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607201102310800
DOI 10.6846/TKU.2011.00180
論文名稱(中文) 文化消費空間-解讀「家」的意象:以無印良品與宜家家居之比較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The Study of Cultural Space and the 「Homes」images:A comparative study of Muji and IKEA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Mass Communic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9
學期 2
出版年 100
研究生(中文) 曾薏丞
研究生(英文) Yi-Cheng Tseng
學號 697050093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1-06-10
論文頁數 126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許傳陽
委員 - 劉昌德
委員 - 黃振家
關鍵字(中) 文化消費空間
生活風格
無印良品
宜家家居
關鍵字(英) Cultural Space
Lifestyle
IKEA
Muji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由於台灣經濟起飛、國民消費能力隨著增加,使消費社會逐漸形成。這意謂我們進入以消費「符號」、消費「空間」為特色的大眾消費社會,同時也象徵消費時代來臨。在消費時代逐漸形成趨勢的同時,文化消費空間結合了各種東西方元素。消費空間與「生活風格」具有極大的關聯,透過各種品牌的推銷與形塑,空間文化移植了這些符號與暗示。隨著消費時代的來臨,讓人們逐漸體會居家風格的差異性,並顛覆傳統消費者對「家」的意象與期待,在此過程中建構自我及生活風格意象。「家」除了扮演避風港的用途外,其包括自我認同、生活風格展現、品味的秀異等不同層面的意涵。
本研究以文化消費空間、Baudrillard與Bourdieu所提出之消費相關論述作為理論視野,以選擇知名家飾傢俱品牌:無印良品與宜家家居為研究個案,運用內容分析、二手資料分析及參與觀察法,針對無印良品與宜家家居的現場展示空間進行分析,以描繪隱含其中的生活風格及家的意象。
	本研究發現,無印良品在空間符號的使用上著重於感性的、簡單俐落的、現代的、自由的、寂靜的;生活風格則展現「簡約無華的日本樣貌」、「平淡無色的生活智慧」、「商品會說話」、「生活中的建議者」、「意義深遠的禪道哲學」;因此對無印良品而言,家是寧靜的靜心場所、個人省思空間以及充份再現日本文化下的禪美學。宜家家居在空間符號的運用上強調感性的、多元複雜、傳統的、歡樂的;生活風格則呈現「正統的北歐瑞典血統」、「平民美學的生活哲學」、「你就是最好的設計師」、「不只是賣傢俱,是賣家」及「兒童的遊樂場」;因此對宜家家居而言,家是製造快樂的歡樂場所、全家人維持關的空間及延伸北歐文化下的自由風格。
承上述,本研究主要在探討空間中所呈現家的意義,從無印良品與宜家家居兩者的消費空間來反映意義與事實,藉由該過程詮釋各自不同家的樣貌,嘗試從符號消費、文化品味、階層區分的角度,來了解文化消費空間的更深意涵:展場空間的主要消費人口-中產階級、展場空間代表流行文化與休閒文化的象徵、中心/邊緣關係的文化擴散之關係。
英文摘要
As Taiwan's economy takes off, our consumption continuously increases which gradually forms the consumer society. This conversion leads us to the public consumption society with traits of consumption of semiotics and spaces. With the coming of consumption era, culture consuming space integrates elements of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The consuming space gets huge connection with “lifestyle”. Through the promotion of the different brand, consuming space culture shifts these signs or symbols. As the consumption era comes, consumers’ perspective of house arrangement overthrows traditional images and anticipations of house, and reveals self-images and lifestyles. Besides playing the role of refuge, home also shows self-recognition, lifestyle, and self-taste.
The researcher uses Baudrillard and Bourdieu’s statements of culture consuming space as base of theoretical assumptions, and chooses famous furniture brands:MUJI and IKEA to be the research study. By using content theory, secondary data analysis, and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the researcher analyses lifestyle and home image hidden in the exhibition space and within the study.
