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507201709081700
DOI 10.6846/TKU.2017.00133
論文名稱(中文) 探尋屬於我們的民主教室-輔以班會對話分析
論文名稱(英文) In Search of Our Democratic Classroom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5
學期 2
出版年 106
研究生(中文) 詹皓雲
研究生(英文) Hao-Yun Chan
學號 603750190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7-06-15
論文頁數 155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張月霞(yuehhsiac@gms.tku.edu.tw)
委員 - 陳麗華(newcivichope@gmail.com)
委員 - 宋佩芬(sungpeif@gmail.com)
關鍵字(中) 民主
民主教育
共同體
班會
對話分析
關鍵字(英) Democracy
Democratic Education
Community
Class Meeting
Discourse Analysis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教育哲學家Dewey(1916)指出:民主並不僅是一種政府形式,它主要是一種共同生活的模式,也是協同溝通經驗的模式。本研究即因有感於學校教育中民主環境之不足,而欲實踐、記錄、省思一段努力在班級中營造民主環境的歷程,最終勾勒出一個民主教室成長的真實樣貌。
    為建立民主環境,研究者先以Dewey關於民主與共同體的論述,和佐藤學學習共同體的理念為典範,析理出民主教室經營的四項原則:教師身教、安心氛圍、協同學習、自主參與。再者,研究者選擇能使學生主動參與班務的班會,以其對話作為觀察分析學生民主程度改變的媒介,因此另從Habermas、Freire等多位學者的理論整理出民主言談的四個特性:互為主體性、開放性、倫理性、批判性,並參酌審議式民主的原則設計班會活動。
    本研究採批判取向的質性研究,研究者兼任五年級新班級的導師,參與觀察整段研究歷程,另有一位協同研究的教師,提供完全觀察的局外人視角。在一個學期的研究期間,研究者以自身的研究日誌,與學生在班會討論的對話錄音,作為分析的主要資料,從中探見許多屬於「我們這一班」的民主價值。
    研究者以三種角度闡述研究結果與發現,一是順敘性的敘寫師生共構民主教室的蹣跚歷程;再則從學生的人物故事,析論民主成長的景象與不民主的原由;三從普似為對立的幾組價值觀切入,說明我們這處民主教室在處遇的社會環境中所面對的矛盾與困頓,以及我們應對的方式與心態。
    從研究結果析見的結論是:民主素養的本質終究是「愛」,有愛才能包容與接納。而要求得民主,主導者就需尋求成員間主體性的平衡,才能發自內在形成真正的共同體。欲觀察民主成長的程度,則可視一個體是否從自以為是走向多元開放,後能理性的擇善固執。經營民主教室實屬不易,不僅需要耐心呵護,更需認知其沒有範本、沒有終點的特性,探尋民主,就是探尋獨一無二的自我。
    最後,對學校教育者的建議是:應常態進行實質的學生自治活動,並增加協同性的學習活動、多關注於學習者內在的多樣性。對有意進行民主教育研究者的建議則是:能多探究情意教學在民主教室中的效果、運用更富有後設思維的作法收集資料,亦可探討公民行動的學習對建立民主共同體的影響。
英文摘要
Given that school education had failed to practice democracy thoroughly, the researcher, as a fifth-grade teacher, tried hard to build a democratic environment in his classroom.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outline a realistic state of democratic growth during class meetings in the classroom, where the dialogues among the teacher and the students were collected in order to record and analyze their change. Thus, this study reviewed theories on democracy, community, class meeting and discourse analysis.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was adopted to depict the difficult progress in democracy cultivation. After the analysis, the researcher gave thick description from three aspects:(1) to see the process as a ship journey which always rises and falls on the sea,(2) to list democratic literacy and communication disability factors grounded from his students’ stories, and (3) to discuss some paradoxical values that influenced and shaped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democratic classroom.
From the study we drew conclusions: (1) The essence of democracy literacy is definitely “Love”. (2) Achieving democracy is to maintain the balance among subjects. (3) Democracy progress can be told by the dynamic change (from self-centered to open-minded) the rational insistence on good virtue. (4) Managing a democratic classroom needs a lot of patience.  There’s no ideal model to follow, and it’ll never be totally accomplished. Nevertheless, we can always find democracy in our living fields.
