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611200518000400
DOI 10.6846/TKU.2005.00813
論文名稱(中文) 中共後備武裝力量之民兵發展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The study of Militia development in the reserved armed forces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Strategic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3
學期 2
出版年 94
研究生(中文) 王惠民
研究生(英文) Huei-Ming Wang
學號 790260078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5-06-18
論文頁數 447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翁明賢
委員 - 林芳璇
委員 - 翁明賢
委員 - 曾復生
關鍵字(中) 後備武裝力量
民兵
關鍵字(英) Reserved armed forces
Militia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中共國防武力區分: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民兵。而中共後備武裝力量內涵中,除預備役部隊、學生軍訓外,位居主體地位的「民兵」,其生存發展過程,同解放軍一般,仍受整體國際環境軍事變革與中共國防政策軍事戰略目標所規範,後備動員走向亦隨之調整步伐。
 民兵,係植基於中共在政治上黨管武裝的堅持、傳統人民戰爭的組建思想、平戰一致與勞武合一的組織形式等必要原則而組建,並受「民兵與預備役相結合」的法制規範;特別是中共歷代領導人軍事思想與建軍規劃走向所牽動。其角色定位即為中共《兵役法》第三十六條中所定調:「民兵是不脫離生產的群眾武裝組織,是中共人民解放軍的助手和後備力量。」
 當面臨一九七八年改革開放以後,軍事作為以服從經濟大局為著眼。中共在政治、社會、經濟各面向的劇烈變動與衝擊中,產生面對變化時必須予以對應解決的需求考驗;而中共軍事作為在改革開放之後,雖以服從經濟大局為著眼,但時至今日,中共軍事武裝力量,所面臨「第三波」戰爭型態的衝擊,與本身軍事事務變革中轉型的時間壓力,較政治、社會、經濟議題尤為劇烈,因此對民兵亦產生需求的條件。
 「民」與「兵」兼具的民兵角色,期能對相關的需求考驗有所回應。但探究民兵之回應,其困難在於其不可豁免地在此「系統」中,同步受到改革開放的嚴重衝擊與影響;顯露諸如:組織與管理實務、素質與專業導向、經費與法制保障、角色定位與訓練等問題。此均為其前瞻未來,選擇發展方向時,所應面對者。
英文摘要
The national defense forces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People’s armed police of China, and Militia. In the connotation of the reserved armed forces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despite of the reserve service and military training of student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is “militia”, of which process of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is still regulated by the revolution in military affairs of the entir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and the military strategic targets, just lik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In addition, the trend of mobilization of reserved armed forces is also adjusting.
  Militia is based on the insistence that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ontrols the military forces politically, traditional thinking of people’s war, consistence in peaceful time and wartime, and the organic form of integration of labors and forces. Besides, it is regulated by the law that ”militia should combine with the reserved armed forces ”,especially changed by the military thinking and the plans of establishing arm force of the leaders of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ts role is just followed by the 36th clause of  “Military Service Law ” of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which is “Militia is the People’s armed organization with production, and it is the assistant and reserved forces of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since 1978, China’s military actions followed whole economic situation. Facing the severe change and charge of politics, society and economy,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to solve the tests of need after those change. Though China’s military actions should follow whole economic situation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until today, the military armed forces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ll face the charge of the third style of war and the pressure of time under the change of the revolution in military affairs by itself, and those above are severer than the issues of politics, society and economy. 
  Militia is combined with people and armed forces, and it is expected to reply to related need and test. However, the difficulties are that militia will be affected by the charge and influence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in the system, such as the problems of organizations and affairs of management, quality and profession-oriented, funds and legal protection, and set-up of roles and training. Those are China will face when it looks forward the future and chooses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中共後備武裝力量之民兵發展研究目錄...............Ⅰ-Ⅲ
圖目錄........................................... Ⅳ
表目錄........................................... Ⅴ-Ⅵ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1.2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1.3	研究途徑與方法...................................... 8
1.4	概念架構與分析...................................... 15
1.5	文獻檢閱............................................ 18
第2章	中共軍事戰略發展
2.1	新時期國防政策內涵.................................. 21
2.2	二十世紀軍事事務變革的影響.......................... 24
2.3	二十一世紀軍事戰略發展目標.......................... 30
2.4	小結................................................ 34
第3章	中共國防動員趨勢
3.1	國防動員歷程........................................ 37
3.2	後備武力發展重點事件................................ 44
3.3	國防動員未來發展走向................................ 53
3.4	小結................................................ 67
第4章	民兵的組建原則
4.1	黨管武裝的政治堅持.................................. 70
4.2	人民戰爭的組建思想.................................. 76
4.3	平戰一致與勞武合一.................................. 80
4.4	民兵與預備役相結合.................................. 84
4.5	小結................................................ 87
第5章	民兵制度發展歷史進程
5.1	毛澤東的人民戰爭(1927-1976)...................... 88
5.2	鄧小平的經濟大局(1976-1989)...................... 96
5.3	江澤民的兩個轉變(1989-2002)....................... 99
5.4	胡錦濤崛起與國防掌握(2002-2005)................... 101
5.5	小結................................................. 115
第6章	民兵的任務與職能
6.1	民兵的任務與編組..................................... 117
6.2	民兵徵集與動員....................................... 123
6.3	民兵的領導機制....................................... 132
6.4	民兵的政治工作....................................... 145
6.5	小結................................................. 161
第7章	民兵的作業與戰備實務
7.1	民兵的法制與經費保障..................................164
7.2	民兵與預備役的訓練................................... 173
7.3	民兵武器裝備管理..................................... 199
7.4	民兵的戰備值勤....................................... 203
7.5	小結................................................. 211
第8章	兵役制度的演變與調整
8.1	兵役制度的演變....................................... 214
8.2	兵役役期的調整....................................... 224
8.3	法制約束的擴張....................................... 228
8.4	預備役制度的強化..................................... 230
8.5	小結................................................. 235
第9章	改革開放後政治社會經濟發展對民兵的需求考驗
9.1	中共改革開放的演進歷史............................... 237
9.2	中共改革開放在政治社會經濟因素上的可能阻礙........... 240
9.3	下崗與就業困難問題................................... 246
9.4	氣象災害與其他天然災害的發生......................... 248
9.5	政治力量不足以解決所有重要問題....................... 250
9.6	小結................................................. 256
第10章	改革開放後軍事戰略對民兵的需求條件
10.1	鄧時期後中共軍事戰略思想的演變與現代化努力........... 258
10.2	中共動武模式......................................... 274
10.3	中共可能的攻台模式與時機............................. 280
10.4	東南沿海軍事重點保障..................................291
10.5	小結..................................................292
第11章	民兵面對改革開放需求的回應
11.1	對改革開放後政治社會經濟發展需求與條件的回應......... 295
11.2	中共民兵對改革開放後軍事戰略需求的回應............... 307
11.3	小結................................................. 316
第12章	民兵面對改革開放需求與考驗所顯露問題
12.1	組織與管理實務問題................................... 318
12.2	素質與專業導向問題................................... 330
12.3	經費與法制保障問題................................... 334
12.4	角色定位與訓練問題................................... 339
12.5	小結................................................. 346
第13章	結論
13.1	論文回顧............................................. 348
13.2	研究心得............................................. 350
13.3	研究啟發與建議....................................... 370

參考書目................................................... 374
附錄........................................................ 408

圖目錄
圖1.1		政治系統模型(Model of a Political System)圖...........12
圖1.2	改革開放後中共後備武裝力量之民兵建設演變系統圖......15
圖1.3	研究架構圖..........................................16
圖5.1	共軍信息化建設戰略時間表示意圖......................111
圖6.1	中共徵兵程序圖......................................124
圖6.2	中共黨組織層級圖....................................133
圖6.3	中共民兵組建與動員機構圖............................134
圖6.4	中共民兵預備役組織體系圖............................135
圖6.5	中共民兵的領導機構..................................144
