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707201411102800
DOI 10.6846/TKU.2014.00192
論文名稱(中文) 影響政策不擴散之因素:以垃圾費隨袋徵收政策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Factors Affecting Policy Non-Diffusion: A Case of Per-Bag-Trash-Collection-Fee Policy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2
學期 2
出版年 103
研究生(中文) 王瓊雯
研究生(英文) Chiung-Wen Wang
學號 700640161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4-06-10
論文頁數 98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李仲彬
委員 - 黃朝盟
委員 - 黃一峯
關鍵字(中) 垃圾費
隨袋徵收
創新擴散
政策屬性認知
關鍵字(英) Garbage Fee
Per-Bag-Trash-Collection-Fee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Policy Attributes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我國一般廢棄物(以下簡稱垃圾)處理問題在民國80年代產業經濟蓬勃發展,人口消費力激增後嶄現,尤其都會型城市面臨垃圾處理無論是衛生掩埋或焚化爐等避鄰設施興建困境與環境保護爭議衝突,不得不思考垃圾源頭管制以徹底解決垃圾量逐年成長所帶來的處理壓力與環境負擔。垃圾清除處理費以用戶付費精神制定徵收法源,初期以自來水用水量為基準的徵收方式,因用水量與垃圾量連結性倍受質疑,又缺乏垃圾減量的誘因,在臺北市於民國89年首創實施垃圾費隨袋徵收政策後,垃圾減量效果顯著,民國91年修正一般廢棄物清除處理徵收辦法後,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垃圾費徵收得按用水量、按戶定額及按垃圾量計算三種方式選擇。
本研究根據文獻資料,假定垃圾費隨袋徵收政策以量計價,依據臺北市實施後每日垃圾清運量減量率達80.34%,平均每人每日垃圾清運量從1.42公斤降至0.273公斤,資源回收也從1.82%提升至56.15%,成效顯著可稱有效達到垃圾減量之政策,探討影響隨袋徵收政策無法全面擴散至其他縣(市)之因素,以創新擴散理論及政策屬性認知研究發現,創新政策本身在擴散過程中扮演關鍵因素,而垃圾費隨袋徵收政策在相對優勢、相容性、複雜性、可試驗性與可觀察性的屬性認知中,相容性屬性相較其他四項屬性影響程度較大;其中與現存社會體系價值相容,受地方首長、民意代表支持性、體系成員財政差異性及客觀基礎條件影響;而與過往已被接受現存的觀念相容,由於民眾資訊不對稱未能實質了解隨袋徵收政策與隨自來水徵收方式之差異性具有相當影響,再者體系成員對於政策需求性也是重要影響因素之一。
垃圾零廢棄、資源有效利用是目前各國積極努力的垃圾處理政策目標,在垃圾減量的實施策略中垃圾費隨袋徵收相較其他徵收方式,達到徵收公平、合理與正當性,經濟誘因設計提升政策執行上民眾配合意願;然該政策的全面推動,建議須能由下對民眾加深政策認知、提升環境教育概念,進而向上爭取改革創新;而業務機關對於垃圾處理成本檢討與財政影響,應建立短、中長期因應策略,尋求有效處理技術開創新局。環境資源有限,垃圾永續經營達零廢棄,資源循環有效利用,人類世代方能無窮無盡生存與發展。
英文摘要
The problem of general waste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garbage) management in Taiwan emerged after the booming consumer spending in the 1990s; especially metropolitan cities are facing the most serious situation since the NIMBY effec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troversy conflict happened frequently in those areas. Consequently, they could not cope with stress and environmental burdens incurred from the year-by-year growth of waste.
In the past few decades, Taiwan’s garbage collection methods were mostly based on tap water consumption. However, the waste amount and water consumption was unrelated and so people were lacking incentives for waste reduction. The law of Garbage Cleaning and Handling Fees were legislated in the spirit of user charge. Based on this law, Taipei City government initiated and implemented the Per-Bag-Trash-Collection-Fee Policy in 2000, leading to significant garbage reduction. The data show that the reduction rate of daily garbage clearance reached 80.34% in Taipei, with an average per capita daily garbage clearance volume drop of 0.273kg from 1.42kg , and recycled rate increased from 1.82% to 56.15%. In light of these significant results, it can be seem a good policy achieving the effect of waste reduction. The main research question of this thesis is that why this policy did not diffused to other local governments even if the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has been proved.
