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507201612432600
DOI 10.6846/TKU.2016.00161
論文名稱(中文) 靈性客體經驗與心理復原力之初探─以兩位女性基督徒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Spiritual Experiences and Resilience─ Two Case Studies of Female Christian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4
學期 2
出版年 105
研究生(中文) 魏棻卿
研究生(英文) Fen-Ching Wei
學號 601690026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6-06-17
論文頁數 90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楊明磊
委員 - 王燦槐
委員 - 宋鴻燕
關鍵字(中) 靈性體驗
自體心理學
心理復原力
女性基督徒
關鍵字(英) spiritual experience
self-psychology
resilience
female Christia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截至目前為止,雖不乏有文獻針對靈性體驗(spiritual experience)之於個人心理復原議題進行探討,但探究方式大多是以純粹的敘說(narrative)或客體關係理論(object relations theory)來探討神的意象,以及其所扮演的客體功能,較少以自體心理學(self-psychology)的心理機轉,來歸納分析基督信徒的創傷復原歷程。本論文採取「個案研究法」的方式,針對兩位女性基督信徒,於105年3月至5月期間,各進行五次的深度訪談,再將內容騰成逐字稿進行歸納分析。結果發現:1.研究對象即使已經認識了神,並且有過真實的靈性體驗,仍得要經過不斷的驗證,方能建立「值得被愛」的穩定信念;2.神作為「他者」的存在,意義在於導向生命計畫,而非僅是如自體心理學家Heinz Kohut所描述:「客體的存在只是為了見證自體(The Self)的完美」;3.走過內在修復轉化歷程,研究對象實踐雄心(ambitions)和理想(ideal)的背後,並非純粹出於成熟的自戀能量,亦是渴望與神保持連結,易言之,神對她們而言,已經富有更多情感上的深刻意義。此外,藉由跟神之間的關係修復,研究對象也能適時將與神之間的正向連結關係,遷移(transfer)到長年衝突的家人身上,讓關係走向和解。而為了活出「榮神益人」的精神,兩位研究對象也變得更願意,藉由生命故事的分享去撫慰受苦他人,並且運用自身的專業能力去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英文摘要
Although there have been some literatures focused on developing research into spiritual experience in terms of individual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the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a simple narrative and object relations theory are mostly used in discussion on the image of God and object function of the role. It is rare to see applying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of self-psychology to analyze the course of resilience after trauma. Two Case studies have been adopted as a research method, and the depth interviews for five times were conducted to two female Christians from March to May of 2016. Through depiction and analysis, the results have been found as follows: (1) Even though the interviewees had known God and had had real spiritual experience, continuous verifications were still needed to establish a static belief in a person who is worth to be loved. (2) God is to be as others, guiding the plan of life. It is not only to fulfill the perfection of the self, which is illustrated by Heinz Kohut, a self-psychologist. (3) Experiencing in transformation of internal resilience, interviewees are supported by mature narcissistic energy and desire to connect with God. In other words, God has been giving them emotional satisfaction. In addition, through reconstruc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with God, interviewees with positive connection with God could transfer to the families, reconciled from conflict relationship for years.Living with spirits of glorifying God and serving human beings, two interviewees with professional capabilities are more willing to help people who needed, sharing life stories with people who suffered from difficultie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01
第二節 研究目的和問題04
第三節 名詞解釋05
一、	靈性體驗05
二、	復原力05
        三、客體關係06
        四、自體0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當靈性碰上心理諮商07
第二節 客體關係理論眼中的宗教與復原12
第三節 靈性體驗促進心理復原之實徵研究18
一、靈性體驗協助個人發現苦難意義18
二、人神關係修復為個人灌注愛和希望2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對象25
第二節 研究工具27
第三節 資料收集29
第四節 資料分析29
第四章 從創傷走向復原的英雄之旅
第一節 她們的生命故事31
一、不斷在酒店找愛的小玉31
二、從贏者淪為輸者的阿月37
第二節 遇見神的愛—原發自戀需求的投射與移情42
一、誇大自體——我是完美的而你必須讚賞我42
(一)我雖不完美,祢卻依然愛我42
(二)活出與生俱來的英雄潛能49
二、理想化的雙親影像——你是完美的而我是你的一部分53
(一)認回尊貴的神兒女身分53
(二)為主而活,打造愛的理想國度58
第三節 作光作鹽——轉化後的雄心與理想62
一、創造力(creativity)62
二、神入(empathy)64
三、短暫性(transience)67
四、幽默感(humor)69
五、智慧(wisdom)70

