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607201011183900
DOI 10.6846/TKU.2010.00173
論文名稱(中文) 豐子愷散文類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The Research of Zi-Kai Feng’s Prose Type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8
學期 2
出版年 99
研究生(中文) 賴美琴
研究生(英文) Mei-Chyn Lay
學號 793000026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0-06-19
論文頁數 166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呂正惠
委員 - 胡衍南
委員 - 蘇敏逸
關鍵字(中) 豐子愷
散文類型
社會人生雜談
情趣散文
哲理散文
關鍵字(英) Zi-kai Feng
Prose type
Social life chat
Appeal prose
Philosophy pros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一、研究目的:
本論文從閱讀者的角度出發,研究其散文類型,藉由對豐子愷散文類型的歸類與風格的探討,提供閱讀者、散文創作者及研究者對其散文全貌的參酌。
二、研究方法:
熟讀散文全編,分析與歸納文本為主,並採文獻分析法,參考先進研究成果,整理出散文類型。
三、文獻探討:
文獻分布台灣、大陸、香港、日本、挪威等地。主要集中在大陸、台灣及香港。台灣與大陸在期刊論文及學位論文多有深入的探討,研究主題有藝術觀、漫畫、兒童、佛學哲理、美學、散文論等面向。大陸於1997年在杭州師範學院成立「弘一大師、豐子愷研究中心」,研究中心主任陳星,即是豐子愷的愛好者及研究者,研究著作頗豐。香港的研究多是單篇論文的發表,在早期豐子愷的研究上有開展的引導作用。豐子愷逝世後,首次發表紀念文章即在香港舉行。香港中文大學盧瑋鑾教授,是豐子愷其人、文與畫的景仰者,一直對豐子愷進行有系統的研究。台灣學界近年每年亦投入主題研究,均見斐然成果。
四、研究過程:
從家世、童年、求學、遊學等歷程,探討其散文初始的基礎。從文化背景、人物薰染、刻苦自學的經驗,追溯其散文風格的形成。熟讀文本,分析、整理、歸納其散文為社會人生雜談、情趣散文、哲理散文等三大散文類型。
五、結論:
總結三大散文類型及風格:清和寬容的社會人生雜談、生動盎然的情趣散文、童心慈悲的哲理散文。三大散文類型均貫徹豐子愷「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的創作訴求,足見其落實藝術的平實作法。
英文摘要
First, research goal: The present paper from reader's angle embarking, studies its prose type, because to the Zi-kai Feng prose type's classification and the style discussion, provides the reader, the prose creator and the researcher to its prose complete picture deliberation.
Second, research technique: Is familiar with the prose to arrange, the analysis and the induction text primarily, and pick the literature analytic method, the reference advanced research achievement, reorganizes the prose type.
Third, literature discussion: The literature distributes places such as Taiwan, China, Hong Kong, Japan, Norway. Mainly concentrates in China, Taiwan and Hong Kong. Taiwan and China have the thorough discussion in the periodical paper and the dissertation, the research subject have the artistic view, the cartoon, the child, the Buddhist studies philosophy, esthetics, the prose to discuss and so on to face. China established “great master, the Zi-kai Feng Research center” in 1997 in the Hangzhou Normal school, Research center Director the Chen Sin, was Zi-kai's Feng amateur and the researcher, the research work quite abundant. Hong Kong's research many are the single paper publication, has the development guidance function in the early Zi-kai Feng 's research. After Zi-kai Feng passed away, published the commemoration article namely to hold for the first time in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ofessor Wei-luan Lu, is Zi-kai Feng its person, and picture admires, has carried on to Zi-kai Feng has system's research. Taiwan educational world recent years every year also put into the subject research, saw the striking achievement.
Fourth, research process: From the family background, the childhood, study, study away from home and so on courses, discusses its prose initial foundation. From the cultural context, character Xun dyes the experience which, studies independently assiduously, traces its prose style the formation. Is familiar with the text, the analysis, the reorganization, induces its prose into the social life chat, the appeal prose, the philosophy prose and so on three big prose types.
Fifth, conclusion: Summarizes three big prose types and the style: Clear and tolerant social life chat, vivid abundant appeal prose, childlike innocence mercy philosophy prose. Three big prose types implement Zi-kai Feng “life art”, “the artistic adaptation” the creation demand, indicates it to carry out artistic the level method.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相關研究現況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10

第二章  豐子愷的寫作因緣與歷程…………………………………12
第一節  家世與童年…………………………………………………12
一、家世背景…………………………………………………………12
二、童年生活…………………………………………………………14

