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608200914121600
DOI 10.6846/TKU.2009.01217
論文名稱(中文) 台灣政權移轉移與兩岸政策的變遷─從李登輝到馬英九
論文名稱(英文) The Changed Cross-Strait Policies Following the Transition of Political Power in Taiwan-From Lee,Teng-Hui to Ma,Ying-Jeou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na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7
學期 2
出版年 98
研究生(中文) 洪家興
研究生(英文) Chia-Hsing Hung
學號 790240054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9-06-08
論文頁數 72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顏建發(jiannfay@cyu.edu.tw)
委員 - 張五岳
委員 - 柳金財
關鍵字(中) 政權轉移
兩岸政策
兩岸關係
李登輝
陳水扁
馬英九
關鍵字(英) Cross-Strait Policies
Transition of Political Power
Lee,Teng-Hui
Chen,Shuei-Ben
Ma,Ying-Jeou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兩岸關係自從1987年12月2日,政府開放國人赴大陸探親的措施後,可謂是開啟了後來兩岸密切互動的門戶,儘管當時只是單方面台灣到大陸的動向解禁,但對於敵對並隔離四十餘年的兩岸而言,這卻是一個難能可貴的突破。接著,在隨後的二個多月後,由於李登輝繼任中華民國總統之後,台灣進入一個新的政治變動階段,更讓兩岸關係起了一連串的急遽變化,尤是李氏於1996年當選台灣首屆的民選總統之後,兩岸關係的發展與變化,更是前所未有改觀。這期間李氏對兩岸政策的改弦易轍讓兩岸關係的變動,真正進入一個大起大落的不確定局面;如果再加上2000年、2008年台灣政權二次的異黨轉移執政因素,兩岸關係可謂是處於不變與變之間的政治座標上擺盪,這如同鐘擺運動般的忽左忽右作用,到底是什麼樣的主客觀因素所造成?台灣方面經歷這一連串的政策改變,又會對兩岸關係帶來何種影響?這是本文想要探討的問題。

    而兩岸政策在經歷了李登輝、陳水扁及馬英九三個不同時期也出現了明顯的不同變化:李登輝執政期間顛覆台灣人民對「中華民國」的認同,使兩岸關係脫離「一個中國」的框架,強調「台灣優先」的主張,對於國家的認同,也呈現多重選項。陳水扁在接續李登輝政權之後,儘管一開始以善意的態度,來表達民進黨政府改善兩岸良好互動的期望,但也因陳水扁久待中國當局善意回應的未果,促使他的兩岸政策從開放走向對緊縮,甚至是進入一個外界所謂「鎖國」政策的階段。直到馬英九為國民黨贏回執政權後,其推行的「和諧互利」的兩岸政策,才又使兩岸關係重新回到密切交流的情況,但也引發台灣內部不同意見的爭辯,讓兩岸互動的關係,進入一個新的變局。
英文摘要
Cross-strait relations turned a new page on Dec. 2, 1987 when the then Chinese Nationalist Party (KMT) government allowed the Taiwanese people to visit their relatives in China. Although the lifting of the ban was unilateral, it was a breakthrough for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 who had been hostile to each other since the civil war. Lee Teng-hui's presidency ushered in Taiwan's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and dramatic change in cross-strait relations. Cross-strait ties have gone through an unprecedented change since Lee Teng-hui was elected as the country's first president in 1996. During Lee's presidency, he fundamentally changed the course of the cross-strait policy, bringing cross-strait relations to a state of uncertainty featuring spectacular ups and downs. The two transfers of power in 2000 and 2008 contribute to even more dramatic changes in cross-strait policies.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explore the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changes and what impact a series of policy changes have on cross-strait relations.
 
Cross-strait policies are distinctively different under the presidencies of Lee Teng-hui, Chen Shui-bian and current president Ma Ying-jeou . Lee overthrew the traditional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Republic of China.” He also divorced cross-strait relations from the framework of “one China.” He emphasized the concept of “Taiwan first” and offered an alternative to national identity. Although Lee's successor, Chen, extended olive branches to Beijing at the beginning of his presidency, his goodwill gesture was met with disdain. Beijing's repulsion drove Chen to tighten his cross-strait policy with some critiques describing it as “isolative.” When Ma and his KMT party returned to power in 2008, his China-friendly cross-strait policy has eased tension and sped up bilateral exchanges. Yet, his policy has raised much concern, marking a brand new era of cross-strait relation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2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途徑                           3

第二章    總統民選前兩岸關係的情勢              5

第一節   國內情勢                                 5
第二節   國外情勢                                 8

