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602201212231900
DOI 10.6846/TKU.2012.00216
論文名稱(中文) 從建構主義集體身份論解析東協國家南海政策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of ASEAN’S South China Sea Policy under collective identify perspective from constructivism.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Strategic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0
學期 1
出版年 101
研究生(中文) 劉思辰
研究生(英文) Szu-Chen Liu
學號 798330329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1-12-30
論文頁數 160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翁明賢
委員 - 蔡東杰
委員 - 周湘華
關鍵字(中) 建構主義
集體身份
東協
南海政策
共同安全
關鍵字(英) Constructivism
Collective Identity
ASEAN
South China Sea Policy
Common Securit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東協各國藉以政治與安全上的合作層級,維繫區域內各國間的和平。1991年前蘇聯瓦解,傳統兩極穩定的機制頓時失衡,一時亞太地區陷入權力真空狀態。就亞太地區域內單一地區的安全爭議最高者首推南海區域,無論是主權、領域的爭議、海洋蘊藏資源的開發及海洋航線維護均涉及許多國家的利益。經過多年累積的政治對話與信心建設,東協會員國之間尚未因情勢緊張而爆發武力衝突的事件,並瞭解相互依存的地理環及共同的願景,是維護該區域安全的基本條件。

    南沙群島主權爭議已逐漸趨向國際化,以雙邊協商談判之方式解決南沙爭議變得更加困難,南海區域安全的發展一向是各國經濟發展的基礎,東協國家「集體身份」的形成及影響因素分為四種主要變項包括:一、相互依存:東協區域組織形成後,首先獲得的是經貿的發展利益,隨著經貿的統合完成後,對於周邊國家引發的磁吸效應將更顯著。二、共同命運:海上交通線影響到中國大陸、日本及韓國的經濟命脈,從中東地區運抵東亞的石油都須經此航道通行,一旦發生危機,將牽動整體東協國家的發展。三、同質性:政治安全是經濟的基礎,為確保經濟得以發展,必須要有穩定的政治環境作為後盾,東協的成立在政治上將影響整體亞太地區的政治發展。四、自我約束:針對東協特定成員國在南海問題上,可藉由擱置主權爭議而尋求共同合作開發,因而降低衝突發生的可能性。

    東協區域組織的成立,在未來的發展上雖仍面臨內、外環境的挑戰,惟這些挑戰因素將可能會因經濟合作議題的發酵而暫時擱置南海主權爭議,或藉由制度化的規範形成制約力量。對於整個亞太地區的經濟體系與區域安全而言都將產生重大的影響,其中包括經濟資源、亞太軍事力量的重新分配。最後從建構主義集體身份論檢證東協國家在安全合作方面將會朝向集體安全形式發展,多方合作將在這個領域更加密合,在亞太區域發展上形成一個強大的經濟體系。
英文摘要
The States of ASEAN maintain regional peace between the States through political and security cooperation.  After the collapse of former Soviet Union in 1991, the traditionally stable bipolar mechanism suddenly lost balance, leaving the Asian-Pacific Region to temporarily face with power vacuum.  The South China Sea area is the single area in Asian-Pacific Region with the highest security controversy; whereas the sovereignty, areas of controversy, development of marine resources, and maintenance of maritime routes, all involve the interests of many countries. After years of political dialogue and confidence building, there have not been any breakout of armed conflicts due to tensions between the ASEAN State members and the members understand the interdependent geographic location and common vision are the basic conditions for maintaining security for the area.

