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509201018263100
DOI 10.6846/TKU.2010.00156
論文名稱(中文) 論中共「公共外交」的發展:以胡錦濤時代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The study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Development “public diplomacy”:Case study of Hu Jin-tao’s Ruling Authority.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na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8
學期 2
出版年 99
研究生(中文) 程文政
研究生(英文) Cheng-Wen Cheng
學號 696270031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0-06-22
論文頁數 186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趙春山
委員 - 邱坤玄
委員 - 張五岳
關鍵字(中) 胡錦濤
公共外交
文化外交
外宣
話語權
國家形象
關鍵字(英) Hu Jintao
Public Diplomacy
Cultural Diplomacy
National Image
Residents have sa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資訊時代的民眾能輕易掌握訊息且檢證真偽,意識不再受國家隨意操縱。全球傳播的結果導致國家形象輕易轉變,因此國家要如何行銷、推銷自己,贏得公眾認同成為關鍵,公共外交的作為即是一國政府建立起國家形象管理的手段。故本論文從兩個面向來思考,從公共外交概念建構起的框架將中共多樣的對外宣傳行為中,區分那些屬於公共外交的手段;另一方面是當公共外交此觀念在注入中國外交思維後,對外行為中的政策變化。研究目的在於胡錦濤時代要如何運用公共外交手段,才能促使中國軟權力資源轉化為國家形象。本論文研究成果有以下三方面:
一、從理論而言,本論文分析「公共外交」、「文化外交」和「媒體外交」三者之內含性質、外交行為對象和傳播性質的差異之處。

二、中共政府政策、組織面來看: 1.中共公共外交作為是「非一個政府明訂的政策性外交目標」,此一觀念是存在於高層的領導戰略思維中,對外並沒有大力宣傳此行為是公共外交。2.未成立「跨機關的政府管理公共外交機構」,公共外交的思維即針對他國民眾傳播,中共政策只是存在各機關中各自對外宣傳行為。

三、中共公共外交的特點:1.中共的公共外交偏向文化外交手段,中國的文化對外宣傳是刻意的塑造加上傳播的公共外交。2.公共外交的發展主動性的不足,例如因漢語熱的「機遇」才使孔子學院的成立。

四、胡錦濤時代的公共外交特色:1.手段較以往宣傳靈活,將宣傳和公共外交的概念區分開來。2.「真實的中國」與「形象的中國」差異,造成宣傳的刻版化原因。3. 2008年後擴大國際宣傳的手段,以免讓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聲音代表全世界聲音,積極的規劃如何奪回話語權,建立起自己的解釋權。4.公共外交內向化(中國特色的公共外交):美式公共外交具備的是普世價值,中國的公共外交則是對內的政治解釋權。公共外交這一概念在中國有另外一種解釋,即對內人民的「公眾」外交,消除過往中共外交的神秘感,所體現在政策上實際的是中國外交部的「公眾開放日」等政策。5.建立宏大的對外宣傳格局(大外宣)的國家公關戰略。
英文摘要
The people from the informative generation can easily obtain information and recognize the fake and truth. They are no longer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government. Global communication caused the change of the governmental image. As a result, public diplomacy becomes the ruler of building the national image in order to become the key of the public authorit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above case from two perspectives. One is from the public diplomatic aspect, which divides various means to show the propagandas to foreigners. The other one is to change the policy to the foreigners by instilling the above notion through communication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how to use the means of the public diplomacy in order to make Chinese soft power into a national image.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have 3 aspects. 
1.The perspective from the Chinese communist organization: 
a.The public diplomacy by Chinese communist has no clear boundary to mean the diplomatic achievement. This concept only exists among the high posited political leaders.  However, this concept seems only has a little power among outsiders. 
b.The “organization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management regard of the public diplomacy” has not been established among most of the agencies. 
2.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ublic diplomacy: 
a.The method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ublic diplomacy seems more like a cultural diplomacy. The propaganda about the Chinese culture is purposely molded along with the media communication. 
b.The lack of the development of an active public diplomacy. For insta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nfucius institution based on increased Chinese learners among foreigners. 
3.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public diplomacy during Hu Jin-tao’s period: 
a.Method based on propaganda. Divide the concept of the propaganda and public diplomacy. 
b.The stereotype of the propaganda from the “real china” and “imaged china”.
c.The expans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propaganda to avoid dominated American authority over other western countries. Try to actively increase interpretation power. 
d.Chinese featured public diplomacy: the value of the American public diplomacy is worldwide well-known. On the contrary, the value of the Chinese public diplomacy is the political interpretation power. The concept of the public diplomacy also has another interpretation in China. It is the public diplomacy toward Chinese common people. On the other words, they removed the mysterious feeling that was established among the common people. Today’s Chinese public diplomacy is to open the information to the common peopl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目錄	IV
表目錄	V
圖目錄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探討	7
第三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	22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29
第二章 新型外交:公共外交	33
第一節 公共外交的緣起與定義	33
第二節 公共外交的特點	45
第三節 文化外交、媒體外交與公共外交之關係	57
第三章 胡錦濤時代公共外交的建立與思維	65
第一節 中共從對外宣傳到公共外交的歷史	65
第二節 胡錦濤時代「大外宣」國家公關戰略	85
第三節 「和諧世界」的議題管理分析	103
第四章 中共建立公共外交的特色與途徑	121
第一節 中共公共外交的內向化特色	121
第二節 中共公共外交主管權責機關	147
第三節 中共公共外交資源管理工具	160
第五章 結論	174
參考文獻	178
一、中文書籍	178
二、英文文獻:	182

