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707201011431300
DOI 10.6846/TKU.2010.00204
論文名稱(中文) 李維楨文學思想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to Li Wei-zhen’s Literary Philosophy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博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8
學期 2
出版年 99
研究生(中文) 謝旻琪
研究生(英文) Min-Chi Hsieh
學號 893000058
學位類別 博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0-06-10
論文頁數 167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周志文(chihwen23@ntu.edu.tw)
委員 - 陳萬益
委員 - 呂正惠
委員 - 周彥文
委員 - 王偉勇
委員 - 周志文
關鍵字(中) 李維楨
王世貞
末五子
復古派
明代文學
晚明
師心
師古
關鍵字(英) Li Wei-zhen
Wang Shi-zhen
the Last Pentaschool
the Classicist School
Ming’s literature
Late Ming Dynasty
“follow the ancient”
“follow the soul”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李維楨(1547-1626)是晚明王世貞所選定的「末五子」之一。李維楨並不是個一流的理論家,他對於晚明文學研究的學者來說,也是相對比較陌生的人物。但是他的生存年代,以及他的文壇地位,都有其特殊性。

關於晚明文壇的研究,有兩個可再思考的問題;第一,論述常常陷入一種過度簡單二分的框架當中──亦即「復古」與「反復古」的對局──,其立場多半是將復古派認定為落後、保守的一端,而反復古則是創新、進步,代表人物除了公安三袁之外,再推至李贄、徐渭、湯顯祖等;第二,文學史的論述,久而久之,累積出所謂「重要的」作家。如此雖無可厚非,但是學術上的「重點」一旦確立、強化,細部很容易就被掩蓋了。若對此重新思考,那麼,李維楨這種具有鮮明的折衷色彩、處於流派過度之間,在當時具有文名,卻在後世較少為人所注意的論者,似乎有再重新衡定的必要。他的論點儘管未必多強悍偉大,但是他參與了晚明文壇的轉變,他既指出晚明文人的時代議題,也代表復古派後期文學觀念的轉向。

關於李維楨的文學思想,本論文分為三個部分來探討:第一部分是李維楨的文學歷史意識。復古派文人非常重視對傳統的省察,李維楨認為文學創作具有歷史責任,他延續復古派「格以代降」的說法而有所修正,提出「一代之才即有一代之詩」,並從文學發展的規律,說明明代在文學史上的極盛地位。第二個部分是李維楨的創作論,他提出的情感與性靈論述,以及才、學、識三個創作條件,調和了「師古」與「師心」兩個路向。第三個部分是李維楨的批評論,他論析復古派所要求的「兼長」理想,同時他也承認人有才性的侷限,「兼長」未必能達成,故他提出「適」的觀念,轉而欣賞「偏至」。他並分析各文體的藝術樣貌、時代風格,以便掌握創作之法。

本論文所拈出的議題,都不是單純的拆解李維楨的寫作文本,而是期望以此作為考察晚明文壇的切入點之一,並提供晚明文學研究的參照與輔助。
英文摘要
Li Wei-zhen (1547-1626) was chosen by Wang Shi-zhen as a member of the Last Pentaschool. Li was not an outstanding ideologue, and he was not known very well to those who study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s literature. Still, the eras he lived and the position he held was so special to ignore.

In the studying of the Environment of Late Ming Literature, there are two agendas for us to rethink: First, It is almost an accepted opinion that the Anti-Classicist School was in the opposing positions to the Classicist School. The prejudgment is taking the Classicists represented superannuation and conservation, while the Anti-Classicist School, including Yuan’s brothers of Gongan School, Li Chi, Hsu Wei, and Tang Shen-Zu, represented innovation and advancement. Second, so-called “important” literary authors were defined in the discourse of literature history. These won’t be major mistakes, but if the “academic focus” were established, the details will be ignored easily. To avoid the catches, we have to re-estimate those who were standing in the compromise position, famous at that time, but not notice in the later period, such as Li Wei-zhen. Maybe Li’s viewpoint was not so important and powerful, but, as he involved in the variation of Late Ming Literary arena, he pointed out the major agenda for the Late Ming’s literary authors, he also represented the turning phase of late Classicists’ literary concept.