The sovereignty disputes over Nansha Islands are gradually moving towards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hence solving the Nansha disputes through bilateral negotiation and consultation becomes increasingly difficult. The development of security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rea has long been the found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for a number of countries while the formation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Collective Identity” of ASEAN States comprise four major variables: 1. Interdependency: The first benefit received after the formation of the ASEAN Regional Organization i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terest while the completion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will trigger a more significant magnetic effect to surrounding countries. 2. Common Destiny: The Sea Lines of Communication affect the economic lifeline of mainland China, Japan and Korea, where the petroleum delivered from Middle East to East Asia must take passage of this channel. Any crisis will affect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ASEAN States. 3. Homogeneity: Political security is the economic foundation and the support of a stable

Political environment is required for ensur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establishment of ASEAN will have political influence over the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the entire Asian-Pacific Area. 4. Self-restraints: For specific ASEAN States with issues on South China Sea, shelving sovereignty disputes and seeking joint collaboration in development could reduce possibilities of conflict incidents.

    Alth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ASEAN Regional Organization still fac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hallenges from the environment in future development, these challenge factors will be temporarily shelved with sovereignty disputes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for form restraining power through systematic regulations due to the ferment of economic cooperation. Such organization will lead to major impact on the economic system and regional security in the entire Asian-Pacific area, including the reallocation of economic resources and Asian-Pacific military forces. Finally, the ASEAN States analyzed through the collective identify of constructivism will move towards a collective security development in terms of security cooperation while multi-cooperation will bring this field close and form a strong economic system in the development of Asian-Pacific area.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理論探討……………………………………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架構…………………………………………8

第二章 建構主義集體身份理論觀點

  第一節 建構主義概念……………………………………………11
  第二節 建構主義的文化與集體身份觀…………………………16
  第三節 決策者與主、客觀利益分析……………………………27
  第四節 小結………………………………………………………31

第三章 南海地緣戰略與情勢論述

  第一節 南海地緣環境概述………………………………………34
    第一項 地理位置………………………………………………34
    第二項 海洋資源………………………………………………37
  第二節 南海各爭端國家主權論述………………………………39
    第一項 中華民國………………………………………………39
    第二項 中華人民共和國………………………………………40
    第三項 越南……………………………………………………43
    第四項 菲律賓…………………………………………………45
    第五項 馬來西亞………………………………………………46
    第六項 汶萊……………………………………………………47
  第三節 各爭端國對南海事務的作為……………………………47
    第一項 中華民國………………………………………………47
    第二項 中華人民共和國………………………………………51
    第三項 越南……………………………………………………55
    第四項 菲律賓…………………………………………………57
    第五項 馬來西亞………………………………………………59
    第六項 汶萊……………………………………………………60
  第四節 美國、日本對南海問題政策作為………………………62
    第一項 美國政策作為…………………………………………62
    第二項 日本政策作為…………………………………………64
  第五節 小結………………………………………………………66

第四章 影響東協國家南海政策的因素

  第一節 南海政策對東協國家安全之影響………………………69
  第二節 亞太地區多邊安全對話機制……………………………79
  第三節 南海區域共同合作開發…………………………………97
  第四節 小結………………………………………………………107

第五章 東協國家南海地區集體身份檢證

  第一節 東協區域論壇組織架構…………………………………112
  第二節 南海地區爭端國家發展概況……………………………115
  第三節 東協國家集體身份形成與影響…………………………127
  第四節 小結………………………………………………………138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心得…………………………………………………142
  第二節 未來研究方向……………………………………………148

參考文獻與書目……………………………………………………152

    中文部份………………………………………………………151

    英文部份………………………………………………………157

 
表目錄
  表 2-1  建構主義文化比較一覽表……………………………23
  表 5-1  2011年台灣與東協國家進出口貿易一覽表…………126

圖目錄
  圖 1-1  本文研究架構圖………………………………………11
  圖 3-1  南中國海區域位置圖…………………………………36
  圖 4-1  南中國海專屬經濟區域位置圖………………………73
  圖 5-1  2011年台灣與東協國家進出口貿易統計圖…………125
參考文獻
附錄    參考書目

  中文部份

文件

內政部地政司。1991。〈南海地理及其主權之維護〉,《南海問題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內政部與國立中山大學,頁3-11。

