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607201101003700
DOI 10.6846/TKU.2011.00176
論文名稱(中文) 儒家與佛家對於「感官欲望」在實踐上的修學義理:以《論語》與《雜阿含經》為依據
論文名稱(英文) Confucianism and Buddhism for the "Sensual Desire" in Practice on Further Studies of Argumentation: Based o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nd the Samyuktāgama Sutra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9
學期 2
出版年 100
研究生(中文) 李明書
研究生(英文) Ming-Shu Li
學號 696010254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1-06-08
論文頁數 94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高柏園(vivid@mail.tku.edu.tw)
指導教授 - 蔡耀明(tsaiyt@ntu.edu.tw)
委員 - 王開府(t21015@ntnu.edu.tw)
委員 - 曾昭旭(003105@mail.tku.edu.tw)
委員 - 蔡耀明(tsaiyt@ntu.edu.tw)
關鍵字(中) 感官欲望
實踐
儒家
佛家
《論語》
《雜阿含經》
道德修養
解脫道
世界觀
關鍵字(英) sensual desires
practice
Confusianism
Buddhism
Analects of Confucius
Samyuktāgama Sutra
the moral cultivation
the path to emancipation
worldview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文主要依據儒家經典的《論語》,以及佛家經典的《雜阿含經》,展開對於感官欲望的探究。本文的焦點,主要放在感官欲望。論述的脈絡,以儒家的道德修養之道、佛家的解脫道的修行道路以及兩條修學道路的比較為三大主軸。義理的鋪陳,著重在儒家與佛家的修學道路所關切的理路。也就是以儒家的道德修養、佛家的解脫道,以及兩條道路的比較為三條進展的理路,著眼於感官欲望的活動,打造出儒家與佛家對於感官欲望在修學道路上的探究,進而比較兩者的差異,看出儒家與佛家的觀點在基礎與根本上有何不同之處。
  這篇論文架構的安排,一共由六章串聯而成:第一章,「緒論」,依序論陳本文的研究主題、文獻依據、研究背景、學界研究概況、研究進路與方法、論述架構、研究目標。第二章,「釐清研究主題」,界說本文所要探討的關鍵概念──「感官欲望」、「實踐」、「道德修養」,並指出這些概念之間的關係,接著探問感官欲望何以成為值得關切的重大課題。第三章,「《論語》論述道德修養引導感官欲望在實踐上的倫理反思」,以《論語》為依據,對於感官欲望的探討,鋪陳出一條論述的理路。第四章,「《雜阿含經》以解脫道的修行駕馭感官欲望的運作」,以《雜阿含經》為依據,解析感官欲望的構成條件、生起的來源,以及《雜阿含經》是以什麼樣的世界觀為背景,探究如何藉由解脫道的修行,斷除感官欲望所造成的困擾。第五章,「《論語》與《雜阿含經》對於感官欲望在實踐上的比較」,提出在實踐上共通的論題,依次比較《論語》與《雜阿含經》對於感官欲望在修學道路、世界觀、如何觀察感官欲望的導向,以及如何教導修學方法的主張,呈現儒家與佛家的經典,對於感官欲望提出了哪些不同的看法。第六章,「結論與展望」,收攝全文,扼要歸納全文的論點,呈現這篇論文的研究成果,並且思考未來得以持續發展的方向。
  經由如此的架構、論理,展開《論語》與《雜阿含經》對於感官欲望在實踐上的探究,期望達成的研究目標可整理為如下五點:其一,透過整理《論語》與《雜阿含經》的經文,有條理地看出兩部經典對於感官欲望這個課題的論述。其二,藉由界說、釐清關鍵概念,進一步到課題的處理,得以看出《論語》與《雜阿含經》針對重大課題所提出的論點,並非停留在歷史的陳跡中,也不被特定的情況所侷限,而是得以在時間、空間上通達無礙。其三,《論語》與《雜阿含經》對於感官欲望所提出的論點是觀察世界所得,足以拉近經典與生命世界、生活世界的距離,進一步體認到儒家、佛家的修學道路與生命、生活之間的關係。其四,修學的道路與生命、生活的關係得以透過論理的程序呈現出來,將可以提供實際操作時,在理論上的依據,排除實作與理論兩方面的缺失,一方面,像是空口說白話,實作上完全插不上手;另一方面,無法清楚論述實作的內容,將無從檢視實作過程的正確與否。其五,經由對於感官欲望的思考與論述,打造出來的道路,除了可修正、排除不正當的部份,也得以促成修學的道路在生命歷程中持續一貫地進行。
英文摘要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Analects of Confucius from Confusianism and Samyuktāgama Sutra of Buddhism in order to discuss sensual desires. The discourse on sensual desires is through the doctrine of the moral cultivation from Confusianism, the path to liberation in Buddhism, and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se two as three of the main topics.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Confusianism and Samyuktāgama Sutra of Buddhism, which takes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from Confusianism, Samyuktāgama Sutra of Buddhism and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se two as three basic rationales. This study uses the activity of sensual desires to discus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onfusianism and Buddhism on their basic viewpoints and foundations.
