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608201717254100
DOI 10.6846/TKU.2017.00216
論文名稱(中文) 《文選》「實用性文體」之美典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The Aesthetics of Practical Styles in Xiao Tong’s Wenxuan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博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5
學期 2
出版年 106
研究生(中文) 陳頤真
研究生(英文) Yi-Chen Chen
學號 897010012
學位類別 博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7-06-15
論文頁數 154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顏崑陽
委員 - 王基倫
委員 - 李貞慧
委員 - 胡正之
委員 - 崔成宗
關鍵字(中) 文選
實用
文體
美學
美典
關鍵字(英) Wenxuan
Practical
Styles
Aesthetics
Paradigm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文選》研究儘管熱門,然從「文體」視角研究《文選》者卻不容易系統化。因《文選》乃「第一序」資料,可見個別「體製」之差異,卻不易看出作品之優劣。雖可借助《文心雕龍》〈明詩〉到〈書記〉二十篇文體論的「體式」與「體要」,不過兩者卻有出入。明清以來之「評點學」特別重視「文體」,研究《文選》必須參考「第二序」「評點」才足以彰顯中國「美典」。另外,中國傳統並無「美學」一詞,此乃西洋舶來品。中國「美學」之精神,在於對「生命存在的責任」,與「合於律則之思辨」,此精神最能由「實用性文體」彰顯。「實用性文體」的意義,於「士人」生活為「任用」,於發生意義在「社會」,於《文選》表現為卷35以後之「詔」、「策」、「令」、「教」、「表」、「書」、「檄」、「移」、「序」、「辭」、「論」、「贊」、「箴」、「銘」、「哀」、「誄」等,共33體,162篇作品,為一種「人」與「社會」交融於「文章」的表現。細讀「評點」後,將發現自古以來,「實用性文體」的「美典」,在方法建構上,一直是以「辨文體之源流」、「辨文體之正變」、「辨文體之品第」等三種方式,做為指導士人之寫作原則,並以此傳承理想之儒家價值觀。因《文選》只選「個別」作品,難以明白背後隱藏「整體文化」對「個別文體」的「外在結構」和「意義」之「規範」和「目的」何在。若持「直覺形象」的西方美學觀,更難分析《文選》後半「實用性文體」之美感何在,也易因「詩歌」之「孤立性」而忽略「文章」「社會交往」之重要性。本文認為從「後代評點」入手,才能解決上述問題,得知「美典」何在。由「評點」所揭示之「源流」、「正變」、「品第」的三種方法,才能明白「實用性文體」的「審美傾向」。歸結而言,其審美傾向有二,首先,外在「結構」追求「雅正」,其次,內在「情志」要求「和諧」。
此外,根據上述歸結的三項方式,其背後的意涵有助於建構美典的價值和意義。(一)、源/流:可提供「學習」,是促進「文體發展」之「動力」。從學習的法源及影響的流脈,可建構出當時的文學風潮及更宏觀之「文學史」。(二)、正/變:可建立「文體」的「客觀結構」;實際創作時,會加入獨特技巧;「評點」雖稱「奇作」,卻表示其「改變」能為人所接受。(三)、品/第:可建構「文學史」中的「作家風格」。從相同「文體」,比較「作家」之間的高低。提供後世評價作品之參考,亦能建構出不同時代,風格卻相似之「作家風格譜系」。另外,從品第可知「人文合一」的重要,其作用在解釋「品第高低」,表現中國傳統美典重視情志內要蘊含「中和」之要求,此種要求人文合一的理想,有助於個人心性修養,並促進社會和諧,為「文體發展」之終極「目的」。
英文摘要
Few scholars approach the Wenxua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nre. Because the Wenxuan includes only certain genres, it is difficult to ascertain what cultural factors and external forces may have contributed the formation of these certain genres, what meanings they carried, what purposes they served, and what generic rules abided by.
Approaching these ques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hat Western aesthetic theory calls “intuitive forms,” one would be hard-pressed to identify aesthetic value in the chapters on practical genres that occupy the second half of the Wenxuan.