表目錄
表1- 1 硬權力與軟權力	35
表1- 2 權力的三種類型	37
表1- 3 文化外交、媒體外交與公共外交之關係表	63

圖目錄
圖1- 1 公共外交模型	1
圖1- 2 論文研究架構圖	1
圖1- 3 「和諧世界」議題管理分析圖	105
圖1- 4 「和諧世界」起源期	106
圖1- 5 「和諧世界」化解或擴大期	111
圖1- 6 「和諧世界」組織期	115
圖1- 7 「和諧世界」解決期	118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書籍
(一) 專書論著:
卜正珉,公眾外交─軟性國力:理論與策略 (台北:允晨文化,2009年)。

于朝暉,戰略傳播管理:冷戰後美國國際形象構建研究 (北京:時事出版社,2008年11月)。

中華歐亞基金會編,地緣政治與中共外交戰略 (台北:大屯出版社,2006年6月)。

王玉民,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 (台北:洪葉文化,1999年3月)。

王祖龍,傳播研究101 (台北:學富文化,2007年6月)。

王海,西方傳媒對外報導策略 (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9年6月)。

王逸舟,中國對外關係轉型30年:1978-2008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12月)。

牛軍,後冷戰時代的中國外交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3月)。

田立仁,資訊時代的中國外交 (台北:潺川圖書有限公司,2007年6月)。

朱浤源主編,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 (台北:正中書局,2005年4月)。

李少南,國際傳播 (台北:黎明文化事業,1994年)。

李希光、周慶安主編,軟力量與全球傳播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

李智,文化外交:一種傳播學的解讀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

李智,國際政治傳播:控制與效果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8月)。

李金銓,大眾傳播理論 (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9月)。

呂亞力,政治學方法論 (台北:三民書局,2002年1月)。

呂秋文,如何撰寫學術論文:以「政治學方法論」為中心 (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7年2月)。

杜聖聰,兩岸真相密碼─中共對台宣傳的政策、作為與途徑 (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8月)。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 (台北:三民書局,2006年5月)。

胡百精,中國危機管理報告:2008-2009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4月)。

胡逢瑛、吳非,反恐年代中的國際新聞與危機傳播 (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2月)。

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和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編,新世紀中文傳播 (香港: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出版,2007年1月)。

俞正樑,全球化時代的國際關係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7月)。

范虹軼,最新黨的宣傳工作規程方法與案例展示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3月)。

倪世雄,西方國際關係理論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12月)。

張亞中,國際關係總論 (台北:揚智文化,2007年)。

張蘊岭主編,中國對外開放:戰略與實踐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11月)。

許志嘉,中共外交決策模式研究:鄧小平時期檢證分析 (台北:水牛出版社,2000年4月)。

許志嘉,當代中共外交政策與中美關係 (台北:生智文化,2004年6月)。

陳志敏、肖佳靈、趙可金,當代外交學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8月)。

黃清龍,報業還有明天嗎?─美、日、中媒體發展觀察 (台北: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4月)。

