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607200923435900
DOI 10.6846/TKU.2009.00155
論文名稱(中文) 中小學職前教師在服務學習中專業成長的歷程─以淡江大學教學服務團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A Research of Pre-service Teachers’Professional Growth in Service Learning --A case study of Tam-Kang University Teaching Service Team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高等教育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7
學期 2
出版年 98
研究生(中文) 葉書瑋
研究生(英文) Shu-Wei Yeh
學號 695710128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9-06-15
論文頁數 164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薛曉華(120847@mail.tku.edu.tw)
委員 - 陳伯璋(c371220@dwu.edu.tw)
委員 - 宋佩芬(sungpeif@mail.tku.edu.tw)
關鍵字(中) 職前教師專業成長
專業服務學習
教學服務團
關鍵字(英) pre-service teacher's professional growth
professional service learning
Teaching Service Team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中小學職前教師在服務學習中專業知能、通識知能與專業態度的成長情形。為達上述研究目的,研究者採質性取向的研究方法,首先由職前教師專業成長與服務學習相關理論切入,探討與本研究相關的文獻。其次以淡江大學教學服務團為研究對象,實際深入研究場域進行參與觀察、行動研究、訪談與文件分析,所蒐集的資料包括教學團課程計畫、會議紀錄、訪談逐字稿、觀察札記、教學團成果報告等。研究者跟據參與觀察、訪談與文件分析所得的結果相互比對,進行資料分析與比對。根據分析結果,本研究主要的獲致結論如下:
壹、服務學習實踐後對職前教師的專業成長之影響
一、職前教師在服務實踐反思中,連結專業知能發展的面向。
二、職前教師在服務中發現自己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三、職前教師重新探究知識與教學的本質。
四、從服務偏遠地區弱勢學生中發展教育的熱忱。
貳、教學服務團經驗對職前教師專業成長的影響
一、協同合作教學,對職前教師專業知能的影響。
二、團隊經驗中職前教師專業信念與價值的潛在課程。
三、教學服務團經驗帶給職前教師專業成長的「附加價值」。
基於上述研究結論提出建議,以供職前教師、教學服務團、師資培育機構之參考。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pre-service teachers’ growth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md general knowledge and professional attitudes in service learning. To reach this goal, the researcher adopts the methodology of qualitative analysis. First of all, this research begins with the literature review with service-learning theory and the growth of pre-service teacher’s profession. Then, the researcher takes the Teaching Service team in Tam-kang University as the case study. By participating in the Teaching Service group’s activities . The researcher can observe their process, action research, interviews, report of achievements with them and analyze the data from the group.Collected data used Teaching team curriculum plan、conference records interview records.Through document analysis, observation, interview and data analysis
Based on result of analysis, the researcher gets the conclusion below:
A.The practice of service-learning influence on pre-service teacher’s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1) Pre-service teacher’s reflection on their service-learning process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2) Pre-service teachers discover though the pre-service teachers are enthusiastic in teaching, they are in lack of profession skills in service learning.
3) Pre-service teacher re-examines the essence of knowledge and teaching.
4) The development of enduction enthusiasm by teaching pupils in remote districts.
B.The Teaching Service Team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skills to pre-service teacher.
1) Collaborative teaching’s influence on pre-service teacher’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2) Pre-service teacher’s professional beliefs and values in collaborative experience of hidden curriculum
3) The added value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rom Teaching Service Team experience to pre-service teacher.
