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602200919114100
DOI 10.6846/TKU.2009.01212
論文名稱(中文) 清代禁賭政策之探討及其對當代之啟示
論文名稱(英文) Prohibition of Gambling in Qing Dynasty: A Study on the Policy and Its Contemparary Impact.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歷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History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7
學期 1
出版年 98
研究生(中文) 林富助
研究生(英文) Fu-Chu Lin
學號 795030153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9-01-13
論文頁數 221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王 樾
委員 - 王 樾
委員 - 何永成
委員 - 康才媛
關鍵字(中) 賭博
清代
禁賭政策
具文
澎湖
觀光賭場
稅收
弱勢
關鍵字(英) Gambling
The Qing Dynasty
Gambling-prohibition Policy
Formality
Peng-hu
Casino
Tax revenue
Underprivileged minorit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賭博是人類的天性,古今皆然,中國歷朝歷代雖然採取一連串的禁賭政策,但執行成效有限,總是禁而難止。隨著時代的演進,社會經濟的發展,賭博逐漸呈現出普及化和猖獗化的趨勢,參賭者已涵蓋了社會普羅大眾等各階層。
清代鑒於賭博嚴重影響社會安定,因此制定嚴苛的禁賭政策,但因法令與社會實際生活脫節,法律制度過於僵化、窒礙難行,吏治腐敗、貪污成風等因素,故大多未能落實執行,終成具文,形同虛設;各民間團體、社會組織雖努力配合政府倡言禁賭,但成效有限,終致禁賭政策的失敗。
臺灣現今亦實行禁賭政策,但因未能對症下藥,執法不嚴,地下非法賭博活動猖獗。現在政府已決定要在澎湖等離島地區開放設置觀光賭場(casino),社會各界亦應本著前瞻、成熟的態度,接納此政策,將之納入正常管理方式,加以疏導,並透過完善而周延的立法規範,對於合法賭博,予以嚴格監督管理,以防止弊端發生,除可遏止時下猖獗的賭風外,又可兼具豐盈政府稅收、化解地方財政問題、照顧弱勢、發展地方經濟文化特色等效益。另外對於非法賭博,應參考清代禁賭經驗,修正現行禁賭法令,採取嚴厲取締掃蕩、重懲重罰方式。並加強家庭、學校、社會等倫理道德之教化功能,積極發展各項商品經濟,提高國民生活水平,提倡正當休閒活動。如此,才能解決賭風猖獗問題,對維護社會治安有所裨益。
英文摘要
No matter in the past or at present, gambling is one of the human nature. Although successive gambling-prohibition policies have been used in all the Chinese dynasties, the efforts were in vain. Gambling was prohibited, but is still there. As time goes by,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made gambling even more popular and the statuses of gamblers covered all classes of the society.
The Qing Dynasty, due to the serious influence in social security, made strict codes against the gambling. However, these codes did not work because they couldn’t meet the needs of the current society and were too rigid to be enforced. Besides, corrupt bureaucracy also caused the codes impractical. Non-government and other social organizations tried hard to cooperate with government for working against gambling, but they failed.
Gambling is also prohibited in Taiwan nowadays. Nevertheless, the policy is not suitable, and the laws weren’t fulfilled. The illegal gambling activities ran wild. Now our government has decided to set up tourist casinos on the off-shore islands such as Peng-hu legally. Our society should face this policy with foresight and mature attitude. Effective regulation, considered law-making, and strict supervision will be able to increase the tax revenue for solving the financial problems of the government, taking care underprivileged minority, and developing the features of the local economic culture. And, the illegal gambling malady can be prevented as well. The experience from the Qing Dynasty can be learned for amending our current law about gambling. Illegal gambling should be strictly banned. Furthermore, ethic education provided by families, schools, and the society should be improved. Finance as well as citizen’s living standard should be developed. Finally proper leisure activities should be promoted, too. Based on the above measures, the social security can be benefited and the wild gambling problems can be solved.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6
