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608200709210200
DOI 10.6846/TKU.2007.00210
論文名稱(中文) 一位女性之成乩過程與自我認同的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The Study of a Woman's Becoming a Dang-Ki and Her Self-Identity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5
學期 2
出版年 96
研究生(中文) 蘇庭進
研究生(英文) Ting-Chin Su
學號 692130023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7-06-28
論文頁數 102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呂旭亞
委員 - 余安邦
委員 - 釋自鼐
關鍵字(中) 童乩
自我認同
民間信仰
民間宗教
關鍵字(英) Dang-Ki
self-identity
folk belief
folk religio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根據相關研究指出,具有童乩身份的成乩者在遭受到社會污名化的影響下,往往不願公開表露身份,其童乩認同明顯出現危機與困擾,因此成乩者之自我如何認同童乩角色,便是本研究的焦點。本研究探討一位女性童乩之成乩過程與自我認同,探討對象為具有大學學歷之社工師,學習西方科學實證之一位女性童乩。而研究方法則採以個案研究法來進行資料的蒐集、整理與分析。
本研究發現研究參與者在成乩過程中受到許多外在他者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可區分出正反兩個方向:其中一個方向為促使朝向成乩之路,另一個方向為抗拒排斥成乩之路。而成乩者的自我就在這二者對立衝突的因素之間,發展其童乩角色的認同。本研究依時間發展的順序,整理出三個認同階段:第一「信與不信」的認同階段;第二「凡與聖」的認同階段;第三「有與無」的認同階段。且當本研究參與者越朝向童乩成乩之路邁進的同時,所遭遇的衝突與對立就越來越朝向個人自身與內在的核心信念發展。
此外本研究同時發現,童乩角色之發展與其自我認同過程是一個不斷抗拒又接受的反覆歷程;成乩心理歷程即為童乩角色的認同歷程,同時亦為自我逐漸分化與超自我逐漸發展之彼消我長之歷程。
英文摘要
Under the social stigma influence of Dang-Ki, in Taiwan most Dang-Ki are not willing to admit their spiritual role in the public outside of temple, which apparently cause crisis and confusion in their self-identity of Dang-Ki. Therefore, this study is focus on how Dang-Kis developed their self-identity as Dang-kis. The study is about a woman's becoming a Dang-Ki and her self-identity. The research participant, a woman Dang-Ki, is college-degree social worker and is trained under the principal of western scientific empirical knowledge. The research methods adopted case study, includes data collecting, date arrangement and analysis.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process of becoming a Dang-Ki was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These factors can be divided to two directions: positive and negative. The positive direction is encouraged the research participant becoming a Dang-Ki, another is obstacles of the research participant becoming a Dang-Ki. The role identity of becoming a Dang-Ki of the research participant is through confrontation and conflict between the two opposite factors. The researcher found that there are three phases of developing self-identity as a Dang-ki: 1. belief and disbelief. 2. mortal and immortal. 3. all or none. The study found that when the research participant looks more into the progress of the becoming a Dang-Ki, her internal confrontation of dualism gradually turns to be one inner core beliefs.

The study also finds out that the identity process of becoming a Dang-Ki is repetition of resistance and acceptance of one self. The psychological process of becoming a Dang-Ki is the process of self-identity of Dang-Ki and is the decreasing identify of the ego and the increasing development of transpersonal self.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論文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0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05
第三節	研究問題……………………………………………	06
第四節	名詞釋義……………………………………………	0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童乩界定及童乩研究的歷史回顧…………………..	07
第二節	童乩成乩歷程之相關研究…………………………..	1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個案研究法…………………………………………..	30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32
第三節	研究工具與資料蒐集………………………………..	34
第四節	研究歷程與資料整理分析…………………………..	40
第五節	研究品質檢核………………………………….	45
第六節	研究倫理……………………………………………	48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研究參與者與田野說明……………………………..	49
第二節	小文成乩之過程探討………………………………..	56
第三節	小文成乩之自我認同歷程…………………………..	72
	
第五章  研究結論、討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81
第二節	研究討論……………………………………………..	83
第三節	研究建議……………………………………………..	92

參考書目	
中文書目……………………………………………………….	94
西文書目……………………………………………………….	97
	
附錄	
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	99
附錄二	訪談大綱……………………………………………..	100
附錄三	觀察記錄表…………………………………………..	101
附錄四	訪觀札記……………………………………………..	102
		
