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602200701502700
DOI 10.6846/TKU.2007.00183
論文名稱(中文) 後冷戰時期中國與南韓雙邊關係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South Korea in Post-Cold War Era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na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5
學期 1
出版年 96
研究生(中文) 林怡君
研究生(英文) I-Chun Lin
學號 693240268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7-01-05
論文頁數 124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蘇起
共同指導教授 - 吳漢
委員 - 朱松柏
委員 - 王高成
關鍵字(中) 後冷戰
中韓政治
中韓經貿
東北亞局勢
區域安全
關鍵字(英) Post-Cold War
Political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South Korea
Economical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South Korea
The Situation in North-East Asia
Regional Securit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中共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逐漸凌駕了意識型態,對外交往策略也因而較以往為靈活。由於當前世界各國都致力於發展自身的經濟實力,對於中國這個廣大市場及豐沛資源,是絕對不會忽視的,更不用說在中國周圍的鄰國對其重視的程度。在本文當中挑選中國大陸與南韓兩國作為研究對象,主要的目的,就是想根據兩國在政治與經濟層面的具體交往情況,提供一個明確的方向來證明兩國的關係是越來越密切,也越來越穩定。
由於中韓兩國都為東北亞的區域大國,兩國的交往,對於區域內皆會產生牽一髮動全身的效應,因此,兩國關係發展對東北亞區域能否帶來穩定的因素,亦是十分重要的關鍵。另外,想藉由雙方在各方面的交流,無論是高層次的政經關係,或者是低層次的文化、科技互動,來提供給台灣作為一個借鏡。藉由南韓的經驗可提供台灣一些與中國交往的範例。
簡言之,本文的研究目的包含三個部分;首先是中韓兩國關係發展密切的具體情況;其次為兩國的交往,對東北亞區域是否帶來穩定的影響;最後則是瞭解中韓關係發展對台灣的影響,並且提供台灣一個與中國大陸交往的模式。
英文摘要
China’s diplomatic policies are more flexible after the reform policy.It’s mare care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Because the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are devoted to developing their own economic strength, they never ignore the huge market and plentiful resource. In this thesis, choosing China and South Kore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main purpose, is to offer a clear direction to prove that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are closer and closer, and more and more steady, according to the concrete contacts in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al aspect.
Because China and South Korea are the regional big countries in North-East Asia, it’s very important that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could bring the steady factor th the North-East Asia.On anther hand, the South Korea’s experience with China, may offer some examples to Taiwan when associating with China.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前言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文獻探討.................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9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2
第二章  中國與南韓之政治關係
第一節  後冷戰國際局勢下之中韓對外關係政策取向..15
第二節  中國與南韓建交前關係之回顧........21
第三節  中國與南韓雙邊外交關係..........26
第四節  中國與南韓雙邊戰略關係..........36
第三章  中國與南韓之經濟關係
第一節  全球化與經濟全球化............49
第二節  中國與南韓雙邊經貿關係..........56
第三節  中國與南韓雙邊投資關係..........64
第四節  中國與南韓雙邊科技關係..........72
第五節  中國與南韓雙邊文化關係..........77
