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707201002182800
DOI 10.6846/TKU.2010.01198
論文名稱(中文) 中共航天戰略與東亞安全
論文名稱(英文) PRC’S strategy of Aerospace and Security of East-Aisa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Strategic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8
學期 2
出版年 99
研究生(中文) 吳楊斌
研究生(英文) Yang-Pin Wu
學號 797330015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0-06-21
論文頁數 156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王高成(kcwang@mail.tku.edu.tw)
委員 - 陳漢華(rocairforce@hotmail.com)
委員 - 丁樹範(ding@nccu.edu.tw)
關鍵字(中) 航天戰略
航天力量
東亞戰略
關鍵字(英) aerospace strategy
aerospace force
East-Aisa strateg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近代戰爭史中,太空信息的發揮,幾乎成為戰爭致勝的關鍵,在沒有太空優勢的情況下,是不可能獲得最後勝利的。同時太空力量屬技術性極高的武裝力量,現代戰爭是藉由科技裝備進行的,國家「制天權」的能力,亦是該國政治、軍事、經濟、科技能力、國民素質等綜合國力的展現。
二次波灣戰爭中,聯軍有效統合三軍部隊兵火力,短時間內即獲致決定性勝利,其大量運用衛星科技與資訊網路的整合,戰場透明度增加,作戰效益也大幅提昇,發揮出精準打擊。全世界軍事評論家自「第一次波灣戰爭」後,即預判未來作戰型態將以高科技武器裝備與全新的戰略、戰術與戰法構想,未來作戰將是打一場天、空、地、海、信息、電磁等多樣式的綜合戰爭。
現代戰爭均是優勢綜合軍力的發揮,而勝負的關鍵因素在於軍隊的素質問題。倘若數量未改變,而素質提高,則綜合軍力就能相對提高。中共刻正加速軍事現代化提升軍力,並依軍事事務革命的理念,積極建構航天能量及科技武器,意圖在戰力上擁有主動局部的優勢。中共極為關注「不對稱」、「以弱擊強」的謀略思維,甚可能成為其未來軍事戰略、戰術與武器發展的驅動力。
就當前中共軍力建置及潛能發展研判,航天的角色扮演,攸關著東亞及台海的安全。因此,研析中共航天戰略提升與實際之發展現況,致為重要。航天發展形成以來,在戰場上所扮演的角色日漸多元,隨科技的進步,具有絕對優勢的精準打擊力量,可快速且完全的主宰戰場勝負,扭轉傳統的武力均勢。經由近代戰爭實證,航天的重要性已不可言喻,這也是中共持續擴張武力的主要原因,亦為本論文探討影響中共航天戰略發展之因素、航天體系成果,至發展現況與對東亞安全等之論述重心。
英文摘要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battle, aerospace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practically dominates in a war. Ultimate victory cannot be achived without aeroapce advantage. National “space control” power, requiring emtremely high-technology armed capibilty needed in modern operation, becomes the exhibition of integrated national powers, such as politics, military, economy, technology, civilization, etc.
  In the Second Pertisan War, union troops effectively united the services and promptly reached decisive victory by largely applying the integration of satellite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network, enhancing the transparency in battlefield which in turn augmented operation efficiency to achive striking accuracy. Critics all around the world, after the first Persian War, have predicted the future operation as a model with high-technology equipment and inovative strategy, tactics, and fighting concepts, and as a integrated battle involving space, sky, ground, sea, information, electromagn, etc.
  Mordern battle is certainly the development of surpirior integrated forces; the hinge of a battle relys on troop quality. In a consistenet number, there is a high correlation between troop quality and integrated forces. China has been accelerating the military modernization to boost up forces, and actively involved in establishment of aviation capibilty and technology weapons with the intention to active particial advantage. The strategy of“Asmmytry”and “defeating the strong with the weak”China highly focuses on might become development actuation of future military strategy, statics, and weaponry.
With analysis of China’s troop deployment and submarine capability development, aerospace is deeply related to the security of Taiwan. Thus, it is extremely critical to explore its aerospace strategy and actual development. Since developing, aerospace has been playing a variety of roles in a battlefield and taken on absolute advantage of striking accuracy capability with the advance of technonly which can swiftly be the dominance in a battle. Aerospace, undoubtedly importance through solid evadance in modern battle, is a primary reason of China’s constant force expansion; therefore, this study is designed to discuss the impact elements in PRC’S aerospace development, the achievement of aerospace system and its current development, and East-Asia security.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文獻探討………………………………………………………………4
  第三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7
第四節 研究架構………………………………………………………………9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0
第二章  中共航天戰略形成之因素
第一節 中共航天戰略之定義…………………………………………………12
  第二節 中共國家安全戰略之思維……………………………………………15
  第三節 軍事事務革命之影響…………………………………………………23
第四節 現代戰爭對中共航天戰略的影響……………………………………32
  第五節 小結……………………………………………………………………35
第三章  中共航天戰略發展體系與成果
第一節 航天機構與基地………………………………………………………37
  第二節 運載火箭發展…………………………………………………………47
  第三節 人造衛星發展…………………………………………………………55
  第四節 載人航天發展…………………………………………………………69
  第五節 小結……………………………………………………………………73
第四章  中共發展航天戰略的意涵
第一節 政治方面之意涵………………………………………………………75
  第二節 軍事方面之意涵………………………………………………………80
  第三節 經濟方面之意涵………………………………………………………87
第四節 科技方面之意涵………………………………………………………91
第五節 小結……………………………………………………………………96


第五章  中共航天戰略對東亞安全之影響
第一節 對東北亞地區安全之影響……………………………………………97
  第二節 對東南亞地區安全之影響……………………………………………101
  第三節 對美國在東亞戰略的嚇阻……………………………………………105
  第四節 對台海安全之威脅與影響……………………………………………112
  第五節 小結……………………………………………………………………117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心得………………………………………………………………119
  第二節 研究建議………………………………………………………………123
參考資料…………………………………………………………………………124
 
圖表目次
圖目錄:
圖1-1  研究架構圖………………………………………………………………9
圖2-1  中共大戰略分析架構圖…………………………………………………16
圖2-2  中共海運關鍵通路………………………………………………………22
圖2-3  系統體系…………………………………………………………………33
圖3-1  中共火箭型錄圖…………………………………………………………51
圖5-1 廣泛及持續的競爭優勢…………………………………………………116
表目錄:
表2-1  中共國家安全面臨的主要外部威脅……………………………………19
表2-2  軍事事務革命定義………………………………………………………24
表2-3  軍事革命發展史…………………………………………………………25
表2-4  各界學者對軍事事務革命戰爭型態變化的認知………………………29
表2-5  中共對主要科技戰爭的認知……………………………………………31
表2-6  航天技術在現代戰爭實際應用概況……………………………………33
表3-1  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基本諸元表…………………………………………51
表3-2  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發射記錄……………………………………………52
表3-3  中共在軌運行的通信衛星概況表………………………………………57
表3-4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發展概況表…………………………………………59
表3-5  中共在軌影像偵察衛星概況表…………………………………………62
表3-6  神舟系列飛行任務概況表………………………………………………71
表4-1  中共航天科技發展階段…………………………………………………87
表5-1  美軍軍事介入台海衝突的可能性………………………………………111
表5-2  美國官員近年有關協防台灣言論………………………………………112
表5-3  中共軍費發展概況………………………………………………………113
參考文獻
參考資料
一、官方資料
(中文部分)
1.	國防大學軍事學院編修,《國軍軍語辭典》,台北:國防部,2004年3月。
2.	國防部「國防報告書」編纂委員會,《中華民國93年國防報告書》,台北:國防部,2004年12月。
3.	國防部「國防報告書」編纂委員會,《中華民國95年國防報告書》,台北:國防部,2006年8月。
4.	國防部「國防報告書」編纂委員會,《中華民國97年國防報告書》,台北:國防部,2008年8月。
5. 《2006年中國的國防》,北京:中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6年12月,〈http://www.gov.cn/zwgk/2006-12/29/content_486759.htm〉。
6. 《2008年中國的國防》,北京:中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6年12月,〈http://www.gov.cn/jrzg/2009-01/20/content_1210075.htm〉。
(英文部分)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Annual Report to Congress on the 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 Republic of China 2007”(Washington D.C.: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May.23, 2007).
---------------------------------------, “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Washington D.C.: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February.6, 2006).
