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707201000564400
DOI 10.6846/TKU.2010.01196
論文名稱(中文) 台灣海峽非軍事活動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Research of the Taiwan Straits demilitarization activity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Strategic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8
學期 2
出版年 99
研究生(中文) 林繼煜
研究生(英文) Jih-Yuh Lin
學號 797330114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0-06-21
論文頁數 136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黃介正
委員 - 丁樹範(ding@nccu.edu.tw)
委員 - 馬振坤
關鍵字(中) 兩岸關係
非軍事活動
信心建立措施
關鍵字(英) Relationship of Both side Taiwan strait
demilitarization activity
Confidence establishing measures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為維護亞太區域的和平與穩定,確保我國家安全與最大利益,當前政府致力於尋求開創兩岸和解與和平的環境,重啟兩岸對話與協商機制,大幅降低了兩岸的緊張關係。現階段政府規劃先民間後官方,先易後難,循序漸進逐步完成「衝突避免」及「建立互信機制」,本於「威脅極小化、機會極大化」的理念及作為,積極促進兩岸和平。
    基於兩岸共存共榮的前景與需要,「台海和平區」毋寧是一個可以消除歧見獲致共識的新思維,兩岸間可藉由台灣海峽是兩岸共同合作之介面,從事兩岸對海峽交通的運作、管制進行合作共同合作打擊犯罪,維護治安;天然資源共同研究合作發展等方法,漸進地促成「台海和平區」的成形,進而降低因誤解而產生的衝突與對立,增進彼此了解與信任。本研究預期達成之目的:
1.研究台灣在海峽兩岸地理環境及亞太地區之扮演腳色,分析台灣之優勢籌碼及後續作為。
2.客觀分析兩岸互信之可能發展,與未來雙方互動走向。
3.研究台灣海峽非軍事之可能活動,建立兩岸非軍事化活動之成果。
英文摘要
The Republic of China government is now devoting to explore and create a reconciliation and peaceful environment by restart the dialogue and negotiation mechanism to maintain the peace and stability of Asian-Pacific area, moreover to ensure the safety and to preserve the maximum benefits of Taiwan, also reduced a great level of the tension between both side of Taiwan strait. In this phase, the government is scheming out a new vision of future for both side of Taiwan strait step by step base on the ideal of “Minimize the minacity and Maximize the opportunity”, which is form civil to authoritative, form simple to difficulties and positively to encourage the peace of Taiwan strait by construct the “Military Mutually Reliance Mechanism”.
Base on the subsistence and glorious for both side of Taiwan strait, the “Taiwan Strait Peace Zone” would be a brand-new thinking to eliminate th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and to obtain the common consensus. By the common consensus of “Taiwan Strait is cooperation interface for both side”, both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and Main Land China can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on the issues such as “Taiwan Strait traffic control and cooperate” ,”Cooperation of criminal strike” and develop the nature resources of Taiwan Strait with each other. So as to advance gradually materialize the establishment of “Taiwan Strait Peace Zone” or “Demilitarized” which reduce the possible conflict due to misunderstanding.
This research is anticipated to reach the goal of:
1.	To study the geographical features and the role at Asian-Pacific area of Taiwan strait.
2.	To objectively analyze the possibility of “Military Mutually Reliance Mechanism” and the Military future development for both side of Taiwan strait.
3.	To research the possible achievement for Taiwan strait demilitarization activity.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4
第三節	 論文研究方法………………………………………5
第四節	 研究架構……………………………………………7
第五節	 相關研究文獻探討…………………………………11
第二章	兩岸歷史與海峽地理環境分析………………………16
第一節	兩岸軍事衝突對峙 …………………………………16
第二節	兩岸恢復對話歷程   ………………………………19
第三節	海峽地理環境研究 …………………………………28
第四節	海峽環境地緣戰略影響 ……………………………31
第三章	兩岸設置軍事緩衝區研析……………………………44
第一節	非軍事區及軍事緩衝區與互信機制之關連………44
第二節	國際間建立信心措施作法……………………………47
第三節	中共與周邊國家建立友好關係之歷程………………49
第四節	我國對兩岸互信機制之作為…………………………53
第五節	兩岸研擬海峽行為準則之可行性……………………58
第六節	後續兩岸作為建議……………………………………63
第四章	海峽非軍事活動之規劃………………………………65
第一節	海峽航運管制機制……………………………………65
第二節	人道救援合作及防災防疫機制………………………70
第三節	兩岸聯合緝私執法……………………………………73
第四節	雙方合作開採天然資源………………………………83
第五節	兩岸海洋環境維護……………………………………89
第六節	兩岸合作協議推動建議………………………………91