Finally, the researcher offered the suggestions to the schools and the future researchers caring about democratic education.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核心問題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壹、研究範圍的模糊界線	6
貳、研究方法的限制與越界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民主教室的理想圖像	7
壹、Dewey的民主共同體	7
貳、佐藤學的學習共同體	10
參、民主教室的經營原則	15
第二節 教室言談的民主潛力	20
壹、言談的民主樣貌	20
貳、教室言談分析	27
第三節 成就民主對話的班會	36
壹、以班會實踐公民教育	36
貳、民主班會的民主原則	37
參、民主班會的程序	41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1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51
壹、研究方法	51
貳、研究架構	52
第二節 研究流程與步驟	53
第三節 研究場域與研究參與者	55
壹、研究場域	55
貳、研究參與者	58
第四節 民主班會的實施	64
壹、民主班會的議題	64
貳、民主班會的形式	67
參、民主班會的指導要點	70
第五節 研究資料蒐集與分析	72
壹、資料的蒐集方式	72
貳、資料的處理與分析	74
第六節 研究信效度與研究倫理	80
壹、質性研究的信效度	80
貳、研究的倫理議題	8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發現	83
第一節  民主教室的共構歷程	83
壹、風和日麗 / 理想願景的建立/ 民主大船浩蕩出航	83
貳、濃霧密佈 / 現實環境的阻撓 / 暗流、觸礁、暴風雨	95
參、撥雲見日 / 理想與現實的辯證 / 繼續航向民主彼岸	99
第二節	民主教室裡的人物故事	105
壹、那些教會我們民主的同學	105
貳、教室裡的溝通弱勢	118
第三節	我們的教室,我們的民主	122
壹、民主 vs. 權威?	122
貳、協同 vs. 競爭?	125
參、個體 vs. 群體?	13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35
第一節  暫時的結論:所以民主是…	135
壹、民主素養的本質終究是愛	135
貳、民主之路是尋求主體間平衡的過程	136
參、民主成長是從確定到不確定,再到確定的動態歷程	137
肆、民主教室需要耐心經營、悉心呵護,沒有範本亦沒有終點	138
第二節  對民主教育志同道合者的建議	139
壹、對憧憬民主學校之教育者的建議	139
貳、對興趣民主教育之研究者的建議	141

參考文獻	142
中文文獻	142
外文文獻	150

附錄	152
附錄一 研究家長同意書	152
附錄二 班會紀錄本前言	153
附錄三 審議班會記錄單 (示例)	154
附錄四 班會問卷	155


表次
表3-1  學生議案……………………………………………………………………65
表3-2  官方議案……………………………………………………………………66
表3-3  意見分享型班會……………………………………………………………67
表3-4  共識凝聚型班會……………………………………………………………68
表3-5  各種資料編碼的組成方式…………………………………………………75
表3-6  轉譯符號表…………………………………………………………………76
表3-7  研究日誌分析示例…………………………………………………………77
表3-8  班會對話逐字稿分析示例…………………………………………………78
表3-9  增進信度與效度之策略……………………………………………………80


圖次
圖3-1 研究架構圖…………………………………………………………………52
圖3-2 研究流程圖…………………………………………………………………53
圖3-3 本研究的三角檢證設計……………………………………………………81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內政部(1965)。會議規範。中華民國內政部。2016,8月5日,取自www.moi.gov.tw/files/civil_law_file/d_38520_6086921296.doc
尹小敏(2009)。對話理論視野下學生課堂話語權的構建原则。合肥師範學院學報, 27(2),107-110。
日本望月小學(2015)。第16回公開學習研究會資料。日本:望月小學。
王丙琴(2006)。對話教學的歷史性探索。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11(3),22-23。
王美琇(2008)。小組討論中同儕互動之言談分析。國立臺東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王音萍(2008)。學校生活世界言談之批判論述分析。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王迺淳(2007)。「問題討論」班會模式之建構與實踐。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王梅玲(2012)。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2016,8月8日,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679268/
王淑俐(1997)。教師說話技巧-教師口語表達在教學與師生溝通上的運用。台北:師大書苑。
王瑞馨(1999)。	國小一年級兒童之生活經驗在社會科課程中的角色。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佐藤學(2012)。學習的革命:從教室出發的改變(黃郁倫、鍾啟泉譯)。臺北市:天下雜誌。(原著出版於2012)
佐藤學(2013)。我看「學習共同體」在台灣的普及歷程。2016,7月23日,取自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51192
佐藤學(2013)。學習革命的最前線:在學習共同體中找回孩子的幸福。(黃郁倫譯)臺北市:遠見天下。(原著出版於2011)
佐藤學(2014)。學習革命的願景:學習共同體的設計與實踐(黃郁倫譯)。臺北市:遠見天下。(原著出版於黃)
佐藤學(2015,11月20日)。發表於日本「濱之鄉小學第18回教育研究發表會」。
