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607201617191200
DOI 10.6846/TKU.2016.00202
論文名稱(中文) 跨校遠距實作課程對學習互動策略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of the Inter-institution Distance Practical Course for Interactive Learning Strategie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科技學系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E-Learning Executive Master's Program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4
學期 2
出版年 105
研究生(中文) 張芷綾
研究生(英文) Chih-Ling Chang
學號 703740042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6-06-15
論文頁數 113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陳慶帆
委員 - 郭秋田
委員 - 賴婷鈴
關鍵字(中) 遠距教學
跨校學程
線上學習
關鍵字(英) Distance Learning
Intercollegiate Curriculum
Online Learning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跨校學程遠距教學電腦實作課程,導入學習五階段教學模式,探討是否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與學習動機,本研究主要以魏氏考驗法及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法進行分析,學習效果之影響是否有顯著差異存在。為降低因分隔的學習孤獨感和線上學習中輟,透過教學平台輔助教學活動之實施,活化課堂同儕互動,進而強化學習者的學習持續力,降低學習孤單感,增進師生同儕互動機制,營造虛擬班級經營氛圍。研究結果發現,學習五階段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學習動機及學習成效的具有顯著效果,運用學習五階段學習更能提升學習成效,而學生對於線上學習抱持正面態度,認為可以提高學習上的興趣、成效及滿意度。遠距教學電腦實作課程富有挑戰性,教學過程師生能不斷學習互動,將更能集中遠端學生上課的注意力,增加課堂的活潑度,且對於跨領域之學習者為生手而言有一定授課難度,教師需同時扮演知識傳授者與學習情感支持者角色。
英文摘要
Based on a 5-stage, interactive model, this study explored computer laboratory courses as part of an intercollegiate distance learning program, and how learning results vary among groups. Participants in this study majored in different fields but invariably had distance learning experiences. The outcome of test for homogeneity indicates significant discrepancy in learning results between synchronous e-learning, and also between distance learning and computer lab settings. Intended to prevent learners from feeling isolated or dropping out, the invigorating interactive teaching method complemented with an e-learning platform proves the benefits in terms of peer engagement, timely feedback,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learning results in a virtual intercollegiate classroom setting.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次i
表次	iii
圖次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7
第五節 研究預期貢獻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遠距教學	9
第二節 線上帶領相關研究	21
第三節 範例學習與同儕教導	3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5
第一節  研究方法、研究對象與研究場域35
第二節 研究架構	41
第三節 研究設計與流程	42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6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5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1
第一節 跨校遠距實作課程學習者背景資料分析	61
第二節 跨校遠距實作課程對學習動機之影響	62
第三節 跨校遠距實作課程對學習成效之影響	77
第四節 跨校遠距實作課程訪談結果分析	73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92
第一節 結論	92
第二節 建議	95
參考文獻	97
壹、中文部分	97
貳、外文部分	100
附錄一 學習者背景資料問卷	102
附錄二 網路教學平台與教學策略應用學習動機量表	106
附錄三 數位教材製作軟體自我效能量表	111
附錄四 網路教學平台與教學策略應用半結構式訪談大綱	113

表次

表2- 1遠距教學的定義 9
表2- 2政策推動台灣數位學習年表 11
表2- 3遠距教學與傳統教學比較 14
表2- 4遠距教學之使用與學習者回饋相關研究 15
表2- 5線上帶領者的角色與功能 21
表2- 6線上帶領研究為同步跟非同步的課程運作 25
表3- 1研究法運用時程 37
表3- 2網路教學平台與教學策略應用課程學習者科系與人數 38
表3- 3學習者課前需求調查問卷分析 42
表3- 4教學流程實施步驟 45
表3- 5課程活動設計與實施流程 49
表3- 6網路教學平台與教學策略應用之學習動機試題分布 57
表4- 1學習者背景資料分析表 61
表4- 2學習動機量表各構面在前測與後測之敘述性統計摘要表 63
表4- 3內在目標導向構面各題項在前測與後測之敘述性統計摘要表 63
表4- 4外在目標導向構面各題項在前測與後測之敘述性統計摘要表 64
表4- 5工作價值構面各題項在前測與後測之敘述性統計摘要表 65
表4- 6學習動機量表控制信念構面各題項在前測與後測之敘述性統計摘要表 65
表4- 7學習動機量表自我效能信念構面各題項在前測與後測之敘述性統計摘要表 66
表4- 8學習動機量表期望成功信念構面各題項在前測與後測之敘述性統計摘要表 67
表4- 9學習動機量表測試焦慮構面各題項在前測與後測之敘述性統計摘要表 67
表4- 10學習動機量表各構面前測與後測之魏氏考驗摘要表 68
表4- 11學習動機量表內在目標導向構面各題項前測與後測之魏氏考驗摘要表 69
表4- 12學習動機量表外在目標導向構面各題項前測與後測之魏氏考驗摘要表 70
表4- 13學習動機量表工作價值構面各題項前測與後測之魏氏考驗摘要表 71
表4- 14學習動機量表控制信念構面各題項前測與後測之魏氏考驗摘要表 72
表4- 15學習動機量表自我效能信念構面各題項前測與後測之魏氏考驗摘要表 73
表4- 16學習動機量表期待成功信念構面各題項前測與後測之魏氏考驗摘要表 73
表4- 17學習動機量表測試焦慮構面各題項前測與後測之魏氏考驗摘要表 74
表4- 18學習動機量表各構面之曼-惠特尼U考驗摘要表 76
表4- 19自我效能之敘述性統計摘要表 77
表4- 20Spearman等級相關係數分析摘要表 78
表4- 21「學習動機」七個構面對「自我效能」的Durbin-Watson檢定摘要表 79
表4- 22「學習動機」七個構面對「自我效能」的Shapiro-Wilk檢定摘要表 79
表4- 23「學習動機」七個構面對「整體自我效能」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80

圖次 
圖2-1 Salmon的線上學習五階段互動教學模式示意圖                                        28
圖2-2線上學習五階段的重要任務示意圖                                                             30