This thesis will focus on three major points to analyze Li Wei-zhen’s literary philosophy. First, his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of literature: the Classicists always attached importance to tradition. Li followed the Classicist’s concept of “the later, the lower character”, but revised it to “every generation got its own poem,” and tried to prove the Ming’s literature was standing on the summit of literature history via the rules of literary development. Second, his theories about creating: he emphasized both affections and spirits, and brought up three terms of creating – talent,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Through these, Li harmonized the two different directions “follow the ancient” and “follow the soul”. Third: his theories about criticism: he analyzed the idea “full-scale ability” the Classicists had addressed, and recognized that author was limited with his talent and interest. He tried to revise the idea with the concept “suit”, and appreciated “special forte”. Also, he analyzed different genres of literature and their style to grasp the methods of creating.

The topics discussed in this thesis are not focus on Li Wei-zhen’s texts; instead, they are expected to be the entrance points in studying Late Ming’s literary circle, and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or assistance to the Late Ming’s literatur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對晚明文學史論述的反思……………2
 第二節 本論題的研究意義……………………11
 第三節 對當前研究成果的檢討………………13
 第四節 研究進路………………………………20
第二章 李維楨生平與晚明文壇概況……………23
 第一節 李維楨生平概述………………………23
 第二節 李維楨與復古派的結盟關係…………30
 第三節 結語……………………………………43
第三章 李維楨的文學歷史意識…………………45
 第一節 詩與史的關係…………………………45
 第二節 「代變」的歷史觀……………………50
 第三節 明代文學在文學史的地位……………60
 第四節 結語……………………………………66
第四章 李維楨的創作論…………………………69
 第一節 從「師古」與「師心」的調和談起…69
 第二節 創作的起源──情感與性靈…………72
 第三節 創作的條件──才、學、識…………88
 第四節 創作的呈現……………………………96
 第五節 結語……………………………………98 
第五章 李維楨的批評論…………………………101
 第一節 兼長的理想……………………………101
 第二節 對各體的掌握…………………………108
 第三節 結語……………………………………129
第六章 結論………………………………………131
 第一節 李維楨的論述立場……………………131
 第二節 指出復古派轉向的路徑………………135
 第三節 本文的回顧、檢討和展望……………139
附錄一:李維楨簡要年表…………………………143
附錄二:重要理論繫年……………………………147
主要參考書目………………………………………155
參考文獻
一、李維楨著作
李維楨:《大泌山房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50 -153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二、史傳、筆記(依朝代、作者姓名筆劃排列)
(宋)歐陽修、宋祈等撰:《新唐書‧劉知幾傳》,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
(明)王世貞:《弇山堂別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12月第1版,2006年6月第2次印刷。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1版,1997年第3刷。
(明)黃佐:《翰林記》,收於傅璇琮、施德純編:《翰學三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3年。
(清)王瑞國:《琅琊鳳麟兩公年譜合編》,《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第50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年。
(清)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臺北:華世出版社,1976年。
(清)張廷玉等:《明史》,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
(清)黃宗羲:《明儒學案》,收於《黃宗羲全集》第七、八冊,臺北:里仁書局,1987年。
(清)鄒漪:《啟禎野乘》,臺北:明文書局,1991年。
(清)鄒漪:《啟禎野乘》,《四部盡燬書叢刊》史部第40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清)錢大昕:《弇州山人年譜》,《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第50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年。

