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602201509553500
DOI 10.6846/TKU.2015.00163
論文名稱(中文) 倫理秩序與道德實踐 — 以《論語》所涵義理為核心
論文名稱(英文) The Ethical Order and Moral Practice In "The Confucian Analects" of management as the core meaning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3
學期 1
出版年 104
研究生(中文) 林靜怡
研究生(英文) Ching-Yi Lin
學號 798010152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5-01-15
論文頁數 95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曾昭旭
委員 - 高柏園
委員 - 陳章錫
關鍵字(中) 論語
五倫
倫理
秩序
成德
道德
實踐
關鍵字(英) Confucian Analects
five cardinal
ethics
order
virtue
moral
practical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道德」與「倫理」早已隨著科技的發展而漸漸被遺忘了。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人已經步入了新的世代了。過去,聖賢們所留下的學問、智慧,早已經被塵封在書本裡,留在歷史裡了。
《論語》一書,以師生教學為其輪廓,並用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去指引、導正、解釋、觀察……每一位學生的觀念和行為。本論文以現代的觀點,重新探討倫理與道德。並藉由五倫的內外關係來重新認識倫理,再研究道德的實踐如何得以永續。倫理秩序是社會的秩序,而實踐道德則是回溯到仁之本的不二法門。實踐道德是為了要疏通那鬱結的生命以回歸於道之本。
內聖為修養成德之始,而外王則是推擴道德的落實。成德之次第與道德的實踐,述說了道德主體與道德心為何是人的基本理路。因為,溯源歸仁才是人之向善的課題。人世間那“看的見的自由”只是一種束縛,一種自我安慰。
誠意正心是由倫理教化所啟發而成的,而倫理秩序又是靠人的道德實踐灌注其中,以期能有效維持。道德實踐的落實是經由內心的發用而行為之。而這個實踐的道德便是貫穿整個倫理,倫理的秩序形成後,社會的秩序也就同時建立了。人間社會歸於和諧,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也就有了溫情,人際關係也就形成了。人際關係是成就倫理秩序的一個重要的元素。因為,內聖外王是分不開的,它們是互為體用的關係。
本論文,以《論語》為基礎去探討華族的義理之學,這義理之學乃是人的生命的學問。所謂的生命的學問就是在探討人如何疏通那鬱結的生命,以承傳千百年來的使命。聖賢的智慧貫穿在各個世代裡,因為他們的遠見,人間社會才能找到生命之所以會不安的解答;而那不安的根本原因就在於人。
英文摘要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Moral" and "Ethical" had been forgotten. 21st century is the new phase for the human generation. In the past, the Sages had left their knowledge and wisdom for us, but with this new phase of generation, this treasure had been forgotten. 
In this paper with a modern point of view, a re-examination of the ethics and morality will be made. And by the five cardinal of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lations, this ethical will be re-recognized, and then the moral practice will be study on how this knowledge will be sustain. The Ethical order is the order of the society, and the practice of morality is to find the way back to the benevolence. The moral practice is the way to clear the stagnation of life that block us to return to “Tao’’.
The Neisheng  is the beginning of the pratice of morality , the Ouaiwang is to expand the outer moral. The practice of the morality and the implement of the moral virtue, describe why the moral conscience is the basic thought of the human body. Because the motive of a person to find the way to the good virtue is traceable. The  world that we live is just a cramp, a self-comforting world, the freedom that we have now is not real.
All the sincerity practice is made by the ethical enlightenment, which effectively maintained from inside morality to outside the behavior. This practice is throughout the moral ethics, the social order will be set up after the formation of the ethical order. The human society will be harmonious,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people will be warm and then the relationships will be formed. Relationship is important in the ethical order. Because, The Neisheng and Ouaiwang are inseparable, they are related to each other.
