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707201011482100
DOI 10.6846/TKU.2010.00205
論文名稱(中文) 圖森作品中的後現代性
論文名稱(英文) The Post-modernity in Jean-Philippe Toussaint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La Post-modernite chez Jean-Philippe Toussaint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法國語文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French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8
學期 2
出版年 99
研究生(中文) 宋宥臻
研究生(英文) Yu-Chen Sung
學號 695080118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0-06-22
論文頁數 126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吳錫德
委員 - 阮若缺
委員 - 梁蓉
關鍵字(中) 圖森
異化
後現代性
新小說
新新小說
後現代小說
流動性
關鍵字(英) Toussaint
alienation
post-modernity
Nouveau Roman
Tel Quel
Postmodern fiction
flow
第三語言關鍵字 Toussaint
alienation
post-modernite
Nouveau Roman
Tel Quel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1985年,比利時當代法語作家圖森的處女作《浴室》讓法國子夜出版社大為驚豔,出版後更在法國創下一天銷售55,000冊的驚人記錄,截至目前已有超過25國語言的翻譯本。其賣座的原因在於道出了世人的心聲及社會現象,也反映出普遍存在於現代人心中的「焦慮」。且又因為它的書寫具有「新小說」及「新新小說」的風格,加以其美學的呈現又兼具「後現代」趣味,而成為當代文學作品的典範。
本論文除了將「圖森三部曲」(《浴室》、《先生》、《照相機》)與「後現代性」做連結,探討其彼此之異同外,另一個重點則是找出在20世紀60年代興起的「新小說」、「新新小說」與「後現代小說」如何在這個遭逢劇變(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充滿矛盾的時代(物質文明迅速發展與精神文明萎靡產生嚴重落差)替世人娓娓道出與社會的疏離感及個人的孤獨感,並且如何在闡釋當代焦慮的當下為世人找到精神上的救贖,也找到出口。
本論文共分為四個章節:第一章是「後現代主義」的內涵,描述「後現代主義」興起時間及四個衍化階段;第二章「後現代主義」的時代意義;第三章「後現代主義文學」的表現形式,從「後現代主義文學」的基本特徵以及「現代小說」、「新小說」、「後現代小說」的比較著手;最後是《圖森三部曲》中的後現代性,透過比較《浴室》、《先生》、《照相機》的異同以及「從『異化』到『疏離』」、「從『自我放逐』到『流動』」來體現出《圖森三部曲》所呈現的「流動性」及「後現代美學」。
英文摘要
In 1985, The Bathroom of the Belgian writer Jean-Phiilppe Toussaint caught the attention of Les Editions de Minuit, after it was published, he created the incredible sales of 55,000 books, and now The Bathroom has more 25 languages translation. The reason why it has superb sales is that it expresses the anxiety that usually exists in the modern world. In addition, writing in The Bathroom has the style of the Nouveau Roman and Tel Quel at once, and esthetic presentation also has a taste of post-modernism, which is why he is the model of literature contemporary. 
In this thesis, apart from creating a link between the bathrooms, Sir, the camera and post-modernity to find the common difference and the other is important to discover how new novel Tel Quel, and postmodern fiction express the alienation between the world and the social and personal solitude under the age who is experiencing changes (after having experienced two world wars) and age that is full of contradictions (the increase high material civilization and the rapid decline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and how they report the alienation of the modern world by finding the exit of the mind to the world. 
There are four chapters in this thesi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meaning of post-modernism, it tells the origin of post-modernism and the four stages of development. The second is the zeitgeist of post-modernism, the third is the form to express the post-modern literature, we beg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stmodern literature and the comparison between modern fiction, new novel, and postmodern fiction. The final chapter is post-modernity from Jean-Philippe Toussaint, this chapter will show the fluidity and post-modern esthetic for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bathrooms, Sir, relating to equipment and cameras, From Absurdity the Alienation and Alienation From the Flow.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緒論……1
I.研究動機……1
II.研究方法……5
III.論文架構……7
IV.文獻分析……9
V.名詞釋義……11
第一章  「後現代主義」的內涵……13
    第一節  「後現代主義」的基本特徵……17
    第二節  「後現代主義」的審美思維……22
    第三節  「後現代主義」的文化邏輯……36
第二章   「後現代主義文學」的時代意義……41
    第一節  對「現代主義」的反駁……43
    第二節  走向「後現代主義」……48
    第三節  體驗當代焦慮……53
第三章   「後現代主義文學」的表現形式……59
    第一節  「後現代主義文學」的基本特徵……62
    第二節  不確定性的寫作原則……71
    第三節「現代小說」、「新小說」、「後現代小說」之比較75
第四章  《圖森三部曲》中的後現代性……79
    第一節  《浴室》、《先生》、《照相機》之異同……81
    第二節  從「異化」到「疏離」……95
    第三節  從「自我放逐」到「流動」……98
結論……104
參考書目……108
附錄一、 圖森作品總覽……119
附錄二、 圖森作品中譯本總覽……123
人名與專有名詞索引……124

