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507201713485300
DOI 10.6846/TKU.2017.00147
論文名稱(中文) 青春,就是用來懷念的—分析華語兩岸青春電影
論文名稱(英文) Youth is meant to be Nostalgic---An Analysis of Youth Films in China and Taiwan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Mass Communic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5
學期 2
出版年 106
研究生(中文) 趙毓琪
研究生(英文) Yu-Chi Chao
學號 600050289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7-06-15
論文頁數 101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楊明昱
委員 - 莊伯仲
委員 - 唐大崙
關鍵字(中) 青春電影
懷舊
意識形態
關鍵字(英) Youth films
Nostalgic
Ideolog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青春電影一直以來是國內學者研究的焦點,有別於以往的青春電影,2010年左右,兩岸華語的青春電影開啟一波密集的青春電影懷舊風潮,從2007年《不能說的秘密》一直到去年的《六弄咖啡館》,兩岸華語青春電影的懷舊風潮系列就多達三十幾部,因此本研究以以往青春電影的研究為基礎,進一步探討青春電影以懷舊敘事手法,研究愛情與社會變遷下的青春成長與懷舊議題。以四部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我的少女時代》、《中國合夥人》、《女朋友‧男朋友》為例。

    研究發現1980年代的青春電影,因兩岸的政治社會變遷而影響到男女主角的愛情觀,但兩岸電影所呈現的風格卻截然不同,中國青春電影呈現青春的陰鬱、悔暗面向較多,而台灣青春電影的小清新風格展現懷舊氣氛的正向性。另外,在社會政治變遷的影響下,兩岸的青年學子在面對未來與夢想的時候也表現出不同的價值觀與對未來的渴望,兩岸青年都有著那個年代的美國夢,探究其追尋原因與初衷發現文本隱藏了中國與台灣的不同社會脈動與文化意涵。
英文摘要
Youth film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point of domestic scholars, different from the previous youth film, around 2010, cross-strait Chinese youth film start a wave of intensive youth film nostalgia, "Secret" and "At Café 6" from 2007 until last year, youth film in Chinese was produced over 30 movies. The study of the youth film in the past, to further explore the young film to nostalgic narrative techniques, the study of love and social change, discuss the issue of the youth growth and nostalgia. To the four films "So Young", "Our Times", "American Dreams in China", "GF*BF" as an example for this study.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youth film of the 1980s, because of cross-strait political and social changes affect the male and female love of the concept, but the style of the cross-strait film is very different, the Chinese youth film showing the gloomy youth, The small freshness of youth film shows the positiveness of the nostalgic atmosphere. In addi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changes, the young students on both sides of the strait also show different values and cravings for the future dream.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s have the American dream of that era and explore the reasons, we found that the text hides the different social pulsation and cultural implications of China and Taiwan.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概念定義.....................................................................................1
第二節、文獻探討與研究問題.....................................................................................9
第三節、理論架構與研究方法.....................................................................................14
第四節、研究架構.........................................................................................................19

第二章、華人青春電影的發展脈絡與兩岸關係................................................................21
第一節、兩岸電影發展歷史.........................................................................................21
第二節、早期青春電影發展.........................................................................................24
第三節、近期青春電影現況.........................................................................................27

第三章、青春時期的愛情好夢幻........................................................................................30
第一節、青春不識愁滋味的成長與困境.....................................................................30
第二節、愛情的多樣面貌.............................................................................................38
第三節、愛情在懷舊中的意涵.....................................................................................47

第四章、社會變遷下的青春成長........................................................................................54
第一節、社會變遷下的產物—成長與友情.................................................................54
第二節、「美國夢」「中國夢」亦或「台灣夢?」.....................................................66
第三節、懷舊集體回憶.................................................................................................73

第五章、結論........................................................................................................................86
第一節、研究結論.........................................................................................................86
第二節、研究建議.........................................................................................................91
參考書目................................................94
附錄...................................................100

