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609201309505900
DOI 10.6846/TKU.2013.00200
論文名稱(中文) 中共因應非傳統安全作為之研究-以上合組織區域反恐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The Study of China's Response and Reaction to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Threat : In Case of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on Counter-Terrorism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Strategic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1
學期 2
出版年 102
研究生(中文) 謝有昌
研究生(英文) Yu Chang Hshie
學號 797330205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3-06-20
論文頁數 134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翁明賢
委員 - 汪毓瑋
委員 - 周湘華
關鍵字(中) 非傳統安全
反恐
恐怖主義
上海合作組織
關鍵字(英)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Counter-Terrorism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satio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跨越二十一世紀以來全球災難頻傳,其原因包含各種自然與人為的複雜因素,傳統安全議題和架構已無法詮釋日新月異的安全問題。自冷戰結束後,「非傳統安全」議題(non-traditional security)在國際安全究領域廣泛討論,導因於非傳統安全威脅所造成的災害及傷亡往往不亞於一場戰爭,例如2008年中國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將近7萬人罹難,亦是中國近半世紀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也映證中國政府面對來自以軍事和外交衝突等「傳統安全」領域外的威脅遽增。
    就中國而言,在積極提升其國力的同時,也面臨來自國內及全球的各種安全威脅挑戰;正值中國崛起,中國在國際上也開始學習如何扮演大國的角色,學習如何在面對國內、與周邊鄰國之間、東亞區域、及國際間如何綜合國家利益、國家安全等因素整體考量,確定國家所扮演的身分、地位,對國內、國外制訂國家安全政策。例如911事件發生後,「反恐」議題在國際間被廣泛討論,中、美關係也隨著美國於全球的反恐戰略佈局而產生變化,以中國打擊主要「反恐」對象-「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運動」分裂勢力在新疆為例,其反恐作為及背後的動機、利益,不僅並未侷限於中國國內單純的治安事件模式,甚而將該議題訴諸國際化。
    隨著冷戰結束後,蘇聯解體後的中亞國家在美、中、俄強國的環伺下,亦面臨著過往共產主義價值觀與國家利益衝突的抉擇,以往劍拔弩張的中蘇邊界緊張問題,演變成中共與俄羅斯及哈薩克、塔吉克、吉爾吉斯等中亞國家的多邊問題。爰此,為促進多邊鄰接國家合作,在各方積極談判協商及區域安全合作發展下,整合中共、俄羅斯、哈薩克(Kazakhstan)、吉爾吉斯(Kyrgyzstan)、塔吉克(Tajikistan) 及烏茲別克(Uzbekistan)等六國的新區域安全體系「上海合作組織」(The Shanghai Five)在2001年6月應運而生。更陸續接受蒙古(Mongolia)、巴基斯坦(Pakistan)、印度(India)和伊朗(Iran)等國成為該組織觀察員國,大幅度將該組織合作範圍擴展到東北亞、南亞和西亞等,除了型塑嶄新的地緣政治外,使中國在上合組織的領導角色,也造成美國對中亞地區的重新檢視,並積極運用各種方式介入和突破,使得上合組織會員國所形成的區域安全力量引燃爭奪全球霸業的烽火。
英文摘要
In the first decade of 21st century, disasters occured around the world ,the traditional security framework and theories cannot interpret the cause of natural and human factors. By the end ofcold war,the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academic issue discussed widespread, because the damages and casualties of conflict resulted by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are more than the war. Such as the 2008 Sichuan earthquake occurred and caused more than seventy thousand dead, injured or missing, the effect of earthquake is more significantly than those dead in the wars during the last five decade.It means the damaged derived from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pose intensive threat to China and the world. 
In the statue of “China Rising”, China not only learns to be a real actor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but tries to mandate and cooperate with neighboring countries .In case of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threat, China’s reaction to internal separatism“The Eastern Turkistan Islamic Movement“synchronizes with the West and global counter-terrorism.Additionally,China emphasizes the positive diplomat policies with United States and participate the multilateral organizations, like APEC, ASEAN and WTO  so on. The aim of China is to win the international support for territory integration.  