圖、表目錄
[圖次目錄]
頁碼
[圖一] 研究方法架構圖…………………………………………………… 5
[圖二] 論文大綱架構關係圖………………………………………………. 8
[表次目錄]
[表一] 後現代主義特點之定義…………………………………………….. 19
[表二] 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之比較…………………………………….. 20
[表三] 後現代主義與現代主義不同之處………………………………….. 34
[表四] 《圖森三部曲》中「主題的不確定」……………………………… 66
[表五] 《圖森三部曲》中「形象的不確定」………………………………. 67
[表六] 《圖森三部曲》中「情節的不確定」………………………………. 68
[表七] 《圖森三部曲》中「語言的不確定」……………………………… 69
[表八] 現代小說、新小說、後現代小說之比較…………………………… 77
[表九] 《圖森三部曲》中主角年齡隱含的主題…………………………….. 91
參考文獻
I. 圖森作品引用書目 (依出版年份排序)

Toussaint, Jean-Philippe, La Salle de Bain, Paris: Les Editions de Minuit, 1985.
          -           , Monsieur, Paris: Les Editions de Minuit, 1986.
  _           , L’appareil Photo, Paris: Les Editions de Minuit, 1989.

II. 圖森中譯本引用書目

讓.菲利浦.圖森,《浴室》,孫良方、夏家珍譯,台北:寶瓶,2006。
  -        ,《先生》,孫良方、夏家珍譯,台北:寶瓶,2006。
  -        ,《照相機》,孫良方、夏家珍譯,台北:寶瓶,2006。
 
III. 其他相關論述及專書
[中文書目]
王岳川、尚水編,《後現代主義文化與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
王岳川,《後現代主義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
王治河、薛曉源編,《全球化與後現代性》,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
王逢振、謝少波編,《文化研究訪談錄》,北京:中國社科,2003。
司馬云杰,《價值實現論:關於人的文化主體性及其價值實現的研究》,西安: 
陜西人民出版社,2003。
伍蠡甫主編,《現代西方文論選》,上海:譯文出版社,1983。
南帆,《文學理論》(新讀本),浙江文藝,2002。
金惠敏,〈無物之詞: 關於後結構主義與電子媒介通訊的訪談—對話〉,《思
想文綜(5)》,北京:中國社科,2000。
柳鳴九,《新小說派研究》,北京:中國社科,1986。
柳鳴九,《從現代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北京:中國社科,1994。
高宣揚,《後現代論》,台北:五南,1999。
徐葆耕,《西方文學十五講》,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徐曙玉、邊國恩等編,《20世紀西方現代主義文學》,天津:百花文藝,2000。
張國清,《中心與邊緣-後現代主義概論》,北京:中國社科,1998。
張容,《法國新小說派》,台北:遠流,1992。
郭湛,《主體性哲學:人的存在及其意義》,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
崔道怡等編,《冰山理論:對話與潛對話》,工人出版社,1987。
陳嘉明等,《現代性與後現代性》,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陳嘉明,《現代性與後現代性十五講》,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馮俊等,《後現代主義哲學講演錄》,北京:商務,2003。
黃瑞祺,《現代與後現代》,台北:巨流,2000。
黃瑞祺主編,《現代性、後現代性、全球化》,台北:左岸文化,2003。
趙一凡等編,《西方文論關鍵詞》,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
劉少杰,《後現代西方社會學理論》,北京:社會科學,2002。
鄭祥福,《李歐塔》,台北:生智,1995。
鄭祥福,《後現代主義》,台北:揚智,1999。
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文學術語新詮》,台北:雅典,1998。
賴幹堅,《西方現代派小說概論》,廈門大學出版社,1995。
羅青,《什麼是後現代主義》,台北:五四書店,1989。
曠新年,《現代文學與現代性》,上海:遠東,1998。
 
[譯文書目]