第二節  學習經歷……………………………………………………21
一、文化陶鑄的墊基…………………………………………………21
二、人物薰染的影響…………………………………………………23
三、苦學經驗的錘鍊…………………………………………………31

第三節  文藝活動歷程………………………………………………36
一、初試啼聲…………………………………………………………36
二、藝術的逃難………………………………………………………39
三、瀟灑風神…………………………………………………………45

第三章  社會人生雜談………………………………………………48
第一節  世相雜談……………………………………………………48
一、針砭時弊…………………………………………………………48
二、勞者之歌…………………………………………………………57

第二節  寓言與瑣記……………………………………………………61
一、寓言啟示…………………………………………………………61
二、讀書瑣記…………………………………………………………65

第三節  民俗風情………………………………………………………69
一、節慶憶舊…………………………………………………………69
二、飲食廚房…………………………………………………………72

第四章  情趣散文……………………………………………………79
第一節  人情真味……………………………………………………79
一、人倫之情…………………………………………………………79
二、友朋之情…………………………………………………………86
三、鄉親之情…………………………………………………………90

第二節  物趣興味……………………………………………………94
一、閒情偶趣…………………………………………………………94
二、自然物趣…………………………………………………………99
三、幽默諧趣 ………………………………………………………103

第三節  遊記見聞 …………………………………………………112
一、旅遊印記 ………………………………………………………112
二、心靈隨想 ………………………………………………………116
三、風土民情 ………………………………………………………121

第五章  哲理散文 …………………………………………………123
第一節  永遠的童心 ………………………………………………123

第二節  慈悲喜捨的佛理 …………………………………………129
一、因緣賬簿 ………………………………………………………129
二、護生思想 ………………………………………………………136
三、民胞物與 ………………………………………………………140

第三節  俗家禪味 …………………………………………………144
一、禪悟人生 ………………………………………………………144
二、時代燭光 ………………………………………………………147
三、大同世界 ………………………………………………………151

第六章   結論………………………………………………………155

參考資料 ……………………………………………………………159
參考文獻
參考資料

一、豐子愷著作

豐陳寶、豐一吟、豐元草編:《豐子愷文集》(共七冊),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2年。
豐陳寶、豐一吟編:《豐子愷散文全編》(上、下編)杭州:浙江文藝出版,1992年。
豐子愷著,楊牧編:《豐子愷文選》(共4冊),台北:洪範書店,1982年。
文豐子愷著,學禹編:《豐子愷漫畫文選集》(上、下冊)台北:渤海堂文化公司,1987年。
豐子愷著:《漫畫阿Q正傳》上海:開明書店,1940年。
豐子愷著:《豐子愷連環‧兒童漫畫集》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9年。
豐子愷著:《豐子愷論藝術》台北:丹青出版社,1989年。
紫氏部著,豐子愷譯:《源氏物語》台北:遠景出版社,1992年。
豐子愷著,殷琦編:《豐子愷集外文選》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2年。
豐子愷著:《護生畫集》(共六集)深圳:海天出版社,1993年。
豐子愷著,林文寶編:《豐子愷童話集》台北:洪範書店,1995年。
豐子愷著:《我與弘一法師》台北:洪範書店,1996年。
豐子愷著:《豐子愷自敘》北京:團結出版社,1996年。
豐子愷編繪,葛兆光選評:《豐子愷護生畫集選》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豐子愷編繪:《豐子愷護生畫集選》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豐子愷著:《豐子愷童話》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豐子愷著:《豐子愷游記》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豐子愷著:《佛無靈》北京:京華出版社,2005年。
豐子愷著:《豐子愷美術講堂:藝術欣賞與人生的四十堂課》台北:臉譜出版社,2008年。

