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702200617261200
DOI 10.6846/TKU.2006.00104
論文名稱(中文) 傳播‧權力‧文化的新場域—以晚清留日學生報刊為研究中心
論文名稱(英文) A New Field of Communication, Power and Culture - Studies of Papers and Magazines made by Chinese Students in Japan in later Qing Dynasty.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漢語文化暨文獻資源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nese Linguistics and Document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4
學期 1
出版年 95
研究生(中文) 鄭世芸
研究生(英文) Shih-Yun Cheng
學號 692280018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6-01-06
論文頁數 138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周彥文
共同指導教授 - 連清吉
委員 - 周志文
委員 - 李瑞騰
關鍵字(中) 晚清留日學生
報刊
傳播
關鍵字(英) Chinese Students in Japan in later Qing Dynasty
Periodicals
Communicatio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文以晚清中國留日學生在日本編輯、發行的報刊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經由整理留日學生刊物的內容與傳播過程,探究新式傳播媒介如何加速中國政治、社會乃至於文化上的結構性轉變。內容共分為四個部分,分列如下:
第一部份說明造成晚清留日風潮的原因和留日學生在日本從事的政治、文化活動。甲午戰爭後,留日學生在官方的鼓勵與日本有利的條件配合之下,人數快速的增加。政治上,受到民族主義的影響,他們曾發動大規模的罷課運動,甚至是集體歸國。文化上,他們透過組織同鄉會、讀書會,漢譯大量的日譯西書並發行報刊介紹西方思想。
第二部份則說明留日學生報刊是如何在中國向內、向下的傳播,以構築晚清的輿論空間和公眾場域。一八九五年之後,維新士人積極利用新式傳播媒介做為啟發民智的工具,然而戊戌政變後,清廷關閉所有報館,報刊遂轉向租界或海外,此時日本成為一個重要的據點,它集合了空間、人員、思想資源和文化機構等四個要素,形成了一個官方權威之外,可以公開使用理性批判的場域。經由日本到上海再到口岸,而後漸次到全國各鄉鎮的傳播過程,中國輿論空間得以擴張到下層階級或一般民眾。藉由共同讀物的閱讀,雖然現實上,因為社會階層或生活環境的不同,所佔據的實際空間,常常是各自分開的,但由於報刊造成的「參觀情境」,使他們得以擁有一個「公眾場域」。
第三部份是梳理留日學生刊物與中國政治權力之間的交互關係。依其演變分三個層次作為探討的主軸。其一是利用文獻歸納分析留日報刊高度政治化之後,所構築出來的新權力場。其次是探討清政權對此新興場域的回應;從開始時的壓制到後來的規範,藉由這些政策的轉變,探討此權力場的構成與轉換。其三,探討士人如何藉此權力場的運作,維護以往的文化優勢並以此宣傳自己的政治立場。
第四部份的論述重點則探究留日學生利用報刊傳播新思想時,對語言、文化上可能造成的影響。以三個方面來說明,分別是詞彙、文體和思想資源。晚清留日學生在這個由報刊所構築的場域裡,翻譯、引介西方思想,產生了大量的介詞,這批新詞彙進入了漢語詞彙系統,對人們原有的觀念體系也產生衝擊力量和補充作用。由於留日學生在翻譯西方學理的實際操作過程中十分倉促,透過仿效日本文體的構句,創造出一種「日本直譯體」,產生一種文言過渡至白話的「新文體」,結果造成中國書面體的轉變。在思想資源方面,留日學生將當時日本出版品中轉譯的西方學術消化挪用,刊登於他們所發行的書籍報刊上,將模仿轉譯的對象由西方轉移至日本。使中國走上一條以日本為中介來學習西方文化的道路,日本遂成為晚清中國新思想輸入的主要渠道。
本文最後歸結報刊在晚清的重要性,這個由新式傳播媒介所構築的新場域,最終加速並引導了當時政治、社會和文化上的變革。
英文摘要
Subject of my studies is activities of editing and publishing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carried out by Chinese students in Japan during the late Qing period. Through examine the contents and process of transmission of these newspapers and magazine, I will explore how these kind of new mass media had accelerated the structural changes of China’s politics, society and culture. My argument is divided into 4 parts stated as bellows:
First part deal with reasons contribute to the massive trends of Chinese students studying in Japan during late Qing, and their political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during their stay. After The Russo-Japanese War, numbers of Chinese students studied abroad  increase rapidly due to encouragement by the Qing authority and cooperative efforts from Japan. In aspect of politics, students influenced by nationalism had mobilized massive boycott to attend classes and even returned to China collectively. In aspect of culture, they formed associations of fellow provincials , reading clubs, did massive translation from Japanese into Chinese on Western works which had been translated into Japanese. They also introduced western thought through publishing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Second part of my dissertation explain how these papers and magazine published by