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706201921081600
DOI 10.6846/TKU.2019.00161
論文名稱(中文) 以5E學習環融入素養導向自然領域課程之行動研究—以力與運動單元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An Action Research for Integrating 5E Learning Cycle into Science Curriculum with Scientific Literacy—Taking “Newton’s Law of Motion” Activities as an Example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7
學期 2
出版年 108
研究生(中文) 鍾愛蒨
研究生(英文) Ai-Chien Chung
學號 706750063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9-05-31
論文頁數 181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張月霞
委員 - 陳劍涵
委員 - 葉庭光
關鍵字(中) 5E學習環探究式教學
科學解釋能力
學習專注力
探究式教學環境
關鍵字(英) 5E learning cycle
scientific explanation ability
learning concentration
inquiry environment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論文提要內容:
	本研究旨在探討5E學習環融入素養導向自然領域課程的教學模式、實施歷程、問題因應與對學生的影響。透過本研究了解教師如何營造探究式教學的探究環境,並探討教學介入前、後學生科學解釋能力與學習專注力的改變情形。
    本研究為行動研究,對象是台北市立某國民中學九年級學生,並輔以量化資料,研究過程中透過資料蒐集再進行相關資料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1. 5E學習環融入素養導向自然領域課程的教學模式可以提高學生科學解釋的能力。 
2. 探究環境的營造有三要素:「教師教學介入」、「教師教學引導」、「教師教學節奏」。
3. 5E學習環融入素養導向自然領域課程的教學模式在目前的狀況下無法提高學生學習專注力。
英文摘要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5E learning cycle into science curriculum with scientific literacy,including problem response and how to impact students. Through this study, we will understand how teachers can create an inquiry-based teaching environment and explore the changes in students' scientific explanation ability and learning concentration before and after teaching intervention.
This study is an action research aimed at a ninth grade students at a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pei City, supplemented by quantitative data. The data was collected and analyzed during the research process.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are as follows:
First, 5E learning cycle into science curriculum with scientific literacy can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of scientific explanation.
Second,there are three elements to the creation of an inquiry-based teaching environment: "teachers' teaching intervention", "teacher teaching guidance" and 
"teacher teaching rhythm". 
Third, und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it is hard to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concentration by using 5E learning cycle into science curriculum with scientific literacy.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次	I
表次    IV
圖次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3
第四節 名詞釋義	4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探究式教學法	11
第二節	科學解釋能力	20
第三節	科學的素養	2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3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43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參與者	46
第三節  研究設計	49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2
第五節  資料分析	57
第六節  研究的信實度	61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63
第一節 學生的科學解釋能力	63
第二節  探究式教學的探究環境營造	94
第三節  學習專注度改變情形	11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5
第一節  以5E學習環融入素養導向自然領域課程的教學模式有助於增加學生科學解釋能力	125
第二節  探究式教學的探究環境營造決定5E學習環教學成敗的重大關鍵	127
第三節  以5E學習環融入素養導向自然領域課程的教學模式對學生學習專注力尚未見到顯著的影響	129
第四節  建議	130
參考文獻	133
壹、中文部分	133
貳、英文部分	136
附錄	138
附錄一 牛頓第二運動定律課程教案	138
附錄二  牛頓第三運動定律教案	142
附錄三 圓周運動教案	146
附錄四 牛頓第一運動定律學習單	148
附錄五 牛頓第二運動定律學習單	149
附錄六 牛頓第三運動定律學習單	155
附錄七 圓周運動學習單	160
附錄八 科學解釋能力問卷	163
附錄九 課室學習專注力量表(李克特四點量表)	168
附錄十 說課會談記錄表	171
附錄十一 議課會談記錄表	172
附錄十二 觀課紀錄表	173
附錄十三 教師移動紀錄表	176
附錄十四 語言流動紀錄表	177
附錄十五 牛頓第二運動定律回饋問卷	178
附錄十六 牛頓第三運動定律回饋問卷	179
附錄十七 圓周運動單元回饋問卷	180
附錄十八 學習專注力量表同意書	181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王棟(2007)。由科學解釋出發的中西比較及其結論。東華大學,上海。
吳清山(2015)。教育概論。台北:五南。
何佳瑞(2018)。杜威「真理」概念探微:以「探究理論」為核心的論述。哲學與文化45卷6期,61-80。
周新富(2014)。教學原理與設計。台北市:五南。
林正弘(2007)。伽利略、波特、科學說明。台北市:東大。
林玉雯、黃台珠與劉嘉茹(2010)。課室學習專注力之研究-量表發展與分析應 用。科學教育學刊,18(2),107-129。
林豐乾、沈 驗、李育芬、林啟祥、梁恩嘉、葉俊生、葉鴻楨(2011,12月5日)。PISA應試指南。擷取自http://pisa.nutn.edu.tw/download/sample_papers/2009/2011_1205_guide_science.pdf
林寶山(1990)。教學論。台北市:五南書局。
林寶山(1998)。教學原理與技巧。台北市:五南。
洪振方(2003)。探究式教學的歷史回顧與創造性探究模式之初探。高雄師大學報,15,641-662。
洪振方、賴羿蓉 (1997)。教師對以邏輯實證與後邏輯實證主義科學哲學觀建構之電化電池發展史教材的認識與抉擇。科學教育學刊,5(3),347-390。
張啟陽(譯)(1997)。牛頓之後-現代物理學的六大發現(原作者:Edward Speyer)。臺北市:牛頓。(原著出版年:1994)
張清濱(2000)。探究教學法。師友,5,45-49。
張惠博(1993)。邁向科學探究的實驗教學。教師天地,62,12-19。
張雅惠(2014)。在加強科學解釋的探究教學提升六年級學生科學解釋能力之研究-以「電與磁」單元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張靜儀(1995)。自然科學探究教學法。屏師科學教育,1, 36-45。