Based on above mentioned conclusions, the researcher provides suggestions for the pre-service teachers, Teaching Service Team, Teac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the future researcher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7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8
第四節 名詞釋義	11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職前教師專業成長	15
第二節 專業服務學習理念	21
第三節 專業服務學習在師資培育的影響	33
第五節 服務學習對職前教師專業成長影響的相關研究	49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	51
第一節 研究對象	51
第二節 教學服務團成立背景與脈絡	54
第三節 淡江大學教學服務團專業服務規劃內涵	67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71
第五節 研究工具與資料整理	75
第六節 研究者的角色與經驗	80
第七節 研究倫理	81
第四章 職前教師在服務學習中專業成長之歷程	83
第一節 職前教師在服務學習中專業成長歷程之一:發現理論與實務間斷層	83
第二節 職前教師在服務學習中專業成長歷程之二:重新建構教師專業熱忱與知能	87
第三節 職前教師在服務學習中專業成長歷程之三:在過程中發現通識與專業知能的不足	113
第五章 職前教師專業成長在服務學習中重新檢視	137
第一節 結論	137
第二節 建議	142
參考文獻	147
壹、中文部份	147
貳、英文部份	155
附錄一 訪談大綱	157
附錄二 教學服務團課程規劃表	158
附錄三:淡江大學教學服務團精彩回顧篇	160

表    次
表2-1 傳統與革新學校的比較	38
表3-1 研究參與者資料一覽表	53
表3-2 淡江大學教學服務團服務資料表	57
表3-3 職前教師參與教學服務團動機表	64
表3-4 淡江大學教學服務團課程內容	69
表3-5 訪談紀錄表	77
表3-6 資料編碼表	78



圖    次
圖1-1研究架構圖	8
圖1-2 研究流程圖	9
圖1-3教學服務團關係組織圖	12
圖2-1經驗學習圈和服務學習整合圖	25
圖4-1 教學服務團架構圖	66
圖5-1 教師發展概念圖	138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丁凡(譯)(1999)。Daniel Greenberg著。自主學習:化主動性為創造力,建構多元社會的瑟谷教育理念。台北市:遠流。
王文科(1994)。質的教育研究法(第二版)。台北:師大書苑。
王保進、王麗芬(1998,6月)。21世紀教師專業能力培育之省思—以美國NCATE認可標準為借鏡。載於教育部舉辦之「迎接21世紀之師資培育:教師專業知能的省思」研討會論文集(頁III-141--III-173)。
王雅菁(2002)。高中公民科服務學習效果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為國(2008)。實務社群在師資培育之應用。教育研究月刊,170,頁94-106。
王麗雲、甄曉蘭(2007)。台灣偏遠地區教育機會均等政策模式之分析與反省。教育資料集刊,36,頁25-46。
中教司(2007)。93-96學年度各類師資培育人數統計。教育部電子報,258。2008年6月17日,取自http://epaper.edu.tw/e9617_epaper/topical.aspx?topical_sn=34
內政部統計處(2007)。1996~2007社會福利志願服務志工統計人數。2008年6月20日,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
江文慈(2001)。透視教學中的關鍵張力:教師情緒。師友,408,頁43-47。
朱致慧、簡明慧(2006)。教師專業能力提升的策略--撰寫教學反思札記。北縣教育,57,84-8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5)。第一期諮議報告書。台北市:作者。
宋佩芬(2003)。培養「帶得走的能力」:再思統整與學科知識。教育研究月刊,115,頁123-135。
沈亞梵((1995)。師資培育多元化與教師品管之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金耀基(2000)。大學之理念。香港:牛津大學。
李婉玲(2005)。教師發展:理論與實踐。台北市:五南。
李麗君(2004)。師資培育在改變師資生教學信念上之意義及其困難與挑戰。教育資料與研究,62,134-143。
李麗君(2007,11月)。服務學習之理念與實踐與談大綱。載於中原大學、實踐大學、淡江大學舉辦之「走出校園:服務學習與高等教育」論壇手冊(頁61-69),台北市。
李春芳(1999)。協同教學法。載於黃光雄(主編),教學原理(頁156-164)。台北:師大書苑。
李麗君(1998)。從終身學習的觀點反思教師的專業知能。載於教育部舉辦之「教師專業知能的省思研討會」研討會論文集(頁III-122-129),台北縣。
李雪莉(2007)。世紀的課題—青少年關鍵十年:學獨立,闖世界。天下2007年教育特刊,384,38-42。
李玉惠(2005)。是誰造成教師不適任。國語日報兒童網。2008年6月18日,取自http://www.mdnkids.com/speak/detail.asp?sn=1862
李燕美(2004)。服務學習方案在大學服務性社團中實施及其學習成效之研究—以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同濟社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育瑋(2007)。幼教教師專業成長之實踐歷程:一位師資培育者的研究、行動、省思。台北:心理。