二、豐子愷研究

丁秀娟著:《感悟豐子愷:豐子愷漫畫散文賞析》花蓮:東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
太宰治著,鄭清文譯:《夏目潄石》(當代世界小說家讀本)台北:光復書局,1987年。
弘一大師著:《索性做了和尚》台北:圓明出版社,1993年。
石一寧編著:《豐子愷與讀書》台北:婦女與生活社,2001年。
石曉楓著:《白馬湖畔的輝光-豐子愷散文研究》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朱自清著:《朱自清全集》: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88年。
李莉娟編:《李叔同詩文遺墨精選》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3年。
汪家明著:《豐子愷傳──時代彗星系列》台北:世界書局,1996年。
汪家明、于青編著:《豐子愷傳:從李叔同、夏丐尊的得意門生到中國漫畫之父》 台北:世界書局,1996年。
何莫邪著:《豐子愷─一個有菩薩心腸的現實主義者》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5年。
余連祥著:《豐子愷的審美世界》上海:學林出版社,2005年。
李立明著:《現代中國作家評傳》香港:波文書局,1980年。
明川著:《人間的情懷——豐子愷漫畫選繹》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
林清玄著:《呀!弘一》台北:音樂中國出版社,1992年。
季羨林著:《牛棚雜憶》香港:三聯書店,2002年。
秋山清著:《竹久夢二》東京都:紀伊國屋書店,1994年。
徐國源著:《豐子愷》台北:國家出版社,2002年。
夏丐尊著,林綠編選:《夏丐尊選集》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7年。
夏丐尊著,陳信元編:《夏丐尊代表作》台北:蘭亭書店,1986年。
夏丐尊著:《平屋雜文》台北:漢風出版社,1990年。
夏丐尊原編,曾議漢增編:《永遠的弘一法師》(共二冊)台北:帕米爾書店,1992年。
夏弘寧編:《夏丏尊散文譯文精選》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3年。
徐星平著:《弘一大師》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5年。
張堂錡著:《清靜的熱鬧:白馬湖作家群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年。
盛興軍主編:《豐子愷年譜》青島:青島出版社,2005年。
黃濟華編選:《夏丐尊‧豐子愷》台北:海風出版社,1992年。
鍾桂松、葉瑜蓀編:《回憶我的父親豐子愷‧寫意豐子愷》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8年。
魯迅著:《魯迅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
蔡念生彙編:《弘一大師法集》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6年。
陳敬之著:《中國新文學的誕生》台北:成文出版社,1980年。
陳敬之著:《早期新散文的重要作家》台北:成文出版社1980年。
陳星著:《瀟灑風神》桂林:灕江出版社,1987年。
陳星著:《佛天藝海──豐子愷與李叔同傳奇》台北:文殊出版社,1990年。
陳星著:《閒話豐子愷》台北:世界文物出版社,1992年。
陳星著:《弘一大師與文化名流》高雄: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2年。
陳星著:《人間情味豐子愷傳》高雄: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2年。
陳星著:《青少年豐子愷讀本》台北:業強出版社,1993年。
陳星著:《豐子愷的藝術世界》高雄: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年。
陳星著:《功德圓滿──護生畫集創作史話》台北:業強出版社,1994年。
陳星著:《芳草碧連天──弘一大師傳》台北:業強出版社,1994年。
陳星著:《清空朗月─李叔同與豐子愷交往實錄》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7年。
陳星著:《豐子愷新傳─清空藝海》太原:北嶽文藝出版社,1998年。
陳星著:《白馬湖作家群》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8年。
陳星著:《君子之交:弘一大師,豐子愷,夏丐尊,馬一浮交遊紀實》台北:讀冊文化,2000年。
陳星著:《君子之交-弘一大師、豐子愷、夏丏尊、馬一浮交遊紀實》臺北:讀冊出版社,2000年。
陳星著:陳星、朱曉江《幾人相憶在江樓》香港:三聯出版社,2000年。
陳星著:《白馬湖畔話弘一》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0年。
陳星著:《都會之春:豐子愷的詩意漫畫》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年。
陳星著:《說不盡的李叔同》台北:台灣中華書局,2005年。
陳星著:《新月如水——豐子愷師友交往實錄》台北:台灣中華書局,2006年。
陳野著:《緣在紅塵:豐子愷的藝術世界》台北:三民書局,2004年。
陳慧劍著:《弘一大師傳》台北:三民書局,1969年。
豐一吟著:《豐子愷傳》台北:蘭亭書店,1987年。
豐華瞻、殷琦編:《豐子愷研究資料》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
豐華瞻、戚志蓉著:《回憶父親豐子愷》台北:大雁書店,1992年。
豐一吟著:《瀟灑風神:我的父親豐子愷》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
劉夢溪主編:《中國現代學術經典‧魯迅、吳宓、吳梅、陳師曾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劉夢溪主編:《中國現代學術經典‧馬一浮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瀟琴著:《弘一法師傳奇》台北:新潮社,1992年。

