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507201208282800
DOI 10.6846/TKU.2012.00190
論文名稱(中文) 探究式教學應用於國民小學讀報教育之行動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n Action Research of Applying Inquiry-based Teaching in Elementary School Newspaper Education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0
學期 2
出版年 101
研究生(中文) 邱瓊儀
研究生(英文) Chiung-Yi Chiu
學號 699750245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2-07-04
論文頁數 201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朱惠芳(hueyfju@mail.tku.edu.tw)
委員 - 熊召弟
委員 - 宋鴻燕
關鍵字(中) 探究式教學
讀報教育
閱讀理解能力
關鍵字(英) Inquiry-Based Teaching
Newspaper In Educati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透過行動研究瞭解探究式讀報教學過程中,學生思考歷程及對於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影響。本研究以國小六年級學生為研究參與者,採質性研究為主、量化研究為輔的研究方法,蒐集觀察紀錄、學生學習單、教師省思札記、協同教學研究者觀點等質性資料,並採用教育部出版「閱讀理解─文章與試題範例」測驗學生於探究式讀報教學實施前後的閱讀理解能力。研究結論如下:
壹、探究式讀報教學行動歷程之發現
一、教師創造多元議題情境,更能激發學生探究學習興趣。
二、提問能力深受閱讀理解能力的影響,閱讀理解能力佳的學生,較能提出具探究性的問題。
三、網路搜尋資料已成為蒐集資料的必備技能和首要方法,學生分析問題、掌握關鍵詞句的能力會影響學生的搜尋能力。
四、學生將蒐集資料繪製成心智圖,有助於學生直接理解歷程和詮釋理解歷程的能力,產生有系統、豐富的結論內容。
五、探究式讀報教學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必須自己蒐集資料、分析資料、精鍊結論,進而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六、探究式讀報教學採小組合作方式,可以讓學生學習分工合作、團隊互助,提升學習效果。
貳、實施探究式讀報教學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影響
一、探究式讀報教學能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對於「提取訊息」、「推論訊息」、「詮釋整合」的能力尤為顯著。
  二、閱讀理解能力深受閱讀時間、對閱讀的喜好程度、對活動的投入程度影響。
英文摘要
This study is aimed at exploring the inquiry-based newspaper teaching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 thinking processes through action research and the impact of inquiry-based newspaper teaching on student reading ability. In this study, sixth graders are the participants,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based is the main approach supplemented with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 It has also included qualitative data  collection from observational records, student worksheets, teacher reflection journals, collaborative researchers comments,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 - Articles and Sample Questions” publish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for testing student reading comprehension before and after inquiry-based newspaper teaching.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I. Discoveries in inquiry-based newspaper teaching process
1. The teacher created a multi-learning situation to motivate student to explore issues.
2. The inquiry ability was deeply affected by reading comprehension. Students  with better reading comprehension were able to raise explorative questions.
3. Internet searching has become a necessary skill and primary method of data  collection. Students’ abilities in analyzing problems and mastering keywords affected the students’ abilities in searching information.
4. Students drew the Mind Map with collected data. It was helpful in their 	 abilities of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the process and then produced systematic and rich conclusion.
5. Inquiry-based newspaper teaching is student-centered. Students must think of ways to collect information, analyze data, refine conclusions, and thus enhance student ability to solve problems.
6. Inquiry-based newspaper teaching was arranged in cooperative group learning 	 to allow students to learn from team work.
II.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quiry-based newspaper teaching can enhance student reading comprehension.
1. Inquiry-based newspaper teaching can enhance student reading comprehension ability, especially in abilities of "extracting the message", "inferring the message", and "interpreting and integrating".
