見斜前方的祭壇。(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191 座位右側太強烈的光線,干擾平信徒向前觀望的視線。(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192 主祭者在禮儀進行時,仍背向平信徒站立。(資料來源:Flora Samuel,2013,Sacred concrete:the church of Le Corbusier,Birkhauser Verlag AG,Basel,p101)
圖2-193 達興登設計的聖心教堂(Church Sacred Heart at buchs,1960-1965)聖堂空間。(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194 達興登設計的聖法蘭西斯教堂(Parish Church Saint Francis at Huttwilen,1963)聖堂空間。(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195 聖母皇冠教堂(Parish Church Saint Marys’ Crowning,1965)聖堂空間(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196 達興登設計的聖安東尼教堂(Church Saint Anthony at Kleindottingen,1968-1970)聖堂空間(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197 達興登設計的聖安東尼教堂(Parish Church Saint Anthony at Wildegg,1970)聖堂空間(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198 達興登設計的克勞斯兄弟教堂(Parish Church”Brother Claus at Spiez,1974)聖堂空間。(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199 在祭壇周圍的行動。(資料來源:Justus Dahinden,1967,New Trends in Church Architecture,Universe Books Inc, New York,p23)
圖2-200 在圖亞西納的教堂設計中設置舞蹈的空間,圖中13位置即為舞蹈空間。(資料來源:Justus Dahinden,1967,New Trends in Church Architecture,Universe Books Inc, New York,p35)
圖2-201 烏干達的米亞納大教堂(The church of Martyrs at Mityana,1972)中,採用鼓來取代基督教中使用的鐘塔。(資料來源:Justus Dahinden,2014,Architecture-Form and Emotion, Karl Krämer Publ., Stuttgart,頁49)
圖2-202 左圖為達興登設計的柱頭,牛頭為他的好友Bruno Weber所雕刻,右圖為聖法蘭西斯教堂(Parish Church Saint Francis at Huttwilen)(資料來源:Justus Dahinden,2005,Mensch und Raum / Men and Space, Karl Krämer Publ., Stuttgart,p35.)
圖2-203 達興登設計的聖法蘭西斯教堂(Parish Church Saint Francis at Huttwilen,1963)。(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204 達興登設計的聖心教堂(Church Sacred Heart at buchs,1960-1965)。(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205 達興登設計的聖母皇冠教堂(Parish Church Saint Marys’ Crowning,1965)。(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206 達興登設計的聖安東尼教堂(Church Saint Anthony at Kleindottingen,1968-1970)(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207 達興登設計的聖安東尼教堂(Parish Church Saint Anthony at Wildegg,1970)(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208 達興登設計的聖保羅教堂(Church Saint Paul at Dielsdorf,1959-1963)。(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209 達興登設計的聖安東尼教堂(Church Saint Anthony at Kleindottingen,1968-1970) 具有清楚的新粗獷主義建築特徵。(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2-210 達興登設計的聖安東尼教堂(Church Saint Anthony at Kleindottingen,1968-1970) 聖堂內部。(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3-1 1960年代台東的學徒制木工(白冷會介紹公東高工 SMB stellt die Handwerkerschule Taidong vor ,1967,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qdvTnSk34w)
圖3-2 1960年代台東的學徒制鐵工(白冷會介紹公東高工 SMB stellt die Handwerkerschule Taidong vor ,1967,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qdvTnSk34w)
圖3-3 公東高工外籍教師在實習工廠指導木工學生(白冷會介紹公東高工 SMB stellt die Handwerkerschule Taidong vor ,1967,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qdvTnSk34w)
圖3-4 公東高工前校長黃清泰(左一)解說公東高工的木工實習機械,也都來自瑞士與德國。(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3-5 國民黨政要暨公東高工董事長蔣復璁參加學生畢業典禮(白冷會介紹公東高工 SMB stellt die Handwerkerschule Taidong vor ,1967,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qdvTnSk34w)
圖3-6 1962年公東高工校舍落成典禮,由于斌總主教主持。(資料來源:趙川明主編,2014,後山傳愛:白冷會臺東60年的影像故事,台東: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頁42。)
圖3-7 公東第一屆木工教師葛士賢(Geiser Hugo),目前居住在瑞士伯恩,2013。(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3-8 公東高工外籍教師眷屬指導台東婦女家事從事工作(白冷會介紹公東高工 SMB stellt die Handwerkerschule Taidong vor ,1967,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qdvTnSk34w)
圖3-9 公東高工外籍教師在台東的休閒生活(白冷會介紹公東高工 SMB stellt die Handwerkerschule Taidong vor ,1967,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qdvTnSk34w)
圖3-10 公東高工外籍教師以一輛機車載著一家五口上街(白冷會介紹公東高工 SMB stellt die Handwerkerschule Taidong vor ,1967,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qdvTnSk34w)
圖3-11 公東高工募款,捐款單位及款項使用收支報告(資料來源: Eine Orientierung herausgegeben vom Sekretariant Missionshaus Bethlehem Immensee(1963)。Die Handwerkerschule Taitung Formosa,B7,001-004.)