三、明人別集(含今人點校本,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列)
文徵明著、周道振輯校:《文徵明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王世貞:《弇州四部稿》,《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 1455-1460 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王世貞:《弇州山人續稿》,臺北:文海出版社,1970年。
王世懋:《王奉常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33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江盈科撰,黃仁生輯校:《江盈科集》,長沙:岳麓書社,1997年。
汪道昆:《太函集》,《續修四庫全書》第1346-134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李夢陽:《空同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6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李攀龍著,包敬第校:《滄溟先生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李贄:《李贄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何景明:《大復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6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何景明:《何大復先生集》,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
余安期:《翏翏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43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邢 侗:《來禽館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61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卓明卿:《卓光祿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58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高 棅:《唐詩品彙》,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
孫齊之:《松韻堂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42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袁中道著,錢伯城點校:《珂雪齋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袁宏道:《袁中郎全集》,臺北,世界書局,1964年。
袁宏道著,錢伯城箋校:《袁宏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袁宗道:《白蘇齋類集》,臺北:偉文圖書出版社,1976年。
徐中行:《天目先生集》,《續修四庫全書》第1349 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徐渭:《徐渭集》,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第1版,1999年第2次印刷。
梁有譽:《蘭汀存藳》,《續修四庫全書》第1348 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許學夷著,杜維沫校點:《詩源辨體》,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年。
陳文燭:《二酉園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39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屠 隆:《白榆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80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屠 隆:《由拳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80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屠 隆:《栖真館集》,《續修四庫全書》第1360 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湯顯祖:《玉茗堂全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81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湯顯祖著,徐朔方箋校:《湯顯祖全集》,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年。
鄒迪光:《調象庵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59-160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鄒迪光:《石語齋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59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鄒迪光:《始青閣稿》,《四部禁燬書叢刊》集部第103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潘之恒:《涉江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42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錢謙益:《牧齋初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謝榛著,李慶立校箋:《謝榛全集校箋》,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3年。
謝肇淛:《小草齋文集》,《續修四庫全書》第1360 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謝肇淛:《小草齋集續集》,《續修四庫全書》第1360 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鍾惺著,李先耕、崔重慶標校:《隱秀軒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譚元春著,陳杏珍標校:《譚元春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顧璘:《慿几集續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6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四、詩文評
周維德集校:《全明詩話》,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
本文主要參考諸家如下:
第一冊
李東陽《麓堂詩話》
徐禎卿:《談藝錄》
第二冊
楊慎:《升庵詩話》
謝榛:《四溟詩話》
徐師曾:《詩體明辯》
第三冊
王世貞:《藝苑卮言》
王世貞:《國朝詩評》
王世貞:《明詩評》
王世懋:《藝圃擷餘》
胡應麟:《少室山房詩評》
胡應麟:《詩藪》
第四冊
郝敬:《藝圃傖談》
謝肇淛:《小草齋詩話》
第五冊
胡震亨:《唐音癸籤》
第六冊
陸時雍:《詩鏡總論》

(清)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臺北:世界書局,1985年三版。
(清)朱彝尊:《靜志居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0年第1版,2006年第3刷。
(清)陳田著、周駿富輯:《明詩紀事》,臺北:明文書局,1991。