第五章 研究結論
第一節 研究發現72
一、經過不斷驗證方能建立「值得被愛」的穩定信念72
二、神作為「他者」的存在意義在於導向生命計畫74
三、實踐雄心和理想的背後亦是渴望與神保持連結75
第二節 研究討論77
一、「孿生移情」在本研究中的適用性77
二、心理助人工作者能否全然取代靈性客體78
第三節 研究限制79
一、個案研究法的限制79
二、基督教義對信徒的隱性制約79
三、研究者本身的主觀和學識侷限80
第四節 總結80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83
英文部分87

附錄
附錄一 受訪同意書89
附錄二 靈性諮商心理師應具備的十四項核心能力90


表    次

表2-1  宗教與心理治療的相同和相異點10
表2-2  靈性諮商師應具備的核心能力11
表3-1  基本訪談大綱28


圖    次

圖2-1  從心理諮商角度探索靈性內涵08
圖2-2  原發自戀創傷的復原和轉化歷程16
圖2-3  理想與雄心轉化成的五大特質17
圖3-1  資料分析的互動模式30
圖5-1  理想與雄心是以「靈性客體 - 神」來作為支撐76
圖5-2  靈性客體經驗催化自戀能量趨於成熟之移情內涵77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尹妙珍(譯)(2002)。心靈關顧(原作者:D. G. Benner)。台北市:基道。
王修曉(譯)(2007)。研究方法概論(原作者:J. M. Ruane)。台北市:五南。
王詩雲(2009)。基督教信仰的人神關係對心理治療復原力的啟發。諮商與輔導,
286,19-21。
司徒達賢(2006)。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的實踐。載於蕭瑞麟著,不用數字的研究
(1-6頁)。台北市:台灣培生教育。
加爾默羅聖衣會(譯)(2006)。祈禱的美麗境界(原作者:奧村一郎)。台北市:啟
示。
伍育英、蔡順良(2007)。從溫尼考特的過渡性客體看神的意象。輔導季刊,43(3),
8-18。
李俊良(2000)。復原力對諮商的啟示。輔導季刊,36(3),32-36。
李彗菁(2004)。癌症病人之重要他人喪失摯愛的靈性衝擊(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何醇麗(譯)(1997)。認識苦難的奧祕(原作者:D. A. Carson)。台北市:校園書房。
邱獻輝(2014)。基督教的靈性體驗:婚暴婦女堅韌生命歷程的敘說探究。犯罪學期
刊,17(2),99-132。
林秀慧、林明雄(譯)(2001)。客體關係治療:關係的運用(原作者:S. Cashdan)。
台北市:心理。
林俊德(2009)。現代/後現代主義與心理治療。諮商與輔導,281,38-43。
林清文(2003)。復原力。教育研究月刊,112,149-150。
林綺雲(2009)。生死諮商的社會與文化基礎。諮商與輔導,282,52-57。
洪于琇、柯依芸(譯)(2016)。啟動心靈的對話(原作者:岡田尊司)。台北市:時報
文化。
洪仲清(2003)。書寫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創傷經驗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台灣大學,台北市。
洪雅欣、林琦萱(2012)。全人發展階段悲傷輔導之要點。諮商與輔導,318,8-12。
胡因夢、張欣雲(譯)(2004)。耶穌也說禪(原作者:Kenneth S. Leong)。台北市:心靈工坊。
施鐈湘(2014)。接納死亡是生命解脫與進行的要件─東西方修行大師對生死的慧見。
新世紀宗教研究,13(1),85-112。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阿月(譯)(2008)。從故事到療癒─敘事治療入門(原作者:Morgan, A.)。台北市:心靈工坊。(原出版年2002)。
陳美琴(2009)。靈性與心理治療─談自我意識的擴展。諮商與輔導,286,9-13。
陳秉華、蔡秀玲、鄭玉英(2011)。心理諮商中上帝意象的使用。中華輔導與諮商學
報,31,127-157。
陳騏龍(2010)。探索靈性議題在心理諮商領域的角色。諮商與輔導,290,2-6。
郭士賢(2012)。基督徒可以參加正念課程嗎。2015年12月9日,取自
http://gospel.pct.org.tw/AssociatorArticle.aspx?strBlockID=B00007&strContentID=C20  
13040200027&strDesc=&strSiteID=S001&strCTID=CT0013&strASP=default