  There are six chapters in this thesis. The first one is introduction; it states the research subject, literature review, research background, recent academic researches, research method, research discourse and objective. The second part is to clarify the research topic and define the key concepts of “sensual desires”, “practices” and “the doctrine of the moral cultivation.” By pointing ou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se concepts, it further expresses how sensual desires becomes a valuable issue afterwards. In the third chapter, “Analects of Confucius discusses the ethical reflection on the practice of sensual desires which leads from the doctrine of the moral cultivation.”  It is based on Analects of Confucius to discuss sensual desires and developing a discourse. The forth chapter, “Samyuktāgama Sutra uses the path to liberation to take control of sensual desires,” which is based on Samyuktāgama Sutra to analyze the constit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ensual desires, and what background Samyuktāgama Sutra takes as a worldview in order to understand how to eliminate the perplex caused by sensual desires through practicing the path to emancipation. In the fifth chapter, “ the comparison on practicing sensual desires between Analects of Confucius and Samyuktāgama Sutra,” throught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nd Samyuktāgama Sutra, it proposes a common issue on practice, which compares the declaration of how to teach the methods for further studies, learning, world view, the way of later observation on sensual desires, and proposing perspectives on sensual desires. The last but not the least, “conclusion and prospect,” it concludes the discourses of the whole paper, presenting the achievements of this research and discussing the possible direction in the future research.
  Accor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discourse, this study probes into the discussion on the practice of sensual desire between Analects of Confucius and Samyuktāgama Sutra. There are five possible research objectives as below. First, by arranging the scriptures of Analects of Confucius and Samyuktāgama Sutra, people can understand discussion on sensual desire on these two classics. Second, from the definition and the clarification of key concept to the handling of the discourse, it proposes issues from Analects of Confucius and Samyuktāgama Sutra, which not only stays in the track of history but also not limited by certain circumstances. They are free on both time and space. The third, the sensual desires which Analects of Confucius and Samyuktāgama Sutra propose comes from the observation of the world, which bring the classics close to