   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MUJI, making use of symbols in space, focuses on the emotion, simplicity, neatness, modernism, freedom, and quietness. Its life style shows simple and concise Japanese style, sincere and honest life of wisdom, commodities talks, proponents of life, philosophy of Zen. Therefore, for MUJI, home is a place of meditation, a space of introspection, and the sense of Zen aesthetic of Japanese culture.IKEA , making use of symbols in space, focuses on the emotion, diversity, complexity, tradition, happiness. Its life style presents “descent of Nordic Swedish orthodoxy”, “civilian’s philosophy of life”, “You are the best designer”, “Not just selling furniture, but Home and  children’s playground”. Therefore, to IKEA , home is the section of happiness, a location of maintaining relationship, and extension of the Nordic free-style culture.
	This research explores the meaning of home displayed by space. Through the consumption space of both MUJI and IKEA, the research reflects the significance and the truth. And through the process of interpretation these two brands, the research shows the different appearance, and tries to use methods of symbol consumption, culture tastes, and stratum to understand cultural consumption space thoroughly, including “middle-class, the main consumer of exhibition space”, “the symbol of the popular culture and leisure culture that exhibition space present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enter and edge that spread between cultur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美感、品味與生活風格	7
第二節	消費文化時代的來臨	13
第三節	家與空間的對話	29
第四節	個案介紹	3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8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8
第二節	研究工具	39
第三節	研究執行步驟	42
第四章	研究分析	47
第一節	空間符號的再現與策略	47
第二節	生活風格的運用與展現	73
第三節	家的意象與詮釋	9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4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05
第二節	研究限制	111
附錄一、編碼表與操作型定義	118
附錄二、二手資料分析&參與觀察之總表	125

表目錄
表2-1-1 美感類別說明	8
表2-2-1 文化組成元素之說明	14
表2-2-2 體驗模組之說明	25
表2-2-3 體驗媒介之表現形式	25
表2-3-1 色彩呈現的空間意象	33
表3-2-1 內容分析法之傳播過程之五W之說明	40
表4-1-1 無印良品與宜家家居兩者色彩搭配運用較表	63
表5-1-1 無印良品與宜家家居在空間符號運用與展現之比較表	106
表5-1-2 無印良品與宜家家居在生活風格運用與展現之比較表	108
表5-1-3 無印良品與宜家家居在家的意象與詮釋之比較表	109

 
圖目錄
圖2-2-1 本節之論述脈絡	28
圖2-3-1 空間生產三元論	32
圖3-1-1 研究流程	38
圖3-3-1 內容分析法的執行步驟	43
圖3-3-2 無印良品的文字與圖片範例	45
圖3-3-3 宜家家居的文字與圖片範例	45
圖4-1-1 無印良品的場域聯想策略	49
圖4-1-2 宜家家居的場域聯想策略	49
圖4-1-3 品牌形象訊息傳達策略比較圖	50
圖4-1-4 商品特色訊息傳達策略比較	51
圖4-1-5 材質運用訊息傳達策略比較圖	52
圖4-1-6 製造過程訊息傳達策略比較圖	52
圖4-1-7 使用方法訊息傳達策略比較圖	53
圖4-1-8 環保訴求訊息傳達策略比較圖	54
圖4-1-9 擺設技巧訊息傳達策略比較圖	55
圖4-1-10 客製服務訊息傳達策略比較圖	56
圖4-1-11 無印良品傳播訊息策略運用整體分析	57
圖4-1-12 宜家家居傳播訊息策略運用整體分析	57
圖4-1-13 人物運用圖片說明	58
圖4-1-14 人物運用策略比較圖	59
圖4-1-15 無印良品在人物運用中「成人與兒童」之比較	60
圖4-1-16 宜家家居品在人物運用中「成人與兒童」之比較	60
圖4-1-17 無印良品在家庭關係中的次數長條圖	61
圖4-1-18 宜家家居在家庭關係中的次數長條圖	62
圖4-1-19 人物血統策略比較圖	62