第四章  中韓關係發展與東北亞區域安全
第一節  區域安全之概念..............84
第二節  中國與南韓之東北亞區域政策........90
第三節 中韓區域合作周邊國家之影響........97
第四節 中韓關係發展對台灣之影響.........105
第五章  結論...................112
參考書目..........................................117
圖表目錄
表2-1南北韓總理會談整理................ 29
表2-2中國高層領導人訪南韓............... 34
表2-3南韓高層領導人訪中國............... 35
表2-4六方會談相關內容整理............... 43
表2-5六方會談中中共及南韓相關立場整理......... 44
表3-1中韓建交前貿易總額................ 48
表3-2中韓兩國貿易統計比較............... 57
表3-3中韓貿易在兩國對外貿易中的比重.......... 58
表3-4中國對南韓貿易逆差之情況............. 61
表3-5 2004年中韓出口商品比較.............  63
表3-6 2004年中韓出口市場比較.............  63
表3-7南韓對中國投資比重................ 66
表3-8南韓對中國投資產業情況.............. 66
表3-9韓國企業規模大小對中國投資統計.......... 67
表3-10南韓對中國投資區域比重.............  69
表3-11中國對南韓投資統計...............  70
表3-12中國對南韓投資產業情況.............  70
表3-13歷次中韓科技聯合委員會內容整理.........  73
表3-14南韓留學生在中國之統計(1)..........   80
表3-15南韓留學生在中國之統計(2)..........   81
表3-16南韓入境中國旅遊人數之統計...........  82
圖1-1論文架構圖.................... 11
參考文獻
一、中文資料
專書-台灣
1.王良能著,中共的世界觀(台北市:唐山出版社,2002年)。
2.王高成著,交往與促變(台北市:五南出版,2005年)。
3.王思粵著,台灣與南韓對大陸貿易與投資結構之比較(台北市:中經院,民國89年)
4.王緝思等著,冷戰後美國的全球戰略和世界地位(台北市:生智出版,2001年)。
5.朱松柏著,南北韓的關係與統一(台北市:台灣商務,民國93年)。
6.朱松柏編,新世紀亞太情勢與區域安全(台北:政大國研中心,民國92年)。
7.朱浤源主編,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書局,1999年11月)。
8.李明正等著、李明義等編,國際關係(台北市:五南出版,2006年)。
9.李明著,南北韓政經發展與東北亞安全(台北市:五南,1998年)。
10.李明譯,Joseph E. Stiglitz,全球化的許諾與失落(台北市:大塊文化,2002年)。
11.李育慈, 黃俊彥譯,Michael E. Brown,中國崛起(台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民國91年)。
12.李雪莉、陳良榕、孫珮瑜等著,韓國,躍升中(台北:天下雜誌,2005 年)。
13.李登科等著,國際政治(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民國85年)。
14.吳家興著,韓國的經濟發展與政策(台北市:台灣商務,2005年)。
15.周育仁著,政治與經濟之關係(台北市:五南書局,民國82年)。
16.周煦著,冷戰後美國的東亞政策1989-1997(台北市:生智出版,1999年)。
17.林秋山著,韓國綜論(台北:水牛出版社,1998年)。
18.林碧炤,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台北:五南出版,民國86年)。
19.林添貴譯,Zbigniew Brzezinski,大棋盤:全球戰略大思考(台北:立緒出版社,1998年)。
20.邵毅平著,韓國的智慧(台北市:國際村,1996年)。
21.胡元梓、薛曉源編,全球化與中國(台北縣:創世文化2001年)。
22.洪鐮德著,當代政治經濟學(台北市:揚智文化,1999年)。
23.高安邦著,政治經濟學(台北市:五南書局,民國91年)。
24.耿慶武著,中國不平衡經濟發展,(台北市:喜馬拉雅基金會,民國92年)。
25.高崇雲著,中共與南北韓關係的研究(台北市:正中書局,民國78年)。
26.張五岳編,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縣中和:新文京,民國92年)。
27.張亞中、李英明著,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概論(台北市:生智出版,2000年)。
28.張亞中、孫國祥著,美國的中國政策:圍堵、交往、戰略夥伴(台北市:生智出版社,1999年)。
29.張啟雄編,後冷戰時期南北韓與中日美俄四強的關係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30.中央研究院東北亞區域研究,1999年)。
31.張啟雄編,戰後東北亞國際關係(台北市: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計畫,民國91年)。
32.陳啟懋著,中國對外關係(台北市:吉虹資訊,民國89年)。
33.傅國良、曹炳揚著,懷柔的中國(台北:海鷗文化,2004年)。
34.趙明義著,國際政治論叢(台北:華泰文化,1998年)。
35.劉德海著,南韓對外關係(台北市:劉德海,1997年)。
36.蔡瑋主編,中國和平發展與亞太安全(台北市:政大國研中心,民國94年)。 
37.蔡增家著,南韓轉型:政黨輪替與政經體制的轉變(台北:巨流,2005 年)。
38.盧曉衡編,中國對外關係中的台灣問題(台北市:海峽學術出版社,2003年)。
39.簡江作著,韓國歷史與現代韓國(台北:台灣商務,2005年)。
40.顧長永著,台灣與東南亞的政治經濟關係(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2000年)。