三、現代散文研究

王國維著,滕咸惠校注:《人間詞話新注》台北:里仁書局,1994年。
王瑤著:《中國文學縱橫論》台北:大安出版社,1993年。
朱光潛著:《談文學》台北:國際少年村出版社,2001年。
朱光潛著:《文藝心理學》台北:開明書店,1991年。
朱光潛著:《無言之美》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佘樹森著:《中國現當代散文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李慕如著:《兒童文學綜論》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8年。
李正西著:《中國散文藝術論》台北:貫雅文化出版社,1991年。
何寄澎主編:《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散文批評》台北:正中書局,1993年。
余秋雨著:《藝術創造工程》台北:允晨文化出版社,2001年。
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台北:里仁書局,2001年。
周麗麗著:《中國現代散文的發展》台北:成文出版社,1980年。
周錦著:《中國新文學史》彰化:逸群圖書有限公司,1983年。
林文寶主編:《兒童文學論述選集》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9年。
林文寶著:《兒童文學故事體寫作論》台北:富春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林文寶著:《試論我國近代童話觀念的演變:兼論豐子愷的童話》台北:萬卷樓出版社,2000年。
涂公遂著:《文學概論》台北:五洲出版社,1990年。
徐進夫譯:《文學欣賞與批評》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1年。
徐霞客著:《徐霞客遊記》台北:錦繡出版公司,1992年。 
現代散文研究小組編:《中國現代散文理論》台北:蘭亭書店,1986年。
張堂錡著:《文學靈魂的閱讀》台北:三民出版社,1998年。
張榮春著:《一把文學的梯子》台北:爾雅出版社,1995年。
張榮春著:《現代散文廣角鏡》台北:爾雅出版社 2001年。
黃永武著:《字句鍛鍊法》台北:洪範書店,1989年。
廚川白村著,金溟若譯:《出了象牙之塔》台北:志文出版社,1968年。
梁啟超著:《飲冰室合集》(飲冰室文集之三十八)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黃雅莉著:《現代散文鑑賞》台北:文津出版社  2004年。
楊牧著:《文學的源流》台北:洪範書店,1984年。
董季棠著:《修辭析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1年。
豪爾澤著:《藝術社會學》台北:雅典出版社,1990年。
鄭明娳著:《現代散文欣賞》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4年。
鄭明娳著:《現代散文縱橫論》台北:大安出版社,1986年。
鄭明娳著:《現代散文類型論》台北:大安出版社,1988年。
鄭明娳著:《現代散文構成論》台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
鄭明娳著:《現代散文現象論》台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
鄭明娳著:《當代文學氣象》台北:光復出版社,1988年。
鄭明娳著:《散文批評》台北:正中書局,1993年。
鄭明娳著:《現代小品》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2004年。
劉若愚著,杜國清譯:《中國文學理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1年。
陳信元著:《中國現代散文初探》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0年。
陳義芝編:《張曉風精選集》台北:九歌出版社,2004年。
錢理群、溫儒敏、吳福輝著:《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簡宗梧編著:《現代文學欣賞與創作》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91年。
龍協濤著:《文學讀解與美的再創造》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
魏怡著:《散文鑑賞入門》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89年。
羅丹口述、葛賽爾筆記:《羅丹藝術論》台北:雄獅圖書公司,1985年。
龔鵬程著:《文學散步》台北:漢光文化事業公司,1988年。

四、哲學、佛學、美學論著

牟宗三著:《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學生書局,1983年。
托爾斯泰著,耿濟之譯:《藝術論》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2年。
宗白華著:《美學散步》台北:洪範書店,1981年。
星雲大師講:《佛教對命運的看法》高雄: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年。
星雲大師講:《佛教對時空的看法》高雄: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年。
星雲大師講:《佛教的真諦》高雄: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4年。
星雲大師講:《從入世的生活說到佛教出世的生活》高雄: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4年。
洪丕謨著:《佛門的人生大智慧》台北:國際村文庫書店,1993年。
鄔昆如著:《哲學十大問題》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78年。
鄔昆如著:《哲學概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9年,
劉宗周著:《人譜》(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錢穆著:《中國思想史》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年。
瞿汝稷編:《指月錄》(上中下三冊)台中:廖進生出版,2008年,