圖6.6	民兵政治教育內容體系................................149
圖7.1	中共學生軍訓分析圖..................................158
圖13.1  民兵發展歷程....................................... 357




表目錄
表2.1	解放軍各界對新軍事革命的認知.......................... 26
表2.2	中共解放軍各階段軍事戰略發展過程...................... 34
表2.3	中共人民解放軍戰略之演變.............................. 35
表3.1	中共建政後國防動員暨後備武力發展重要事件歷程表........ 44
表3.2	中共一九五○至二○○五年十次裁軍歷程表................ 58
表5.1	胡錦濤生平簡歷綜整表.................................. 103
表5.2	中共領導人意識型態對共軍軍事戰略作為影響綜整表........ 109
表5.3	胡錦濤任軍委主席六個月內軍事活動...................... 114
表6.1	中共後備動員制度表.................................... 130
表6.2	動員方式分類表........................................ 131
表6.3	中央軍事委員會成員(十六屆一中全會2002.11.15選出)..... 138
表6.4	專職人民武裝幹部基幹民兵連(排)長政治教育內容........ 153
表6.5	新入隊基幹民兵政治教育內容............................ 154
表6.6	應急分隊政治教育內容.................................. 155
表6.7	專業技術分隊政治教育內容.............................. 156
表6.8	哨所、重要目標守護分隊政治教育內容.................... 157
表6.9	不同類型編組人員政治教育時間分配參考表(一).......... 158
表6.10	不同類型編組人員政治教育時間分配參考表(二).......... 159
表6.11	不同類型編組人員政治教育時間分配參考表(三).......... 160
表7.1	專職人民武裝幹部訓練參考時間.......................... 180
表7.2	步兵幹部訓練參考時間.................................. 181
表7.3	步兵分隊訓練參考時間.................................. 181
表7.4.	通信幹部訓練參考時間.................................. 182
表7.5.	無線電分隊報務員訓練參考時間.......................... 182
表7.6		無線電分隊報話員、步話機員訓練參考時間................ 183
表7.7	無線電分隊技工訓練參考時間............................ 183
表7.8	有線電分隊電話守機員訓練參考時間...................... 183
表7.9	有線電分隊野戰被復線線路架設員訓練參考時間............ 184
表7.10	有線電分隊技工訓練參考時間............................ 184
表7.11	地炮幹部訓練參考時間.................................. 184
表7.12	地炮分隊訓練參考時間.................................. 185
表7.13	高砲指揮員訓練參考時間................................ 185
表7.14	高砲指揮分隊訓練參考時間.............................. 185
表7.15	高砲砲(槍)手分隊訓練參考時間.......................... 186
表7.16	工兵訓練參考時間...................................... 186
表7.17	防化兵訓練參考時間.................................... 186
表7.18	中共之服役制度類別表.................................. 188
表7.19	兩岸銜級制度之比較................................... 192
表10.1	台灣與西方學者提出的中共攻台可能時機與方式........... 280
表11.1	中共民兵與預備役部隊專業部隊......................... 313
參考文獻
中文書籍
1.	王文榮主編,《戰略學》。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0年9月。
2.	王玉民,《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4年。
3.	王啟民、陳鋒,《打贏高技術局部戰爭-軍官必讀手冊》。北京:軍事誼文出版社,1997年5月。
4.	王景佳、閻宏海,《國防大典》。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7年。
5.	中共中央文獻編委會,《鄧小平文選(1975-1982)》。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6.	中共中央毛澤東選集出版委員會編,《毛澤東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
7.	中共中央毛澤東選集出版委員會編,《毛澤東選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
8.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動員部編,《民兵軍事訓練手冊》。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60年。
9.	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當代中國軍隊的軍事工作》上、下冊,1989年。
10.	中國戰爭動員百科全書編審委員會,《中國戰爭動員百科全書》。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3年。
11.	四川省軍區,《兵員動員學》。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87年。
12.	申東允,《中共之民兵制度》。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1977年7月。
13.	李安復,《中共新軍事革命與對台戰略─軍事戰略計畫作為之分析》。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論文,2000年。
14.	李保忠,《中外軍事制度比較》。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15.	李庚辰,《軍官教育手冊-上、中、下冊》。北京:長城出版社,2001年。
16.	李俊亭,《中國武裝力量通覽》。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
17.	李偉銘,《中共「全民信息戰」之研究》。台北:政戰學校論文,2002年。
18.	李際均,《軍事戰略思維》。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6年。
19.	全疆發,《趣味軍事地理》。廣州:廣東省地圖出版社,1998年。
20.	吳子勇主編,《戰爭動員學教程》。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2年7月
21.	吳定,《公共政策辭典》(增訂再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
22.	吳景亭,《戰爭動員》。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8年。
23.	吳麗,《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軍制分冊》。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87年。
24.	沈明室,《改革開放後的解放軍》。台北:慧眾文化出版社,1995年。
25.	沈善文,〈戰爭動員準備應堅持的幾個原則〉,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041。
26.	邱明松,《中共海南建省的戰略分析》。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論文,1991年。
27.	余長超,《後冷戰時期中共國防戰略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外交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28.	卓榮貴,《中共陸軍改革之研究(1985-1996)》。台北: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1997年。
29.	孟樵,《探索中共二十一世紀的軍力:邁向打贏高技術戰爭之路》。台北,全球防衛雜誌社,2001年。
30.	林宗達,《蛻變中的軍事強權:中共軍事革新的動力》。台北:時英出版社,2001年。
31.	易元秋、劉國福主編,《民兵縱橫談》。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4年。
32.	易平,《中共史‧第一卷:產生與跨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33.	尚全守,《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大林軍事思想簡論》。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5年。
34.	陳東龍,《中共軍備現況》。台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35.	陳偉華,《軍事研究方法論》。龍潭:國防大學,2003年。
36.	陳駿銘,《中共兵役制度之研究》。台北:內政部,1991年。
37.	陳總第、庫桂生,《國民經濟動員基本理論和歷史經濟的研究》。北京:長征出版社,1995年。
38.	陳燕勤,《民兵預備役政治教育實用手冊》。甘肅:甘肅人民出版社,1992年。
39.	郭化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大辭典》。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
40.	郭傳濤,《人民戰爭論》。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2年。
41.	孫守芳,《中國民兵史話》。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2年。
42.	胡鞍鋼、王紹光、康曉光,《中國地區差距報告:地區收入差距日益擴大的現實挑戰》,台北:致良出版社,1996年。
43.	胡鞍鋼,《中國走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44.	胡鞍鋼,《思考中國:挑戰中國的九大問題》。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8年。
45.	胡鞍鋼,《全球化挑戰中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46.	胡鞍鋼,《第二次轉型國家制度建設》。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
47.	南京軍區政治部群工部編印,《民兵預備役工作文件選編》。南京:南京軍區政治部群工部,1987年。
48.	馬立峰,《士兵實用手冊》。北京:長征出版社,2000年。
49.	袁明志,《新時期中共民兵研究(1978-1997)》。台北: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50.	袁和平,《中國特色國防後備力量建設概論》。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4年。
51.	秦偉騰,《江澤民軍事思想之研究》。台北:政戰學校論文,2004年。
52.	徐瑜主編,《中共軍隊政治工作研究-從中共軍隊政治工作現況探討公元二OO五年國軍因應之道》,政治作戰學校政軍事社會科學研究中心,2000年9月。
53.	張立德,《中國軍事發展與台灣防禦性反制戰力建構之研究》。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論文,2003年。
54.	張治武,《軍訓手冊》。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7年。
55.	張念鎮,《中共人民戰爭之研究》。台北: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1970年。
56.	張念鎮,《共黨理論比較研究》。台北:覺園出版社,1980年。
57.	張念鎮,《中共軍事研究》。台北:政戰學校,1987年。
58.	張明睿,《解放軍對未來戰爭準備之研究》。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論文,2002年。
59.	張紹華,《冷戰後中共軍事思想》。台北:政治大學外交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60.	張國良主編,《高技術條件下的人民戰爭》。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7年4月。
61.	張國讚,《中國大陸政治民主化之研究》,高雄: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62.	許薌君,《從中共軍備發展探討解放軍軍事戰略思想趨向》。台北: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論文,2004年。
63.	翁明賢,《全球化時代與國家安全》。台北:創世文化事業出版社,2003年。
64.	彭光謙、姚有志主編,《戰略學》。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1年。
65.	溫光春主編,《中國軍事著作大辭典》。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6年。
66.	傅仁坤,《中共軍隊發展及建軍路線之研究》。台北: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1983年。
67.	傅秋濤,《中國民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68.	黃文智,《中共在韓戰停戰談判策略之研究》。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論文,1992年。
69.	黃唯亮等,《兵員動員》。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87年。
70.	喬良、王湘穗著,《超限戰─對全球化時代戰爭與戰法的想定》。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1999年。
71.	越鐘武、越髮岭,《中國民兵政治工作大綱》。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
72.	楊春長主編,《學習江澤民同志關於軍隊與國防建設的論述》。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7年。
73.	楊錫銘,《中共公安工作研究-中共人民武裝警察部隊解析》。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1993年6月。
74.	葉至誠、葉立誠,《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2002年。
75.	彭慕仁,《中共「懲越戰爭」的決策》。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論文,1986年。
76.	雷慶善主編,《國防後備軍概論》。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89年4月
77.	福州軍區司令部動員部彙編,《擴編動員工作資料一》(歷史資料)。福州:福州軍區司令部,1983年。
78.	福州軍區司令部動員部彙編,《擴編動員工作資料二》(歷史資料)。福州:福州軍區司令部,1983年。
79.	福州軍區司令部動員部彙編,《擴編動員工作資料三》(歷史資料)。福州:福州軍區司令部,1983年。
80.	鄭訓,《中國民兵史話》。北京:長征出版社,1992年。
81.	蔡明彥,《中共軍力現代化的發展與挑戰—從武獲政策分析》。台北:鼎茂出版社,2005年。
82.	蔡俊仁,《中共民兵之研究》。台北: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1983年。
83.	蔡雲明,《中共兵員動員體制之研究》。台北: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84.	蔡雲明,《中共解放軍新時期「精簡整編」之研究 (一九七八至一九九八年)》。國軍第二十五屆軍事著作情報類銅像獎,1998年。