專書-中國大陸
1.丁一凡著,大潮流-經濟全球化與中共面臨的挑戰(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1998年)。
2.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政策研究室編,中國外交(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8年)。
3.王逸舟著,全球政治和中國外交(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
4.何蘭編,冷戰後中國對外關係(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5年)。
5.胡鞍鋼編,中國大戰略(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6.胡鞍鋼編,全球化挑戰中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7.唐永勝、郭新寧著,角逐亞太(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
8.宮少朋等編,冷戰後國際關係(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8年)。
9.耿協峰著,新地區主義與亞太區結構變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10.馬孆著,區域主義與發展中國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11.高等教育出版社譯,J. Habermas,論全球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12.高增杰著,日本與東亞經濟合作(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2年)。
13.崔立如主編,東北亞地區安全政策及安全合作構想(北京:時事出版社,2006年)。
14.張東輝編,東北亞經濟合作研究文選(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年)。
15.現代關係研究院編,東北亞地區安全政策極安全合作構想(北京:時事出版社,2006年)。
15.陳峰君 王傳劍著,亞太大國與朝鮮半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16.復旦大學韓國研究中心編,韓國研究論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17.黃安余著,新中國外交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
18.楊雪冬等譯,D. Held,全球大變革(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
19.葉自成著,中國大戰略(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11月)。
20.潘世偉著,投身亞太新合縱的韓國(香港:三聯,2002年)。
21.黎曉蕾、袁征譯,與中國接觸-應對一個崛起國,(北京:新華出版社,2001年)。
22.蕭歡容著,地區主義:理論的歷史演進(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3年)。
23.閻學通、金德湘編,東亞和平與安全(北京:時事出版社,2005年)。
24.閻學通著,中國崛起-國際環境評估(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
25.蘇浩著,亞太合作安全研究(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

期刊-
1.丁偉,「朝鮮半島形勢與中國周邊安全環境」,亞洲研究,2002年43期。
2.于有慧著,「後冷戰時代中國大陸新安全觀的實踐與挑戰」,中國大陸研究,第44卷第2期,民國90年2月。
3.于美華,「朝鮮半島形成與中國政策分析」,現代國際關係,1996年10期。 
4.王勇,「論中國新安全觀」,世界經濟與政治,1999年01期。
5.石源華,「論新中國週邊外交政策的歷史演變」,中國外交,2001年01期。
6.朱昕昌,「論中國睦鄰政策的理論與實踐」,國際政治研究,2001年02期。
7.朱松柏,「北韓飛彈外交與亞太安全」,問題與研究,第29卷第2期,2000年 2月。
8.朱松柏,「南北韓軍備競賽與區域安全」,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4期,1996 年4月。
9.朱松柏,「兩岸交流與兩韓關係之比較」,問題與研究,第40卷第6期,2001年12月。
10.朱松柏,「兩韓和解與東北亞新秩序」,問題與研究,第40卷第1期,2001年2月。
11.朱景鵬,「區域主義理論基礎與相關學說」,國際政治研究,2000年01期。
12.朱鋒,「區域主義與東亞安全」,當代亞太,1998年04期。
13.朱鋒,「論區域主義與東亞安全」,國際政治研究,1998年01期。
14.朱鋒,「關於區域安全與全球主義」,現代國際關係,1997年09期。
15.汝信,「從政治、經濟、文化看近年來中韓兩國關係的發展」,當代韓國,2005年01期。
16.吳玲君,「中國與東亞區域經貿合作:區域主義與霸權之間的關係」,問題與研究, 第44卷第5期,民國94年9月。
17.吳家興,「韓國對外直接投資之研究」,經濟研究,2003年第3期。
18.李明,「北韓核武危機的意義與發展」,海峽評論,2003年147期。
19.李英武,「中韓經貿合作現狀與發展前景」,東北亞論壇,2005年第5期。
20.李琮,「論經濟全球化」,中國社會科學,1995年01期。
21.李銀珩,「韓國對中國投資的現狀及展望」,東北亞論壇,第15卷第4期,2006年7月。
22.李曉敏,「中國的新安全觀」,和平與發展,2002年02期。
23.沈定昌,「中韓經濟合作的現況與前景」,當代韓國,2005年03期。
24.邱坤玄,「冷戰後中共與朝鮮半島的權力平衡」,亞洲研究,2000年04期。