2. Reading comprehension is highly influenced by the attributes of time, preference, and engagement.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及待答問題  ………………………………………..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  ……………………………………………………..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7
第五節	研究倫理  ……………………………………………………..	8
第六節	名詞解釋  ……………………………………………………..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讀報教育的探討與分析  ……………………………………..	11
第二節	探究式教學的探討與分析  …………………………………..	25
第三節	閱讀理解評量工具  …………………………………………..	41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	研究情境與參與者  …………………………………………..	49
第二節	研究流程  ……………………………………………………..	57
第三節	資料蒐集與整理分析  ………………………………………..	6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閱讀教學之現況分析  ………………………………………..	65
第二節	探究式教學應用於讀報教育之教學歷程  …………………..	69
第三節	探究式讀報教學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之成效分析  ………..	146
第四節	教師之省思與成長  …………………………………………..	15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163
第二節	研究建議  ……………………………………………………..	166
參考文獻
中文書目  ………………………………………………………………….	169
西文書目  ………………………………………………………………….	173
附錄
附錄一	閱讀理解能力測驗文章及題目  ……………………………..	175
附錄二	「環保蔬菜的身分證」報紙報導內容  ………………………	190
附錄三	「瘦肉精取捨 首重健康」報紙報導內容   …………………	192
附錄四	「五成甜甜圈含鋁 成智力殺手」報紙報導內容  …………	194
附錄五	「129萬戶自來水含超標鋁 易痴呆」報紙報導內容  .……	195
附錄六	「消保處:海帶含鋁量高 超標14倍」」報紙報導內容  …	197
附錄七	探究式讀報教學流程  ………………………………………..	198
附錄八	探究式讀報教學學習單  ……………………………………..	199
表次
表 2-1  	讀報教育相關研究  …………………………………………..	23
表 2-2	探究式教學融入語文教學之相關研究………………………..	38
表 3-1   	國語日報各版內容與閱讀對象簡介  ………………………..	50
表 3-2	研究參與學生分析  …………………………………………..	53
表 3-3	資料編碼代號說明  …………………………………………..	64
表 4-1	「閱讀理解」能力前測成績  ………………………………..	67
表 4-2	「節能綠生活」教學流程表  …………………………………	70
表 4-3	「環保蔬菜的身分證」擷取關鍵詞句評分表  ………………	74
表 4-4	第二組、第四組所發現提出的問題  …………………………	80
表 4-5	第一組所發現提出的問題  …………………………………..	81
表 4-6	第三組所發現提出的問題  …………………………………..	83
表 4-7	「進口肉品知多少」教學流程  ………………………………	96
表 4-8	「瘦肉精取捨  首重全民健康」擷取關鍵詞句評分表  ……	100
表 4-9	第一、二、四組所形成的問題及其原因  ……………………	107
表 4-10	第三組所形成的問題及其形成原因  ………………………..	109
表 4-11	「健康殺手─鋁」教學流程表  ………………………………	120
表 4-12	閱讀理解能力前、後測成績統計表  …………………………	146
表 4-13	閱讀理解能力前、後測Wilcoxon檢定分析差値等級摘要表..	147
表 4-14	「總分」前、後測Wilcoxon檢定分析摘要表  ………………	148
表 4-15	「提取訊息」層次前、後測Wilcoxon檢定分析摘要表  ……	148
表 4-16	「推論訊息」層次前、後測Wilcoxon檢定分析摘要表  ……	149
表 4-17	「詮釋整合」層次前、後測Wilcoxon檢定分析摘要表  ……	149
表 4-18	「比較評估」層次前、後測Wilcoxon檢定分析摘要表  ……	150
表 4-19	探究式讀報教學實施前後,學生每週閱讀課外讀物時間  …	151
表 4-20	探究式讀報教學實施後,學生學習行為改變描述  …………	152
表 4-21	教學過程所遭遇困難與修正實施結果  ……………………..	155
圖次
圖 2-1	科學探究的歷程  ……………………………………………..	25
圖 2-2	PISA閱讀評估架構內不同閱讀歷程的關係  ………………	45
圖 3-1	研究流程  ……………………………………………………..	59
圖 4-1	第一組學生心智圖作品  ……………………………………..	126
圖 4-2	第二組學生心智圖作品  ……………………………………..	126
圖 4-3	第三組學生心智圖作品  ……………………………………..	127
圖 4-4	第四組學生心智圖作品  ……………………………………..	127
圖 4-5	探究式讀報教學第一至第三循環教學行動研究流程圖……..	145
圖 4-6	第二循環第四組蒐集資料、精鍊結論之架構  ………………	158
圖 4-7	探究式讀報教學模式  ………………………………………..	160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NIE台灣讀報教育資源網(2010)。2011年5月18日取自http://www.mdnkids.com/nie/
王美芬(2006)。「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的探究教學策略。教育研究月刊,152,45-55。
王美芬、熊召弟(2000)。國民小學自然科教材教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中島順子(2011)。運用讀報教育培育豐富國語文能力。論文發表於財團法人國語日報社舉辦之「臺灣讀報教育研討會暨全國成果發表會」(2011年8月11-12日),臺北市。