第五章	區域穩定發展之展望…………………………………95
第一節	促進兩岸經貿、社會及文化交流……………………95
第二節	創造具有競爭力的兩岸共同市場……………………97
第三節	推動區域經濟整合……………………………………100
第四節	建立亞太區域安全機制………………………………108
第六章	結論……………………………………………………113
第一節	研究發現……………………………………………113
第二節	建議……………………………………………………117
第三節	後續研究方向…………………………………………119
第四節	結語…………………………………………………120

參考文獻…………………………………………………………122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史料彙編 
1.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編,《鄧小平軍事文集》,第三卷(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2004 年)。
2.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 
3.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七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 年)。 
4.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周恩來年譜(1949─1976)》,上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 年)。 
5.江澤民,《江澤民文選》,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年)。 
6.江澤民,《江澤民文選》,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年)。 
7.江澤民,《江澤民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年)。 
8.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海峽兩岸關係協會 1992 年重要文件選編》(北京:海協會,1993 年 1 月)。 
9.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海峽兩岸關係協會 1994 年重要文件選編》(北京:海協會,1995 年 5 月)。 
10.海峽兩岸關係協會編,《兩岸對話與談判重要文獻選編》(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 年)。 
11.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印,《臺海兩岸關係說明書》(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4 年)。 
12.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印,《大陸工作參考資料(合訂本)》,第一冊(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8 年)。 
13.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印,《大陸工作參考資料(合訂本)》,第二冊(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8 年)。 
14.行政院新聞局編,《李總統登輝先生八十五年言論集》(台北:新聞局,1997 年 6 月)。 
15.郭立民,《中共對台政策資料選集(1949─1991)》,上、下冊(台北:永業出版,1992 年)。 
16.林秋敏編,《中華民國與聯合國史料彙編─重新參與篇(下)》( 台北:國史館,2002 年)。 