郭思慧(2012)。宗教經驗中喪子女哀傷調適歷程探討。諮商與輔導,318,33-36。
張淑美、陳慧姿(2006)。癌症病人生命意義與靈性關懷之探討。成人及終身教育學
刊,7,1-20。
張琦萍(2009)。從失落與哀傷談靈性層面的諮商工作。諮商與輔導,286,22-26。
張誼方(2015)。離婚或不離婚?婚姻關係解密之探究—客體關係理論的詮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張馨文(2003)。以項目反應理論比較SF-36及WHOQOL-BREF異同之研究—以肺
部疾病患者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醫藥大學,台中。
莎薇塔(譯)(2010)。當靜心與諮商相遇(原作者:S. R. Liebermeister)。台北市:生命潛能文化。
許育光、黃慧涵、王臨風(譯)(2007)。創傷治療—精神分析取向(原作者:C. Garland等人)。台北市:五南。
許豪沖(譯)(2015)。自體的重建(原作者:H. Kohut)。北京市:世界圖書出版公
    司。
許鶴齡(2011)。佛教哲學諮商對生命的療癒。哲學與文化,38(3),173-186。
傅明俐、黃宗堅(2014)。靈性整合在家族治療中的療癒契機。輔導季刊,50(3),24-32。
黃小石(2005)。苦難的尋思。台北市:宇宙光全人關懷。
黃秀惠(2014年12月)。關於心理治療歷程分離脆弱性的反思。2014年台灣自體心理學研討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綜合大樓,台北市。
黃孟嬌(譯)(2008)。敘事治療的工作地圖(原作者:M. White)。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黃傳永(2011)。榮格心理學在靈性治療的實踐之路。諮商與輔導,311,2-6。
葉宇記(譯)(2005)。漢斯‧柯赫與自體心理學(原作者:A. M. Siegel)。台北市:遠
    流。(原出版年1996)。
楊彥芬(2012)。探討宗教和心理治療之間的關係。諮商與輔導,319,8-10。
楊淑貞(2010)。創傷復原與療癒歷程之探索:以表達性藝術治療為例。台灣藝術治療 
    學刊,2(1),73-85。
楊雅婷(2013)。「靈性與諮商」在實務中的結合理念。輔導季刊,49(4),40-51。
楊添圍、周仁宇(譯)(2013)。人我之間—客體關係理論與實務(原作者:N. G. Hamilton)。台北市:心靈工坊文化。
鄧伯宸(譯)(2010)。改變大腦的靈性力量(原作者:A. Newberg & M. R. 
    Waldman)。台北市:心靈工坊文化。
鄭宇彣(2004)。與父母分離-個人化、貴人經驗與國中生的人我知覺、人際互動模式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蔡佩真(2007)。宗教信仰與喪親者的悲傷療癒。安寧療護,12(4),385-394。
潘春旭(2009)。天主教信徒罹患癌症的受苦經驗與信仰體悟。臺灣宗教研究,8(2),57-76。
錢基蓮(譯)(2016)。不用怕,自戀(原作者:C. Malkin)。台北市:時報文化。
盧筱芸(譯)(2009)。兩種上帝(原作者:A. M. Nicholi)。新北市:校園書房。
蕭瑞麟(2006)。不用數字的研究。台北市:台灣培生教育。
謝大立(2008)。試論口述歷史作為揭開宗教女性生命史研究的進路─以台灣女性基督
    徒為例。台灣神學論刊,30,5-38。
謝珮玲、楊大和(譯)(1998)。客體關係理論與心理劇(原作者:P. Holmes)。台北
    市:張老師。
謝蕙欣(2012)。宗教信仰、靈性與臨終諮商之整合。諮商與輔導,319,2-7。
鍾秀櫻(2007)。關係與憂鬱的共舞—兩位女性憂鬱症患者航向生命意義之旅(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顏寧(譯)(2011)。質性研究:設計與施作指南(原作者:S. B. Merriam)。台北市:
    五南。
蘇芸仙(2006)。復原力的淺談。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3,53-59。
蘇曉波(譯)(2014)。等待思想者的思想—後現代精神分析大師比昂(原作者:N. Symington)。台北市:心靈工坊文化。
釋傳遠(2010)。從客體關係理論初探大乘菩薩行之主客與人我關係。大學生佛學論文
    集,349-358。
釋慧開(2009)。東、西方宗教觀的對比與會通。生命教育研究,1(1),1-26。