the living world, the distance in living world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learning in Confusianism and Buddhism and life and living. The for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th of learning and life and living could be presented through the process of logic which can offer the theoretical basis while practicing to avoid the flaw on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 On the one hand, it’s like making empty promises, different from practicing; on the other hand, it couldn’t clarify the content of theoretical practicing, there’s no way to examine whether the process of practicing is positive or not. The fifth, according to the thinking and the discourse of sensual desires, it can not only modify or eliminate the improper part, but also encourage the learning path consistently progressing during the process of lif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摘要/I
Abstract/I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主題/1
 第二節 文獻依據/1
 第三節 研究背景/2
 第四節 學界研究評述/4
  一、以思想或思想史、學術史的進路研究感官或欲望的作品/4
  二、比較不同思想家或學派對於感官或欲望之主張的研究/5
  三、以欲望為主題的跨領域研究/6
  四、以感官欲望為主題的研究/7
 第五節 研究進路與方法/8
 第六節 論述架構/9
 第七節 研究目標/10
第二章 關鍵概念的界說與釐清/12
 第一節 關鍵概念的界說/12
  一、感官欲望/12
  二、實踐/14
  三、道德修養/16
 第二節 感官欲望與修學的關聯/18
 第三節 感官欲望何以成為值得關切的重大課題/19
第三章 《論語》論述道德修養引導感官欲望在實踐上的倫理反思/21
 第一節 《論語》著眼於世間生活情態而考察感官欲望/21
 第二節 《論語》對於感官欲望所採取的倫理原則與倫理對策/24
  一、道德修養對於感官欲望所採取的倫理原則/25
  二、道德修養對於感官欲望所引發的過失而採取的倫理對策/26
 第三節 《論語》對於感官欲望的探討未曾涉及的面向/30
  一、《論語》並未論及感官欲望的構成與運作的條件/31
  二、《論語》並未探討多樣的生命形態在感官欲望上的運作/32
 第四節 小結/33
第四章 《雜阿含經》以解脫道的修行駕馭感官欲望的運作/35
 第一節 《雜阿含經》說明感官欲望的來源與構成的條件/35
  一、以「緣起法」說明感官欲望的來源/35
  二、構成感官欲望的條件/38
 第二節 《雜阿含經》以解脫道的世界觀對於感官欲望提出關聯的課題/40
  一、解脫道的世界觀/40
  二、以解脫道的世界觀對於感官欲望提出關聯的課題/47
 第三節 以解脫道的修行駕馭感官欲望的運作/48
  一、感官欲望對於生命歷程所造成的影響/48
  二、透過觀察而如實了知感官欲望的運作為條件具足所形成/50
  三、解開感官欲望運作的前因後果/53
  四、以解脫道的修行面對感官欲望所應生起的心態/55
  五、駕馭感官欲望的修行法門/59
  六、經由修行而達成的果位與後續的導向/63
 第四節 小結/64
第五章 《論語》與《雜阿含經》對於感官欲望在實踐上的比較/66
 第一節 《論語》與《雜阿含經》所教導的修學方法的差異/66
  一、《論語》主要採取把握原則的方式引導感官欲望的表現/66
  二、《雜阿含經》提出多樣的修行法門以對治感官欲望的運作/69
 第二節 《論語》與《雜阿含經》從不同層次的修學道路對治感官欲望/70
 第三節 《論語》與《雜阿含經》所著眼的生命世界的差異/73
  一、《論語》與《雜阿含經》的世界觀在縱貫面的差異/73
  二、《論語》與《雜阿含經》的世界觀在橫切面的差異/74
第四節 《論語》與《雜阿含經》如何觀察感官欲望的流程/76
  一、《論語》觀察感官欲望之表現的發展/76
  二、《雜阿含經》看進感官欲望對於生命歷程與心路歷程的影響/81
 第五節 小結/84
第六章 結論與展望/85
參考文獻/88
參考文獻
一、典籍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註》,台北:鵝湖出版社,1984年9月初版。
清‧阮元校勘:《論語注疏》,收錄於《十三經注疏》第8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79年3月7版。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收錄於《大正新脩大藏經》第2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06年8月1版7刷。
二、學界研究專書
(一)中文
文聘元:《對世界的基礎性分析》,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0年8月,1版1刷。
王邦雄、曾昭旭、楊祖漢:《論語義理疏解》,臺北:鵝湖出版社,2005年9月9刷。
