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602200711084300
DOI 10.6846/TKU.2007.00187
論文名稱(中文) 影響中高階經理人被挖角(跳槽)之離職行為的相關因素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of Middle and Top Managers’Job Mobility Behaviors with Head Poaching or Hopping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5
學期 1
出版年 96
研究生(中文) 康淑美
研究生(英文) Shu-Mei Kang
學號 793450262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7-01-09
論文頁數 116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洪英正
共同指導教授 - 羅惠瓊
委員 - 王秉鈞
委員 - 黃國隆
委員 - 洪英正
關鍵字(中) 挖角
跳槽
風險偏好
誘因條件
工作特性模式
被挖角態度
關鍵字(英) head poaching
job hopping
risk propensity
incentives
job characteristics model(JCM)
poaching attitud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在大環境的自由經濟體系發展下,企業人才的挖角與跳槽漸漸演變成一種無可避免的現象。從工作者的角度看來,當個人具備專業的核心能力後,還要有完善的職場能夠盡情發揮,完善的職場包含所有必須具備的主觀與客觀之軟硬體條件。因此,本研究在此前提之下,意在深入了解具專業工作條件之中高階經理人被挖角的態度與意願:探討在其不同之風險偏好,誘因條件以及工作特性下會不會造成他們有不同之被挖角、跳槽之離職行為,並探討目前台灣有關挖角之相關現象。
本研究以國內各大產業內職稱至少為課長(含)以上或同等級之中階以上主管為研究對象,透過問卷調查探討中高階經理人被挖角之相關影響因素。本研究以便利取樣共取得有效樣本216份。透過問卷調查實證分析,主要獲得以下結果:
一、當工作者風險偏好程度越高,則其較願意放手一搏而不會為之怯步,故被挖角之意願較高。
二、當誘因條件等激勵因素較佳時,工作者考慮被挖角而離職的態度也越強烈。本研究發現薪資福利是工作者最主要之考量因素。因此雖然給予工作者較高的薪資或待遇並不能保證其工作效率必然提高,但卻能激發潛在的工作意願,具有穩定人才流動的效果。
三、當現有工作特性越滿足時,則中高階管理者被挖角而去職的可能性降低。企業為防範人才流失於未然,與其事後追究跳槽原因,不如事前定下清楚的工作範圍、性質及所需的人才標準,並按照此標準來求才,如此才達到「適人適任」的原則。
四、在有實際跳槽經驗分析中,男性、高學歷、工作年資2年以下、公司規模200-499人的工作者,最容易跳槽。若企業能充分掌握住容易跳槽工作者的人口屬性,並在擬定留才策略時加以參考,必可讓留才計畫充分發揮功效。
此外,由分析結果得知,被挖角態度與被挖角偏好管道並無顯著差異。但從樣本發現,目前最受歡迎的挖角管道為透過朋友或熟人介紹,而其會接受挖角主要認為跳槽之後可以發財。此點由實際跳槽經驗分析發現,大部分經理人跳槽後真能獲得薪資上的增加,幅度以11%-20%為最普遍。
英文摘要
Because of the prosperous development of worldwide economy and business, head poaching or job hopping issue becomes an unavoidable situation. When employees possess enough and professional working abilities, they would need better workplaces to develop their careers. Mature workplace should contain not only good software but also hardware conditions. Therefore, to try to figure out factors for influencing job mobility with head poaching or job hopping becomes very important. Base on this reason, this study is going to discuss how middle and top managers’ risk propensity, company’s incentives and job characteristics influence their poaching behaviors.
In this study, we designed the questionnaire in order to find key factors that influence head poaching issues. The samples of this study came from the middle level or above managers in every field and industry. There are 216 effecctive samples. Through the statistics analysis, we had gotten conclustions as following:
1.	When the manager’ risk propensity is higher, the possibility of his or her job hopping or being poached is higher, too.
2.	When there are better company’s incentives, the manager’ intensity of job hopping or being poached will increase. This study found that the compens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centive factor that manager will take into consider. Although managers’ getting higher compensations or salaries can not guarantee that they will do their jobs better; however, this could indeed improve their potential working intentions and avoid job nobilities.
3.	When the more satisfactions of current job characteristics are felt by managers, the less possibilities of job hopping or being poached will occur.
4.	From the real job hopping statistics analysis, we found that managers who are male, higher education background and current job working experience under 2 years with company size 200-499 people, are easily to be poached. Enterprises certainly can utilize these specific findings for implementing their manager-remaining strategies. 