圖3-12 1956公東高工位置及其附近的聚落分佈,臺灣五萬分一地形圖。(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簡稱GIS專題中心)所開發的「台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whgis.aspx)
圖3-13 公東高工學校周圍環境,圖中從右到左屋頂有十字架建築為公東高工聖堂大樓,接著是貓山,遠處被雲霧遮蔽只冒出山頭的則是都蘭山。(白冷會介紹公東高工 SMB stellt die Handwerkerschule Taidong vor ,1967,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qdvTnSk34w)
圖3-14 卑南平原與都蘭山的關係(筆者自攝)
圖3-15 1960年代公東高工與馬蘭社區的關係,前方為公東高工校舍,遠處隆起為鯉魚山,鯉魚山前方建築為馬蘭社南邊建築群。(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NDJ_10240053)
圖3-16 公東高工聖堂大樓南側加建的浴室。(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3-17 公東高工聖堂大樓南側原始樣貌(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圖3-18 1960年出版的Albert Wider作品集
圖3-19 天主教藝術家艾伯特・威德爾(資料來源:Albert Wider,1960,Glaube und Bild,Main-Verlag,Frankfurt,p98)
圖3-20 施工前的公東高工聖堂大樓模型照片,彩繪玻璃放置在中殿的東側牆面。(資料來源:Albert Wider,1960,Glaube und Bild,p142)
圖3-21 達興登建築師事務所圖說註記一(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圖3-22 達興登建築師事務所圖說註記二(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圖3-23 修必葛技師的公司圖說註記(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圖3-24 Wider的圖說落款(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圖3-25 瑞士聖加侖Androas Kubate Glasmalerei公司的圖說註記(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圖3-26 聖堂大樓立面圖方案之一(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圖3-27 聖堂大樓立面圖方案之二,最後採用的方案(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圖3-28 聖堂大樓南向立面圖(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圖3-29 聖堂大樓南向立面圖,圖上繪製鋼筋直徑與間距(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圖3-30 1958年聖堂平面圖祭壇與十字架主牆面留設僅90公分(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圖3-31 1959年聖堂平面詳圖祭壇與十字架主牆面的空間增設為139.5公分(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圖3-32 1960年聖堂平面詳圖祭壇與十字架主牆面留設又改為60公分,艾伯特・威德爾繪製。(圖片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圖3-33 1959年聖堂的東北角落出現了三間告解室,剖面圖。(圖片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圖3-34 1959年聖堂的東北角落出現了三間告解室,平面圖(圖片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圖3-35 培質院立面圖(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圖3-36 培質院,費宥諒,1958。(資料來源:趙川明主編,2014,後山傳愛:白冷會臺東60年的影像故事,台東: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頁39。)
圖3-37 公東高工校園,大門近處為貓山,遠端隱約可見阿美族的聖山都蘭山。(資料來源:王俊雄, ⟨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展之2 公東高工,1960⟩,http://forgemind.net/xoops/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1040。)
圖3-38 公東高工校園衛星照片(資料來源:google map,https://www.google.com.tw/maps/@22.7684059, 121.1354496,234m/data=!3m1!1e3?hl=zh-TW)
圖3-39 公東高工聖堂大樓,西向立面(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3-40 聖堂大樓北面牆上的開孔,在當時是有機會框住都蘭山的景色,現今學校以北新建許多建築,已經擋住了眺望的視野。(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3-41 公東高工位置圖,右側為台九線,下方為中興路。(資料來源:顧超光,2018,臺東縣歷史建築私立公東高級職業工業學校教堂修復及再利用計畫,台東:臺東縣政府文化處,頁1.3)
圖3-42 公東高工校園配置圖,下方為聖堂大樓,右側為學校大門,左側為行政大樓,上方為木工大樓。(資料來源:筆者自繪)
圖3-43 公東高工校園,左側為聖堂大樓,大門底端為行政辦公空間。(資料來源:王俊雄, ⟨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展之2 公東高工,1960⟩,http://forgemind.net/xoops/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1040。)
圖3-44 公東高工校園,由左至右依序為木工大樓、行政辦公空間、聖堂大樓,遠方山頭為都蘭山。(資料來源:趙川明主編,2014,後山傳愛:白冷會臺東60年的影像故事,台東: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頁45。)
圖3-45 1961年⟨土地資源地形圖⟩中公東高工位置圖在馬蘭社西北邊。(資料來源:農林航測隊⟨台東至花蓮河川地帶土地資源地形圖:1/10000⟩(民國50年攝、51年製圖),轉引自李玉芬,2008,消失中的都市部落?台東市馬蘭社阿美族生活空間的形成與轉變,頁30)
圖3-46 從馬蘭社區望向公東聖堂大樓,東向立面。(資料來源:王俊雄, ⟨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展之2 公東高工,1960⟩,http://forgemind.net/xoops/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1040。)
圖3-47 木工大樓,現為一般教室(白冷會介紹公東高工 SMB stellt die Handwerkerschule Taidong vor ,1967,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qdvTnSk34w)
圖3-48 行政大樓,現為圖書館(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3-49 馬賽公寓,柯比意。(資料來源:Colin Davies,2018,A New History of Modern Architecture,Laurence King Publishing,p225)
圖3-50 法古斯工廠(Fagus Factory),1910-1911,葛羅培。(資料來源:Michael Fazio,Marian Moffett,Lawrence Wodehouse,2014,A world history of architecture,Laurence King Publishing,London,p482)
圖3-51 Note Dame du Raincy教堂的採光(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