第三節 相關研究回顧 …………………………………………………9
一、專書著作  …………………………………………………………9
二、學位論文研究 ……………………………………………………10
三、期刊、研討會單篇論文與相關專題撰述 ………………………13
第四節 研究觀念架構…………………………………………………14
第二章 清代以前社會的賭博風氣及禁賭政策之回顧………………19
第一節 先秦至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賭博風氣…………………………20
一、先秦時期的賭博風氣 ……………………………………………20
二、秦漢時期的賭博風氣 ……………………………………………24
三、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賭博風氣 ……………………………………26
第二節 隋唐至明代的賭博風氣………………………………………29
一、隋唐五代時期的賭博風氣 ………………………………………29
二、宋遼金元時期的賭博風氣 ………………………………………31
三、明代的賭博風氣 …………………………………………………33
第三節 清代以前的禁賭政策…………………………………………36
一、先秦至唐代時期禁賭政策的演變 ………………………………36
二、宋至明代禁賭政策的嚴厲化 ……………………………………42
第四節 清代以前的賭風此興彼衰、屢禁不絕………………………51
第三章 清代社會賭博風氣之流變……………………………………55
第一節 清初之賭博風氣………………………………………………56
一、史料記載 …………………………………………………………56
二、民間創作描述 ……………………………………………………57
第二節 清代中期之賭博風氣…………………………………………60
一、名士的賭博愛好 …………………………………………………61
二、市井賭博的社會事件 ……………………………………………63
第三節 清末之賭博風氣………………………………………………66
一、新賭技的引入 ……………………………………………………68
二、大型賭場的設立 …………………………………………………68
第四節 清代賭風日趨熾烈、嚴重影響社會安定……………………71
一、個人心理因素 ……………………………………………………72
二、社會環境因素 ……………………………………………………74
第四章 清政府禁賭政策及其成效……………………………………78
第一節 康熙時期之禁賭政策…………………………………………79
一、禁賭政策 …………………………………………………………79
二、政策特點 …………………………………………………………82
第二節 雍正時期之禁賭政策…………………………………………84
一、禁賭政策 …………………………………………………………84
二、政策特點 …………………………………………………………90
第三節 乾隆時期以後之禁賭政策……………………………………94
一、禁賭政策 …………………………………………………………94
二、政策特點…………………………………………………………100
第四節 嚴苛禁賭政策、大多未能落實執行、形同虛設……………103
第五章 清代禁賭與民間落實成效……………………………………107
第一節 家訓族規之禁賭………………………………………………107
第二節 民間組織社會團體之禁賭……………………………………117
一、民間組織…………………………………………………………118
二、基督教會…………………………………………………………121
三、地方自治團體……………………………………………………122
第三節 輿論之禁賭……………………………………………………124
第四節 民間戮力倡言禁賭、成效有限………………………………133
第六章 臺灣近代賭博活動及現今禁賭政策的反思…………………136
第一節 臺灣社會賭風的演變…………………………………………137
一、清治時期…………………………………………………………138
二、日據時期…………………………………………………………144
三、國民政府時期……………………………………………………145
四、臺灣現今賭博情形與清代之共同特點…………………………150
第二節 臺灣現行禁賭政策及執行成效………………………………155
一、歷史沿革…………………………………………………………155
二、臺灣現行禁賭政策………………………………………………158
三、臺灣取締賭博的執行成效………………………………………162
第三節 開放賭場與社會治安之關係…………………………………169
一、美國經驗…………………………………………………………170
二、澳門經驗…………………………………………………………174
第四節 修正現行禁賭政策、興利防弊、未雨綢繆…………………176
第七章 結論-總結清代禁賭經驗、鑒往知來、啟迪致用…………180
一、清代與臺灣現今賭博環境之比較………………………………182
二、清代禁賭政策失敗之教訓與臺灣現今禁賭狀況之對照………186
三、臺灣未來策進作為………………………………………………192
參考書目………………………………………………………………203
附錄一  清代戒賭詩文一覽…………………………………………216
附錄二 《大清律例》對民人及旗人觸犯賭博罪名之處罰 ………219
附錄三  我國現行法令對觸犯賭博罪名之處罰及修正意見………220
圖 目 次
圖1.1  研究組織架構圖………………………………………………17
圖1.2  研究流程說明圖………………………………………………18
表 目 次
表2.1  唐、宋、元、明朝之賭博律令比較表………………………49
表5.1  清代家訓與族規警示子孫勿賭博內容一覽表 ……………110
表5.2  清代家訓與族規處罰賭博內容一覽表 ……………………112
表5.3  清代禁止賭博之公告石碑一覽表 …………………………115
表6.1  臺灣地區民國87-96年破獲賭博案績效統計表 …………162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史料(清代及清代以前古典文獻)
(春秋)管仲,《管子》(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江南圖書館藏明嘉靖刊本)。
(戰國)左丘明,《左傳》(臺北:中華書局,1978)。
(戰國)李悝,《法經》,(臺北:世界書局,1960)。
(戰國)莊周,《莊子外篇》(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1994)。
(漢)司馬遷,《史記》(臺北:鼎文書局, 1990)。