In regarding of the potential conflict and intension of Central Asia burst in post-cold-war period, the China and neighboring countries such as Russia,Kazakhstan, Kyrgyzstan,and Tajikistan recognized the importance of cooperation and responsibility to reduce the territorial threat. The creation of multilateral organization named “The Shanghai Five“ aims its goal to shape new concept of Geographical Politics , and China will play the leading role in the region.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錄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P.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P.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途徑…………………………………………P.4
第四節 文獻檢驗…………………………………………………P.5
第五節 研究架構…………………………………………………P.12
第二章 非傳統安全的意涵
第一節 非傳統安全的歷史淵源…………………………………P.15
第二節 非傳統安全的定義及特徵………………………………P.22
第三節 非傳統安全與傳統安全的區別…………………………P.38
第四節 小結………………………………………………………P.53
第三章 中共對非傳統安全的認知
第一節 中共的新安全觀…………………………………………P.54
第二節 911事後的觀點‥………………………………………P.60
第三節 中共學者的研究……‥…………………………………P.64
第四節 小結………………………………………………………P.68
第四章 影響中共非傳統安全的主要因素
第一節 國家在非傳統安全中的地位與作用…………………P.69
第二節 人的安全………………………………………………P.71
第三節 中國面臨的非傳統安全威脅…………………………P.74
第四節 小結……………………………………………………P.81
第五章 中共的具體作為:參與上合組織區域反恐
第一節 成立上合組織的背景與目的…………………………P.82
第二節 反恐機制與運作………‥……………………………P.94
第三節 反恐的利益與成效………‥…………………………P.99
第四節 小結……………………………………………………P.105
第六章  理論與實務的驗證
第一節 加強與週邊國家合作…………………………………P.106
第二節 跨軍事層次合作與各部門的協調……………………P.110
第三節 反恐管理體制…………………………………………P.116
第四節 小結……………………………………………………P.123
第七章 結 論
第一節 研究總結………………………………………………P.124
第二節 心得啟示………………………………………………P.126
第三節 未來研究展望…………………………………………P.128

參考書目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份 一、中文部份 ……………………………………… ……………………………………… ……………………………………… ……………………………………… ……………………………………… ……………………………………… P.13P.13P.13P.132
二、英文部分 二、英文部分 ……………………………………… ……………………………………… ……………………………………… ……………………………………… ……………………………………… ……………………………………… P.13P.13P.13P.133

圖 表
圖 1-1 中共因應非傳統安全之研究章節分配架構…………
P.1 4
表 2-1 國家安全威脅的區分…………………………………
P.4 1
表 2-2 傳統安全的範疇與主要內容…………………………
P.4 2
表 2-3 傳統安全觀的理論體系與主要內容…………………
P.4 2
表 2-4 非傳統安全觀的範疇與主要內容……………………
P.4 3
表 2-5 非傳統國家安全觀的理論體系與主要內容…………
P.4 4
表 2-6 非傳統安全與之間的各種項目比較表
P.5 0
表 2-7 非傳統安全與於維護上的差異比較………
P.5 1
表 2-8 傳統安全與非概念比較……………………
P.5 2
表 4-1 傳統的國家安全與人之要素比較表……
P.7 2
表 5-1 上海五國元首會晤安全合作成果……………………
P.8 3
表 5-2 1997 年~ 2000 年中亞地區重大恐怖攻擊事件表……
P.9 0
表 5-3 2001 年以來中亞地區重大恐怖攻擊事件表…………
P.9 1
表 5-4 中國新疆地區 (1991~2006 年)恐怖活動事件表
P.9 2
表 5-5 2002 -2008 上合組織歷次反恐軍演…………………
P. 96
表5-6 上合組織歷次和平使命演習比較表…………………
P. 98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中文專書
1.余建華等著。2009年。《上海合作組織非傳統安全研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葉至誠、葉立誠合著。2000年。《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3.朱浤源。1999年。《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中正書局。
4.易君博。1993年。《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
5.朱蓓蕾。2005年。《兩岸交流的非傳統性安全》。臺北: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
6.陸忠偉主編。2003年。《非傳統安全論》。北京:時事出版社。
7.俞正梁等著。2000年。《全球化時代的國際關係》。復旦大學出版社。
8.傅勇。2007年。《非傳統安全與中國》。上海:人民出版社。
9.王逸舟。1998年。《西方國際政治學:歷史與理論》。上海:人民出版社。
10.查道炯主編。2007年。《中國學者看世界-非傳統安全卷》。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11.余瀟楓、潘一禾與王江麗等著。2006年。《非傳統安全概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2.江澤民。2002年。《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
13.李偉、符春華著。2000年。《全球戰略大格局-新世紀中國的國際環境》。北京:時事出版社。
14.余瀟楓著。2007年。《非傳統安全與公共危機治理》。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15.林碧炤。2001年。《全球治理與國際安全,全球治理與國際關係學術研討會》。臺北:政治大學外交學系。