圖3-52 Note Dame du Raincy教堂中殿兩側窗戶密布的窗櫺。(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3-53 左圖公東高工聖堂走道偏一側配置,公東高工聖堂走道偏一側配置,走道端點為耶穌苦像(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3-54 公東高工聖堂平面圖(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圖3-55 聖堂入口大門並非設置在正中央,剖立面圖。(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圖3-56 公東高工聖堂平面圖(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圖3-57 聖索非亞大教堂(資料來源:維基百科Hagia Sophia條目,https://de.wikipedia.org/wiki/Hagia_Sophia)
圖3-58 聖索非亞大教堂聖堂(資料來源:維基百科Hagia Sophia條目,https://de.wikipedia.org/wiki/Hagia_Sophia)
圖3-59 廊香教堂屋頂與牆面脫開(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3-60 公東高工聖堂大梁與小梁呈現脫開的關係(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3-61 聖法蘭西斯教堂牆與屋頂呈現脫開的關係(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3-62 聖法蘭西斯教堂牆與屋頂呈現脫開的關係(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3-63 聖母皇冠教堂牆與屋頂呈現脫開的關係(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3-64 聖母皇冠教堂屋身與屋頂呈現脫開的關係(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3-65 公東高工聖堂大樓東側。(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3-66 公東高工聖堂大樓西側走廊,設計成水平長方量體。(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3-67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勞力士學習中心(Rolex Learning Center),妹島和世,2010。(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3-68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勞力士學習中心(Rolex Learning Center)室內,妹島和世,2010。(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3-69 1961年公東高工校園建築落成,由于斌主教(進門右立者)持祝聖儀式(資料來源:趙川明主編,2014,後山傳愛:白冷會臺東60年的影像故事,台東: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頁43。)
圖3-70 1966年白冷會院會落成,由費聲遠主教主持祝聖彌撒。(資料來源:趙川明主編,2014,後山傳愛:白冷會臺東60年的影像故事,台東: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頁14)
圖3-71 空間序列(資料來源: Rudolf Schwarz,1938,The Church Incarnate:the Sacred Function of Christian Architecture,Henry Regnery Com.,Chicago,p140)
圖3-72 四樓的聖堂與聖堂大樓其他樓層隔離開來(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3-73 四樓的聖堂與聖堂大樓其他樓層隔離開來(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3-74 聖安東尼教堂入口中庭,圖中階梯前方為教堂入口穿堂。(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3-75 公東高工模型局部放大圖(資料來源:Albert Wider,1960,Glaube und Bild,p142)
圖3-76 廊香教堂(1955)西北側的小祭壇的採光方式(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3-77 廊香教堂(1955)西北側的小祭壇的採光方式(資料來源: 西蒙・昂溫著,謝建軍譯,2015,解析建築,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頁44。)
圖3-78 柯比意的追隨者,Collegiate St.Martin教堂,1966,Sarnen,瑞士。(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3-79 柯比意的追隨者,Collegiate St.Martin教堂,1966,Sarnen,瑞士。(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3-80 廊香教堂牆面材質。(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3-81 廊香教堂(1955)透視圖(資料來源:W 博奧席耶編著,牛燕芳、程超譯,2005,勒 柯布西耶全集-第六卷 1952~1957年,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頁25)
圖3-82 公東高工聖堂(1960)戲劇性的採光手法,以高窗採光照亮祭壇主牆面(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3-83 公東高工聖堂(1960)戲劇性的採光手法,以高窗採光照亮祭壇主牆面(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3-84 公東高工聖堂以高窗採光照亮祭壇主牆面。(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圖3-85 耶穌苦相及其背後的噴凝土牆面(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3-86 聖保羅教堂以高窗採光照亮祭壇主牆面(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3-87 聖保羅教堂以高窗採光照亮祭壇主牆面(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3-88 聖堂大樓屋頂採西高東低的二坡水的斜屋頂形式,聖堂中殿的天窗,除了採光以外還有自然通風,將熱氣排出室外的效果。(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圖3-89 公東高工聖堂中殿間接採光的方式(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3-90 St. Antonius教堂的透光彩繪玻璃設置在至聖所的西側(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3-91 公東聖堂的透光彩繪玻璃設置在至聖所的西側(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3-92 祭壇的上方設置了與日照同方向的集中式燈具(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圖3-93 聖堂中殿的小梁內預埋坎燈,並均勻分布在中殿(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圖3-94 聖堂至聖所的天窗,除了採光以外還有自然通風的效果,將熱氣排出室外的效果。(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圖3-95 聖堂至聖所高窗以機械式手搖桿帶動的搖窗機開啟。(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3-96 1955年白冷會胡恩博神父在金崙堂舉行兒童彌撒,當時胡神父背對平信徒。(資料來源:趙川明主編,2014,後山傳愛:白冷會臺東60年的影像故事,台東: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頁255)
圖3-97 1976年曹五經副主教主持祝聖彌撒,當時曹神父面對平信徒。(資料來源:趙川明主編,2014,後山傳愛:白冷會臺東60年的影像故事,台東: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頁281)
圖3-98 1958年聖堂平面圖祭壇與十字架主牆面留設僅90公分(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圖3-99 1959年聖堂平面詳圖祭壇與十字架主牆面的空間增設為139.5公分(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圖3-100 1960年聖堂平面詳圖祭壇與十字架主牆面留設又改為60公分(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圖3-101 李先達神父在聖堂,為學生進行宗教輔導,中殿與至聖所之間設置了一道祭壇欄杆,現在已經拆除。(資料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qdvTnSk34w)