(漢)劉歆,《西京雜記》(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景長沙葉氏明涂楨本)。
(漢)劉向輯錄,《戰國策》(臺北:九思出版社,1978)。
(漢)王符,《潛夫論》(臺北:三民書局,1998)。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臺北:秦盛書局, 1976)。
(晉)陳壽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志》(臺北:鼎文書局,1990)。
(南朝‧宋)劉義慶撰,(南朝‧梁)劉孝標注,《世說新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南朝‧梁)沈約《宋書》(臺北:鼎文書局,1990)。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6)。
(北朝‧齊)顏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顏氏家訓集解》(臺北:明文書局,1999)。
(唐)令狐德棻,《周書》(臺北:鼎文書局,1990)。
(唐)李延壽,《南史》(臺北:鼎文書局,1985)
(唐)李白,《李太白全集》(北京:中華書局,1980)。
(唐)李肇,《唐國史補》(臺北:世界書局,1956)。
(唐)長孫無忌,《唐律疏議》(北京:中華書局,1985)。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臺北:鼎文書局,1990)。
(唐)魏徵等撰,《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
(五代‧後晉)劉昫等撰,《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
(五代)孫光憲,《北夢瑣言》(臺北:中華書局,2005)。
(宋)李昉等撰,《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61)。
(宋)沈括,《夢溪筆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
(宋)歐陽修、宋祁合撰,《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 ,1979)。
(宋)歐陽修,《新五代史》(臺北:鼎文書局 ,1994)。
(宋)竇儀等撰,《宋刑統》(臺北:文海出版社,1974)。
(宋)王栐,《燕翼詒謀錄》(北京:中華書局,1981)。
(宋)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
(宋)李清照,《李清照集》(臺北:三民書局,2008)。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臺北:三民書局,2004)。
(宋)曹勳,《北狩見聞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元)王結,《善俗要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元)脫脫等撰,《宋史》(臺北:鼎文書局,1986)。
(元)脫脫等撰,《遼史》(臺北:鼎文書局,1978)。
(元)脫脫等撰,《金史》(臺北:鼎文書局,1985)。
(明)宋濂等撰,《元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篇》(北京:中華書局,1997)。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篇補遺》(臺北:新興書局,1983)。
(明)周漫士,《金陵瑣事》(臺北:新興書局,1977)。
(明)董說,《七國考》(北京:中華書局,1982)。
(明)鄭若曾,《籌海圖編》(北京:中華書局,2007)。
(清)丁曰健,《治臺必告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7)。
(清)王應奎,《柳南續筆》(北京:中華書局,1983)。
(清)王士禎,《分甘餘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清)王有光,《吳下諺聯》(北京:中華書局,1982)。
(清)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清)朱仕玠,《小琉球漫誌》(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清)朱景英,《海東札記》(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8)。
(清)汪輝祖,《雙節堂庸訓》(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
(清)李綠園,《歧路燈》(臺北:廣雅出版有限公司,1993)。
(清)李星沅,《李星沅日記》《中國近代人物日記叢書》,(北京:中華書局,1987)。
(清)周鍾瑄,《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清)周璽,《彰化縣志》 (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清)吳偉業,《綏寇紀略》(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清)吳潮、何錫儼彙編,《刑案彙覽續編》(臺北:文海出版社,1970)。
(清)姚潤,《大清律例刑案彙纂集成》(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姚瑩,《東槎紀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
(清)胡仰山,《大清律例會通新纂》(臺北:文海出版社,1964)。
(清)唐贊袞,《臺陽見聞錄》(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清)高拱乾,《臺灣府志》(臺北:中華書局,1985)。
(清)徐珂,《清稗類鈔》(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
(清)徐宗幹,《斯未信齋文編》(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清)段光清,《鏡湖自撰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60)。
(清)祝慶祺,《刑案彙覽》(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
(清)桂超萬,《宦遊紀略》(臺北:文海出版社,1972)。
(清)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清)陳夢雷編纂,《古今圖書集成》(臺北:鼎文書局,1977)。
