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707201010332900
DOI 10.6846/TKU.2010.00198
論文名稱(中文) 運用模糊層級分析法於逆物流回收商評估準則之研究—以3C產業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Using Fuzzy AHP Approach to Evaluate the Criterion of Reclaiming Agents on the Basis of Reverse Logistic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8
學期 2
出版年 99
研究生(中文) 葉品淑
研究生(英文) Pin-Shu Ye
學號 697610847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0-06-08
論文頁數 84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羅惠瓊(hclo@mail.tku.edu.tw)
指導教授 - 吳坤山(kunshan@mail.tku.edu.tw)
委員 - 葉瑞徽(rhyeh@mail.ntust.edu.tw)
委員 - 白滌清(tcpai@mail.tku.edu.tw)
關鍵字(中) 逆向物流
模糊層級分析法
回收商評估準則
關鍵字(英) Reverse Logistics
FAHP
Criterion of Reclaiming Agents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由於環保意識及法令的抬頭,目前企業開始重視產品回收責任的議題。面對此議題,企業若選擇在既有營運體系下增建自有回收的逆物流系統,可能會面臨技術門檻及成本過高的挑戰,因此,將產品回收的業務外包給適合的專業回收商實為快速且有效的解決方案。然而,企業若是選擇不適當的回收商,可能會造成回收的產品被轉賣到第三世界的國家或是被非法組裝進入二手市場,造成企業商譽的損失。緣此,企業在選擇回收商時須審慎的評估,所以如何建立回收商評估準則是重要的課題。但是,過去的文獻中有探討此議題的研究並不多,有鑑於此,本研究將針對3C產業在選擇回收商時應需考慮的評估準則進行研究,並利用模糊層級分析法找出回收商評估準則的權重值及其重要性排序。期使企業在進行回收商的選擇時,可參考這些準則評估出適合自己公司的回收商。其研究結果發現,3C產業在評估回收商時重視的準則前三名分別為「技術水準」、「服務績效表現」和「具信賴的內部管控」。
英文摘要
Because of laws and environmental points, enterprises start to place importance on reclaiming of products. If
enterprises intend to build their reclaiming logistic systems, they will meet challenges of specialized technologies and high cost. Therefore, it is a popular alternative to use strategic outsourcing that the reclaiming is dealt by a professional reclaiming agent. However, if they choose unsuitable agents, they may damage their goodwill. For the reason, they have to evaluate agents carefully. It’s an important topic to built criteria of selecting the reclaiming agents, but rare studies conferred this topic in the past. Due to the above-mentioned, this study will research the evaluating criterions of reclaiming agents to choose reclaiming agents and then use FAHP to find the weight and priority of criterions. The result indicates the three most important criteria are technology level, service performance, and internal control, respectively.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目錄	I
表目錄	III
圖目錄	V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2
1.3	研究範圍與限制	3
1.4	研究流程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2.1 綠色供應鏈	5
2.1.1 綠色供應鏈定義及重要性	5
2.1.2 各國因應做法	7
2.2 逆物流的探討	12
2.2.1 逆物流的定義	13
2.2.2 逆物流的內涵及重要性	15
2.2.3 逆物流的回收機制	19
2.2.4逆向物流供應商選擇	24
2.3 模糊層級分析法之探討	26
2.3.1層級分析法	26
2.3.2 模糊理論	34
2.3.3模糊層級分析法	3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2
3.1 研究架構及指標層級之確立	42
3.2 問卷設計	44
3.3 回收商評估準則權重之方法論	44
第四章 研究結果	48
4.1  FAHP 專家問卷回收結果	48
4.2	回收商評估準則之權重分析	48
4.2.1	專家問卷之一致性檢定	48
4.2.2	第二層評估構面之權重分析	50
4.2.3	第三層評估準則之權重分析	57
4.2.4	各項評估指標整體權重分析	6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64
參考文獻	67
一、英文部分	67
二、中文部分	70
附錄一	73
附錄二	75
附錄三	82
附錄四	84


表目錄 
表1  WEEE 所涵蓋的10 項電器及電子設備商品類別	8
表2  各國做法比較表	12
表3  各學者對逆物流之定義	14
表4  逆物流與正向物流的比較	17
表5  逆物流模式之比較	23
表6  遴選評估方法彙整表	27
表7   AHP應用之範圍	28
表8   AHP評估尺度意義及說明	29
表9   隨機指標表	32
表10  層級分析法即模糊理論之優缺點	33
表11  模糊數運算	36
表12  模糊語意表(兩兩因素間的重要比較性)	38
表13   FAHP之應用	40
表14  專家一致性結果	49
表15  專家1成對比較矩陣	50
表16  專家2成對比較矩陣	51
表17  專家3成對比較矩陣	51
表18  專家4成對比較矩陣	51
表19  專家5成對比較矩陣	52
表20   專家6成對比較矩陣	52
表21   專家1之模糊正倒值矩陣	53