圖4-1-20 無印良品在單一色彩中的次數長條圖	64
圖4-1-21 宜家家居在單一色彩中的次數長條圖	64
圖4-1-22 字詞運用策略比較圖	65
圖4-1-23 整體內容策略比較圖	66
圖4-1-24 整體風格策略比較圖	66
圖4-1-25 文化價值1策略比較圖	67
圖4-1-26 文化價值2策略比較圖	68
圖4-1-27 文化價值3策略比較圖	68
圖4-1-28 文化價值4策略比較圖	69
圖4-1-29 文化價值5策略比較圖	70
圖4-2-1 無印良品店內商品:彩色鉛筆	77
圖4-2-2 賣場入口處	78
圖4-2-3 平面廣告	78
圖4-2-4 平面廣告	79
圖4-2-5 無印良品台北站前店櫥窗	80
圖4-2-6 無印良品桃園站前店櫥窗	80
圖4-2-7 北歐傳統風格	83
圖4-2-8 北歐現代式風格	83
圖4-2-9 宜家家居2011年年度平面型錄	84
圖4-2-10 北歐傳統風格	87
圖4-2-11 導購資訊視聽儲物組合	88
圖4-2-12 2011年度平面型錄	89
圖4-2-13 2011年度平面型錄	91
圖4-2-14 2011年度平面型錄	92
圖4-2-15 桃園店兒童遊戲區	92
圖4-2-16 2011年度平面型錄	94
圖4-2-17 2011年度平面型錄	94
圖4-3-1 無印良品桃園站前店	97
圖4-3-2 無印良品桃園站前店	97
圖4-3-3 平面廣告	98
圖4-3-4 無印良品桃園站前店	99
圖4-3-5 無印良品桃園站前店	99
圖4-3-6 宜家家居桃園店	101
參考文獻
一、中文書目
王石番(1991)。《傳播內容分析》。台北:幼獅文化。
王秀婷(2005年4月15日)。〈MUJI SUS「無印」設計觀〉,《設計雙月刊(DESIGN)》,122。
王森平譯(1997)。《消費者行為》。台北:台灣西書。(原書Wells B. & Prensky, D.)
朱若慈(2009)。《從視覺文化觀點看無印良品廣告圖像的社會文化意義》。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龍祥(1997)。《流行音樂歌曲歌迷偶像崇拜的行為與心態初探》。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凱凌(2004)。《以名牌精品消費考察台灣消費社會(1970~2004)》。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何慧雯(2002)。《時間與空間雙重變奏:日本流行文化與文化認同實踐》。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天任、藍莘譯(1995)。《大眾媒體研究》。台北:亞太圖書。
周郁然(2010)。《看見LouisVuitton的精品影像王國─消費者之廣告美感體驗與品牌意義詮釋》。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文琪譯(2004)。《身體認同:同一與差異》。台北:韋伯。(原書Woodward K.)
林志明譯(1998),《物體系》,台北:時報。(原書Baudrillard, J.)
林育慈(1997)。《都市速食餐飲消費活動、店址與空間分析》。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義傑(2007)。《咖啡連鎖店網站內容分析及其對消費行為影響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芬徹(1998)。《曼陀羅的創造天地:繪畫治療與自我探索》。台北:生命潛能文化。
張君玫、黃鵬仁譯(1995)。《消費》。台北:巨流。(原書Bocock, R.)
張婷菀(2002)。《由青少年的離家經驗探討家的意義》。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雅琪(2001)。《日本流行文化認同程度與日文廣告效果關係之探討》。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曉平(2004)。《室內環境之美學因素與美感反應關係之研究-以住宅客廳為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畢恆達(2000)。〈家的意義〉,《應用心理研究》,8:57-82。
眭凱玲(2007)。《Lounge bar的空間符號對消費者之影響-一個體驗行銷的觀點》。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傳播碩士班碩士論文。
郭乃瑄(2007)。《解析精品消費神話:歐美與日系女性雜誌之分析比較研究》。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傳播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光興(1991)。〈真實-再現-擬仿:布西亞的後現代(媒體)社會學〉,《當代》,65:18-81。
陳坤宏(1995)。《消費文化理論》。台北:楊智。
陳坤宏(1996)。《消費文化與空間結構-理論與應用》。台北:詹氏書局。
黃世嘉(2006)。《北歐魅力ICE》。台北:天下雜誌。
黃育英、梁曉鶯譯(1999)。《體驗行銷》。台北:經典傳訊文化。(原書Schmitt, B.H.)
黃恆正譯(1988)。《符號消費的社會》。台北:遠流。(原書星野克美)
詹宏志(1992)。《城市觀察》。台北:遠流。
詹偉雄(2004)。《美學的經濟-台灣社會變遷的60個微型觀察》。台北:城邦。
熊敏君(2005)。《消費、認同與生活風格:解析健身俱樂部中的消費實踐與意涵》。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管倖生(2006)。《設計研究方法》。台北:全華圖書。
劉人豪(2008)。《居家空間之色彩喜好與意象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資訊傳播碩士論文。
劉若怡(2009)。《品牌文化的創造:以無印良品為例》。世新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精明譯(2000)。《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南京:譯林。(原書Featherstone, M.)