表目錄
表 1台灣近期電影兩岸票房比較 ………………………………………………22
表 2中國近期電影兩岸票房比較 ………………………………………………22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中文
Baudrillard, J.(1998)。《擬仿物與擬像》洪凌譯,台北:時報出版社。

Erikson, H. (1998)。《同一性:青少年與危機》孫明之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Foucault, M. (1992)。《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劉北成、楊遠嬰譯。台北:桂冠圖書出版社。

Fiske, J.(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張錦華等譯。臺北:遠流。

Horkheimer, M. and T. Adorno (2006)。《啟蒙辯證法》渠敬東、曹衛東譯。上海:人民出版社。

Jensen, K. B. & N. W. Jankowski (1996)。《大眾傳播研究方法—質化取向》唐維敏譯。臺北:五南。

Pickowicz, P.(1995)。〈「通俗劇」、五四傳統與中國電影〉蕭志偉譯,《文化批評與華語電影》編。台北:麥田出版社。頁35-67。

Turner, G. (1998)。《英國文化研究導論》唐維敏譯。臺北:亞太。

Silverstone, R.(2002)。《媒介概念十六講》陳玉箴譯。台北:韋伯文化。

小野(1999)。〈小小撒個謊—台灣新電影傳奇〉。《狂飆八0:紀錄一個集體發聲的年代》。台北:時報。頁132-140,

方筱涵(2012)。《青春成長藍圖──以電影《九降風》、《酷馬》與迷你影集《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為例》。國立清華大學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

王小峰(2008)。〈中國電影收復失地〉,《三聯生活週刊》第六期36-39頁。

王建磊(2016)。〈芻議國產青春電影的「共識性」表達〉。《當代電影》第3期。頁172-174。

王美珠(2012)。〈音樂與符號〉。《藝術評論》,第二十三期。頁67-97。

甘蘭(2009)。《以懷舊情境探討文化創意產業之體驗行銷》。銘傳大學碩士論文。

安東尼奧•梅內蓋蒂(2007)。《電影本體心理學:電影與無意識》。 艾敏、劉儒庭譯。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原中國廣播電視)。

何穎舒(2016)。《構建新加坡當代電影:青春成長與電影社群》。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碩士學位論文。

余攸英(2007)。〈集體記憶和香港〉。《文化研究@嶺南》,第四期。頁1-3

吳曉丹(2012)《新世紀台灣青春片研究》。南京藝術學院碩士論文。

宋娜(2010)。《後現代語境下的影像拼貼—20世紀末以來大陸電影的懷舊風格研究》。山東大學碩士論文。

李天鐸(1996)。《八○年代台灣(新)電影的社會學探》。台北:時報。

李天鐸(1996)。《當代華語電影論述》。台北:時報。

李水、張慧芬(2013)。〈近十年台灣新生代青春電影特質分析〉。《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5卷第1期。頁1-49。

李依倩(2006)。〈歷史記憶的回復、延續與斷裂:媒介懷舊所建構的「古早台灣」圖像〉。《新聞學研究》。第八十七期。頁51-96。

李俊澤(2015)。《當代台灣青少年電影中的成長敘事(2008-2012)》。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李雪雪(2014)。《90年代以來的大陸青春電影研究》。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卓貞男(2013)。《懷舊意象之辯證性研究: 以新竹市漫遊經驗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碩士論文。

林怡靖(2010)。《文化與懷舊情懷的關聯性探討-以電影「艋舺」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芝瑩(1998)。《英國文化研究與意識形態批判:霍爾論點之探討》。淡江大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胡清暉(2003)。《後殖民語境下的華語電影-解讀西方影展的「中國熱」現象》,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夏春祥(1997)。〈文本分析與傳播研究〉。《新聞學研究》,第五十四集。頁141-166。

