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507200712363900
DOI 10.6846/TKU.2007.01083
論文名稱(中文) 利用總體經濟變數分析內需市場-以日本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Analyzing a Domestic Market via Macroeconomic Factors-An Example from Japan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國際貿易學系國際企業學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5
學期 2
出版年 96
研究生(中文) 楊文如
研究生(英文) Wung-Ru Yang
學號 694481077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7-06-22
論文頁數 59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蔡正言
共同指導教授 - 林光賢
委員 - 鮑世亨
委員 - 楊曉文
委員 - 黃麗樺
關鍵字(中) 總體經濟變數
內需市場
需求層級理論
關鍵字(英) Macroeconomic Variable
Domestic market
Maslows’ Need Hierarch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文利用總體經濟變數(平均每人GDP、利率、出生率、死亡率、國民所得、失業率及匯率)探討對於內需市場(食物、衣服、房屋及汽車)的影響。且利用時間因子說明需求是否具有層級性。

    研究結果顯示,影響食物的總體經濟變數有平均每人GDP、死亡率及國民所得;影響衣服的總體經濟變數有平均每人GDP、死亡率、國民所得及失業率;影響房屋的總體經濟變數有平均每人GDP、出生率及國民所得;影響汽車的總體經濟變數有平均每人GDP及國民所得。此外,針對時間因子方面,符合需求層級理論中所提及:需求具有不同層級。

   最後,本文建議投資者可針對特定的時間點,對於不同的產業進行相關的投資,以獲得投資上的利益。
英文摘要
This research uses Per Capita GDP、interest rate、birth rate、death rate、national income、unemployment rate and exchange rate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domestic market(food、clothes、houses and cars).This study also uses the time factors to explain whether the demand does have hierarchy.  

   The conclusion indicates that Per Capita GDP、death rate and national income affect the expense of the food;Per Capita GDP、death rate、national income and unemployment rate affect the expense of clothes;Per Capita GDP、birth rate and national income affect the expense of the houses;Per Capita GDP and national income affect the expense of cars. Besides, the time factors also explain the demand does have hierarchy.  

   Finally, we suggest that investors could put money into corrected industries be aimed at specific time to get benefit.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2
第貮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需求層級理論之文獻探討...............3
第二節  消費支出之文獻探討................5
第三節 影響消費之總體變數...................7
第參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
第一節  動機意涵........................10
第二節  動機歷程...........................12
第三節  動機理論....................................14
第四節  變數定義與衡量...........................15
第肆章  實證結果
第一節  敘述統計分析....................19
第二節  複迴歸分析................................22
第三節  小結......................................43
第伍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結論與建議........................45
第二節  研究限制.................................48
第三節  後續研究之建議........................49
參考文獻.........................................50
附錄1................................53
附錄2..........................................54
附錄3.........................................55
附錄4................................................56
附錄5............................................57
附錄6............................................58
附錄7....................................59

圖目錄
圖2-1  Maslow 需求層級理論.........................4
圖3-1  刺激-反應模式........................10
圖3-2  動機-行為模式...............................11
圖3-3  Dugree 之動機歷程模式.................12
圖3-4  Mowen & Minor 之動機歷程模式.....................13
圖4-1  死亡率與食物消費性支出之走勢圖(1963-1984年)....25
圖4-2  死亡率與食物消費性支出之走勢圖(1985-2003年)....26
圖4-3  人口總數與食物消費性支出之走勢圖(1963-1984年)...27
圖4-4  死亡率與食物消費性支出之走勢圖(1985-2003年).....28
圖4-5  平均每人GDP之走勢圖(1984-2003年)...........30
圖4-6  國民所得之走勢圖(1984-2003年)...............30
圖4-7  食物消費性支出之走勢圖(1984-2003年).......30
圖4-8  人口總數與衣服消費性支出之走勢圖(1963-1984年)...33
圖4-9  國民所得與衣服消費性支出之走勢圖(1963-2003年)..35
圖4-10  平均每人GDP之走勢圖(1984-2003年).......37
圖4-11  國民所得之走勢圖(1984-2003年)......37
圖4-12  衣服消費性支出之走勢圖(1984-2003年)..........37
圖附錄1  日本1963-2003年之平均每人國內生產毛額..........53
圖附錄2  日本1963-2003年之利率..........54
圖附錄3  日本1963-2003年之出生率..........55
圖附錄4  日本1963-2003年之死亡率..........56
圖附錄5  日本1963-2003年之國民所得..........57
圖附錄6  日本1963-2003年之失業率..........58
圖附錄7  日本1963-2003年之匯率..........59