二、專書 
1.吳安家,《中共史學新探》(台北:幼獅文化,1988 年)。
2.沈君山,《尋津集─從革新保台到一國兩制》(台北:遠流,1989 年)。 
3.包宗和著,台海兩岸互動的理論與政策面向1950-1989,台北:三民書局,1990年。
4.張五岳著,分裂國家互動模式與統一政策之比較研究,台北:業強出版社,1991年。
5.趙春山著,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台北:民主文教基金會,1991 年。
6.郭立民編,關於中共對台政策的詳細資料彙整,中共對台政策資料選輯(1949-1991)上、下兩冊,台北,永業出版社,1992 年。
7.馬英九著,“兩岸關係的回顧與前瞻”,兩岸關係與大陸政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1992 年。
8.許家屯著,許家屯回憶錄,香港:聯合報有限公司,1993 年。
10.王力行,《無愧:郝柏村的政治之旅》(台北:天下文化,1993 年)。 
11.吳新興著,整合理論與兩岸關係之研究,初版一刷,台北:五南圖書,1995 年8 月。
12.宋強等編著,《中國可以說不》(北京:中國工商聯合出版社,1996 年)。 
13.吳玉山著,抗衡與扈從─兩岸關係新銓,初版,台北:正中書局,1997 年10月。
14.吳新興,《海峽兩岸交流》(台北:國立編譯館,1998 年)。 
15.吳安家著,中共史學新探,台北:幼獅出版社,1998 年。
16.李英明著,中共研究方法論,初版,台北:揚智出版社,1998 年。
17.沈建中,《大陸海峽兩岸關係協會之研究(1991 年─1998 年)》(台北市:商鼎文化,1999 年)。
18.包宗和、吳玉山主編,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台北:五南圖書文化,1999 年。
19.邵宗海著,當代大陸政策,初版一刷,台北:生智文化,2003 年12 月。
20.張五岳、黃天中主編,兩岸關係與大陸政策,初版二刷,台北:五南圖書,1996年1 月。
21.布里辛斯基原著,林添貴譯,大棋盤,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 年。
22.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印,大陸政策重要聲明及文件,大陸工作參考資料合訂本第一冊,台北:陸委會編印,民國87 年。
23.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印,中共對台政策重要聲明及文件,大陸工作參考資料合訂本第二冊,台北:陸委會編印,民國87 年。
24.張亞中著,兩岸統合論,初版,台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 年8 月。
25.朱陽明編,二○○○至二○○一年戰略評估,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0 年12 月。
26.李英明著,全球化時代下的台灣和兩岸關係,初版一刷,台北:揚智出版社,2001 年12 月。
27.施正鋒著,台中美三角關係─由新現實主義到建構主義,初版一刷,台北:前衛出版社,2001 年8 月。
28.韋伯著,顧忠華譯,社會學的基本概念,初版四刷,台北:遠流出版社,2002年5 月。
29.海峽兩岸關係協會編,兩岸對話與談判重要文獻選編,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7 月。
30.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編,「反分裂國家法」及重要文獻選編,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 年3 月。
31.王銘義著,對話與對抗,台灣與中國的政治較量,初版,台北:天下文化,2005年1 月。
32.石之瑜、黃競涓著,「一國兩制」論述注批,台北:遠景基金會,民國90 年。
33.施正鋒編,台灣國家認同,台北: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2005 年3 月。
34.陳宏著,解讀台灣問題,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 年5 月。
35.張亞中、李英明,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概論,台北,揚智文化出版,2000 年。
36.劉慶元著,解析中共國家安全戰略,初版,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 年11 月。
37.丌樂義,《捍衛行動─1996 台海飛彈危機風雲錄》(台北:黎明文化,2006 年)。 
38.吳恆宇,《現階段中共對台文攻武嚇之研究(1995─2001)》(台北:大屯出版社,2001 年)。 
39.李登輝,《經營大台灣:李登輝總統談市政經營、省政經營與國家經營》(台北:遠流, 1995 年)。 
40.高文謙,《晚年周恩來》(香港:明鏡出版社,2006 年)。 
41.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台北:聯經,2001 年)。 
42.陳志奇主編,《臺海兩岸關係實錄(1979─1997)》,上、下冊(台北:財團法人國家建設文 教基金會,1998 年)。 
43.蘇起,鄭安國主編,《「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共識的史實》(台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 會,2002 年)。 
44.梅孜主編,《美台關係重要資料選編》(北京:時事出版社,1997 年)。 
45.傅建中,《季辛吉祕錄》(台北:時報文化,1999 年)。 
46.楊中美,《錢其琛:中共外交教父》(台北:時報文化,1999 年)。 
47.鍾之成著,《為了世界更美好─江澤民出訪紀實》(北京:世界知識,2006 年 7 月)。 
48.范小方、毛磊著,《國共談判史綱》,(湖北:武漢出版社,1996 年)。 
49.范希周,《台灣政局與兩岸關係》(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 年)。 
50.錢復,《錢復回憶錄》,卷 2(台北:天下遠見,2005 年)。 
51.梁肅戎口述,劉鳳翰、何智霖訪問,《梁肅戎先生訪談錄》,(台北:國史館,1995 年 12 月)。 
52.鄒景雯,《傳略蘇志誠─九十年來最具爭議的權力人物》(台北縣:四方書城,2002 年)。 
53.郭壽旺,《華府智庫對美國台海兩岸政策制定之影響 ─ 對李登輝總統九五年訪美案例 之研究》(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6 年)。 
54.彭光謙、姚有志主編,《軍事戰略學教程》(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1 年)。 
55.張萬年主編,《當代世界軍事與中國國防》(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9 年)。 
56.張震,《張震回憶錄(下)》(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3 年)。 
57.張春英主編,《海峽兩岸關係史》,第四卷(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年)。 
58.劉金質,《冷戰史》(北京:世界知識,2002 年)。 
59.國防部編,《國軍軍語辭典》,軍事參考叢書─001(台北:國防部,2000 年)。 