25.邱坤玄,「中共對冷戰後美日安全關係的認知與新安全觀的形成」,東亞研究,第35卷第2期,民國93年7月。
26.林秋山,「盧武炫執政後的南韓」,展望與探索,第1卷第1期,民國92年1 月。
27.金英姬,「韓國經濟形勢的發展變化及對中韓經貿關係的影響」,經濟研究參考,2001年14期。
28.胡慶山,「北韓核武問題與東北亞情勢發展-日本與中共的戰略意圖」,國防雜誌,第19卷第5期,民國93年5月。
29.范振洪,「21世紀初期中韓經濟合作展望」,當代亞太,1999年02期。
30.常欣欣、劉綿勇,「經濟全球化對國際關係的影響」,當代世界,1999年02期。
31.張玉和,「中韓貿易模式的變遷:從互補到競爭」,南京財經大學學報,2005年05期。
32.張瀾濤,「經濟全球化與國加經濟安全」,國際關係學院學報,2000年04期。
33.曹云華、徐善寶,「睦鄰外交政策與中國」,國際關係,2004年02期。
34.曹異美,「論日本爭取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席位」,問題與研究,第33卷第12期,1994年12月。
35.郭力,「關於中韓投資合作新趨勢的探討」,黑龍江社會科學,2004年03期。
36.都永浩,「中韓經貿關係的發展趨勢(2002-2010年)」,黑龍江民族叢刊,2002年04期。
37.陳寒溪,「新安全觀實踐:中國的建立信任措施政策及其影響」,國際關係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38.陳寶森,「經濟全球化與中國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太平洋學報,1994年02期。
39.黃仁偉,「新安全觀與東亞地區合作機制」,世界經濟研究,2002年增刊。
40.楊志恆,「中共及日本在東北亞的角色」,遠景季刊,第2卷第4期,2001年 10月。
41.楊志恆,「東北亞安全與預防外交」,戰略與國際研究,第3卷第1期,民國90年1月。
42.蔡裕明,「北韓核武變局與東北亞安全」,展望與探索,第1卷第3期,民國92年8月。
43.劉金質,「全面發展的中韓合作伙伴關係」,國際政治研究,2002年03期
44.劉國新,「論中國新安全觀的特點及其在周邊關係中的運用」,當代中國史研究,第13卷第1期,2006年1月。
45.劉德海,「南韓與中共經貿關係之研究」,工業簡訊,第28卷第8期,民國87年8月。
46.劉德海,「90年代中共朝鮮半島政策與兩韓研究」,韓國研究,第13期,民國84年6月。
47.劉德海,「冷戰時期北韓的外交及對東北亞的影響」,亞洲研究,2001年40期。
48.劉賽力,「合作共贏的中韓經濟關係」,國際問題研究,2006年03期。
49.魯桐、鄭俊圭,「韓國企業在中國的投資與中韓經貿關係展望」,世界經濟與政治,2005年02期。
50.閻學通,「中國新安全觀與安全合作構想」,現代國際關係,1997年01期。
51.戴士權,「中韓關係及其對東北亞局勢的影響」,長春大學學報,第16卷第1 期,2006年1月。
52.薛嵛蘭,「試論中韓貿易合作的現狀及對策」,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第17卷第9期,2005年9月。

學位論文-
1.卞金峰,「美韓關係之研究1979~1990-小國與大國之權力互動」,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0年。
2.王群豪,「後冷戰時期中共之亞太安全戰略」,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頁133,民國91年。
3.朴起徹,「中共和南韓建交及其影響」,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頁51,民國86年。
4.江淑琴,「東亞經濟整合之發展:東協加三政經因素之分析」,南華大學亞太研究所碩士論文,頁95,民國91年。
5.吳瑟致,「中國大陸經濟崛起對東亞區域主義發展之影響」,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5年。
6.吳懿峰,「冷戰後美日安保合作與中美日三角關係」,政治大學外交系碩士論文,頁28,民國92年。
7.李妍慧,「柯林頓政府時期美國國內對中國大陸政策之爭論」,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頁18,民國94年。
8.李奎泰,「中共對韓政策之研究」,政治大學東亞所博士論文,頁149,民國81年。
9.李峻鏞,「韓國四大企業對中國大陸之投資策略」,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6年。
10.林宗翰,「後冷戰時期美國對朝鮮半島的政策-核武危機始末」,文化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
11.林慶昌,「冷戰後北韓核武問題研究」,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3年。
12.金祐亨,「中共對朝鮮半島政策之研究(一九八0年~一九九0年)」,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頁95,民國80年。
13.金鉉玉,「韓國與中國大陸經濟貿易關係發展之研究」,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頁18,民國93年。
14.禹鍾淏,「韓國北方政策之研究(一九八八~一九九三)」,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頁53,民國82年。
15.張文富,「中共改革開放與外交政策之關連(1978—1990年)」,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頁123,民國80年。
16.梁英子,「中國大陸對外開放後與韓國經貿關係之研究」,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93年。
17.許云甄,「後冷戰時期中共新安全觀的實踐-促成六方會談的戰略抉擇」,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頁39,民國94年。