彭新良,文化外交與中國的軟實力:一種全球化的視角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年)。

郭瑞華,中共對台工作組織體系概論 (台北:法務部調查局印行,1996年12月)。

郭慶光,傳播學教程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11月)。

彭懷恩,政治學方法論Q&A (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1999年7月)。

葉至誠,社會科學概論 (台北:揚智文化,2000年3月)。

楊開煌主編、張執中、馬彥彬等著,胡錦濤政權之續與變論文集 (台北:問津堂書局,中國大陸研究學會出版,2007年)。

楊開煌編,中國改革開放卅年論文集 (台北:問津堂書局、中國大陸研究學會出版,2009年3月)。

趙建民編,大陸研究與兩岸關係 (台北:晶典文化,2005年9月)。

蔡東杰,當代中國外交政策 (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08年)。

鄭啟榮,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外交:1978-2008 (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8年12月)。

劉繼南主編,國際傳播:現代傳播文集 (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年)。

閻學通,中國國家利益分析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閻學通、孫學峰,中國崛起及其戰略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韓召穎,輸出美國:美國新聞署與美國公共外交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

(二) 翻譯書籍:
Andrew Heywood著,楊日青、李培元、劉兆隆、林文斌譯,最新政治學新論 (台北:韋柏文化,2002年3月)。

Hans J. Morgenthau著,徐昕、郝望、李保平譯,國家間政治─權力鬥爭與和平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8月)。

Howard H. Frederick著,陳建安譯,全球傳播與國際關係 (台北:揚智文化,1999年)。

Joseph S. Nye. Jr著,吳家恒、方祖芳譯,柔性權力 (台北:遠流出版社,2006年)。

Joseph S. Nye. Jr著,張小明譯、理解國際衝突:理論與歷史 (上海:上海世紀出版社,2006年)。

Monroe E. Price著,麻爭旗等譯,媒介與主權 (北京:中國傳媒出版社,2008年)。

Robert S. Fortner著,龐文真譯,國際傳播 (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1996年)。

(三) 官方資料與出版品
一、專書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中國研究導論:上輯 (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7年12月)。

新華社新聞研究所編,毛澤東新聞工作文選 (北京:新華出版社,1983年)。

二、期刊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企劃處,「中共近期擴大國際宣傳策略簡析」,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2009年3月12日),頁1-7。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企劃處,「近期大陸加強國際宣傳之觀察」,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2010年1月14日),頁21-23。

張宇韶,「「和諧社會」理論與中共政策實踐」,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2006年12月),頁8-11。

蔡明彥,「「十七大」以來中共外交政策分析」,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2008年11月13日),頁16-22。

三、研究報告
呂美莉,「我國國際傳播策略-趨勢面、實務面及制度面之研析」(台北:國際新聞處,2009年),行政院新聞局98年度研究報告。

徐郁喬、楊振富,「面對中國崛起,台灣與日本推動文化外交之研究—以加拿大多倫多駐外單位為例」(台北:駐多倫多新聞處,2009年9月),行政院新聞局研究報告。

蕭美蕙,「中國國家公關戰略研究」(台北:駐華府新聞處,2009年8月),行政院新聞局98年度獎勵研究發展研究計畫。

二、英文文獻:
Allen C. Hansen , USIA:Public Diplomacy in the Computer Age New York , 1988.

G.R. Berridge , Alan James, Dictionary of Diplomacy, London:Palgrave,2001.

Joseph S. Nye, The Challenge of Soft Power, Time, February22,1999.

Kishan S Rana , Bilateral Diplomacy. New Delhil:Manas Publications,2002.

Oren Stephens , Facts to a Candid Worl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5.

U. S. Advisory Commission on Public Diplomacy Report, Washington. , D.C, 1989.

U. S. Department of State, Dictionary of International R elations Terms,Washington. , D.C,1987.

三、期刊:
王玉貴,「論民間外交」,鹽城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5期 (2008年10月),頁91-96。

王紅、萬吉瓊,「我國新外交的為民意識初探」,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3 卷第1 期(2008年2月),頁44-47。