85.	蔡衡,《中共人民武裝警察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2002年。
86.	蔡慶星,《江澤民時期中共對台軍事戰略之研究(1989-1997)》。台北: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1997年。
87.	劉森山、趙彥亮主編,《戰爭潛力的轉化與動員》。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1年。
88.	謝志淵,《中共人民戰爭思想之演變 1927-1999》。台北: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2000年。
89.	謝定正等合編,《解放軍研究書摘彙編》。龍潭:國防大學,2003年。
90.	賈毓秀,《民兵工作手冊》。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年。
91.	衛南平,《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典》。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6年。
92.	魯英、潘登,《武警常用知識手冊》。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3年。
93.	閻宏海,方敏《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
94.	蕭文章,《中共群眾戰之研究》。台北: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1974年。
95.	蕭湘台,《改革開放後大陸社會穩定之研究》。高雄: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96.	總參謀部員部軍事科學院制研究部主編,《論國防後備力量建設》(上冊)。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88年。
97.	羅志淵,《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三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9年。
98.	顧傳型,《兵役理論與實務》。台北:三民出版社,1982年。
99.	《人民戰爭勝利萬歲》。香港:三聯書店,1967年。
100.	《中共十年建軍優劣成敗及當前軍隊與民兵問題之檢討》。台北:國防部總政治部,1962年。
101.	《中共大辦民兵師之研究》。台北:國防部總政治部,1961年。
102.	《中共年報》1996-2003年。
103.	《中共民兵三打三防知識畫冊》。台北:國防部,1972年。
104.	《中共民兵社會主義教育材料(一九六四年一月)》。台北:國家安全局,1965年。
105.	《中共民兵軍事訓練教材》。台北:國防部,1964年。
106.	《中共民兵戰鬥勤務教材》。台北:國防部,1968年。
107.	《中共兵役制度研究》。台北:內政部編印,1991年。
108.	《中共的民兵制度》。香港:友聯出版社,1954年。
109.	《中共軍事訓練參考叢書 二 民兵之部》。台北:國防部,1972年。
110.	《中共原始資料彙編第一一六號─共軍兵役制度及後備動員研究專輯》。台北:國防部,2000年。
111.	《中共原始資料彙編第一二六號─共軍兵役制度及後備動員研究專輯》。台北:國防部,2001年。
112.	《中共「新軍事革命」問題專輯》。台北:中華民國國防部,1999年。
113.	《中共預備役組建概況專報》。台北:國防部,1994年。
114.	《中共「預備役軍官法」研究》。台北:國防部,1995年。
115.	《中共戰略與戰術研究專輯》。台北:中華民國國防部,1998年。
116.	《中共編「民兵工作文件選編」》。台北:國防部,1985年。
117.	《中共編「民兵、預備役工作文件選編」》。台北:國防部,1989年。
118.	《中共編「兵員動員學」》。台北:國防部,1988年。
119.	《中共編「城市民兵政治工作經驗匯編」》。台北:國防部,1989年。
120.	《中共編「城市民兵工作改革座談會材料匯編」》。台北:國防部,1987年。
121.	《中共編「昆明軍區民兵政治工作會議材料匯編」》。台北:國防部,1986年。
122.	《中共編「當代中國民兵」》。台北:國防部,1989年。
123.	《中共編「福州民兵、預備役工作總結表彰大會材料匯編」》。台北:國防部,1989年。
124.	《中共編「福州軍分區組織民兵在兩個文明建設中辦十件實事情況」資料匯編》。台北:國防部,1988年。
125.	《中共編「福建省民兵預備役工作會議文件之二」》。台北:國防部,1987年。
126.	《中共編「福建省民兵預備役工作會議文件之四」》。台北:國防部,1987年。
127.	《中共編「福建省軍區組織部隊、民兵參加開放區經濟建設經驗交流會材料匯編」》。台北:國防部,1987年。
128.	《中共編「福建省軍區組織部隊、民兵參加開放區經濟建設經驗交流會材料匯編」》。台北:國防部,1987年。
129.	《中共編「福建省城市民兵工作改革經驗材料匯編」》。台北:國防部,1988年。
130.	《中共編「福建省海防民兵政治工作會議材料匯編」》。台北:國防部,1989年。
131.	《中共編「戰時民兵政治工作經驗選編」》。台北:國防部,1988年。
132.	《中共編「新時期民兵政治工作縱橫談」》。台北:國防部,1989年。
133.	《中共編「新時期民兵政治工作講話」》。台北:國防部,1988年。
134.	《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展沿革1927-1949》。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4年。
135.	《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軍制分冊》。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86年。
136.	《中國民兵史話》。北京:長征出版社,1992年。
137.	《中國民兵: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民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138.	《中國周邊武器裝備透視》。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2年。
139.	《中國軍事制度史─軍事組織體制編制卷》。鄭州:大象出版社,1997年。
140.	《中國戰爭動員百科全書》。2003 / 0100402 軍事-兵法-動員 / 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141.	《中華民國八十二年至八十三年國防報告書》。台北:中華民國國防部,1994年。
142.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國防報告書》。台北:中華民國國防部,2004年。
143.	《「四人幫」篡黨奪權的反革命動員令─評梁效《永遠按毛主席的既定方針辦》》。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
144.	《山東軍區省政府關於民兵自衛隊開展立功運動暫行辦法》。渤海:渤海一分區人民武裝部印,1946年。
145.	《世界各國兵役制度概論》。台北:內政部,1992年。
146.	《外國預備役概覽》。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1995年。
147.	《共軍兵役制度及後備動員研究專輯(第一一六號)》。台北:中華民國國防部,2000年。
148.	《共軍兵役制度及後備動員研究專輯(第一二六號)》。台北:中華民國國防部,2000年。
149.	《共軍教育訓練及動員工作資料彙編》。台北:國防部,1992年。
150.	《共軍後勤保障研究專輯》。台北:中華民國國防部,2000年。
151.	《共軍高技術局部戰爭》(《四戰叢書》)。台北:國防部,1995年。
152.	《民兵「三打」「三防」知識畫冊》。雲南:中國人民解放軍雲南軍區司令部印,1970年。
153.	《民兵政治讀本》第二冊。編者印行,1946年。
154.	《民兵初級軍識常識》。淮北教育社印,1995年。
155.	《民兵預備役人員國防知識教程》。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7年。
156.	《民兵團軍事教材》。察哈爾:察哈爾軍區武裝部印,1947年。
157.	解放軍報軍事論壇《軍隊質量建設新模式-實現「兩個根本性轉變」系列論文集》。北京:長征出版社,1998年。
158.	《相對性敵情研究彙編第一輯》。台北:情報處,1995年。
159.	《武裝力量與社會》。台北:麥田出版社,1999年。
160.	《武裝力量體制概論》。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1年。
161.	《退伍軍人預備役登記工作資料》。南京軍區司令部動員部,1981年。
162.	《高科技對軍事的影響》。北京:兵器工業出版社,1997年。
163.	《高技術在軍事領域的應用及對作戰的影響》。北京:八一出版社,1993年。
164.	《軍事千萬個為什麼─戰爭動員、軍事人物》。北京:軍事誼文出版社,1995年。
165.	《國軍相對性敵情研究優良心得彙編第八輯》。台北:國防部情報參謀次長室,1995年。
166.	《為動員一切力量爭取抗戰勝利而鬥爭─毛澤東思想言論及著作》。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年。
167.	《農村社會主義教育運動 民兵教材》。廣東:廣東韶關軍分區政治部,1963年。
168.	《當代中國民兵》。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
169.	《對中共陸軍(含民兵)部隊「榮譽稱號」之研究》(增修本)。台北:陸軍總部情報署,1969年。
170.	《解放軍研究書摘彙編》。台北:國防大學,2003年。
171.	《戰爭後勤動員概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7年。
172.	《鄧小平路線與廣東發展經驗》。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3年。
173.	《對中共編「兵員動員」之研究》。台北:國防部情報參謀次長室,1989年。
174.	《冀中區民兵傷亡撫卹暫行辦法》。河北:編者印行,1945年。
175.	《瓊島登陸戰役想定》,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7年12月。
 
中文譯著
1.	Binnendijk, Hans and Ronald N. Montaperto著,鄧翔鳴譯,《中共戰略趨勢》(Strategic Trends in China)。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9年。
2.	Blasko, Dennis著,〈亡羊補牢,時猶未晚:中共人民解放軍地面部隊非關裝備之現代化〉(“Better Late Than Never: Non-Equipment Aspects of PLA Ground Force Modernization”),C. Dennison Lane, Mark Weisenbloom and Dimon Liu編,尹元隆譯,《中共軍事現代化》(Chinese Military Modernization)。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8年。
3.	Brown, Michael E., Owen R. Cote’ Jr., Sean M. Lynn-Jones, Steven E. Miller著,李育慈、黃俊彥譯,《中共崛起》(The Rise of China)。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2年。
4.	Burkitt, Laurie, Andrew Scobell and Larry M.Wortzel著,《解放軍七十五週年之歷史教訓》(The Lessons of History: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t 75)。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4年10月。
5.	Burles, Mark and Abram N. Shulsky著,吳惠民、高一中、張天虹、黃淑芬、林敏、黃雅媚、劉秀文譯,《中共動武方式》(Patterns in China’s Use of Force: Evidence form History and Doctrinal Writing)。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0年。
6.	Easton, David著,王劬甫譯,《政治生活的系統分析》(A System Analysis of Political Life)。台北:桂冠出版社,1992年。
7.	Flanagan, Stephen J. and Michael E. Marti著,《人民解放軍與變動的中國》(The Lessons of History: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nd China in Transition)。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年。
8.	Godwin, Paul H. B.著,〈中共加強兵力投射能力以配合其軍事戰略〉(“Projection and China’s National Military Strategy”),C. Dennison Lane, Mark Weisenbloom and Dimon Liu編,尹元隆譯,《中共軍事現代化》(Chinese Military Modernization)。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8年。
9.	Khalilzad, Zahmay M., Abram N. Shulsky, Daniel L. Byman, Roger Cliff, David T. Orletsky, David Shlapak, Ashley J. Tellis著,吳福生譯,《美國與崛起中的中共:戰略與軍事意涵》(The United States and a Rising China: Strategic and Military Implications)。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0年。
10.	Lane, C. Dennison, Mark Weisenbloom and Dimon Liu編,尹元隆譯,《中共軍事現代化》(Chinese Military Modernization)。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8年。
11.	Lilley, James R. and David Shambaugh著,翟文中、黃俊彥、余忠勇、張天虹、吳奇達譯,《共軍的未來》(China’s Military Faces the Future)。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0年。
12.	Pillsbury, Michael P.著,高一中譯,《中共對未來安全環境的辯論》(China Debates the Future Security Environment)。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1年。
13.	Pumphrey, Carolyn W.著,《中共在亞洲崛起之安全意涵》(The Rise of China in Asia: Security Implications)。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3年。
14.	Puska, Susan M.著,吳奇達、高一中、黃俊彥譯,《下下一代的共軍》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fter Next)。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1年。
15.	Malik, Mohan著,黃淑芬譯,《龍困淺灘:九一一之後中共的戰術收穫與戰略損失》(Dragon on Terrorism: Assessing China’s Tactical Gains and Strategic Losses post-September 11) 。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4年。
16.	Scobell, Andrew著,張台航譯,《衝突的代價:未來遂行戰爭對中共的影響》(The Costs of Conflict: The Impact on China of A Future War)。台北:國防大學,2002年。
17.	Scobell, Andrew and Larry M. Wortzel著,李育慈譯,《中共軍力成長》(China’s Growing Military Power: Perspectives on Security, Ballistic Missiles, and Conventional Capabilities)。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4年。