圖3-102 李先達神父在聖堂,為學生進行宗教輔導,讀經台設置在祭壇的右側,現在已經拆除。(資料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qdvTnSk34w)
圖3-103 李先達神父在聖堂,為學生進行宗教輔導。(資料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qdvTnSk34w)
圖3-104 公東高工聖堂祭壇採用不可移動的材料,固定在地面上。(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3-105 在聖安東尼教堂中,達興登嘗試採用木頭桌作為祭台,這樣聚會的團體就可以方便的移動祭台。(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3-106 公東聖堂耶穌苦相在偏右的位置。(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3-107 Collegiate St.Martin教堂,1966,Sarnen,瑞士,十字架設置在祭壇右側。(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3-108 1958年施工圖十字架在聖堂的正中央。(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圖3-109 1960年由艾伯特・威德爾繪製的圖面,公東聖堂基督苦像放置在祭壇右側,祭壇上有一小型十字架。(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圖3-110 祭壇上有一小型十字架。(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圖3-111 公東高工至聖所的設計圖,下方為聖體欄的設計圖,艾伯特・威德爾繪,1960。(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圖3-112 公東聖堂彩繪玻璃。(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3-113 公東聖堂基督苦像。(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3-114 公東聖堂基督苦像設計圖(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圖3-115 達興登聖保羅教堂聖母子像。(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3-116 達興登耶穌聖心教堂耶穌苦路浮雕(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3-117 公東高工聖堂神龕(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圖3-118 公東高工聖堂聖體櫃設計圖(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圖3-119 廊香教堂平信徒座椅。(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3-120 公東高工聖堂平信徒座椅。(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3-121 聖保羅教堂,Dielsdorf(Church Saint Paul,1959-1963)平信徒座椅。(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3-122 聖安東尼教堂聖堂(Parish Church Saint Anthony at Wildegg,1970)(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4-1 台北電話交換所,台灣第一棟鋼筋混凝土造建築,1908。(資料來源:臺灣に於ける鐵筋混凝土構造物寫真帖,轉引自林小昇,2011,〈台北電話交換所〉,http://linchunsheng.blogspot.tw/2011/10/blog-post_ 12.html)
圖4-2 台北賓館(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4-3 在1950年代的台東,茅草屋在原住民部落裡非常普遍,1956年泰源傳道所。(資料來源:趙川明主編,2014,後山傳愛:白冷會臺東60年的影像故事,台東: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頁168)
圖4-4 池作基為東河堂區的教友祝聖。(資料來源:趙川明主編,2014,後山傳愛:白冷會臺東60年的影像故事,台東: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頁204)
圖4-5 木造雨淋板日本瓦房在1950年代的台東也很常見。(資料來源:趙川明主編,2014,後山傳愛:白冷會臺東60年的影像故事,台東: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頁204)
圖4-6 木造雨淋板建築。(資料來源:趙川明主編,2014,後山傳愛:白冷會臺東60年的影像故事,台東: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頁68)
圖4-7 台東機關車庫,大約1919年。(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4-8 台東糖廠禮堂,1950年。(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4-9 台東海邊採砂石的牛車隊(資料來源:黃清泰,2014,東基向前行—看守神的產業,台北:前衛出版社,頁21)
圖4-10 公東高工聖堂大樓遮陽板外露的鋼筋。(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4-11 聖堂大樓外牆砌磚,採用台灣常見的荷蘭式順丁砌法(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4-12 聖堂大樓外牆砌磚剖面圖(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圖4-13 參與公東高工聖堂大樓施工的木作師傅(包含模板及木門窗)楊見智先生(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4-14 參與公東高工校園建築施工的泥水匠師。(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圖4-15 工地事務所及現場加工場所,假設工程,公東高工施工。(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圖4-16 模板原木支撐,假設工程,公東高工施工。(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圖4-17 模板斜撐,公東高工施工。(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圖4-18 橡膠輪牛車,培質院施工。(資料來源:趙建民、羅定宏、陳學良、葉健、潘富俊編著,2005,台東天主教培質院五十週年院慶特刊,台東:台東天主教培質院院友基金會,頁23)
圖4-19 扁擔,小馬天主堂施工。(資料來源:趙川明主編,2014,後山傳愛:白冷會臺東60年的影像故事,台東: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頁168)
圖4-20 混凝土拌和,長光天主堂施工。(資料來源:趙川明主編,2014,後山傳愛:白冷會臺東60年的影像故事,台東: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頁183)
圖4-21 獨輪車,長光天主堂的施工。(資料來源:趙川明主編,2014,後山傳愛:白冷會臺東60年的影像故事,台東: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頁183)
圖4-22 高處灌漿,以水桶人力接駁,長光天主堂施工。(資料來源:趙川明主編,2014,後山傳愛:白冷會臺東60年的影像故事,台東: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頁183)
圖4-23 混凝土輸送作業塔,假設工程,公東高工施工。(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圖4-24 公東高工校園建築施工照片,正進行牆面混凝土澆置工程,泥水工以圓鍬攪拌混凝土,另一工人以長棍搗實混凝土。從立筋判斷,當時的鋼筋綁扎,搭接處均在同一高度。(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圖4-25 聖堂大樓施工照片,現場已完成三樓牆面模板組立,只有南向有斜撐,北向靠長條木料支撐。(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圖4-26 聖堂大樓預鑄混凝土磚施工照片(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圖4-27 楊見智的兒子楊瓊竣示範公東高工噴粗面水泥的施工方式。(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圖4-28 1951年,台東培質院籃球場工程進行時,以牛車作為運輸工具。(資料來源:趙建民、羅定宏、陳學良、葉健、潘富俊編著,2005,台東天主教培質院五十週年院慶特刊,台東:台東天主教培質院院友基金會,頁23)