毛松霖、張菊秀(1997)。「探究式教學法」與「講述教學法」對於國中學生地球科學「氣象」單元學習成效之比較。科學教育學刊,5(4),461-497。
卞光耀(2008)。高中語文探究式閱讀教學模式初探。語文教學與研究(大眾版),2008(10B),53-53。
江原健大(2011)。推動NIE  為日本加油。論文發表於財團法人國語日報社舉辦之「臺灣讀報教育研討會暨全國成果發表會」(2011年8月11-12日),臺北市。
李玉貴(2008)。從台灣PIRLS2006評估結果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況與現象。國文天地,24(4),4-19。
李岱恩(2009)。培養寶貝孩子的閱讀習慣。台灣立報,2009年1月15日,5版。2010年12月20日,取自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6495。
李松濤、林煥祥和洪振方(2010)。探究式教學對學童科學論證能力影響之探究。科學教育學刊,18(3),177-203。
李俊英(2009)。探究語文閱讀教學的方法。教育實踐與研究,2009(1B),24-25。
宋挺美(2010)。開啟偏鄉學童的學習新視窗─讀報教育在臺北縣一所國小實施之行動研究。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吳敏而、黃茂在(2009)。從教科書的提問看探究教學。教育研究月刊,183,65-74。
吳敏而(2009)。探究型的閱讀教學。2011年4月16日,取自http://blog.yam.com/skjh/article/24569829。
吳清山、林天祐(2008)。讀報教育。教育研究月刊,175,157。
吳翠珍、陳世敏(2007)。報紙當課本(NIE)。媒體素養教育。台北:巨流。
吳蕙如(2010)。科學寫作融入探究教學對八年級學生學習興趣與科學認識觀影響之行動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林文生(2011)。讓國際閱讀策略走進教室。台灣立報,2011年4月6日,9版。2011年8月30日,取自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05909。
林吟霞、葉韋伶(2009)。PIRLS2006東亞地區學生閱讀素養表現--臺灣、香港與新加坡三地比較。研習資訊,26(6),51-60。
洪振方(2003)。探究式教學的歷史回顧與創造性探究模式之初探。高雄師大學報,15,641-662。
洪文東(2005)。九年一貫課程「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科學探究能力之培養─以探究式教學活動設計提升學生科學探究能力,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NSC93-2511-S-153-004)。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洪蘭(2003)。建立閱讀習慣培養頭等公民。遠見雜誌,2月號,39。
柯華葳(2007)。台灣需要更多「閱讀策略」教學。天下雜誌,2007親子天下專刊-教出寫作力,152-158。
柯華葳、詹益綾、張建妤、游婷雅(2008)。PIRLS2006報告;臺灣四年級學生閱讀素養。2011年9月1日,取自http://lrn.ncu.edu.tw/pirls/index.htm。
柯華葳(2009)。PIRLS2006結果說了甚麼。研習資訊,26(6),3-9。
夏林清等譯(1990)。Altrichter, Posch & Somekh著。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作研究(Teachers Investigate Their Work)。台北市:遠流。
陳秀枝(2010)。運用讀報教育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之行動研究—以寶石國小六年甲班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宜楓(2010)。國小三年級實施讀報教育之行動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學專業發展數位學習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虹彣(1999)。從日本看台灣:NIE教學法的內涵及啟示。高市文教,66,89-91。
陳祥麟(2011)。新北市檢測 小五學生看不懂藥袋標示。國語日報,15版。
陳榮章、王琦正、譚醒鴻(2010)。影像回饋介入精熟學習對不同能力學生在棒球揮擊學習成效之研究。台南科大學報,29,179-190。
陳鍾瑛(2010)。閱讀融入探究教學對八年級生後設認知能力與概念學習成效影響之行動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教育部(2011)。閱讀理解─文章與試題範例。台北:教育部。
張玉茹、林世華(2001)。全語言教學在國中英語課實驗之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46(2),238-240。
張清濱(2000)。探究教學法。師友,359,45-49。
張貴琳、黃秀霜、鄒慧英(2010)。從國際比較觀點探討臺灣學生PISA 2006閱讀素養表現特徵。課程與教學季刊,13(1),21-46。
張毓仁、柯華葳、邱皓政、歐宗霖、溫福星(2011)。教師閱讀教學行為與學生閱讀態度和閱讀能力自我評價對於閱讀成就之跨層次影響:以PIRLS 2006為例。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6(2),69-105。
張瀚中(2010)。在探究教學情境探討新移民子女科學文本閱讀理解與策略之個案研究。國立嘉義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張學喜(2007)。臺灣讀報教育的新紀元。讀報教育指南語文篇。臺北:國語日報。
國語日報讀報教育編寫小組(2006)。讀報教育指南:入門篇。台北市:國語日報出版社。
馮季眉(2004)。讀報教育:推廣閱讀的另一種選擇。教師天地,129,42-44。
郭芳江(2010)。寫作融入探究教學對八年級學生科學認識觀及後設認知影響之行動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黃勇剛(2009)。讓自主探究式閱讀在蘇教版中的實踐。語文教學與研究(大眾版),2009(3),18-19。
黃惠鈺(2009)。科學解釋寫作策略融入探究教學對五年級學童科學解釋的影響。國立嘉義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楊子嫻(2009)。運用分享式閱讀教學於讀報教育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秀停、王國華(2007)。實施引導式探究教學對於國小學童學習成效之影響。科學教育學刊,15(4),439-459。