60.國立中央大學,《台灣與四鄰論文集》(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1998 年)。 
61.陸軍總部,《陸軍作戰要綱─聯合兵種指揮釋要(上冊)》(桃園:陸軍總司令部,1991 年)。 
62.鄭文翰 主編,《軍事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 年)。 
63.鄭叔平等編,《中共年報(1996 年)》(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1997 年)。 
64.比爾˙柯林頓著,尹德瀚 譯,《我的人生─柯林頓回憶錄》(台北:時報文化,2004 年)。
65.羅伯特˙勞倫斯˙庫恩著,談崢、于海江等譯,《他改變了中國─江澤民傳》(上海:上 海譯文出版社,2005 年)。 
三、期刊論文 
1.包宗和,“從民意調查看國內民眾對兩岸與外交關係的認知,” 政治科學論叢(台北)第八期。
2.朱景鵬,“區域主義、區域整合與兩岸整合問題之探討,”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42 卷第8 期〈1999 年8 月〉。
3.李炳友,“台海兩岸軍備控制的戰略分析,”空軍學術月刊第582 期(2005 年5月)。
4.林文程,“我國對過度性協議的看法與對策”,國策專刊,台北:國策研究院,1999年7 月15 日。
5.林正義,“台海兩岸建立信心措施”,國策專刊,台北:國策研究院,1999 年7月15 日。
6.林若雩,“東協整合與兩岸關係,”新世紀智庫論壇,台北:財團法人陳隆志新世紀基金會,第13 期〈2001 年3 月〉:頁52-59。
7.周煦,“全球情勢及其對兩岸關係的影響”,問題與研究,第35 卷第10 期〈1996年10 月〉:頁1-14。
8.吳新興,“整合理論及其對中國問題解決的應用,”問題與研究,第34 卷第2 期〈1995 年2 月〉:頁20-31。
9.徐淑敏,“互賴理論中「敏感性與脆弱性」概念應用於兩岸互動關係的操作化分析”,遠景基金會季刊,第五卷第四期〈2004 年10 月〉:頁189-217。
10.張亞中,“兩岸未來:有關簽署「兩岸基礎協定」的思考,”問題與研究,第38卷第9 期〈1999 年9 月〉:頁1-13。
11.林文程,“兩岸未來之認同與統合:歐盟模式的思考,”問題與研究,第38 卷第10 期〈1999 年10 月〉:頁1-25。
12.林文程,“論兩岸治理,”問題與研究,第42 卷第6 期〈2003 年11、12 月〉:頁29-66。
13.張惠玲,“從香港模式觀察一國兩制實踐之矛盾與困境,”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28 卷第3 期〈2002 年3 月〉:頁14-24。
14.童振源,“兩岸經濟合作機制與可行性評估,”中共研究,第37 卷第五期(2003年5 月):頁75-80。
15.黃偉峰,“歐盟整合模式與兩岸主權爭議之解析,”歐美研究,第31 卷第1期〈2001 年3 月〉:頁129-173。
16.蔡宏明,“加入WTO 對兩岸關係的影響”,理論與政策,第11 卷,第3 期,1997年9 月。
17.蘇宏達,“歐盟經驗與兩岸統合:建立WTO 架構下的雙邊商務糾紛解決機制,”問題與研究,第40 卷第2 期〈2001 年4 月〉:頁1-31。
18.青石,〈1950 年解放台灣計劃擱淺的幕後〉,《百年潮》(北京),期 1(1997 年),頁 38-46。 
19.王善中,〈五十年代初美國對我國台灣問題的政策〉,《世界歷史》(北京),期 6(1995 年), 頁 14-17。 
20.王成南,〈台灣問題:美國.張什麼牌?─美國對台政策回顧與評析〉,《四川統一戰線》, 期 4(1995 年),頁 20-21。 
21.王長生,〈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回顧〉,《文史精華》(河北),期 4(1994 年),頁 29。 
22.王雲怡、謝忠良,〈專訪:台北國家安全局局長殷宗文─北京防獨重於促統〉,《亞洲週 刊》(香港),卷 12 期 17(1998 年 4 月),頁 14-15。 
23.石之瑜,〈變鬼神以得其情─關於兩岸統獨論述的幾點分析(上)〉,《海峽評論》(台北), 期 107(1999 年 11 月),頁 34-35。 
24.李立,〈「金門協議」:兩岸關係的見證─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局局長樂美真回憶金門商談〉,《兩岸關係》(北京),總期 65(2002 年 11 月),頁 36-40。 
25.李登科,〈中(共)美關係發展趨勢之評析〉,《共黨問題研究》(台北),卷 22 期 12 (1996 年 12 月),頁 2-3。 
26.沈君山,〈與江澤民的第一次談話─中共對台政策與台灣的現實〉,《九十年代》(台灣版),總期 319(1996 年 8 月),頁 52-53。 
27.吳孟雪,〈中美建交前後兩國對台灣問題的外交策略〉,《江西社會科學》,期 10(1994 年), 頁 92。 
28.林正義,〈美國國會在一九九五~一九九六年台海危機所扮演的角色〉,《中美關係專題研究:1995~1997 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1997 年 6 月)。 
29.杜中武,〈從「一綱四目」到「一國兩制」:中共三代領導集體與我黨對台政策〉,《中共雲南省委黨校學報》,卷 2,期 4(20001 年 8 月),頁 16-19。 
30.陳雲林,〈在紀念江澤民主席「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鬥」發表三週年座談會上的講話〉,《兩岸關係》(北京),總期 8(1998 年 2 月),頁 9。 
31.陳松友,〈從「武力解決台灣問題」到「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建國后中共對台政策的演變〉,《世紀橋》(黑龍江省),期 4(2000 年 ),頁 17-20。 
32.唐仁俊,〈當前中共對台政策之探討〉,《空軍學術月刊》,期 518(2000 年 1 月),頁 14-31。 
33.黃麗芬,〈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對台政策的繼承和發展〉,《學術論壇》(廣西),期 10 (2005年),頁 58-61。 
34.楊永明,〈從戰略模糊到三不政策:美國對台政策的轉變〉,《理論與政策》,卷 12 期 4(1998年 12 月),頁 88-97。 
35.楊奎松,〈淺談中共歷史檔案的利用與研究〉,《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台北),期 27(1999年 3 月),頁 148-150。
36.孫代堯,〈中國共產黨對台政策演變分析〉,《中共黨史研究》(北京),期 6(2006 年),頁  33。 
37.廖文心,〈特赦國內戰犯的提出與實施〉,《黨的文獻》(北京),期 2(1995 年),頁 34-37。 
38.張震,〈 繼承發揚優良傳統永保人民軍隊本色〉,《求是雜誌》(北京),期 15(1994 年),頁 2-8。 
39.張隆義,〈一九九五~一九九六年台海危機:日本觀點〉,《中美關係專題研究:1995~1997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1997 年 6 月)。 
40.曾濤,〈九十年代台灣擴充軍備的特點及其趨勢〉,《台灣研究集刊》(廈門),期 3-4(1995年),頁 129-132。 
41.齊茂吉,〈中共國防戰略意圖之探討及其影響〉,《中華戰略學學刊》,83 年冬季刊(台北:中華戰略協會,1994 年 12 月),頁 84-85。 
42.齊茂吉,〈五 0 年代毛澤東對台灣問題的思考與轉變〉,《兩岸發展史研究》,創刊號(2006 年 8 月),頁 105-134。 
43.劉國深,〈海峽兩岸白皮書比較分析〉,《台灣研究集刊》(廈門),期 4(1994 年),頁 1。 