18.	Shambaugh, David著,高一中譯,《現代化中共軍力》(Modernizing China’s Military: Process, Problems, and Prospect) 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4年。
19.	Stokes, Mark A.著,高一中譯,《中共戰略現代化》(China’s Strategic Modernization: Implications for the United States)。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0年。
20.	Swaine, Michael D.著,《共軍如何影響中共國家安全決策》(The Role of the Chinese Military in National Security Policymaker)。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9年。
21.	Wortzel, Larry M.著,吳奇達、高一中、翟文中譯,《廿一世紀台海兩岸的軍隊》(The Chinese Armed Forces in the 21st Century)。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0年。
 
中文專文、期刊與報紙
1.	丁金鎖、李振飛,〈對「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中組織」民兵之前的思考〉,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035。
2.	丌樂義,〈共軍後續人事 對台戰略指標〉,《中國時報》,2004年6月29日。
3.	丌樂義,〈「戰役空軍」對台力量前伸〉,《中國時報》,2004年7月23日,A13版。
4.	中共中央毛澤東選集出版委員會編,〈論持久戰〉,《毛澤東選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1月。
5.	王玉柱,〈調整後備力量建設的工作思路〉,《解放軍報》,1997年5月20日,六版。
6.	王育林,〈「高技術條件下」完成戰時快速擴編應注意把握的幾個問題〉,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098。
7.	王明禮,〈濱海省軍區民轉軍問題新探〉,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059。
8.	王官德,〈從「裁軍五十萬」看共軍體制改革及其影響〉,《共黨問題研究》第25卷第1期。台北:調查局共黨問題研究中心,1999年1月,頁45。
9.	王紀偉,〈淺談國防交通運輸結構〉,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108。
10.	王信賢,〈反日示威 網路加持〉,《聯合報》,2005年4月18日。
11.	王禎祥,〈對「商品經濟條件下」民兵工作改革之管見〉,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999。
12.	王綽中,〈大陸貧富差距擴大 威脅社會穩定〉,《中國時報》,2001年3月24日。
13.	王福慶、孫茂才、章連觀,〈使用民船實施海上後勤保障的組織〉,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066。
14.	王新斌,〈「高技術局部戰爭」後勤保障必須依靠「人民支援」〉,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049。
15.	王普豐,〈信息戰爭〉、〈人民戰爭新天地〉,《明天的戰爭與戰法》。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1年。
16.	王興華、熊印火,〈應徵青年高中生為何減少〉,《中國國防報》,1999年10月20日,版2。
17.	王獻峰,〈淺談市場經濟對預備役部隊訓練管理工作的影響與對策〉,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953。
18.	方中、姜文華,〈完善我國的基本兵役制度〉。中共《國防》雜誌,第2期,1999年。
19.	方威,〈試論強化公民國防意識的重要性〉,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139。
20.	仇傳友,〈加強「農村」外出兵管理的方法〉,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002。
21.	天鷹,〈中國國防動員能力透析〉,《軍事文摘》,2001年3月。
22.	尹國華,〈預備役砲兵應實施院校式訓練〉,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941。
23.	田宇連,〈抓好民兵和預備役部隊「軍事訓練」應把握的幾個問題〉,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024。
24.	白玉明,〈高技術戰爭對區縣「人武部指揮系統」的要求〉,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106。
25.	白武德,〈在企業轉換經營機制中加強基層武裝部建設之管見〉,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118。
26.	北京衛戍區,〈民兵預備役工作研究〉,《國防大學學報》1998年第十一期(總 111期),1998年11月。
27.	冉鄂生,〈「隱性職業」對人武工作成的「衝擊波」不容忽略〉,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124。
28.	玉甫金印,〈把15天的訓練時間訓足〉,《中國國防報》,1997年4月1日,二版。
29.	仝亘榮、秦中軍,〈著眼現代「高技術下人民戰爭需要」,大力加強國防後備力量建設〉,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909。
30.	李化成,〈解析中共軍事戰略「積極防禦」在不同時空下意義與內容〉,《共黨問題研究》第21卷第8期。台北:調查局共黨問題研究中心,1995年8月,頁40。
31.	李兆康、左青華,〈談「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民兵編組〉,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978。
32.	李同和,〈依法抓好人民國防教育〉,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132。
33.	李志林、王文高,〈預備役部隊裝備技術保障現狀及對策〉,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944。
34.	李宗耀,〈中共攻台方式分析〉,《後備動員軍事雜誌》69期,2004年5月1日,台北:後備司令部,頁58-69。
35.	李亞明,〈海市蜃樓的大陸農村經濟計劃〉,《青年日報》,2005年3月1日,5版。
36.	李連善、安松林,〈對加強民兵「武器裝備」安全管理的思考〉,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039。
37.	李浩泉,〈積極推動民兵工作向「集約化管理方向」發展〉,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960。
38.	李俊廷,〈發展國家交通增強國防「交通綜合保障能力」〉,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054。
39.	李學富,〈應注意健全民兵擾撫政策〉,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156。
40.	李學斌,〈對創辦預備軍人職業學校的幾點思考〉,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947。
41.	李學寧,〈戰時民船動員準備工作淺見〉,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079。
42.	李際均,〈高技術戰爭增大了不確定性和利用不確定性的手段〉,《軍事戰略思維》。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8年2月,頁88-89。
43.	李慶福、葉海潮,〈搞好「擴展」,解決「三難」,增強「企業民兵」工作活力〉,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992。
44.	沈明室,〈改革開放後共軍軍事思想的轉變〉,《共黨問題研究》第21卷第6期。台北:調查局共黨問題研究中心,1995年6月,頁70。
45.	安豐雄,〈中共制定通過首部「國防法」之評析〉,《共黨問題研究》第23卷第6期。台北:調查局共黨問題研究中心,1997年3月,頁17。
46.	艾向榮,〈二十一世紀共軍在亞太地區之角色-中共軍對未來發展〉,《共黨問題研究》第23卷第1期。台北:調查局共黨問題研究中心,1997年1月,頁66。
47.	仲萬伯、丁家健,〈「高技術下局部戰爭」軍地通用「物資動員」應解決的幾個問題〉,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052。
48.	呂志勤,〈著眼提高快速反應能力,加強民兵應急分隊建設〉,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989。
49.	呂芳城,〈對「超限戰」的認識與評析〉,《共黨問題研究》第27卷第9期。台北:調查局共黨問題研究中心,2001年9月,頁32。
50.	阮哲仁,〈一九七九年中越大戰研究(一)─從中共「懲越戰爭」看解放軍戰備整備〉,《尖端科技》240期,2004年8月1日,台北:尖端科技出版社。
51.	阮哲仁,〈一九七九年中越大戰研究(二)─高平會戰〉,《尖端科技》241期,2004年9月1日。
52.	阮哲仁,〈一九七九年中越大戰研究(二)─諒山會戰〉,《尖端科技》242期,2004年10月1日。
53.	吳建林,〈農村開展國防教育途徑淺析〉,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135。
54.	吳建德,〈後冷戰時期中共的核武與戰略〉,《共黨問題研究》第22卷第4期。台北:調查局共黨問題研究中心,1996年4月,頁27。
55.	吳蘭昌,〈未來「局部戰爭」後勤動員須建立專門組織機構〉,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090。
56.	何孔斌,〈戰時「高技術」通信力量動員淺談〉,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094。
57.	何孔斌,〈注重平時徵兵準備,打牢徵集優質兵員基礎〉,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154。
58.	何烈忠,〈接兵部隊搞好新兵運輸應把握好的幾個問題〉,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152。
59.	邱文方,〈堅持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原則指導全民國防教育〉,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137。
60.	邱志強,〈民國九十五年以後中共具猝擊能力〉,《青年日報》,2004年9月1日。
61.	邱志強,〈戰備目標:導彈打不攤 潛艦封不住〉,《青年日報》,2004年9月1日。
62.	宋書斌,〈新形勢下加強民兵「組織建設」應強化五個意識〉,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037。
63.	杜丹,〈當前預備役部隊基層建設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幾個問題〉,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928。
64.	杜永林,〈「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兵員」動員之管見〉,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081。
65.	杜筱越,〈反分裂法後的凶狠殺招 中國還要修《國防動員法》〉,《新新聞》,第941期,2005年3月17日-3月23日,頁32-33。
66.	任兆友、余樂權,〈提高預備役部隊戰術訓練質量之管見〉,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935。
67.	任志強,〈人民解放軍義務兵服役期限的演變過程及其原因〉,《軍事歷史》期刊,第5期,1994年。
68.	孟繁寶,〈搞活訓練中思想「政治工作」的體會〉,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029。
69.	孟繁寶,〈民兵砲兵分隊「組訓」方法改革初探〉,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031。
70.	邢新滿,〈著眼民兵「編組」和民兵「訓練」做好內陸貧困山區民兵工作〉,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021。
71.	佟守智、姜秦,〈對「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中」民兵通信快速動員的思考〉,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007。
72.	步偉利,〈關於加強「民兵應急分隊」建設的思考〉,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995。
73.	步偉利,〈要努力提高人武幹部的素質〉,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122。
74.	折培林,〈困擾貧困地區徵兵工作的三大矛盾〉,《中國國防報》,2000年3月15日,版4。
75.	林中斌,〈中共軍事現代化及其對台灣之意義〉,《國防外交白皮書》。台北:業強出版社,1992年。
76.	林中斌,〈解放軍攻台策略與台灣的反制〉,《解放軍攻打台灣:海峽戰爭的背景、形式、後果》。加拿大:明鏡出版社,1995年。
77.	林宗達,〈中共信息戰之發展與戰術概論〉,《共黨問題研究》第28卷第1期。台北:調查局共黨問題研究中心,2002年1月,頁63。10.林琪明,〈抓好民兵「裝備」倉庫正規劃建設的幾點思考〉,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028。
78.	林斌,〈我軍歷次戰略轉變的啟示〉,《國防大學學報》,第5期,1998年。
79.	林增金,〈「現代局部戰爭條件下」動員工作應把握的幾條原則〉,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073。
80.	周念生、李國榮、王國龍,〈兵員結構調整勢在必行〉,《中國國防報》,1997年5月20日,二版。
81.	周貴喜、鞠樹聲,〈「高技術條件下」平原地區民兵反空降作戰應把握的幾個問題〉,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997。
82.	易平,〈中共召開第六次大會〉,《中共史-第一卷-產生與跨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5年。
83.	周斌、王祥平,〈預備役部隊應走組合式的訓練之路〉,《國防》,1998年第11期,1998年11月。
84.	陳一姍,〈大陸人力資源有結構問題〉,《中國時報》,2004年11月15日,B2版。
85.	陳立新,〈淺談吸收民船組建海上後勤支援保障後備船隊〉,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092。
86.	陳立榮、易永保,〈民兵軍事訓練改革勢在必行〉,《中國民兵》,1994年第10期,1994年10月。
87.	陳玉華,〈擔心民工荒 台商往內搬〉,《中國時報》,2004年11月15日,B2版。
88.	陳玊田,〈健全預備役部隊正規劃訓練的管理機制〉,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918。
89.	陳世民,〈中共軍事現代化的持續與東北亞安全〉,《亞太綜合安全年報(Asia-Pacific Comprehensive Security Review 2002-2003)》。台北:遠景基金會,2003年6月,頁233-236。
90.	陳明端,〈適應質量建軍要求,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徵兵工作〉,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141。
91.	陳培雄,〈中共軍事制度之探討〉,《共黨問題研究》第20卷第6期。台北:調查局共黨問題研究中心,1994年6月,頁66。
92.	陳偉業,〈淺談先進科學技術在國防建設中的地位〉,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166。
93.	陳莉、李強,〈論高技術下人民戰爭的新特點〉,《國防》,1998年第7期,1998年7月。
94.	陳樹榮,〈強化軍分區職能意識,努力提高「一線指揮部」建設〉,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127。
95.	陳慶雲,〈「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動員面臨的問題及對策〉,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026。