內政部編印。1994。《南海主權及歷史性水域》。臺北:內政部。

方力行、李健全編。1994。《行政院南海政策綱領:南海生態環境調查研究報告書》。臺北:行政院農委會。

外交部研究設計委員會編印。1995。《外交部南海諸檔案纂編》。臺北:外交部,上、下二冊。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1。《海洋白皮書》。臺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書籍

中共研究雜誌社。2001。中共年報。臺北:中共研究雜誌社。

王逸舟。1999。國際政治學─歷史與理論。台北:五南圖書公司,初版。

尹章華編。1998。海洋法令彙編。臺北,文笙書局。

孔令晟。1995。大戰略通論。台北:好聯出版社,三版。

王冠雄。2002。南海諸島爭端與漁業共同合作。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石之瑜。1995。後現代的國家認同。台北;世界書局,初版。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出版社,初版。

林碧炤。1996。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臺北:五南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江振昌主編。1994。亞太經濟秩序和開放型的區域主義。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
係研究中心,初版。

俞寬賜。2000。南海諸島領土爭端之經緯與法理-兼論東海釣魚臺列嶼之主權問題。臺北:國立編譯館。

周世雄。1994。國際安全體系與區域安全協商。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初版。

周世雄。1998。兩岸政治外交總體檢。台北:河洛圖書公司,初版。

孫國祥。1998。美日對南海問題之立場與政策,內政部獎助南海問題專案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徐熙光。1993。國際法與國際事務論叢,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胡祖慶譯。Kenneth N. Waltz 著。1997。國際政治體系理論解析 (Politics Theory of International)。台北:五南圖書公司,初版。

張維一。1994。南海資源開發與主權維護。臺北:潘氏圖書館土地資源研究委員會。

符駿。1981。南海四沙群島。臺北:世紀書局。

陳治世。1983。國際法院。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翁明賢著。2001。突圍─國家安全的新視野。台北:時英出版社,初版。

翁明賢、吳東林。2002。「新安全環境下的台灣海洋戰略」,國防政策評論。台
北:國防政策與戰略研究基金會,初版。

陳鴻瑜。1987。南海諸島主權與國際衝突。臺北:幼獅文化。

陳鴻瑜。1997。南海諸島之發現、開發國際衝突。臺北:國立編譯館。

鈕先鍾譯。John M. Collins 著。1982。大戰略 (Great Strategy)。台北:黎明文化
事業公司,初版。

陳鴻瑜。東南亞各國海域法律及條約彙編。1997。南投:國立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

傅崑成編。1981。南海的主權與礦藏:歷史與法律。臺北:幼獅文化。

黃異。1992。國際海洋法。臺北:渤海堂。

黃異。2000。海洋秩序與國際法。臺北:學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張茂桂。1993。族群關係和國家認同。台北:業強出版社,初版。

張亞中。1998。兩岸主權論。台北:生智文化,初版。

楊志恆等。1996。我國應有的南海戰略。臺北:業強出版社。

龍村倪。1998。經營南海諸島之策略與研究規劃報告。臺北:臺灣綜合研究院。

鍾堅。2001。海域執法與國防安全體制之互動關係研究,行政院海巡署合作研究。

韓振華等編。1988。我國南海諸島史料彙編。北京:東方出版社。

魏靜芬、徐克銘。2001。國際海洋法與海域執法。臺北:神州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亞歷山大.溫特著。秦亞青譯。2008。國際政治的社會理論。上海:人民出版社,
初版。


期刊論文

林正義。1998。「亞太安全對話的趨勢」。國家內涵雙週刊,第171期,頁28-36。

丁宗裕。1995。「論中國與南海周邊國家領土的紛爭」,共黨問題研究,第21卷,第4期,頁39-49。

趙建民。1996。「中共對台獨因素的互動解釋」,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3期,頁23-39。

王人傑。1998。「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暨「中華民國領海及鄰接區法」評述,法令月刊,第49卷,第3期,頁3-5。