第三章   李登輝當選民選總統後兩岸政策的轉變    13

第一節    李登輝的「台灣的主張」                  13
第二節 「戒急用忍」的經濟政策                    14
第三節 「特殊的國與國」關係論                    22
第四節  影響李登輝兩岸政策之因素                 24

第四章   陳水扁政權轉移後兩岸政策的轉變        28

第一節    從「四不一沒有」到「一邊一國」論調      28
第二節   「積極開放,有效管理」政策               32
第三節   「終統論」與「積極管理,有效開放」政策   34
第四節   影響陳水扁兩岸政策之因素                39

第五章   馬英九政府上台後的兩岸政策            47

第一節   「新三不」與「一中各表」                 47
第二節    開放政策先於一切                        49
第三節    外交休兵                                53
第四節   馬英九兩岸政策思維                      55

第六章  結論                                   58

第一節    李、扁、馬政策的對照                     58
第二節	 未來展望                                 63

   參考書目                                       67

圖表目錄


圖4-1 台灣人民對統一、獨立或維持現狀的看法折線圖                44



表3-1 在大陸地區投資或技術合作業別禁止、准許及專案類分類表      18

表3-2 對大陸投資累計金額上限表                                  19

表3-3 專案審查指標評分表                                        21

表4-1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針對台灣民眾期望兩岸未來關係發展的統計表  45
參考文獻
一、中文書籍部份
1 丁望,北京跨世紀接班人,香港:當代名家出版社,1998年5月1版。
2 丁樹範主編,胡錦濤時代的挑戰,台北:新新聞出版社,2002年12月初版。
3 中共中央臺灣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中國臺灣問題- 幹部讀本,北京:九州圖書出版社 ,1998 年 2 月出版 。
4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委員會,中國軍事百科全書,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7年7月。
5 包宗和、吳玉山主編,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台北:五南圖書公司,民89年4月初版。
6 江振昌,兩岸三地 的政經情勢,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 85 年 6 月出版。
7 沈偉光主編,俞曉鵬編著,21世紀戰爭趨勢,北京:新華出版社,2002年1月1版。
8 何新,全球戰略問題新觀察,北京:時事出版社,2003年1月,1版。
9 何博傳,中國的危機,香港:廣角鏡出版社,1988年7月初版。
10 李登輝,經營大臺灣,台北:遠流出版公司,民國 84 年 1 月 1 日出版。
11 李登輝,台灣的主張,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9年。
12 李登輝,武士道解題,台北:前衛出版社,2004年2月,初版。
13 「李登輝登輝先生七十九年言論選集」,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1991 年 8 月。
14 李國強編著,江澤民剖析,香港:廣角鏡出版社,1993年11月再版。
15 李黎明著,轉軌─變遷中的戰略思維,台北:時英出版社,2001年8月。
16 李慶雄,中華民國如何成為國家,(台北)前衛出版社,2001 年。
17 吳建德,中國威脅論─後冷戰時期中共軍備之擴張。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85年4月初版。
18 林中斌主編,廟算台海,台北:學生書局,2002年12月。
19 林宗達,蛻變中的軍事強權,台北:時英出版社,2001年7月。
20 林國炯,戰雲下的臺灣,台北:人間出版社,民國  85 年 3 月出版。
21 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0年7月。
22 陳東龍,中共軍備總覽,台北:黎明文化公司,民89年11月。
23 陳明通,我國大陸政策的檢討與前瞻,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8年5月。
24 陳福成,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台北),黎明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
25 曾錦城,下一場戰爭?─中共國防現代化與軍事威脅,台北:時英出版社,1997年7月初版。
26 國家發展委員會,國家發展委員會議實錄,上輯」,北:國家發展委員會秘書處,1997年。
27 張亞中、孫國祥,亞太綜合安全年報,台北:遠景基金會,2005年6月。
28 張旭成編著,中共看未來戰爭,台北:大晟文化公司,民87年12月。
29 蘇起、鄭安國,「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共識的史實,台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02年。
30 蘇進強主編,911戰略評估,台北:台灣英文新聞公司,2002年9月。

31 James H. Mann 著,林添貴譯,轉向─從尼克森到柯林頓美中關係揭密。台北:先覺出版社,1999年7月初版。
32 Patrick Tyler,中美交鋒,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 89 年 2 月出版。