四、碩士論文 
1.黃馨慧,〈江澤民主政時期之中共對台政策(1989~2001)〉,台北: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年 6 月。 
2.李銘義,“兩岸政治互動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山所博士論文,2000 年。
3.李佳霏,“從整合理論看兩岸關係,”國立台灣大學國發所碩士論文,2002 年。
4.張惠玲, “歐盟「共同外交暨安全政策」之整合談判過程與台海兩岸協商經驗之比較,”國立中山大學大陸所博士論文,2003 年。
5.林姮妤,“台灣國家認同爭議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政研所碩士論文,2003年。
6.蔡生當,“兩岸交流與管制模式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政研所碩士論文,2006年。
7.鄭樟雄,“國家主權評析兩岸統合模式,”私立南華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所碩士論文,2004 年。
8.鄭芝淇,“後鄧時期中共對台政策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大陸所碩士論文,1999年。
9.吳兆漢,〈中共對台政策之研究(1989~2005)〉,台北: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6 月。 
10.陳宜亨,〈中共江澤民主政時期對台政策之研究(1989~2003)〉,台北:國立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年 6 月。 
11.范麗華,〈「九二香港會談」至「辜汪一次會談」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年 12 月。 
五、政府公報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公報》 
《立法院公報》 

六、報紙 
《中央日報》 

《中國時報》 

《青年日報》 

《聯合報》 

《蘋果日報》 

《自由時報》 

《經濟日報》 

《聯合晚報》 

《民眾日報》 

《人民日報》 

《文匯報》(香港) 