Chinese students in Japan transmitted and circulated among the people in China inwardly and downwardly, to constitute the public sphere in late Qing. After 1895, the reformers utilized new mass media fully as means of enlightenment. However after the WuXu coup, Qing authority had ordered to shut down all press, thus the later shifted their operation to concession and overseas. Japan was amongst such important fortified point, it gathered all essential elements such as space, manpower, resources of thoughts and cultural constitution, to form a public sphere whereby reasoning critiques can be carried out in public, outside the control of official authority. From Japan via Shanghai to the ports, and eventually to various villages and towns all over the country, the Chinese public sphere was transmitted to lower class and the mass. Through shared reading on common works, papers and magazine created a spectacle context , which supplied the mass with a public sphere, although in reality, the exact spaces were separated due to differences of social classes and living environment .
Third part would analyze the mut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ublications by Chinese students in Japan and the political power of China. I would divide the main theme into three categories according to its development. First of all is to analyze and induce from the text, the newly formed field of power due to the highly political nature of the papers and magazine run by Chinese students study abroad. Secondly, to study responses of Qing authority on these newly formed field, which has shown an oppressive nature initially and end up with docile. My dissertation would tract this changes in policy, to examine the constitu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is field of power. Finally, to examine how the intellectuals had manipulated the operation of this field of power, to sustain their superiority in culture and to propagate their political stand.
Part four emphasize the potential impacts on languages and culture during the transmission of new thought through papers and magazine. This dissertation will clarify it from 3 perspectives, which are vocabulary, genre and resources of idea respectively. Chinese students in Japan during late Qing had done massive translation and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thought through the Field which was constructed by papers and magazine. As a results, plenty of new vocabulary has been introduced and merged into the vocabulary system of Hanyu( the Chinese language), created intensive impact and supplement to the system of thought which was previously exist . Since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and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theories had been carried out too hastily, syntactic construction which imitate Japanese genre had created a kind of  Genre of Japanese Direct Translation , producing New Genre which is a transition between GuWen( classical Chinese) and Bai Hua ( modern Chinese). This New Genre has changed Chinese literary language as well. In the aspect of resource of idea, through translation of Japanese publication , Chinese students digested and applied western theories carried in it, and reproduced it in books, papers and magazine which they published. In such a way, Japan had become a medium through which new thoughts from western was imported into China during late Qing. In other words, China was depending on Japan in its process of acquiring western culture.