二、外文書籍部份
1.	Barnett, A. Dork. China and the Major Powers in East Asia. (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77). 
2.	Cole, D. & H. B. Godwin.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the PLA: Priorities and  Capabilities for the 21st Century. (Washington D.C.: NDU, 1998). 
3.	Copper, John Franklin. An Analysis of Peking’s National Power Godwin, Paul H. B. ”Use of Military Force Against Taiwan.” In If China  Crosses the Taiwan Strait: The International Response, eds. Parris H. Chang  and Martin L. Lasater.(Lanham: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1993). 
4.	David Shambaugh.China’s Military:Real or Paper Tiger?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Vol.19,No.2 (Spring1996)
5.	Harry, Colonel G. The New World Order. (Summers, Jr:USA ,1995). 
6.	Joffe, Ellis. The Chinese Army After Mao.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7.	Report to Congress Pursuant to the FY99 Appropriations Bill.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Annual Report 1999, To The President And Congress, (Washington D.C.: Department of Defense, 1998) 
8.	Warren Christopher,The Strategic Priorities of American Foreign Polic,(Washington D.C.,Statement before the Senate Foreign Relations   Committee, Nov.4, 1993 ). 
9.  Wolf, Charles Jr. Anil Bamezai K.C.Yeh Benjamin Zycher. Asia Economic Trends and Their Security Implications. (Arlington VA: Rand, 2000).



三、期刊部份
1  丁樹範,「中共未來的軍備政策」,遠景季刊,第2卷第2期,2001年4月。
2  丁樹範,「中共軍事現代化與亞太安全機制」,中國大陸研究,第38卷第7 期,民84年7月。
3  石之瑜,「兩岸關係與政治人格-從李登輝到陳水扁」,政治科學論叢,第 14 期,2001 年。
4  邱坤玄,「胡錦濤訪美的意涵與發展」,中共研究,(台北),第36卷第5期。
5  周世礁,「李登輝執政後大陸政策的調整」,台灣研究集刊,第2、3期,1990年。
6  林正義,「九一一事件對國際關係的影響」,國際事務季刊,第二期,民91年3月。
7  黃石,「改革開放後二0年的中共軍事:共軍的建設與發展」,中共研究,第33卷第5期,1999年5月。
8  陳麗英,「開放兩岸產業分工新局-『分產業分重點區域』執行兩岸經貿交流」,經濟情勢暨評論季刊」,第1卷,第2期,1995年8月。
9  陳頎,「布江北京高峰會前後的美中關係」,共黨問題研究,第 28 卷第 6 期,2002 年 6 月。
10  童振源,「陳水扁政府與馬英九政府的中國戰略之比較與檢討」,國家安全戰略評論,第1期,2008年8月。
11  張亞中,「中共的強權之路:地緣政治與全球化的挑戰」,遠景季刊,第三卷第二期,2002 年。
12  曾章瑞,「中共研究信息戰對我國之影響及因應之道」,中共對信息戰之研發與影響論文集,2000年2月。
13  曾復生,「亞太新情勢下的大陸國家安全戰略研析」,海軍學術月刊,第33卷第9期,民89年9月。
14 曾慶華,「中共國防建設的戰略思維及其特色」,中華戰略學刊,民89年10月。
15 楊念祖,「中共軍事戰略的演進與未來發展趨勢」,中國大陸研究,第42卷第10期,民88年10月。
16 楊念祖,「中共海軍現代化兵力建設對台海安全的影響」,中共研究,第34卷第5期,2000年5月。


四、論文部份
1 江文祥,「轉折中的大陸經貿政策分析-從『戒急用忍』到『積極開放有效管理』」,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民國92年6月。
2 呂華維,台灣國家認同與國家安全之研究,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一年。
3 陳大元,中共軍事戰略之研究(1922-2002)─兼論我國軍事戰略之方向。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 91年。
4 陳蓋武,「李登輝主政時期(1988~2000)大陸政策演變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6年。
5 張紹華,冷戰後中共軍事思想,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民國91年。
6 張景明,李登輝主政對兩岸關係的影響-以國家認同為例,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1年。
7 劉勤章,「江八點」發佈以來兩岸關係的發展與轉折,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




五、報紙及網路資源部份
中央社網路版新聞
中國時報及中時電子報
今日新聞網
自由時報及自由電子報
聯合報、經濟日報及聯合新聞網
人民網http://www.peopledaily.com.cn
大公網http://www.takungpao.com
中國網http://www.china.org.cn
中新網http://www.chinanews.com
未來中國http://www.future-china.org.tw
光明網http://www.gmw.com.cn
台灣新社會智庫http://www.taiwansig.tw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網站http://www.mac.gov.tw/
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http://www.peaceforum.org.tw
海峽交流基金會網站http://www.seftb.org/
國家發展基金會http://www.npf.org.tw
新華網http://www.sina.com.cn
遠景基金會http://www.pf.org.tw/
解放軍網http://www.pladaily.com.cn
總統府網站http://www.prisdent.gov.tw/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不同意授權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