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507200919145600
DOI 10.6846/TKU.2009.00124
論文名稱(中文) 波特萊爾與齊美爾的「現代性」:論時尚碎片中的瞬間性與變動性
論文名稱(英文) “Modernity” in Baudelaire and Simmel:Fashion as configuration of ephemerality and mobility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La mode de fugacité et de mobilité : La notion de «modernité» chez Baudelaire et Simmel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法國語文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French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7
學期 2
出版年 98
研究生(中文) 李淑琪
研究生(英文) Shu-Chi Lee
學號 694270140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法文
口試日期 2009-06-17
論文頁數 114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蔡淑玲(shulingt@mail.tku.edu.tw)
委員 - 吳錫德(hsideh@ms39.hinet.net)
委員 - 邱彥彬(ybchiou@mail.scu.edu.tw)
關鍵字(中) 波特萊爾
齊美爾
現代性
時尚
碎片
瞬間性
變動性
關鍵字(英) Baudelaire
Simmel
modernity
fashion
fragment
ephemerality
mobility
第三語言關鍵字 Baudelaire
Simmel
modernite
mode
fragment
fugacite
mobilite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波特萊爾(Charles Baudelaire)與齊美爾(Georg Simmel),在相隔約50年的時空背景下,同樣提出他們對城市生活的現代性思索,並欲以現代性為當時的人們一解隨社會進步而來的束縛。然而,他們的「現代性」(modernité)究竟是什麼?隨社會進步而來的束縛又是什麼?「現代性」是如何為現代人們解套?於是,根據以上的問題,本論文將以兩人現代性裡側重的瞬間性與變動性,於現代社會現象之一的時尚行為展開論述,探究二人的「現代性」思想,是否能帶給現代人們生活的另一道活力曙光。

    在研究上述問題之前,本論文先各別統整波特萊爾與齊美爾的思想,再以時尚(mode)此共同議題進行研究。故,本論文共分三個章節:第一章,以1863年波特萊爾提出現代性之定義,探尋他思想之前因後果,再進一步了解他重視的瞬間性特質和與時尚之間的關連。第二章,延續波特萊爾的現代性思索,探究被美國學者弗里斯比譽為「現代社會學家」的齊美爾又是如何看待現代性,並且梳理他的變動性主張和與時尚之間的關係。第三章,綜合他們的「現代性」與時尚觀點後,並深入研究二人的瞬間性與變動性於個體的行為展現,以及具體的在時尚現象中又是何種體驗模式。最後,藉由本論文研究的探討,一方面理解他們的思想脈絡,另一方面也為我們提供面對現代社會的另一種積極的生活姿態。
英文摘要
Despite the spatio-temporal gap of 50 years, Baudelaire and Simmel have both mentioned the notion of modernity which puts into questio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ity. But, what did they mean by “modernity?” What was the problem that came with the city development? In addition, how have modern citizens been effected by the concept of modernity? The study attempts to probe into the fashion behavior existing in the modern society, and to figure out if the idea of modernity would alter modern people’s life according to the ephemerality and mobility featured in the “modernity” proposed by Baudelaire and Simmel.