表22   群體整合之模糊正倒值矩陣	53
表23   第二層評估構面之權重表	56
表24   合作信譽之權重和排序	57
表25   技術能力之權重和排序	58
表26   服務能力之權重和排序	59
表28   AHP與FAHP排序比較表	61
表27   各項準則之相對權重及整體排序	62
表A3.1 專家2之模糊正倒值矩陣	82
表A3.2 專家3之模糊正倒值矩陣	82
表A3.3 專家4之模糊正倒值矩陣	82
表A3.4 專家5之模糊正倒值矩陣	83
表A3.5 專家6之模糊正倒值矩陣	83
 





圖目錄
圖1  研究流程圖	4
圖2  目前台灣回收處理機制	11
圖3  台灣未來回收處理機制	11
圖4  產品逆物流	13
圖5  逆物流流程圖	18
圖6  回收逆向物流的再循環流程	19
圖7  逆供應鏈結構簡圖	21
圖8   AHP評估層級結構示意圖	28
圖9   梯型模糊數	35
圖10  三角模糊數	35
圖11  模糊語意之隸屬函數	39
圖12  模糊層級分析法操作過程	41
圖13  研究架構圖	43
圖14   層級串聯	47
圖15   FAHP 層級架構圖中之成對比較矩陣	49
圖16   各評準在FAHP架構之解模糊權重值	61
圖A4.1 初步研究架構圖	84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英文部分
Buckley, J. J. (1985). Fuzzy Hierarchical Analysis. Fuzzy Sets and Systems, 17, 233-247.
Brayson, N. (1996).  Group Decision-Making and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Exploring the Consensus-Relevant Information Content, Computer Operation 
Research, 23, 27-35 
Bowersox, D. J. and Closs, D. J. (1996). Logistical management: The integrated supply chain process. London: McGraw Hill.
Beamon, B.M. (1999). Designing  the  green  supply  chain. Logistic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2(4), 332-342.
Carter, C. R. and Ellram, L. M. (1998). Reverse logistic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framework  for  future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 19(1), 85-102.
Dubois, D. and Prade, H. (1980). Ranking fuzzy numbers in the Setting  of  possibility  theory. Information  Sciences , 30, 183-224
Fleischmann, M. (2001). Quantitative Models for Reverse Logistics, Berlin: Springer 
Verlag. 
Giuntini, R. and Andel, T. (1995). Master the six Rs of reverse logistics. Transportation and Distribution, 36(3), 93-97.
Hwang, C. L. and Yoon, K. (1981). Multiple Attributes Decision Making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Jones, T. (1998). Reverse Logistics─Bringing the product back: taking it into the future. Strategic Supply Chain Alignment -Best practice in supply chain.
Kleindorfer, P.R. and Partovi, F.Y. (1990). Integrating manufacturing strategy and technology choice.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47, 214-24.
Kaufmann, A. (1991), Introduction to Fuzzy Arithmetic Theory and Application, Van Nostrand, New York, NY
Van Larrhoven, P. J. M. and Pedrycz, W. (1983). A Fuzzy Extension of Saaty’s priority theory. Fuzzy Sets and Systems , 11, 229-241.
Meyer, H. (1999). Many happy returns. The 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 20(4), 27-32
Meade, L. and Sarkis, J. (2002). A conceptual model for selecting and evaluating third-party reverse logistics provider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7(5), 283-295.
Rogers, D.S., Tibben-Lembke, R. S. (1999). Going Backwards: Reverse Logistics Trends and Practices. Reverse Logistics Executive Council, available at: www.rlec.org.
Rogers, D. S. and Tibben-Lembke, R. (2001).  An  examination  of  reverse  logistics practices. 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 22(2), 129-148.
Ronald, S. Tibben-Lembke and Rogers D. S. (2002). Difference between forward and reverse logistics in a retail environment.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7 (5), 271-282.
Saaty, T. L. (1980).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 New York : McGraw-Hill.