二、書籍
(中文部分)
1.	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院編,《中國與世界共同利益的互動》,北京:時事出版社,2007年12月。
2.	王高成,《當代戰略思想之省思與前瞻》,台北市:時英出版社,2008年8月。
3.	王萬春、李純釗,《進軍太空》,北京:藍天出版社,2008年11月。
4.	王文榮主編,《戰略學》,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9年4月。
5.	王玉民,《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台北:洪葉文化,1994年12月。
6.	王保存,《世界新軍事變革新論》,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5年5月。
7.	王高成,《交往與促變-柯林頓政府對中共的外交戰略》,台北:五南圖書,2005年3月。
8.	王逸舟,《國際政治學:歷史與理論》,台北:五南圖書,1999年2月。
9.	王緝思等著,《冷戰後美國的全球戰略和世界地位》,台北:生智文化,2001年8月。寧凌、王春、榮暉,《太空對抗》,北京:軍事誼文出版社,2006年1月。
10.	王振坤、高一中譯,Bruce D. Berkowitz and Allen E. Goodman,《最佳的事實:資訊時代的情報》(Best Truth: Intelligence in the Information Age),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1年6月。
11.	王振坤譯,Colin S. Gray,《戰略探索》(Explorations in Strategy),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9年8月。
12.	王柏鴻譯,杭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柏格(Peter L. Berger),《杭廷頓&柏格看全球化大趨勢》(Many Globalizations: Cultural Diversity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台北:時報文化,2002年12月。
13.	尹元隆譯,C. Dennison Lane, Mark Weisenbloom & Dimon Liu,《中共軍事現代化》(Chinese Military Modernization),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8年7月。
14.	中華戰略學會編輯,《認識戰略》,台北:中華戰略學會,1997年1月。
15.	中華戰略學會編輯,《戰略精萃》,台北:中華戰略學會,1997年1月。
16.	巴瑞史耐德(Barry R. Schneider),羅志成譯,《21世紀的未來戰場》(Battlefield of the Future 21st Century Warfare Issues),台北:國防部空軍總司令部,2002年10月。
17.	日本防衛廳,黃朝茂、宋一之譯,《2003日本防衛白皮書》(平成15年版日本の防衛),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年3月。
18.	比爾.歐文斯(Bill Owens)、愛德華.奧佛列(Edward Offley),曾祥穎譯,《軍事事務革命:移除戰爭之霧》(Lifting The Fog of War),台北:麥田出版,2002年3月。
19.	平松茂雄,楊鴻儒譯,《中國的軍事力》,台北:凱侖出版社,1999年9月。
20.	平可夫,《平可夫看後冷戰三場戰爭與台海衝突》(Mississauga:加拿大漢和資訊中心,2006年5月)。
21.	平松茂雄,黃璧川、楊鴻儒譯,《中國人民解放軍》,台北:英瑞企業,1994年10月。
22.	巨克毅,《東亞安全戰略與軍力發展》,台北市:鼎茂圖書,2008年5月。
23.	包宗和、吳玉山主編,《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台北:五南圖書,1999年3月。
24.	布魯斯.華特森(Bruce W. Watson)、布魯斯.喬治(Bruce George)、彼得.托拉斯(Peter Tsouras)、小西爾(B.L. Cyr, Jr)著,楊金柱譯,《波灣戰爭的教訓》(Military Lessons of the Gulf War),台北:麥田出版,1998年3月31日。
25.	白禮博(Richard Bernstein)、孟儒(Ross H. Munro)合著,許綬南譯,《即將到來的中美衝突》(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China),台北:麥田出版社,1997年9月。
26.	石之瑜,《中共法制理論解析-關於「中國特色」之論爭》,台北:三民書局,1993年1月。
27.	任曉,《國際關係理論新視野》,北京:長征出版社,2001年1月。
28.	朱浤源主編,《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書局,1999年11月。
29.	朱艷芳、謝復剛,《國防實務研究方法》,台北:前程文化,2005年6月。
30.	西原正(Nishihara Masashi),《美日聯盟的新挑戰》(The Japan-U.S. Alliance: New Challenges for the 21st Centwry),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2年6月。
31.	江新風主編,《世界軍事發展年度報告─2009年版》,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9年3月。
32.	向駿譯,Ronald L. Tammen, Jacek Kugler, Douglas Lemke, Allan C. Stam III, Mark Abdollahian, Carole Alsharabati Brian Efird and A.F.K. Organski,《權力移轉:廿一世紀的戰略》(Power Transition: Strategies for the 21st Century),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3年12月。
33.	时殷弘,《戰略問題三十篇─中國對外戰略思考》,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7月。
34.	邱榮舉,《學術論文寫作研究》,台北:翰蘆圖書,2002年2月。
35.	李大光,《太空戰》,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1年11月。
36.	李允傑,《國會與預算》,台北:商鼎文化,1999年1月。
37.	李保忠,《中外軍事制度比較》,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5月。
38.	李英明,《全球化時代的台灣和兩岸關係》,台北:生智文化,2001年2月。
39.	李國威,《國際關係新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0年3月。
40.	李際均,《軍事戰略思維》,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8年2月。
41.	李黎明,《轉軌:變遷中的戰略思維》,台北:時英出版社,2001年8月。
42.	李鵬,《台海安全考察》,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年7月。
43.	李厚壯譯,Bruce Elleman,《近代中國的軍事與戰爭》(Modern Chinese Warfare, 1795-1989),台北:時英出版社,2002年8月。
44.	李長浩譯,Edward N. Luttwak,《戰略:戰爭與和平的邏輯》(Strategy: The Logic of War and Peace),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1年2月。
45.	李育慈、黃俊彥譯,麥可‧布朗(Michael E. Brown)、歐文‧寇特(Owen R. Cote)、席安‧林恩-瓊斯(Sean M. Lynn-Jones)、史蒂文‧米勒(Steven E. Miller)等著,《中共崛起》(The Rise of China),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2年10月。
46.	李育慈譯,Laurie Burkitt, Andrew Scobell, and Larry M. Wortzel,《解放軍75周年之歷史教訓》(The Lessons of History: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t 75),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4年10月。
47.	李長浩譯,Paul Seabury, Angelo Codevilla,《戰爭的目的與手段》(War: End & Means),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4年8月。
48.	肖峰譯,溫都爾卡.庫芭科娃(Vendulka Kubálkavá)、尼古拉斯.奧魯夫(Nicholas Onuf)、保羅.科維特(Paul Kowert)主編,《建構世界中的國際關係》,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
49.	岳天主編,《現代國防戰略-國防之鑰》,台北:中華戰略學會,2001年12月。
50.	余忠勇譯,Steven Metz,《美國戰略:美國四年期國防總檢的議題與方案》(American Strategy: Issues and Alternatives for the 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2年4月。
51.	余忠勇等譯,Michèle A. Flournnoy,《2001美國四年其國防總檢重大議題》(QDR 2001:Strategy-Driven Choices for America’s Security),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2年2月。
52.	余忠勇等譯,Norman Friedman,《海權與太空》(Seapower and Space: From the Dawn of the Missile Age to Net-Centric Warfarce),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1年10月。
53.	余忠勇譯,Thomas E. Copeland,《資訊革命與國家安全》(The information Revolution and National Security),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1年3月。
54.	林碧炤,《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台北:五南圖書,1990年3月。
55.	林敏、聶筱秋譯,Thomas C. Gill等,《戰略論文選譯(III)》(Essays on Strategy(VI,VII,VIII,IX)),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6年4月。
56.	林中斌審校,《2010中共軍力評估》,台北:麥田出版,1998年1月。
57.	林添貴譯,James H. Mann,《轉向:從尼克森到柯林頓美中關係揭密》(About Face: A History of America’s Curious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from Nixon to Clinton),台北:先覺出版,1999年7月。
58.	林中斌主編,《廟算台海-新世紀海峽戰略態勢》,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2年12月。
59.	林湧偉,《21世紀解放軍的軍事革命》,台北:雲皓出版社,2001年1月。
60.	林宗達,《赤龍之爪:中共軍事革新之陸海空軍暨二砲部隊》,台北:黎明文化,2002年2月。
61.	林宗達,《中共軍事革新之信息戰與太空戰》,台北:全球防衛雜誌社,2002年5月。
62.	林中斌,《以智取勝:國防兩岸事務》民間增修版,台北:全球防衛雜誌社,2005年1月。
63.	林添貴譯,George Soros,《美國霸權泡沫化:重新思考美國的角色》(The Bubble of American Supremacy: correctiog the misuse of American power),台北:聯經出版,2004年3月。
64.	林宗達,《震懾屈敵:中共信息戰之威懾戰》,台北:晶典文化,2005年5月。
65.	林宗達,《國防黑洞:剖析台灣軍備戰略研究與特別軍購之深層問題》,台北:晶典文化,2006年5月。
66.	林添貴譯,Zbigniew Brzezinski,《大棋盤:全球戰略大思考》(The Grand Chessboard: American Primacy and its Geostrategic Imperatives),台北:立緒文化,1998年4月。
67.	林東等譯,美國國防大學國家戰略研究所著,《理清紛亂的世界:跨世紀全球戰略評估》,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0年10月。
68.	林宜瑄、郭家琪、李延輝等譯,Sam C. Sarkesian, John Allen Williams, and Stephen J. Cimbala,《美國國家安全》(U.S. National Security: Policymakers, Processes, and Politics),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年1月。
69.	林芳燕譯,Wayne Bert,《孰者勝出:美國與中國在東南亞之爭》(The United States,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n Security: A Changing of the Guard?),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年4月。
70.	吳建德,《後冷戰時期中共武力犯台問題之研究》,台北:時英出版社,1997年8月。
71.	吳勝輝譯,長谷川慶太郎著,《情報力》,台北:經典傳訊,1998年6月1日。
72.	吳福生譯,Z ahmay M. Khalilzad, Abram N. Shulsky, Daniel L. Byman, Roger Cliff, David T. Orletsky, David Shlapak, Ashley J. Tellis,《美國與崛起中的中共:戰略與軍事意涵》(The United States and a Rising China: Strategic and Military Implications),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0年10月。
73.	吳秀光,《政府談判之博奕理論分析》,台北:時英出版社,2001年9月。
74.	吳惠民譯,Eric V. Larson, David T. Orletsky, Kristin Leuschner,《1990年代美國國防規畫之檢討》(Defense Planning in a Decade of Change: Lessons from the Base Force, Bottom-Up Review, and 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2年5月。
75.	吳惠民譯,David A. Ochmanek,《21世紀的戰略與防衛計畫》(Strategy and Defence Planning for The 21st Century),台北:國防部空軍總司令部,2002年8月。
76.	吳東林,《巨變中的強權戰略-體系變遷與美、中、台三角關係》,台北:時英出版社,2002年10月。
77.	吳福生譯,C hristopher E. Hornbarger, David W. Kearn, Jr,《變遷世界中的國家戰略與能力》(National Strategies and Capabilities for a Changing World),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2年9月。
78.	吳建德、沈明室主編,《美伊戰爭與台海安全》,台北:時英出版社,2003年11月。
79.	吳遠平、趙新力、趙俊傑,《新中國國防科技體系的行程與發展研究》,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6年1月。
80.	吳家恆、方祖芳譯,約瑟夫.奈伊(Joseph S. Nye, Jr.),《柔性權力》(Soft power: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台北:遠流出版,2006年8月。
81.	周方銀,《國際問題數量化分析-理論.方法.模型》,北京:時事出版社,2001年2月。
82.	孟樵,《探索中共21世紀的軍力:邁向打贏高技術戰爭之路》,台北:全球防衛雜誌社,2001年3月。
83.	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閻紀宇,《強國論》(State-Building : Governance and World Order in the 21th Century),台北:時報文化,2005年11月。
84.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1975年10月。
85.	胡祖慶譯,Pearson, Frederic S. and J. Martin Rochster,《國際關係》(International Realations),台北:五南圖書,1995年10月。
86.	胡為真,《美國對華「一個中國」政策之演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1年4月。
87.	軍事科學院世界軍事研究部,《世界軍事發展年度報告-2009年版》,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9年3月。
