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607201701123600
DOI 10.6846/TKU.2017.00187
論文名稱(中文) 以正義論為基礎之社會公義指標建構: 民主指標的建構與探討
論文名稱(英文) Constructing Social Justice Indicators Based on A Theory of Justice: Construction and discuss indicators of democracy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經濟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5
學期 2
出版年 106
研究生(中文) 陳澔
研究生(英文) Hao Chen
學號 604570217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7-06-16
論文頁數 47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林彥伶
委員 - 李鈞元
委員 - 林彥伶
委員 - 林金源
關鍵字(中) 正義論
民主
民主指數
縱橫資料分析
社會正義
關鍵字(英) A Theory of Justice
democracy
democracy index
panel data analysis
Social Justic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社會正義為當前人們所關注的重大議題之一,特別是當前政府高呼轉型正義之時,社會正義與否顯得更為重要。然而「正義」一詞的定義時有爭論,本研究利用勞爾斯的「正義論」中對於正義之定義為基礎,探討社會正義之根本問題-民主。本研究建構了2013至2016年總計199國之追蹤資料,以民主指數做為應變數,各項總體指標以及各項經濟自由度做為應變數以探討民主的構成因素,並以隨機效果模型進行迴歸分析。資料的部分區分為議會制、非議會制、貧困國家、與富有國家四類,針對不同的政體以及經濟發展程度做不同討論,亦針對不同之民主指標分別分析其結果。研究結果顯示不管在何種狀況之下,議會制對於民主皆有正向且顯著之影響,國家清廉與否亦直接影響民主的發展。此外,提高最高的所得稅率、保障私有財產、開放貿易等亦有助於國家民主之進程,意即政府當局如要使一國之民主得以提升,首要考量的是這幾項因素。本研究亦印證了Barro (1999)之論點,即國家大小並非民主的決定性條件,人均GDP的多寡也非影響民主之關鍵因素。
英文摘要
Justice and equality are popular issues that most people concern about at present, while the term “justice” is still ambiguous. In this study, we adopt Rawls’ (1971) definition of justice from A Theory of Justice to investigate the indicator of democracy which is one of the criteria factors for social justice. We collected a panel data from 199 countries since 2013 to 2016 and separated the data into four categories, parliamentary, non-parliamentary, poor and rich countries.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arliamentary system has a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indicator of democracy, national integrity also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democracy directly. In addition, rising the highest income tax rate, protecting private property, and free trading hav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for the improvement of a nation’s democracy. Th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 of Barro (1999) that the size of the country and the GDP per capita are not necessary factors for a nation’s democracy.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目錄	i
圖表目錄	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3
第三節 章節架構	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5
第三章 資料與變數說明	7
第一節 資料來源	7
第二節 變數說明	8
第四章 實證方法	28
第五章 迴歸結果分析	30
第六章 結論與政策建議	43
參考文獻	46

表目錄
表1: 敘述統計量(全部樣本)	19
表2: 敘述統計量−̶−̶−實施議會制的國家	20
表3: 敘述統計量−̶−̶−非實施議會制的國家	21
表4: 敘述統計量−̶−̶−貧窮國家	22
表5: 敘述統計量−̶−̶−富有國家	23
表6: 議會制國家列表	24
表7: 非議會制國家列表	25
表8: 貧窮國家列表	26
表9: 富有國家列表	27
表10:民主總分的迴歸結果	31
表11:選舉過程多元化得分迴歸結果	33
表12:政府功能得分迴歸結果	34
表13:政治參與得分迴歸結果	35
表14:民主政治文化迴歸結果	36
表15:公民權利得分迴歸結果	37
表16:民主總得分(議會制)迴歸結果	39
表17:民主總得分(非議會制)迴歸結果	40
表18:民主總分(貧國)迴歸結果	41
表19:民主總分(富國)迴歸結果	42
參考文獻
朱敬一、康廷嶽 (2015), 經濟轉型中的 「社會不公平」,《臺灣經濟預測與政策》,45(2), 1-22。
胡勝正 (2015), 「從房價所得比看臺灣的社會不公」, 《臺灣經濟預測與政策》, 45(2), 23-43。
Acemoglu, Daron, and Simon Johnson , and James A Robinson, and Pierre Yared. (2008), “Income and Democrac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8(3), 808-842 .
Barro, Robert ,J. (1999), “Determinants of democrac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7(S6),158-183.
Benhabib, Jess, and Alejandro Corvalan , and Mark .M Spiegel (2011), “Income and democracy: Evidence from nonlinear estimations,” Spiegel NBER Working Paper No. 16832.
Gundlach, Erich, and Martin Paldam. (2009), “The transition of corruption: From poverty to honesty,” Economics Letters, 103(3), 146-148.
Lipset, Seymour Martin. (1959), “Some Social Requisites of Democracy: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Legitimacy,”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53(1), 69-105.
Moral-Benito, Enrique, and Cristian Bartolucci,. (2012), “Income and Democracy: Revisiting the Evidence,” Economics Letters, 117(3), 844-847.
Putnam, Robert, D. (1993), “What makes democracy work?” View issue TOC , 82(2), 101-107.
Rawls, John. (1971), A Theory of Justice, Clarendon Press: Oxford.
Tocqueville, Alexis-Charles-Henri Clérel de.(1835), De la démocratie en Amérique, Saunders and Otley: London.
Treisman, D. (2011), “Income, Democracy, and the Cunning of Reason,” NBER Working Paper, no. 17132.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