五、今人文學專著(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列,遇多人合著者,以版本項次序為主)
尹恭弘:《小品高潮與晚明文化》,北京:華文出版社,2001年。
王忠林、邱燮友等:《增訂中國文學史初稿》(修訂三版),臺北:福記文化圖書有限公司,1985年。
王運熙、顧易生:《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
左東嶺:《王學與中晚明士人心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史小軍:《復古與新變─明代文人心態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成復旺、蔡鍾翔、黃保真:《中國文學理論史》,北京:北京出版社,1991年。
成復旺:《中國文學理論史簡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
朱易安:《中國詩學史‧明代卷》,廈門:鷺江出版社,2002年。
徐朔方、孫秋克:《明代文學史》,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年。
吳承學、李光摩編:《晚明文學思潮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吳新苗:《屠隆研究》,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8年。
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結社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第1版,2004年第2刷。
何宗美:《公安派結社考論》,重慶:重慶出版社,2005年4月。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余英時:《中國歷史轉型時期的知識份子》,臺北:聯經出版社,1992年。
易聞曉:《公安派的文化闡釋》,濟南:齊魯書社,2003年。
吳承學:《晚明小品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
李聖華:《晚明詩歌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
周志文:《晚明學術與知識分子論叢》,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周明初:《晚明士人心態及文學個案》,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
周質平:《公安派的文學批評及其發展──兼論袁宏道的生平及其風格》,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周群:《儒釋道與晚明文學思潮》,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年。
胡雲翼:《增訂本中國文學史》,臺北:三民書局,1979年。
查清華:《明代唐詩接受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孫立:《明末清初詩論研究》,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孫克強:《雅俗之辨》,北京:華文出版社,1997年。
孫青春:《明代唐詩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孫學堂:《崇古理念的淡退──王世貞與十六世紀文學思想》,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上、下冊),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初版1刷,2009年初版3刷
徐朔方,孫秋克:《明代文學史》,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年。
徐復觀:《中國文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12月五版三刷。
章培恒、駱玉明主編:《中國文學史》(全三冊),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7年第1版,1998年第2次印刷。
張少康:《中國古代文學創作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
張建:《中國文學批評論集》,臺北:天華出版事業公司,1979年。
張健:《明清文學批評》,臺北:國家出版社,1983年。
曹淑娟:《晚明性靈小品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新論》,臺北:元山書局,1985年。
郭紹虞:《照隅室古典文學論集》,臺北:丹青圖書出版公司,1985年。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市:藍燈文化事業,1992年。
郭紹虞:《中國詩的神韻格調及性靈說》,臺北:華正書局,1975年初版,2005年二版1刷。
陳文新:《明代詩學的邏輯進程與主要理論問題》,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
陳文新:《中國文學流派意識的發生和發展》,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
陳斌:《明代中古詩歌接受與批評研究》,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9年。
陳廣宏:《竟陵派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
陳國球:《鏡花水月》,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年。
陳國球:《文學史書寫型態與文化政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陳國球:《明代復古派唐詩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陳國球:《唐詩的傳承──明代復古詩論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
陳萬益:《晚明小品與明季文人生活》,臺北:大安出版社,1988年第1版第1刷,1997年第2版第3刷。
敏澤:《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
馮小祿:《明代詩文論爭研究》,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費振鐘:《墮落時代──明代文人的集體墮落》,臺北:立緒文化出版社,2002年。
黃保真、成復旺、蔡鍾翔著:《中國文學理論史:明代時期》,臺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1993年。
黃卓越:《佛教與晚明文學思潮》,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
黃卓越:《明永樂至嘉靖初詩文觀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黃卓越:《明中後期文學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黃毅:《明代唐宋派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傅璇琮、蔣寅主編:《中國古代文學通論‧明代卷》(郭英德分卷主編),瀋陽:遼寧文學出版社,2004年。
楊松年:《中國文學批評史編寫問題析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
葉慶炳、邵紅編:《明代文學批評資料彙編》,臺北:成文出版社,1978年。
雷磊:《楊慎詩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鄔國平:《竟陵派與明代文學批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廖可斌:《復古派與明代文學思潮》(1989年杭州大學博士論文),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
趙偉:《晚明狂禪思潮與文學思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7年。
趙 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熊禮匯:《明清散文流派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年第1版,2004年第2次印刷。
鄭利華:《明代中期文學演進與城市型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5年。
鄭利華:《王世貞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2002年。
鄭培凱:《湯顯祖與晚明文化》, 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1995年。
蔣鵬舉:《復古與求真:李攀龍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蔡景康編選:《明代文論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3年。
鄧新躍:《明代前中期詩學辨體理論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稽文甫:《晚明思想史論》,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華正書局,1999年。
簡錦松:《明代文學批評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89年。
羅宗強:《明代後期士人心態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年。
羅時進:《明清詩文研究新視野》,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4年。
嚴明:《中國詩學與明清詩話》,臺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
龔鵬程:《詩史本色與妙悟》,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初版,1993年增訂版一刷。
龔鵬程:《晚明思潮》(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8月)
龔鵬程:《才》,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6年。
龔鵬程:《六經皆文:經學史/史學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8年。
龔顯宗:《歷朝詩話析探》,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0年。

六、論文(依出刊時間排列)
(一)單篇論文
1. 臺灣地區
簡錦松:〈胡應麟詩藪的辯體論〉,《古典文學》第一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年12月),頁327-353。
簡錦松:〈論明代文學思潮中的學古與求真〉,《古典文學》第八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4月),頁313-356。
簡錦松:〈論明代嘉靖以前之臺閣體與臺閣文權之下移〉,《古典文學》第九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年),頁289-354。
簡錦松:〈李夢陽詩論之「格調」新解〉,《古典文學》第十五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9月),頁1-45。
嚴志雄:〈錢謙益攻排竟陵鍾、譚側議〉,《中國文哲所通訊》第14卷,第2期,收錄於《錢謙益文學研究專輯》,2004 年6 月,頁93-119。
簡錦松:〈論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之批評立場〉,南華大學,《文學新鑰》,第2期,2004 年7 月,頁127-157。