88.	洪丁福,《國際政治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啟英文化,2002年。
89.	洪鎮東,《國際關係及國際組織》,台北:高點文化,2001年6月。
90.	倪世雄,包宗和校訂,《當代國際關係理論》,台北:五南圖書,2003年3月。
91.	倪世雄等著,《當代西方國際關係理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10月。
92.	高一中等譯,《軍事革命譯文彙輯》,台北:國防部軍務局,1998年2月。
93.	高一中譯,Lloyd J. Matthews,《挑戰美國:美國會被打敗嗎?》(Challenging the United States Symmetrically and Asymmetrically: Can America be Defeated?),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9年11月。
94.	高一中譯,Lynn E. Davis and Jeremy Shapiro,《美國陸軍與新國家安全戰略》(The U.S. Army and the New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台北:國防部部長辦公室,2006年9月。
95.	高一中譯,Arnaud de Borchgrave, Frank J. Cilluffo, Sharon L. Cardash, Michéle M. Ledgerwood,《網路威脅與資訊安全》(Cyber Threats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Meeting the 21st Century Challenge),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2年4月。
96.	高一中、吳奇達、黃俊彥等譯,Susan M. Puska,《下下一代的共軍》(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fter Next),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1年2月。
97.	高一中譯,Willuam T. Tow,《亞太戰略關係:尋求整合安全》(Asia-Pacfic Strategic Realations: Seeking Convergent Security),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3年7月。
98.	高一中譯,美國國防部部長辦公室,《核生化武器擴散:威脅與回應》(Proliferation: Threat and Response),台北:國防部始政編譯局,2002年8月。
99.	高其清譯,David J. Dean,《低強度衝突與現代科技》(Low- Intensity Conflict and Modern Technology),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6年11月。
100.	袁靜偉,《天空一体作戰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
101.	孫科佳、岳劍,《解讀21世紀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北京:長征出版社,2008年3月。
102.	孫文奇、羅協庭、劉希倫譯,John N. Petrie,《戰略論文選譯(II)》(Essays on Strategy(XII)),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6年4月。
103.	孫建民等著,《戰後情報偵察技術發展史研究》,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8年9月。
104.	翁明賢,《全球化時代的國家安全》,台北:創世文化,2003年1月。
105.	翁明賢,《突圍-國家安全的新視野》,台北:時英出版社,2001年11月。
106.	柴宇球主編,《轉型中的軍事教育與訓練》,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4年11月。
107.	莫大華,《建構主義國際關係理論與安全研究》,台北:時英出版社,2003年3月。
108.	唐小威譯,Marc Cerasini,《戰爭的未來》(The Future of War: The face of 21st- Century Warfare),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4年12月。
109.	朗勇才譯,Hattie D. Minter,《美國需要太空武器嗎?》(Does the United States Need Space - Based Weapons?),台北:國防部空軍總司令部,2003年8月。
110.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軍事革命》,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4年9月。
111.	國防大學科研部編,《軍事變革中的新概念:解讀200條新軍事術語》,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4年4月。
112.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軍事發展的新思潮》,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7年5月。
113.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亞太安全譯文彙輯(II)》,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7年10月。
114.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Mark Burles, Abram N. Shulsky,《中共動武方式》(Patterns in China’s Use of Force: Evidence History and Doctrinal Writings),台北:全球防衛雜誌社,2001年5月。
115.	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中共航天50年回顧》,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7年3月。
116.	許和震主編,《作戰方式的革命性變化》,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4年11月。
117.	許大維、王文勇編輯,《伊拉克自由作戰檢討彙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年9月。
118.	常顯奇等著,《軍事航天學(第2版)》,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5年1月。
119.	黃宏、洪保秀,《世界新軍事變革中的中國國防和軍隊建設》,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
120.	黃德春譯,Bob Woodward,《波灣戰爭指導者》(The Commanders),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2年5月。
121.	黃淑芬,Andrew Scobell, Larry Wortzel,《中共軍文變化》(Civil-military Change in China: Elites, Institutes, and ideas after the 16th Party Congress),台北:國防部部長辦公室,2006年4月。
122.	黃裕美譯,Samuel P. Huntington,《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台北:聯經出版,1997年9月。
123.	黃俊彥等譯,Zalmay Khalilzad, David Orletsky, Jonathan Pollack, Kevin Pollpeter, Angel Rabasa, David Shlapak, Abram Shulsky, Ashley Tellis,《美國與亞洲》(The United States and Asia: Toward a New U.S. Strategy andForce Posture),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1年12月。
124.	黃朝茂、宋一之譯,和平安全保障研究所,《1998-1999亞洲的安全保障》,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9年10月。
125.	黃馨慧譯,賽吉.高德里耶(Serge Cordellier),《全球新趨勢:了解國際新局勢的80個關鍵概念》(Le nouvel état du monde: Les idées-forces pour comprendre les nouveaux enjeux internationaux directed by Serge Cordellier),台北:一方出版,2004年9月。
126.	郭家琪等譯,Carolyn W. Pumphrey,《中共在亞洲崛起之安全意涵》(The Rise of China in Asia: Cecurity Implications),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3年5月。
127.	郭希誠譯,Zbigniew Brzezinski,《美國的抉擇》(The Choice: Global Domination or Global Leadership),台北:左岸文化,2004年10月。
128.	陳文政、趙繼綸,《不完美戰場:資訊時代的戰爭觀》,台北:時英出版社,2001年5月。
129.	陳式平,《戰略藝術》,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7年4月。
130.	陳東祥主編,《未來型軍事人才構想》,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5年12月。
131.	陳清鎮編校,《軍事社會學譯文彙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6年11月。
132.	陳福成,《國家安全與戰略關係》,台北:時英出版社,2000年3月。
133.	陳宏、王震雷主編,《太空戰爭風雲錄》,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02年10月。
134.	陳孝燮譯,Carola Mcgiffert,《美國政治印象中的中國》(China in the American Political Imagination),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年2月。
135.	陳孝燮、謝豐安,Anthony Lake,《六個夢靨:美國如何因應危險世界中的真實威脅》(6 Nihhtmares: Real Threats in a Dangerous World and How America Can Meet Them),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2年10月。
136.	陳清鎮節錄,施道安(Andrew Scobell)、伍爾澤(Larry M. Wortzel),《中共軍力成長》(China’s Growing Military Power:Perspectives on Security, Ballistic Missiles, and Conventional Capabilities),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4年1月。
137.	曾祥穎,《第五次軍事事務革命》,台北:麥田出版,2003年9月。
138.	曾章瑞,《全民國防概論》,台北:空中大學,2006年6月。
139.	曾章瑞、周茂林、胡瑞舟,《新世紀國家安全與國防思維》,台北:空中大學,2005年6月。
140.	曾章瑞主編,《軍方在非傳統安全威脅下所扮演的角色》,桃園:國防大學國家戰略研究中心,2002年5月。
141.	曾章瑞主編,《戰略安全論壇》春季刊,桃園:國防大學國家戰略研究中心,2002年5月。
142.	曾復生,《中美台戰略趨勢備忘錄》第一輯,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4年11月。
143.	曾復生,《中美台戰略趨勢備忘錄》第二輯,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4年11月。
144.	曾復生,《中美台戰略趨勢備忘錄》第三輯,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4年11月。
145.	曾祥穎譯,Bill Owens and Edward Offley,《軍事事務革命:移除戰爭之霧》(Lifting the Fog of War),台北:麥田出版,2002年3月。
146.	曾祥穎,Anthony H. Cordesman,《伊拉克戰爭經驗教訓:大戰略之課題》(The Lessons of the Iraq War: Issues Relating to Grand Strategy),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4年7月。
147.	傅凌譯,Alvin and Heidi Toffler,《新戰爭論》(War and Anti-War:Survival at the 21st Century),台北:時報文化,1994年1月15日。
148.	傅鏡暉,《戰史入門-中外戰史彙編》,台北:麥田出版,2003年1月。
149.	張同瑩、馬勵、張定綺譯,James R. Lilley & Chuck Downs,《台灣有沒有明天?台海危機美中台關係揭密》(Crisis in the Taiwan Strait),台北:先覺出版,1999年2月。
150.	張天虹譯,Martin Libicki,《掌握明日戰爭》(Illuminating Tomorrow’s War),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1年2月。
151.	張天虹、翟文中、沈明室譯,Wilfried A. Herrmann,《亞洲的安全挑戰》(Asia’s Security Challenges),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0年5月。
152.	張召忠,《中國讓戰爭走開》,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1年9月。
153.	張亞中、孫國祥,《美國的中國政策:團堵、交往、戰略夥伴》,台北:生智文化,1999年2月。
154.	張明貴,《TOP100國際關係用語熱門榜》,台北:書泉出版社,2005年3月。
155.	張明睿,《解放軍戰略決策的辯證》,台北:黎明文化,2003年5月。
156.	張萬年,《當代軍事與中國國防》,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9年11月。
157.	張德方,《台海戰略安全研析-美國軍事介入台海安全衝突可能性之研究》,桃園:國防大學,2005年12月。
158.	張懷璧主編,《軍人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
159.	喬良、王湘穗,《超限戰:對全球化時代戰爭與戰法的想定》,台北:左岸文化,2004年12月。
160.	喬良、王湘穗,《超限戰》,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1999年2月。
161.	鈕先鍾,《二十一世紀的戰略前瞻》,台北:麥田出版,1999年8月15日。
162.	鈕先鍾,《大戰略漫談》,台北:華欣文化,1977年5月。
163.	鈕先鍾,《中國戰略思想新論》,台北:麥田出版,2003年11月1日。
164.	鈕先鍾,《西方戰略思想史》,台北:麥田出版,1995年7月15日。
165.	鈕先鍾,《西方戰略思想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2月。
166.	鈕先鍾,《國際安全與全球戰略》,台北:軍事譯粹社,1988年10月。
167.	鈕先鍾,《戰略研究入門》,台北:麥田出版,1998年9月1日。
168.	鈕先鍾,《戰略研究與戰略思想》,台北:軍事譯粹社,1988年10月。
169.	鈕先鍾,《戰略家:思想與著作》,台北:麥田出版,2000年6月1日。
170.	鈕先鍾,《歷史與戰略:中西軍事史新論》,台北:麥田出版,1997年5月1日。
171.	楊南芳等譯,Karl Von Clausewitz,《戰爭論(下)》(The Continning Relevance of On War),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年5月。
172.	楊南芳等譯,Karl Von Clausewitz,《戰爭論(上)》(The Continning Relevance of On War),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年5月。
173.	楊紫函、高一中譯,Jack Spencer,《彈道飛彈威脅手冊》(The Ballistic Missile Threat Handbook),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1年5月。
174.	楊紫函,G regory F. Treverton,《建構強迫性戰略》(Framing Compellent Strategies),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1年8月。
175.	楊紫函譯,Michael D. Swaine,《共軍如何影響中共國家安全決策》(The Role of the Chinese Military in National Security Policymarking),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9年9月。