圖3-1網路教學平台與教學策略應用課程學習者科系與年級                             39
圖3-2 Adobe Connect教學平台網路同步畫面                                                       40
圖3-3研究架構圖                                                                                                     41
圖3-4五階段教學策略                                                                                             44
圖3-5研究流程                                                                                                         55
圖4-1變異數同質性檢驗散佈圖                                                                             80
圖4-2學生對教師運用議題提問方式提出問題                                                     82
圖4-3課程同儕互動於Adobe Connect平台-1                                                       82
圖4-4課程同儕互動於Adobe Connect平台-2                                                       83
圖4-5教師以範例學習方式分段教學                                                                     84
圖4-6各團隊依其課堂實作主題進行同儕教導                                                     84
圖4-7同儕成果作品分享之個人反思                                                                     85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李秉蓉(2008)。線上助教帶領大學探究式網路課程之行動研究。嘉義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李夢麟、任慶宗、方顯光(2007)。知識經濟環境下之組織焦慮與自我效能對創新績效之研究,華人經濟研究,5(1),108-140
李隆盛(1995)。教學生解決問題。中等教育,46(5),73-77。
巫靜宜(2000)。比較網路教學與傳統教學之研究。淡江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析。臺北市:心理。
林漢平(2014)。利用資訊科技學習系統提升遠距教學效益之研究。中國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系資訊科技應用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林曉薇(2010)。維新或危機?論Web 2.0及其對教育研究之意涵。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41(1),171-198。
吳少庭(2012)。同步與非同步遠距教學設計滿意度對遠距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以淡江大學為例。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2008)。2008數位學習白皮書。臺北市:經濟部工業局。
許繼德(2009)。資訊融入同儕教導制英語補救教學之應用。屏東教育大學學報,32,139-168。
陳呈容(2012)。同步式遠距教學實務之應用研究─以仁和國小遠距教學活動為例。雲林科技大學設計運算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亞威(2015)。臺灣地區高教體系遠距教育進入傳統教育之影響暨因應對策。建國科技大學服務與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珮庭(2010)。網路課程線上帶領活動設計與實施之行動研究-以「小學圖書館概論」課程為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萌智(2004)。網路教學的機會、現況與挑戰。載於網路教學理論與實作(頁3之1-20)。臺北市:文魁資訊。
陳義揚(1998)。推展遠距教學,迎接終身學習年。隔空教育論叢,10,1-27。
張尹玲(2015)。遠距教學與實體教學之學習成效比較和分析。逢甲大學電子商務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張瓊文(2001)。同儕教導對國小聽覺障礙學生國語文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瑞芬(2013)。探討慣性對社會臨場感、任務科技適配度及學生持續使用遠距教學之意圖的影響。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盈霏(2000)。國民中學實施遠距教學在政策及執行層面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曹之菁(2014)。以關注本位採用模式探討華語教師進行國際遠距教學之影響因素─以某華語中心為例。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費吳琛、盧建中、翁藝庭(2010)。組織精簡與組織承諾之跨層次分析-團體凝聚力及工作不安全感之中介效果。載於主辦者舉辦之「國防管理」學術暨實務研討會,(655-674),桃園縣。
黃天佑、許雅惠(2001)。遠距教學的內涵分析。屏師科學教育,13期。
黃姿蓉(2001)。遠距教學模式中第二外語學習者的學習型態、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以現有高雄市立空中大學。高雄師範大學英語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慈(2004)。遠距教育環境下成人學習持續力及其影響因素。隔空教育論叢,16,89-102。
游玉梅(2004)。數位學習時代訓練專業人員角色與職能的轉型-線上帶領者的角色與應具職能。人事月刊,38(6),14-28。
游光昭、李大偉(2003)。網路化教育訓練概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經濟部工業局(2006)。線上課程帶領技能規範。台北市:經濟部工業局。
趙美聲、陳姚真(譯)(2002)。Distance education─A Systems View.(原作者:Moore, Michael G. and Greg Kearsley. 1999.)。台北:松崗。
鄭雅中(2007)。應用線上帶領策略於網路學習社群討論之設計與實施。台南大學教育學系科技發展與傳播碩士班碩士論文。
劉天成(1999)。現代遠成教學研究。高雄市:復文圖書出版社。
劉羿彣(2013)。中文遠距教學的跨文化言談分析與應用。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保田(1987)。調查研究法在教育上的應用。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教育研究方法論,頁1-31。台北:師大書苑。 
歐陽怡(2011)。遠距教學之媒體運用與學生滿意度研究-以國立臺中科技大學附設空中進修學院為例。嶺東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姵綺(2011)。Blog網路學習社群對大學生藝術通識課程知識建構影響之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 
戴利真(2010)。小學英語在國際遠距教學協同合作任務之課程設計與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謝明瑞(1998)。傳統教育與隔空教育之比較。隔空教育論叢。 
顏春煌(2010)。數位學習:觀念、方法、實務、設計與實作。臺北市:碁峰資訊。
簡幸如(2005)。數位遊戲設計之教學模式建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幸如、劉旨峰(2009)。專題導向數位遊戲製作教學模式之個案探討。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第5卷第2期。
貳、外文部分
Alavi, M. (1994). Computer-media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MIS Quarterly, 18(2), 159-174. 