Finally, this dissertation conclude the importance of papers and magazine in late Qing, this new field constructed by new form of mass media had finally accelerat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politics, society and culture during that period.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寫作主旨與前人研究概況…………………………………………………1
第二節 主要研究對象:晚清留日學生報…………………………………………7
第三節  第三節 章節安排與內容綱要………………………………………………9
第二章  晚清留日學生及其辦報………………………………………………11
第一節 罕見的留學潮—晚清留日風潮的時代背景.........................11
一、	晚清學子東渡之因……………………………………………………………11
二、	留日政策的確立與留日熱潮…………………………………………………14
第二節 學子狂飆—晚清留日學生的政治活動……………………………………17
一、	初期的政治意識………………………………………………………………17
二、  民族主義思潮激盪下的活動…………………………………………………19
第三節 晚清留日學生的出版活動…………………………………………………25
一、  留日學界中重要的翻譯團體與翻譯活動……………………………………25
二、  書報雜誌出版形式的演進……………………………………………………33
三、  留日學生的重要報刊…………………………………………………………35
第三章  留日學生報刊與中國「空間」的改寫……………………………43
第一節  報刊與中國「公眾場域」的形成…………………………………………43
第二節  留日學生出版品的銷售管道………………………………………………51
一、	  從海外到國內…………………………………………………………………51
二、  租界提供的保護傘……………………………………………………………56
第三節  中國「公眾場域」的重組…………………………………………………60
第四章  權力的新場域…………………………………………………………70
第一節  留日學生報刊的「政治化」………………………………………………70
第二節  權力的挑戰—官方對報刊的禁制與規範…………………………………76
第三節  言論權的爭奪—新式知識份子和輿論領袖………………………………88
第五章  傳播新學對語言與文化的衝擊……………………………………102
第一節	漢語的新風景—新詞彙與新文體的發展…………………………………102
一、	輸出與回歸—東路來的新詞彙………………………………………………102
二、	新詞彙造成的文化衝擊………………………………………………………111
三、	文言與白話的過渡—「新文體」的產生……………………………………117
第二節  思想資源的轉向—東學的興起……………………………………………121
第六章	結論………………………………………………………………………129
第一節	留日學生報刊所開展出的「公眾場域」…………………………………129
第二節  本文之回顧與展望…………………………………………………………131
參考及引用書目……………………………………………………………………133
圖表目次
表2-1:中國—日本交通工具費用…………………………………………………12
表2-2:1896-1911中國留日學生人數統計表……………………………………15
表2-3:1850—1904年中國人翻譯外文書比例的統計表…………………………29
表2-4:1850—1904 翻譯各類日文書統計表………………………………………30
表2-5:1900-1911留日學生所辦刊物一覽表……………………………………35
表3-1:維新時期各地學會與報館…………………………………………………47
表3-2:1900-1904主要留學生刊物中國經銷處一覽表…………………………53
表3-3 :梁啟超所辦各報發行量與讀眾……………………………………………54
表3-4 :上海、海外、港澳三區發行之中文報刊數與比率………………………57
表3-5:1903-1905報界調查總表…………………………………………………65
表4-1:1896-1911年中文報刊創刊數……………………………………………78
表4-2:1896-1911年中國國內中文期刊創刊數比例……………………………78
表4-3:《民報》對《新民叢報》的駁論……………………………………………91
表4-4:《新民叢報》對《民報》的駁論……………………………………………96
表4-5:一對多、二級傳播模式………………………………………………………101
表5-1:中國人承認來自現代日語的現代漢語詞彙一覽表………………………106
表5-2:與日相關之無政府主義華人社團名錄 (1907年至1911年) ………127
表5-3:與日相關之中文無政府主義書刊名錄 (1911年前) ………………… 128
參考文獻
一、原始文獻: 

1.報刊、雜誌(按報刊發行先後排序)
《申報》,同治11(1872)年3月23日至光緒13(1887)年4月30日,上海。(台北:學生書局,1965)。 
《時務報》,第1冊至56冊,光緒22(1896)年7月至光緒24(1898)年3月,上海。(北京:中華書局,1991)。 
《湘學新報》,第1冊至45冊,光緒23(1897)年7月至24(1898)年3月,長沙。(台北:華聯出版社,1966)。
《清議報》,第1冊至45冊,光緒24(1898)年11月至光緒27(1901)年11月,橫濱。(台北:成文書局,1967)。 
《譯書彙編》,第一期至第九期,1900年12月至1900年4月,東京(台北:學生書局,1966)。
《新民叢報》,第1年第1號至第4年24號,光緒28(1902)年1月至光緒33(1907)年10月,橫濱。(台北:藝文出版社,1966)。 
《遊學譯編》,第1期至11期,1902年12月至1903年6月,東京。(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68)。
《浙江潮》,第1期至10期,1903年2月至11月,東京。(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68)。 
《湖北學生界》(漢聲),第一期至第十八期,1903年2月至9月,東京。(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68)。
《蘇報》,第2451號-第2513號,光緒29年(1903)4月10日至閏5月12日,上海。(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68)。
《江蘇》,第1期至12期,1903年5月至1904年5月。(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68)。 