176.	楊紫函譯,Michael O’Hanlon,《科技變革與戰爭未來》(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the Future of Warface),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1年3月。
177.	楊紫函譯,Michael Swaine, Rachel Sweanger, Takashi Kawakami,《日本與彈道飛彈防禦》(Japan and Ballistic Missile Defense),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2年5月。
178.	楊紫函,Robert M. Cassidy,《戰略文化與不對稱衝突》(Russia in Afghanistan and Chechnya: Military Strategic Culture and the Paradoex of Asymmetric Conflict),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4年8月。
179.	楊紫函譯,Stephen J. Cimbala,《軍事說服力》(Military Persuasion in War and Policy: The Power of Soft),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年10月。
180.	楊連仲、吳福生、趙宏斌等譯,Jack Kidd,《防止戰爭:美國應採取的策略》(Prevent War: A New Strategy for America),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2年1月。
181.	楊連仲譯,Susan C. Maybaumwisniewski and Mary A. Commerville,《藍色地平線:美日中共三角關係》(Blue Horizon: United States- Japan- PRC Tripartite Relations),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8年11月。
182.	楊永明,《國際安全與國際法》,台北:元照出版,2003年2月。
183.	彭光謙,《中國軍事戰略問題研究》,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6年1月。
184.	彭光謙、姚有志主編,《戰略學》2001版,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1年10月。
185.	彭懷恩,《國際關係現勢Q&A》,台北:風雲論壇,1999年5月。
186.	蒲淑蘭(Susan M. Puska),李憲榮、陳國雄譯,《未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People Liberation Army After Next),台北:玉山社出版,2001年10月。
187.	賈俊明,《太空作戰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2年9月。
188.	趙復生譯,William E. Odom,《情報改革》(Fixing Intelligence: For a More Secure America),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年5月。
189.	蔡翼主編,《崛起東亞:聚焦新世紀解放軍》,台北市:勒巴克顧問,2009年9月。
190.	蔡東杰譯,約瑟夫.奈伊(Joseph S. Nye Jr.)著,《美國霸權的矛盾與未來》(The Paradox of American Power:Why the world’s only superpower can’t go it alone),台北:左岸文化,2002年8月。
191.	蔡明彥,《中共軍力現代化的發展與挑戰-從武獲政策分析》,台北:鼎茂圖書,2005年1月。
192.	蔡政文,《當前國際關係理論發展及其評估》,台北:三民書局,1997年7月。
193.	蔡風震、田安平等著,《空天戰場與中國空軍》,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4年3月。
194.	廖文中主編,《中共軍事研究論文集》,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2001年1月。
195.	廖德智,《戰爭未來》,台北:淡江大學驚聲書城,2001年1月。
196.	翟文中、蘇紫雲,《RMA,軍事事務革命》,台北:時英出版社,2001年5月。
197.	趙宏斌譯,哈瑞.何伊柏(Harald Hoiback),《曲折的決策-軍事危機中的指揮與管制》(command and Control in Miltary Crisis:Devious Decisions),台北:國防部部長辦公室,2006年8月。
198.	鄧翔鳴譯審,H ans Binnendijk and Ronald N. Montaperto,《中共戰略趨勢》(Strategic Trends in China),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9年4月。
199.	劉志青,《搶占制高點─世界部分國家新軍事變革情況追踪》,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8年10月。
200.	劉興堂、劉力、于作水、牛中興等編著,《信息化戰爭與高技術兵器》,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9年3月。
201.	劉秉源譯,Martin L. Lasater,《台灣安全的剖析與展望》(The Security of Taiwan: Unraveling the Dilemma),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5年1月。
202.	劉順慶、林芳燕譯,Mary A. Sommerville,《戰略論文選譯(I)》(Essays on Strategy X),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6年4月。
203.	劉慶順、馬慈譯,William W. Kaufmsnn,《基本軍力的評估》(Assessing the Base Force),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5年9月。
204.	劉杰,《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國家主權》,北京:長征出版社,2001年1月。
205.	劉誠等著,《聚焦美軍:從越戰到伊戰的軍事變革》,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5年1月。
206.	劉慶元,《解析中共國家安全戰略》,台北:揚智文化,2003年11月。
207.	劉靜波主編,《21世紀初中國國家安全戰略》,北京:時事出版社,2006年5月。
208.	曉兵、青波,《中國能否打贏下一場戰爭》,台北:周知文化,1995年1月。
209.	賴岳謙譯,《當代戰略與軍事問題》,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6年6月。
210.	錢復,《錢復回憶錄.卷一:外交風雲動》,台北:天下遠見,2005年2月。
211.	錢復,《錢復回憶錄.卷二:華府崎嶇路》,台北:天下遠見,2005年2月。
212.	閻學通,《中國國家利益分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
213.	閻學通、王在邦、李忠誠、侯若石,《中國崛起-國際環境評估》,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
214.	閻學通、孫學峰,《國際關係研究實用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
215.	薄富爾(André Beaufre)著,鈕先鍾譯,《戰略緒論》(An introduction to strategy),台北:麥田出版,1996年9月。
216.	薛國安、王海,《世界新軍事變革熱點問題解答》,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4年1月。
217.	謝豐安譯,Roger W. Barnett,《不對稱作戰:當前美國軍力面臨之挑戰》(Asymmetrical Warface: Today’s Challeng to U.S. Military Power),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年9月。
218.	糜振玉,《戰爭與戰略理論探研》,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4年1月。
219.	魏萼,《中國國富論:一個富有中國特色的新國富論》,台北:時報文化,2000年5月。
220.	魏萼,《中國國富論:經濟中國的第三隻手》,台北:時報文化,2000年5月。
221.	藍育璇譯,George H. Quester,《國際體系的攻擊與防禦》(Offense and Defense in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4年12月。
222.	羅浩,《國際政治與國際組織》,台北:風雲論壇,1999年4月。
223.	譚傳毅,《戰無不勝:中國人的用兵策略》,台北:時英出版社,2002年5月。
224.	蕭光霈譯,Arthur S. Hulnick,《情報與國土安全》(Keep Us Safe: Secret Intelligence and Homeland Security),台北:國防部部長辦公室,2006年10月。
(英文部分)
Barnett, Jeffery R. ”Future War : An Assessment of Aerospace Campaigns in 2010”( Alabama, Maxwell Air Force Base: U.S. Air University Press, Jan. 1999).
Barnett, Roger W. “Asymmetrical Warfare: Today’s Challenge to U.S. Military Power”(Washington, D.C.: Brassey’s, Inc. 2003).
Bernstein, Richard and Ross H. Munro ”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China”(New York: Alfred A. Knopf, Inc. Feb. 1998).
Binnendijk, Hans and Ronald N. Montaperto ”Strategic Trends in China”(Washington, D.C.: INSS, NDU Press, Jun. 1998).
Brown, Michael E. Owen R. Cote, Sean M. Lynn-Jones, Steven E. Miller ”The Rise of China"(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2000.)。
Burkitt, Laurie. Andrew Scobell, and Larry M. Wortzel “The Lessons of History: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t 75”(Carlisle, Pennsylvania: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SSI)U.S. Army War College, July. 2003).
Cerami, Joseph R. and James F. Holcomb, Jr. ”U.S Army War College Guide to Strategy”(Carlisle, Pennsylvania: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SSI)U.S. Army War College, Feb. 2001).
Cerasini, Marc ”The Future of War: The face of 21st - Century Warfare”(Indianapolis, IN: Alpha Books, 2003).
Farrell, Theo and Terry Terriff ”The Sources of Military Change: Culture, Politics, Technology”(Boulder: Lynnee Rienner, 2002).
Feigenbuam, Evan A. ”CHINA’S TECHNO - WARRIORS: National Security and Strategic Competition from the Nucler to the Information Age”(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Flanagan, Stephen J. and Michael E. Marti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nd China in Transition”(Washington, D.C.: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Press, 2003).
Gray, Colin S. ”Explorations in Strategy”(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1996).
Khalilzad, Zahmay M. Abram N. Shulsky, Daniel L. Byman, Roger Cliff, David T. Orletsky, David Shlapak, Ashley J. Tellis ”The United States and a Rising China: Strategic and Military Implications”( Santa Monica, Calif.: RAND Corporation, 1999).
Knox, MacGregor and Williamson Murray “The Dynamics of Military Revolution, 1300-2050”(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Lane, C. Dennison. Mark Weisenbloom & Dimon Liu ”Chinese Military Modernization”(London: Kegan Paul International, 1996).
Lilley, James R. and Chuck Downs “Crisis in the Taiwan Strait”(Washington, D.C.: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Sep. 1997).
Mann, James H. ”About Face: A History of America’s Curious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from Nixon to Clinton”(New York: Alfred A. Knopf, Inc. Feb. 1999).
Marshall, Andrew W. Foreword to Zalmay M. Khalilzad and John P. White, “Strategic Appraisal: The Changing Role of Information in Warfare”(Santa Monica, Calif.: RAND Corporation, 1999).
O’Hanlon, Michael E.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the Future of Warfare”(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2000).
Ochmanek, David A. Zalmay M. Khalilzad “Strategy and Defense Planning for The 21st Century”(Santa Monica, Calif.: RAND Corporation, 1997).
Pumphrey, Carolyn W. ”The Rise of China in Asia: Security Implications”(Carlisle, Pennsylvania: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SSI)U.S. Army War College, Jan. 2002).
Puska, Susan M.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fter Next”(Carlisle, Pennsylvania: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SSI)U.S. Army War College, Aug. 2000).
Schneider, Barry R. and Lawrence E. Grinter ”Battlefield of the Future 21st Century Warfare Issues”(Alabama, Maxwell Air Force Base: U.S. Air War College Studies, Sep.1995).
Scobell, Andrew and Larry M. Wortzel ”China’s Growing Military Power: Perspectives on Security, Ballistic Missiles, and Conventional Capabilities”(Carlisle, Pennsylvania: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SSI)U.S. Army War College, Sep. 2002).