Stock, J. R. (1992). Reverse logistics. 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 Oak Brook, IL.
Stock, J. R. (1998).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reverse logistics programs. Oak Brook, IL: 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Sarkis, J., Liffers, M. and Mallete, S. (1998). Purchasing operations at Digital’s computer assets recovery facility, in Russel, T.(Ed.), Greener Purchasing: Opportunities and Innovations, Greenleaf Publishing, Sheffield, 270-81.
Schwartz, B. (2000). Reverse logistics strengthens supply chain. Transportation and Distribution, 41 (5), 95-100.
Stock, J. R. (2001). The 7 deadly sins of reverse logistics. Material Handling Mnangement, 56 (3), March, Cleveland, 5-12.
Zadeh (1965). Fuzzy Sets.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 8(3), 338-353.






二、中文部分
王文良、黃聖芫 (2003)。利用Fuzzy AHP之常態模糊數進行就醫選擇。朝陽商管評論,2(2),1-24。
王征、范洪濤 (2007)。逆向物流的現狀及發展趨勢報告。中國會計師網。
吳進吉 (2004)。模糊層級分析法應用於IC封裝廠評選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管理科學組碩士論文。
吳寶雅 (2000)。階層分析法在衛生掩埋場安全評估之應用。國立成功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汪波、白彥壯、李敏 (2005)。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綠色供應鏈管理研究。天津大學管理學院。
林俊旭 (2009)。 WEEE 回收體系現況與未來發展-台灣WEEE 回收處理級制度革新方向。資源回收國際研討會。台北:環保署。
林蔚文 (2009)。 綠色衝擊下產業因應之道 。
郝皓 (2002)。 跨國公司營銷物流初探。 國際商業技術,5。
曹明華、潘意志與林德昌 (2007)。 基於逆向供應鏈管理的回收商選擇模型研究。廈門理工學院學報,15(001), 57-62。
許智嫻 (2003)。採購與供應系統影響因素之研究-以電子產業製造商為例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運輸倉儲營運所碩士論文。
陳星豪(2005)。以模糊層級分析法發展多準則供應商選擇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曾敏剛、徐禾芳 (2006)。 廢舊電子類產品的逆向物流研究。科技管理研究, 26(8),60-63。
黃文輝 (2006)。環保產品趨勢與綠色供應鏈管理之探討。全球運籌管理研究所
    演講。花蓮:東華大學。
葉文盛 (2007)。運用模糊積分層級分析法於綠色供應商評選之研究。大葉大學工業工程與科技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廖珮瑜 (2004) 。歐盟WEEE & RoHS 指令及其他法規介紹。電子電機產品檢測技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辦。
劉麗惠 (2007)。 因應環保法規製造業搭建綠色供應鏈。http://tw.myblog.yahoo.com/jw!CltmqQ2CGRAETk1M20nC8s6UVK4-/article?mid=1974 。
鄭啟樸 (2009)。 台灣資源回收體系現況。資源回收國際研討會。台北:環保署。
黃國智 (2006)。電子電器設備禁/限用有害物質之國際趨勢與檢測現況。科橋電子綠光計畫成果發表會。台北:經濟部工業局 。
鄧振源、曾國雄(1989)。階層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下)。中國統計學報,27(7),13707-13724。
鄧振源、曾國雄(1989)。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上)。中國統計學報,27(6)。
蕭玉華(2005)。國際會議地點選址評估模式之研究-Fuzzy AHP 之應用。私立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義方 (2004)。綠色供應鏈中綠色供應商之評估 -以 PCB 供應商為例。國 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錢鑄鈞(1999)。運用AHP 法建構策略性合夥關係之供應商評選模式。輔仁大學管理學院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含秋、鄧雲霞 (2006)。 企業逆向物流模式的比較分析。 物流科技,29(005), 45-48。
孌秀雲、李明芳與赫榮亮 (2007)。 回收逆向物流在我企業中的發展。集團經濟研究,217(01S),111-112。
三、網站部分
永續產業發展資訊網 (2004)。 http://portal.nccp.org.tw/
安品科技有限公司 (2009)。 http://www.asp-lab.com.tw/
資源回收基金管理委員會(2009)。http://recycle.epa.gov.tw/epa/index.asp
無鉛產業聯盟資訊網 (2010)。	http://e-pkg.itri.org.tw/leadweb/law.htm
經濟部工業局 (2010)。http://proj.moeaidb.gov.tw/isdn/News/News-more.asp?nplShIZJ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