田建民,「21世紀中國公眾外交初探」,前沿,第12期 (2008年),頁126-132。

甘險峰、劉玉靜,「60年對外傳播的進展」,對外傳播,(2009年12月),頁33-34。

任孟山,「公共外交理論與實踐視域下的中國國家形象構建」,浙江傳媒學院學報,第2期 (2009),頁85-88。

全球中央,「人人需要大嗓門:中共推動大外宣,台灣的海外宣在哪裡?」,台灣財團法人中央通訊社,第7期(2009年7月),頁6;頁24-29。

李志永,「公共外交相關概念辨析」,外交評論,第2期 (2009年),頁57-66。

李俊融、李靜宜,「論「和平與發展」戰略觀下的「和諧世界」與「和諧社會」」,展望與探索,第7卷第6期(2009年6月),頁27-50。

李默,「中國公共外交現狀及發展建議」,消費導刊,(2007年5月),頁202-203。

宋榮華,「中國外交的神秘面紗悄然揭開─外交部公眾開放日活動側記」,國際公關,第3期(2005年),頁32-34。

林碧炤,「國際關係的轉變與研究:從封建王國到全球化時代」,國際關係學報,27期 (2009年1月),頁1-40。

周蕾,「公眾外交:全球化時代的國家戰略工具-公眾外交研究綜述」,前沿,第10期 (2008),頁198-200。

施子中,「從「大國外交」到「和諧世界」─中國外交戰略之轉變」,展望與探索,第5卷第1期(2007年1月),頁8-12。

唐小松、王義桅,「美國公共外交研究的興起及其對美國對外政策的反思」,世界經濟與政治,第4期 (2003年),頁22-27。

唐小松,「中國公共外交的發展及其體系構建」,現代國際關係,第2期 (2006年),頁42-46。

唐佳梅,「從“對外宣傳”到“公共外交”: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國對外報導的思路演進」,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第19卷第6期 (2008年11月),頁30-33。

高飛,「公共外交的界定、形成條件及其作用」,外交評論,第82期 (2005年6月),頁105-112。

張毓強、張楠,「“面向2008年的公共外交與國家形象論壇”述評」,現代傳播雙月刊,第3期總第146期(2007年3月),頁133-135。

張祥山,「從中共「和平崛起」到建構「和諧世界」的國際戰略看當前臺灣的外交戰略選擇」,展望與探索,第6卷第3期(2008年3月),頁22-41。

黃超,「試論發展中國公共外交」,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2卷第4期、總第78期(2005年10月),頁30-32。

黃超、張魁中,「中國的公眾外交」,阿壩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2卷第1期 (2005年3月),頁50-52、75。

馮敬鴻、陳得印,「美國公共外交分析」,瀋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卷第1期 (2007年1月),頁27-29。

楊一帆,「以人為本的外交新理念」,國際資料信息,第8期(2008年),頁6-13。

趙可金,「美國公共外交的興起」,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期 (2003年),頁86-92。

趙可金,「媒體外交及其運作機制」,世界經濟與政治,第4期 (2004年),頁21-26。

趙可金,「全球化時代現代外交制度的挑戰與轉型」,外交評論,第92期 (2006年12月),頁69-77。

廖宏斌,「我國公共外交的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期 (2007),頁111-114。

廖德智,「近年中共在非洲外交戰略軟權力運用之觀察」,展望與探索,第6卷第4期(2008年1月),頁72-90。

韓召穎,「美國公眾外交與美國對外政策」,太平洋學報,第4期 (2001年),頁28-38。

韓召穎,「公眾外交:美國對外政策的重要工具」,南開學報,第6期 (2001年),頁89-96。

蘇淑民,「公共外交與提升國家軟權力」,蘭州學刊,第2期總第173期 (2008年),頁23-27。

鐘龍彪、王俊,「中國公共外交的演進:內容與形式」,外交評論,第89期 (2006年6月),頁64-69。

四、研討會論文
張登及,「『軟權力』概念在國際關係理論中的發展試析:以冷戰後的中國為案例」,發表於「國際關係學會首屆年會暨台灣與國際關係的新紀元」學術研討會 (台北:國際關係學會,2008年5月10日)。

五、博碩士學術論文
曾秉芳,「『國家』行銷—公眾外交的新思維」,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5年6月)

傅筱琳,「軟性權力之概念與應用:以台灣的外交實踐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6年5月)。

廖登山,「後冷戰時期中國軟權力之研究」,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6年)。

歐陽群,「胡錦濤時期的文化外交政策研究」,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六、網路資源
「What is Public Diplomacy?」,Edward R. Murrow Center. Fletcher School of Tufts University,http://fletcher.tufts.edu/murrow/public-diplomacy.html
人民網 http://www.people.com.cn/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http://www.scio.gov.cn/xwbjs/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http://www.fmprc.gov.cn/chn/gxh/tyb/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http://www.moe.edu.cn/ 
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http://www.cipg.org.cn/jjgl/lsyg/
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http://www.chinaculture.org/gb/cn_whxh/node_2298.htm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國際線上) http://big5.cri.cn/gate/big5/gb.cri.cn/ 
中國評論新聞 http://gb.chinareviewnews.com/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廣播網) http://www.cnr.cn/ 
新華網http://www.xinhua.org/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