何仕(2007)。 蘇格拉底“產婆式”教學法對高校教学的啟示。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9(4),121-123。
何萬福(2005)。傳統與批判詮釋學研究--高達美與哈伯瑪斯對話與宗教詮釋的意義。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何嘉 (2010)。杜威的民主社會教育價值取向探析。基礎教育,7(10),19-23。
何衛平(2002)。高達瑪。台北:生智。
吳瓊洳(2005)。國民中學班級情境中的師生權力運作策略之研究。台北:五南。
吳麗環(2006)。一位幼教師教學反省之探究-以實施方案教學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李怡英(2002)。探討意見衝突在小組互動中的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玫燁(2012)。國小中年級的教室言談之研究-以國語文教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郁文(2001)。團體動力學:群體動力的理論、實務與研究。臺北市:桂冠。
李詠吟、單文經(1997)。教學原理。臺北市,遠流。
李曉菁(2004)。「問題探討式」班會模式之實驗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周武昌(2009)。對話研究及其在教育對話文本的詮釋分析。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宗欣儀(2007)。問題導向學習應用於班會活動以提升學生問題解決能力之行動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林清江(1991)。教育社會學新論。台北:五南。
林火旺(2005)。審議民主與公民養成。國立台灣大學哲學評論,29,103-143。
林立樹(2005)。美國文化史。台北:五南。
林佳範(2010)。國民中小學實踐學生自治理念之模式探究。教育部國教司專案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林姿君(2000)。同儕互動中閱讀策略使用歷程之探討-以國小四年級國語科小組討論為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國明、陳東升(2004,2月6日)。公民投票與審議民主。發表於「公投民主在台灣學術研討會」。
林國明(2012)。多元審議與公民社會。載於Gastil, J., Levine, P(2012)。.審議民主指南:21世紀公民參與的有效策略(劉介修、陳逸玲譯)。臺北市:群學。(原著出版於2005)
林琴芳(2001)。師生口語溝通之分析。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寶山(1998)。教學原理與技巧。台北:五南。
邱旻昇(1999)。從期望地位的觀點探討學生在科學小組討論中互動的平等性。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施宜煌(2000)。教師教學語言行為影響學生學習之探討。教師之友,41(5),37-42。
洪泉湖 (1999)從多元文化教育的觀點論公民養成。公民訓育學報(8), 167-179。
香港教育統籌局 (2005)。高中及高等教育新學制—投資香港未來的行動方案。2016年7月9日,取自http://334.edb.hkedcity.net/doc/chi/report_c.pdf
香港課程發展議會與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2015)。通識教育科課程及評估指引(中四至中六)。2016年7月9日,取自http://ls.edb.hkedcity.net/file/web_v2/C_and_A_guide/201511/LS_CAGuide_c_2015.pdf
孫郁農(2005)。國小教室言談分析-一個國小高年級國語課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孫敏芝(1989)。教師期望與師生交互作用:一個國小教室的觀察。高雄:復文。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2017年6月1日,取自http://12cur.naer.edu.tw/upload/files/96d4d3040b01f58da73f0a79755ce8c1.pdf
徐美蓮(1995)。班會-民主法治教育的起點。國教天地,111,4-7。
翁子明(2004)。是教師權威主導教學活動嗎?-以一個國小四年級數學課教室言談為例。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翁書郁(2006)。小組討論融入作文教學實施模式之研究~以花蓮縣明恥國小三年級為例。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語文科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康博為(2006)。資訊通訊科技應用於國民小學數學科面積概念之研究-以小組討論教學為例。臺中教育大學數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張天寶(2000)。試論主體性教育的基本理念。教育研究,8,13-18。
張國松(2002)。班級團體動力。載於吳宗立主編,班級經營:班級社會學(頁27-66)。高雄:復文。
張佑州(2004)。國民小學教室言談之研究-以五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為例。臺中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張秀雄(2005)。議題中心課程模式在規劃學校本位課程的應用-以社會學習領域為例。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4(2),6-23。
張茂源、吳金香 (2006)。後現代主義與友善校園。學校行政(46),159-171。