七、網路資源 
1.中共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網站:
//www.gwytb.gov.cn/bps/bps_zgty.htm。 
2.民主進步黨網站 :
www.dpp.org.tw/。 
3.美國之音中文網 
www.voanews.com/chinese/。 
4.《立法院公報》影像系統 
//lis.ly.gov.tw。 
5.總統府網站: 
//www.president.gov.tw/。 
6.美國國會眾議院網站: 
http://www.house.gov/coxreport/。

八、網路資料
1.《中華人民共和國軍力報告》(The 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Official Website
http://www.defenselink.mil/pubs/china.html 2006/06/23。
2.2004 年中國的國防,中國網http://www.china.org.cn/ch-book/20041227/index.htm
3.2002 年中國的國防,中國網http://www.china.org.cn/ch-book/20021209/index.htm
4.“王兆國主任在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成立大會上的講話”1991 年12 月16 日,國台辦網頁:http://myurl.com.tw/tmfm
5.中共第十六次全國黨代表大會詳細內容,請參考
http://www.china.org.cn/chinese/2002/Nov/233867.htm 中國網 2006/6/23
6.王信賢,“中共政經「內外連結」策略與對我國的影響,”
http://www.peaceforum.org.tw/onweb.jsp?webno=3333333130&webitem_no=1272,2006/06/29
7.李侃如:台海避戰兩條路兩岸簽署中程協議,中央社報導:
http://www.cdn.com.tw/daily/2005/02/23/text/940223c1.htm 2006/6/23
8.林文程,對“中共軍事戰略與台海安全”的意見,網址
http://seehi.fayay.com/matr/show.php?id=307 2006/6/28
9.辜汪會談的詳細內容,陸委會網站:
http://www.mac.gov.tw/big5/negociat/negociate/6_53.htm 2006/6/25
10.陸委會網站資料:兩岸大事記
http://www.mac.gov.tw/big5/mlpolicy/cschrono/sc2.htm#001 2006/6/24
11.張五岳,“何以台灣無法接受中共「一國兩制」與「一個中國」,”民主和平論壇,
http://www.gadp.org.tw/important_show.asp?selno=17,2006/06/29
12.鄧玉英,“區域經濟發展趨勢與亞太前景,”
http://mail.tku.edu.tw/tengyy/research/chap14.htm,2005/11/4
13.鄧小平的「一國兩制、和平統一」內容,參考中國網所提供的資料:
http://www.china.org.cn/chinese/zhuanti/ffl/733730.htm,2005/12/20

【英文部分】
一、期刊、論文
1.Ake, Claude “Political Integration and Political Stability: A Hypothesis”,Integration and Stability, World Politics: A Quarterly Journal of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 19 No.3 (April, 1967).p486~499.
2.Deutsch, Karl Wolfgang “Political Community and the North Atlantic Area,”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Community: An Anthology, (N. Y.:Anchor Books, 1966). pp. 256~268.
3.Karl Wolfgang “Integration and Arms Control in the
European Political Environment: A Summary Report,” The American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Jun., 1966), pp. 354~365.
4.Karl Wolfgang and Chester I. Bliss, and Alexander Eckstein,“Population, Sovereignty, and The share of Foreign Trade,” Economic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Vol. 10, No. 4 (July., 1962), pp.353~366.
5.Karl Wolfgang and Richard W. Chadwick,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 Integration,”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Vol. 6, No. 1 (April, 1973), pp. 300~310.
6.Karl Wolfgang “Towards Western European Integration: An
Interim Assessment,”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 16(1962),pp. 89~101.
7.Karl Wolfgang and Bruce M. Russef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Political Independence,”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Vol.6(1963,7)pp.18~20.
8.Karl Wolfgang and Jorge I. Dominguez, “Political
Development Toward National Self-Determination: Some Recent Concepts and Models,”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Vol. 4, No. 4,(1972,)pp. 53~66.
9.Haas, Ernst B. and Schmitter, Philippe C., "Economics and Differential Patterns of Political Integration: Projections about Unity in Latin America."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Community: An Anthology, (N.Y.:167Anchor Books, 1966). pp. 211~245.
10.Robert and Hoffmann, Stanley, “Conclusions: Community
Politics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William Wallace ed., The Dynamics of European Integration (London: Printer, 1990),pp.287~312.
11.Moravcsik, Andrew, “Integration Theory”, Desmond Dinan(ed.),Encyclopedia of the European Union, Boulder: Lynne Rienner, 1998,pp.280~308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不同意授權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