The Chinese Moral Theory is an education of the science of human’s life. The so-called science of life is to explore how to clear the stagnation of human life, so that the human can inheritance thousands years’ mission. Because of their vision, Sage’s wisdom have been throughout various generations, that will help all the human society to find answers to their uneasy life; the root cause of peopl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緣起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2
第二章	道德實踐的基石:五倫	4
第一節 明明德 – 父子倫 – 仁	4
一、通過有限以體現無限	6
二、時刻盡孝、時刻愛人	10
三、因革損益	18
四、以孝之行為通往仁之境地	20
第二節 親民	23
一、兄弟倫 – 禮	23
二、朋友倫 – 信	27
三、君臣倫 – 義	31
第三節 止於至善 – 夫婦倫 – 知	34
一、集各倫於一	35
二、圓滿之道	37
第三章	血統、道統、政統的內外關係	43
第一節 血統之自然義	43
一、源於天	43
二、傳承情感	44
三、倫理觀念的導正與愛的播種	46
四、教與學的重視	48
第二節 道統的實踐義	51
一、演變中的關係 — 朋友	51
二、四倫合一、一倫為本 — 夫婦	57
第三節 政統之推擴義	60
一、君臣間的關係	60
二、理想國	62
第四章	道德的建立與成德的次第	65
第一節 天命之謂性	65
一、即生說性	65
二、即心說性	71
第二節 率性之為道	74
一、知以明道	74
二、行以證道	77
第三節 修道之謂教	80
一、內聖之工夫	80
二、外王的影響	82
三、修養以篤行	85
第五章	結論	88
參考書目		90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傳統文獻: (按筆劃排列)
宋.真德秀	《文淵閣四庫全書.西山讀書記》,(宋)開慶元年 (1259) 湯漢等福州刊本
二、近人論著:(按筆劃排列)
1. 專書:
十三經注疏小組編	《十三經注疏2 詩經—毛詩》 臺北  藝文 1993年
方東美	《中國人生哲學》 臺北 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1980年
方東美	《新儒家哲學十八講》 臺北  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1983年
方東美	《原始儒家道家哲學》 臺北  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1983年
方東美	《中國哲學精神及其發展(上) (下)》 臺北  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2005年
王邦雄等《論語義理疏解》 臺北  鵝湖月刊出版社 2005年
王邦雄等《孟子義理疏解》 臺北  鵝湖月刊出版社 2006年
朱貽庭	《儒家文化與現代人的精神生活︰與孔子對話》上海 上海世紀 2010年
朱熹	《四書讀本》 臺北  智揚出版社 1989年
牟宗三	《政道與治道新版序》 臺北  臺灣學生 1983年
牟宗三	《歷史哲學》 臺北  臺灣學生 1988年
牟宗三	《中國哲學十九講》 臺北  臺灣學生 1995年
牟宗三	《心體與性體》大陸	吉林出版社	2013年
余紀元	《德性之鏡—孔子與亞里士多德的倫理學》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9年
吳璵	《新譯尚書讀本》 臺北  三民書局 2007年
宋光宇	《論語心解》 臺北  萬卷樓 2008年
李生龍	《新譯傳習錄》 台北  三民 2012年
李澤厚	《論語今讀》 臺北  允晨文化 2002年
周群振	《論語章句分類義釋(上下)》 臺北  鵝湖出版社 2003年
林安梧	《儒學轉向:從「新儒學」到「後新儒學」的過渡》臺北 臺灣學生 2006年
松川健一《論語思想史》 臺北  萬卷樓 2006年
邱鎮京	《論語思想體系》 臺北  文津出版社 1992年
金安平	《孔子:喧囂時代的孤獨哲人》 臺北  時報文化 2008年
南懷瑾	《論語別裁》 臺北  老古文化 1976年
姜義華	《新譯禮記讀本》 臺北  三民書局 2007年
胡治洪	《儒哲新思》 北京  中華書局 2009年
郁賢皓、周福昌	《新譯左傳讀本(中)》 臺北  三民書局 2009年
韋政通	《孔子》 臺北  東大圖書 1996年
唐君毅	《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 臺北  臺灣學生 1993年
