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507201720531200
DOI 10.6846/TKU.2017.00158
論文名稱(中文) 馬英九時期兩岸政治對話與政治談判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The study of the cross-strait political dialogue and political negotiations-period of Ma Ying-Jeou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na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5
學期 2
出版年 106
研究生(中文) 陳威志
研究生(英文) CHEN WEI CHIH
學號 704270049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繁體中文
口試日期 2017-06-10
論文頁數 128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潘錫堂
委員 - 陳一新
委員 - 李允傑
關鍵字(中) 兩岸關係
九二共識
政治對話
政治談判
關鍵字(英) Cross-Strait Relations
1992 Consensus
political dialogue
political negotiations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兩岸自1949年分治迄今,逾68年之久,兩岸關係從武裝衝突對峙,到1979年「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三不政策維持38年,到1987年進展開放探親,展開民間交流,直到1992年達成一中各表、各說各話的共識,擱置雙方政治爭議,就兩岸民生議題展開政治對話與政治談判;然兩岸交流協商後歷任總統,以馬英九執政期間,採「不統、不獨、不武」之兩岸政策,秉持「先易後難、先經後政」的原則,使得兩岸交流互動頻繁,從兩岸主管機關互動、事務性協商協議簽訂、兩岸民間交流活動(如國共論壇、兩岸一甲子研討會、兩岸和平論壇等)之政治對話,到官方準政治談判之「馬習會」等等,使得兩岸政治對話與政治談判達到歷史高峰,為建立爾後兩岸處理爭端的模式及典範。
英文摘要
Since the cross-strait since 1949, more than 68 years old, cross-strait relations from armed conflict confrontation, to 1979, "no contact, no negotiation, no compromise" three no policy to maintain 38 years, to 1987, Private exchange, until 1992 reached a table, the consensus of each of the words, put aside political disputes between the two sides on the cross-strait livelihood issues to start political dialogue and political negotiations; then cross-strait exchanges after consultation with the President, Ma Ying-jeou during the ruling, And the cross-strait exchanges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 and the cross-strait exchanges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two sides"), and the cross- Such as the Kuomintang Forum, the cross-strait talks, the cross-strait peace forum, etc.), to the official quasi-political negotiations "horse learning" and so on, making cross-strait political dialogue and political negotiations reached a historical peak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ubsequent cross- The model and model of the disput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次
第一章   導論	1
第一節   問題背景與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目的	6
第三節   基本概念的界定	8
第四節   研究途徑與研究方法	13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15
第二章	馬英九的兩岸政策及其影響因素	17
第一節   馬英九的兩岸政策	17
第二節   馬英九兩岸政策的影響因素	22
第三節   「一個中國」的解讀與臺灣政治定位的困境	31
第三章	兩岸關係發展面臨的政治難題	35
第一節   臺灣國際生存空間問題	35
第二節   兩岸的政治文化差異問題	38
第三節   兩岸的軍事互信與軍購問題	45
第四節   兩岸交流合作是否全面和深入的探討	52
第四章	馬英九時期臺灣推動兩岸政治對話與談判的理想與現實	57