Besides, from the results, we found that there are no differences between poaching attitude and preferred poaching method. Actually, sample shows the most popular method of head poaching is through friends’ recommendation. Basically, managers believe they can make more money through job hopping. This can be proved by real job hopping statistics results. And averagely, managers’ compensations increase around 11%-20% after job hopping.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錄		III
表目錄		V
圖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7
第三節 研究流程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勞動市場之挖角現況	10
第二節 工作者被挖角、跳槽之離職行為探討	14
第三節 工作者人格特質與被挖角行為之關聯性	18
第四節 誘因條件與工作者被挖角行為之關聯性	20
第五節 工作特性與工作者被挖角行為之關聯性	25
第六節 工作者被挖角之離職行為歷程	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2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2
第二節 研究假設	33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設計	35
第四節 研究工具	36
第五節 資料分析與統計方法	4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42
第一節 問卷回收分析	42
第二節 樣本描述性分析	43
第三節 樣本信度衡量、因素分析及集群分析	57
第四節 風險偏好、誘因條件、工作特性對被挖角態度影響之分析	65
第五節 與被挖角動機有關之分析	69
第六節 與被挖角偏好管道有關之分析	71
第七節 人口統計變項在各構面之差異分析	7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1
第一節 結論	91
第二節 研究限制	95
第三節 研究貢獻	96
第四節 未來研究之建議	97
參考書目 99
附錄一:研究問卷 105
附錄二:被挖角經理人訪談紀錄 110
表目錄
表1:離職原因分析	5
表1:離職原因分析(續)	6
表2:激勵因素之主要構面及研究變數	37
表3:工作特性量表之題目分配	37
表3:工作特性量表之題目分配(續)	38
表4:問卷回收情況	42
表5:樣本人口背景之分析結果	43
表5:樣本人口背景之分析結果(續)	44
表5:樣本人口背景之分析結果(續)	45
表6:工作者在跳槽相關行為之反應結果	47
表6:工作者在跳槽相關行為之反應結果(續)	48
表7:工作者有實際跳槽經驗結果	50
表7:工作者有實際跳槽經驗結果(續)	51
表7:工作者有實際跳槽經驗結果(續)	52
表7:工作者有實際跳槽經驗結果(續)	53
表8:跳槽重視之福利制度	55
表9:跳槽失敗之主要原因	55
表10:風險偏好之KMO與Bartlett檢定	57
表11:誘因條件之KMO與Bartlett檢定	58
表12:誘因條件之因素分析、信度分析與命名	58
表12:誘因條件之因素分析、信度分析與命名(續)	59
表13:誘因條件之集群命名	59
表14:誘因條件之KMO與Bartlett檢定	60
表15:工作特性之因素分析、信度分析與命名	61
表16:工作特性之集群命名	62
表17:誘因條件之KMO與Bartlett檢定	62
表18:被挖角態度之因素分析、信度分析與命名	63
表19:被挖角態度之集群命名	64
表20:被挖角態度之變異數分析	65
表20:被挖角態度之變異數分析(續)	66
表21:被挖角態度與風險偏好之變異數分析	67
表22:被挖角態度與誘因條件之變異數分析	67
表23:被挖角態度與工作特性之變異數分析	68
表24:自變數與被挖角動機之卡方檢定	69
表25:誘因條件*被挖角動機之交叉表	70
表26:被挖角偏好管道與被挖角態度、動機之卡方檢定	71
表27:人口統計變項與風險偏好之變異數分析	72
表28:人口統計變項與誘因條件之交叉表	73
表29:現職職稱與誘因條件之列聯表	73
表29:現職職稱與誘因條件之列聯表(續)	74
表29:現職職稱與誘因條件之列聯表(續)	75
表30:工作者隸屬部門與誘因條件之列聯表	75
表31:人口統計變項與工作特性之交叉表	76
表32:員工人數與工作特性之列聯表	77
表33:公司產業別與工作特性之列聯表	78
表34:工作者隸屬部門與工作特性之列聯表	79
表35:人口統計變項與被挖角態度之變異數分析	80
表36:年齡與被挖角態度之列聯表	80
表36:年齡與被挖角態度之列聯表(續)	81
表37:學歷與被挖角態度之列聯表	81
表37:學歷與被挖角態度之列聯表(續)	82
表38:人口統計變項與被挖角動機之交叉表	82
表39:現有組織性質與被挖角動機之列聯表	83
表40:工作者隸屬部門與被挖角動機之列聯表	84
表41:人口統計變項與被挖角偏好管道之交叉表	84
表41:人口統計變項與被挖角偏好管道之交叉表(續)	85
表42:工作者年齡與被挖角偏好管道之列聯表	85
表43:工作者學歷與被挖角偏好管道之列聯表	86
表44:人口統計變項與有、無實際被挖角經驗之交叉表	86
表44:人口統計變項與有、無實際被挖角經驗之交叉表(續)	87
表45:性別與有、無實際被挖角經驗之列聯表	87
表46:學歷與有、無實際被挖角經驗之列聯表	88
表47:公司員工人數與有、無實際被挖角經驗之列聯表	89
表48:現職年資與有、無實際被挖角經驗之列聯表	90
表49:研究假設驗證彙總表	91
表49:研究假設驗證彙總表(續)	92
圖目錄
圖1:2006職場千里馬轉職意願大調查	2
圖2:本研究流程	9
圖3:Herzberg 二因子激勵論	21
圖4:激勵制度、滿足感、工作動機之關係圖	23
圖5:工作特性模式	26
圖6:Mobley (1977) 離職決策模式	30
圖7:被挖角離職歷程	31
圖8:本研究架構	32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1.王本賢(2002),工作特性模式與工作滿足關係之研究-以某國立大學職員為研究對象,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王保進(1999),窗版 SPSS 與行為科學研究,台北:心理出版社。
3.王國楊(2002),角色衝突、工作壓力與離職傾向關係之探討–以財政部台灣省中區國稅局為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4.王傑明(2004),主管領導行為、工作特性、工作滿意度與離職傾向之關係研究~以高科技產業員工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5.守寍寍(2006),戴勝益重金挖走徐重仁的愛將,商業週刊,946期。