18.許政中,「冷戰後美國的朝鮮半島政策對南北韓之影響」,東海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4年
19.陳光炳,「中共在北韓核武危機之角色」,政治大學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4年。
20.陳佑珍,「中國大陸韓商直接投資區位選擇之實證分析」,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4年。
21.傅有敏,「後冷戰時期北韓核武危機飛彈發展與東北亞安全:1991-1999」,民國89年。
22.黃旭民,「中國外交區域主義的發展:以上海區域組織為例」,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4年
23.黃忠榮,「從國際因素看中共八0年代外交政策」,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頁88-89,民國81年。
24.黃金湯,「後冷戰時期中日外交關係」,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
25.黃虹堯,「中共參與亞太多邊安全機制之研究」,中山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
26.黃鴻博,「後冷戰時期中共東北亞外交政策」,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頁52,民國84年。
27.歐陽文山,「後冷戰時期北韓研發核武之意義與影響:1993-2003」,政治大學外交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論文,民國92年。
28.蔡明宗,「冷戰後美國與中共間信心建立措施之發展」,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頁36,民國91年。
29.盧敬銘,「後冷戰中共外交政策之研究-以北韓核武危機為例」,政治大學外交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論文,民國94年。
30.賴振生,「後冷戰時期東北亞區域安全體制建立之研究」,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91年
31.謝亦旭,「冷戰後美國與中共的亞太戰略-權力平衡的觀點」,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頁56-57,民國92年。

二、英文資料
1.Brown, Michael E, Owen R. Cote, Jr., Sean M. Lynn-Jones and Steven D. Miller, eds.,Theories of War and Peace(Cambridge:The MIT Press)。
2.Brzezinski, Zbigniew,Out of Control(New York:Scribner,1993)。
3.Giddens, A.,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Cambridge: Polity Press,1990)。
4.Kim, Samuel S.,China’s Quest for Security in the Post-Cold War World(Carlisle: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 U.S. Army War College,1996)。 
5.McGrew, Anthony & Brook, Christopher, eds.,Asia-Pacific in the New World Order(Landon:Routledge,1998)。
6.Morgenthau, Hans J.,Politics among Nations: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U.S.A: Alfred A. Knope, Inc,1954)。
7.Roberson, R.,Globalization: Social Theory and Global Culture(London: Sage Publication,1992)。
8.Ross, Robert S.,After the Cold War: Domestic Factors and US-China Relation(New York:Sharpe, M.E. Incorporated,1998)。
9.Swaine, Michael D.,The Role of the Chinese Military in National Security Policymaking(Santa Monica:RAND,1998年)。
10.Waltz, Kenneth N.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New York:Random House,1979)。

三、網路資料
中華民國外交部
http://www.mofa.gov.tw/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http://www.fmprc.gov.cn/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
http://www.cofortune.com.cn/moftec_cn/。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大韓民國大使館
http://www.chinaemb.or.kr/chn/
中國國際科技合作網
http://www.cistc.gov.cn/
韓國貿易協會
www.globe.kotis.net
韓國進出口銀行
http://www.koreaexim.go.kr/
新華網
http://big5.xinhuanet.com/
人民網
http://www.people.com.cn/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