圖4-29 1958年,台東培質院大樓工程進行時,以牛車作為運輸工具。(資料來源:趙建民、羅定宏、陳學良、葉健、潘富俊編著,2005,台東天主教培質院五十週年院慶特刊,台東:台東天主教培質院院友基金會,頁23)
圖4-30 板式系統的建築原形施洛德住宅(資料來源:維基百科Rietveld Schröder House條目,https://en.wikipedia.org/wiki/Rietveld_Schröder_House)
圖4-31 施洛德住宅剖面詳圖(資料來源:Edward R.Ford,2003,The Details of Modern Architecture Volume 1,The MIT Press,Cambridge,p278)
後續圖表目錄請參照紙本論文。
參考文獻
中文書目
1.Peter Hall著,童明譯,2009,明日之城:一部關於20世紀城市規劃與設計的思想史,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
2.凱斯・詹京斯著,賈士蘅譯,2006,歷史的再思考,台北:麥田出版社。
3.喬納森・A・黑爾著,方濱、王濤譯,2015,建築理念—建築理論導論,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4.帕瑪著,嚴平譯,1992,詮釋學,台北:桂冠圖書。
5.費爾南・布勞岱爾著,許惇純譯,2016,文明史綱—人類文明的傳承與交流,新北市:廣場出版。
6.狄肯・比尤斯著,詩昀佑、黃郁倫譯,2015,瑞士做到的事,台北:遠足文化。
7.劉銳,2016,聖彌勒爾教堂圖史,台北:蘭臺出版社 。
8.穆啟蒙編著,侯景文譯,2004,中國天主教史,台北:光啟文化事業。
9.席萳・嘉斐弄,2009,達悟族宗教變遷與民族發展,台北:南天書局。
10.周婉窈,2009,台灣歷史圖說,台北:聯經出版社。
11.汪浩,2017,意外的國父-蔣介石、蔣經國、李登輝與現代台灣,新北市:八旗文化出版社。
12.瞿宛文,2017,台灣戰後經濟發展的源起—後進發展得為何與如何,台北:中央研究院與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13.劉志偉,2012,美援時代的鳥事並不如煙,台北:啟動文化。
14.施添福總編纂,2001,台東縣史:政事篇,台東:台東縣政府文化局。
15.施添福總編纂,2000,台東縣史產業篇,台東:台東縣政府。
16.施添福總編纂,2001,台東縣史:文教篇,台東:台東縣政府文化局。
17.施添福總編纂,2001,台東縣史:人物篇,台東:台東縣政府文化局。
18.劉孝煦總主編,2014,與部落共行1—外籍神父與台灣原住民族的文化知遇,新北市:原住民委員會。
19.吳富妹主編,2005,聖十字架慈愛修女會在台50週年慶專輯,台東:天主教台東聖十字架慈愛修女會。
20.胡忠銘,1998,東部設教120年紀念文集,台北:台灣教會公報社。
21.趙川明主編,歐思定譯,2018,白冷會台灣區會文獻選譯(一),台東: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
22.趙川明主編,歐思定譯,2018,白冷會台灣區會文獻選譯(二),台東: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
23.華德・葛羅培著,王錦堂譯,1984,新建築與包浩斯,台北:臺隆書店。
24.莎拉・貝克威爾著,江先聲譯,2017,我們在存在主義咖啡館-那些關於自由、哲學家與存在主義的故事,台北:商周出版社。
25.托瑪・皮凱提著,詹文碩、陳以禮譯,2014,二十一世紀資本論,台北:衛城出版社。
26.尼采著,余鴻榮譯,1982,歡悅的智慧,台北:志文出版社。
27.蔡方柏,2015,窮小山國緣何成為世界首富—瑞士國家競爭力密碼,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
28.貝內迪克特・羅德勒(Benedikt Loderer),2005,關於瑞士現狀的七大定律。
29.東尼・賈德著,黃中憲譯,2012,POSTWAR戰後歐洲六十年卷一1945-1953,台北:左岸文化。
30.雅克盧肯、布魯諾瑪爾尚著,姜欣、姜怡、姜賢民譯,2003,凝固的藝術—當代瑞士建築,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
31.彼得・霍爾著,吳綱立譯注,2017,明日城市—二十世紀城市規劃設計的思想史,台北:聯經出版社。
32.賈如君、李寅,2016,不只是居住-蘇黎世非營利性住房建設的百年經驗,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
33.約迪克著,孫全文譯,1991,近代建築史,台北:臺隆書店。
34.猶根・伊奧迪克著,李俊仁譯,1990,一九四五年以後的建築,台北:臺隆書店。
35.阿瑟・魯格編著,方海、王所玲、耿小杰、張帆、李文琳、楊純紅譯,2010,瑞士室內與傢俱設計百年,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36.溫弗利德・內爾丁格策展,謝靜怡編譯,2017,德意志工藝聯盟100年,台北:台北德國文化中心。
37.馬克・安吉利爾、喬格・希默爾賴希編,張賀譯,2015,建築對話,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38.海因茨・齊默曼著,金振豹、劉璐譯,2015,什麼是人智學,深圳:深圳報業集團出版社。
39.伊利亞德著,楊素娥譯,2001,聖與俗—宗教的本質,台北:桂冠圖書。
40.米爾恰・伊利亞德著,晏可佳、姚蓓琴譯,2008,神聖的存在—比較宗教的範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41.戴維・斯坦克利夫著,吳丹青、吳中慶譯,2013,教堂建築,鄭州:大象出版社。
42.丹尼斯・R・麥克納馬拉著,王俊譯,2018,如何讀懂教堂—解構氣勢恢弘的宗教建築,瀋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
43.漢寶德,1984,〈譯序⟩,⟪整體建築總論⟫,華德・葛羅培著,台北:台隆書店。
44.魯道夫・維特柯爾著,劉東洋譯,2013,人文主義時代的建築原理,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45.理查德・斯坦普著,蕭萍譯,2015,教堂建築的秘密語言:解密世界最美建築的秘密結構與神聖象徵,北京:時代出版傳媒。
46.樂馬可著,邱清萍譯,2002,轉淚點—基督教會歷史里程碑,香港:美國中信出版社。
47.肯尼斯・弗蘭姆普敦著,王駿陽譯,2007,建構文化研究—論19世紀和20世紀建築中的建造詩學,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48.彼得・伯格著,蕭羨一譯,2003,神聖的帷幕—宗教社會學理論的要素,台北:商周出版社。
49.邁爾斯・格倫迪寧著,朱珠譯,2013,迷失的建築帝國—現代主義建築的輝煌與悲劇,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50.H.F.馬爾格雷夫著,陳平譯,2017,現代建築理論的歷史1673-1968,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51.安東尼・埃羅弗森著,王寧、趙長風譯,2017,現代主義之爭—哈佛大學的建築、景觀和城市規劃,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
52.喬凡尼弗契多著,林肇賢、劉子菱譯,2015,其實大腦不懂你的心—揭開隱藏在神經科學下的情緒真貌,台北:商周出版。
53.漢諾-沃爾特・克魯夫特著,王貴祥譯,2005,建築理論史—從維特魯威到現在,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54.W・博奧席耶編著,牛燕芳、趙程譯,2005,勒・柯布西耶全集—第5卷1946~1952年,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55.諾伯舒茲著,曾旭正譯,1986,建築意向,台北:胡氏圖書出版社。
56.諾伯格・斯卡爾茲著,王淳隆譯,1994,實存・空間・建築,台北:臺隆書店。
57.諾伯舒茲著,施植明譯,1986,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台北:尚林出版社。
58.克里斯蒂安・諾伯格-舒爾茨著,劉念熊、吳夢珊譯,2013,建築-存在、語言和場所,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59.克里斯蒂安・諾伯格-舒爾茨著,黃士鈞譯,2018,建築—意義和場所,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60.羅伯特・文丘里著,周卜頤譯,2006,建築的複雜性與矛盾性,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61.Robert Venturi, Denise Scoutt Brown, Steven Izenour著,賀承軍譯,1997,向拉斯維加斯學習—被遺忘的建築形式與象徵主義,台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62.Aldo Rossi著,施植明譯,1992,城市建築,台北:博遠出版有限公司。