And by focusing on the individual nature of the poetry chapters one might risk overlooking the social functions of the chapters on prose. I argue that approaching the Wenxua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history of criticism allows us to overcome this problem and identify aesthetic elements in the chapters on prose.
Examining historical critics’ opinions on individual works’ conformity to or deviation from generic standards, the sources and development of each genre, their ranking vis-à-vis one another, and the extent to which they express cultural values enables us to observe trends in aesthetic judgments over time. These include (1) the fact that literary forms encourage elegance and (2) the fact that other, more internal factors such as the author’s personal feelings and aspirations, favor harmony.
The study of literary sources and stylistic evolution provides opportunities for practice and stimulates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ry history. By imitating source texts and tracing the origins of various styles, students stand to acquir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prevailing style in their own time period as well as a broad sense of literary history.
Notions of conformity and deviation give rise to objective standards for assessing individual genres. However, when authors actually sit down to compose literature, they often embellish upon these pre-established forms. When critics praise such embellishments, they demonstrate their ability to tolerate a certain amount of deviation from generic rules.
Appraising and ranking literary genres generates a sense of each author’s personal style. Comparing different authors’ treatments of similar genres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scholars of later generations, allowing them to classify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mong authors of various eras and styles, and to rank them accordingly.
Assessing the extent to which individual works express cultural values allows readers to account for the differences among authors of diverse ranks and to recognize that Chinese aesthetics values balancing emotions. Works that express cultural values promote self-cultivation and peaceful social interactions. This, I argue, is the ultimate goal of literary evolution.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和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對象、方法、步驟………………………2
第三節、	關鍵詞界定……………………………………………6
(一)	實用 ……………………………………………………6
(1)字典義…………………………………………………6
(2)哲學倫理義……………………………………………7
(3)文體學義………………………………………………9
(二)	文體……………………………………………………10
(三)	實用文體、實用文類、雜文學、雜文………………12
(四)	美學、美典……………………………………………14
(五)	典、典型………………………………………………16
第四節、	前行研究檢討…………………………………………17
(一)	《文選》的文學觀……………………………………17
(二)	《文選》的研究趨向…………………………………17
(三)	《文選》的版本………………………………………18
(四)	《文選》的文體研究…………………………………20
(1)各體本色………………………………………………21
(2)變而不失其正…………………………………………23
(3)變而失其正者…………………………………………24
第二章	實用性文體之源流………………………………………………31
第一節、	前言………………………………………………………31
第二節、	源流觀在六朝文學所奠定的意義………………………32
(一)	流的總量是否無窮盡………………………………………33
(二)	源流是否為一種時間上絕對不變之關係…………………33
(三)	源流之價值,在以儒家為源、以孔子為人格美之源、
以周代為秩序美之源………………………………………34
第三節、	源流觀在唐代《文選》注疏的意義……………………39
(一)	釋名以彰義者………………………………………………41
(二)	提稱語之使用與意義………………………………………45
(三)	使用比興修辭之意義………………………………………47
第四節、	源流觀在明清《文選》評點的意義……………………48
(一)	承時代流者,建構斷代文體學史…………………………49
(二)	承作家流者,建構作家風格史……………………………52
(三)	承章法流者,建構各文體之典範史………………………55



第三章	實用性文體之正變……………………………………………63
第一節、	前言………………………………………………………63
第二節、	十體概述…………………………………………………66
(一)	十體分類…………………………………………………66
(1)	詔、冊、令、教、策文………………………………67