葉義淦譯(2008)。芬蘭報社與學生密切互動。NIE臺灣讀報教育資源網。2011年5月18日取自http://www.mdnkids.com/nie/。
葉興華(2008)。讀報教育問卷調查實施結果。NIE臺灣讀報教育資源網。2011年5月18日取自http://www.mdnkids.com/nie/。
董陽(2010)。倡導探究式閱讀教學提高學生語文素養。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19),46-46。
趙中頡、楊豪(2006)。NIE工程:報紙參與教育。今傳媒,2006(4)。2011年5月18日 取自http://media.people.com.cn/BIG5/22114/52789/63796/4388094.html。
趙鏡中(2006)。開啟「探究式教學」的新視窗。載於澳門大學教育學院舉辦之「華人社會教育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76-180,澳門。
劉潔玲(2009)。香港中學生在國際學生評估計畫的閱讀表現對語文課程改革的啟示。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4(2),85-105。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台北:五南。
盧雪梅(2011)。國中基測國文科閱讀文本暨學生表現分析。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7(2),115-152。
諶淑婷(2008)。畫讀報心智圖抓文章重點。NIE臺灣讀報教育資源網。2012年3月10日取自http://www.mdnkids.com/nie/。
謝巧莉(2010)。國小一年級閱讀教學課程實施讀報教育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瞿興兵(2007)。探究式閱讀在課堂預習導讀中的運用。語文教學與研究(大眾版),2007(3),27-27。
鄺冬梅(2006)。探究式閱讀教學研究。語文教學與研究(大眾版),2006(9),56-58。
羅玲妃譯(1998)。Tony Buzan & Barry Buzan 著。心智繪圖思想整合利器。臺北:宜智。
讀報教育在臺北網站(2010)。臺北市國民小學99學年度讀報教育實施計畫。2010年12月20日取自http://info.mdes.tp.edu.tw/2010newsreading/01_plan099_taipei.htm。
二、英文部分
Aiex, N. K.(1988). Using newspapers as effective teaching tools. Eric Clearinghouse on Reading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Bloomington, In.(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00847).
Bruner, J.(1960).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Daines, D.(1982). Reading in the content areas. Illinois: Scott, Foresman &Company. Englert, C. S. (1988). The reading process. In D. k. Reid(Ed.). Teaching learning disabilities: A cognitive developmental appeoach(pp. 62-188). Boston: Allyn & Bacon.
DeRoche, E. F.(1996). Using newspapers in middle-grade classrooms. Principal,75, 31.
Dewey, J.(1910). How we think. Lexington, MA: D.C. Heath.
Harms, N., & Yager, R. E.(1981), What research says to the science teacher, Vol. 3, Washington, DC: National Science Teachers Association.
Heitzmann, W. R.(1979). The newspaper in the classroom. Washington D.C.: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176284).
Lott, G. W.(1983), The effect of inquiry teaching and advance organizers upon student outcomes in science educatio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0(5), 437-451.
Newton, R.(1985). Newspaper in education: New readers for newspapers. The Meeting of the Western Social Science Association. Ft. Worth, TX, April, 24-27.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Schwab, J.J.(1962).The teaching of science as inquiry. In J. J. Schwab and P. F. Brandwein(Eds.), The teaching of science(pp. 3-103).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take, R. E., & Easley, J. A.(1978), Case studies in science education, Urbana, IL: Center for Institutional Research and Curriculum Evaluatio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Sullivan, B. L.(2001). Newspapers: in the classroom and beyond. The Quill, 89,72-73.
Weiss, I. R.(1978), Report of the 1977 national survey of science, mathematics, and social studies education,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