Anderson, Perry,《後現代性的起源》,王晶譯,台北:聯經,1999。
Adorno, Theodor,《否定的辯證法》,張峰譯,重慶出版社,1993。
Adorno & Horkhaimer,《啟蒙辯證法(哲學片段)》,洪佩郁、藺月峰譯,重慶
出版社,1990。
Bauman, Zygmunt,《流動的現代性》,歐陽景根譯,上海:三聯,2002。
Bertens & Fokkema,《走向後現代主義》,王寧等譯,台北:淑馨出版社,1992。
Best & Kellner,《後現代理論-批評性質疑》,張志斌譯,北京:中央編譯,
2004。
Brandes, Georg, 《十九世紀文學主流》,張道真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7。
Calinescu, Matei,《現代性的五副面孔》,顧愛彬、李瑞華譯,北京:商務,
2002。
Culler, Jonathan,《結構主義詩學》,盛寧譯,北京:中國社科,1991。
Delanty, Gerard,《現代性與後現代性:知識、權力與自我》,駱盈伶譯,台
北:韋伯,2009。
Engels & Marx,《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
Foucault, Michel,《瘋癲與文明》,劉北成譯,台北:桂冠,1961。
Giddens, Anthony, 《現代性與自我認同》,趙旭東、方文譯,北京:三聯,
1998。
Griffin, David(ed),《後現代精神》,王成兵譯,北京:中央,1998。
Habermas, Jurgen,《現代性的哲學話語》,曹衛東等譯,譯林出版社,2004。
Hassan, Ihab, 《後現代的轉向-後現代理論與文化論文集》,劉象愚譯,台
北:時報文化,1993。
Hegel, Georg,《邏輯學》(上),楊一之譯,商務印書館,1966。
    -     ,《小邏輯》,賀麟譯,商務印書館,1980。
James, Henry,《小說的藝術及其他》,牛津大學出版社,1948。
Jameson, Frederic,《比較文學講演錄》,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編譯,1987。
    -        ,《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唐小兵譯,台北:合志,1989。
    -        ,《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吳美真譯,台
北:時報,1998。
Lyotard, Jean-Francois, 《後現代狀態:關於知識的報告》,車槿山譯,北京: 
   	三聯,1997。
Marcuse, Herbert,《現代文明與人的困境》,李小兵等譯,上海:三聯書店,
      	1989。
    -        ,《單向度的人:發達工業社會意識形態研究》,劉繼譯,台  
      	北:久大,1990。
Marx, Karl Heinric,《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伊海宇譯,台北:時報文
      	化,1990。
Robertson, Ian, 《現代西方社會學》,鄭州譯,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
Rousseau, Jean-Jacques, 《社會契約論》,何兆武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63。
Sheridan, Alan, 《求真意志-米歇爾.傅柯的心路歷程》,上海:人民出版
社,1997。
Smart, Barry,《後現代性》,李衣雲、林文凱、郭玉群譯,台北:巨流,1997。

 
【外文書目】
 
Bessard-Banquy, Olivier, Le roman ludique: Jean Echenoz, Jean-Philippe   
        Toussaint, Eric Chevilla, Presses Univ. Septentrion, 2003.
Bertens, Hans, The Idea of the Postmodern: A Histor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Deleuze, Gilles & Guattari, Felix, Anti-Oedipus: Capitalisme et Schizophrenie, 
        Paris: Minuit, 1972.
Frederic, Jameson, 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1.
Frederic, Jameson, A Singular Modernity: Essay on the Ontology of the Present. 
        London & New York Verso. 2002.
Geyh, Paula, et al eds, Postmodern American Fiction: A Norton Anthology,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 1997.
Gontard, Marc, Le Post-modernisme en France, G. Narr Verlag, 1998.
Martin, Heidegger, The Principle of Reason, trans. Reginald Lilly,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1.
Lodge, David, The Modes of Modern Writing: Metaphor, Metonymy, and the 
        Typology of Modern Literature, London: Arnold, 1977.
Riesman, David, The Lonely Crowd, New York: Double Day, 1953.
Rosenan, Pauline Marie, Post-modernism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Princeton, 
        1992.
Simon, Herbert W, & Michael Billig, After Postmodernism: Reconstructing 
        Ideology Critique, London: Sage, 1994.
Taylor, John, Paths to Contemporary French Literature, Transaction Publishers, 
        2005.
Thompson, William, The Contemporary Novel in France, University Press of 
        Florida, 1995.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