唐君毅	《孔子與人格世界》 香港  人文出版社 1950年
唐君毅	《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 臺北  臺灣學生 1993年
唐君毅	《哲學概論(上) (下)》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5年
唐君毅	《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6年
唐端正	《解讀孔子與儒家》 香港  商務印書館(香港)公司 2009年
唐端正	《解讀儒家現代價值》 香港  商務印書館(香港)公司 2011年
袁保新	《孟子三辨之學的歷史省察與現代詮釋》 臺北  文津出版社 1992年
郭建勳	《新譯易經讀本》 臺北  三民書局 2006年
陳大齊	《孔子學說論集》 臺北  正中書局 1992年
陳大齊	《孟子待解錄》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1年
陳大齊	《論語選粹今譯》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6年
勞思光	《歷史之懲罰新編》 香港  香港大學中文出版社 1999年
勞思光	《新編中國哲學史》 臺北  三民書局 2010年
單波	《心通九境—唐君毅哲學的精神空間》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1年
曾昭旭	《道德與道德實踐》 臺北  漢光文化事業 1989年
曾昭旭	《存在感與歷史感:論儒學的實踐面相》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2003年
曾昭旭	《良心教與人文教:論儒學的宗教面相》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2003年
曾昭旭	《儒家傳統與現代生活:論儒學的文化面相》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2003年
曾昭旭	《論語的人格世界》 臺北  漢光文化事業公司 2004年
曾昭旭	《讓孔子教我們愛》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2008年
曾昭旭	《經典.孔子.論語》 臺北  麥田出版社 2013年
費孝通	《鄉土中國.差序格局》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2年
黃慶萱	《周易讀本》 臺北  三民書局 2001年
黃懷信主撰	《論語彙校集釋》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年
楊朝明、宋立林	《孔子家語通解》 濟南  齊魯書社 2009年
蒙培元	《中國心性論》 臺北  臺灣學生 1990年
趙玉敏	《孔子文學思想研究》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0年
劉笑敢	《詮釋與定向》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09年
劉耘華	《詮釋的圓環︰明末清初傳教士對儒家經典的解釋及其本土回應》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5年
劉惠恕	《論〈禮〉的精神》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年
滕志賢	《新譯詩經讀本》 臺北  三民書局 2006年
蔡仁厚	《孔孟荀哲學》 臺北  臺灣學生 1984年
蔡仁厚	《儒家心性之學論要》 臺北  文津出版社 1990年
錢穆	《從中國歷史來看中國民族性及中國文化》 臺北  聯經出版社  2004年
錢穆	《孔子傳》 北京  九州出版社 2011年
錢穆	《孔子與論語》 北京  九州出版社 2011年
錢穆	《論語文解》 北京  九州出版社 2011年
錢穆	《論語新解》 北京  九州出版社 2011年
閻韜	《孔子與儒家》 北京  商務印書館 1997年
霍韜晦	《霍韜晦講論語》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0年
駱建人	《論孟心詮》 臺北  萬卷樓 2011年
鐘肇鵬	《孔子、儒學與經學》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9年
2. 學位論文:(按筆劃排列)
力乃中《儒家環境倫理學論證的兩種進路》,臺北:華梵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吳哲毅《孟子的仁政思想》,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周世欽《孔子仁學研究》,臺北: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中國語文系碩士論文,2000年