張倢妤(2008)。審議式班會對學生民主行為能力之影響評估。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渼惠(2013)。國小高年級學生班級自治活動與民主素養之研究。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張貴雄(2005)。小組討論中的社會互動-以小學五年級數學課為例。臺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張新仁(1991)。討論的技巧。載於黃光雄主編,教學原理。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麗卿(2006)。利用小組討論促進國小五年級一般智能優異資優生問題解決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數學教育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梁恩榮 (2015,7月10日)。發表於香港教育學院管治與公民研究中心與臺灣淡江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合辦「公民教育與公民參與工作坊」。
許巧靜(1997)。國小實施民主法治教育之個案研究-以臺東縣一個六年級「班級自治活動」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許世璋(2001)。我們真能教育出解決環境問題的公民嗎?論環境教育與環境行動,中等教育,52(2),52-75。
郭姝伶(2000)。台中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知覺其教師教學語言特性與教學效能、師生關係調查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郭乃華(2007)。以班級自治活動建立國小學童法治觀念和守法態度之行動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社會學習領域碩士班,新竹市。
陳正治(2000)。「表達、溝通與分享」的基本能力研究。應用語文學報,2,91-111。
陳佩君(2006)。他們都在說什麼?-國小教室言談分析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埩淑(2002)。教室言談在教學上的涵意與應用。課程與教學季刊,5(4),125-140。
陳敏健(2001)。以批判對話分析法探討國小自然科教學中師生的語文行為、立場和知識。臺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陳雪玲(2009)。「問題解決」班會實施之成效-以國小二年級學生為例。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陳靜曄(2004)。不同科學活動類型中國小學童學習行為與小組互動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陳麗華、陳劍涵、陳茜茹(2014)。你的教室ㄇ了沒?臺灣導入學習共同體學校的模式與策略省思。新北市教育〈學習共同體特刊〉,2,18-45。
連加恩(2008)。愛呆人生連加恩—複製幸福DNA。台北市:圓神。
單文經(2014)。杜威學習共同體的理念闡釋。教育研究月刊(241),122-133。
單文經(2015)。杜威社會控制論的教育涵義。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5(1),133-174。
曾慶豹(1998)。哈伯瑪斯。台北:生智。
黃乃熒(2000)。後現代教育行政哲學。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1987)。課程評鑑。臺北:師大書苑。
黃郁倫(2011)。激發學習的快樂與潛能-「學習共同體」在日本教育改革中的導入及實行。教師天地(171),39-42。
黃郁婷(2010)。運用互動電子白板與小組合作學習策略輔助國小四年級語文領域摘寫課文大意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黃莉宜(2009)。審議式班會增進國中生民主實踐能力之行動研究─以基隆市九年級班級個案為例。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基隆市。
黃意真(2003)。國小教室言談之個案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
黃曉瑋(1999)。教室中師生語言互動之研究-以國小補校為例。國立臺北師範學院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文金(1998)。同儕互動的社會本質。屏師科學教育,8,2-10。
楊淑娟(2009)。國小三年級導師從班級經營角度來看班級自治活動成效的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未出版,臺北市。
楊萬鑫(2011)。新北市D國中八年級解決社會生活問題班會模式之行動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董秀蘭 (1998)。議題中心教學法在國中法治教育課程的應用:結構性爭論模式的實例。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9(2),53-64。
詹于倩(2016)。陪媽媽一起過「世界書香日」。獨立評論@天下。2016年7月31日,取自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4127
詹皓雲(2015)。翻轉吧!教科書!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8),62。
廖美渟(2003)。一個國中特教班語文教室言談互動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甄曉蘭(2000)。批判俗民誌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高雄:麗文文化。
齊隆錕(1998)。溝通技巧與人際關係。人力發展,48,62-67。
劉慶中(1991)。沒有鐘聲的校園-教師權威的省思。國教天地,90,23-26。
劉岫靈(2010)。 共和主義的起源?-重返Aristotle與Cicero之比較。朝陽人文社會學刊, 8(1),334-367。
劉美慧(1998)。議題中心教學法的理論與實際。花蓮師院學報,8,173-200。
劉樟煥(2011)。正視校園非正式組織。師友月刊(528),57-59。
潘文福(2010)。建構互為主體性的教室觀察指標-詮釋的觀點。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96,95-116。
潘如玲、林伯謙 (2015)。 班會就是夢想國-教室裡渺小卻巨大的能量。中等教育, 66(4),197-207。
潘慧玲、黃淑馨、李麗君、余霖、劉秀嫚、薛雅慈(2015)。學習領導下的學習共同體-進階手冊2.0版。新北市:學習領導與學習共同體計畫辦公室。
蔡其蓁(2006)。 聽!誰在說話:教室言談文化的深描詮釋。花蓮教育大學學報(23),191-208。