Shambaugh, David L. “Modernizing China's military: progress, problems, and prospects”(Berkeley, Cali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
Tow, Willuam T. ”Asia-Pacific Strategic Relations: Seeking Convergent Security”(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三、論文
1.	王央城主編,《2006年解放軍研究論壇彙編》(上半年刊),桃園:國防大學戰略研究中心,2006年7月。
2.	巴忠倓,《戰略機遇期的把握和利用─第四届中國國家安全論壇論文集》,北京:時事出版社,2006年。
3.	巨克毅主編,《台海安全的戰略新情勢》,台北:鼎茂圖書,2005年10月。
4.	平可夫、Wu Xing chen,〈中國軍隊強化「資訊戰」理論研究〉,《漢和防務評論》2006年9月號(Richmondhillter:Kanwa Information Center 加拿大漢和信息中心,2006年8月),頁39-40。
5.	李進興,《制天權-中共「太空戰」發展之研究》,高雄: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6月。
6.	沈明室,〈美國在阿富汗反恐戰爭的軍事戰略〉,《美國反恐戰爭:台灣觀點》,台北:台灣英文新聞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9月,頁205-244。
7.	沈明室,〈從美中戰略對話看美國「圍和」策略的「調適」〉,《戰略安全研析》第9期,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6年1月,頁32-34。
8.	汪毓瑋主編,《「亞太經合會」後布希政府對華政策與兩岸關係發展》,台北: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2001年12月。
9.	陳大元,《中共軍事戰略之研究(1922-2002)-兼論我國軍事戰略之方向》,花蓮: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3年1月。
10.	陳玉南,《從軍事戰略思想轉變探討中共「高技術局部戰爭」準備之研究》,台北:國防大學國防管理學院國防決策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11.	陳望道,《中共新軍事事務革命(RMA)之研究:以人民解放軍空軍為例》,花蓮: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5月。
12.	第四屆戰略學術研討會,《當代戰略思想的省思與前瞻─論文集》,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2008年4月。
13.	第五屆戰略學術研討會,《新形勢下的國家安全戰略─論文集》,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2009年5月。
14.	趙繼綸,《軍事事務革命中科技對作戰概念影響之研究(1969-1999)》,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15.	謝正一主編,《亞洲未來趨勢論文集》,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編譯出版中心,2001年10月)。
16.	蘇進強主編,《911事件後全球戰略評估》,台北:台灣英文新聞,2002年9月。

四、期刊
1.	于有慧,〈中共外交政策走向與選擇〉,《問題與研究》第43卷第1期,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4年1月,頁105-124。
2.	于有慧,〈近期兩岸關係中的美國因素〉,《中國大陸研究》第44卷第8期,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1年8月,頁1-21。
3.	中華戰略學會,〈國家情勢研究-評中共「戰略機遇期」兼論中華民國國情發展〉,《中華戰略學刊》92年冬季刊,台北:中華戰略學會,2003年12月,頁1-22。
4.	王長河,〈從解放軍建立天軍談解放軍太空部隊體制、編組及戰力等發展現況〉,《空軍學術月刊》第573期,台北:空軍總司令部,2004年8月,頁3-21。
5.	甘宗源譯,lan Storey,〈美國、中共與東協間的無聲角力〉(The United States and ASEAN─China Relations All Quiet on Southeast Asian Front),《國防譯粹》第35卷第2期,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8年2月,頁60-76。
6.	方金龍譯,Tom Hone,〈預測中共未來發展走向〉(Divining China’s Course),《國防譯粹》第32卷第10期,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年10月,頁82-92。
7.	史泰勒,〈由波斯灣戰事看未來戰爭:21世紀戰爭-決戰千里之外〉,《全球防衛雜誌》第244期,台北:全球防衛雜誌社,2004年12月,頁70-77。
8.	田立仁,〈戰略研究的新思考〉,《中華戰略學刊》92年夏季刊,台北:中華戰略學會,2003年7月,頁63-89。
9.	朱蓓蕾,〈全球化與中共安全觀:轉變與挑戰〉,《中國大陸研究》第46卷第6期,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3年11月,頁75-108。
10.	邱坤玄,〈美國對中國崛起的認知與美「中」互動〉,《展望與探索》第3卷第11期,台北:展望與探索雜誌社,2005年1月,頁5-8。
11.	李育慈譯,Jeremy Singer,〈太空情監偵〉(Curtain Up on White Space),《國防譯粹》第36卷第1期,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9年1月,頁38-43。
12.	李永悌譯,B. D. Cole,〈美海軍東亞軍事合作未來架構〉(A Framework for the Future),《國防譯粹》第34卷第11期,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7年11月,頁78-85。
13.	李華強譯,Adam J. Hebert,〈強化現實戰力〉(Strengthening the Real-World Force),《國防譯粹》第33卷第7期,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6年7月,頁69-75。
14.	李柏彥譯,H. B. Warimann,〈再談中共軍事現代化〉(China Military Modernisation An Update),《國防譯粹》第35卷第9期,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8年9月,頁75-79。
15.	李安曜,〈中共「和平崛起」之演變〉,《空軍學術雙月刊》第593期,台北:國防部空軍司令部,2006年8月,頁81-96。
16.	李酉潭、張孝評,〈民主化與台海和平之分析〉,《問題與研究》第43卷第4期,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4年7月,頁1-34。
17.	李承禹,〈中共對美伊戰爭處理與反應之研究〉,《中華戰略學刊》92年秋季刊,台北:中華戰略學會,2003年10月,頁157-188。
18.	李萬來,〈以歷史智慧解決兩岸和戰〉,《新聞大舞台》第20期,台北:中央通訊社,2005年2月,頁8。
19.	沈明室,〈解放軍軍區體制改革的戰略意涵〉,《尖端科技》第228期,台北:尖端科技雜誌社,2003年8月,頁48-56。
20.	汪毓瑋,〈對中共研究美國新軍事變革及其影響之探討〉,《中華戰略學刊》93年夏季刊,台北:中華戰略學會,2004年7月,頁23-46。
21.	余瓊瑤,Syed Mohd Fazilla,〈共軍現代化〉(China’s Military Modernization Drive),《國防譯粹》第33卷第9期,台北:2006年9月,頁93-96。
22.	吳芳姿譯,Nate Hughes,〈中共航太工業未來發展〉(Looking East Promising future for Chinas aerospace industry),《國防譯粹》第35卷第11期,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8年11月,頁85-88。
23.	吳建德,〈後冷戰時期中共亞太軍事戰略之目標〉,《空軍學術雙月刊》第593期,台北:國防部空軍司令部,2006年8月,頁3-19。
24.	吳建德、李安曜,〈美伊戰爭中的美國軍事戰略〉,《空軍學術月刊》第563期,台北:空軍總司令部,2003年10月,頁3-27。
25.	林文集,〈中國解體威脅更大〉,《新聞大舞台》第20期,台北:中央通訊社,2005年2月,頁40-41。
26.	林正義,〈台海飛彈危機十年後台灣的反思〉,《戰略安全研析》第11期,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6年3月,頁17-19。
27.	林正義,〈美、日強化安保因應中國威脅〉,《戰略安全研析》第14期,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5年6月,頁6-8。
28.	林正義,〈美國與台海兩岸信心建立措施〉,《問題與研究》第44卷第6期,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5年11月,頁1-28。
29.	林宗達,〈中共信息戰略與戰術運用〉,《中華戰略學刊》92年春季刊,台北:中華戰略學會,2003年4月,頁97-134。
30.	林宗達,〈中共遠距攻擊武器之戰略與發展〉,《中華戰略學刊》90年秋季刊,台北:中華戰略學會,2001年10月,頁157-196。
31.	林長盛、牛銘實,〈論中共嚇阻美軍介入台海衝突的軍事準備及其影響〉,《中國大陸研究》第46卷第6期,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3年11月,頁59-73。
32.	周慧盈,〈「中國和平崛起論」全盤大檢討〉,《新聞大舞台》第20期,台北:中央通訊社,2005年2月,頁19-21。
33.	高一中譯,M Abass,〈維持亞太和平穩定的美國駐軍〉(US Presence Countervail Uncertainties in the Asia-Pacific),《國防譯粹》第36卷第9期,台北:國防部部長辦公室,2009年9月,頁56-61。
34.	高一中譯,Walter P. Fairbanks,〈落實轉型願景〉(Implementing the Transformation Vision),《國防譯粹》第33卷第11期,台北:國防部部長辦公室,2006年11月,頁76-87。
35.	唐仁俊,〈中共對信心建立措施之立場、實踐經驗與策略應用〉,《中國大陸研究》第47卷1期,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4年1月,頁105-134。
36.	唐仁俊,〈從地緣戰略觀點看中共在中亞地區之戰略思維〉,《中華戰略學刊》92年夏季刊,台北:中華戰略學會,2003年7月,頁111-135。
37.	翁明賢,〈美阿戰爭對台澎防衛作戰的啟示〉,《美國反恐戰爭:台灣觀點》,台北:台灣英文新聞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9月,頁13-52。
38.	候權鋒,〈國際太空法的基本原則〉,《問題與研究》第42卷第5期,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3年9月,頁165-202。
39.	黃引珊譯,2009年3月美國2009年中共軍力報告第2章,〈中共軍事戰略與準則〉(Chinas Military Strategy and Doctrine),《國防譯粹》第36卷第7期,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9年7月,頁4-12。
40.	黃引珊譯,M Ghazemy Mahmud,〈2008年中共軍力概況〉(Country and Armed Forces Profiles─ China),《國防譯粹》第36卷第5期,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9年5月,頁89-94。
41.	黃文啓譯,Richard Halloran,〈中共崛起〉(China Stands Up),《國防譯粹》第34卷第11期,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7年11月,頁68-77。
42.	黃淑芬譯,L arry M. Wortzel,〈中共核武的作戰、訓練、準則、指管及戰役規劃〉(Chinas Nuclear Forces:Operations. Training, Doctrine, Command, Control, and Campaign Planning),《國防譯粹》第34卷第9期,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7年9月,頁64-83。
43.	黃文啟譯,Rebecca Grant,〈變遷中的空戰〉(Air Warfare in Transition),《國防譯粹》第32卷第10期,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年10月,頁25-36。
44.	陳子平,〈美2006年「中國軍力報告」研析-中國軍力擴張與威脅〉,《戰略安全研析》第14期,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5年6月,頁17-19。
45.	陳子平,〈美國2005年「中共軍力報告」研析-中共戰略思維的轉變〉,《國防雜誌》第20卷第10期,桃園:國防大學,2005年10月,頁73-85。
46.	陳勁甫、李樹幹,〈中華民國嚇阻戰略之評析〉,《問題與研究》第43卷第5期,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4年9月,頁1-29。
47.	陳偉華,〈論結構嚇阻與決策性嚇阻〉,《問題與研究》第41卷第2期,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2年3月,頁23-42。
48.	陳偉寬,〈太空權與國家安全-兼論中共發展航天之戰略涵義〉,《中華戰略學刊》95年夏季刊,台北:中華戰略學會,2006年6月,頁114-149。
49.	陳偉寬,〈試論高科技戰爭發展趨勢〉,《中華戰略學刊》94年秋季刊,台北:中華戰略學會,2005年9月,頁156-183。
50.	陳偉寬,〈試論歷次戰役中電子戰運用與影響〉,《國防雜誌》第19卷第12期,桃園:國防大學,2004年12月,頁63-77。