(2)	表、上書、啓、彈事…………………………………67
(3)	牋、奏記、書…………………………………………68
(4)	檄、難…………………………………………………69
(5)	對問、設論……………………………………………69
(6)	序、史論、論…………………………………………69
(7)	頌、贊、史述贊………………………………………70
(8)	符命……………………………………………………70
(9)	連珠、箴、銘…………………………………………70
(10)	誄、哀、碑文、行狀、弔文、祭文………………71
第三節、	十體正變…………………………………………………72
(一)	公文的體式…………………………………………………72
(二)	詔、冊、令、教、策文之正變……………………………74
(三)	表之正變……………………………………………………78
(四)	上書、啟、彈事之正變……………………………………83
(五)	牋、奏記、書之正變………………………………………86
(六)	誄、哀、碑文、墓誌、行狀、弔文、祭文之正變………90
第四章	實用性文體之品第………………………………………………99
第一節、	前言………………………………………………………99
第二節、	品第的背景………………………………………………99
(一)	文學集團……………………………………………………100
(二)	才性玄理……………………………………………………103
(三)	道德文章……………………………………………………104
第三節、	《詩品》與《文選》「實用性文體」於「品第」之關聯106
(一)	品第的方式:論作者、不論文體………………………106
(二)	品第的功效:論事功、不談立言………………………108
第四節、	明清評點《文選》中「品第」之方式………………110
(一)	區別文體之體要…………………………………………112
(二)	區別作家之體貌…………………………………………114
(三)	區別作家和受文對象之人品……………………………120
第五節、	「品第」的價值………………………………………127
(一)「品第」有完善品德義…………………………………127
(二)「品第」有歷史評價義…………………………………129
(三)「品第」有文體規範義、人品規範義…………………129
(四)「品第」的結果並非完全絕對…………………………130
第五章	結論……………………………………………………………133
一、	應重視評點的優勢……………………………………………133
二、	應從「用」中體會美感意義…………………………………134
三、	應注意各朝代文體的區辨……………………………………135
四、	實用性文體反映人倫關係……………………………………137
參考書目……………………………………………………………………140
表格一……………………………………………………………………29-30
表格二……………………………………………………………………66-67
表格三……………………………………………………………………120
表格四……………………………………………………………………143
參考文獻
一、	古代文獻
梁•蕭統編 唐•李善等註 《增補六臣註文選》,臺北:華正書局,1997年
梁•蕭統編 唐•李善註 明•胡克家考異《文選》,臺北:五南出版社,2009年
梁•劉勰著  范文瀾注 《文心雕龍注》,臺北:學海出版社,1991年
北齊•顏之推  王利器註 《顏氏家訓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6年
明•吳訥、徐師曾、陳懋仁  《文體序說三種》,臺北:大安出版社,1998年
唐•李延壽,《南史》,臺北:中華書局,1965年
清•于光華編,《評注昭明文選》,臺北:學海書局,1977年9月
清•于光華編,《重訂昭明文選集評》,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2年11月
清•方廷珪  《昭明文選大成》,上海:碧梧山莊付印,1925年,臺大善本室
清•何義門,《義門讀書記》《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860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清•李兆洛,《駢體文鈔》,臺北:世界書局,2010年12月
清•張之洞,《輏軒語》,臺北:成文出版社,1978年
清•嚴可均(輯)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清•章學誠   《文史通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二、近人論著(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王生平 《李澤厚美學思想》,板橋:駱駝出版社,1987年
王更生 《文心雕龍讀本》,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
王運熙  《漢魏六朝唐代論叢增補本》,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
汝信主編 《簡明中國百科全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
牟宗三    《原善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
牟宗三   《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
牟宗三   《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
朱光潛    《談美》,北縣:名田文化有限公司,2003年
守屋洋著 李常傳譯  《中國古典人際學》,臺北:新潮社,1994年
余英時   《中國知識階層史論》,臺北:聯經出版社,1984年
李澤厚    《美的歷程》,臺北:崑崙書局,1985年
李澤厚   《美學百科全書》,北京:新華書局,1990年
李澤厚、劉綱紀 《中國美學史》第二卷,新店:谷風出版社,1987年
吳曾祺  《涵芬樓文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呂正惠  《抒情傳統與政治現實》,臺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
呂世浩《從史記到漢書:轉折過程與歷史意義》,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9年
屈守元  《文選導讀》,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
林同華編《中華美學大辭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
林聰明 《昭明文選研究初稿》,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
柯慶明  《古典中國實用文類美學》,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年
徐復觀  《中國藝術精神》,臺北:學生書局,1988年
徐復觀  《中國人性論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徐復觀 《中國文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
馬建智 《中國古代文體分類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高友工  《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臺北:台大出版中心,2004年