林素卿(2005)。行動研究與教師專業發展。載於國立中興大學師資培育中心主辦「教師專業發展學術研討會」資料彙編,頁1-11。
林麗玉(2008)。家境成績不好被罵米蟲 校長:教導不當會糾正。2008年6月4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604/1/10khb.html
林勝義(2001)。服務學習指導手冊。台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林銘雄(2005)。服務學習方案規劃之研究—以輔仁大學服務學習課程推動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生傳(1998)。教育學程的類型與其在教學效能之分析研究。教育學刊,14,1-39。
吳清山(2006)。師資培育的理念與實踐。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1),1-31。
吳清山、林天祐(1995)。教育優先區。教育資料與研究,5。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分析。台北:五南。
吳清山、林天佑(2005)。教育新辭書。台北市:高等教育。
吳清基(1989)。教師與進修。台北市:師大書苑。
吳怡靜(2007)。美國CEP典範:品格,這樣教就對了。天下:教出品格力,62-65。
武藍蕙(2007)。教師專業發展中關懷面向之再思考。載於淡江大學教育學院師資培育中心主辦「師資培育專業自主與教師專業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43-263),台北縣。
姜文閔(編譯)(1991)。John Dewey著。經驗與教育(Experience and education)。台北市:五南。
周崇儒(2000)。從專業的意涵看師資培育法中的盲點。教育資料與研究,65-69。
周淑卿(2006)。反思實踐者應有的學習經驗—兼具教學實習課程的問題。載於新世紀師資培育的圖像(頁179-191)。台北市:心理。
胡憶蓓(2008)。服務學習宣導手冊。台北市:教育部。
許道然(1994)。社會學習理論在管理上的應用。人事月刊,106,頁53-63
許美美(1984)。國民中學家政教師專業能力需求之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雅惠(2004)。國小教師專業知能發展之研究。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40。2008年6月4日,取自mail.nhu.edu.tw/~society/e-j/40/40-12.htm
陳伯璋(1988)。行動研究法。載於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頁135-144)。台北市:南宏圖書。
陳伯璋(1984)。『潛在課程』研究之評析「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佩正(2000)。從「心」教學:行動研究與教師專業成長。台北市:心理。
陳依萍(2005,11月)。反省實踐取向的教師專業發展—以寫作為例。載於輔仁大學舉辦之「教師專業發展與規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會議論文集(頁135-146),台北縣。
陳嘉彌(2003)。師徒式教育實習之理論與實踐。台北市:心理
陳美玉(1999)。教師專業學習與發展。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美玉(1999)。實現成為教師的夢想—專業學習與發展。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素蘭(2002)。專業服務學習對職前教師學習成果之影響—以淡江大學為例。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研究所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陳正芬(譯)(2003) 。Maddy Dychtwald著。C型人生 : 事業、愛情、家庭、娛樂、學習、健康的未來與商機。台北市:商智文化。
曹琇晶(1997)。英國成人教育的新取向「開放學習」的探討(上),香光莊嚴,52,取自http://www.gaya.org.tw/magazine/2005/52/education1.htm
黃瑞琴(199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心理。
黃乃熒、陳玉娟(2005)。從相信學生能學觀點建構教師專業。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師的教育信念與專業標準」,頁3-20。台北:心理。
黃玉(2000)。服務學習—公民教育的新教學法之一。載於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主辦之「二十一世紀公民與道德教育學術研討會」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
黃坤錦(1996)。現行教育學程的檢討與展望。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和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師範教育的挑戰與展望。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炳煌(2001)。教師專業素質之提昇。教師天地,113,15-20。
高熏芳(2002)。師資培育:職前教師教學系統發展。台北市:高等教育。