周惠鳳《從《論語》、《孟子》探討孔孟之孝道思想》,臺北: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3年
紀俊臣《先秦儒家君子說之研究》,臺北:東海大學政治學系博士論文,2003年
許漢祥《先秦儒家《友》觀研究》,臺北: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黃玉玉《論語中的道德思想及其時代意義》,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樊克偉《孔子《成德之教》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所碩士論文 1997年
蔡慧崑《錢穆《論語》學研究》,臺北: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2002年
3. 期刊論文:(按筆劃排列)
王邦雄 〈由論語〈天〉、〈天命〉與〈命〉之觀念談生命之有限與無限〉 《鵝湖》 第5期 1975年11月
王邦雄 〈談孔子的人生理想〉 《鵝湖》 第3期 1982年9月
王邦雄 〈論語儒學的人文理想〉 《鵝湖》 第8期 1982年2月
王邦雄 〈論儒學客觀化的曲成問題;為〈一心開二門〉進一解〉 《鵝湖》 第6期 1987年12月
王邦雄 〈中華學術觀光列車專輯—中華學術的大動脈—儒家〉 《國文天地》第7期 1998年12月
王邦雄 〈論孔孟儒學的安身立命之道〉 《鵝湖》 第6期 2001年12月
王邦雄 〈走過人生的關卡--我讀論語〉 《鵝湖》 第7期 2007年1月
王邦雄 〈中國人的生命哲學--從儒、道、釋三家《思想》的整合與會通說起〉 《宗教哲學》 第62期 2012年12月
牟宗三主講/趙衛民記錄〈九十年來中國人的《思想》活動〉 《鵝湖》 第3期 1990年9月
何儒育〈自〈為政以德〉至〈不忍人之政〉— 從心身修養論孔孟〈政德修養〉之理論發展〉《有鳳初鳴年刊》 第6期 2010年10月
吳伯曜〈論語之〈道〉義蘊探索〉《崇仁學報》 第6期 2012年12月
吳進安〈儒家政治哲學之分析與批判—以古典儒家為中心〉 《哲學與文化》 第9期 2013年9月
李明書 〈以道德修養導引〈感官欲望〉在實踐上的倫理思考:以論語為依據〉 《東方人文學誌》 第3期 2010年9月
李明書〈儒家以教學引導道德修養之道的拓展:以孟子為依據〉 《亞東學報》第32期 2012年12月
李雅明〈試論當代儒家之宗教觀及其歷史使命〉《思想》第23期 2013年5月
林安梧〈儒教倫理與現代社會──後新儒學的思考〉 大陸 「第2屆國際儒學大會」論文 2009年9月27日
唐君毅〈孔子在中國歷史文化的地位之形成〉《中華學報》第2期 1974年7月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原始精神及所經歷之挑戰與由回應而形成之發展〉《鵝湖》 第5期 1975年11月
唐君毅〈人的存在與中國文化 唐君毅遺作〉 《鵝湖》 第8期 1987年2月
高安澤〈談儒家《思想》中〈仁〉字的正解〉《中原文獻》第3期 2012年7月
高柏園〈方東美先生對宋儒道統說之衡定〉《哲學與文化》第1期 2012年1月
張之環〈孔孟之〈孝〉〉 《新亞論叢》 第12期 2011年12月
郭楠暘〈友情何在?從孔、孟的朋友論述談起〉《史穗》第5期 2012年6月
陳以鳳〈論先秦儒家孝道論的理性意義〉 《孔孟月刊》第11期 2013年8月
曾昭旭〈中國義理學 -上〉 《鵝湖》 第1期 1975年7月
曾昭旭〈中國義理學 -下〉 《鵝湖》 第2期 1975年8月
曾昭旭〈中國哲學史提綱--說中華民族道德生命之流衍〉 《學粹》 第3期 1977年6月
曾昭旭〈孟子論不善之起源〉 《鵝湖》 第4期 1978年10月
曾昭旭〈說道德與道德實踐〉 《鵝湖》 第12期 1982年6月
曾昭旭〈論愛情與友誼〉 《鵝湖》 第9期 1983年3月
曾昭旭〈中國文化傳統下的婚姻觀〉 《鵝湖》 第1期 1983年7月
曾昭旭〈儒家哲學的時代意義〉 《鵝湖》 第2期 1984年8月
黃信二〈論原始儒家之宗教性:以方東美先生觀點為例的探討〉 《哲學論集》 第44期 2011年7月
黃勇〈德性主義人性論:儒家倫理《思想》構建的理論基石〉《孔孟月刊》第7期 1993年3月
黃慧英〈儒家倫理與德性倫理之再探〉 《鵝湖》 第48期 2012年6月
廉永英〈儒家的三統〉 《孔孟月刊》 第7期 1977年3月
楊祖漢〈儒家《思想》的超越性與內在性〉 《東海哲學研究集刊》 第15期 (三十周年系慶特刊)  2010年7月
楊儒賓 〈論孟或六經--近世東亞儒家《思想》史上兩種類型的回歸經典運動〉 《清華學報》 第1期 2002年6月
蒙培元 〈儒家精神哲學及其發展提要〉 《鵝湖》 第7期 1990年1月
鵝湖 〈人的存在與中國文化 唐君毅遺作〉 《鵝湖》 第8期 1987年2月
羅義俊〈牟宗三先生第三期儒學之概念與三統並建論--為紀念牟先生忌辰十周年而作〉 《鵝湖》 第10期 2005年4月
嚴壽澂〈儒家要旨略述〉 《鵝湖》 第7期 2013年1月
龔建平〈從儒家的宇宙觀看禮的內在根據〉 《鵝湖》 第8期 1999年2月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