Based on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theory of innovation diffusion as well as interviews of several local government officials, this study found that policy characteristics (relative advantage, compatibility, complexity, trialability and observability) of innovation policy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diffusion process. The compatibility of Per-Bag-Trash-Collection-Fee Policy particularly affects a larger extent compared to the other four attributes; which is compatible with the value of the existing social system. In addition, the support from the local leaders and elected representatives and the compatibility with the concept having been accepted by the society, all affect the likelihood of acceptance of this policy. Finally, this research also found that people failed to realiz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er-Bag-Trash-Collection-Fee Policy and the water-based policy due to asymmetric information, and the small needs of people in the area are all the reasons of policy non-diffusion.
Garbage zero waste and efficient use of resources are policy objectives of all countries. Compared to other collection methods, the Per-Bag-Trash-Collection-Fee Policy is more likely to reach the extent of fair, reasonable and legitimate collections, and the economic incentives design would enhance the willingness of people to cooperate with policy. Based 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this study suggests governments, first of all, should deepen public awareness of this policy by improving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Secondly, should also review the waste disposal costs and financial impact to propose short, medium and long-term strategies for seeking effective policy for sustainable environment.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次
圖表目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2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7
第三節	研究限制	9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1
第一節	我國垃圾處理政策  11
第二節	隨袋徵收政策相關研究與發現  18
第三節	創新擴散與創新屬性認知  2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31
第二節	資料蒐集方法  34
第三節	研究對象及訪談大綱	35
第四章    研究對象之概況  41
第一節	臺北市  41
第二節	新北市  45
第三節	基隆市  50
第四節	桃園縣  54
第五節	臺中市  58
第五章    創新屬性對創新採用之影響  63
第一節	相對優勢對創新採用之影響  63
第二節	相容性對創新採用之影響  67
第三節	複雜性對創新採用之影響  72
第四節	可試驗性對創新採用之影響  76
第五節	可觀察性對創新採用之影響  78
第六節	綜整  80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83
第一節	研究發現	83
第二節	政策建議	87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  88
參考文獻	89
附錄一 臺北市垃圾費隨袋徵收政策發展記事  95

圖表目次
圖 1-1全民參與回饋式資源回收四合一計畫流程圖  2
圖 1-2「垃圾零廢棄」目標垃圾清理架構  3
圖 1-3歷年垃圾清運概況  3
圖 2-1垃圾費徵收方式探討之層級架構  20
圖 2-2實施隨袋徵收可能遭遇之障礙及解決對策  21
圖 2-3推動隨袋徵收工作之標準作業流程  22
圖 2-4客觀篩選實行垃圾費隨袋徵收條件之評估流程  23
圖 2-5創新擴散模型	25
圖 2-6創新採用時間與接受率  27
圖 3-1本研究架構  31
圖 3-2本研究流程圖	33
圖 3-3中華民國地方行政區劃  36
圖 3-4地方政府組織層級關係圖	38
圖 4-1臺北市行政區劃  41
圖 4-2新北市行政區域圖  45
圖 4-3基隆市行政區劃  50
圖 4-4桃園縣行政區劃  54
圖 4-5臺中市行政區劃  58
圖 5-1臺北市88-102年垃圾清運量與資源回收變化  64