高熏芳、吳秀媛(2004)。職前教師專業服務學習課程綱要設計之研究。台中師院學報,18(1),1-27。
葉祥洵(2006)。服務學習融入大學勞作教育課程及其實施成效之研究—以明新科技大學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徐詠絮(2007)。用專業幫助弱勢,中原大學成立新「台青幫」。2008年6月2日,取自http://web.ner.gov.tw/culturenews/culture/culture-detail.asp?id=82862
程振隆(2003)。從不適任教師情形論建立高級中學以下學校教師品質管控機制之研究。2008年6月17日,取自http://www.parentschool.org.tw/kmportal/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03120111
曾慧媚(2003)。台北縣中小學服務學習方案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曾懿晴(2008)。大學生送愛尖石部落孩子,因他們愛學習。民97年6月8日,取自: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129802
孫敏芝(2006)。實習教師學科教學知識之探討:教學設計與教學實務。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2),67-92。
彭敏松(2005)。成人參與學校志願服務學習歷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傅佩榮(2006)。第三封信。打開大門,讓世界進來—給大學新鮮人的一封信。台北:天下遠見。
馮莉雅(2005)。融入式服務學習對職前教師學習成果影響之研究。高雄市:高雄復文圖書。
馮莉雅(2007)。服務學習融入師資培育課程之探討。教育研究,15,179-187。
溫明麗(2006)。現代與後現代轉折的師資培育─感恩中的批判教育學觀點。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新世紀師資培育的圖像。台北市:心理。
溫健蠶(1998)。大學生的服務學習及學生發展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碩士班論文,台北市,未出版。
甄曉蘭(2008)。未來學校課程—挑戰與回應。教育研究月刊,165,53-62。
甄曉蘭(2003)。教師的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教育研究月刊,49,63-94。
詹棟樑(1994)。從多元化觀點談教師教育智慧的培育。載於國立教育資料館和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師範教育(頁99-116)。台北市:師大書苑。
張祖忻、朱純、胡頌華(編著)(2003)。教學設計—基本原理與方法。台北:五南。
張世忠(2004)。師資培育與教學革新。台北:五南。
張德銳(2000)。師資培育與教師評鑑。台北:師大書苑。
張德銳(2008)。教師專業發展檔案:實務與研究。台北:高等教育。
張雅梅譯(2008)。齊藤孝著,教育力。台北:台灣商務。
張民杰(2005)。師資培育課程應用服務學習成效之調查分析。載於輔仁大學主辦之「教師專業發展與規劃學術研討會」研討會論文集(頁171-210),台北縣。
張民杰(2006)。服務學習在師資培育應用之研究。台北市:高等教育。
張芳全(2007)。教育知識管理。台北市:心理。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台灣東華。
張善楠(譯)(2008)。Derek Bok著。大學教了沒?哈佛校長提出的8門課(Our Underachieving Colleges)。台北市:天下遠見。
廖和敏(2000)。學習是成長的開始。台北市:遠流。
輔仁大學(2006)。第五屆服務學習研討會。2008年6月2日,取自 http://www.excellence.fju.edu.tw/gallery2/main.php?g2_itemId=3508
楊百世(2000)。師資培育的理論與實務。高雄:高雄復文。
楊百川(2004)。能力培育導向之服務學習方案發展模式芻議。社教雙月刊,122,5-23。
楊朝祥(2001)。教育學程先考再讀,違反師資培育法的精神。2008年6月17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article-1404-3.html
楊欣燕(2006)。我國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標準發展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振富譯(2002)。Peter Senge等著。學習型學校:第五項修練教育篇:獻給教育工作者、父母、以及關心教育的每個人(上) 。台北:天下遠見。
鄭瑞娟(2002)。師資培育機構如何培育具多元文化教育觀的職前教師。載於彰化師範大學主辦「九年一貫課程與師資培育之革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彰化市。
歐用生(1996)。教育專業成長。台北市:師大書苑。
歐用生(1996)。芳蘭鐸聲—邁向師資培育的新紀元。新店市:康和。
歐用生(1994)。做一個有反省能力的教師。研習資訊,11(5),1-6。
歐瑞賢(2004)。萬丈高樓平地起:從微觀的師資培育策略析述談九年一貫課程師 培育。載於教師專業成長問題與研究:理念、問題與革新。(頁193-213)。台北市:學富。
薛曉華(2008)。後現代社會社會下非優勢學生以多元智能「賦權增能」的可能性?!--體育學生在台灣升學進路中的學習歷程與生命故事。載於淡江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舉辦之「弱勢學生課程方案與有效教學學術研討會」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