96.	陳曉雲,〈關於組建預備役後勤部隊問題的探討〉,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937。
97.	陳禮華,〈堅持兩手抓,全面加強民兵「武器裝備管理」〉,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975。
98.	郭崇武,〈中共「國防法」述評〉,《共黨問題研究》第23卷第5期。台北:調查局共黨問題研究中心,1997年5月,頁120。
99.	洪正,〈中共軍事戰略-超戰略發展構思初探〉,《共黨問題研究》第28卷第10期。台北:調查局共黨問題研究中心,2002年10月,頁61。
100.	柳棟,〈世紀之交維護世界和平的鄭重承諾,走有中國特色精兵之路的重大戰略舉措〉,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162。
101.	胡新民,〈淺談「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中民兵參戰之前問題〉,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010。
102.	范曉光,〈民兵在高技術戰爭中的地位與作用〉,《解放軍報》,1997年8月2日,二版。
103.	范曉光,〈積極適應「戰場」、「市場」,努力加強民兵預備役部隊基層建設〉,《國防》,2000年第11期,2000年11月。
104.	軍事科學院軍制研究部,〈兵民是勝利之本─黨的三代領導核心關於民兵預備役建設的理論與實踐〉,《解放軍報》,2001年3月31日,一版、二版。
105.	孫俊堂,〈要正確理解國防教育的概念〉,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134。
106.	孫國祥,〈中國大陸政治情勢:史上「最有秩序」的權力交接〉,《亞太綜合安全年報(Asia-Pacific Comprehensive Security Review 2002-2003)》。台北:遠景基金會,2003年6月,頁45-49。
107.	徐尚禮,〈以爭奪台海制空權為訓練核心 東山島軍演登場〉,《中國時報》,2004年8月3日。
108.	徐斯儉,〈中國農村怎麼了?〉,《中國時報》,2004年11月8日。
109.	徐海濱,〈「市場經濟條件下」城市民兵工作應把握的幾個問題〉,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976。
110.	許爾強,〈建立「全脫產」民兵應急分隊初探〉,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011。
111.	馬文,〈地方力量動員現狀及其改革〉,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085。
112.	馬玉海、王鳳鳴,〈試論武警部隊在現代國防中的地位和作用〉,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169。
113.	馬鴻志、陳錦遠,〈採取多種方法,調動積極因素,激勵預任軍官為預備役部隊建設多作貢獻〉,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945。
114.	姜偉健、畢銳鋒,〈港口裝卸公司國防交通專業隊伍編組芻議〉,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993。
115.	郝維品、朱正福,〈島嶼進攻戰役動員保障的任務與組織〉,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051。
116.	荒林,〈預備役制度的重要改革〉,《國防》月刊,第3期,1999年。
117.	張士高,〈建立「現代企業民兵」預備役工作新機制的思路〉,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013。
118.	張之君,〈中共人民武裝警察探索〉,《共黨問題研究》第14卷第4期。台北:調查局共黨問題研究中心,1988年4月,頁41。
119.	張太星,〈做好大學生入伍工作應有新舉措〉,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151。
120.	張玉存,〈高校國防教育與「後備力量建設」〉,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907。
121.	張玉璽、張書杰,〈試論民兵在新時期軍事鬥爭中的「地位與作用」〉,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971。
122.	張江河,〈民兵應急分隊建設應把握的兩個環節〉,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004。
123.	張羽,〈新中國兵役制度的三大重大改革〉,《國防》月刊,第5期,1999年。
124.	張克洪、鄭斌、金科,〈對「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兵員動員」準備的幾點思考〉,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061。
125.	張坤忠,〈對「高技術條件下」國防後備力量建設的思考〉,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915。
126.	張建國,〈「組織」地方保障力量,搞好戰區機動保障〉,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063。
127.	張建國,〈加強人武部自身建設需要處理好五個關係〉,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119。
128.	張建田,〈《兵役法》修訂紀實〉,《解放軍生活雜誌》,第3期,1999年。10.張根進,〈組建民兵「高技術專業分隊」急需解決的幾個問題〉,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020。
129.	張炳玉,〈現階段中共國防發展戰略構想之探討〉,《共黨問題研究》第5卷第9期。台北:調查局共黨問題研究中心,1989年9月,頁57。
130.	張國棟,〈深化改革,搶化管理,進一步推動駐鐵路分局軍代處全面建設的發展〉,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071。
131.	張傳明,〈民兵應急分隊配合部隊作戰應在四個方面下工夫〉,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023。
132.	張魁,〈內陸省軍區保障部隊遠距離機動時後備力量快速動員舉要〉,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047。
133.	張福堂,〈適應「兩個轉變」,確立新的工作思路〉,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903。
134.	張漢元,〈加強「國防後備力量」後勤設備應確立五個觀念〉,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905。
135.	張學清,〈當前做好預備役部隊工作必須注意解決的幾個問題〉,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958。
136.	張寶寧、吳士元,〈加強民兵「應急分隊」組織建設的幾點做法〉,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967。
137.	張繼光,〈針對預備役部隊集訓特點做好管理工作〉,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955。
138.	張繼光,〈對預備役後勤軍官訓練的思考〉,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956。
139.	張麟、馬長志,〈胸懷戰略全局,情系軍旅生涯。人們說他「是帥又是兵」〉,《中國元帥徐向前》。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5年2月。
140.	翁明賢,〈未來戰爭與新軍事事務革命發展〉,《全球化時代與國家安全》。台北:創世文化事業出版社,2003年。
141.	曹文獻,〈新軍事革命對戰爭動員的嚴峻挑戰〉,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068。
142.	曹葆華,〈組建預備役物資基地的幾點構想〉,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100。
143.	曹開明,〈「記者節餐會」〉李部長致詞全文〉,《青年日報》,2004年9月1日。
144.	曹觀生、雍建章、晏長庚,〈貫徹十五大精神,加強「一線指揮部」建設〉,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129。
145.	黃光龍,〈關於提高國防後備力量建設「高技術含量」的思考〉,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917。
146.	黃呈洲,〈加強預備役部隊建設,著力提高「快反」的能力〉,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922。
147.	黃忠安、孫殿民,〈動員集結應把握「四快」〉,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065。
148.	黃忠金,〈試論新時期「內地」民兵工作「三落實」問題〉,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000。
149.	黃榮發,〈戰時動員計畫抑制問題淺談〉,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083。
150.	黃榮發,〈提高縣(市、區)人武部整體工作效能淺談〉,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125。
151.	黃德貴,〈民兵工作亟待深化調整改革〉,《國防》月刊,2001年4月15日。
152.	黃鐵生,〈對預備役「專業技術兵」儲備區建設的幾點思考〉,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088。
153.	黃躍、蔣貴翔,〈民兵「裝備倉庫」建設重在「五個提高」〉,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032。
154.	高大來,〈試談民兵在「新時期軍事鬥爭中的地位與作用」〉,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964。
155.	高光福,〈組織預備役部隊戰鬥分隊進行戰術演練應注意解決的幾個問題〉,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932。
156.	高柳珠,〈適應「高技術」局部戰爭要求,做好物資動員準備〉,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103。
157.	高曉明,〈預備役部隊「現役幹部隊伍」建設極待實現四個轉變〉,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951。
158.	唐水旺、徐久才,〈對「高技術條件下民兵」立足現有「裝備」戰勝優勢之敵的辨證思考〉,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017。
159.	陸炳林、孫鈞,〈「高技術條件下」濱海戰區動員的特點和指導原則〉,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043。
160.	華君、汪洋海,〈全軍後備力量建設成績卓著〉,《文匯報》,1997年8月6日。
161.	莫大華,〈中共「積極防禦」戰略與軍備擴張之探討〉,《共黨問題研究》第22卷第3期。台北:調查局共黨問題研究中心,1996年3月,頁51。
162.	莊道禮、李毅,〈運用戰備「物資儲備」實行軍民間兼容淺探〉,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075。
163.	梁惠生、周廣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鞏固發展基層民兵「組織」〉,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962。
164.	夏則長,〈「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民兵」組織制度建設的探討〉,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015。
165.	崔志遠、張繼光,〈要注意加強預備役部隊軍事基礎設施建設〉,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942。
166.	楊白珍,〈提高預備役部隊訓練質量要在抓管理上下工夫〉,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930。
167.	楊占軍,〈談現代高技術條件下的人民防空〉,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164。
168.	楊名炎、鄭雲壽,〈地市交通戰備建設淺探〉,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110。
169.	楊志、曾菊根,〈建立常識徵兵辦事機構的建設〉,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146。
170.	楊志、曾菊根,〈重視選拔優秀預徵對象〉,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147。
171.	楊忠寶,〈邊海防公路養戶管理淺談〉,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105。
172.	楊培中、陳松林,〈做好少數民族地區民兵工作應把握的幾個問題〉,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986。
173.	葉海潮,〈改革民兵應急分隊「訓練」方法,實現訓練層次上檔升級〉,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019。
174.	曾昭發、孫恒強,〈提高「現役軍官素質」是加強預備役部隊建設的關鍵〉,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924。
175.	彭開華、董喜元,〈納入法是搞好預備役教育的有效方法〉,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949。
176.	湯朝榮,〈新形勢下確保兵員徵集質量的幾個問題〉,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144。
177.	景維會、孫殿民,〈預備役部隊分隊戰術訓練改革的構想〉,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934。
178.	溫建國,〈人武部目標管理應注意的幾個問題〉,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121。
179.	萬宗林,〈邊疆地區後備力量必須走精兵之路〉,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913。
180.	萬保平、胡貴慶,〈海灣戰爭中美軍後備異動員特點及對我預備役部隊建設的幾點啟示〉,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096。
181.	馮克祿、呂志勤、郭曉華,〈提高民兵預備役「訓練質量」必須走出五個誤區〉,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973。
182.	賈二軍、賈新合,〈做好退伍老兵運輸工作應做到四個到位〉,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148。
183.	劉春寶、傅建榮,〈海防軍事鬥爭對濱海城市人防建設的新要求〉,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160。
184.	劉恒元,〈中共「預備役制度」之探討分析〉,《共黨問題研究》第22卷第7期。台北:調查局共黨問題研究中心,1996年7月,頁57。
185.	劉國興,〈淺談「高技術局部戰爭」動員民兵參戰之前政治工作的特點與對策〉,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984。
186.	劉屏,〈藍普頓:台灣首務 強化民防〉,《中國時報》,2004年8月6日。
187.	劉清波,〈論中共「八二憲法」的「中央軍事委員會」〉,《共黨問題研究》第26卷第1期。台北:調查局共黨問題研究中心,2000年1月,頁28。
188.	劉振興,〈中共關於新軍事革命理論的研究與實踐〉,《中共研究》第32卷12期,1998年12月。
189.	劉維通,〈二線部隊戰備運輸車輛實行民儲初探〉,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087。
190.	劉曉琨,〈淺談「現代條件下局部戰爭」實現快速動員的途徑和方法〉,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057。