63.尤哈尼・帕拉斯瑪著,美霞・喬丹譯,2014,碰撞與衝突:帕拉斯瑪建築隨筆錄,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64.尤哈尼・帕拉斯瑪著,劉星、任從從譯,2015,肌膚之目—建築與感官,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65.修・昂納、約翰・弗萊明著,吳介禎等譯,2015,世界藝術史,北京:北京出版集團公司。
66.林逸鑫,2016,佛洛伊德與精神分析,台北:易博士文化。
67.Robert H.Hopcke著,蔣韜譯,1989,導讀榮格,台北:立緒文化事業。
68.朱利安・巴吉尼著,黃煜文譯,2016,你以為你的選擇真的是你的選擇?關於自由意志的則學思考,台北:商周出版社。
69.伊葛門著,徐仕美譯,2016,大腦解密手冊,台北: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70.拉斯穆生著,漢寶德譯,1985,體驗建築,台北:臺隆書店。
71.安・魯尼著,李建興譯,2016,大人的哲學課,台北:聯經出版社。
72.Mats Alvesson、Kaj Skoldberg著,施盈廷、劉忠博、張時健譯,2011,反身性方法論—質性研究的新視野,台北:偉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73.羅伯・索科羅斯基著,李維倫譯,2004,現象學十四講,台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
74.冀劍制,2016,哲學課的逆襲:60堂探索人生意義、道德、世界與知識的思維課,台北:商周出版社。
75.德穆・莫倫著,蔡錚雲譯,2005,現象學導論,台北:桂冠圖書。
76.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著,高修娟譯,2013,創造進化論,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77.馬丁・海德格爾著,陳嘉映、王慶節譯,2001,存在與時間,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出版社。
78.赫伯特施皮格伯格著,王炳文、張金言譯,2011,現象學運動,北京:商務印書館。
79.梅洛・龐蒂著,姜志輝譯,2001,知覺現象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80.哈利・弗朗西斯・茅爾格里夫著,張新、夏文紅譯,2011,建築師的大腦—神經科學、創造性和建築學,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
81.曼羅迪諾著,鄭方逸譯,2014,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台北: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82.阿爾伯托・佩雷茲-戈麥茲著,鄒暉譯,2018,建築在愛之上,北京:商務印書館。
83.彼得・卒姆托著,張宇譯,2010,思考建築,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84.彼得・卒姆托著,張宇譯,2010,建築氛圍,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85.魯道夫・阿恩海姆著,藤守堯、朱疆源譯,2006,藝術與視知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86.安・魯尼著,洪世民譯,2016,大人的心理學,台北:聯經出版社。
87.馮雷,2008,理解空間,北京:中華編譯出版社。
88.海因里希・沃爾夫林著,沈莹譯,2007,文藝復興與巴洛克,北京:世紀出版集團。
89.沃林格著,魏雅婷譯,1992,抽象與移情,台北:亞太圖書出版社。
90.藤森照信著,黃俊明譯,2008,日本近代建築,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91.藤森照信著,黃俊銘譯,2017,建築為何是這樣—藤森照信建築史的解題,台北:遠流出版事業。
92.維特魯威著,高屨泰譯,2001,建築十書,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
93.蒂芬妮・史密斯著,林金源譯,2016,情緒之書,新北市:木馬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94.約翰・麥奎利著,何光滬、高師寧譯,1994,二十世紀宗教思潮-1900~1980年的哲學與神學之邊緣,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95.金茲堡著,陳志華譯,2004,風格與時代,北京: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96.柯布著,施植明譯,1990,邁向建築,台北:茂榮出版社。
97.查爾斯・詹克斯、卡爾・克羅普夫編著,周玉鵬、雄一、張鵬譯,2005,當代建築的理論和宣言,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98.丹尼爾・保利編著,張宇譯,2006,朗香教堂,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99.羅珊珊編著,2005,阿爾瓦・阿爾托的作品與思想,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
100.陳世賢著,2012,不只是醫院—真愛烘焙坊,台東:天主教花蓮教區醫療財團法人台東聖母醫院。
101.黃清泰,2014,行在崎嶇路上—興建馬偕醫院台東分院軼事,台北:前衛出版社。
102.黃清泰,2014,東基向前行—看守神的產業,台北:前衛出版社。
103.黃清泰,2017,瑞士學徒制在公東高工—一位老校長引導的學習革命,台北:圓神出版社。
104.Bruno Zevi著,施植明譯,1992,建築的現代語言,台北:博遠出版社。
105.約翰・拉斯金著,古意譯,2012,建築的七盞明燈,台北:五南出版社。
106.弗洛拉・賽繆爾編著,馬琴、方志斌譯,2012,勒.柯布西耶與建築漫步,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107.Hans Jantzen著,蔡毓芬譯,2002,法國歌德建築藝術:夏爾特、蘭斯、亞眠的經典主教堂,台北:地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108.谷崎潤一郎著,李尚霖譯,2009,陰翳禮讚,台北:臉譜書房。
109.艾德蒙・伯克著,林盛彬譯,2011,崇高與美之起源,台北:典藏藝術家庭。
110.互助營造股份有限公司,2012,臺灣營造業百年史,台北:遠流出版事業。
111.凌宗魁,2018,紙上明治村二丁目-重返臺灣經典建築,新北市: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12.顧超光,2018,臺東縣歷史建築私立公東高級職業工業學校教堂修復及再利用計畫,台東:臺東縣政府文化處。
113.安東尼・弗林特著,金秋野、王欣譯,2017,勒・柯布西耶:為現代而生,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
114.林炳炎,2005,紅毛土技術史在台灣,台北:太和印刷事業有限公司。
115.彭海曼著,歐思定、趙川明譯,2013,長光天主堂傳教日誌,未出版。
116.李乾朗,1998,台灣近代建築—起源與早期之發展1860-1945。台北:雄獅圖書。
117.邱淵惠,1997,台灣牛,台北:遠流出版事業。
118.大衛・艾傑頓著,李尚仁譯,2016,老科技的全球史。
119.黃連生,2007,〈泰源堂區傳教史〉,未出版。
120.蔣勳,2016,池上日記,台北:有鹿文化事業。
121.李賢文,2017,後山有愛:臺東圖文創作,台北:雄獅美術。
122.安藤忠雄著,白林譯,2014,安藤忠雄的東京大學建築講座,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23.夏鑄九,2016,異質地方之營造—理論與歷史,台北:唐山出版社。
124.蔡光明,2008,公東教堂建築語彙與神學意涵之研究,成大建築碩士論文。
125.張志豪,2002,花東地區天主教教堂建築研究,成大建築碩士論文。
126.漢斯-格奧爾格・加達默爾著,洪鼎漢譯,1996,銓釋學Ⅰ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台北:時報出版社。
127.陳榮華,2011,高達美銓釋學:《真理與方法》導讀,台北:三民書局。
128.克利福德・格爾茨著,韓莉譯,2014,文化的解釋,南京:譯林出版社。
129.王亞平,1998,修道院的變遷,北京:東方出版社。
130.費聲遠,董增順譯,1980,回憶錄—費聲遠,花蓮:華光書局。
131.林保寶,2002,奉獻:從發現珍貴的老照片看半世紀前巴黎外方傳教會的傳教士在花蓮的傳教工作,臺北:天下雜誌。