第一節   從馬英九2008年520就職演說看其對兩岸政治對話與談判之立場	57
第二節   影響兩岸政治對話與談判之因素分析 (含國內、大陸、美國)	63
第三節   中共對兩岸政治對話與談判之理念及推動	73
第四節   馬英九主政時期兩岸政治對話與談判之乍現與困頓	78
第五章	兩岸政治對話實例	85
第一節   國共論壇	85
第二節   兩岸ㄧ甲子政治對話	90
第三節   首屆兩岸和平論壇	94
第四節   馬習會的政治對話	97
第六章	結論	103
第一節   研究成果與研究發現	103
第二節   研究建議與後續研究	106
參考書目	111
附錄	116
附錄一	紀念「告臺灣同胞書」30周年 胡錦濤發表重要講話	116
附錄二	辜汪會談共同協議	123
附錄三	馬英九2008年520就職演說	124

 
表目錄

表 1   馬英九政府時期兩岸簽訂協議統計表	2
表 2   第一屆至第十屆國共經貿論壇(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統計表	86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壹、	專書
1.	Charles E.Lindblom,劉明德譯,<政策制定過程>,《The Policy-Making Process》,(臺北:桂冠圖書,1998年2月)。
2.	Robert L. Downen著,翟國瑾譯,《臺灣關係法析論》,(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1年)
3.	中美關係報告編輯小組,《中美關係報告1979-1980》,(臺北:中央研究院美國文化研究所,1980年)。
4.	中華民國102年《四年期國防總檢討》編纂委員會,《中華民國102年《四年期國防總檢討》編纂委員會》,(國防部2013年3月)。
5.	王超,《談判分析學》,(北京:中國對外貿易出版社,1999年1月)。
6.	包宗和,《臺海兩岸互動的理論與政策面向1950-1989》,(臺北:三民書局,1993 年9 月)。
7.	石之瑜,<正面辯 論邦聯制>,《共黨問題研究》(臺北:2001年9月)。
8.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參考諮詢問題選輯 》,(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8年10月)。
9.	李明璁,<體檢我,我是不潔的異己?>,《中國時報(臺北)》,2003年3月6日。
10.	李英明,《全球化時代下的臺灣如何走出困境》,(臺北:生智文化,2001年2月27日)。
11.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 (臺北:三民書局,1984年9月)。
12.	邱垂正,《兩岸和平三角建構》,(臺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08年4月)。
13.	邵宗海,《新形勢下的兩岸政治關係》,(臺北:五南出版,2011 年10 月)。
14.	姬斌,《國務院機構改革概覽》,(北京:新華出版社,1998年3月)。
15.	張亞中,《兩岸主權論》,(臺北:生智文化公司出版,1998年11月)。
16.	張亞中,<中國主權歸屬與兩岸國家人格的再詮釋— 一個中國,兩個中國人國家(一中兩國)>,《問題與研究》(臺北:1994年10月)。
17.	郭正亮,<國家聯合的政治類型>,朱浤源編,《一國良制論文集》(臺北:臺灣大學三研所等,1999年6月)。
18.	郭壽旺,《華府智庫對美國臺海兩岸政策制定之影響:對李登輝總統九五年訪美案例之硏究》,(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6年7月20日)。
19.	陳姿伶,「個案研究的方法論與實務」,中興大學農業推廣教育研究所。
20.	陳毓鈞,《胡錦濤時代的中美臺動向──維持現狀.遏制台獨》,(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6年2月)。
21.	彭懷恩,《臺灣發展的政治經濟分析》,(臺北:風雲論壇,1995年)。
22.	馮啟人,《美國對華政策與臺灣問題》,(臺北:海峽學術,2002年12月)。
23.	黃嘉樹、劉杰 合編,《兩岸談判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年10月)。
24.	楊永明,《『特殊兩國論』下的兩岸關係與臺灣安全環境》,(臺北,臺灣國家定位學術會議,臺灣法學學會)。
25.	楊開煌,《談判策略研究—與中共談判》,(臺北:冠志出版社,1994年9月)。
26.	楊開煌,<兩岸政治性談判的可能性、方式及其評估>,《兩岸關係與中國前途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民主基金會,1991年11月9日)。
27.	楊劍,<中華復興與臺灣社會統一動力的重建>,《世界新格局與兩岸關係:和平與發展的展望》,(臺北:淡江大學國際研究學院,2006年初版)。
28.	葉重新,《教育研究法(第二版) 》,(臺北:心理出版社,2004年10月)。
29.	周志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機遇管理:全國臺灣研究會2009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選編》,(九州出版社2009年版)。
30.	趙全勝,傑若德‧馬瑞,<越南統一之辯證>,《分裂與統一》,(臺北:桂冠,1994 年)。
31.	潘錫堂,《兩岸關係與大陸政策》,(臺北:新文京出版公司,2006年3月1日)。
32.	蔡瑋,《中共涉臺決策與兩岸關係發展》,(北京:風雲論壇,2000年2月)。
33.	蕭新煌、瞿海源主編,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4年)。