徐樂眉(2011)。《百年台灣電影史》,台北:揚智出版社。

迷走(1991):〈序言-邁向後-新電影的電影批評〉,迷走、梁新華(編),《新電影之死》。台北:唐山出版社。頁11-17。

張源潮(2015)。《新世紀以來大陸青春校園電影研究》。山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張璐(2012),《當代台灣青春電影研究》,重慶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張鐵志(2015)。《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能改變世界嗎?》。新北市: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梁村(2014)。《小時代情結:台灣新青春電影研究》。廈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許允斌(2001)。《台北2001》。台北:台北市政府新聞處。

郭靜晃(2006),《青少年心理學》,台北:紅葉文化。

陳冠伶(2010)。《美麗的回憶 閃亮的生意-懷舊經濟下的校園民歌》。南華大學碩士論文。

陳誌哲(2015)。《臺灣同志電影的角色形象與人際關係:次類型「青春」與「後青春」之比較》。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碩士論文。

陳儒修(2012)。《走出悲情:台灣電影的另一種面貌》。中華傳播協會年會論文。

陳靜、胡京武(2017)。〈論電影音樂的敘事作用〉。《電影文學期刊》第16期 。頁120-121

彭懷恩(2003)。《人類傳播理論Q&A》。台北市:風雲論壇出版社有限公司。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期刊》第八期。頁7-41。

陽曼(2006)。《找尋逝去的時間、記憶和自我:試論世紀末中國大陸和香港的懷舊電影》。湖南師範大學碩士班論文。

楊乃甄(2010)。《解讀電視劇《光陰的故事》的懷舊政治》。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

廖炳惠(1994)。《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台北:麥田。

廖陽(2012)。《台灣新世代青春電影研究》。華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趙靜蓉(2009)。《懷舊:一種永遠的文化鄉愁》。北京:商務印書。

劉玉婧(2016)。〈淺談電影符號學在影片表達上的應用〉。《今傳媒(學術版)》第03期。頁數92-93。

劉莉 (2015)。〈青春的圍成—台灣導演易智言專訪〉。《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第四期。頁1-4。

鄭永斌(2013)。《電影媒體上班族群媒體療癒風潮之研究—以電影海角七號為例》。東方設計學院碩士論文。

魯迅(1935)〈什麼是“諷刺”?〉答文學社問。《雜文月刊》第三號。
http://www.millionbook.net/mj/l/luxun/qjtz1/027.htm

儲雙月(2011)。《轉型期語境下中國懷舊電影研究》。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謝昀倫(2015)。〈音樂中的懷舊情感探討〉。《藝術評論第二十八期》。台北: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頁101-145。

謝憶凡(2016)。《羅大佑國語歌詞之語言風格研究》。國立中興大學碩士論文。

羅志平(2010)。《金門行業文化史》,台北市:秀威資訊科技。

蘇筠婷(2014)。《21世紀初台灣青少年校園成長電影研究(2001-2010)》。國立中興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網路文章

菊報https://buzzorange.com/2015/12/04/taiwan-movie-problems/
人民日報https://kknews.cc/zh-tw/education/6kg9rzq.html
中國時報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211000560-260109
聯合報https://udn.com/news/story/6/1807055



英文 

Althusser, L.(1971),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 New York and London: Monthly Review Press.

Berger, A. A.(1995),Cultural Criticism: A Primimer of Key Concepts. New York : Thousand Oaks, CA: Sage.

Davis, F. (1979),Yearning for Yesterday: A sociology of Nostalgia. London: Free Press.

Fairclough, N.(1995),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 New York: Routledge.

Foucault, M.(1973),The Order Of Things: An Archaeology Of the Human Science. New York: Vintage Books. Free Press. 

Halbwachs, M. (1992),On Collective Memory (L. A. Coser, Trans.). London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td., 

Hall S.(1975),Tony Jefferson (Editor),Resistance Through Rituals:Youth Subculture in Postwar Britain. New York : Routledge.
 
Sardar Z.(2010),Introducing Cultural Studies. London : Icon Books Ltd; Reprint edition .

Putnam, L & Dennis K. Mumby (2013) The Sage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Advances in Theory, Research, and Methods. New York:Sage Pubns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