51.	陳克仁譯,John A.tirpak,〈制空之路〉(Paths to Air Dominance),《國防譯粹》第33卷第7期,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6年7月,頁48-57
52.	陳元文譯,Richard R. Burgess,〈隱匿與搜尋〉(Hiding and Seeking),《國防譯粹》第32卷第10期,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年10月,頁11-14。
53.	陳宇譯,J ohn G. Morgan, Anthony D. Mc Ivor, and the Secretry of the Navy’s Action Team,〈重新思考戰爭原則〉(Rethinking the Principles of war),《國防譯粹》第31卷第4期,台北:國防部始政編譯室,2004年4月,頁57-64。
54.	許志嘉,〈九一一事件後美國對中共政策的調整〉,《問題與研究》第42卷第3期,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3年5月,頁79-102。
55.	許舜南,〈美阿戰爭高科技運用對國軍的啟示與影響〉,《美國反恐戰爭:台灣觀點》,台北:台灣英文新聞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9月,頁169-204。
56.	郭春龍,〈中共戰略文化對中共軍事戰略之影響〉,《國防雜誌》第20卷第10期,桃園:國防大學,2005年10月,頁86-95。
57.	郭豐瑉譯,P. Gregory Metzler,〈中共太空發展對美國軍事戰略的意涵〉(China in Space─lmplications U.S. Military Strategy),《國防譯粹》第35卷第1期,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8年1月,頁35-39。
58.	郭豐瑉譯,Dee Ann Divis,〈美軍太空通信革新〉(US pushes the boundaries in race to revolutionise comms in space ),《國防譯粹》第34卷第12期,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7年12月,頁68-75。
59.	張芳明,〈看緊中國,拉緊美國〉,《新聞大舞台》第20期,台北:中央通訊社,2005年2月,頁32-33。
60.	12張蜀誠,〈中共航天戰力之建構〉,《中華戰略學刊》93年夏季刊,台北:中華戰略學會,2004年7月,頁47-75。
61.	張裕敏譯,Rrbecca Grant,〈中共的如意算盤〉(The Chinese Calculus),《國防譯粹》第33卷第7期,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6年7月,頁81-88。
62.	張彥元譯,2nd Lt. Brent D. Ziarnick, USAF,〈太空作戰:應用於反制太空作戰的太空武力理論〉(The Cpace Campaign: Space-PowerTheory Applied to Counterspace Operation),《國防譯粹》第32卷第2期,台北:國防部始政編譯室,2005年2月,頁70-82。
63.	喻志攻,〈台澎防衛作戰空戰戰略探討〉,《國防政策評論》第3卷第2期,台北:國防政策與戰略研究學會,2002年冬季,頁172-189。
64.	曾淳良,〈中國舞劍志在誰?〉,《新聞大舞台》第20期,台北:中央通訊社,2005年2月,頁38-39。
65.	曾祥穎,〈對中共「跨越式新軍事變革」之評析〉,《中華戰略學刊》95年夏季刊,台北:中華戰略學會,2006年6月,頁82-113。
66.	曾慶華,〈中共「軍事事務革命」的觀點與特色〉,《中華戰略學刊》91年春季刊,台北:中華戰略學會,2002年4月,頁23-60。
67.	彭慧鸞〈數位時代的國家安全與全球治理〉,《問題與研究》第43卷第6期,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4年11月,頁29-52。
68.	楊仕樂、卓慧菀,〈美國小布希政府對台軍售之分析〉,《問題與研究》第42卷第6期,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3年11月,頁67-96。
69.	廖貞翌,〈以智取勝〉,《新聞大舞台》第20期,台北:中央通訊社,2005年2月,頁6。
70.	蔣仁符譯,〈中國(共)之太空計畫〉,《中華戰略學刊》93年春季刊,台北:中華戰略學會,2004年4月,頁116-134。
71.	蔡政修〈九一一事件後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問題與研究》第43卷第6期,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4年11月,頁129-165。
72.	蔡學儀,〈亞洲經濟區域化與台灣因應之道〉,《問題與研究》第42卷第2期,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3年3月,頁23-54。
73.	蔡國堂譯,Edward B. Atkeson,〈赤龍翻騰〉(China:The Stirring Dragon),《國防譯粹》第35卷第5期,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8年5月,頁79-85。
74.	劉東遠、蕭閔方譯,Christian Le Miere,〈美夢難成─對中共國力的迷思〉(Country and Armed Forces Profiles─ China),《國防譯粹》第36卷第2期,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9年2月,頁84-87。
75.	劉天恩譯,Richard D. Fisher Jr,〈逐鹿太空〉(Space to manoeuvre:Satellite attack upsets US space supremacy),《國防譯粹》第34卷第8期,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7年8月,頁75-80。
76.	劉坤原,〈美國全球軍力部署大公開〉,《新聞大舞台》第20期,台北:中央通訊社,2005年2月,頁24-31。
77.	鄧定秩,〈中共「威懾戰略」之研究〉,《中華戰略學刊》90年秋季刊,台北:中華戰略學會,2001年10月,頁33-58。
78.	潘彥豪譯,Antonio Cucurachi,〈精準打擊的新趨勢〉(Precision Strike-A Look at the Future),《國防譯粹》第29卷第1期,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2年1月,頁58-69。
79.	謝之鵬,〈析論中共新時期軍事戰略發展與能力〉,《國防雜誌》第20卷第10期,桃園:國防大學,2005年10月,頁61-72。
80.	謝台喜,〈從中共「第一擊」論聯戰作為〉,《中華戰略學刊》94年秋季刊,台北:中華戰略學會,2005年9月,頁66-122。
81.	謝豐安譯,Richard J. Newman,〈中共精實軍備以因應美國的高技術挑戰〉(The Chinese Sharpen Their Options),《國防譯粹》第29卷第1期,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2年1月,頁39-47。
82.	謝豐安譯,Johnny Keggler,〈邁向耳聰目明的資電優勢〉(Pathways to Enlightenment),《國防譯粹》第33卷第1期,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6年1月,頁68-77。
83.	羅天仁,〈新世紀中共國防戰略觀〉,《中華戰略學刊》90年秋季刊,台北:中華戰略學會,2001年10月,頁125-156。
84.	羅伯.佩(Robert A. Pape),〈為什麼中國對台灣採取先制攻擊將會失敗〉(Why a Chinese Preemptive Strike against Taiwan would Fail),《國防政策評論》第3卷第2期,台北:國防政策與戰略研究學會,2002年冬季,頁146-170。
85.	羅良正,〈九天之上未開發支新處女地 發展「近太空」的戰力〉,《全球防衛雜誌》第264期,台北:全球防衛雜誌社,2006年8月,頁62-66。
86.	顧立民,〈淺析中共積極防禦理論中之主動思想〉,《中華戰略學刊》91年春季刊,台北:中華戰略學會,2002年1月,頁135-160。
87.	顧立民,〈新世紀中共地緣戰略思想〉,《問題與研究》第42卷第3期,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3年5月,頁57-78。
88.	蕭光霈譯,Rebecca Grant,〈「全球之鷹」大展身手〉(Eyes Wide Open),《國防譯粹》第31卷第4期,台北:國防部始政編譯室,2004年4月,頁98-108。
五、報刊
1. 蘋果日報
2. 中國時報
3. 聯合報
4. 青年日報
5. 人民日報
6. 解放軍報
六、網路資料
1. 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亞洲的未來-在2003年博鼇亞洲論壇的講演〉,《中國改革開放論壇》,詳見,http://www.crf.org.cn/peacefulrise/ zhengbijian.htm(下載時間:2007年9月5日)。
2. 胡錦濤,〈胡錦濤在紀念毛澤東誕辰110周年座談會的講話〉,詳見,東方新聞網頁http:// news.eastday.com/epublish/big5/paper148/20031227/class014800003/hwz1064266.htm(下載時間:2007年9月5日)。
3.	〈江澤民在中國共產黨第14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奪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更大勝利〉(1992年10月21日),詳見,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頁http://cpc.people.com.cn /GB/64162/64168/64567/65446/4526308.html(下載時間:2007年9月5日)。
4.	〈學習江澤民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建設鞏固的國防是維護國家安全統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保障〉,詳見,解放軍報網頁http://www.pladaily.com.cn/item/studyjzm/xxsy/21.htm(下載時間2010年1月3日)。
5.	〈國防科工委談「做強做大航天產業」〉,詳見,中國政府網http://www.gov.cn/zxft/ft64(下載時間:2009年9月5日)。
6.	〈中國航太科工集團公司〉,詳見:中共國家航天局網頁http://www.cnsa.gov.cn/n1081/n7514/9619.html(下載時間:2010年4月12日)。
7.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詳見:中共國家航天局網頁http://www.cnsa.gov.cn/n1081/n7514/9617.html(下載時間:2010年4月12日)。
8.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詳見:中共國家航天局網頁http://www.cnsa.gov.cn/n1081/n7514/48299.html(下 載時間:2010年4月12日)。
9.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詳見:中共國家航天局網頁http://www.cnsa.gov.cn/n1081/n7514/48297.html(下載時間:2010年4月12日)。
10.	〈航太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詳見:中共國家航天局網頁http://www.cnsa.gov.cn/n1081/n7514/9614.html(下載時間:2010年4月12日)。
11.	〈中國航太科工集團第六研究院〉,詳見:中共國家航天局網頁http://www.cnsa.gov.cn/n1081/n7514/9628.html(下載時間:2010年4月12日)。
12.	〈中國航太建設集團〉,詳見:中共國家航天局網頁http://www.cnsa.gov.cn/n1081/n7514/9626.html(下載時間:2010年4月12日)。
13.	〈中國江南航太集團〉,詳見:中共國家航天局網頁http://www.cnsa.gov.cn/n1081/n7514/9624.html(下載時間:2010年4月12日)。
14.	〈中國三江航太集團〉,詳見:中共國家航天局網頁http://www.cnsa.gov.cn/n1081/n7514/9622.html(下載時間:2010年4月12日)。
15.	〈中國航太科工資訊技術研究院〉,詳見:中共國家航天局網頁http://www.cnsa.gov.cn/n1081/n7514/48303.html (下載時間:2010年4月12日)。
16.	〈上海航太技術研究院〉,詳見:中共國家航天局網頁http://www.cnsa.gov.cn/n1081/n7514/48301.html(下載時間:2010年4月12日)。
17.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詳見:百度網頁http://baike.baidu.com/view/25207.html?tp=0_01(下載時間:2010年4月13日)。
18.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詳見:百度網頁http://baike.baidu.com/view/39500.html(下載時間:2010年4月13日)。
19.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詳見:百度網頁http://baike.baidu.com/view/53982.html(下載時間:2010年4月13日)。
20.	〈文昌衛星發射中心〉,詳見:百度網頁http://baike.baidu.com/view/977096.html(下載時間:2010年4月13日)。
21.	〈文昌發射場本月底開建 力爭2013年具發射條件〉,詳見,人民網頁http://scitech.people.com.cn/BIG5/25509/56813/148045/148362/8927271.html(下載時間:2010年4月4日)。
22.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詳見:人民網頁http://scitech.people.com.cn/BIG5/5807304.html(下載時間:2010年4月4日)。