王興康:《論語:仁者的教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7月。
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編:《佛光大藏經‧阿含藏》,高雄: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1月初版8刷。
杜保瑞、陳榮華:《哲學概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8年1月初版1刷。
沈清松主編:《哲學概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1月初版一刷。
空海編:《阿含解脫道次第》,臺北:大自然佛法中心,2003年七版。
林安梧:《論語:走向生活世界的儒學》,臺北:文海學術思想研究發展文教基金會,1995年5月。
林崇安:《佛法之源:阿含經的源流與核心思想》,臺北:大千,2009年8月。
林朝成、郭朝順:《佛學概論》,臺北:三民,2007年9月初版三刷。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3年10月初版13刷。
傅佩榮:《人能弘道:傅佩榮談論語》,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12月。
───:《哲學與人生》,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0月。
楊郁文:《阿含要略》,台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12月修訂版五刷。
───:《由人間佛法透視緣起、我、無我、空》,台北:甘露道出版社,2000年8月1版1刷。
萬金川:《中觀思想講錄》,嘉義,香光書香出版社,1998年4月初版。
鄔昆如:《哲學概論》,臺北:國立空中大學,1994年9月初版。
蔡耀明:《佛教的研究方法與學術資訊》,台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6月初版1刷。
───:《佛學建構的出路:佛教的定慧之學與如來藏的理路》,台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4月初版1刷。
───:《般若波羅蜜多教學與嚴淨佛土:內在建構之道的佛教進路論文集》,南投:正觀出版社,2001年2月初版。
釋印順:《佛法概論》,新竹:正聞出版社,2003年4月新版二刷。
───編:《雜阿含經會編》,臺北,正聞出版社,1991年10月7版。
(二)外文與譯著
水野弘元著,許洋主譯:《佛教文獻研究—水野弘元著作選集(一)》,台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5月初版。
安樂哲、羅思文著,余瑾譯:《《論語》的哲學詮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3月1版。
Daniel Goleman. Healing Emotions, 譯成《情緒療癒》,李孟浩譯,台北:立緒文化,2004年12月初版五刷。
Francis Hutcheson. An Essay on thr Nature and Conduct of the Passions and Affections, with Illustrations on the Moral Sense, 譯成《論激情和感情的本性與表現,以及對道德感官的闡明》,戴茂堂、李家蓮、趙紅梅譯,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1版1刷。
William B. Irvine. On Desire, 譯成《欲望》,董美珍譯,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8年1月1版1刷。
三、期刊、會議論文
尤惠貞:〈天臺智顗的佛教哲學與生命實踐--實相哲學與圓頓止觀的交響〉,《普門學報》第52期,2009年7月,頁376-397。
白內特著、洪維信譯:〈梅洛龐蒂與拉康論注視、欲力與身體〉,《現象學與人文科學》第1期,2004年12月,頁245-264。
包曉光:〈孔子的世界觀及其教育方法〉,《社會科學論壇(學術研究卷)》第5期,2008年5月,頁23-26。
朱廷獻:〈論語源流考〉,《孔孟月刊》第12卷第4期,1973年12月,頁19-21。
沈志中:〈精神病、話語結構與慾望辯證:拉岡理論的出發點〉,《中外文學》第37卷第2期(第421期),2008年6月,頁41-75。
李哲承:〈朱熹與王夫之的欲望觀分析——以《論語集注》與《讀論語大全說》為中心〉,《衡陽師范學院學報》第31卷第1期,2010年2月,頁1-7。
李明書:〈以道德修養導引「感官欲望」在實踐上的倫理思考:以《論語》為依據〉,《東方人文學誌》第9卷第3期,2010年9月,頁21-38。
───:〈儒學中「誠意」、「致知」的道德修養義理:以錢緒山的論述為主要依據〉,發表於「第十六屆國際中國哲學大會」,臺北:國際中國哲學會主辦,2009年7月8-11日。
呂凱文,〈「緣起」與「緣已生法」之差別〉,《揭諦》第14期,2008年2月,頁79-110。
英冠球:〈《論語》反映的倫理學型態--從德性倫理學的觀點看〉,《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24期,2010年7月,頁107-136。
洪櫻芬:〈「欲」的道德實踐義--談王船山之「欲」觀〉,《人文研究學報》第42卷第1期,2008年4月,頁13-22。
───:〈德行倫理中的「情感」與「欲望」之問題—以王船山及亞里斯多德為例〉,《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第30期,2007年6月,頁1-22。
俞志慧:〈《論語》編纂年代考〉,《孔孟學報》第82期,2004年9月,頁1-27。
夏林清:〈道德焦慮與行動困境:慾望的鎖碼/解碼與安置流變〉,《應用心理研究》第14期,2002年6月,頁63-68。
陳昌明:〈先秦儒道「感官」觀念探析〉,《成大中文學報》第10期,2002年10月,頁97-130。