《國民日日報》,共1至4期,1904年刊行,上海。(台北:學生書局,1965)。 
《二十世紀之支那、洞庭波、漢幟》合訂本《二十世紀之支那》第一號,1905年6月,東京;《洞庭波》第一期,1906年10月,東京;《漢幟》第一期,1907年1月,東京。(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68)。 
《民報》,第1號至26號,1905年11月至1910年10月,東京。(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68)。
《雲南》,第一期至第三期,光緒32(1906)年八月至12月,東京。(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68)。 
《新譯界》,第一號至第八號,光緒32(1906)年10月光緒34年3月,東京。(台北:經世書局,1985)。
《牖報》,第一號至第六號,光緒33(1907)年3月至9月,東京。(台北:經世書局,1985)。
《法政學報》,第一期至第五期,光緒33(1907)年1月15日至5月15日,東京。(台北:經世書局,1985)。
《大同報》,第一期至第五期,光緒33(1907)年5月至11月,東京。(台北:經世書局,1985)。

2‧相關實錄、史料(依實錄所載年代排序)
(1)實錄
《大清會典事例》,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6。
《清高宗純皇帝實錄》,台北:華文出版社,1970。
《清世宗憲皇帝實錄》,台北:華文出版社,1970。
《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台北:文海出版社,1963。
《清末籌備立憲檔案史料》,台北:文海出版社,1981。
(2)史料(依作者筆畫排序)
上海申報館編,《申報館書目》,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877年編)2003。 
上海通社編,《舊上海史料匯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 
中國史學會主編,《戊戌變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方漢奇,《中國近代報刊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
方漢奇,《中國新聞事業通史》第一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 
史和、姚福申、葉翠娣等編,《中國近代報刊名錄》,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 
徐載平、徐瑞芳,《清末四十年申報史料》,北京:清華出版社,1988。 
張靜廬編,《中國出版史料補編》,北京:中華書局,1957。 
張靜廬編,《中國近代出版史料二編》,北京:中華書局,1957。 
張靜廬編,《中國近代出版史料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57。 
鄒魯,《中國國民黨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60。
實藤惠秀監修、譚汝謙主編、小川博編輯,《日本譯中國書綜合目錄》,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1。
璩鑫圭、唐良炎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學制演變》,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3‧清人筆記、文集、專書(依作者姓名筆畫排序)
戈公振,《中國報學史》,台北:學生書局,1982。 
王 韜,《王韜日記》,台北:中華書局,1987。 
王 韜,《弢園文錄外編》,上海:上海書店,2002。 
王國維,《王國維遺書》,上海:上海古籍書店,1983。 
王闓運,《湘綺樓日記》,台北:學生書局, 1964。 
包天笑,《釧影樓回憶錄》,台北:龍文出版社,1990。 
余繼登,《典故紀聞》,北京:中華書局,1997。
吳玉章,《吳玉章回憶錄》,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87。
宋恕,胡珠生編,《宋恕集》,北京:中華書局,1993。 
李伯元,《文明小史》,台北:三民書局,1988。 
周作人,《知堂回想錄》,台北:龍文出版社,1989。 
林紓,《林畏廬先生年譜》,台北:中華書局,1949。
孫寶瑄,《忘山廬日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馬敘倫,《石屋餘瀋》,上海:建文書店,1946。
康有爲,《戊戌變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第二冊。 
張之洞,《張文襄公全集》,北京:北平文華齋,1928。
梁啟超,《戊戌政變記》,台北:文海,1973。
梁啟超,《飲冰室自由書》,台北:中華書局,1937。
梁啟超,《飲冰室文集》,台北:中華書局,1960。
梁啟超,《飲冰室文集類編》台北:華正書局,1974。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黃遵憲,《日本國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劉大鵬,《退想齋日記》,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0。 
鄭子瑜、實藤惠秀編,《黃遵憲與日本友人筆談遺稿》,台北:文海,1974。 
嚴復,《嚴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 
二、近人研究成果(依作者姓名筆畫排序)
1.中文專書 
丁偉志、陳崧,《中西體用之間:晚清中西文化觀述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于醒民、唐繼無,《上海──近代化的早產兒》,台北:久大出版社,1992。 
尹韻公,《中國明代新聞傳播史》,重慶:重慶出版社,1990。
王一川,《中國現代性體驗的發生》,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王先明,《近代新學—中國傳統學術文化的嬗變與重構》,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
王志弘,《流動、空間與社會--王志弘1991-1997論文選》,台北:田園城市文化,1998.。
王爾敏,《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台北:台灣商務,1995。 
王爾敏,《晚清政治思想史論》,台北:台灣商務,1995。 
包業明主編,《後現代性與地理學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朱傳譽,《先秦唐宋明清傳播事業論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8。 
朱維錚,《求索真文明:晚清學術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朱錦祥、呂凌柯,《中國報業史話》,鄭州:大象出版社,2000。 