許良榮(2006)。以序列姓POE探究學生的科學解釋能力。中華民國第二十二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
許家禎(2015)。就讀不同學制的學生在科學素養表現之分析-以臺灣PISA 2012 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行政院公報,教育文化篇,第020卷,第227期。
教育部(2016)。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自然科學領域草案。取自https://www.naer.edu.tw/ezfiles/0/1000/attach/90/pta_9815_4838347_48681.pdf
郭重吉(2012)。科學教育研究的進展、困境與挑戰。物理教育學刊,13(1), 1-10。
陳柏宇(2012)。在「探究式教學」對「學習環境偏好」及「學習」之影響─以溫度與熱單元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陳美玉(1998)。教師專業教學法的省思與突破。高雄市:麗文。
黃子欣(2013)。溝通能力融入5E探究式教學對九年級學生學習成效影響以電路單元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黃欣玲(2008)。5E 探究式教學對國中學生電學學習情境及學習成就影響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黃茂在、吳敏兒(2016)。科學素養與課程統整。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脈動電子期刊,5,1-16
黃惠鈺(2009)。科學解釋寫作策略融入探究教學對五年級學童科學解釋的影響。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楊秀停、王國華(2007)。實施引導式探究教學對於國小學童學習成效之影響。科學教育學刊,15(4),439-459。
靳知勤(2007)。科學教育應如何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台灣學術精英的看法。科學教育學刊,15(6),627-646。
葉興華(2018)。教學引導 素養導向教學 教對、教會、教好。取自https://www.mdnkids.com/speak/detail.asp?sn=6673
廖學明(2004)。利用情境式數位遊戲培養學生科學素養-解讀科學資料和運用科學證據。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
劉宏文(2001)。高中學生進行開放式科學探究活動之個案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劉恬如(2016)。實施 5E 探究教學對六年級學童科學解釋能力影響之行動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蔡清田(2013)。教育行動研究新論。台北:五南。
鄭茹芬(2001)。國中學生在力學課程後對力與運動概念認知之現況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蕭景隆(2014)。以情境式數位遊戲提升學生解釋科學現象及科學探究能力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
賴廷維(2007)。以探究式教學法發展國中光學教學模組之行動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簡于智(2008)。以 p-prim 探究學生學習『力與運動』的學習路徑。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羅柏風(2015)。應用 PISA 2015評量架構於國小六年級學童科學素養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
貳、英文部分
Abd-El-Khalick, F., Boujaoude, S., Duschl, R.,Lederman, N. G. (2004). Accommodation of a scientific conception: Toward a theory of conceptual change. Science Education, 66, 211-277.
Crawford, B.A. (2000). Embracing the essence of inquiry: New roles for science teacher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7(9), 916-937.
Herron, M. D. (1971). The nature of science enquiry. School Review, 79(2), 171-212.
Hurd, P. D. (1958). Science literacy: Its meaning for American schools. Educational Leadership, 16(1), 13-16, 52.
Mamlok-Naaman, R., Hofstein,A., Niaz, M., Treagust, D., & Tuan, H. (2004). Inquiry in science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Science Education, 88, 397-419.
McNeill, K. L., Harris, C. J., Heitzman, M., Lizotte, D. J., Sutherland, L. M., & Krajcik, J. (2004). How can I make new stuff from old stuff? In J. Krajcik & B. J. Reiser (Eds.), IQWST: Investigating and questioning our world throug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n Arbor, MI: University of Michigan.
Miller, J. D. (1983). Scientific literacy: A con- ceptual and empirical review. Daedalus, 112(2), 29-48.
Miller, J. D. (1998). The measurement of civic scientific literacy.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7, 203-223.
Nagel, E. (1961). The structure of science: Problems in the logic of science education. New York, NY: Harcourt, Brace, & World, Inc.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996).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Retrieved from http://nap.edu/4962.
Rutherford, J . F. , & Ahlgren, A. (1990). Science for all American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andoval, W. A. (2003). Conceptual and epistemic aspects of students’scientific explanations. The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 12 (1), 5-51.
Sandoval, W. A., & Millwood, K. A. (2005).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use of evidence in written scientific explanations. 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 23(1), 23-55.
Scriven, M. (1988). Explanations, predictions and laws. In J. C. Pitt (Ed.), Theories of explanation (pp. 51- 74).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utherland, L. M. (2002). Guidelines for explanation in scientific inquiry. UM and UPS teacher meetings (July).
Thagard, P. (1992). Conceptual revolution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Press.
Trowbridge, L. W. & Bybee, R. W. (1990). Becoming a secondary school science teacher (5th ed.). New York: Merrill.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