132.趙川明主編,歐思定譯,2018,白冷會台灣區會文獻選譯(一),台東: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
133.趙川明主編,歐思定譯,2018,白冷會台灣區會文獻選譯(二),台東: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
134.趙川明主編,2014,後山傳愛:白冷會臺東60年的影像故事,台東: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
135.白冷外方傳教會,2010,《白冷外方傳教會昨日–今日–明日其願景及在台灣的歷史》,http://bmi.estyle168.com/bmi_in_taiwan_chin.pdf。
136.歐思定,2003,天主教白冷外方傳教會來台傳教五十週年紀念專輯,台東:天主教白冷外方傳教會。
137.黃連生,1995,白冷會在中國傳教史料,台東:台東天主教教義中心。
138.鄭仲烜,2010,〈傳教會與區域發展—以臺東白冷會為例〉,53-88頁。
139.薛弘道,《白冷外方傳教會在華人區域》,http://www.smb.tw/Bethlehem%20Missionare%20in%20China%20und%20Taiwan-chin.pdf。
140.薛弘道,《白冷外方傳教會在中國東北服務按地方》,http://www.smb.tw/Einsatz%20nach%20Orten.pdf。
141.天主教男女各修會,2009,阮的腳步阮的情:天主教各修會在台簡史,臺北:台灣天主教修會會士協會。
142.范毅舜,2008,海岸山脈的瑞士人,台北:積木文化。
143.丁立偉、詹嫦慧、孫大川,活力教會:天主教在台灣原住民世界的過去現在未來,臺北:光啟文化。
144.雷化民,1998,口蜜腹劍:雷化民回憶錄,臺北:一橋出版社。
145.陸俊元,2012,日治時期台東市街都市發展與變遷之研究,東海建築碩士論文。
146.文馨瑩,1990,經濟奇蹟的背後:臺灣美援經驗的政經分析,臺北:自立晚報出版社。
147.林崑成等,一步一腳印:台東縣珍貴老照片專輯,台東:台東縣立文化中心。
148.肯尼斯・弗蘭普敦著,張欽楠等譯,2012,現代建築:一部批判的歷史(第四版),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149.吳新豪,1980,天主教禮儀發展史,香港:香港教區禮儀委員會、香港公教真理學會。
150.康志杰,2011,基督教的禮儀,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151.Eamon Duffy,王憲群譯,2000,聖人與罪人:教宗的故事,臺北:新新聞出版社。
152.潘家駿,2005,感恩聖事:禮儀與神學,臺北:光啟文化。
153.中國主教團秘書處,1975,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文獻,臺北:天主教教務協進會出版社。
154.趙一舟,2007,我們的聖堂,台南:見聞出版社、聞道出版社。
155.瑪格麗特・威瑟,郭乃嘉譯,2003,牆外的聖女雅妮—教堂的空間、時間與奧祕,台北:究竟。
156.德日進著,李弘祺譯,1983,人的現象,台北:聯經出版事業。
157.德日進著,鄭聖沖譯,1986,神的氛圍,臺北:光啓出版社。
158.德日進著,許譯民譯,2009,人的未來,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
159.陳玉齡、鍾鳳蘭、楊梅鐶,1985,公東二十五周年紀念特刊,台東:公東高工。
160.蔡麗玲主編,2005,天主教公東高工紀念錫神父逝世二十週年暨創校四十五週年校刊,台東:公東高工。
161.姜祝山,2005,台東縣歷史建築導覽專輯,臺東:臺東縣政府。
162.范毅舜,2013,公東的教堂—海岸山脈的一頁教育傳奇,台北:本事文化。
163.徐明松、王俊雄,2008,粗獷與詩意—重尋一個不復記憶的年代,台北:積木文化。
164.公東高工,1963,公東高工第一屆畢業紀念冊。
165.安後暐,2010,美援與台灣的職業教育,臺北:國史館。
166.吳明修,1962,〈台東公東高工校舍觀後感〉,《建築雙月刊》5:19-25頁。
167.喬治萊考夫、馬克約翰遜著,李葆嘉、孫曉霞、司聯合、殷紅伶、劉林等譯,2018,肉身哲學:親身心智及其向西方思想的挑戰(一),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168.于禮本,2011,〈歐洲現代教堂建築在臺灣:以Justus Dahinden的公東高工為例〉,《南藝學報》2:203-229頁。
169.于禮本,2016,〈熒輝映照,心之昕昕  – 初探艾伯特‧威德爾(Albert Wider)的公東高工聖堂彩窗系列〉,《藝術學研究》,18期(2016.6)。
170.于禮本,2016,〈從建築到建樹:瑞士神父建築師費宥諒(Karl Freuler)的在臺教堂設計〉,《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40期(2016.3)。
171.于禮本,2015,〈德國與臺灣的相會:1950-1970 德國科倫方濟會省在臺南新營教區的教堂建築〉,《藝術學研究》,2015 年 6 月,第十六期。
172.王敬弘,1989,〈修會團體的特性和基礎〉,輔仁大學神學論集82期。
173.嚴倬雲,2013,〈真心虔信・濟世助人〉,⟪補上一頁欠缺的歷史—蔣介石夫婦的基督教信仰⟫,王成勉主編,台北:財團法人基督教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
174.周聯華,2013,〈蔣公夫婦的基督教信仰〉,⟪補上一頁欠缺的歷史—蔣介石夫婦的基督教信仰⟫,王成勉主編,台北:財團法人基督教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
175.張春申,1988,⟨天主教在台灣傳福音的現況與未來方向⟩,⟪神學論集⟫74期。
176.林玉雪,1994,〈時空六十年〉,聖靈月刊,1994.07號,202期。
177.李庥著,潘稀祺編譯,2014,〈李庥牧師福爾摩沙東遊記〉,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
178.黃茂卿,1997,〈長老教會首任牧師-李庥〉,〈新使者〉雜誌第40期,1997年6月。
179.張秀全,1998,〈東部教會簡史〉,《東部設教120年紀念文集》,台北:台灣教會公報社。
180.海克・梅爾著,甘霖譯,〈中小城市中心在瑞士國土開發中的作用〉,《國際城市規劃》2013年第5期。
181.克里斯多夫・阿倫斯巴赫(Christoph Allenspach),2005,歷史、今日、未來—1800至2000年間的瑞士建築。
182.李弘祺,2017,〈馬丁路德與現代世界〉,《二十一世紀雙月刊》,2017年12月號,總第164期,台北: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
183.王俊雄,2001,⟨意外的訊息—試析傅義教會建築的歷史脈絡⟩,⟪建築師⟫,2001年3月號,台北:中華民國建築師公會聯合會雜誌社。
184.馬丁・海德格爾著,孫周興編譯,2010,〈築・居・思〉,《依于本源而居—海德格爾藝術現象學文選》,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185.夏鑄九,2012,〈與台大同學談建築〉,《建築導論》,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土木工程學系。
186.陳其寬口述,林載爵、黃文興、張至遠訪問,林載爵、黃文興整理,2003,⟨我的東海因緣⟩,⟪東海大學的歷史-東海風⟫,台中:東海大學出版社。
187.林載爵、黃文興、張至遠訪問,張志遠整理,2003,⟨為上帝造房子的人-專訪光源營造廠吳良宗先生⟩,⟪東海大學的歷史-東海風⟫,台中:東海大學出版社。
188.阿爾弗雷德巴爾,蔣葦譯,2018,〈阿爾弗雷德巴爾:立體派與抽象藝術〉,藝術中國。
189.邁耶・夏皮羅著,沈語冰譯,2015,〈抽象藝術的性質⟩,⟪現代藝術19與20世紀⟫,南京: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
190.屠欽濤,1971,⟨台灣鋼鐵工業之回顧、現況與展望⟩,《交大同學會友聲月刊社》,Volume:218,頁29-34。
191.傅義、歐思定、黃哲才口述,黃斯聖、熬淑娟、鍾尚怡整理,2001,後山的使者特輯,《建築師》,315期。
192.黃子嘉,2012,〈知本天主堂保存卑南文化〉,《原住民季刊》,2012 no.3,頁49-51。
193.王立甫、夏鑄九訪問,夏鑄九整理,1979,⟨訪問漢寶德紀錄—三十年來台灣建築教育的回顧與前瞻⟩,⟪建築師雜誌⟫,1979,1/2月號。
194.王立甫、李乾朗、郭肇立策劃撰稿,1985,台北建築,台北:台北市建築師公會。
195.陳建志,1998,1945年以來外國建築師在台作品之研究-以台灣現代建築發展過程探討,文化大學建築碩士論文。
196.張政章,1991,一九四五年以後台灣西部平原地區天主教教堂建築之研究,東海大學建築碩士論文。
197.陳方中,2008,〈中國教會脈胳中的剛恆毅樞機〉,《恒毅雙月刊》,第550期,2008年12月。
198.陳方中,2008,〈羅光—融合信仰與文化的教育家〉,《教育愛-台灣教育人物誌III》,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2008.10。
199.傅朝卿,1996,〈光線與材質的詩篇-評介公東高工舊校舍〉,《建築師》第二十二卷,第一期。