余英時,《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台北:三民書局,1992。 
吳圳義,《清末上海租界社會》,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 
呂萬和,《簡明日本近代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 
李孝悌,《清末的下層社會的啟蒙運動:1901-1911年》,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年。 
李孝悌,《戀戀紅塵:中國的城市、欲望與生活》,台北:一方出版社,2002。 
李志茗,《晚清四大幕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李喜所、元青,《梁啟超傳》,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李瑞騰,《晚清文學思想論》,台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 
李歐梵,《上海摩登》,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0。 
李歐梵,《中國現代文學與現代性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 
李歐梵,《李歐梵自選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汪 暉、陳燕谷主編,《文化與公共性》,北京:三聯書店,1998。 
汪暉、余國良編,《上海:城市、社會與文化》,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8。 
汪榮祖,《晚清變法思想論叢》,台北:聯經出版社,1983年。 
來新夏等著,《中國近代圖書事業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尚小明,《留學生與清末新政》,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
胡道靜,《新聞史上的新時代》,上海:世界書局,1946。 
郁慕俠,《上海鱗爪》,上海:上海書店,1998。 
夏曉虹,《覺世與傳世:梁啟超的文學道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夏曉虹,《晚清社會與文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夏曉虹,《晚清的魅力》,天津:百花文藝,2001。 
夏曉虹,《返回現場──晚清人物尋蹤》,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
夏鑄九,《理論建築:朝向空間實踐的理論建構》,台北:唐山,1993。
孫中山,《孫中山全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
徐松榮,《維新派與近代報刊》,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8。 
桑兵,《晚清清末新知識界的社團與活動》,北京:三聯出版社,1995。  
桑兵,《晚清學堂學生與社會變遷》,台北:稻鄉出版社,1991。
秦紹德,《上海近代報刊史論》,上海:復旦大學,1993年。 
馬光仁,《上海新聞史》,上海:復旦大學,1996年。
馬祖毅,《中國翻譯史》,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高名凱、劉正埮,《現代漢語外來詞研究》,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
張玉法,《清季的革命團體》,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2。 
張育仁,《自由的歷險-中國自由主義新聞思想史》,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3。 
張朋園,《中國近代化的區域研究─湖南省1860~1916》,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3。
張朋園,《梁啟超與清季革命》,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9 二版。
張開敏,《上海人口遷移研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9。 
張樹棟等著,《中華印刷通史》,北京:印刷工業出版社,1999。(繁體版:張樹棟等著,《中華印刷通史》,台北:印刷傳播基金會,1998;網路版:http://www.cgan.com/  book/books/print/g-history/index.htm)
張灝等,《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晚清思想》,台北:時報文化,1985。 
梁容若,《中日文化交流史論》,商務印書館,1985。
許寶強、袁偉選編,《語言與翻譯的政治》,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
陳平原、夏曉虹編注,《圖像晚清:點石齋畫報選》,天津,百花文藝,2001。 
陳平原、王德威、商偉編,《晚明與晚清:歷史傳承與文化創新》,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陳平原,《文學的周邊.》,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
陳玉申,《晚清報業史》,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3。
陳建華,《「革命」的現代性:中國革命話語考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陳無我,《老上海三十年見聞錄》,上海:上海書店,1997。 
章開沅,《中國近代史上的官紳商學》,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曾虛白主編,《中國新聞史》,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1966。 
湯志鈞,《戊戌變法史論叢》,台北:谷風出版社,1986
湯志鈞,《戊戌時期的學會和報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3。 
湯志鈞,《戊戌變法史(修訂本)》,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2003。 
舒新城,《我和教育》,台北:龍文出版公司,1990。
馮自由,《革命逸史》, 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
黃克武、張哲嘉主編,《公與私:近代中國個體與群體的重建》,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 
黃金麟,《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台北:聯經出版社,2001。