191.	劉鴻基,〈新時期國防後備力量建設的指南〉,《中國國防報》,1997年2月28日,一版。
192.	趙建民,〈胡江關係 四中全會怎麼演?〉,《聯合報》,2004年9月6日。
193.	趙建民,〈中國戈巴契夫的定位〉,《中國時報》,2005年1月18日。
194.	趙拴龍,〈牢牢把握工作特點和規律,大力加強省軍區全面建設〉,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114。
195.	謝昌生,〈毛澤東時期中共「黨軍關係」及共軍政治角色之探討〉,《共黨問題研究》第25卷第11期。台北:調查局共黨問題研究中心,1999年11月,頁51。
196.	鄭炳清,〈對加強預備役部隊建設的幾點思考〉,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920。
197.	盧啓元,〈加強民兵「應急分隊」建設應堅持「五個統一」〉,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008。
198.	鄧武剛、賴慶,〈提高預備役部隊後勤訓練質量途徑探析〉,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939。
199.	鄧華,〈淺談當前人武部正規劃建設應把握的重點及主要對策〉,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130。
200.	黎開武,〈組織民兵參戰之前必須在「快」字上下工夫〉,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034。
201.	裴九洲,〈適應「經濟發展」和後備力量建設需要,努力把「以勞養武」工作提高到新水平〉,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901。
202.	閔友峰,〈國防後備力量建設應著眼於提高戰鬥力〉,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911。
203.	齊茂華,〈《兵役法》修改知多少〉,《人民海軍月刊》,1999年1月19日。
204.	閰海鵬,〈對我國新時期戰爭動員準備的幾點思考〉,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045。
205.	閻學通,〈信息時代的來臨〉,《中國國家利益分析》。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5年8月,頁59-61。
206.	閻學通,〈中國與世界科技水平差別〉,《中國國家利益分析》。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5年,頁96-100。
207.	閻學通,〈擴大經濟利益的困難與問題〉,《中國國家利益分析》。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5年,頁148-153。
208.	閻學通,〈走中國特色的精兵之路〉,《中國國家利益分析》。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5年,頁170-173。
209.	閻學通,〈安全策略〉,《中國國家利益分析》。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5年8月,頁283-288。
210.	赫國強,〈適應大國防的要求,加強國防動員建設〉,《國防》,1998年第 3期,1998年3月。
211.	賴錦宏,〈大陸800萬失業大軍 流竄城市〉,《聯合報》,2003年1月13日。
212.	潘志華、孟天明,〈淺談民兵應急分隊建設的幾個問題〉,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969。
213.	蔣代敖,〈要把快速反應作為預備役部隊建設基本著眼點〉,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926。
214.	韓妙成、王如清,〈著眼「高技術戰爭」,培養高質量的後備兵源〉,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982。
215.	滕慧、馬金峽、孫慶蒙,〈走組、訓、裝一體化之路〉,《中國國防報》,1998年7月24日,三版。
216.	鞠宏昌,〈基幹民兵編組調整應注意的幾個問題〉,《國防》,1998年第 9期,1998年9月。
217.	蘇恆宗,〈評析共軍「軍事事務革新」發展概況與能力〉,《共黨問題研究》第26卷第12期。台北:調查局共黨問題研究中心,2000年12月,頁56。
218.	蘇增祿、張曉林,〈加強和改進邊疆地區民兵應急分隊「軍事訓練」應把握的幾個問題〉,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990。
219.	蘇增祿、張曉林,〈「高技術條件下邊境局部戰爭」實施快速高效戰爭動員應把握的幾個問題〉,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077。
220.	鐘日強,〈小議海上民用船舶動員〉,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080。
221.	竇永毅,〈交通戰備正規劃建設必須以法制化為基礎〉,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112。
222.	藺敏杰、汪洋,〈淺論「高技術條件下」民兵參戰樣式〉,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005。
223.	羅天人,〈新世紀國防現代化的持續與發展〉,《共黨問題研究》第27卷第9期。台北:調查局共黨問題研究中心,2001年9月,頁20。
224.	羅忠金,〈科學組訓「施訓」,提高民兵訓練整體效益〉,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987。
225.	羅海曦,〈建設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國防-黨的第三代領導核心對毛澤東、鄧小平國防思想的運用合發展〉,《軍事經濟研究》,1997年9月。
226.	羅衛東,〈對改革徵兵工作的幾點思考〉,閻宏海,方敏合編,《中國當代國防文庫-上、下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158。
227.	〈2004年中共國防與軍事〉,《中共研究》,2005年1月31日。 
228.	〈一體化動員特點探析〉,《國防》月刊,2005年3月15日。
229.	〈人民武裝動員體制應實行「三個轉變」〉,《國防》雜誌,2003年11月15日。
230.	〈三大軍區國防總動員〉,《香港亞洲週刊》第32期,2004年8月8日。 
231.	〈大力推進城市民兵工作深化調整改革〉,《中國國防報》,2001年12月17日,一版社論。
232.	〈大陸南京戰區設立專業民兵分隊〉,《青年日報》,1998年5月3日,六版。
233.	〈大陸專家:共軍未占台海絕對空優〉,《中國時報》,2004年6月29日。
234.	〈大陸媒體披露 共軍曾擊落十七架美偵察機〉,《聯合報》,2004年8月5日。
235.	〈上周,中共攔截美一偵察機〉,《聯合報》,2004年7月31日。
236.	〈中印協議 確立邊界畫定原則〉,《中國時報》,2005年4月12日。
237.	〈中共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組織職掌與功能〉,《展望與探索月刊》,2004年12月15日。
238.	〈中共公安部組織與職掌概述〉,《展望與探索月刊》,2003年6月15日。 
239.	〈中共可能以武警對台奇襲〉,《中國時報》,2004年7月5日。
240.	〈中共民兵造假導彈 誤導外界偵察〉,《中國時報》,2000年8月18日,十四版。
241.	〈中共政治發展的制度化評析〉,《歐亞研究通訊》,2004年12月1日。
242.	〈中共現行國防政策之剖析〉,《國防雜誌》第十一卷第六期,1995年12月16日。
243.	〈中共第四部「國防白皮書」之研析〉,《大陸情勢雙週報》,第2403期,2002年12月25日。
244.	〈中共發布第四部國防白皮書〉,《中共研究》,2003年1月25日。
245.	〈王金平:大選後 台海一度瀕臨戰爭〉,《中國時報》,2004年6月29日。
246.	〈北京軍演所透露的新戰略思惟〉,《中國時報》,2004年7月29日。
247.	〈加速完善我國的國防法律體系〉,《國防》,2003年12月15日。 
248.	〈加強信息動員建設應解決的幾個重點問題〉,《國防》,2004年7月15日。
249.	〈加強國防立法步伐完善國防法律體系〉,《國防》, 2004年3月15日。 
250.	〈加強國防後備力量信息化建設〉,《國防》,2003年10月15日。 
251.	〈加強國防動員委員會建設的幾點看法〉,《國防》,2005年3月15日。
252.	〈加強國防動員綜合辦事機構建設〉,《國防》,2004年5月15日。 
253.	〈共軍攻台策略兵臨城下、攻心為上〉,《中國時報》,2004年8月4日。
254.	〈共軍強化預備役部隊〉,《聯合報》,1998年5月17日,十三版。
255.	〈「全國城市民兵工作會議」在武漢召開〉,中國國民黨《大陸情勢雙週報》,第1379期,2002年1月16日。
256.	〈「全國國防動員政策理論研討會」在京召開遲浩田上將參加會議並作重要指示〉,《國防》雜誌,2003年2月15日。
257.	〈民兵戰備建設探微〉,《國防》雜誌,2003年7月15日。
258.	〈朱鎔基:大陸失業率約7%〉,《中國時報》,2002年9月24日,11版。
259.	〈防止解放軍「借演習之機」對台動武 美國六類偵察機 緊盯大陸〉,《中國時報》,2004年8月6日。
260.	〈伊拉克戰爭對我軍戰時群眾工作的啟示〉,《政工導刊》,2004年10月10日。
261.	〈完善國防動員領導指揮體制的幾點思考〉,《國防》,2005年3月15日。
262.	〈完善國防動員體制應實現「四個轉變」〉,《國防》 / 01002 大陸刊物-軍事 / 2004年5月15日。 
263.	〈東山島軍演 空權至上〉,《中國時報》,2004年8月3日。
264.	〈美偵察機上周遭中共攔截〉,《中國時報》,2004年7月31日。 
265.	〈信息化戰爭國防動員建設應把握的幾個要點〉,《國防》,2004年7月15日。
266.	〈「信息化戰爭國防動員」學術座談會觀點輯錄〉,《國防》 / 01002 大陸刊物-軍事 / 2004年4月15日。 
267.	〈信息動員的特點〉,《中國軍事科學(雙月刊)》,2004年8月20日。 
268.	〈信息動員建設需重點解決的四個問題〉,《國防》,2003年2月15日。
269.	〈城市民兵工作調整改革要注意把握的幾個問題〉,《國防》,2003年12月15日。 
270.	〈南京軍區 漳州港兵演〉,《中國時報》,2004年7月26日,A11版。
271.	〈省級國防動員機構啟動問題〉,《國防》,2003年1月15日。
272.	〈軍隊質量建設新模式〉,解放軍報軍事論壇《軍隊質量建設新模式-實現「兩個根本性轉變」系列論文集》。北京:長征出版社,1998年。
273.	〈解放軍海空兩中將 晉升副總長〉,《中國時報》,2004年7月18日。
274.	〈解放軍總部成立了裝備部〉,《人民日報》,1998年4月10日,第四版。
275.	〈國防後備力量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國防》,2003年10月15日。 
276.	〈國防動員委員會〉,《香港亞洲週刊》第32期,2004年8月8日。 
277.	〈國防動員 沿海上緊發條〉,《中國時報》,2004年8月3日。
278.	〈進一步完善國防動員體制〉,《國防》,2003年5月15日。 
279.	〈強化「四個意識」建設強大城市民兵〉,《國防》,2003年12月15日。 
280.	〈從共軍戰時軍隊政治工作研析「武力犯台」政工作為〉,《中共研究》,2003年8月25日。
281.	〈從伊拉克戰爭看我國城市民兵建設〉,《國防》,2003年10月15日。 
282.	〈從伊拉克戰爭看我國城市民兵建設〉,《國防》,2003年10月15日。
283.	〈淺談信息化戰爭國防動員特點及建設原則〉,《國防》,2005年1月31日。
284.	〈淺釋信息動員〉,《國防》,2004年6月15日。
285.	〈淺議國防動員等級制度〉,《國防》,2003年9月15日。
286.	〈著眼未來戰爭要求建設海上國防後備力量〉,《國防》,2004年1月15日。 
287.	〈著眼高技術局部戰爭需求,加強預備役部隊建設〉,《國防》,2003年10月15日。
288.	〈解讀「國防動員準備」與「國防動員建設」〉,《國防》,2004年10月15日。
289.	〈貫徹「軍事落實」原則 加強民兵「三化」訓練〉,《國防》,2004年5月15日。
290.	〈無良官派車輾村民〉,《蘋果日報》,2005年4月12日。
291.	〈運用科學發展觀指導新時期民兵建設〉,《國防》,2004年5月15日。
292.	〈就業難 收入差距大 中國經濟須過四道關〉,《西安晚報》,2002年1月4日。
293.	〈適應新軍事變革需要建設民兵信息戰〉,《國防》,2003年7月15日。 
294.	〈適應現代戰爭要求改革城市民兵工作〉,《國防》,2005年2月15日。
295.	〈適應聯合作戰要求組建海軍民兵分隊〉,《國防》,2005年2月15日。 
296.	〈試論信息戰爭條件下的城市民兵建設〉,《國防》,2005年2月15日。
297.	〈試論國防動員體系的創新與發展〉,《中國軍事科學(雙月刊)》,2003年8月20日。
298.	〈當代中國農民的維權活動與政治〉,《北京之春》,2004年7月1日。
299.	〈當前國防動員機構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國防》,2003年1月15日。
300.	〈對加強海防民兵建設的幾點看法〉,《國防》,2004年9月15日。
301.	〈對抓好民兵軍事訓練工作的幾點思考〉,《國防》,2004年9月15日。
302.	〈對信息動員的三點思考〉,《國防》,2004年1月15日。 
303.	〈對高技術條件下游擊戰的思考〉,《政工學刊》,2004年6月1日。
304.	〈對通過網絡開展民兵思想政治教育的幾點思考〉,《國防》,2004年4月15日。 
305.	〈對深化民兵軍事訓練改革的回顧與思考〉,《國防》,2005年2月15日。
306.	〈經濟學人:大陸貧富差距嚴重,威脅社會穩定〉,《中國時報》,2001年6月10日。
307.	〈裝備動員淺釋〉,《國防》,2004年5月15日。
308.	〈詹氏防衛週刊:台灣在東引島部署飛彈〉,《中國時報》,2004年7月26日。
309.	〈傳大陸籌建「戰略空軍」〉,《中國時報》,2004年6月29日。
310.	〈惡性衝突事件 中宣部封口〉,《中國時報》,2004年11月15日,A13版。
311.	〈暴亂增多 中國去年鎮壓防暴花費大增〉,《中央社》香港2005年4月14日電。
312.	〈鎮暴車輾死人 浙江東陽萬人暴動〉,《聯合報》,2005年4月12日。 



外文書籍
1.	Easton, David, A Framework for Political Analysis, N.J.: Prentice-Hall, 1965.
2.	Joffe, Ellis, The Chinese Army After Mao,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3.	MacFarquhar, Roderick, ed., The Politics of China,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4.	Pillsbury, Michael, ed., Chinese Views of Future Warfare, Washington, D.C.: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Press, 1997.
5.	Scobell, Andrew, China's Use of Military Force : Beyond the Great Wall and the Long March ,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外文論文
1.	Garver, John, “China’s Push Through the South China Sea: The Interaction of Bureaucratic and National Interests,”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28, December 1992, pp. 999-1028.
2.	Godwin, Paul H. B., “Chinese Military Strategy Revised: Local and Limited War,” 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 519, January 1992, pp.?. 
3.	Jencks, Harlan, “China’s ‘Punitive” War on Vietnam,” Asian Survey, Vol. 19, No. 8, August 1979, pp. 801-815.
4.	Jencks, Harlan, “People’s War Under Modern Conditions: Wishful Thinking, National Suicide, or Effective Deterrent?” The China Quarterly, No. 98, June 1984, pp.?.
5.	Joffe, Ellis, “People’s War Under Modern Conditions: A Doctrine for Modern War,”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12, December 1987, pp. 555-556.