200.傅朝卿,2003,⟨戰後中國古典式樣新建築⟩,成功大學台灣近現代建築專題討論課程講義。
201.傅朝卿,2003,⟨戰後台灣地域主義建築⟩,成功大學台灣近現代建築專題討論課程講義。
202.傅朝卿,1993,中國古典式樣新建築—二十世紀中國新建築官制化的歷史研究,台北:南天書局。
203.傅朝卿,2017,〈地域化現代主義—談前輩建築師吳明修的設計核心價值〉,《吳明修建築師作品回顧展》。
204.柳青薰,2017,不連續的現代性—陳仁和的時代與他的建築,成大建築碩士論文。
205.陳凱劭,1993,台灣建築的現代語言,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206.王鎮華、趙建中訪問,趙建中整理,1979,⟨訪蔡柏鋒,建築師雜誌⟩,1979,第49/50期。
207.安德烈・德普拉澤斯編,任錚鉞、袁海貝貝、李群、尹機會、高莹、侯寰宇譯,2007,建構建築手冊,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
208.林思玲,2006,日本殖民台灣建築氣候環境調適的經驗,成功大學建築博士論文。
209.皮耶・馮麥斯著,吳莉君譯,2017,建築的元素,台北:原點出版。
210.林慶豐,1990,⟨台灣地區建築建築技術與社會發展概況⟩,⟪中華民國建築學會會刊雜誌⟫,革新第二期。
211.蔡世鏗,1998,台灣光復後建築技術發展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西文書目
1.Clive H.Church and Randolph C.Head,2013,A Concise History of Switzerland,Cambridge University,Cambridge.
2.J.Murray Luck,1985,A history of Switzerland:The first 100000 years Before the beginnings to the days of present,SPOSS INC,USA.
3.Peter Hammond,1961,Liturgy and Architecture,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
4.G.E.Kidder Smith,1964,The New Church of European,Shenval Press,Great Britain.
5.Robert Maguire and Keith Murray,1965,Modern Church of the World,Studio Vista Limited, New York.
6.Steven J.Schloeder,2003,the church of the year 2000:a dialogue on catholic architecture for the third millennium,Berkeley,California,Ph.D. thesis.
7.Edwin Heathcote and Iona Spens,1997,Church Builders,Academy Editions,Great Britain.
8.Mark A. Torgerson,2007,An Architecture of Immanence:Architecture for worship and ministry today,William B. Eerdmans Publishing,Cambridge.
9.Stephen Paul Hackett,2011,The architecture of liturgy:liturgical ordering in church design;the Australian experience in perspective,Doctor of philosophy thesis of 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Sydney.
10.R.Kevin Seasoltz,2005,Asense of the Sacred:Theological Foundation of Christian Architecture and Art,The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Inc,New York.
11.Karla Cavarra Britton,2010,Constructing the Ineffable Contemporary Sacred Architecture,Yale University Press,New Haven.
12.Christtoph Allenspach,1999,Architecture in Switzerland:Building in the 19th and 20th Centuries,Pro Helvetia Documentation Information Press,Switzerland.
13.Justus Dahinden,1956,Versuch Einer Standortsbestimmung Der Gegenwartsarchitektur,Phd.E.T.H.
14.Justus Dahinden,1967,New Trends in Church Architecture,Universe Books Inc, New York.
15.Justus Dahinden,1972,Urban Structures for the Future,Pall Mall Press, New York.
16.Justus Dahinden,1973,Justus Dahinden-Thinking-Feeling-Acting,presentation of personal works no. 1, Karl Krämer Verlag, Stuttgart and A.Krafft, Lausanne.
17.Justus Dahinden,1974 ,Akro-Polis . Frei-Zeit-Stadt / Leisure City,Karl Krämer Publ., Bern/Stuttgart.
18.Justus Dahinden,1988,Justus Dahinden-Architektur-Architecture,Biography, Karl Krämer Publ., Stuttgart.
19.Justus Dahinden,1991,M... anders /autrement /different. Migros-Zentrum Ostermundigen, Karl Krämer Publ., Stuttgart.
20.Justus Dahinden,2005,Mensch und Raum / Men and Space, Karl Krämer Publ., Stuttgart.
21.Justus Dahinden,2014,Architecture-Form and Emotion, Karl Krämer Publ., Stuttgart.
22.Albert Wider,1960,Glaube und Bild,Main-Verlag,Frankfurt.
23.David B.Barrett Edited,1982,World Christian Encyclopedia,Oxford University Press,Oxford.
24.G.E.Kidder Smith,1950,Switzerland Builds,The Architectural Press,London.
25.Steven Holl,Alberto Perez-Gomez,Juhani Pallasmaa,2007,Questions of Perception: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William K Stout Pub.
26.Abbot Suger ,Edited,Translated,and Annotated by Erwin Panofsky,1979, the Abbey Church of St.-Denis and its art treasure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7.John P.Eberhard,2009,Applying Neuroscience to Architecture,Neuron Volume 62, Issue 6, 25 June 2009, Pages 753-756.
28.Eine Orientierung herausgegeben vom Sekretariant Missionshaus Bethlehem Immensee,1963、1964、1968,,Die Handwerkerschule Taitung Formosa,B7,001-004.
29.Architekturabteilung Eidgenössischer Technischer Hochschulen Zürich. A12: Die Architekturabteilung der Eidgenössischen Technischen Hochschule 1916-1956,1971.
30.Denis R. McNamara,2009,Catholic Church Architecture and Spirit of the Liturgy,Hillenbrand Books,Chicago.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