二、英文部分
Association for Spiritual, Ethical and Religious Values in Counseling [ASERVIC] (2009). Competencies for addressing spiritual and religious issues in counseling. Counseling and Values, 55, 2-5.
Basham, A., & O’ Connor, M. (2005). Use of spiritual and religious belief in persuit of clients’ goals. In C.S. Cashwell, & J. S. Young (Eds.), Integrating spiritual and religion into counseling: A guide to competent practice (pp. 143-167). Alexandria, VA: 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
Benningfield, M. F. (1998). Addressing spiritual/religious issues in therapy: Potential problems and complication. In D. S. Beevar (Eds.), The family, spirituality and social work (pp. 25-42). New York: Haworth Press.
Clair, M. ST. (2004). Object relations and self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4nd ed.). Pacific Grove, CA: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Cortright, B. (1997). Psychotherapy and spirit: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ranspersonal psychotherapy.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Counted V., (n.d.). Conceptualizing place and god attachment: Bridging the gap and setting a research agenda. Academia. Retrieved January 1, 2016, from http://www.academia.edu/18271940/Conceptualising_Place_and_God_Attachment_Bridging_the_Gap_and_Setting_a_Research_Agenda
Eagle, G. T. (1989). Promoting peace by integrating western and indigenous healing 
in treating trauma: Peace and conflict. Journal of Peace Psychology, 4(3), 
271-282.
Ellison, C. G., & Levin, J. S. (1998). The religion-health connection: Evidence, theory, and future directions. Health Education & Behavior, 25(6), 700-720.
Kass, J. D., Friedman, R., Leserman, J., Zuttermeister, P. C., & Benson, H. (1990). 
Health outcomes and a new index of spiritual experience. 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30(2), 203-211.
L., & McLeod-Harrison, S. (2008). Forgiveness and prayer. Journal of psychology & 
Christianity, 27, 101-109.
McMinn, M. R., Fervida, H., Louwerse, K. A., Pop, J. L., Thopson, R. D., Trihub, B. 
Moriarty, G. & Grimes, C. (2005). God and Attachment: Using integration techniques 
    to change working model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hristian Associtaion for 
    Psychological Studie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Dallas, Tx.
Nelson, C. E. (1996). Formation of a God representation. Religious Education, 91(1), 
22-39.
Rose, E. M., Westefeld, J. S., & Ansley, T. N. (2001). Spiritual issues in counseling: 
clients beliefs and preferenc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48(1), 61-71.
Wolcott, H. (2005). The art of fieldwork (2nd ed.). Walnut Creek, CA: AltaMira 
Press.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