6.	Lieberthal, Kenneth, “The Great Leap Forward and the Spirit in the Yan’an Leadership, 1958-65,” in Roderick MacFarquhar, ed., The Politics of China,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網路資料
1.	林建彰,〈中國大陸經濟問題的省思〉,http://www.japanresearch.org.tw/chinaresearch-18.asp#_ftn4。
2.	李培林,〈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問題和趨勢〉,《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網站,http://www.sociology.cass.net.cn/shxw/shfz/t20040114_1865.htm。
3.	李緒平,〈搞好民兵軍事改革〉,《國防報》,2004年7月12日,第3版,http://www.pladaily.com.cn/gb/pladaily/2004/07/12/20040712001193_jsld.html。
4.	吳明杰,〈共軍第一擊 台灣須靠自己〉,《中國時報》,2004年7月26日,http://ec.chinatimes.com/scripts/chinatimes/iscstext.exe?DB=ChinaTimes&Function=ListDoc&From=1&Single=1。
5.	吳明杰,〈台海衝突「圍魏救趙」?美研擬直取北韓備案〉,《中國時報》,2004年7月26日,http://ec.chinatimes.com/scripts/chinatimes/iscstext.exe?DB=ChinaTimes&Function=ListDoc&From=1&Single=1。
6.	宋力威、蔣銀軍、丁志軍、焦勇、牛俊峰,〈民轉兵─怎樣做好這篇大文章?〉,《國防報》,2001年2月12日,第4版,http://www.pladaily.com.cn/gb/defence/2001/02/12/20010212017063_gfdc.html。
7.	宋書斌、萬文化、柯毅、孫明、淩志明,〈新興企業建民兵組織:勢在必行的改革舉措〉,《中國民兵》雜誌,2003年第2期(總第221期),http://www.pladaily.com.cn/item/zgmb/200302/05.htm。
8.	周成、黃超,〈曹剛川在濟南軍區國防動員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暨預備役部隊建設工作會議上強調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推動國防動員建設創新發展〉,《國防報》,2004年6月3日,一版,http://www.pladaily.com.cn/gb/gfjy/2004/06/03/20040603017017_gfhbj.html。
9.	周銳鵬,〈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長張左己:中國城鎮失業率是7%〉,《聯合早報》,2002年11月12日,http://www.zaobao.com/special/china/congress16/pages/congress16121102d.html。
10.	孫立華,〈建國後我軍九次重大精簡整編戰略舉措回顧〉,《人民網》,http://www1.people.com.cn/BIG5/junshi/60/20021115/867222.html。
11.	孫科佳,〈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的思考〉,《中國國防報》,2003年9月18日,http://www.pladaily.com.cn/big5/defence/2003/09/18/20030918017056_gfgj.html。
12.	侯寶成,〈政治工作為什麼要加強對“三戰”的研究〉,《解放軍報》,2004年7月29日 ,第6版,http://www.pladaily.com.cn/gb/pladaily/2004/07/29/20040729001137_jsld.html。
13.	帥化民,〈公元二O一O年台海威脅與犯台作戰想定〉,《國政研究報告》,2001年6月15日,《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站,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NS/090/NS-R-090-004.htm。
14.	陳志柔,〈中共十六大後的社會情勢分析〉,中山大學「展望2003年兩岸政經發展研討會」論文,http://www2.nsysu.edu.tw/macs/3_activity/20021201article2-3.htm。
15.	陳時寶,〈加快預備役部隊戰鬥力的形成〉,《中國國防報》,2005年3月17日,http://www.chinamil.com.cn/site1/xwpdxw/2005-03/17/content_161040.htm。
16.	陳德昇,〈經濟全球化深化中共政經失衡〉,《中央日報》,2002年11月16日,http://www.cdn.com.tw/daily/2002/07/04/text/910704c5.htm。
17.	徐向前,〈為實現國防現代化而努力奮鬥〉,《紅旗》雜誌,1979年第10期,1979年10月2日,http://www.people.com.cn/GB/33831/33836/34144/34194/2546960.html。
18.	徐斯儉,〈「十六大」政治情勢研判〉,中山大學「展望2003年兩岸政經發展研討會」論文,http://www2.nsysu.edu.tw/macs/3_activity/20021201article1-1.htm。
19.	唐傳松、賈俊清、周永發,〈天津預備役高炮師某團高標準做好新形勢下兵員整組工作〉,《解放軍報》,2001年3月24日,版2,http://www.pladaily.com.cn/big5/pladaily/2001/03/24/20010324001034_Army.html。
20.	高輝,〈中共三個代表的影響〉,《中央日報》,2002年11月16日,http://www.cdn.com.tw/daily/2002/11/16/text/911116c6.htm。
21.	馬存成、趙志韜,〈構建「能力型」通信動員儲備體系〉,《中國國防報》,2005年4月18日,http://www.chinamil.com.cn/site1/xwpdxw/2005-04/18/content_185618.htm。
22.	袁奇,〈2004年軍演的「三方演義」〉,《中國新聞週刊》,2004年08月02日(2004年第28期/總第190期),http://www.chinanewsweek.com.cn/2004-08-05/1/4031.html。
23.	孫展,〈軍演前夕探東山〉,《中國新聞週刊》,2004年08月02日(2004年第28期/總第190期),http://www.chinanewsweek.com.cn/2004-08-05/1/4028.html。
24.	張宇,〈增強青少年戰時心理素質〉,《中國國防報》,2001年12月10日,第三版,http://www.pladaily.com.cn/big5/defence/2001/12/10/20011210017055_gfgj.html。
25.	張萬鈞、陳俊、姜興華,〈讓專武幹部「專」起來─雲南省昭通軍分區著力解決專武幹部不「專」的問題〉,《解放軍報》網站,http://www.pladaily.com.cn/pladaily/20000724/gb/20000724001245_Army.html。
26.	彭光謙,〈打贏高科技局部戰爭〉,《中國科學院》網站,2002年6月4日,http://www.cas.ac.cn/html/Dir/2002/06/04/7041.htm。
27.	彭志平、俞雨霖,〈強兵再富國?中共調整建軍方針〉,《中國時報》,2004年7月26日,A11版,http://ec.chinatimes.com/scripts/chinatimes/iscstext.exe?DB=ChinaTimes&Function=ListDoc&From=1&Single=1。
28.	楊民青,〈《瞭望》:資訊化離中國軍隊有多遠〉,http://news.sohu.com/20040717/n221048264.shtml。
29.	葉我閩,〈從後勤觀點探討中共懲越戰爭失敗之原因〉,《中華民國國防部》網站,http://www.mnd.gov.tw/division/~defense/mil/mnd/mhtb/%AB%E1%B6%D4%A5b%A6~%A5Z/Magazinefile/mag31/No31/31-1.htm。
30.	鄭宇碩,〈現階段中國政黨發展的基礎〉,《北京之春》,76期,1999年9月,http://beijingspring.com/big5bjs/bjs/bc/76/43。
31.	鄭寶蘭,〈蔣經國與鄧小平的「改革開放」〉,http://www.japanresearch.org.tw/politics-35.asp。
32.	劉亞洲,〈大國策〉,《文學城》網站,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mychina&MsgID=32907。
33.	趙志韜、馬銀波,〈反動員:踏上時移法變的發展之路〉,《國防報》,2004年7月8日,3版,http://www.pladaily.com.cn/gb/pladaily/2004/07/08/20040708001177_jsld.html。
34.	鄧小平,〈五年來對敵鬥爭的概略總結〉,《中國共青團》網站,http://www.ccyl.org.cn/theory/dspws/page1/wu.htm。
35.	謝鳳良,〈空中進攻作戰:新世紀空軍發展的主題〉,〈軍事沙龍〉,第19期,《解放軍報》網站,http://www.pladaily.com.cn/item/saloon/4t8d/9-1.htm、http://www.pladaily.com.cn/item/saloon/4t8d/xfl.htm。
36.	魏玉祥,〈預備役部隊首長機關訓練待改進〉,《中國國防報》,2001年12月6日,第2版,http://www.pladaily.com.cn/big5/defence/2001/12/06/20011206017026_gfgj.html。
37.	2003年中國遭遇信訪洪峰 新領導人面臨非常考驗〉,《瞭望東方周刊》,2003年12月8日,http://news.sina.com.cn/c/2003-12-08/10142314186.shtml。
38.	〈2004年中國災害損失達1600多億元〉,《伊犁農網》,http://www.ylnw.gov.cn/news/newsadmin.asp?func=anews&id=11727。
39.	〈2004年度民兵政治教育輔導教材之四─充分發揮民兵在維護社會穩定中的重要作用〉,《中國民兵》,2004年第7期(總第238期),http://www.pladaily.com.cn/item/zgmb/200407/txt/17.htm。
40.	〈70年代中越的西沙之戰〉,《閩發在線》網站,http://www.mfzq.com.cn/Blog/Diary.aspx?cid=1033&Data=S&Tid=293916。
41.	〈九億農民貧苦邊緣掙扎 考驗北京〉,《中央社》,2004年12月30日電,http://www.epochtimes.com.tw/bt/4/12/31/n765161.htm。
42.	〈上海市政府投資為海軍某部建起資訊網〉,《解放軍報》,2005年3月21日,http://www.chinamil.com.cn/site1/xwpdxw/2005-03/21/content_163879.htm。
43.	〈中印兩國邊界爭端內幕:曲折中的艱難進展〉,《中國網》網站,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HIAW/829367.htm。
44.	〈中共軍力報告 指可動員民兵逾二億人〉,《中央社》電,2004年8月31日,http://udn.com/NEWS/WORLD/WOR1/2215286.shtml。
45.	〈中共專家:美軍演習 在「我們家門口玩槍」〉,《聯合報》,2004年8月6日,http://udn.com/NEWS/WORLD/WOR1/2170308.shtml。
46.	〈中共推動新軍事變革之研析〉,中國國民黨《大陸情勢雙週報》,第1412期,2003年5月7日,http://www.kmt.org.tw/Content/HTML/Periodical/MainLand/20030519_20_5741.html。
47.	〈《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條例》頒佈〉,《解放軍報》,2003年12月15日 第一版,http://www.pladaily.com.cn/gb/pladaily/2003/12/15/20031215001003_TodayNews.html。
48.	〈中國人民解放軍幾次重大的精簡整編(1949年後)〉,《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4-07/20/content_1618369.htm。
49.	〈中國中央發扶貧款五千元至農民手上變五十元〉,《中央社》2005年3月23日電,http://tw.news.yahoo.com/050323/43/1mece.html。
50.	〈中國今年已因氣象災害直接經濟損失800多億元〉,《中國新聞網》,http://www.chinanews.com.cn/news/2004/2004-09-30/26/489814.shtml。
51.	 〈中國失地農民約四千萬至五千萬人〉,《中央社》2005年1月23日電,http://tw.news.yahoo.com/050123/43/1f6m7.html。
52.	〈中國共產黨大事記‧1990年〉,《中國共產黨新聞》(刊載於《人民網》),http://www1.people.com.cn/GB/33831/33835/2527659.html。
53.	〈中國的軍備控制與裁軍〉,《中國網》,http://www.china.org.cn/ch-book/junbei/ijunbei.htm。
54.	〈中國的「懸崖勒馬」 韓戰有跡可循〉,《東森新聞報》網站,http://www.ettoday.com/2004/05/17/11183-1631268.htm。
55.	〈中國官員承認失業數字有誤〉,《聯合早報》《文萃》,2003年2月13日,http://www.zaobao.com/cgi-bin/asianet/gb2big5/g2b.pl?/special/newspapers/2003/02/bbc130203.html。
56.	〈中國軍方表彰參加抗洪救災的部隊和武警官兵等〉,《中國新聞網》網站,2003年9月8日,http://www.chinanews.com.cn/n/2003-09-08/26/344214.html。
57.	《中國政府工作報告(2003)—3月5日在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http://unpan1.un.org/intradoc/groups/public/documents/APCITY/UNPAN009827.pdf。
58.	《中國政府白皮書》,《中國網》,http://www.china.org.cn/ch-book/http://www.china.org.cn/。
59.	〈中國氣象局舉行《氣象法》實施五周年紀念會〉,《中國法治網》,http://www.sinolaw.net.cn/news/fzxw/jctj/20041222153055.htm。
60.	〈《中國氣象事業發展戰略研究》總論卷前言〉,《中國氣象局》網站,http://www.cma.gov.cn/netcenter_news/kjfz/fzzl/qxsyfzzl/t20041126_50692.phtml。