(清)陳國瑛等撰,《臺灣採訪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1996)。
(清)陳文達,《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清)陳盛韶,《問俗錄》(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清)陸圻輯錄,《如夢錄》(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
(清)張集馨,《道咸宦海見聞錄》(北京:中華書局,1981)。
(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
(清)焦循,《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87)。
(清)蒲松齡,《聊齋誌異》(臺北:錦繡出版社,1993)。
(清)蔣毓英,《臺灣府志》(臺北:中華書局,1984)。
(清)趙林成,《汝州全志》(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0)。
(清)劉家謀,《臺灣雜詠合刻》(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8)。
(清)劉體智,《異辭錄》(北京:中華書局,1988)。
(清)鄭鍾祥等重修,龐鴻文等纂,《江蘇重修常昭合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景光緒30年刊本)。
(清)鮑書雲,《刑案彙覽三編》(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
(清)錢泳,《履園叢話》(北京:中華書局,1997)。
(清)薛允升,《讀例存疑》(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
(清)藍鼎元,《平臺紀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清)藍鼎元,《續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清)譚嗣同,《譚嗣同集》(北京:中華書局,1980)。
(清)顧炎武,《日知錄》(臺北:中華書局,1979)。
(清)顧炎武撰,(清)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臺北:中華書局,1981)。
(清)龔煒,《巢林筆談》(北京:中華書局,2006)。
《大清會典事例》 (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6)。
《清太宗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世宗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雍正朱批諭旨》(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
《清高宗實錄》(臺北:華文書局,1964)。
《清仁宗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1)。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趙爾巽、柯劭忞等撰,《清史稿》(臺北:鼎文書局,1981)。

二、家規族譜(按作者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清)羊永澂等撰,《武進羊氏宗譜》(清宣統三年峴山堂木活字版印本‧江蘇武進陽湖)。
(清)岑毓英,《西林岑氏族譜》(清光緒十四年滇黔節署刊本.廣西西林)。
(清)周碧山、周渭川合撰,《桐城鷂石周氏尚義堂支譜》(清光緒二十年木活字版印本‧安徽桐城)。
(清)周錦章,《茅岡周氏族譜》(清光緒二十五年周永思堂刊本‧廣東番禺)。
(清)杭正興等撰,《維揚江都杭氏族譜》(清光緒二十七年木活字版印本‧江蘇江都)。
(清)陳汝蘭等撰,《山陰下方橋陳氏宗譜》(清光緒三十三年顧予堂木活字版印本‧浙江紹興)。
(清)畢開、畢殿魁等撰,《蘄水兩河畢氏六修族譜》(清光緒三十年敦本堂木活字版印本‧湖北蘄水)。
(清)張建孚,《曲江張氏族譜》(清咸豐八年鐵城思遠堂刊本‧廣東曲江)。
(清)楊蔭光等撰,《南關楊氏族譜》(清光緒二十五年重修石岐翰章印務局承刊‧廣東中山)。
(清)關蔚煌等纂修,《南海吉利下橋關樹德堂家譜》《北京圖書館藏家譜叢刊-閩粵卷》(北京:北京圖書館),第29冊(清光緒年間刻本‧廣東)。

三、近人專書(按作者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中國醜史》(吉林:攝影出版社,2005)。
內政部警政署編, 《警察實用法令》(臺北:內政部警政署,2006)。
王弢夫、王希隱合編,《清季外交史料》(臺北:文海出版社,1963)。
戈春源,《賭博史》(臺北:華城出版社, 2004)。
丘漢平,《元史•刑法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
《各國刑法彙編》(臺北:司法通訊社,1980)。
朱浤源,《臺灣近代史》(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
李松福,《象棋史話》(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81)。
李長莉,《晚清上海社會的變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胡適,《胡適文存三集》(上海:亞東圖書館,1931)。
胡珠生,《清代洪門史》(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6)。
高仰止,《刑法總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79 )。
孫文,《孫文學說》(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0)。
孫燕京,《晚清社會風尚研究》(臺北:知書房出版社,2004)。
黃秀政,《臺灣史研究》(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
郭雙林、蕭梅花合著,《中國賭博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
許春金,《犯罪學》(臺北:三民書局,2003)。
崔樂泉,《圖說中國古代遊藝》(臺北:文津出版社,2002)。
費成康主編,《中國的家法族規訓》(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8)。
張敦智,《臺灣百年樂透》(臺北:博揚文化事業出版社,2006)。
張亮采,《中國風俗史》(上海:三聯書店上海分店,1988)。