23.	〈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發射大事記〉,詳見:人民網頁http://scitech.people.com.cn/BIG5/25509/55912/83184/83186/5713940.html(下載時間:2010年4月4日)。
24.	〈長征一號火箭〉,詳見:百度網頁http://baike.baidu.com/view/64305.htm(下載時間:2010年4月13日)。
25.	〈長征二號火箭〉,詳見:百度網頁http://baike.baidu.com/view/2737124.html?tp=1_11(下載時間:2010年4月13日)。
26.	〈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概述〉,詳見:人民網頁http://scitech.people.com.cn/BIG5/6385096.html(下載時間:2010年4月13日)。
27.	〈長征四號火箭〉,詳見:百度網頁http://baike.baidu.com/view/1242221.html(下載時間:2010年4月13日)。
28.	〈長征五號火箭〉,詳見:百度網頁http://baike.baidu.com/view/1242229.htm (下載時間:2010年4月13日)。
29.	〈長征六號首發火箭預計將於2013年出廠〉,詳見:人民網頁http://scitech.people.com.cn/BIG5/10016350.html(下載時間:2010年4月12日)。
30.	〈風暴一號〉,詳見:百度網頁http://baike.baidu.com/view/1283673.html?tp=0_00(下載時間:2010年4月13日)。
31.	〈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發射大事記〉,詳見:人民網頁http://scitech.people.com.cn/BIG5/5807304.html(下載時間:2010年4月4日)。
32.	〈揭秘中國將研制新一代運載火箭〉,詳見:人民網頁http://scitech.people.com.cn/BIG5/5807304.html(下載時間:2010年4月4日)。
33.	〈如何評價中國火箭技術發展的快慢〉,詳見:人民網頁http://scitech.people.com.cn/BIG5/5860750.html (下載時間:2010年4月4日)。
34.	〈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發射記錄〉,詳見:人民網頁http://scitech.people.com.cn/BIG5/25509/55912/83184/83185/5732910.html(下載時間:2010年4月4日)。
35.	〈我國成功發射空間實驗衛星"實踐十一號01星"〉,詳見:人民網頁http://scitech.people.com.cn/BIG5/25509/55912/83184/83185/5732910.html(下載時間:2010年4月20日)。
36.	〈我國今日將在酒泉擇機發射遙感衛星四號〉,詳見:人民網頁http://scitech.people.com.cn/BIG5/8436022.html(下載時間:2010年4月20日)。
37.	〈中國成功發射創新一號02星和試驗衛星三號〉,詳見:新華網頁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08-11/05/content_10310081.html(下載時間:2010年4月17日)。
38.	〈中國北斗導航衛星 COMPASS-M1成功發射〉,詳見:太平洋汽車網頁http://www.pcauto.com.cn/qcyp/dztx/0704/438108.html(下載時間:2010年4月20日)。
39.	〈北斗一號1D試驗衛星〉,詳見:新浪網頁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45eea9010009e7.html(下載時間:2010年4月17日)。
40.	〈第三顆北斗導航衛星發射成功長三丙立新功〉,詳見:搜狐網頁http://news.sohu.com/20100117/n269635338.shtml(下載時間:2010年4月17日)。
41.	〈中國第二顆“北斗”導航衛星15日將在西昌發射〉,詳見:鳳凰資訊網頁http://news.ifeng.com/mil/2/200904/0413_340_1104832.shtml(下載時間:2010年4月17日)。
42.	〈中國成功發射最先進偵察衛星遙感七號的重大意義〉,詳見:南沙信息港網頁http://news.nansha.cc/group_thread/view/id-721(下載時間:2010年4月17日)。
43.	〈中國近日將發射“遙感衛星8號” 7號星9日已發射〉,詳見:鳳凰網頁http://big5.ifeng.com/gate/big5/news.ifeng.com/mil/2/200912/1214_340_1473493.shtml(下載時間:2010年4月17日)
44.	〈長征火箭發射記錄〉,詳見:中國航天網頁http://cn.cgwic.com/LaunchServices/LaunchRecord/LongMarch.html(下載時間:2010年4月17日)。
45.	〈衛星通信的定義〉,詳見:中共國家航天局網頁http://www.cnsa.gov.cn/n1081/n7619/n7920/46095.html(下 載時間:2010年4月12日)。
46.	〈東方紅通信廣播衛星系列〉詳見,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網http://www.spacechina.com/cpjsyfw_yhxt_wx_Details.shtml?recno=34461(下載時間:2009年05月10日)。
47.	〈中國的烽火系列軍事通信衛星 烽火一號系列(中星22)軍用戰術通信衛星〉詳見,百度網頁http://hi.baidu.com/binsys/blog/item/bc4589af017395c67dd92a48.html(下載時間:2010年4月14)。
48.	〈太空尖兵中國的烽火系列軍事通信衛星〉詳見,獵訊軍情網頁http://www.1n0.net/Article/wqzh/47632.html(下 載時間:2010年4月14)。
49.	〈中國首顆資料中繼衛星天鏈一號01星〉詳見,新華網頁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8- 04/26/content_8053374.htm(下載時間:2010年4月17日)。
50.	〈深度解析我國尖兵系列衛星發展脈絡〉詳見,新浪網頁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53af350100co0g.html(下載時間:2010年4月14)。
51.	〈中衛一號vs中新一號〉詳見,http://www.tvro.com.tw/main5/maimtxt/st1vschinasat1.htm(下載時間:2010年4月12日)。
52.	〈中國首顆資料中繼衛星天鏈一號01星〉詳見,新華網頁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8- 04/26/content_8053374.htm(下載時間:2010年4月17日)。
53.	〈中國成功發射創新一號02星和試驗衛星三號〉新華網頁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08-11/05/content_10310081.htm(下載時間:2010年4月17日)。
54.	〈中國首顆資料中繼衛星天鏈一號01星〉詳見,新華網頁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8-04/26/content_8053374.htm(下載時間:2010年4月17日)。
55.	〈東方紅四號衛星平臺〉詳見,鳳凰資訊網頁http://news.ifeng.com/mil/2/200811/1113_340_875715_1.shtml(下載時間:2010年4月17日)。
56.	〈中國鑫諾三號發射成功 長征火箭完成百次發射〉詳見,鳳凰資訊網頁http://news.ifeng.com/mil/2/200706/0601_340_127872.shtml(下載時間:2010年4月17日)。
57.	〈中國成功發射中星20號通信衛星〉新華網頁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3-11/15/content_1179624.html(下載時間:2010年4月18日)。
58.	〈中國研製並發射的尼日利亞衛星故障失效〉詳見,鳳凰資訊網頁http://news.ifeng.com/mil/2/200811/1113_340_875715_3.shtml(下載時間:2010年4月17日)。
59.	〈我國北斗衛星導航係統預計2020年覆蓋全球 〉詳見、新華網頁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mil/2010-03/07/content_13113880.htm(下載時間:2010年4月11日)。
60.	〈學者指GPS有陷阱 正開發北斗導航信號〉,詳見、中央社網頁http://n.yam.com/cna/computer/201003/20100317351358.html(下載時間:2010年4月11日)。
61.	〈我國北鬥衛星導航係統預計2020年覆蓋全球 〉詳見、新華網頁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mil/2010-03/07/content_13113880.htm(下載時間:2010年4月11日)。
62.	〈學者指GPS有陷阱 正開發北斗導航信號〉,詳見:http://n.yam.com/cna/computer/201003/20100317351358.html(下載時間:2010年4月17日)。
63.	〈社論:中共北斗衛星計畫衝擊亞太區域安全〉詳見,社論新聞網頁http://news.gpwb.gov.tw/news.php?css=2&nid=120664&rtype=1 (下載時間:2010年4月12日)。
64.	〈偵察衛星〉 詳見,互動百科網頁http://www.hudong.com/wiki/%E4%BE%A6%E5%AF%9F%E5%8D%AB%E6%98%9F (下載時間:2010年4月16日)。
65.	〈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遙感衛星四號〉詳見,鳳凰資訊網頁http://news.ifeng.com/mil/2/200812/1201_340_902151.shtml(下載時間:2010年4月17日)。
66.	〈深度解析我國尖兵系列衛星發展脈絡〉詳見,新浪網頁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53af350100co0g.html(下載時間:2010年4月14日)。
67.	〈簡氏:遙感9號不是普通衛星〉詳見,新浪全球新聞網頁http://dailynews.sina.com/bg/chn/chnoverseamedia/chinesedaily/20100325/00031291880.html(下載時間:2010年4月17)。
68.	〈中國航太再發力太原擇機發射遙感衛星8號內幕〉詳見,中國戰略網頁http://str.chinaciss.org/html/200912/15/wa28d4.html(下載時間:2010年4月18日)。
69.	〈祝賀我國成功發射遙感衛星八號〉詳見,開元網頁http://forum.kaiyuan.de/viewthread.php?tid=379117(下載時間:2010年4月18日)。
70.	〈簡氏:遙感9號不是普通衛星〉詳見,新浪全球新聞網頁http://dailynews.sina.com/bg/chn/chnoverseamedia/chinesedaily/20100325/00031291880.html(下載時間:2010年4月17)。
71.	〈風雲一號〉詳見,中共國家航天局網頁http://www.cnsa.gov.cn/n1081/n7649/n7800/n7815/46134.html(下載時間:2010年4月19日)。
72.	〈風雲二號〉詳見,中共國家航天局網頁http://www.cnsa.gov.cn/n615708/n620172/n620658/n751395/152722.html(下載時間:2010年4月19日)。
73.	〈風雲三號A進入試運行 實現極軌氣象衛星升級換代〉詳見,鳳凰資訊網頁http://news.ifeng.com/mil/2/200811/1118_340_883885.shtml(下載時間:2010年4月17日)。
74.	〈風雲四號〉詳見,中共人民政府網頁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ztzl/fyeh/content_463654.htm(下載時間:2010年4月19日)。
75.	〈風雲四號衛星科研試驗星工程立項〉詳見,中共氣象局網頁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ztzl/fyeh/content_463654.htm(下載時間:2010年4月19日)。
76.	〈風雲三號A進入試運行 實現極軌氣象衛星升級換代〉詳見:鳳凰資訊網頁http://news.ifeng.com/mil/2/200811/1118_340_883885.shtml(下載時間:2010年4月17日)。
77.	〈風雲四號〉詳見:中共人民政府網頁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ztzl/fyeh/content_463654.htm(下載時間:2010年4月19日)。
78.	〈風雲四號衛星科研試驗星工程立項〉詳見:中共氣象局網頁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ztzl/fyeh/content_463654.htm(下載時間:2010年4月19日)。
79.	〈中國載人航太技術大突破〉,詳見:論文網http://www.lw23.com/paper_80994631/ (下載時間:2010年4月4日)。
80.	〈長征火箭第一百次成功飛行:新輝煌新起點新長征〉(人民日報,2007年6月2日),第2版。
81.	〈中國航太大事記(1956~2005)〉中共國家航天局網站,詳見:http://www.cnsa.gov.cn/n615708/n620172/n620649/66157.html,(下載時間:2010年4月1 日)。
82.	〈溫家寶:神舟六號的成功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詳見:人民科技網頁http://scitech.people.com.cn/BIG5/25509/55912/83184/83198/5741379.html (下載時間:2010年4月4日)。
83.	〈中國「神八」到「神十」2012年前發射〉詳見:人民網頁http://scitech.people.com.cn/BIG5/25892/8472472.html(下載時間:2009年4月4日)。
84.	〈輝煌40年:中國航太謀劃新發展要占國際制高點〉,詳見:鳳凰網頁http://news.ifeng.com/mil/air/hkzl/detail_2010_04/23/578605_0.shtml(下載時間:2010年5月20日)。