五、單篇論文

王泉根、王蕾:〈佛心‧童心‧詩心──豐子愷現代散文新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第3期,2001年4月。
石曉楓:〈豐子愷散文中的主體世界──社會關懷與批判〉,《中國現代文學理論》第8期,1997年12月。
吉川健一:〈中國近代漫畫:豐子愷與竹久夢二〉,《二十一世紀》第62期,2000年12月。
李梁淑:〈天真的禮讚──豐子愷圖文並茂的兒童世界〉,《國文天地》第166期,1999年3月。
林素幸:〈豐子愷的山水風景畫與日本浮世風景畫〉,《美術學報》,2006年10月。
周曉揚:〈試論豐子愷的散文創作〉,《文學評論》第21輯,1984年。
邱敏捷:〈豐子愷「漸」一文的哲思〉,《國文天地》第140期,1997年1月。
邱敏捷:〈豐子愷「阿難」一文的生命觀〉,《國文天地》第188期,2001年1月。
亮軒:〈誠懇樸實的畫家〉,《香港佛教》第270期,1982年11月。
洪範書局提供:〈講義書摘-豐美與慈悲之間:豐子愷的有情世界〉《講義》,第144期,1999年3月。
高洪波:〈樸實而真誠的自白──漫談豐子愷的散文〉,《新文學論叢》第2期 1984年2月。
孫中峰:〈在藝術與群眾之間——重論「白馬湖作家群」〉,《東華中國文學研究》,2003年6月。
殷琦:〈讀《兒女》──談朱自清、豐子愷同題散文〉,《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第3期,1986年3月。
席慕蓉:〈永恆的盟約──讀豐子愷的《護生畫集》〉,《香港佛教》第270期,1982年11月。
徐型:〈論豐子愷散文的情趣美〉,《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3年3月。
徐型:〈豐子愷散文對比手法的運用〉,《南通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期,1996年。
徐型:〈論豐子愷散文中的人物描寫〉,《南通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期,1998年。
高明芳:〈豐子愷與《護生畫集》的編繪〉,《國史館學術集刊》,2007年9月。
高明芳:〈試探《護生畫集》的護生觀〉,《國史館學術集刊》,2007年12月。
張修蓉:〈論現代藝術家——豐子愷的散文〉,《國立台北商專學報》第42期,1994年6月。
張堂錡:〈清靜的熱鬧──「白馬湖作家群」的散文世界〉,《中央日報‧長河版》 1995年5月16日~18日。
張俐雯:〈豐子愷「畫鬼」析論〉,《中國語文》第544期,2002年10月。
張俐雯:〈豐子愷的創作觀〉,《中國語文》第546期,2002年12月。
張俐雯:〈從豐子愷到蔣勳的衣裝之美〉,《國文天地》第256期,2006年9月。
張俐雯:〈「緣緣堂」的符號象徵意義〉,《止善》,2006年12月。
張慧珍:〈試析豐子愷童話「赤心國」中之理想世界〉,《中國語文》第525期,2001年3月。
陳素玲:〈豐子愷散文中的佛教哲理〉,《中國語文》第588期,2006年6月,
陳淑滿:〈豐子愷的「楊柳」哲學──試析其「楊柳」一文〉,《中國語文》第494期,1998年8月。
黃驤:〈昏昏燈火話緣緣──訪豐子愷故居石門緣緣堂〉,《中央日報‧副刊報》, 1991年8月6日。
劉怡伶:〈豐子愷「窮小孩的蹺蹺板」分析〉,《國文天地》第223期,2003年12月。
楊昌年:〈樸素與真誠──豐子愷的散文〉,《國文天地》第147期,1998年8月。
廖雪芳:〈豐子愷的人和畫〉,《香港佛教》第270期,1982年11月。
蔡惠明:〈弘一大師與豐子愷的法緣〉,《內明》第138期,1983年9月1日。
蔡琇瑩:〈論豐子愷的佛教思想〉,《普門學報》第25期,2005年1月。
蔣勲:〈從李叔同到弘一大師〉,《中國時報‧藝術版》,1992年10月13日。
豐華瞻:〈豐子愷解放前夕的漫畫〉,《藝壇》第2期,1982年2月。
豐一吟:〈子愷漫畫〉,《雄獅美術》第204期,1988年2月。
豐子愷:〈豐子愷集外遺文〉,《聯合文學》第101期,1993年3月。

六、學位論文

王苑琪:《豐子愷美學思想中「兒童觀」之研究》,台北:華梵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石曉楓:《豐子愷散文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4年。
李慧芬:《豐子愷隨筆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李雅雯:《近代護生戒殺思想之發展與實踐》,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7年。
馬志蓉:《豐子愷散文謢生思想之研究》,台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施宜馨:《豐子愷散文及教學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4年。
孫中峰:《豐子愷散文析論》,南投: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
張俐雯:《豐子愷及其散文研究》,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6年。
黃怡雯:《豐子愷散文中的兒童主題研究》,台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楊之怡:《伊索寓言研究》,台東: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蔡琇瑩:《佛心與文心──豐子愷生命風貌之探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藍連欉:《豐子愷藝文創作與近代佛教轉型之研究》,花蓮:國立花蓮教育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