圖 5-2新北市96-102年垃圾清運量與資源回收變化  64
圖 6-1垃圾費隨袋徵收政策創新擴散曲線  84

表 1-1全國執行機關歷年垃圾清運概況  4
表 1-2民國102年臺灣各縣(市)垃圾費徵收方式調查  5
表 2-1垃圾管理政策大事記  11
表 2-2垃圾費徵收方式比較  15
表 2-3垃圾費隨袋徵收政策歷年發展概況  16
表 2-4擴散研究八大類型分析  26
表 3-1研究對象受訪談者名單  34
表 3-2全國102年人口統計概況  35
表 3-3各縣(市)歷年垃圾處理及自來水普及率統計概  37
表 4-1民國101年度臺北市行政區土地、人口、預算概況	  42
表 4-2臺北市歷年垃圾清運概況	42
表 4-3臺北市歷年垃圾清運車輛及人力概況	43
表 4-4民國101年度新北市行政區土地、人口、預算概況  46
表 4-5新北市歷年垃圾處理概況	47
表 4-6新北市歷年垃圾清運車輛及人力概況	48
表 4-7民國101年度基隆市行政區土地、人口、預算概況  51
表 4-8基隆市歷年垃圾處理概況	51
表 4-9基隆市歷年垃圾清運車輛及人力概況	52
表 4-10民國101年度桃園縣及轄下各鄉鎮市土地、人口、預算概況  55
表 4-11桃園縣歷年垃圾處理概況	55
表 4-12桃園縣歷年垃圾清理車輛及人力概況	56
表 4-13民國101年度臺中市及轄下各行政區土地、人口、預算概況  59
表 4-14臺中市歷年垃圾處理概況  60
表 4-15臺中市歷年垃圾清運車輛及人力概況  61
表 5-1民國89年與民國102年五縣市垃圾處理概況  79
表 5-2研究對象對於創新政策屬性認知  80
表 5-3政策屬性認知對於垃圾費隨袋徵收採用之影響  82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丘昌泰(1995)。台灣環境管制政策。臺北:淑馨。
田瑞華(2008)。新環保署長沈世宏:垃圾費隨袋徵收擴至全國。自由時報。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212500(檢索日期2013/05/28)
朱澤民(2001)。各種垃圾收費制度之比較分析。環保月刊,第1卷第2期,86-101。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0)。99年普查統計結果表查詢系統。取自http://ebas1.ebas.gov.tw/phc2010/chinese/rchome.htm(檢索日期2013/12/17)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4)。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縣市重要統計指標查詢系統。取自http://ebas1.ebas.gov.tw/pxweb/Dialog/statfile9.asp(檢索日期2014/03/10)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03)。垃圾處理方案之檢討與展望。取自ivy1.epa.gov.tw/.../921204_垃圾處理方案之檢討與展望(核定本)_橫式.doc(檢索日期2013/10/14)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10)。中華民國環境保護統計年報。取自http://www.epa.gov.tw/ch/DocList.aspx?unit=24&clsone=501&clstwo=178&clsthree=168&busin=4177&path=9548(檢索日期2013/03/23)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11)。中華民國環境保護統計年報。取自http://www.epa.gov.tw/ch/SitePath.aspx?busin=4177&path=4327&list=4327(檢索日期2013/03/23)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12)。環境保護25年回顧與展望。取自http://www.epa.gov.tw/ch/SitePath.aspx?busin=4097&path=1668&list=1668(檢索日期2013/04/23)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13)。資源回收四合一。取自http://hwms.epa.gov.tw/3ok/history03.htm(檢索日期2013/03/02)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14a)。地方環境資料庫。取自http://web.imagebox.tw/epa2005/Taoyuan_County/index.htm(檢索日期2014/03/15)。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14b)。環保統計資料庫。取自http://210.69.101.110/epa/stmain.jsp?sys=100(檢索日期2014/05/02)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14c)。環境品質資料倉儲系統。取自http://edw.epa.gov.tw/topicWaste.aspx(檢索日期2014/04/15)
何宗陽(2006)。以「政策學習」理論探討「臺北市垃圾費隨袋徵收政策」(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成功大學,臺南。
吳定(2009)。公共政策。臺北:五南。
吳東燿(2004)。台中縣政府實施垃圾費隨袋徵收之可行性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
李允傑,丘昌泰(2009)。政策執行與評估。臺北:元照。
李仲彬(2011)。我國地方政府創新的地理分佈及影響因素初探:2008-2010年間資料的觀察。國科會專案補助計畫(計畫編號:NSC 100-2410-H-032-002-MY2)。
沈世宏,盧世昌(2001)。台北市垃圾費隨袋徵收制度實施後之效益及配套措施。環保月刊,第1卷第2期,148-157。 
林哲瑋(2011)。馬公市家戶垃圾費隨袋徵收政策可行性分析。澎湖縣馬公市公所100年度研究發展報告。
洪立群、藍文忠、李宜欣、蕭宏杰(2005)。一般廢棄物清除處理體系規劃及推動專案工作計畫(第1年)。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委託專案計畫(編號EPA-94-H101-02-214)