黃慶福,《清末留日學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3年再版。
黃應貴,《空間、力與社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1995。
楊揚,《商務印書館:民間出版業的興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楊聯芬,《晚清至五四:中國文學現代性的發生》,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鄒振環,《影響中國近代社會的一百種譯著》,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6。 
鄒振環,《晚清西方地理學在中國》,上海:上海古籍,2000。 
熊月之,《中國近代民主思想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熊月之,《西學東漸與晚清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熊月之、張敏,《上海通史•晚清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熊月之、袁燮銘,《上海通史•晚清政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熊月之、馬可強、晏可佳選編,《上海的外國人(1842-194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劉青峰編,《民族主義與中國現代化》,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4。 
劉家林,《中國新聞通史》,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5。 
劉振嵐,《戊戌維新運動專題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蔡樂蘇、張勇、王憲明,《戊戌變法史述論稿》,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 
翦伯贊等編,《戊戌變法》,上海 :神州國光社,1953 (第一版)。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聯經,1986 。
蕭公權等,《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社會主義》,台北:時報文化,1988。 
賴光臨,《中國新聞傳播史》,台北:三民書局,1978。 
賴光臨,《中國近代報人與報業》,台北:商務印書館,1980。 
鍾叔河,《走向世界:近代中國知識分子考察西方的歷史》,北京:中華書局,2000。 
羅志田,《權勢轉移:近代中國的思想、社會與學術》,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羅志田,《二十世紀的中國思想與學術掠影》,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1。 
羅志田,《裂變中的傳承──20世紀前期的中國文化與學術》,北京:中華書局,2003。 
蘇雪峰,《張之洞與湖北教育改革》,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6。 
蘇精,《馬禮遜與中文印刷》,台北:學生書局,2000。 

2. 中文譯著 
小野川秀美著,林明德等譯:《晚清政治思想研究》,台北:時報文化,1982。
小濱正子,《近代上海的公共性與國家》,葛濤譯,上海:上海古籍,2003。 
包亞明編,李鈞等譯:《現代性與空間的生產》,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史蒂文森,尼克(Stevenson,Nick)著,王文斌譯:《認識媒介文化社會理論與大眾傳播》,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任 達(Reynolds,Douglas R.)著,《新政革命與日本:中國,1898-1912》,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 
哈貝馬斯(Habermas, Juergrn)著,曹衛東等譯,《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 
施拉姆,韋耳伯(Schramm Wilbur)著,金燕寧等譯,《大眾傳播媒介與社會發展》,北京:華夏出版社1990。 
柯文(Cohen,Paul A)著,林同奇譯,《在中國發現歷史:中國中心觀在美國的興起》,北京:中華書局,2002。 
紀登斯,安東尼(Giddens,Anthony)著,胡宗澤、趙力濤譯,《民族國家與暴力》,北京:三聯書店,1998。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9。 
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著,高名凱譯,《普通語言學教程》,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麥克魯漢,馬歇爾(McLuhan, M.)著,《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麥克魯漢,馬歇爾(McLuhan, M.)著,麥克魯漢,艾利克(Mcluhan, Eric)、金格隆,法蘭克(Zingurone , Frank)編、汪益譯,《預知傳播紀事:麥克魯漢讀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 
費正清(Fairbank, John K)、劉廣京編,《劍橋中國晚清史》上、下冊,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譯室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 
費瑟斯通,麥克(Featherstone, Milk)著,精明譯,《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南京:譯林出版社,2000。 
溝口雄三,《日本人視野下的中國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1996年。 
實藤惠秀著,譚汝謙、林啟彥譯,《中國人留學日本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2。 
實藤惠秀著,譚汝謙主編,小川博編輯,《日本譯中國書綜合目錄》,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1。 
福柯,米歇爾(Foucault, Michel,譯作傅柯)著,王德威譯,《知識的考掘》,台北:麥田文化出版,1993。 
劉禾著,宋偉杰等譯,《跨語際實踐:文學、民族文化與被譯介的現代性,1900-1937中國》,北京:三聯書店,2002。 
戴仁(Drege, Jean-Pierre),李桐實譯,《上海商務印書館1897-1949》,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三、期刊、論文(依作者姓名筆畫排序)