    The study is 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the first chapter explores the thread of thought of the definition of modernity proposed by Baudelaire in 1863, then identifie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ephemerality feature and fashion. In the second chapter, following Baudelaire’s idea, we discuss how Simmel regards modernity and ident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bility and fashion. This present study will then elaborate their ideas on modernity and fashion, and explore further how ephemerality and mobility are expressed by individual’s behaviors.
第三語言摘要 Malgré le décalage d’espace-temps, Charles Baudelaire (1821-1867) et Georg Simmel (1858-1918) ont tous parlé de problème de la modernité en mettent en question le développement de ville moderne. En effet, nous nous demandons que signifie-t-elle la « modernité » d’après les deux écrivains ? Suivant le développement de ville, à quoi les hommes modernes assujettissent ? Pourraient-ils trouver une issue possible avec la prétendue modernité ? En posant cette série de problématiques, mon mémoire, à la lumière de la notion de fugacité et celle de mobilité chez Baudelaire et Simmel, tentera de traiter l’essence de la mode dans la société moderne et d’essayer de réfléchir si leurs pensées pouvaient se mue en vitalité dans la vie quotidienne des êtres modernes. Mon étude se divise en trois parties. D’abord, dans la première, à travers la modernité définie par Baudelaire en 1863, nous tracerons une trame de sa pensée en examinant le rapport entre la fugacité et la mode. Ensuite, nous aborderons, dans la deuxième partie, la perspective chez Simmel à l’égard de la modernité et chercherons à démêler la liaison entre la mobilité et la mode. Enfin dans la troisième partie, synthétisant les points de vue de ces deux théoriciens à propos de la modernité et de la mode, d’une part, nous analyserons les influences de fugacité et de mobilité sur des comportements de l’individu ; d’autre part, nous s’efforcerons de saisir le modèle établi par les individus. Ainsi, l’objectif de cette recherche consiste non seulement à comprendre les trames des pensées chez Baudelaire et Simmel, mais aussi à découvrir une attitude positive vis-à-vis de la société dite moderne.
論文目次
前言	1
I.	研究動機	1
II.	研究架構	2
III.名詞釋義	3
IV.	文獻回顧	9
第一章  波特萊爾和他的「現代性」	22
第一節	官方藝術沙龍和落選沙龍	22
一、	布爾喬亞階級	23
二、	波特萊爾的現代性藝術品味	29
第二節	瞬間性	31
第三節	時尚	39
一、	時尚觀察者 ─ 貢斯當丹‧吉斯	39
二、	波特萊爾的時尚觀	41
第二章	齊美爾和他的「現代性」	45
第一節	變動性	45
一、	變動社會下的自我屏障 ─ 理智	47
二、	變動性的特質	48
三、	變動性的重要性	53
第二節	時尚	55
第三章	時尚裡的瞬間性與變動性	65
第一節	瞬間性與變動性於個體的體現	65
第二節	瞬間性與變動性之時尚體驗	76
結論	83
參考書目	85
附錄部分	93
附錄一:《土伊勒利王宮的音樂》(LA MUSIQUE AUX TUILERIES,又譯作:杜伊勒里花園音樂會)	93
附錄二:左:《土伊勒利王宮的音樂》(局部) 右:《波特萊爾戴帽側面草圖》(BAUDELAIRE DE PROFIL EN CHAPEAU II)	94
附錄三:《草地上的午餐》(LE DÉJEUNER SUR L'HERBE)	95
附錄四:《褒格麗公主》(PRINCESS ALBERT DE BROGLIE)	96
附錄七:《沉思者》(LE PENSEUR)	99
附錄八:波特萊爾與齊美爾相生平著作相關一覽表	100
相關人名與字詞索引	109
參考文獻
波特萊爾相關著作(按出版年先後排序)

波特萊爾 (BAUDELAIRE Charles)著,《惡之華》,杜國清譯,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1年。

╴╴,《惡之華》,郭宏安譯,台北,林鬱文化,1997年。

╴╴,《1846年的沙龍:波特萊爾美學論文選》,郭宏安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9月。

╴╴,《巴黎的憂鬱》,胡品清譯,台北,志文出版社,2003年。

╴╴,《波德萊爾散文選》,懷宇譯,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年。

╴╴,《巴黎的憂鬱》,亞丁譯,台北,遠流出版社,2006年。

╴╴,《我看德拉克洛瓦》,毛燕燕、謝強譯,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5年2月。


BAUDELAIRE Charles, Le Spleen de Paris, France, Édition de Cluny, Paris, 1939.

╴╴, Œuvres complètes, Paris : Robert Laffont, 1980.

╴╴, Curiosité esthétiques l’art romantique et autres œuvres critiques, Paris, Classiques Garnier Multimédia, 1999.

╴╴, Les fleurs du mal, Paris, Ed. Le livre de poche classique, 2004.
 