34.	閻學通、漆海霞編,《國際形勢與臺灣問題預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7月)。
35.	韓乾,《研究方法原理》,(臺北:五南出版社,2009年10月)。
36.	魏鏞、朱志宏、詹中原、黃德福等,《公共政策》,(臺北:國立空中大學,1991年3月)。
貳、	期刊
1.	中美關係報告編輯小組,《中美關係報告1979-1980》,(臺北:中央研究院美國文化研究所,1980年)。
2.	丁東,<周永康案一瞥>,《明報》,第585期 2014年9月1日。
3.	文現深,<大陸政策馬團隊準備好了嗎?>,《天下雜誌(台北)》,第397期,2008年5月。
4.	王逸舟,<面向 21 世紀的中國外交:三種需求的尋求及其平衡>,《戰略與管理》,(北京:1999 年第 6 期)。
5.	王嘉州,<經濟發展與政治民主化的量化分析:臺灣經濟與大陸現況的檢視>,《中國事務季刊》,(臺北:2001年10月,第6期)。
6.	江丙坤,<承擔兩岸協商、交流、服務的神聖使命>,《兩岸經貿月刊》,第197期,2008年5月。
7.	何清漣,<「馬習會」對台灣政治影響有多大?>,《看雜誌》,第162期,2015年12月1日。
8.	吳玉山,<抗衡或扈從:面對強鄰時的策略選擇(下)>,《問題與研究》,(臺北:第36卷第3期,民國86年3月)。
9.	吳琬瑜、何榮幸、王曉玟,<專訪蔡英文:打贏九合一,中國也會轉向民進黨>,《天下雜誌》,第551期,(2014年7月9日)。
10.	沈富雄,賴祐民,<兩岸共組國協,臺琉 同時廢武—解決臺海問題的新模式>,《中國事務季刊》(臺北:2001年7月)。
11.	邱立本、童清峰,<獨家專訪: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兩岸高峰會懸念馬英九爭取APEC 會晤習近平>,《亞洲週刊(香港)》,第28 卷1 期(2014 年1 月)。
12.	邱坤玄,<胡錦濤訪美的意涵與發展>,《中共研究(臺北)》,第三十六卷,第五期。
13.	邵宗海,<馬英九大陸政策的內涵>,《明報月刊(香港)》,第四十三卷,第四期,2008 年4 月。
14.	柳金財,<『一中一臺』架構下民主進步黨大陸政策分析—『泛美麗島系』與『泛新潮流系』政策爭論與政策選擇>,《東亞季刊》(臺北:1998 年 1 月)。
15.	徐青,<馬英九大陸政策的本質特點>,《中國評論月刊(北京)》,第142 期,2009 年10 月。
16.	張亞中,<『兩岸和平發展基礎協定』芻議>,《中國評論月刊(臺北)》,第130 期,2008 年10 月號。
17.	張亞中,<對『一個中國架構下邦聯』的思考>,《政策月刊》(臺北:2000年9月)。
18.	張祖謙,<國防現代化與臺灣問題>,《戰略與管理》,(北京:1999 年第6期)。
19.	張登及,<國內兩岸關係理論研究取向發展試析>,《共黨問題研究》,(臺北:第27卷第3期,2001年3月)。
20.	曹長青,<美對臺軍售勢力不可小覷>,《展望與探索》,第8卷第7期 民國99年7月。
21.	郭瑞華,<「520」後的中共對臺人事布局與政策動向>,《展望與探索》,第6卷第6期 民國97年6月。
22.	黃秀端,<總統、國務卿與國家安全顧問>,《美國月刊(臺北)》,第5卷第6期(1990年10月)。
23.	楊偉中,<五大軸線建構馬英九兩岸政策>,《新新聞(臺北)》,第1156期,2009年5月7日。
24.	潘錫堂,<第八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評析>,《展望與探索》,第10卷第8期 民國101年8月。
25.	橋爪大三郎,<文革對世界的衝擊,紅衛兵與「全共鬥」 兼談60年代日本的新左翼>,《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36期,1996年8月)。
參、	報紙
1.	大公報(香港)。
2.	中國時報(臺北)。
3.	中時晚報(臺北)。
4.	青年日報(臺北)。
5.	聯合報(臺北)。
6.	聯合早報(臺北)。
肆、	網路
1.	BBC 中文網,http://www.bbc.co.uk。
2.	工商電子時報, http://news.chinatimes.com。
3.	中央社即時新聞 CNA NEWS,http://www.cna.com.tw/。
4.	中央研究院電子報, http://newsletter.sinica.edu.tw。
5.	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
6.	中國評論新聞網,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7.	今日報導刊, http://www.herald-today.com。
8.	天下電子雜誌,http://www.cw.com.tw。
9.	自由電子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10.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全球網,http://www.mac.gov.tw。
11.	旺報, http://www.chinatimes.com。
12.	風傳媒,http://www.stormmediagroup.com。
13.	環球時報, http://news.sina.com.cn/。
14.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
15.	蘋果日報網站, http://www.kmt.org.tw。
16.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https://zh.wikipedia.org。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