6.呂秀雯(1999),工作滿足、組織承諾、對外工作機會認知與離職意願之探討—以W公司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第五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診斷專案研究成果研討會。
7.吳伯輝(2000),獵人頭產業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8.吳明隆(2003),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台北:知城數位
9.李孝永(2004),國軍人員激勵偏好及工作滿意度之探討-以空軍後勤指揮部為例,義守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0.李儒宜(1991),創業家之個人特徵、創業動機與人格特質對於創業行為影響之探討,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1.杜梅明(2005),風險偏好、組織氣候、激勵因素與組織承諾之相關性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2.何蕙芳(2005),跳槽次數對薪資和工作滿意度之影響,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3.林大衛(1995),生涯成功、激勵制度與工作滿意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4.林建志(1999),工資、工作配合與工作轉換之期間分析的實証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經濟學系碩士論文。
15.林家賢(2002),工作轉換、工作經驗與決定工資的因素─台灣地區專上畢業生追蹤資料分析,國立政治大學經濟學系碩士論文。
16.林財丁,林瑞發編譯(2005),組織行為學第七版,台北:台灣培生。
17.洪清香(1979),工作特性對教育行政人員工作滿足之影響,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8.郭叔惠(1990),群體關係與集體自願離職行為之相關性研究,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9.孫令凡(2000),人口屬性、報酬激勵效果與工作滿足間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20.陳順宇(1998),多變量分析,台北︰華泰
21.張大川(1996),從激勵保健理論探討激勵與工作滿足感之關係-以銀行業為例,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2.張松山(2003),外在環境變異認知、生涯導向與工作轉換傾向關聯性之研究-以大專校院軍訓教官為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3.張瑋恩(2001),激勵與工作滿足關係之研究,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4.張維迎(2002),2002 年諾貝爾經濟學家與人力資源管理,中國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第三屆中國人力資源發展論壇講稿。
25.黃英忠(1990),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台北:東華。
26.黃俊翔(2002),全職就業者工作轉換動機的形成與初步實踐,東吳大學經濟學系碩士論文。
27.黃培文(2003),工作適性的組織、群體及職務層次對工作滿意、工作績效與工作轉換意圖的同時效果—以台灣旅館業餐飲部員工為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28.楊國瑛(1993),個人屬性特徵、工作特性、成就動機、成長需求、工作績效、激勵措施與員工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以我國會計從業人員為例,中國工商學報,14期,pp.293-315。
29.楊聿慈(1992),保健因子、個人因素與離職傾向間關聯性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30.趙心潔(1998),激勵性報酬、員工屬性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以臺灣高科技產業為實証對象,私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1.劉怡孜(2003),工作特性與工作價值觀對離職傾向影響之研究─以台灣地區食品產業之研發人員為例,南華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分
1.Abelson, M. A. (1993), Turnover cultures, Research in Personnel an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11, pp.339-376
2.Adams, J. S. (1963), 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Inequity,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67, pp. 422-436
3.Alfonso, S. P. and Fred, H. (2004), Analyzing Job Mobility with Job turnover Intentions: An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Study, 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 38(1), pp.113-137
4.Asia Pacific Management News (1997), Malaysian minister warns on dangers of "job-hopping" at RMIT MBA graduation ceremony, January 31
5.Barnett, R. (1995), Flexible benefits: Communication is the key, Benefits and Compensation International, 24(6), pp.449-456
6.Cascio, Wayne (1991), Costing Human Resources: The financial Impact of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s, 3d ed. Boston: PWS-Kent
7.Chang, H. (1996), In Singapore, the dreams are getting bigger, Business Week, September 23
8.Fishbein, M. and Ajzen, I. (1975),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u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Reading, MA:addision-Wesley