王斤役。1958。「南海群島簡史」,史學月刊,頁25-28。

劉復國。1997。「綜合性安全與國家安全:亞太安全概念適用性之探討」,問題與研究,第38卷第2期,頁21-37。

王冠雄。1998。「參加第九屆南海會議心得與建言」,載於陳鴻瑜、陳鎮東、王冠雄撰。出席第九屆處理南海衝突研討會報告書,頁13-15。

丘宏達。1974。「西沙南沙的主權誰屬」,新聞天地,第1360期,頁4-6。

丘宏達。1993。「我國南海歷史性水域之法律制度」,問題與研究,第32卷,第8期,頁17-23。

田震亞。2001。「南沙群島主權爭奪與美國對北京之圍堵」,亞洲研究,頁10-12。

呂一燃。1996。「近代中國政府維護南海諸島的主權的貢獻」,載於海南暨南海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圖書館,頁379-406。

宋燕輝。1993。「歷史性水域的法律制度的探討」,問題與研究,第42卷,第8期,頁25-42。

宋燕輝。1995。「南沙島嶼主權爭議與南海國際航行問題」,國家政策動態分析,第116期,頁12-14。

宋燕輝。1996。「南海會議」與中華民國之參與:回顧與展望」,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2期,頁15-39。

宋燕輝。1997。「南海爭端國批准1982年海洋法公約的影響」,國家政策雙週刊,第171期,頁8-9。

宋燕輝。1998。「美國對南海周邊國家歷史性水域主張之反應(上)」,問題與研究,第37卷,第10期,頁1-21。

宋燕輝。1998。「美國對南海周邊國家歷史性水域主張之反應(下)」,問題與研究,第37卷,第11期,頁49-66。

宋鎮照。2001。「新世紀中共與東南亞的政經外交關係與戰略:發展與挑戰」,共黨問題研究,第27卷,第1期,頁31-45。

宋鎮照。2003。「解釋美『中』兩國亞太政策下的東南亞發展策略」,展望與探索,第1卷,第7期,頁12-27。

李金明。2000。「中法勘界鬥爭與北部灣海域劃界」,南洋問題研究,總第102期,第2期,頁76-89。

李金明。2001。「美濟礁事件的前前後後」,南洋問題研究,總第101期,第1期,頁66-75。

林正義。2000。「東協區域論壇與南海信心建立措施」,戰略與國際研究,第2卷,第1期,頁21-55。

林正義。2001。「美國的東亞安全政策與預防外交」,戰略與國際研究,第3卷,第1期,頁16-37。

林正義。2003。「十年來南海島嶼聲索國實際做法」,亞太研究論壇,第19期,頁1-11。

俞寬賜。1979。「論『專屬經濟海域』」,東方雜誌,復刊第13卷,第4期,頁12-1 8。

俞寬賜。1993。「從『歷史性水域』論中國南海U形線的法律地位」,理論與政策,第8卷,第1期,頁87-102。

俞寬賜。1993。「從萬隆南海會議展望未來南海地區之國際合作關係」,中國國際法與國際事務年報,第6卷,頁3-19。

俞寬賜。1995。「出席『第三屆南海會議』報告書」,中國國際法與國際事務年報,第7卷,頁85-98。
俞寬賜。1995。「比較兩岸對南海主權問題之立場與政策」,理論與政策,第9卷,第4期,頁104-120。

 
英文部份

文件

Berlin(The Potsdam Conference 1945),1960,Vol.Ⅱ, pp. 1471-1476.

Information and Press Department, Minister of Foreign Affairs, 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nam,Vietnam’s Sovereignty Over the Hoong Sa and Truong Sa Archipelagoes. (Hanoi: 1979).

Republic of Vietnam, Minister of Foreign Affairs, White Paper on the Hoang Sa (Paracel)
and Truong Sa(Spratly) Islands(Saigon: 1975).

Whiteman, Marjorie M., Digest of International law(Washington, D.C.: U.S. Govt. Print.
Off., 1963), Vol.4.

書籍

Attard David Joseph, The Exclusive Economic Zone in International Law(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87).