Bandura, A. (1973). Social learning theory of aggression. In J. F.Knutson (Ed.).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 Prentice-Hall. 
Bannan-Ritland, B. (2002).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elearning, and interactivity: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Quarterly Review of Distance Education, 3(2), 161-179. 
Dewey, J. (1915). Schools of tomorrow. New York: E. P. Dutton and Co. 
Fantuzzo, J. W., King, J. A., & Heller, L. R. (1992). Effects of reciprocal peer tutoring on mathematics and school adjustment: A component analysis. Journal of EducationPsychology, 84(3), 331-339 
Garrison, D. R., Anderson, T.,& Archer, W. (1999). Critical inquiry in a text based environment: Computer conferencing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 2(2-3), 87-105. 
Gray, T., & Halbert, S. (1998). Team teach with a student: New approach tocollaborative teaching. College Teaching, 46(4), 150-153 
Hassanein, K., & Head, M. (2007). Manipulating perceived social presence through the web interface and its impact on attitude towards online shopp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 65(8), 689-708. 
Hara, N.,& Kling, R. (2000). Student distress in a web-based distance education cours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3(4), 557-579. 
Hammond, J., Bithell, C., Jones, L.,& Bidgood, P. (2010). A first year experience of student-directed peer-assisted learning. Active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11(3), 201-212. 
Hootstein, E. (2002). Wearing Four Pairs of Shoes: The Roles of E-Learning Facilitators. http://www.learningcircuits.org/2002/oct2002/elearn.html 
Kim, J.(2011). Developing an instrument to measure social presence in distance higher education.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42(5), 763-777. 
Lipnack, J. & Stamps. (1997). “Virtual Teams: The Great Hi-Hi Leader Behavior Myth: A Lesson from Occam’s Razor,”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December 1976, pp. 628-641. 
Moore, M (1997). Theory of transactional distance. In D. Keegan (Ed), Theoretical principles of distance education (pp.22-38). London, UK: Routledge. 
Myrick, R. D.&Highland, W. H. (1995). Peer helper and perceived effectiveness. Elementary School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29, 278-289.
New Media Consortium. (2014). Horizontal report. 2014 Higher Education Edition. Retrieved Jun., 3rd., 2014, from http://cdn.nmc.org/media/2014-nmc-horizon-report-he-EN-SC.pdf 
Piccoli, G., Ahmad, R., & Lves, B. (2001). Web-based 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s:A research framework and a preliminary assessment of effectiveness in basic ITskills training. MIS Quarterly, 25, 401-426. 
Qin, Z., Johnson, D. W.,& Johnson, R. T.(1995). Cooperative versus competitive efforts and problem solving.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5(2), 129-143. 
Salmon, G. (2003). E-moderating: The key to teaching and learning online (2nd ed.). London: Kogan Page. 
Salomon, G., & Globerson, T.(1987).Skill is not enough: The role of mindfulness in learning and transfe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1,pp.623-637. 
Shashi, the SS (2007). International's Encyclopaedia of social OF S. & New Delhi, India.:Anmol. 
Short, J., Williams, E.,& Christie, B. (1976).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telecommunications. London, UK: John Wiley & Sons. 
Simon, H. (1998). What we know about learning.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87(4), 343-349. 
So, H.-J.,& Brush, T. A.(2008). Student perceptions of collaborative learning, social presence and satisfaction in a blended learning environment: Relationships and critical factors. Computers & Education, 51(1), 318-336. 
Sun, P.C., Tsai, R. J., Finger, G., Chen, Y. Y., & Yeh, D. (2008). What drives a successful e-learning?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critical factors influencing learner satisfaction. Computers & Education, 50(4), 1183-1202. doi:10.1016/j.compedu.2006.11.007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