16.星野昭吉著,劉小林、張勝軍譯。2000年。《全球政治學:全球化進程中的變動、衝突、治理與和平》。北京:新華出版社。
17.閰學通。1999年。《中國與亞太安全》。北京:時事出版社。
18.傅仁坤、張益銘。2006年。《中亞反恐情勢與發展—以上海合作組織反恐舉措為例,第二屆「恐怖主義與國家安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桃
19.布里辛斯基,林添貴譯。1998年。《大棋盤:全球戰略大思考》。臺北:立緒出版社。
20.傅仁坤、張益銘。2005年。《發現中亞》。中壢:臺灣與中亞文化經貿協會。  
21.刑廣程、孫壯志主編。2007年。《上海合作組織研究》。吉林:長春出版社。
22.徐飛彪。2009年。《恐怖主義與北京奧運安保,第五屆恐怖主義與國家安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23.施子中。2006年。《中共反恐情勢與未來發展,第二屆恐怖主義與國家安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24.趙國材。2010年。《論跨國洗錢之法律控制問題,第六屆恐怖主義與國家安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25.劉國福。2012年。《反恐怖主義與中國大陸出入境管理法的應對,第八屆恐怖主義與國家安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二、期刊
1.張滿生,「正確應對非傳统安全威脅 創造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湖南公  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
2.盧業中,「論國際關係理論之新自由制度主義」,問題與研究,第41卷第2期,(2002年),頁43-67。
3.鄭瑞耀,「國際關係「新自由制度主義」理論之評析」,問題與研究,第36卷第12期,(1997年),頁20。
4.俞曉秋,「非傳統安全辨析」,現代國際關係,第5期,(2003年),頁49。
5.張雅君,「上海五國安全合作與中共的角色」,中國大陸研究,第44卷第4期,(2004年),頁33-55。
6.陳延琪,「中亞恐怖主義的特殊性、必然性和可預防性」,新疆社會科學,第1期,(2002年)。
7.李環,「解析非傳統安全」,國際關係學院學報,第4期,(2005年)。
8.余瀟楓、林國治,「論非傳統安全的實質及其倫理向度」,浙江大學學報,第36卷第6期,(2006年),頁105。
9.宋以敏,「關於冷戰後世界力量劃分及組合問題探討」,國際問題研究,第8期,(1996年),頁6。
10.趙哲一、陳楊正光,「新時期國家安全的焦點-非傳統安全的發展趨勢」,Journal of Crisis Management,Vol.6,No.2.,(2009年)。
11.黃一哲,「上海合作組織的現況與發展」,國防雜誌,第24卷第3期,頁16。
12.陳聯璧,「三個極端主義與中亞安全」,東歐中亞研究,第5期,(2002年),頁61。
13.沈明室,「上海合作組織2012和平使命演習的意涵」,戰略安全研究,第86期,(2012年),頁24-25。
14.余學會、許韜等著,「美國軍事力量進入中亞及其影響」,東歐中亞研究,第三期,(2002年),頁39。
三、英文書目
1.Alexander Wendt ,Collective Identity Form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Stat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88,No.2 June 1994.
2.Barry Buzan,Ole Waever & Jaap de wilde,Security:A New Framework for Analysis.
3. Bruce M. Russett & Harvey Starr. David & Todd Kinsella ,World politics: the menu for choice, Thomson Learning Press,2006.
4. David A. Baldwin,Concepts of Security,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ecurity,No.1,1997.
5. David A. Baldwin (ed) , Neorealism and  Neoliberalism :The Contemporary Debate,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33
6. Harold Mackinder,The Geographical Pivot of History, Geographical Review,1904. 
7.Helga Haftendorn,The Security Puzzle:Theory-Building and Discipline-Building in International Security,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Vol.35,No.1,March 1991.
8.Joshua S. Krasna ,Narcotics and the National Security of Producer States,The Journal of Conflict Studies,1996.
9. Kenneth N. Waltz,The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Reading MA:Addison 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1979.
10. Paul B. Stares, ed., The New Security Agenda: A Global Survey
,Tokyo:Japan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xchange,1998.
11. Rizwan Zeb,Pakistan and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China and Eurasia Forum Quarterly, Volume4, No.4,2006.
12. Robert O. Keohane,Joseph S Nye,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New York: Longman,2001.
13. Stephen M.Walt,The Renaissance of Security Studies,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35, No.2.
14. Terrorism ,big threat, to Olympics, China Daily, Sep. 11, 2007.
15.United Nations,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1994,New York: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1994.
16.William Bloom, Personal Identity National Identit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