范秋雲(2008)。桃園縣實施垃圾費隨袋徵收之可行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
唐錦超譯,Everett M. Rogers原著(2006)。創新的擴散,臺北:遠流。
桃園縣政府主計處(2014)。統計資料庫查詢系統。取自http://ebas1.ebas.gov.tw/pxweb2007P/Dialog/Statfile9C.asp?strCC=03(檢索日期2014/04/27)。
馬小康、溫麗琪、謝錦松、林信一、林健榮、余騰耀、王迺卉(2009)。垃圾費隨袋徵收與隨水徵收制度垃圾減量及回收成效評估專案工作計畫。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研究計畫(編號EPA-97-H103-02-124)
高思懷、蘇文亮、李明國、陳政綱、吳靜薇、吳欣慧(2010)。一般廢棄物清理政策與管理(1)廢棄物的現況與未來。環境工程會刊,第21卷第2期,1-9。
參玖參公民平台、商業周刊(2014)。台灣20縣市財政昏迷指數大調查。網址https://393citizen.com/financial_gcs_pressconference/
基隆市政府主計處(2014)。統計資料庫查詢系統。取自http://ebas1.ebas.gov.tw/pxweb2007P/Dialog/Statfile9C.asp?strCC=17#(檢索日期2014/04/27)。
張孟涵(2011)。垃圾費隨袋徵收政策之評估-以土城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
張淑娟(2009)。宜蘭市家戶垃圾費隨袋徵收政策可行性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高雄。
陳月香(2003)。新竹市實施垃圾費隨袋徵收之可行性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
陳耘盈(2002)。台北市垃圾費隨袋徵收政策行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臺北。
陳景儀(2009)。台北市垃圾費隨袋徵收政策評估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
曾珠惠(2008)。臺中縣一般廢棄物清除處理費隨袋徵收制度層級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
新北市政府主計處(2014)。統計資料庫查詢系統。取自http://ebas1.ebas.gov.tw/pxweb2007P/Dialog/Statfile9C.asp?strCC=01(檢索日期2014/04/27)。
楊如依(2009)。垃圾費隨袋徵收之可行性研究與推動模式之探討-以新竹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
經濟部水利署全球資訊網(2013)。水利統計。取自http://www.wra.gov.tw/ct.asp?xItem=45043&ctNode=7539&comefrom=lp(檢索日期2013/04/20)
葉至誠、葉立程(1999)。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商鼎文化。 
臺中市政府主計處(2014)。統計資料庫查詢系統。取自http://pxweb.taichung.gov.tw/taichung/dialog/statfile9l.asp(檢索日期2014/04/27)。
臺中市政府環境保護局(2011)。臺中市政府環境保護局中程施政計畫(100至103年度)。取自http://www.epb.taichung.gov.tw/Information/research_detail.asp?id=191(檢索日期2013/06/07)
臺中市政府環境保護局(2014)。一般廢棄物清除處理費徵收網。取自http://163.29.86.172/clean/3-1.asp?prokind=3&proid=20111201165555(檢索日期2014/04/08)
臺中市政府環境保護局(2014)。垃圾費隨袋徵收論壇。取自http://recycle.tcepb.gov.tw/collection/news.asp(檢索日期2014/04/08)
臺北市政府主計處(2014)。統計資料庫查詢系統。取自http://163.29.37.101/pxweb2007-tp/dialog/statfile9.asp(檢索日期2014/04/27)。
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2002)。臺北市垃圾費隨袋徵收政策推動二周年成果報告。
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2013)。臺北市垃圾袋徵袋徵收論壇。取自http://www.dep-web.taipei.gov.tw/np.asp?ctNode=38784&mp=110005(檢索日期2013/06/07)
臺灣自來水公司(2014)。環保單位核定代徵清除處理費之每度單價。取自http://www.water.gov.tw/04service/ser_c_main2.asp(檢索日期2014/04/10)
劉嘉男(2001)。高雄市家戶垃圾清除處理費徵收方式改進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山大學,高雄。
蔡炯青,黃瓊儀(2002)。公共政策議題的議程設定研究-以「台北市垃圾費隨袋徵收」政策為例。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臺北。
蔣鳳勝(2010)。板橋市民對家戶垃圾清運費隨袋徵收方式的覺知、態度及實施可能產生問題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鄧民生(2002)。臺北市垃圾費隨袋徵收政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
盧世昌(1998)。一般廢棄物清除處理費隨袋徵收計畫。第一屆廢棄物清理實務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與臺北市政府合辦。
錢玉蘭(1997)。一般廢棄物(垃圾)收費技術研究。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研究計畫(編號:0271)。 