9.Garibaldi, P.(1998), Search Unemployment with Advance Notice, MF working paper no. 98, pp.119
10.Ghieslli, E. E. (1974), Some perspectives for industrial psychology, American Psychologist, February, pp.80-87
11.Hackman, J. R. & Lawler, E. E. (1971), Employee Reactions to Job Characteristic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55, pp.259-286
12.Hackman, J. R. & Oldman, G. R. (1975), Development the Diagnostic Survey,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0, pp.159-170
13.Hackman, J. R. & Oldman, G. R. (1976), Motivation Through the Design of Work: Test of a Theory,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August, pp.250-79
14.Iverson, R. D. and Deery, M. (1997), Turnover culture in the hospitaliyindustry,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Journal, 7(3), pp.71-82
15.Maslow, A. H. (1954),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2nd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6.McClelland, D. C. (1961), The achieving society,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17.Mobley, W. H. (1977), Intermediate Linkag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Satisfaction and Employee Turnover,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2(2), pp.237-240
18.Mobely, W. H. (1982), Employee Turnover: Causes, Consequences and Control, Reading, Mass: Addison-Wesley
19.Mobley, W.H., Griffeth, R. W., Hand, H. H. & Mezpino, B.M. (1979), Review and Conceptual Analysis of the Employee Turnover Proces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86, pp.493-522
20.Naresh K., Chong T. F.and Pawan B. (2001), Explaining employee turnover in an Asian context,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Journal, 11(1), pp.54-74
21.Price, J.L. & Mueller ,C.W. (1981), A Causal Model of Turnover for Nurs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4(3), pp.543-565
22.Robbins,W.A. (1991), GASB Statement No.13:New Standards Capture the Economics of OPERATING leases with Scheduled rent Increases, The Government Accountants Journal, 40(3), pp.61
23.Sekaran, Uma (1984), Research Methods for Managers, New York: John Weiley & Sons, pp 50-58
24.Syrett, M. (1994), Through thick and thin, Asian Business, 30(12) pp.26-30
25.Vroom, V. H. (1964), Work and motivation,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三、網路部分
1.IBM(2005),留才是企業未來十年重大挑戰之一,2005年12月6日,取自:http://www.ibm.com/news/tw/zh/2005/08/tw_zh_20050803_challenge.html
2.MGR Search & Selection,1999年求職跳槽趨勢解析,2005年12月6日,取自:http://www.mgr.com.tw/hr/index.html
3.MGR Search & Selection,員工離職原因透析,2005年12月6日,取自:http://www.mgr.com.tw/hr/index.html
4.丁志達(無日期),Bain & Co國際顧問公司執行董事Tom Tierney,2006年12月6日,取自: http://www.china-mgt.com.tw/hrm-14.htm
5.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網,微軟的用人之道,2006年5月11日,取自:http://www.chinahrd.net/case/firm_case/200501271009.asp
6.臧聲遠(2006),2006就業趨勢總預報,就業情報雜誌357期,2006年1月20日,取自:http://media.career.com.tw/Careerbook/magshort.asp?CA_NO=357p098
7.聯合人力網,2006職場千里馬轉職意願大調查,2005年12月6日,取自:http://pro.udnjob.com/mag/pro/storypage.jsp?f_MAIN_ID=73&f_SUB_ID=591&f_ART_ID=18791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2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2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2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