蔡敏玲(1999)。眾聲喧嘩中,看誰在說話?幼稚園及小學教室互動方式的節奏與變奏。教育資料與研究,12,2-20。
蔡敏玲(2001)。尋找教室團體互動的節奏與變奏-教育質性研究歷程的展現。臺北市:桂冠。
蔡菁菁(2008)。一位國小教師的數學課教室言談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蔡曜玎(2015)。論杜威民主的社會重建--以臺灣的民主運動為例。華梵大學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蔣佳玲(1999)。從權力的觀點探討學生小組互動中科學知識的建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黎思敏(2005)。師生對話在知識建構中的角色與功能:以國小語文教室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盧秋菊(2011)。國民中小學校園民主化指標建構與應用之研究。暨南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蕭文綺(2016)。國小五年級國語課提問架構下之教室言談分析。淡江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賴志明(2010)。國小三年級自然科教室中師生言談分析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錢清泓(1996)。在熟悉與陌生之間的一堂課:國小本土語言教學課之分析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戴康祐(2014)。批判取向的學習共同體: 哈伯瑪斯與弗雷勒的對話理論在學習共同體教學上之蘊義。朝陽人文社會學刊,12(2),247-274。
謝鎙涓(2000)。國小高年級科學教室中爭議性科技議題討論的師生對話分析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嘉義。
謝欣如(2002)。哈伯瑪斯溝通理論初探。哲學與文化,29(3),272-291。
謝美鳳(2004)。建構「主題討論」班會模式之行動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謝振奇(2005)班級中權力互動的社會脈絡研究—以兩個五年級的班級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顏厥安(2009)。災難與人權-對莫拉克災難的幾個反省。臺灣民主季刊,6(3),169-178。
羅貽榮(2006)。走向對話-文學、自我、傳播。中國:中國社會科學。
蘇佳善 (2012)。臺灣、中國大陸與香港公民社會發展之比較研究。非營利組織管理學刊(12),24-51。
蘇鈺楠(2014)。Freire 對話行動理論的主體觀點及五個規準。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9(2),89-109。
蘇慧如(2011)。審議民主在國小五年級班級經營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碩士班,未出版,台北市。
鐘美鈴(2005)。民主與權威的辯證:我形塑班級文化的歷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Apple M. & Beane J.(2009)。民主學校:有效教育的啟示(白亦方、蔡瑞君、蔡中蓓、陳玉婷合譯)。台北縣:冠學文化。(原著第二版出版於2006)
Bohm D.(2004)。論對話(王松濤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96)
bell hooks(2009)。教學越界-教育即自由的實踐(劉美慧主譯)。臺北市:學富文化。(原著出版於1994)
Cazden C.(1998)。教室言談:教與學的語言(蔡敏玲、彭海燕譯)。臺北市:心理。(原著出版於1988)
Dewey J.(2006)。民主與教育(薛絢譯)。台北:網路與書。(原著出版於1916)
Dewey J.(2015)。經驗與教育(單文經譯注)。台北市:聯經。(原著增訂版於1998)
Freire P.(2003)。受壓迫者教育學(方永泉譯)。台北市:巨流。(原著出版於1970)
Freire P.(2011)。希望教育學:重現《受壓迫者教育學》(方永泉、洪雯柔、楊洲松譯)。台北市:巨流。(原著出版於1992)
Gambrell L., Almasi J.(2004)。鮮活的討論!培養專注的閱讀(谷瑞勉譯)。臺北市:心理。(原著出版於1996)
Gutmann, A., Thompson , D.(2005)。商議民主(謝宗學、鄭惠文譯)。台北:智勝。(原著出版於2004)
Hansen D. (2017)。重新詮釋杜威《民主與教育》的時代意義(單文經譯注)。新北市:心理。(原著出版於2006)
Merriam S.(2011)。質性研究:設計與施作指南(顏寧譯)。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於2009)
Ridley D. & Walther B.(2000)。自主的課堂(李弘善譯)。台北市:遠流。(原著出版於1995)
Robinson, K. & Aronica L.(2009)。讓天賦自由(謝凱蒂譯)。臺北市:天下遠見。(原著出版於2009)
 
外文文獻
Ames, C. (1992). Classrooms: Goals, structures, and student motiva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4(3), 261-271.
Brophy, J. (1987). 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strategies for motivation students to lear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5(2), 40-48.
Cazden, Courtney B. (1988). Classroom discourse: the language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Postmouth, N.H.:Heinemann Education Books.
Chevy Chase Reggio (2017). "A Hundred Languages of Children" poem. Retrieved July 30, 2016, from  http://www.chevychasereggio.com/poem.htm