南江濤編著  《文選研究文獻輯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3年
馬爾騰著 林語堂編  《勵志文集》,臺北:金蘭出版社,1984年
張健    《中國文學批評論集》,臺北:天華出版事業公司,1979年
張仁青 《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年
張伯偉  《中國古代文學批評方法研究•詩格論》,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梅家玲  《漢魏六朝文學新論》,臺北:里仁書局,1997年
曹道衡  《蕭統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陳寅恪 《陳寅恪先生論文集》,臺北:九思出版社,1977年
陳慶煌、崔成宗 《歷代文選(駢文編)》,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14年
傅 剛 《昭明文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
項維新、劉福增編  《中國哲學思想論集:兩漢魏晉隋唐篇》,臺北:牧童出版社,1996年
湯用彤  《魏晉玄學論稿》, 臺北:廬山書局,1972年
馮淑靜  《文選詮釋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2011年
游志誠 《昭明文選學術論考》,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
游志誠 《文選綜合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0年
游志誠 《文選學綜觀研究法》,新北永和: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1年
黃季剛  《文選黃氏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7年
黃偉倫 《魏晉文學自覺論題新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6年
熊十力  《熊十力別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 
蔣伯潛  《文體論纂要》,臺北:正中書局,1959年
廖蔚卿  《漢魏六朝文學論集》,臺北:大安出版社,1997年
劉師培  《中國中古文學史講義》,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04年
駱鴻凱  《文選學》,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80年
錢 穆 《論語新解》,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
錢 穆 《莊子纂箋》,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
錢志熙  《魏晉詩歌藝術原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薛鳳昌  《文體論》, 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
謝康    《昭明太子和他的文選》,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1年
魏貽    《散文鑑賞入門》,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1年
簡宗梧  《文學的御花園―文選》,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86年
顏崑陽 《六朝文學觀念叢論》, 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
顏崑陽  《反思批判與轉向―中國古典文學研究之路》,臺北:允晨文化,2016年
顏崑陽 《詮釋的多向視域―中國古典美學與文學批評細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6年
顏崑陽 《詩比興系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龔鵬程 《文學批評的視野》,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羅宗強《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羅國杰主編 《倫理學名詞解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美)安傑利斯(Peter A. Angeles )著,段德智等譯 《哲學辭典》臺北:貓頭鷹出版社,2004年
(德)漢斯‧羅伯特‧耀斯(Robert Jauss,H.)著,顧建光等譯《審美經驗與文學解釋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年
三、期刊論文、會議論文  (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王更生〈魏晉南北朝散文研究的重要性〉,《林尹教授逝世十週年學術論文集》,1993年5月28日。
顏崑陽〈六朝文學「體源批評」的取向與效用〉,《東華人文學報》,2001年3月。
顏崑陽〈論「典範模習」在文學史建構上的「漣漪效用」與「鏈接效用」〉,《建構與反思》,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
四、學位論文  (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李 航《《文選》應用文研究》,廣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
李曉靜《《文心雕龍‧書記》研究》,河北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
崔文娟《中國詩學「正變」觀念析論》,高雄:高雄師範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1990年
郭章裕《古代「雜文」的演變—從《文心雕龍》、《昭明文選》到《文苑英華》》,臺北:政治大學博士論文,2010年
趙俊玲《《昭明文選》評點研究》,復旦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
賴麗蓉《魏晉「人物品鑑」研究-創造性審美活動的完成》,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1996年
賴欣陽《魏晉六朝文體觀念考析》,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張淑芬《梁蕭氏文學集團研究》,北縣: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陳秀美《文心雕龍》「文體通變觀」研究》,北縣: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102年
五、網站資料
顏崑陽,〈文學創作與文體規範—文學創作在文體規範下的經緯結構歷程關係〉,「中國文體學專題研究」講義,淡江大學教學支援平台,https://goo.gl/zUtRvt (2009年3月)。
顏崑陽:〈中國文體觀念的發展及其在文學批評史上的重要性〉,「中國文體學專題研究」講義,淡江大學教學支援平台,https://goo.gl/ZPYFs2 (2009年9月)。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