羅傑帆(2006)。影響自然人憑證使用意願之因素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央大學,桃園。
鐘麗華(2003)。垃圾費隨袋徵收選定12縣市。自由時報。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3/new/oct/29/today-life2.htm(檢索日期2013/05/28)

英文文獻:
Berry, F.S. and W.D. Berry. 1990. “State Lottery Adoption as Policy Innovations:An Event History Analysi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84(2):395-415
Berry, F.S. and W.D. Berry. 2007. “Innovation and Diffusion Models in Policy Research”. in Sabatier, P.A., ed., Theories of the policy process.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Damanpour, Fariborz and Marguerite Schneider. 2009. “Characteristics of Innovation and Innovation Adoption in Public Organizations: Assessing the Role of Managers”.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19(3):495-522
Dobbin, Frank, Simmons Beth, and Garrett Geoffrey. 2007. “The Global Diffusion of Public Policies: Social Construction, Coercion, Competition, or Learning?”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33:449-472
Gross, Neal C. 1942. “The Diffusion of a Culture Trait in Two Iowa Townships”. M.S. Thesis, Iowa State College, Ames.
Knill Christoph. 2005. “Introduction: Cross-national Policy Convergence: Concepts, Approaches and Explanatory Factors” Journal of European Public Policy Vol. 12(5): 764-774
Milner, H.V. 2003. “The Global Spread of the Internet: The Role of International Diffusion Pressures in Technology Adoption” The conference on Interdependence, Diffusion and Sovereignty, UCLA. 
Moore, Gary C., and Izak Benbasat (1991), “Development of an Instrument to Measure the Perceptions of Adopting 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2:192-222.
Moynihan, Donald P., Charles R.Shipan, and Craig Volden. 2012. “Policy Diffusion: Seven Lessons for Scholars and Practitioner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72( 6):788-796
Rogers, E. M. 1983.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3rd Ed.,) ”. The Free Press: New York:.
Rogers, E. M. 1995.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4th Ed.,) ”. The Free Press:New York
Rogers, E. M. 2003.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5th Ed.,) ”. The Free Press:New York
Ryan, Bryce. 1948. “A Study in Technological Diffusion”. Rural Sociology 13(3):273-285.
Tarde, Gabriel. 1903. “The Laws of Imitation”. Translated by Elsie Clews Parsons. New York : Henry Holt and Company. 
Todd, Makse and Volden Craig . 2011. “The Role of Policy Attributes in the Diffusion of Innovation”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Vol.73(1):108-124
Walker, Jack L. 1969. “The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among the American States”.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63(3):880-899.
Walker, Richard M. 2006. “Innovation Type and Diffusion: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Local Government”. Public Administration 84(2):311-335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