齊美爾相關著作(按出版年先後排序)

齊美爾 (SIMMEL Georg)著,《橋與門 ─ 齊美爾隨筆集》,涯鴻、宇聲等譯,上海,三聯書店, 1991年。

╴╴,《時尚的哲學》,費勇、吳曣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1年。

╴╴,《金錢、性別、現代生活風格》,劉小楓選編,顧仁明譯,台北市,聯經出版,2001年。

╴╴,《貨幣哲學》,陳戎女、耿開君、文聘元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年。

╴╴,《社會學》,林榮遠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年10月。

╴╴,《社會是如何可能的:齊美爾社會學文選》,林榮遠編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12月。

╴╴,《現代性、現代人與宗教》,曹衛東、王志敏、刁承俊譯,台北市,商周出版,2005年。
     

SIMMEL Georg, Georg Simmel on Individuality and Social Forms, edited by Donald N. LEVIN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and London, 1972.

╴╴, Simmel on Culture Selected Writing, translated by Mark Ritter edited by David FRISBY and Mike FEATHERSTON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7.

╴╴, Essays on Religion, 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Horst JÜRGEN,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7.

╴╴, Philosophie de la modernité, introduction et traduction de l’allemand par Jean-Louis VIELLARD-BARON, Paris, Payot, 2004.

╴╴, Philosophie de l’argent, traduit de l’allemand par Sabine CORNILLE et Philippe IVERNEL, PUF, Paris, 2007.
 
中文參考書目(按中文筆劃排序)

成伯清著,《格奧爾格‧齊美爾:現代性的診斷》,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年。

肖偉勝著,《現代性困境中的極端體驗》,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年6月。

汪民安著,《現代性》,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5年5月。

李明明著,《形象與言語:西方現代藝術評論文集》,台北,三民出版社,1992年。

╴╴,《豐富之旅:法國畫家展》,台中,台灣國立美術館,2003年。

沈清松,《科技‧人文價值與後現代》台北,社會大學出版社,1990年。

何政廣主編,《馬奈:印象主義創始者》,台北,藝術家,1999年。

吳予敏著,《美學與現代性》,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5月。

紀學豔編著,《安格爾畫傳》,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1年。

陳嘉明等著,《現代性與後現代性》,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陳戎女著,《西美爾與現代性》,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年。

郭宏安著,《波特萊爾詩論及其他》,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6年6月。

黃文捷著,《西洋繪畫200年》,台北,錦繡出版社,1999年。

辜振豐著,《布爾喬亞:欲望與消費的古典記憶》,長沙,岳麗書社,2004年。

張光琪等撰文,何政廣主編,《羅丹:現代主義雕塑大師》,台北,藝術家,2003年。

薛勇民著,《走向社會歷史的深處:唯物史觀的當代探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蔡淑玲著,《現代性試驗》,冠唐國際出版,台北,2008年。

蔣孔陽、朱立元主編,《西方美學通史》卷四,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年。

孫遜、楊劍龍主編,《閱讀城市: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7年。

劉小楓主編,《人類困境中的審美精神:哲人、詩人論美文選》,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4年。

╴╴著,《現代性社會理論緒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6年。

遲軻著,《西方美術史話》,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4年。

滕守堯著,《過程與今日藝術》,台北,生智出版社,1997年。


中譯版參考書目(按原作者英文字母排序)

巴納爾(BARNARD Malcolm),《流行溝通》,鄭靜宜譯, 台北縣,桂冠出版,2004年。

瓦爾特‧班雅明 (BENJAMIN Walter)著,《巴黎,十九世紀的首都》,劉北成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張旭東、魏文生譯,台北,城邦文
化發行,2002年。

馬歇爾‧伯曼(BERMAN Marshall)著,《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周憲、許鈞主編,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馬泰‧卡林內斯庫(CALINESCU Matei)著,《現代性的五副面孔 — 現代主義、先鋒派、頹廢、媚俗藝術、後現代主義》,顧愛彬、李瑞華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