表次	
表2-1	日據時期至今「童乩研究」的歷史回顧一覽表…………12
表2-2	童乩成乩歷程之整理………………………………......19
表3-1	研究歷程表…………………………………………......42
表3-2	資料的編碼…………………………………………………43
表3-3	意義單元的形成……………………………………………44
表3-4	意義單元的群聚與過程主題的形成………………………44
表3-5	質性研究可信性指標與方法策略對照表…………………46
表4-1	影響小文成乩過程之因素…………………………………71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中文書目
小靈醫(1977)。童乩桌頭之研究。台南:人光。
文榮光(1985)。精神疾病與求助行為:問題與對策。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1),37-46。
文榮光、林淑鈴(1996)。靈魂附身現象與心理治療。載於曾文星(主編),人的心理與治療(頁295-330)。台北:桂冠。
文榮光、林淑鈴、陳正宗、周文君、黃曉玲(1992)。靈魂附身現象—台灣本土的壓力因應行為。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3,1-32。
文榮光、林淑鈴、陳宇平(1993)。靈魂附身、精神疾病與心理社會文化因素。本土心理學研究,2,2-35。
王秀婷(2002)。一個女乩童的生活世界—從起乩到冷爐的社會網絡發展。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王雯鈴(2003)。台灣童乩的成乩歷程—以三重童乩為主的初步考察。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朱慧雅(2004)。松山慈惠堂的靈驗經驗之研究。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余安邦(2006)。倫理主體的構成與裂解、消融轉化:以慈惠堂研究為例。載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之「倫理主體與本土(文化)療癒」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49),台北。
余德慧、彭榮邦、石世明(2006)。台灣巫宗教的田野反思。載於余德慧(主編),台灣巫宗教的心靈療遇(頁21-58)。台北:心靈工坊。
余德慧、劉宏信(1993)。台灣民間宗教虔信者的「啟蒙神學」。新世紀宗教研究,1(4),64-94。
余德慧、劉美妤(2006)。從俗智的啟蒙到心性倫理。載於余德慧(主編),台灣巫宗教的心靈療遇(頁94-134)。台北:心靈工坊。
宋和(1976)。童乩是什麼。健康世界,5,35-41。
宋和(1978)。台灣神媒的社會功能—一個醫藥人類學的探討。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宋龍飛(1982)。民俗藝術探源。台北:藝術家。
李元邦(1991)。烙痕與社會福利—兼論台灣社會福利烙痕現象。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亦園(1978)。信仰與文化。台北:巨流。
李翹宏、莊英章(1996)。夫人媽與查某佛—金門與惠東地區的女性神媒及其信仰的比較。論文發表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之婦女與宗教—小型研討會系列一,台北。
汪文聖(2003)。本土精神病患照顧倫理的現象學探討。本土心理學研究,19,65-108。
周榮杰(1987)。閒談童乩之巫術與其民俗治療。高雄文獻,30,31合刊,69-112。
尚榮安(譯)(2001)。Robert K. Yin著。個案研究法。台北:弘智。
易之新、胡因夢(譯)(2003)。Roger Walsh & Frences Vaughan著。超越自我之道。台北:心靈工坊。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239-262)。高雄:麗文。
林富士(1995)。孤魂與鬼雄的世界:北台灣的厲鬼信仰。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林富士(2000)。童乩研究的歷史回顧。載於林富士(主編),小歷史:歷史的邊陲(頁40-60)。台北:三民。
林富士(2001)。疾病與「修道」:中國早期道士「修道」因緣考釋之一。漢學研究,19(1),137-165。
林富士(2002)。台灣童乩的社會形象初探(二稿)。論文發表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計畫主辦之「巫者的面貌」學術研討會,台北。
苗啟明、溫益群(1993)。原始社會的精神歷史構架。雲南:雲南人民。
高強華(1991)。個案研究法。載於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頁291-308)。台北:師大書苑。
高淑清(2002)。教育研究(二)質性教育研究。載於楊國賜(主編),新世紀的教育學概論—科技整合導向(頁517-576)。台北:學富。
張春興(1996)。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珣(1989)。疾病與文化。台北:稻鄉。
許雅婷(2002)。母娘與祂的兒女—慈惠石壁部堂宗教人的經驗世界。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陳玉芬、楊青(2002年,7月)。台灣當代童乩之生命記錄—以台北市松山區天媽宮薛姓童乩為例。論文發表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之「巫者的面貌」學術研討會,台北。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榮輝(2005)。童乩、尪姨、四人轎:頭社太祖信仰文化的變遷。論文發表於台南縣政府文化局主辦之「建構西拉雅」學術研討會,台南。
陳藝勻(2003)。台灣童乩的社會形象與自我認同。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曾炆煋(1971)。社會文化與精神醫學。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2,279-286。
游恆山(編譯)(1990)。Philip G. Zimbardo著。心理學。台北:五南。
馮華濃(1985)。靈媒。台北:武陵。
黃文博(1989)。台灣信仰傳奇。台北:臺原。
黃文博(1991)。台灣民俗田野手冊。台北:台原。
黃有興(1992)。澎湖的民間信仰。台北:臺原。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董芳苑(1975)。台灣民間宗教信仰。台北:長青。
劉邦彥(1991)。社會心理學。台北:三民。
劉枝萬(2003)。臺灣之Shamanism。臺灣文獻,54(2),2-27。
劉還月(1986)。台灣民俗誌。台北:時報。
蔡佩如(2001)。穿梭天人之際的女人:女童乩的性別特質與身體意涵。台北:唐山。
蔡瑞芳(1975)。從台灣民間信仰探討今日乩童存在。南杏,22,66-68。
鄭志明(1998)。台灣民間宗教結社。嘉義:南華管理學院。
鄭志明(2004,3月)。乩示的宗教醫療。論文發表於輔仁大學宗教學系主辦之「信仰與儀式」學術研討會,台北。
鄭志明(2005)。台灣靈乩的宗教形態。宗教與民俗醫療學報,1,1-29。
鄭信雄(1975)。從精神醫學論乩童及個案報告。南杏,22,70-73。
西文書目
Ahern, Emily M.(1976).Sacred and Secular Medicine in a Taiwan Village: A Study of Cosmological Disorders. In A. Kleinman et al.(Eds.), Medicine in Chinese Culture.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Bogdan, R. C.& Biklen, S. K.(1992).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2nd ed.).Boston:Allyn and Bacon.
Erikson, E. H.(1963).Childhood and society(2nd ed). New York: W.W.Norton and Company.
Festinger, L.A.(1957). A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Goffman, Erving.(1963).Stigma. New Jersey:Prentice-Hall,Inc.
Kleinman, A.(1980). Patients and Healers in the Context of Cultur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incoln Y. S.& Guba E. G.(1985).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 CA:Sage.
Merriam, S. B.(1988).Case study research in education:A qualitative Approach.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
Mills, C. W.(1959).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ke, R. E.(1995). The art of case study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Sage.
Ward, C. A.(1980). Spirit possession and mental health: A psycho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 Human Relations, 33(3),146-163.
Yin, R. K.(199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2n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