2. 大陸地區
李慶立:〈明「後七子」結社始末考〉,《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3期,頁86-92。
史小軍:〈試論明代七子派的詩歌意象理論〉,《陜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3期,1996年9月,頁54-59。
劉守安、張玉璞:〈論錢謙益對明代文學的評價和總結〉,《學習與探索》,總第110期,1997年第3期,頁105-112。
史小軍:〈論「末五子」對「前後七子」格調理論的發展與突破〉,《學術研究》1998年第十一期,頁79-83。
史小軍:〈試論明代七子派的詩歌格調理論〉,《陜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2期,1999年6月,頁132-137。
查清華:〈李維楨對明代格調論的突破與創新〉,《中國韻文學刊》2000年第1期,頁69-73。
趙克生:〈錢謙益反復古思想與《明史‧文苑傳》〉,《六安師專學報》,第16卷第1期,2000年2月,頁45-47。
鄭志良:〈潘之恒家世考〉,《藝術百家》,2000年第3期,頁61-65,46。
周群:〈屠隆的文學思想及其「性靈」論的學術淵源〉,《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6期,2000年11月,頁119-124。
酈波:〈論王世貞詩文主張的形成與後七子的結盟〉,《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3期,2001年9月,頁114-117。
李聖華:〈略論後七子派後期詩歌運動〉,《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5卷第2期,2002年3月,頁111-115。
林啟柱:〈謝榛、王世貞詩論比較〉,《求索》,2003年3月,頁184-186。
李慶立、崔建利:〈試析錢謙益對胡應麟的評價〉,《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47卷第1期(總第186期),頁18-23。
李慶立、崔建利:〈胡應麟的文學生涯及詩歌創作〉,《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2004年1月,頁69-73。
李聖華:〈鍾惺與李維楨詩歌之比較研究〉,《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7卷第1期,2004年1月,頁126-130。
查清華:〈從「末五子」到許學夷:格調論唐詩學的深化與蛻變〉,《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3卷第3期,2004年5月,頁93-97。
鄭幸雅:〈除心不除境,真性自若──論屠隆《清言》中淡適的生命情境〉,《文學新鑰》第3期(南華大學文學系:2005年7月),頁67-81。
孫學堂:〈隆慶萬曆間文壇風氣及文學思想的變化〉,《廈門教育學院學報》第7卷第3期,2005年9月,頁8-13。
陳斌:〈許學夷的漢魏詩史觀〉,《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4期(總第139期),頁52-56。
耿傳友:〈汪道昆與明代隆慶、萬曆間的詩壇〉,《中國文化研究》2006年冬之卷,頁100-109。
鄧新躍:〈王世懋對後七子格調論的修正〉,《湖南工程學院學報》第15卷第1期,2005年3月,頁25-27。
李義天:〈謝榛:復古在承前啟後之間〉,《雲夢學刊》第27卷第5期,2006年9月,頁84-88。
陳廣宏:〈竟陵派文學的發端及其早期文學思想趨向〉,《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1期,頁96-108。
耿傳友:〈白榆社述略〉,《黃山學院學報》第9卷第1期,2007年2月,頁29-33。
鄭利華:〈汪道昆與嘉、萬時期文壇的復古活動──以汪道昆與七子派關係考察為中心〉,《求是學刊》第35卷第2期,2008年3月,頁95-103。
王遜、周群:〈論李維楨詩論的「折衷」特色〉,《長江論壇》2009年第4期(總第97期),頁76-80。
徐利英:〈李維楨生平志趣述考〉,《作家雜誌》,2009年第11期,頁132-134。

(二)學位論文
1. 臺灣地區
周志文:《屠隆文學思想研究》,臺灣大學博士論文,1981年。
吳瑞泉:《明清格調詩說研究》,東吳大學博士論文,1988年。
朴均雨:《王世貞詩文論研究》,政治大學碩士論文,1989年。
陳錦盛:《徐禎卿之詩論研究》,政治大學碩士論文,1990年。
陳成文:《明代復古派與公安派詩史觀之比較》,政治大學碩士論文,1993年。
謝明陽:《許學夷《詩源辯體》研究》,政治大學碩士論文,1995年。
李欣潔:《明代復古詩論重探》,清華大學碩士論文,2001年。
邵曼珣:《明代中期蘇州文人生活研究》,東吳大學博士論文,2001年。
卓福安:《王世貞詩文論研究》,東海大學博士論文,2003年。
李興源:《晚明心學思潮與士風變異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5年。
江翊君:《鍾惺、譚元春詩論研究──以《詩歸》為核心的探討》,臺灣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蕭敏才:《晚明吳中布衣文人王百穀新探》,中央大學博士論文,2007年。

2. 大陸地區
左東嶺:《李贄與晚明文學思想》,南開大學博士論文,1995年。
酈波:《王世貞文學研究》,南京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3年。
焦中棟:《論錢謙益的明代文學批評》,浙江大學博士論文,2005年。
蔣鵬舉:《李攀龍研究》,陝西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5年。
李樹軍:《明代詩歌文體批評研究》,遼寧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
劉易:《屠隆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2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2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2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