克雷克(CRAIK J.)著,《時裝的面貌》,舒允中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0年2月。

戴維‧弗里斯比 (FRISBY David)著,《現代性的碎片:齊美爾、克拉考爾和本雅明作品中的現代性理論》,盧暉臨、周怡和李林豔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大衛‧哈維(HARVEY David)著,《巴黎,現代性》,黃煜文譯,台北市,群學出版,2007年。

安妮‧哈蘭德(HOLLANDER Anne)著,《時裝‧性‧男女》,楊慧中、林芳瑜譯,台北市,聯經出版社,1997年。

北川東子 (KITAGAWA Sakiko)著,《齊美爾:生存形式》,趙玉婷譯,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達尼洛‧馬爾圖切利(MARTUCCELLI Danilo)著,《現代性社會學》,姜志輝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7年7月。

米得曲(MEECHAM Pam)、雪爾頓(SHELDON Julie)著,《現代藝術批判》,王秀滿譯,台北縣,韋伯文化,2003年。

貝努 (PERNOUD Régine)著,《資產階級》,黃景星譯,台北市,遠流出版,1991年。

普羅夏松(PROCHASSON Christophe)著,《巴黎1900:歷史文化散論》,王殿忠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9月。

尼古拉‧第弗利(TUFFELLI Nicole)著,《西洋視覺藝術史 19世紀藝術》,懷宇譯,台北市,閣林國際,2002年。

雷諾玆(REYNOLD Donald Martin)著,《劍橋藝術史(7):十九世紀》,錢乘旦譯,台北市,桂冠,2000年。

朱利安‧羅賓遜(ROBINSON Julian)著,《美學地圖》,薛絢譯,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2000年。

多明尼克‧瓦格(WAQUET Dominique)、馬利雍‧拉波特(Larion Laporte)著,《法國時尚》,楊啟嵐譯,台北市,麥田出版社,2002年。


 
期刊文章(按中文筆劃排序)

王儀君,〈波特萊爾的頹廢女性與都市空間書寫〉,《聯合文學》,第185期,2000年3月,63-5頁。

方志強,〈「進步」的理念 ─ 二十世紀的挑戰〉,《思與言》,第12卷,第2期,2001年6月,130-72頁。

╴╴,〈「進步」的理念:內涵與定義〉,《思與言》,第39卷,第3期,2001年9月,173-206頁。

沈清松,〈從現代到後現代〉,《哲學雜誌》,第四期,1993年四月,4-25頁。

吳錫德,〈發達資本主義時期的城市漫遊 ─ ─ 從波特萊爾到班雅明〉,《淡江外語論叢》,淡江大學法文系,第六期,2005年12月,99-118頁。

林志明,〈注意的觀看:波特萊爾的《現代生活的畫家》〉,《中外文學》,第三十卷,第十一期,2002年4月,62-82頁。

邱彥彬,〈視覺與觸覺的辯證接合:班雅民的閒遊者、視覺衝擊與神經支配〉,《中外文學》,第34卷,第9期,2006年2月,69-96頁。

陳泓易,〈用德勒玆重新閱讀波特萊爾〉,《後學新論:後現代/後結構/後殖民》,台北縣新店市,左岸文化出版,2003年,107-41頁。

蔡淑玲,〈現代性的隱喻‧隱喻的現代性—克莉絲蒂娃論波特萊爾的「耽諦主義」〉,《中外文學》,第30卷,第11期,2002年4月,10-31頁。

鄭安群,〈波特萊爾的現代性〉,《笠》,第231期,2002年10月,118-39頁。

劉俐,〈羅丹的藝術〉,收錄於《遙望羅丹 ─ 觀念、媒材、空間的沉思》,台北市,台北市立美術館,1995年,75-93頁。

魏書娥,〈辛默爾與現代/後現代 — 一個社會學的回應基礎〉,《歐美研究》,第三十二卷第三期,2002年9月,393-435頁。

龔卓軍,〈審美現代性之爭:哈伯瑪斯與傅柯論波特萊爾〉,《中外文學》,第三十卷,第十一期,2002年4月,32-61頁。
 
論文(按發表時間排序)