61.	〈中國貧富差距尚可接受〉,《文匯報》,2002年10月06日,http://www.wwpnews.net/news.phtml?news_id=CH0210060059&cat=00000。
62.	〈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站,http://www.fmprc.gov.cn/chn/wjdt/wjzc/t3463.htm。
63.	〈在軍委擴大會議上的講話〉,《中國共青團》網站,http://www.ccyl.org.cn/theory/dspws/page3/zaijun.htm。
64.	〈分析指建立和諧社會為北京新執政綱領〉,《中央社》電,2005年2月27日,http://tw.news.yahoo.com/050227/43/1jctv.html。
65.	〈引灤入津工程全線通水〉,《新浪網》網站,http://forum1.cul.sina.com.cn/cgi-bin/viewone.cgi?gid=68&fid=4036&itemid=48949。
66.	〈 台海爆發衝突與否目前取決於台灣態度〉,路透社2004年7月5日電,http://tw.news.yahoo.com/040705/14/s149.html。
67.	〈本報評論員:在更高起點上推進基層建設〉,《解放軍報》,2004年7月22日 ,第1版,http://www.pladaily.com.cn/gb/pladaily/2004/07/22/20040722001158_jryw.html。
68.	〈正視大陸臺商的人身安全問題〉,《中央日報》,2004年11月29日,http://www.cdn.com.tw/daily/2004/11/29/text/931129b1.htm。
69.	〈以人為本推動政府轉型〉,《大公報》,2005年3月13日,http://www.takungpao.com/news/2005-3-13/ZM-375761.htm。
70.	〈北京軍區某預備役師戰鬥力建設求真務實〉,《解放軍報》,2005年4月18日,http://www.chinamil.com.cn/site1/xwpdxw/2005-04/18/content_184952.htm。
71.	〈外國人眼裏的朝鮮戰爭〉,《四海一家》網站,http://seehi.fayay.com/matr/show.php?id=367。
72.	〈可怕的「天災」〉,《中國公眾科技網》,http://database.cpst.net.cn/popul/natur/desat/artic/40615090511.html。
73.	〈民兵政治工作〉,《通網》網站,http://www.allnet.cn/1107/gfsk/Info/rwjs_rw9.asp。
74.	〈民兵軍事訓練〉,《通網》網站,http://www.allnet.cn/1107/gfsk/Info/rwjs_rw10.asp。
75.	〈民兵武器裝備管理〉,《通網》網站,http://www.allnet.cn/1107/gfsk/Info/rwjs_rw11.asp。
76.	〈民兵組織建設〉,《通網》網站,http://www.allnet.cn/1107/gfsk/Info/rwjs_rw8.asp。
77.	〈《民兵誓詞》《民兵宣誓實施辦法》頒行〉,《中國廣播網》網站,http://www.cnr.cn/wcm/military/junlv/t20040531_150052.html。
78.	〈全國城市民兵工作會議指出:堅持人民戰爭思想 提高城市民兵建設水準〉,《新華網》網站,2001年12月14日,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1-12/14/content_163397.htm。
79.	〈百萬大裁軍〉,《中國網》,2002年9月22日,http://www.china.org.cn/chinese/zhuanti/208106.htm。
80.	〈共和國首次「政府革命」〉,《大公報》,2005年3月13日,http://www.takungpao.com/news/2005-3-13/ZM-375762.htm。
81.	〈江澤民同志在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 強調 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積極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人民日報》,2003年3月11日,http://www.ccyl.org.cn/theory/leadertalk/2003/zttb20030311a.htm。
82.	〈北京貧富差距嚴重 農村收入落後城市八年〉,《中央社》2005年1月23日電,http://tw.news.yahoo.com/050123/43/1f6lf.html。
83.	〈兵員動員〉,《通網》網站,http://www.allnet.cn/1107/gfsk/Info/rwjs_rw22.asp。
84.	〈迎接世紀挑戰的戰略決策─中國氣象事業發展戰略研究結碩果〉,《中國氣象局》網站,http://www.cma.gov.cn/netcenter_news/ztbd/zlyj2004/mtbd/t20041130_51082.phtml。
85.	〈股市拉大貧富差距 院士呼籲向股民徵收所得稅〉,http://www.dg-tax.com/big5/show_news.asp?id=181。
86.	〈泛珠籲列入「十一‧五」〉,《香港商報》,2005年3月12日,http://www.cnwnc.com/gbtobig.php3?url=http://www.cnwnc.com/20050312/ca1480740.htm。
87.	〈兩次局部戰爭昭示美軍走進「精確化」動員時代〉,《新華網》,2004年2月18日,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4-02/18/content_1320147.htm。
88.	〈空軍少將李鎖林:空軍資訊化需重視兩方面〉,2004年5月14日,《Tom.com》網站,http://army.tom.com/1021/2004/5/14-37959.html。
89.	〈長江〉,《中國地理學會地理科普教育專業網》,http://www.dlpd.com/dljx/ReadNews.asp?NewsID=1208。
90.	〈所得無法平均分配大陸恐將巴西化〉,《台灣新生報》,2004年8月18日,http://www.tssdnews.com.tw/daily/2004/08/18/text/930818f8.htm。
91.	〈金融時報:貧富不均擴大 大陸成下一個拉丁美洲?〉,《東森新聞報》,2004年8月17日,http://www.ettoday.com/2004/08/17/165-1673335.htm。
92.	〈武裝部簡介〉,《惠州學院人民武裝部》網站,http://bwc.hzu.edu.cn/wzb.htm。
93.	〈武裝部工作職責〉,《惠州學院人民武裝部》網站,http://bwc.hzu.edu.cn/wzbgzzz.htm。
94.	〈青島警備區探索軍兵種民兵對口專業分隊訓練路子〉,《中國軍網》網站,http://www.chinamil.com.cn/site1/gfjszpd/2005-03/24/content_166723.htm。
95.	〈首戰告捷 駐湘部隊和當地民兵出動萬名官兵抗洪〉,《紅網》網站,2003年5月23日,http://news.rednet.com.cn/Articles/2003/05/419983.htm。
96.	〈軍事科學院專家羅援談「夏季脈動-2004」〉,《新華網》網站,2004年8月5日,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4-08/05/content_1719957.htm、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4-08/05/content_1719957_1.htm、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4-08/05/content_1719957_2.htm、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4-08/05/content_1719957_3.htm。
97.	〈軍事專家分析:中國增加軍費支援國家和平發展〉,《中國新聞網》網站,2004年3月6日,http://www.chinanews.com.cn/n/2004-03-06/26/410341.html。
98.	〈軍事專家:東山島演習制度化 是項警訊〉,《聯合報》,2004年8月6日,http://udn.com/NEWS/WORLD/WOR1/2170257.shtml。
99.	〈珍寶島事件〉,《中國網》網站,http://www.china.org.cn/chinese/zhuanti/208158.htm。
100.	〈面對蘇軍寸土不讓 不能忘懷的珍寶島戰役〉,《新浪網》網站,http://news.sina.com.cn/cul/2005-03-04/4538.html。
101.	〈胡錦濤要求武警部隊學習江澤民軍事思想〉,《中央社》,2005年1月5日電,http://tw.news.yahoo.com/050105/43/1clsm.html。
102.	〈胡錦濤強調始終堅持執法為民加強和改進公安工作〉,《人民日報》 ,2003年11月23日 ,第一版,http://www.people.com.cn/BIG5/shizheng/2205104.html。
103.	〈高技術條件下兵員動員的特點〉,《通網》網站,http://www.allnet.cn/1107/gfsk/Info/rwjs_rw19.asp。
104.	〈基層武裝工作保障有力等一組〉,《中國民兵》,2004年第7期(總第238期),http://www.pladaily.com.cn/item/zgmb/200407/txt/16.htm。	
105.	〈陸委會報告 中國面臨失業等六大問題〉,《自由時報》,2003年1月1日http://www.libertytimes.com/2003/new/jan/1/today-p14.htm。
106.	〈組織民兵、預備役人員參加兩個文明建設〉,《通網》網站,http://www.allnet.cn/1107/gfsk/Info/rwjs_zz1.asp。
107.	〈組織民兵、預備役人員參加兩個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通網》網站,http://www.allnet.cn/1107/gfsk/Info/rwjs_zz2.asp。
108.	〈專家:讓民工變為城市居民 全國失地農民4000萬-5000萬〉,《香港商報》,2005年1月23日,http://www.cnwnc.com/gbtobig.php3?url=http://www.cnwnc.com/20050123/ca1396730.htm。
109.	〈惠州市民兵應急分隊建設的暫行規定〉,《南海石化信息網》網站,http://www.petronanhai.com/xxfw/ShowArticle.asp?ArticleID=810。
110.	〈惠州學院武裝部工作制度〉,《惠州學院人民武裝部》網站,http://bwc.hzu.edu.cn/wzbgzzd.htm。
111.	〈烏魯木齊市百餘民營企業組建民兵組織〉,《中國軍網》網站,http://www.chinamil.com.cn/site1/gfjszpd/2005-03/14/content_157761.htm。
112.	〈尉健行強調把維護穩定放在重要位置〉,《解放軍報》,2000年12月3日,第四版,http://www.pladaily.com.cn/pladaily/20001203/big5/20001203001048_TodayNews.html。
113.	〈溫總訪印提升合作伙伴關繫〉,《香港商報》,2005年4月9日,http://www.cnwnc.com/gbtobig.php3?url=http://www.cnwnc.com/20050409/ca1537742.htm。
114.	〈新中國六次戰爭得失縱橫談〉,《TOM》網站,http://army.news.tom.com/1019/1351/2004/10/28-51302.html。
115.	〈新加坡國防部長稱「北京對台不信任度 達新高」〉,《中國時報》,2004年8月6日,http://www.chinanews.com.cn/news/2004year/2004-08-07/26/469186.shtml。
116.	〈劉亞洲中將談伊拉克戰爭,分析我軍發展方向〉,《千龍網》,http://mil.qianlong.com/4919/2004/05/31/186@2082847.htm、《ceo&coo網站》,http://www.ceocoo.net/success/liuyazhou.htm。
117.	〈劉亞洲:從文學殿堂起步的軍事思想家〉,《戰略家》網站,http://www.laocanmou.com/ShowArticle.asp?ArticleID=3185。
118.	〈鳳凰衛視:劉亞洲談新世紀軍事戰略〉,《戰略家》網站,http://www.laocanmou.com/ShowArticle.asp?ArticleID=3184。
119.	〈漢江洪峰推向武漢 湖北二十萬軍民正堅守堤防〉,《中國新聞網》網站,2003年9月7日,http://www.chinanews.com.cn/n/2003-09-07/26/343714.html。
120.	〈鄧小平生平年表 1971-1980〉,《中國共產黨新聞》(刊載於《人民網》),http://zg.people.com.cn/BIG5/33839/34943/34981/2619642.html。
121.	〈鄧小平生平年表 1981-1990〉,《中國共產黨新聞》(刊載於《人民網》),http://zg.people.com.cn/BIG5/33839/34943/34981/2619630.html。
122.	〈鄧小平生平簡介〉,《四川在線》網站,http://www.scol.com.cn/nsichuan/sczh/20040809/20048950344.htm。
123.	〈傳中共設應急專組 處理悼念趙紫陽活動〉,《中央社》2005年1月20日電,http://udn.com/NEWS/WORLD/WOR1/2472232.shtml。
124.	〈構建和諧決策須民主〉,《大公報》2005年3月12日訊,http://www.takungpao.com/news/2005-3-12/ZM-375388.htm。
125.	〈緊急時刻盡顯英雄本色深圳特區民兵應急分隊成立十餘年功績卓著〉,《晶報 》,2004年5月26日,http://www.sznews.com/jb/20040526/ca951991.htm。
126.	〈羅幹強調用十六大精神統領社會治安治理工作〉,《東方網》,2003年1月13日,http://www.eastday.com/epublish/big5/paper148/20030113/class014800003/hwz865272.htm。
127.	〈羅幹說:為改革發展創造良好社會環境〉,《解放軍報》,2003年3月6日,第4版,http://www.pladaily.com.cn/big5/pladaily/2003/03/06/20030306001049_China.html。
128.	〈輿論監督尤為重要〉, 《大公報》,2005年3月13日,http://www.takungpao.com/news/2005-3-13/ZM-375763.htm。
129.	〈關心支持國防從我做起─濉溪縣縣長方宗澤關心支持武裝工作紀實〉,《淮北日報》,2005年4月10日,http://www.hbnews.net/zhxw/2005-03-29-02.htm。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不同意授權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