Bernhardt, Rudolf, Encyclopedia of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New York: North-Holland,
1984), Vol.7.

Bishop, William W., International Law: Cases and Materials(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71).

Black, Henry Campbell, Black's Law Dictionary: Definitions of the Terms and Phrases of
American and English Jurisprudence, Ancient and Modern(St. Paul, Minn.: West
Publications, 1983).

Bowett, D.W., The Regime of Islands in International Law(New York: Oceana Publications,1979).

Briggs, Herbert W., The Law of Nations: Cases, Documents and Notes(New York: AppletonCentury Crofts Inc., 1952).

Churchill, R.R. and Lowe, A.V., The Law of the Sea, 2nded.(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2).

Crawford, James and Donald R Rothwell eds., The Law of the Sea in the Asian Pacific
Region(London: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1995).

Djalal, Hasjim, Indonesia and the Law of the Sea(Jakarta: Centre for Strategic International
Studies, 1995).

Gamblr, John King and Giulio Pontecorvo, Law of the Sea: The Emerging Regime of the
Oceans(U.S: University of Rhode Island, 1973).

Greenfield, Jeanette, China’s Practice in the Law of the Sea(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2).

Henkin, Louis et al., International Law: Cases and Materials(St. Paul, Minn.: West
Publisher, 1993).

Hill, R.D., Norman G. Owen eds., Fishing in Troubled Waters(Hong Kong: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91).

Holsti, K.J.,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Inc., 1995).

Jagota, S.P., Maritime Boundary(Boston: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1985).
Jayewardene, Hiran W., The Regime of Islands in International Law(London: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1990).

Jennings, R.Y., The Acquisition of Territory in International Law(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63).

Jennings, Robert and Arthur Watts eds., Oppenheim’s International Law. 9nded.(London:
Longman Group, 1992), 2Vols.


期刊論文

Judicial Decisions Involving Questions of International Law: Arbitral Award,The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22, No.4, (October, 1928), pp. 867-912.

Beller, Richard D.,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ational Law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 China’s and Vietnam’s Territorial Dispute over the Spratly Islands,” Texas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 Vol.29, No.2(Spring, 1994), pp.293-320.

Bennett, Michael,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use of International Law in the Spratly Islands Dispute,” Stanford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28, No.2(Spring, 1992), pp.425-50.

British Yearbook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33(1957), pp.176-202.Chanda, Nayan and Rigoberto Tiglao, “Territorial Imperative,”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1995) , pp.14-16.

Chang, Felix K.,Chinese Energy and Asian Security, Orbis, Vol. 45, no. 2(2001), pp.211-240.

Chang, The-Kuang, “China’s claim of sovereignty over Spratly and Prarcel Islands: a
Historical and Legal Perspective,” Case Western Reserve Journal International Law,Vol. 23, No.3(Summer, 1991), pp.399-420.

Chao, K.T, Whose is the Bed of the Sea? The Problem of Continental Shelf Delimitation in Relation to Small Islands: PartⅠ , The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Journal,Vol.48( December, 1983), pp.51-101.

Coquia, Jorge R., Maritime boundary problem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Law Review, Vol.24, No.1(Winter, 1990), pp.117-25.

Cordner, Lee G., The Spratly Islands Dispute and the Law of the Sea, Ocean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Law, Vol.25, No. 1(Jan-March, 1994), pp.61-74.

Crawford, James and Donald R. Rothwell, The Law of the Sea in the Asian Pacific
Region,in James Crawford and Donald R. Rothwell eds., The Law of the Sea in the Asian Pacific Region. London: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1995, pp. 263-274.
Davidsom, Scott, South East Asia.: dispute between China and Vietnam over sovereignty to the Spratly Island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stuarine and Coastal Law, Vol. 3,No.4( Nov 1988), pp.345-53.


報紙
聯合報(台北)
大公報(香港)
中國時報(台北)
文匯報(香港)
自由時報(台北)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