陳欣欣、張淑美:〈《論語》生命觀對生命教育之啟示〉,《生命教育研究》第1卷第1期,2009年6月,頁27-54。
陳其誠:〈由「無常即苦」轉向「究竟苦邊」的修學義理:以《雜阿含經》為主要依據的解脫道世界觀〉,發表於「政治大學哲學系第十二屆研究生論文發表會」,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主辦,2009年6月6日。
陳德和:〈老莊思想與實踐哲學〉,《鵝湖》第34卷第10期(第406期),2009年4月,頁29-38。
畢威寧:〈從生命意義實踐的觀點解讀《論語》一書〉,《孔孟月刊》第47卷第7-8期(第559-560期),2009年4月,頁1-7。
許雅喬:〈老子的「欲望」治療學〉,《文明探索叢刊》第47期,2006年10月,頁71-90。
楊郁文:〈緣起之「此緣性(idappaccayatā)」〉,《中華佛學學報》第9期,1996年7月,頁1-34。收錄於《由人間佛法透視緣起、我、無我、空》,台北:甘露道出版社,2000年8月,頁63-109。
楊得煜:〈對於「感官欲望」的考察──以《困知記》為研究依據〉,收錄於中央大學文學院儒學研究中心、東海大學哲學系編《第二屆青年儒學學術會議論文集》,桃園:第二屆青年儒學學術會議,2009年6月4-5日。
蔣興儀、魏建國:〈拉岡的欲望倫理學:從弗洛伊德的「原初受虐性」到紀傑克的「穿越幻象」〉,《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20卷第1期,2008年3月,頁105-139。
蔡耀明:〈心態、身體、住地之可能的極致開展:以《妙法蓮花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為主要依據的哲學探究〉,收錄於《典藏觀音》,圓光佛學研究中心.圖像文獻研究室主編,中壢:圓光佛學研究所,2011年1月,頁252-270。
───:〈心身課題在佛學界的哲學觸角與學術回顧〉,《圓光佛學學報》第15期,2009年10月。
───:〈一法界的世界觀、住地考察、包容說:以《不增不減經》為依據的共生同成理念〉,《臺大佛學研究》第17期,2009年6月,頁1-48。
───:〈以菩提道的進展駕馭「感官欲望」所營造的倫理思考:以《大般若經‧第十二會‧淨戒波羅蜜多分》為依據〉,《臺大佛學研究》第16期,2008年12月),頁61-126。
───:〈「住地無自性」與「心身何所安頓的尋求」:以《大般若經.第四會》為主要依據的生命哲學反思〉,收錄於「佛教思想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蒙古國立大學外語學院主辦,2008年11月22日,頁98-128。
───:〈生命與生命哲學:界說與釐清〉,《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35期,2008年3月,頁155-190。
───:〈生命哲學之課題範疇與論題舉隅:由形上學、心態哲學、和知識學的取角所形成的課題範疇〉,《正觀》第44期,2008年3月,頁205-263。
───:〈「不二中道」學說相關導航概念的詮釋進路:以佛法解開生命世界的全面實相在思惟的導引為詮釋線索〉,《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32期,2006年10月,頁115-166。
───:〈《大般若經.第十五會.靜慮波羅蜜多分》的禪修教授:做為佛典「摘要寫作」的一個練習〉,《中華佛學學報》第17期,2004年7月,頁49-93。收錄於《佛學建構的出路:佛教的定慧之學與如來藏的理路》,台北:法鼓文化事業,2006年4月,頁119-184。
───:〈《佛說不增不減經》「眾生界不增不減」的修學義理:由眾生界、法界、法身到如來藏的理路開展〉,《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28期,2004年10月,頁89-155。
───:〈解讀有關《首楞嚴三昧經》的四篇前序後記:以《首楞嚴三昧經》相關文獻的探討為背景〉,《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8 期,2003年7月,頁1-42。
───:〈佛教研究的進展程序在操作步驟的釐定〉,《正觀》第25 期,2003年6月,頁201-209。
───:〈「研究方法」課程的規劃理念〉,《法光》第163期,2003年4月,2版。
───:〈《阿含經》和《說無垢稱經》的不二法門初探〉,《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7期,2002年7月,頁1-26。收錄於,《佛學建構的出路:佛教的定慧之學與如來藏的理路》台北:法鼓文化事業,2006年4月,203-238。
───:〈佛教研究方法學緒論〉,收錄於《般若波羅蜜多教學與嚴淨佛土:內在建構之道的佛教進路論文集》,南投:正觀出版社,2001年,頁17-40。
───:〈迎向專業的佛教研究〉,《哲學雜誌》第32期,2000年5月,頁114-126。
蕭宏恩:〈墨家的靈性關懷與醫療照護的倫理實踐〉,《哲學與文化》第36卷第2期(第417期),2009年2月,頁57-74。
謝煥良:〈孟子管理欲望的方式〉,《孔孟月刊》第41卷第11期(第491期),2003年7月,頁41-47。
釋惠敏:〈阿賴耶識之「無明、愛結、有識之身」經證考察〉,《中華佛學學報》第13期(上),2000年5月,頁105-122。
四、學位論文
胡君梅:《漢譯《雜阿含經》緣起說之研究—以心理實修為視角》,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蔡耀明指導。
莊麗絹:《業力的形成及其轉化:以《阿含經》的緣起說為探討中心》,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蔡耀明指導。
黃姿瑜:《《論語》中關於情緒管理論述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方俊吉指導。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