薛曉華、葉書瑋、廖素嫻(2007)。打造非制式的學習天空:體驗學習的理念、另類教育的實踐、台灣新學習典範的開展。論文發表於政大教育學院舉辦之「漂流、陶養、教育:2007另類教育」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賴孟俞(2007)。教師專業中教師角色之轉變。網路社會學通訊,64。2008年6月9日,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64/64-40.htm
劉宜蓁(2006)。國內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服務學習」課程對師資生影響之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簡良平(2006)。教師與課程實踐。台北:心裡
簡茂發(2003)。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發展之研究。臺北縣:財團法人李連教育基金會。
簡嘉伶(2006)。國小科學教師專業能力之調查研究。花蓮教育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戴曉霞(1996)。文化與教育:有關教育學程的一些省思。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師資培育制度的新課題(頁53-75)。台北市:師大書苑。
潘惠銘(2008)。「服務學習」融入師資培育心得。服務學習手冊。台北市:教育部。
顏秉璵(1990)。社會變遷中的師範教育政策。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師範教育政策與問題(頁1-20)。台北市:師大書苑。
魏惠娟(2004)。焦點團體。載於謝臥龍(策劃主編),質性研究(頁271-316)。台北市:心理。
饒見維(1996)。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五南。
饒見維(2003)。情緒涵養。台北市:五南。
 
貳、英文部份
Anderson, J. B., & Hill, D. (2001).Principles of Good Practice For Service-Learning in Pre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In SERVICE-LEARNING IN TEACHER EDUCATION(pp.69-84). NY:AACTE.Anderson
Anderson&Swick&Yef(2001).Introduction. In J. B. Anderson& K.J. Swick& J. Yef(Trans.), Service-Learning in Teacher Education(ppIX-XIX),NY:AACTE.
Higgins,S.,& Leat(2001).Horses for courses or courses: what is effective teacher development?In J.Soler&Craft.A&Burgess.H(Eds.),Teacher Development(pp.57-68).London:Paul Chapman Publishing.
Skinner,R.,&Chapman,C.(1999).Statistics in brief:Service-learning and community service in k-12 public schools.Washington,Dc: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al Statistics, U.S. Deparment of Education, Offic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
Shulman, L. (1987). Knowledge and teaching: 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57, 1-22
Eyler,J.&Giles,D.(1999).Where’s the learning in Service-Learning?San Francisco, CA:Jossey-Bass.
Kolb、D. A. (1984).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Englewood Cliffs、N. J.: Prentice Hall.
L.Vaughn, Sarena D.Seifer,and Tanis Vye Mihalynuk(2004). Teacher Education & Service-Learning,June,18,2008,from http://www.servicelearning.org/filemanager/download/171/0001333-TeacherEdQGfinal_4printing.pdf
Greenwald.A(1980).The totalitarian ego: Fabrication and revision of personal history. American Psychologist,35,603-618.
Verducci,S & Pope,D.Rationales for Intergrating Service-Learning in Teacher Education. In J.B.Anderson.& K. J. Swick & J.Yef.(Eds),Service-Learning IN TEACHER EDUCATION(pp2-18).New York:AACATE.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