曹樹基,《中國移民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楊蔭深,《中國遊藝研究》(上海:世界書局,1935)。
涂文學,《賭博的歷史》(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2006)。
劉善承,《中國圍棋》(四川:蜀蓉棋藝出版社,1985)。
鄭肇楨,《心理學概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1992)。
蕭一山,《清代通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
瞿兌之,《漢代風俗制度史》(上海:文藝出版社,1991)。
羅爾綱,《太平天囯史》(北京:中華書局,1991)。
饒懷民,《辛亥革命與清末民初社會》(北京:中華書局,2006)。
(英)保羅‧貝靈格(Paul Bellringer)撰,廣梅芳譯,《慾望之心—了解賭徒心理》(臺北:張老師文化出版社, 2002)。
(美)埃里克‧A‧波斯納(Eric A. Posner)著,沈明譯,《法律與社會規範(Law and Social Norms)》(臺北:元照出版社,2005)。

四、近人論文
(一)學位論文(按發表年份順序排列)
李金澤,〈明清律中的賭博罪〉(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
鍾豔攸,〈明清家訓族規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
范永聰,〈東方雜誌與近代中國文化的變遷〉(香港:香港浸會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5)。
孫義雄,〈職業賭博犯罪形成過程及賭博罪刑事政策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博士論文, 2006 )。
(二)期刊論文(按出版年份順序排列)
孫夢蘭,〈禁賭私議〉,《東方雜誌》(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第十一期(1906.12.10)。
林東茂,〈論犯罪黑數〉,《刑事法雜誌》,第五期(1989.10)。
何漢威,〈清代廣東的賭博與賭稅〉,《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第六十六本,第二分(1995.6)。
王美英,〈清代的賭博述論〉,《武漢大學學報》(2001),人文科學版。
王笛,〈二十世紀初茶館與中國城市社會生活〉,《歷史研究》,第五期(2001)。
賴麗娟,〈《海音詩》觀風問俗析論〉,《成大中文學報》,第九期(2001.9)。
何湘妃、陳瑞玲等採訪,陳瑞玲紀錄,〈彭炳耀先生訪談紀錄〉,《竹塹文獻雜誌》,第二十七期(2003.8)。
《民國檔案》,(南京:民國檔案編輯部),第四期(2005)。
李寶柱,〈康熙禁賭〉(北京:法制日報,2006 )。
吳吉裕、余育斌合撰,〈觀光賭場對社會、治安、產業造成之影響及其因應策略之探討-以美國管理經驗導入澎湖縣設置後之因應策略作為〉,《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第三期(2006.11)。
〈中國歷代嚴刑禁賭史〉,《澳門月刊》,第七期(2007)。
衛恭,《廣州賭害:番攤、山票、白鴿票》,《廣東文史資料》,第十六輯。
潘洪鋼,〈中國傳統社會中的具文現象——以清代禁賭禁娼為例的討論〉,(北京:學習與實踐),第五期(2007)。
羅運治,〈從《資政新篇》談洪仁玕的資政方案〉,《淡江史學》第十八期(2007.6)。
(三)其他論文(按作者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葉智魁,〈賭場合法化與開放設立賭場特區議題之解析〉,網站,www.gogoph.com.tw/casino/yeh-1.htm。
馮爾康,〈道光朝的社會病〉,網站,http://lianzai.china. com/ books/html/391/1719/15299.html。
薛順雄,〈臺灣清代竹枝詞價值研究〉,網站,ttp://www.nchu.edu.tw/~chinese/EO12. HTML。

五、報紙(按刊登年份順序排列)
〈論廣東賭博宜禁〉,《申報》(1873.5.8)。
〈古婺更心子寄來戒賭歌〉,《萬國公報》(1877.12.1),第四六六卷。
〈弭盜質言〉,《萬國公報》(1880.3.6),第五七一卷。
〈戒賭十條〉,《萬國公報》(1880.8.7),第六○一卷。
(德)花之安(Frnst Faber),〈勸禁賭博〉,《萬國公報》(1882.5.27),
第六九一卷。
〈局賭可畏〉,《萬國公報》(1883.2.17),第七二七卷。
《申報》光緒十五年(1887)二月五日,第三十四冊。
〈論鄂省議行彩票事〉,《申報》(1901.9.18)。
《新臺灣新聞周刊》(2004.6.12),第四二九期。
《監察院公報》,第二四九九期(2004.11.9)。
《法制日報》《法制早報》,(2006.10.6)。
《中國時報電子報》網站,2008.7.13,www.phsea.com.tw/phseaforum/posts/list/19077.page。
《中華日報電子報》網站,2008.9.7,www.cdnnews.com.tw/20080908/news/zyxw/890000002008090718452299.ht。
〈馬總統:發展博弈 限於離島〉,《中央社•yam天空新聞》網站,2008.9.7,
n.yam.com/cna/politics/200809/20080907698410.html。
《中國時報電子報》網站,2008.10.10,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 News/2007Cti-News-Content/。
〈吵鬧十多年 離島博弈條款三讀通過〉,《中國時報電子報》網站,2009.1.12,news. 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Rtn/2007Cti-Rtn-Content/。

六、外文資料(按作者姓氏英文字母順序排列)
Brenner, R, & Brenner, G.A. (1990). Gambling and speculation: A theory, a history, and 
a future of some human decisio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ixon, David (1991). From Prohibition to Regulation Bookmaking-Anti-Gambling, and 
the Law. Oxford: Clarendon Press.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不同意授權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