表目錄
表2-1   必需品與奢侈品項目..............6
表2-2   各變數與消費之間的關係.............9
表4-1  解釋變數的平均數、最大值、最小值及標準差........19
表4-2  被解釋變數的平均數、最大值、最小值及標準差....20
表4-3   模型一與模型二之比較-食物方面..........24
表4-4   模型一與模型三之比較-加入平均每人GDP...24
表4-5  模型二與模型四之比較-加入國民所得.........28
表4-6  模型三與模型四之比較..........29
表4-7  模型一與模型二之比較-衣服方面.......31
表4-8   模型一與模型三之比較-加入平均每人GDP.......32
表4-9  模型二與模型四之比較-加入國民所得.......34
表4-10  模型三與模型四之比較................36
表4-11  模型一與模型二之對照比較-房屋方面…......38
表4-12   模型一與模型三之比較-加入平均每人GDP.. ...39
表4-13   模型二與模型四之比較-加入國民所得. ........39
表4-14  模型三與模型四之比較-房屋....................40
表4-15  模型一與模型二之比較-汽車方面. .............41
表4-16   模型二與模型四之比較-汽車方面..........42
表附錄1  日本1963-2003年之平均每人國內生產毛額(單位:日圓)............................53
表 附錄2  日本1963-2003年之利率(單位:%).........54
表 附錄3  日本1963-2003年之出生率(單位:%).........55
表 附錄4  日本1963-2003年之死亡率(單位:%.........56
表 附錄5  日本1963-2003年之國民所得(單位:10億日圓)....57
表 附錄6  日本1963-2003年之失業率(單位:%.........58
表 附錄7  日本1963-2003年之匯率(單位:日圓/美元)....59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1、	王金利(1986年),台灣地區家庭消費型態之研究:ELES模型之應用,台灣銀行季刊,第三十七卷第三期,頁111-150。
2、	王金利(1994年),總合近似理想化需求體系、等成員人數與台灣家戶福利水準,台灣銀行季刊,第四十五卷第三期,頁259-296。
3、	王雅萍(2003年),孕、產婦對產後護理之家消費動機之研究-以台北地區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班。
4、	王碧媜(1998年),消費者動機、服務品質與購後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5、	阮俊中(2002年),台灣殯葬產業動態研究,南華大學管理研究所。
6、李庸三(1976年),人口因素對臺灣家庭消費型態之影響:民國53年臺灣家庭收支調查報告之計量分析,臺灣經濟預測,第四卷第一期,頁9-49。
7、李庸三(1987年),等值規模與臺灣家庭消費型態:民國73年家庭收支調查
樣本之計量分析,臺灣經濟預測,第十八卷第二期,頁45-82。
8、林靈宏(1994年),消費者行為學,台北:五南圖書。
9、林哲瑩(2003年),探討護理人員人格特質、流動因素與離職意向之關係-以
東部醫院為例,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10、周國忠(2001年),消費者用餐需求與餐館選擇之研究,真理大學管
理科學研究所。
11、林豐騰(1998年),台灣地區消費者需求分析-需求體系不同設定之比較,中
興大學農產運銷研究所碩士論文。
12、吳偉立(2001年),促動因子對知識分享要素關係之研究-以人格特
質及工作特性為干擾變項,靜宜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13、陳啟賢(2004年),影響高雄市住宅供需因素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
研究所。
14、陳筱如(2004年),台灣老年人口基本生活與照護費用,長庚大學醫務管理
學研究所。
15、張潤書(1980年),組織行為與管理,台北:五南圖書。
16、張春興(1996年),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東華書局。
17、張淑惠(2004年),總體經濟因素對台灣年金保險新契約保費收入之影響,
朝陽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碩士班。
18、董榮政(2005年),生技保健食品之消費行為分析-以屏東縣藥局為例,屏東
科技大學農企業管理系。
19、葉曉菁(2004年),激勵因素、工作態度、工作表現之關係研究─以咖啡連
鎖店臨時人員為例,銘傳大學觀光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20、蔡瑞宇(1996年),顧客行為學,第1版,台北:天一圖書。
21、劉佩嘉(2003年),高中職特教班智能障礙學生自我決策之研究,彰
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
22、鄭伯壎(1994年),消費者心理學,第12版,台北:大洋出版社。
23、鄭淑玲(2005年),兒童服飾消費行為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中國文化大學
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24、盧瑞陽(1993年),組織行為:管理心理導向,華泰書局。
25、藍科正(1991年),台北市家庭消費型態之實證研究,台北銀行月刊第二十二卷第四期,頁34-49。
26、戴欽泉(1973年),臺灣家庭消費支出結構的分析,中國經濟評論,第二十四期,頁7-9。
27、羅敏文(2001年),支付制度對每人門診醫療支出的影響─以OECD國家為
例,淡江大學產業經濟學系。
二、日文部份
日本統計年鑑1963年-2003年
三、英文部份
1、Adler,S.(1977)  “Maslow's Need Hierarchy and the Adjustment of Immigrants”.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Vol. 11,pp. 464-451.
2、Cofer Charles and Motimer Appley(1964), “Motivation Theory and Research” , 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 pp.2-3
3、Duan N,Manning WG,Morris CN,Newhouse JP. "A Comparison of Alternative Models for the Demand for Medical Care." The RAND Corporation,R-2754-HHS,January,1982.(引自朱僑麗等,2000)
4、Gerdtham U.G. and Jonsson B. 1991a. “Price and quantity i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of health care expenditure. ” Applied Economics 23:1519-1528.
5、Hanna, N. and R. Wozniak(2001), Consumer Behavior, Prentice Hall, Inc.
6、Hawkins, D. I. R. J. Best and K.A. Coney(2004), Consumer Behavior-Building Marketing Strategy, 9th ed,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7、Jeffrey F.Dugree et al.(1996), ”Observations:Translating Values into Product Wants,”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36, 6, November, pp.90-99.
8、Keller, J. (1983), ”Motivation Design of Instruction,” As Overview of Their Current Status, pp.383-434.
9、Mathes, E.(1980),“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as a Guide for Living”,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Vol. 21, No.4, pp.69-72.
10、Mowen, J. C. and Minor, M. (2001), Consumer Behavior, 5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 pp.161.
11、Schiffman, L. G.. and L. L. Kanuk(2000), Consumer Behavior, 7th ed, Prentice Hall, Inc.
12、Williams, Robert J.(1957), “Is it True What They Say About Motivation Research ?”The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XXⅡ, pp.125-133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不同意授權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