85.	〈軍報稱進軍太空可以獲取資源搶占資訊戰制高點〉,詳見:多維新間網聞http://military.dwnews.com/news/2007-04-25/2891479.html(下載時間:2010年5月20日)。
86.	〈輝煌40年:中國航太謀劃新發展要占國際制高點〉,詳見,鳳凰網頁http://news.ifeng.com/mil/air/hkzl/detail_2010_04/23/578605_0.shtml(下載時間:2010年5月20日)。
87.	《2009-中國國際地位報告》,詳見:上海社會科學院網頁http://www.sass.org.cn/szyjy/articleshow.jsp?dinji=89&sortid=152&artid=63527(下載時間:2010年4月5 日)。
88.	〈中共發射神舟七號之政經意涵〉,詳見:國防部軍事新聞網http://www.mnd.gov.tw/Print.aspx?cnid=65&p=28907(下載時間:2010年4月5 日)。
89.	〈中國威脅論的歷史演變〉,詳見:中國網頁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ch-yuwai/183410.htm(下載時間:2010年4月1日)。
90.	〈百年怪論看「威脅」〉,詳見:中國網頁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06/12/content_4681648.htm(下載時間:2010年4月1日)。
91.	〈美國人眼中可怕的「中國太空雄心」〉詳見:中國軍事網頁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top01/11053250/20060728/13499992.html(下載時間:2010年4月1日)。
92.	〈溫家寶回答美聯社記者韓村樂提問〉,詳見:中共外交部網頁http://big5.fmprc.gov.cn/gate/big5/www.fmprc.gov.cn/chn/pds/ziliao/zt/ywzt/wzzt/wjbzldzwjzw2007/t304099.htm(下載時間:2010年4月1日)。
93.	〈2006年中國的航天〉白皮書,詳見:中共航天局網頁http://www.cnsa.gov.cn/n615708/n620168/n750545/79483.html(下載時間:2010年4月1日)。
94.	〈美國總統布希說:中國發射載人飛船不是威脅〉,詳見:新華網頁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3- 10/19/content_1130917.htm(下載時間:2010年4月1日)。
95.	〈我國第三顆北斗導航衛星成功發射〉,詳見:人民網頁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1076/52984/10783020.html(下載時間:2010年1月18日)。
96.	〈中國目前已同時擁有靜止和極軌兩種氣象衛星〉詳見:鳳凰資訊網頁http://news.ifeng.com/mil/2/200811/1124_340_891806.shtml(下載時間:2010年4月17日)。
97.	〈神六成功發射定義中國和平崛起〉,詳見:中國黃南網頁http://qhxh.gov.cn/html/265/8614.html(下載時間:2010年4月5 日)。
98.	〈熱烈慶祝神舟七號首戰告捷〉,詳見:大公網頁http://www.takungpao.com/news/08/09/26/ZM-966875.htm (下載時間:2010年4月27日)。
99.	〈神六成功發射定義中國和平崛起〉,詳見:中國黃南網頁http://qhxh.gov.cn/html/265/8614.html(下載時間:2010年4月5 日)。
100.	〈熱烈慶祝神舟七號首戰告捷〉,詳見:大公網頁http://www.takungpao.com/news/08/09/26/ZM-966875.htm (下載時間:2010年4月27日)。
101.	〈中共發射神舟七號之政經意涵〉,詳見:國防部軍事新聞網http://www.mnd.gov.tw/Print.aspx?cnid=65&p=28907(下載時間:2010年4月5 日)。
102.	〈文昌發射場本月底開建 力爭2013年具發射條件〉,詳見:人民網頁http://scitech.people.com.cn/BIG5/25509/56813/148045/148362/8927271.html(下載時間:2009年4月4日)。
103.	〈載人航天未受金融危機影響〉,詳見:人民網頁http://scitech.people.com.cn/BIG5/25509/56813/148045/148362/8927272.html(下載 時間:2010年4月4日)。
104.	〈中共發射神舟七號之政經意涵〉,詳見:國防部軍事新聞網http://www.mnd.gov.tw/Print.aspx?cnid=65&p=28907(下載時間:2010年4月5 日)。
105.	〈文昌發射場本月底開建 力爭2013年具發射條件〉,詳見:人民網頁http://scitech.people.com.cn/BIG5/25509/56813/148045/148362/8927271.html(下載時間:2009年4月4日)。
106.	《2008中國的國防》,詳見,中共政府網頁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jrzg/2009- 01/20/content_1210075.html(下載時間:2009年1月10日)。
107.	〈從制陸權到制天權:作戰制權理論的演變歷程〉,詳見:新華網頁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mil/2003-09/02/content_1058127.htm(下載時間:2009年4月27日)。
108.	〈美國防部2009年中國軍力報告全文〉,詳見:http://www.cetin.net.cn/cetin2/servlet/cetin/action/HtmlDocumentAction?baseid=1&docno=380421(下載時間:2010年4月5 日)。
109.	〈危險信號:太空又起狼煙〉,詳見:人民網頁http:// scitech.people.com.cn/GB/junshi/62/20010209/392173.html (下載時間:2009年4月27日)。
110.	〈孫來燕:航天活動大動作涉及國家安全戰略制高點〉,詳見:新華網頁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7- 05/20/content_6126148.htm(下載時間:2010年4月5 日)。
111.	〈美國防部2009年中國軍力報告全文〉,詳見:http://www.cetin.net.cn/cetin2/servlet/cetin/action/HtmlDocumentAction?baseid=1&docno=380421(下載時間:2010年4月5 日)。
112.	〈中國不斷升級的C4ISR作戰系統統將是美軍噩夢〉,詳見:新浪博客網頁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acb4240100bq9t.html(下載時間:2010年4月25 日)。
113.	〈慶祝神七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大會舉行 胡錦濤發表重要講話〉詳見: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頁http://cpc.people.com.cn/BIG5/64093/64094/8304488.html(下載時間:2010年4月12日)。
114.	〈輝煌40年:中國航太謀劃新發展要占國際制高點〉,詳見:鳳凰網頁http://news.ifeng.com/mil/air/hkzl/detail_2010_04/23/578605_0.shtml(下載時間:2010年5月20日)。
115.	〈中共競逐太空霸權企圖昭然若揭〉,詳見:國防部青年日報社軍事新聞網頁 http://news.gpwb.gov.tw/news.php?css=2&nid=28418&rtype=2(下載時間:2010年4 月14日)。
116.	〈專訪梁光烈:我國國防和軍隊建設取得了輝煌成就〉,詳見:中共政府網頁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ldhd/2009-09/21/content_1422693.htm(下載時間:2010年5月20日)。
117.	〈美國與中共的太空計劃競爭〉,詳見:大世紀網頁 http://www.epochtimes.com/b5/7/2/1/n1610841.htm(下載時間:2010年4 月14日)。
118.	〈從制陸權到制天權:作戰制權理論的演變歷程〉,詳見:新華網頁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mil/2003-09/02/content_1058127.htm(下載時間:2009年4月27日)。
119.	〈美國智庫:中共“跨越臺灣”的軍事部署動向〉,詳見:新浪博客網頁: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6ad4100100duub.html(下載時間:2009年5月4日)。
120.	〈美媒:美國應加強軍力對付中國〉,詳見:大紀元網頁http://www.epochtimes.com/b5/8/10/2/n2283651.htm(下載時間:2010年4月5 日)。
121.	〈亞洲國家陷入危險軍備競賽 中國軍力威脅成藉口〉,詳見:中國網頁     http://www.china.com.cn/military/txt/2010-03/18/content_19633987.htm(下載時間:2010年5月 20日)。
122.	〈亞洲國家陷入危險軍備競賽 中國軍力威脅成藉口〉,詳見:中國網頁http://www.china.com.cn/military/txt/2010-03/18/content_19633987.htm(下載時間:2010年5月 20日)。
123.	〈亞洲國家陷入危險軍備競賽 中國軍力威脅成藉口〉,詳見:中國網頁http://www.china.com.cn/military/txt/2010-03/18/content_19633987.htm(下載時間:2010年5月 20日)。
124.	〈在中國威脅的陰影下〉,詳見:開放雜誌網頁http://www.open.com.hk/1003p20.html(下載時間:2010年5月 20日)。
125.	〈美國智庫:中共“跨越臺灣”的軍事部署動向〉,詳見:新浪博客網頁: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6ad4100100duub.html(下載時間:2009年5月4日)。
126.	〈中國軍力重心南移2020後成區域威脅〉,詳見:大紀元網http://www.epochtimes.com/b5/8/9/24/n2273671.htm (下載時間:2010年4月5 日)。
127.	〈2008年中國的國防〉,詳見:中共政府網頁http://www.gov.cn/jrzg/2009-01/20/content_1210075.htm(下載時間:2009年5月5日)。
128.	〈亞太空間合作組織有望明年誔生章程今在京通過〉,詳見:新華網頁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news/568/20031113/11570072.html (下載時間:2010年5月 20日)。
129.	〈中國氣象衛星發展又上新臺階—從風雲二號D星在軌交付運行看中國氣象衛星的發展〉,詳見:中共國家航天局網頁http://www.cnsa.gov.cn/n615708/n2259527/167279.html(下載時間:2010年5月11日)。
130.	〈建立亞太空間合作組織 推動區域空間合作〉,詳見:新浪軍事網頁http://mil.news.sina.com.cn/2005-02- 08/1657265186.html(下載時間:2010年5月 20日)。
131.	〈瞰制太空爭霸海上-新世紀美軍耀武揚威欲霸全球〉,詳見:人民網頁http://www.people.com.cn/GB/junshi/62/20010316/418635.html(下載時間:2010年5月 20日)。
132.	〈美國的東亞戰略與中美關係〉,《東北亞學刊》,第59期,2007年1月。詳見:愛龍網頁http://www.ailong.com/pages/journal/dby/article/4.htm(下載時間:2010年4月22日)。
133.	〈美網站:五角大樓部署反彈道導彈包圍中國〉,詳見:香港文匯網頁 http://news.wenweipo.com/2010/05/08/IN1005080033.htm(下載時間:2010年5月 20日)
134.	〈美將中國列為挑戰美利益國家〉,詳見:環球網頁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09-09/579727.html(下載時間:2010年5月 20日)。
135.	〈美情報機構出臺報告 中國被列入假想敵黑名單〉,詳見:環球網頁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09-09/579800.html(下載時間:2010年5月 20日)。
136.	〈瞰制太空爭霸海上-新世紀美軍耀武揚威欲霸全球〉,詳見:人民網頁http://www.people.com.cn/GB/junshi/62/20010316/418635.html(下載時間:2010年5月 20日)。
137.	〈美防長渲染中國新威脅稱將削弱美在太平洋力量〉,詳見:環球網頁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09- 09/579987.html(下載時間:2010年5月 20日)。
138.	〈美防長渲染中國新威脅稱將削弱美在太平洋力量〉,詳見:環球網頁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09- 09/579987.html(下載時間:2010年5月 20日)。
139.	〈專家:解放軍反介入戰略曝光 美軍難以應對〉,詳見:搜狐軍事網頁http://tw.babelfish.yahoo.com/translate_url?doit=done&tt=url&trurl=http%3A%2F%2Fmil.news.sohu.com%2F20070420%2Fn249569475.shtml&lp=zh_zt&.intl=tw&fr=yfp(下載時間:2007年4月20日)。
140.	〈美網站:五角大樓部署反彈道導彈包圍中國〉,詳見:香港文匯網頁http://news.wenweipo.com/2010/05/08/IN1005080033.htm(下載時間:2010年5月 20日)。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不同意授權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