1‧期刊
二見剛史、佐騰尚子,〈中國人日本留學史關係統計〉,《國立教育研究所紀要》94號,1978年3月。
王先明,〈近代新學與社會文明轉型的幾點思考〉,《天津社會科學》,2000年第2期。 
王先明,〈清代社會結構中紳士階層的地位與角色〉,《中國史研究》1995年11月。 
王汎森,〈戊戌前後思想資源的變化:以日本因素為例〉,《二十一世紀》,1998年45卷。 
王汎森,〈近代中國知識分子自我形象的轉變〉,《臺大文史哲學報》2002年56期。 
王爾敏,〈清季知識分子的自覺〉,《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71年第2期 。 
王學珍,〈清末報律的實施〉,《近代史研究》,1995年87期。
矢野文雄:〈清國留學生招聘策〉,《近代史資料》總第74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
何忠禮,〈二十世紀的中國科舉制度史研究〉,《歷史研究》2000年第6期。
宋 暉,〈近代報刊與小說的勃興〉,《江西師範大學學報》,2001年第34卷。 
李思頤,〈清末報律再探──兼評幾種觀點〉,《新聞與傳播研究》1995第1期。 
李喜所,〈清末留日學生人數小考〉,《文史哲》1982年第三期
沈松僑,〈振大漢之天聲──民族英雄系譜與晚清的國族想像〉,《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00年第33期。 
沈鏡如,〈戊戌變法與日本〉,《歷史研究》1954年第5期。 
黃克武,〈梁啟超與康德〉《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98年30期。
楊肅獻,〈梁啟超與中國近代民族主義―1896~1907〉,《史原》1979年第9期。 
熊月之,〈從《點石齋畫報》案看晚清上海言論自由〉,《書窗》,2000年第2卷。 
熊月之,〈晚清上海私園開放與公共空間的拓展〉,《學術月刊》,1998年第8期。 
熊月之,〈略論晚清上海新型文化人的產生與匯聚〉,《近代史研究》,1997年100卷。 
劉望齡,〈張之洞與湖北報刊〉,《近代史研究》,1996年92期。 
鄭世芸,〈梁啟超新民思想的東學背景〉第一屆儒學國際研討會,2004年8月。
2‧論文
方迎久,《文學性與新聞性的消長--早期《申報》文人研究》,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2。 
王鴻泰,《流動與互動--由明清間城市生活的特性探測公眾場域的開展》,台灣大學歷史系博士
論文,1989。
李仁淵,《晚清的新式傳播媒體與知識份子:以報刊出版為中心的討論》,台灣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3。
邱秀香,《清末新式教育的理想與現實:以新式小學堂興辦為中心的探討》,台灣政治大學歷史系,2000。 
孫承希,《戊戌變法時期之時務報》,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孫慧敏,《西學東漸:近代中國「學校」觀的變遷》,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7。 
張哲魁,《梁啟超的民族思想與國家觀念之研究》,台灣東海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楊士朋,《清中葉以降至民初的茶館酒樓與客棧》,台灣暨南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論,2000。 
劉紹鈴,《尋找現代:晚清「新」文化話語》,台灣暨南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3。
賴奇祿,《從背景因素與思想淵源研析晚清改革思想》,台灣東海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四、外文資料(依字母先後排序)
Cohen, Paul A., 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 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e Recent Chinese Pas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1984. 
Habermas, Jürgen, The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Trans. by Thomas Burger.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2.Trans 
Judge, Joan, Print and Politics: “Shibao” and the Culture of Reform in Late Qing China. Stand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Lee, Leo Ou-fan, and Andrew J. Nathan,“The Beginnings of Mass Culture: Journalism and Fiction in the Late Ch’ing and Beyond.” in David Johnson, Andrew J. Nathan, and Evelyn S. Rawski, eds. Popular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p.360-398. 
Liou, Li-Min,〈書評:Print and Politics: “Shibao” and the Culture of Reform in Late Qing China〉,《中央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3(2000),p.317-323。 
Liu, Lydia H., Translingual Practice: Literature, National Culture, and Translated Modernity-China, 1900-1937.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Rankin, Mary Backus, Elite Activism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Zhejiang Province, 1865-1911.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永井算己,〈清末にぉける在日康梁派の政治動(そのー)〉,收入於信州大學,《人文科學論集》(長野:信州大學人文學部文學科)創刊號(1966年)。 
角田和夫,〈中國における日清戰爭後の立憲思想の形成についこ〉,《近代中國》(東京:近代中國 
研究會),第二十四期(1994年10月)。 
さいとう˙けいしゅう《中國人日本留學史》(東京:くろしお出版,1981)。譚汝謙、林啟彥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2年出版)。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