劉維公(2001a)。〈何謂生活風格-論生活風格的社會理論意涵〉,《當代》,168:10-23。
劉維公(2001b)。〈當代社會理論的分析架構:文化經濟學、生活風格與生活美學〉,《東吳社會學報》,11:113-136。
劉維公(2003)。〈文化全球化與新消費工具〉,《東吳社會學報》,14:147-162。
劉維公(2006)。《風格社會》。台北:天下。
劉瓊瑛譯(1996)。《結構派家族治療入門》。台北:心理出版社。(原書Minuchin, S.)
潘天壹(2000)。《變遷中的家空間》。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班論文。
歐用生(1994)。《內容分析法》。台北:師大書苑。
歐宇帥(2001)。《台北都會區年輕高學歷女性的居住處境以及家的認同》。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歐峻宏(1998)。《誠品書店空間的形成因素與形式分析之研究》。文化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奇睿(1999)。《文化消費的空間研究:書店文化工業產品現象觀察-以誠品書站為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碩士班論文。
盧秉德(2006)。《從消費文化和設計美學探討當代消費美學》。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湘文(2005)。《廣告傳播》。台北:威仕曼文化。
羅文輝(1991)。《精確新聞報導》。台北:正中書局。

二、英文書目
Abbott, L. (1995). Quality and competi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Baudrillard, J. (1988). Selected writing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London: Routledge.
Bourdieu, P. (1986). The forms of captial. In J. Richardson (Eds.),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Charter, S. (2006). Aesthetic products and aesthetic consumption: A review. Consumption, Markets and Culture, 9(3), 235-255.
Despres, C. (1991). The meaning and experience of home in shared housing. In M.V. Giuliani (Ed.), Home: Social, temporal, and spatial aspects. (pp.53-66). San Giuliani Milanese, Italy: Progetto Finalizzato Edilizia.
Dovey, K. (1985). Home and homelessness. In I. Altman & C.M. Werner (Eds.), Home environments. (Vol.8, pp.33-64). New York: Plenum Press.
Edles, L.D. (2002). Introduction: What is culture and how does culture work? In Cultural sociology in practice. (pp.1-20). Malden, MA: Blackwell.
Featherstone, M. (1991). Consumer culture & postmodernism. London: Sage.
Holsti, O.R. (1969). Content analysi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Menlo Park CA: Addison-Wesley.
Kellner, D. (1992). Popular cultur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postmodern idenity. In S. Lash & F. Friedman (Eds.). Modernity and identity. Oxford: Basil Blackwell.
Krippendorf, K. (1980). Content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to its methodology. Thousand Oaks, CA: sage.
Lefebvre, H. (1991).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 Blackwell.
Levy, M.R. & Windahl, S. (1984). Audience activity and gratification: A conceptual clarification and exploratio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1, 51-78.
Lury, P.K. & Livingstone, S.M. (1992). Consumer culture. Oxford: Polity Press.
Marcus, C. C. (1979). Remembrance of landscapes past. Landscape, 22, 34-43.
McCracken, G. (1988). Culture and consumption.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Miller, D. (1986). Material culture and mass consumption. Oxford: Basil Blackwell.
Miller, M. C. (1997). Color for interior architecture.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Nasar, J.L. (1983). Adult viewer’s preferences in residential scenes.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of environmental attributes to preference.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15, 589-614.
Norris, R.T. (1941). The theory of consumer’s demand.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PineII, B. J. & Gilmore J. H. (1998). Welcome to the experience econom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6(4), 97-105.
Wagner, J. (1999). Aesthetic value: Beauty in art and fashion. In M.B. Holbrook (Ed.), Consumer value: A frame work for analysis and research. (pp.126-146). London: Routledge.

三、網路資料
IKEA官方網站:http://www.ikea.com
台灣宜家家居:http://www.ikea.com.tw/chi/main.html.
台灣無印良品:http://www.muji.tw/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延後至2013-01-01公開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延後至2013-01-01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