Dewey, J. (1899). School and Society: Being Three Lecture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Dewey, J. (1916).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An Instr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New York, NY: The MacMillan Company.
Dewey, J. (1927). The Public and Its Problems. An Essay in Political Inquiry. Henry Holt and Company.
Doll, W. E., Jr. (1993). A post-modern perspective on curriculum.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Freire, P. (1993).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 NewYork : Continuum .
Freire, P. (1998). Pedagogy of the freedom: Ethics, democracy, and civic courage. New York: Rowman & Littlefield.
Gallego, M. A., Cole, M. & LCHC (2001).Glassroom cultures and cultures in the classroom. In V. Richardson (Ed.) ,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Washington: AERA.
Glasser, W. (1969). Schools without failure. New York: Harper & Row.
Glasser, W. (1986). Control theory in the classroom. New York: Harper & Row.
Giroux, H. (1983). Theory and resistance in education: a pedagogy for the opposition. Massachusette: Bergin & Garvey.
Habermas, J. (1979). Communic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society. Boston:Beacon Press.
Habermas, J. (1981).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T. McCarthy, Trans.). Boston: Beacon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81)
Kleiman, A. B. (1990). Cooperation and control in teaching: The evidence of classroom questions. ED329121.
Nelsen, J., Lott, L., & Gleen, S. (2000). Positive discipline in the classroom. New York: Prima.
Nordquist, R. (2015). About.com. Retrieved July 30, 2016, from http://grammar.about.com/od/pq/g/paralinguisticsterm.htm
Oxford Dictionaries. (2016). Retrieved July 30, 2016, from http://www.oxforddictionaries.com/definition/english/kinesics
Oyler, C. (1996). Making room for students. New York: Teacher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Patton, M. Q. (2002).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methods (3r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Parker, W. C. (1997). The art of deliberatio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February, 18-21.
Schlosser, L. K. (1992). Teacher distance and student disengagement: School lives on the margi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43(2), 128-140.
Style, D. (2001). Class meeting: Building leadership, problem-solving and decision-making skills in the respectful classroom. Markham: Pembroke.
van Dijk. T. A. (1998).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Retrieved Aug. 3, 2016, from http://www.hum.uva.nl/~teun/cda.htm
Wubbels, T. & Levy, J. (1993). Do you know what you look lik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education. Washington, DC: Falmer Press.
Wertsch, J. (1993). Continuing the dialogue: Vygotsky, Bakhtin, and Lotman. In H. Daniels (ed.) Charting the agenda: Educational activity after Vygotsky. London: Routledge.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