胡一妃(1998),《詩如畫,畫如詩?藝術評論家波特萊爾》,台北市:私立文化大學西洋文學研究所法文組。

林志鴻(2002),《時尚符號的媒體產製與消費:以中國風流行風潮下的本土時尚意識為例》,台北市:私立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研究所。

葉怡暄(2003),《貝倫妮絲‧阿比特的紐約市攝影作品研究》,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

閻書孝(2004),《論流行的社會基底》,台北市,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

李佳真(2004),《從後現代思潮解讀流形時尚符碼》,台北市: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

陳宗岳(2006),《靈光、寓言詩與反諷的烏托邦 ─ 論本雅明思想中對城市經驗的批判性》,嘉義縣:私立南華大學哲學系研究所。

葉佩青(2006),《公民美學的形構 ─ 社區總體營造對現代性空間後果的修補研究》,嘉義縣:私立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

陳寄閑(2007),《台灣漢系木雕傳統與現代性》,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

袁子賢(2007),《台灣男性時尚圖像與流行文化》,台南市: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管理所。

外文參考書目(按原作者英文字母排序)

BARNARD Malcolm , Fashion as Communication, London, Routledge, 2002.

BENJAMIN Walter , Charles Baudelaire, traduction de l’allemand par Jean Lacoste, Éd. Payot pour l’édition de poche, Paris, 2002.

╴╴, Paris, capitale du XIXe  siècle, Paris, Éd. Allia, 2004.

BERMAN Marshell, All That Is Solid Melts into Air, Simon and Schuster, New York, 1982.

CALINESCU Matei, Five Faces of Modernity, USA.,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87.

FRISBY David, Fragments of Modernity : Theories of Modernity in The Work of Simmel, Kracauer and Benjamin, UK., Polity Press, 1985.

HARVEY David, Paris, Capital of Modernity, London, Routledge, 2005.

LEFEBVRE Henri, Introduction to Modernity Twelve Preludes September 1959-May 1961, translated by John Moore, London, Verso, 1995.

RUFF Marcel A., Baudelaire, Paris, Hatier, 1896.

TUFFELLI Nicole, L’art au XIXème siècle, Paris, Larousse, 2008.


網路資料

維基百科 http://fr.wikipedia.org/wiki/Accueil
法國國家圖書館http://www.bnf.fr/
波特萊爾介紹甚詳的法國網站 http://baudelaire.litteratura.com/
西洋畫作搜尋網站 http://www.paintingmania.com/
藝術畫作相關 http://www.pileface.com/sollers/sommaire.php3
貢斯當丹‧吉斯畫作《在妓院》的圖片來源:
http://www.allposters.com/-sp/At-the-Brothel-circa-1850-Posters_i1587176_.htm
羅丹雕塑作品《青銅時代》的圖片來源:http://www.musee-rodin.fr/hm/source/s.468.htm
羅丹雕塑作品《沉思者》的圖片來源:http://www.philsaid.com/
孫中興,〈齊美爾的生平與著作〉,2006年秋季:
http://72.14.235.132/search?q=cache:GBGic7lZP4wJ:catsun.lwmyueh.idv.tw/old/2006love/zimmel.pdf+%E5%AD%AB%E4%B8%AD%E8%88%88+%E9%BD%8A%E7%BE%8E%E7%88%BE&cd=5&hl=zh-TW&ct=clnk
孫中興,〈齊美爾的主要概念〉,2006年秋季:
http://72.14.235.132/search?q=cache:j-ok1gVAgQ4J:catsun.lwmyueh.idv.tw/old/2006love/zimmelconcept.pdf+%E5%AD%AB%E4%B8%AD%E8%88%88+%E9%BD%8A%E7%BE%8E%E7%88%BE&cd=6&hl=zh-TW&ct=clnk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